CN112349987B - 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9987B
CN112349987B CN202011192225.3A CN202011192225A CN112349987B CN 112349987 B CN112349987 B CN 112349987B CN 202011192225 A CN202011192225 A CN 202011192225A CN 112349987 B CN112349987 B CN 112349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temperature
current
control system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22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49987A (zh
Inventor
李毅恒
陈玉梅
江吉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v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v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922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9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9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9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49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9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5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ambient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30Automatic controllers with an auxiliary heating device affecting the sensing element, e.g. for anticipating change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algorithms, flow charts, software detail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温度变化率;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根据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电芯的寿命衰减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芯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时,电芯寿命的损耗是比较小的。
因此,当电芯的当前温度没有处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时,需要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现有技术当检测到电芯的当前温度已经超出了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时,才开始启动电芯的温控系统对电芯进行冷却和加热,如此导致电芯在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情况下工作,造成电芯的寿命衰减速度过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降低了电芯的寿命衰减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包括:
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温度变化率,其中,所述温度变化率为单位时间内的温度变化量;
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根据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控制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装置,包括:
当前温度变化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温度变化率,其中,所述温度变化率为单位时间内的温度变化量;
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控制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任意所述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任意所述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以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减少电芯的温度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工作的时间,降低了电芯寿命衰减速度,另一方面,在电芯的当前温度未超出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时,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并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无需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最大功率运行,只需在电芯从当前温度变化到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温度边界值时,通过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即可,降低了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寿命衰减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1中步骤120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图1中步骤120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上述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技术当检测到电芯的当前温度已经超出了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时,才开始启动电芯的温控系统对电芯进行冷却和加热,如此导致电芯在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情况下工作,造成电芯的寿命衰减速度过快。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1中步骤120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图1中步骤120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温度变化率,其中,温度变化率为单位时间内的温度变化量。
可选地,当前工况信息包括当前电芯电流、当前电芯内阻、环境温度以及当前荷电状态中的至少一种。不同的工况信息下对应着不同的温度变化率,电芯的温度变化率由使用过程中自身发热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共同决定。在本实施例中,以电芯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40℃为例进行说明。示例一,当环境温度为室温,且电芯以恒定电流1C放电5秒的过程中,其温度会随着电芯的放电时间的延长从30℃升高为32℃,对应的温度变化率为0.4℃/s。具体的,温度变化率0.4℃/s可以参见公式(1)得来。
Figure BDA0002753054740000041
其中,Tv为温度变化率,dT为温度的变化量,dt为时间变化量,在示例一中dT为32℃和30℃的差值,dt为放电时间5秒,因此,示例一中的温度变化率为0.4℃/s。
示例二,当环境温度小于0℃,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环境温度呈下降趋势,此时对应的电芯的当前温度变化率为负值,其电芯的温度主要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使其温度越来越低。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经过大量的实验测试,得到电芯在不同工况信息与温度变化率的映射关系。在电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检测电芯的当前温度,并且结合电芯在不同工况信息与温度变化率的映射关系,确定电芯的当前温度变化率。
步骤120、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由于电芯在使用过程中,自身会释放热量使得电芯的温度升高,且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电芯的温度变化,使得电芯的当前温度变化率不为零,因此,即使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随着电芯使用时间的延长,电芯的实际温度也会有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可能。现有技术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是电芯的温度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时,一方面,导致电芯在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情况下工作,造成电芯的寿命衰减速度过快。另一方面,电芯的温度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时启动电芯的温控系统,为了尽快将电芯的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通常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最大功率进行工作,同时电芯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功耗也处于最大值,电芯的温度控制系统长时间以最大功耗进行工作,电芯的温度控制的寿命衰减的速度也会大大增加。在本实施例中,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便根据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一方面,可以减少电芯的温度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工作时间,降低了电芯寿命衰减速度,另一方面,在电芯的当前温度未超出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时,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并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无需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最大功率运行,只需在电芯从当前温度变化到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温度边界值时,通过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即可,降低了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寿命衰减速度。
步骤130、根据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以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减少电芯的温度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工作的时间,降低了电芯寿命衰减速度,另一方面,在电芯的当前温度未超出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时,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并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无需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最大功率运行,只需在电芯从当前温度变化到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温度边界值时,通过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即可,降低了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寿命衰减速度。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2,步骤120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包括:
步骤1201、当前温度变化率为正值,且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温度变化率计算电芯的温度到达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
电芯的温度变化率由使用过程中自身发热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共同决定。具体的,当前温度变化率为正值,即电芯使用过程中自身发热对电芯的温度变化起到主要作用。那么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且当前温度变化率为正值,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温度变化率便可以得到电芯从当前温度变化到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
步骤1202、电芯的温度到达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小于或等于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确定当前时刻为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在本实施例中,电芯的温控系统在预设温控时间内可以将电芯的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具体的,电芯的温度到达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小于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为了尽量减少电芯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工作时间,应当在当前时刻启动电芯的温控系统,对电芯的温度进行控制。电芯的温度到达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等于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为了避免电芯在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工作,应当在当前时刻启动电芯的温控系统,对电芯的温度进行控制。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尽量减少电芯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工作时间,以降低了电芯寿命衰减速度。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2,步骤120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还包括:
步骤1203、当前温度变化率为正值,且电芯的温度到达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大于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根据电芯的温度到达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和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的差值确定延迟启动时间。
步骤1204、根据当前时刻和延迟启动时间,确定当前时刻经过延迟启动时间后的时刻为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电芯的温控系统在预设温控时间内可以将电芯的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具体的,电芯的温度到达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大于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因此可以在当前时刻经过延迟启动时间后的时刻启动电芯的温控系统,将电芯的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一方面,可以减少电芯的温度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工作时间,降低了电芯寿命衰减速度,另一方面,在电芯的当前温度未超出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时,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并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无需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最大功率运行,只需在电芯从当前温度变化到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时,通过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即可,降低了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寿命衰减速度。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3,步骤120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包括:
步骤1205、当前温度变化率为负值,且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温度变化率计算电芯的温度到达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
电芯的温度变化率由使用过程中自身发热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共同决定。具体的,当前温度变化率为负值,即环境温度的变化对电芯的温度变化起到主要作用。那么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且当前温度变化率为负值,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温度变化率便可以得到电芯从当前温度变化到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
步骤1206、电芯的温度到达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小于或等于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确定当前时刻为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在本实施例中,电芯的温控系统在预设温控时间内可以将电芯的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具体的,电芯的温度到达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小于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为了尽量减少电芯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工作时间,应当在当前时刻启动电芯的温控系统,对电芯的温度进行控制。电芯的温度到达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等于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为了避免电芯在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工作,应当在当前时刻启动电芯的温控系统,对电芯的温度进行控制。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尽量减少电芯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工作时间,以降低了电芯寿命衰减速度。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3,步骤120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还包括:
步骤1207、当前温度变化率为负值,且电芯的温度到达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大于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根据电芯的温度到达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和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的差值确定延迟启动时间。
步骤1208、根据当前时刻和延迟启动时间,确定当前时刻经过延迟启动时间后的时刻为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电芯的温控系统在预设温控时间内可以将电芯的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具体的,电芯的温度到达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大于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因此可以在当前时刻经过延迟启动时间后的时刻启动电芯的温控系统,将电芯的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一方面,可以减少电芯的温度超出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工作时间,降低了电芯寿命衰减速度,另一方面,在电芯的当前温度未超出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时,确定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并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无需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以最大功率运行,只需在电芯从当前温度变化到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时,通过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将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即可,降低了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寿命衰减速度。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30根据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包括:
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且温度变化率为正值,根据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冷却单元中的液体温度将低至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
电芯的温度变化率由使用过程中自身发热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共同决定。具体的,当前温度变化率为正值,即电芯使用过程中自身发热对电芯的温度变化起到主要作用。因此,需要在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启动电芯的温控系统,具体的,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冷却单元中的液体温度将低至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
或者,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且温度变化率为负值,根据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加热单元中的液体温度升高至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
电芯的温度变化率由使用过程中自身发热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共同决定。具体的,当前温度变化率为负值,即环境温度的变化对电芯的温度变化起到主要作用。因此,需要在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启动电芯的温控系统,具体的,控制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加热单元中的液体温度升高至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
需要说明的是,电芯的当前温度小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或者大于最大温度边界值时,确定当前时刻为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并且电芯的当前温度小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时,根据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将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加热单元中的液体温度升高至最小温度边界值。电芯的当前温度大于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时,根据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将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冷却单元中的液体温度降低至最大温度边界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装置。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该装置可以配置于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中。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装置包括:
当前温度变化率确定模块100,用于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温度变化率,其中,温度变化率为单位时间内的温度变化量;
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确定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控制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控制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
可选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确定模块200具体用于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温度变化率计算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
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确定当前时刻为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可选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确定模块200还用于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大于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根据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和所述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的差值确定延迟启动时间;
根据当前时刻和所述延迟启动时间,确定当前时刻经过所述延迟启动时间后的时刻为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可选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确定模块200还用于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温度变化率计算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
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确定当前时刻为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可选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确定模块200还用于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大于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根据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和所述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的差值确定延迟启动时间;
根据当前时刻和所述延迟启动时间,确定当前时刻经过所述延迟启动时间后的时刻为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控制模块300,具体用于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且所述温度变化率为正值,根据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控制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冷却单元中的液体温度将低至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
或者,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且所述温度变化率为负值,根据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控制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加热单元中的液体温度升高至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装置可执行上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具备执行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和存储装置520;该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51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510为例;存储装置520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
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40。
该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510、存储装置520、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该电子设备中的存储装置5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程序可以是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5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5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
存储装置5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装置5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5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5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5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并且,当上述电子设备所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510执行时,程序进行如下操作:
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温度变化率,其中,温度变化率为单位时间内的温度变化量;
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根据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控制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上述电子设备所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510执行时,程序还可以进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温度变化率;
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根据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控制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
可选的,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无线电频率(Radio 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温度变化率,其中,所述温度变化率为单位时间内的温度变化量;
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根据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控制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以将所述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包括:
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温度变化率计算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确定当前时刻为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或者,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温度变化率计算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确定当前时刻为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其中,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在所述预设温控时间内能够将所述电芯的温度控制在所述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为正值时,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还包括:
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大于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根据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和所述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的差值确定延迟启动时间;
根据当前时刻和所述延迟启动时间,确定当前时刻经过所述延迟启动时间后的时刻为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为负值时,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还包括:
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大于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根据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和所述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的差值确定延迟启动时间;
根据当前时刻和所述延迟启动时间,确定当前时刻经过所述延迟启动时间后的时刻为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工况信息包括当前电芯电流、当前电芯内阻、环境温度以及当前荷电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前温度变化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工况信息,确定当前温度变化率,其中,所述温度变化率为单位时间内的温度变化量;
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和当前温度,确定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控制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启动,以将所述电芯的实际温度控制在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
其中,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为正值,且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温度变化率计算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大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确定当前时刻为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或者,
在所述当前温度变化率为负值,且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处于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之内时,根据所述电芯的当前温度和当前温度变化率计算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所述电芯的温度到达所述电芯的预设工作温度范围的最小温度边界值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预设温控时间,确定当前时刻为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时刻;
其中,所述电芯的温控系统在所述预设温控时间内能够将所述电芯的温度控制在所述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
6.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
7.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
CN202011192225.3A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49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2225.3A CN112349987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2225.3A CN112349987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9987A CN112349987A (zh) 2021-02-09
CN112349987B true CN112349987B (zh) 2022-09-13

Family

ID=74356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2225.3A Active CN112349987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4998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20322B2 (ja) * 2011-03-11 2015-05-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温度制御装置
JP5708070B2 (ja) * 2011-03-11 2015-04-3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温度制御装置
CN104733801B (zh) * 2013-12-20 2017-08-0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及方法
JP6090265B2 (ja) * 2014-08-29 2017-03-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EP3264517B1 (en) * 2015-02-23 2021-12-08 NGK Insulators, Ltd. Storage battery control device
CN106557135B (zh) * 2015-09-29 2019-12-17 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器温度调控方法及装置
KR102046003B1 (ko) * 2015-11-30 2019-11-1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Ptc 소자를 이용한 배터리 셀 보호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599636B (zh) * 2017-09-30 2021-06-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和温度调节系统
CN108400404A (zh) * 2018-02-11 2018-08-14 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电池冷却控制方法、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8717986B (zh) * 2018-05-31 2021-04-27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预加热方法及系统
CN110501653B (zh) * 2019-07-30 2022-02-11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温度获取方法、装置及车辆控制单元
CN111430845B (zh) * 2020-03-20 2023-08-1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热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9987A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2766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eat preservation of battery of vehicle, storage medium and processor
CN105677477A (zh) 一种优化应用程序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405053B (zh) 供暖控制方法及供暖炉
CN104391554A (zh) 一种调节终端温度的方法
US20230093705A1 (en) Heat dissip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893141A (zh) 一种多核处理器调控方法及装置及使用该方法的移动终端
CN105528171A (zh) 一种智能终端快速启动应用的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CN105847527B (zh)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自动关机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2014737A (zh) 一种电芯的健康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98218A (zh) 一种低温启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49987B (zh) 一种电芯的温控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15405B (zh) 一种电池组的被动均衡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10783970B (zh)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充电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583B (zh) 空调器电辅热功率检测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6180241A1 (zh) 终端节能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4078094A1 (zh) 风机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5513A (zh) 评价电池自放电一致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12222B (zh) 一种多路供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介质
CN110285482B (zh) 蓄热式采暖设备的蓄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04331513U (zh) 一种设备加热控制电路及加热控制装置
CN112331961B (zh) 一种电芯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13427A (zh) 家庭储能系统加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92922A (zh) 电池包制冷系统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60916A (zh) 一种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4190831A1 (zh) 一种电池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