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6430A - 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6430A
CN112346430A CN201910722132.8A CN201910722132A CN112346430A CN 112346430 A CN112346430 A CN 112346430A CN 201910722132 A CN201910722132 A CN 201910722132A CN 112346430 A CN112346430 A CN 112346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fault
fault protection
software
i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21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46430B (zh
Inventor
周杨
易笛
黄勇
阳志雄
邹东海
龙凯亮
马晓东
魏超
王俊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2213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6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6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6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46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6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59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e to fault detection
    • G05B23/0262Confirmation of fault detection, e.g. extra checks to confirm that a failure has indeed occurr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8Railway vehicl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65Real time diagnosti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及装置,测试方法包括:提供用于运行测试软件的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配置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以及,基于关键模型依次模拟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本发明可在纯软件环境下对列车的故障保护逻辑进行自动测试,不依赖于额外的外部硬件设备,从而加快了测试过程,有效地保证了故障保护的正确性及完整性,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满足多样性需求的测试要求,而且有效地指导软件设计人员提前发现并解决保护漏洞。

Description

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功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动车组运营之前,要求牵引系统对相关控制软件进行全面测试,包括核心控制功能、故障保护等。
目前,测试方案主要包括项目需求收集、需求传递、模型建立、测试台位搭建、测试人员逐项手动测试、测试结果人工记录、测试结果反馈、设计人员校核等流程。
但是,上述测试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测试周期长,测试过程分散,测试结果缺乏有效保障,而且对外部设备要求较高,导致成本高,执行效率低;
2、由于需要外部设备支持,当设计过程存在多样化需求时,测试系统需要系统性变更才能满足新需求的测试需要,不能快速响应,不能满足实际运用要求。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列车故障保护的测试方案测试周期长,测试过程分散,导致成本高,执行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一种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包括:
提供用于运行测试软件的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
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配置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以及,
基于所述关键模型依次模拟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可选地,所述提供用于运行测试软件的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测试软件的属性构建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并且将所述关键模型集成于所述测试软件中。
可选地,所述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配置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的步骤包括:
对每一个测试要素分别设定对应的编码值,所述编码值用于校验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依次导入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编码值。
可选地,多个所述测试要素包括复位方式、保护门槛、复位门槛、保护动作、故障记录触发类型及是否上报网络。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关键模型依次模拟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依次校验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关键模型运行所述测试软件,所述测试软件中设定故障触发时间及复位时间;以及,
针对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
模拟当前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触发并启动计时,响应于计时达到所述故障触发时间,记录故障触发情况并与对应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进行比较,以校验有效性;
执行复位并启动计时,响应于计时达到所述复位时间,记录复位情况并与对应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进行比较,以校验有效性。
可选地,所述设定故障触发时间及复位时间的步骤包括:
将所有故障保护项目中的最长故障触发时间设定为故障触发时间,将所有故障保护项目中的最长复位时间设定为复位时间。
可选地,还包括:
设置单项测试开关;
响应于启动所述单项测试开关,针对单项测试中指定的故障保护项目模拟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指定的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的步骤。
一种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装置,包括处理器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提供用于运行测试软件的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
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配置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
基于所述关键模型依次模拟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根据测试软件的属性构建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并且将所述关键模型集成于所述测试软件中。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对每一个测试要素分别设定对应的编码值,所述编码值用于校验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依次导入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编码值。
可选地,多个所述测试要素包括复位方式、保护门槛、复位门槛、保护动作、故障记录触发类型及是否上报网络。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关键模型运行所述测试软件,所述测试软件中设定故障触发时间及复位时间;
针对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模拟当前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触发并启动计时,响应于计时达到所述故障触发时间,记录故障触发情况并与对应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进行比较,以校验有效性;
执行复位并启动计时,响应于计时达到所述复位时间,记录复位情况并与对应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进行比较,以校验有效性。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将所有故障保护项目中的最长故障触发时间设定为故障触发时间,将所有故障保护项目中的最长复位时间设定为复位时间。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设置单项测试开关;
响应于启动所述单项测试开关,针对单项测试中指定的故障保护项目模拟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指定的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所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可在纯软件环境下对列车的故障保护逻辑进行自动测试,不依赖于额外的外部硬件设备,从而加快了测试过程,有效地保证了故障保护的正确性及完整性,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满足多样性需求的测试要求,而且有效地指导软件设计人员提前发现并解决保护漏洞。
附图说明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所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步骤 101;
步骤 102;
步骤 103;
步骤 104;
步骤 105;
步骤 106;
步骤 107;
步骤 108;
步骤 109;
步骤 110;
处理器 1;
存储器 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给出以下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发明并将其结合到具体应用背景中。各种变型、以及在不同应用中的各种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容易显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性原理可适用于较宽范围的实施例。由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中给出的实施例,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义的范围。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阐述了许多特定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的实践可不必局限于这些具体细节。换言之,公知的结构和器件以框图形式示出而没有详细显示,以避免模糊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顶”、“底”、“水平”、“垂直”应被理解为该段以及相关附图中所绘示的方位。此相对性的用语仅是为了方便说明之用,其并不代表其所叙述的装置需以特定方位来制造或运作,因此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能理解的是,虽然在此可使用用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叙述各种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被这些用语限定,且这些用语仅是用来区别不同的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可在不偏离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情况下被称为第二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
基于动车组安全运营的需要,列车牵引系统需具备网压过压/欠压、原边过流、整流器输入过流、中间直流电压过压/欠压、逆变过流、斩波过流、辅助变流器输入过压/欠压、辅助变流器输出过流、辅助回路接地故障、模块过热、元件故障、主回路接地、3AC380接地保护,接触器故障、牵引电动机超速、速度传感器故障等故障的完善保护,以保障列车安全、可靠运营。而故障的完善保护主要包括故障门槛设置、故障判定、故障保护、故障数据记录及故障上报网络系统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用于运行测试软件的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配置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以及,基于所述关键模型依次模拟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在本实施例中,可在纯软件环境下对列车的故障保护逻辑进行自动测试,测试项目点包含以上所有要素,并且实施反馈和记录测试结果,有效地保证了故障保护的正确性及完整性,而且可根据测试结果指导软件设计人员提前发现并解决保护漏洞。
具体地,作为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提供关键模型。
在本步骤中,根据测试软件的属性构建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并且将所述关键模型集成于所述测试软件中。
具体地,所述关键模型构成所述测试软件的运行环境,所述关键模型用于表征牵引系统的各个关键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及信号传递关系。
动车组牵引系统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受电弓、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及牵引电机,为支持纯软件故障保护测试,构建简化关键模型,以提供系统关键电压、电流、速度等信号。
以下示例性提供关键模型中的参数比例关系。
Im∝Tq:表示转矩给定与电机电流成正比;
V∝Tq*t:表示电机转速与力矩的积分成正比;
P∝Tq*V:表示网侧功率与电机转矩与转速乘积成正比;
Iin∝P/Vol:表示牵引变流器输入电流与网侧功率除输入电压成正比
Vdc∝P-Tq*V:表示直流电压与网侧功率-电机侧功率正相关;
Vapu∝Vdc:表示辅助变流器输出电压与直流电压正相关。
在本实施例中,因只作为逻辑控制层面的模型使用,不需要严格定义电机参数、变压器参数等,简化等效比例关系即可满足逻辑控制测试需求。
步骤102、导入各故障测试要素的编码值。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完全分离式的软件内部参数接口,剥离故障保护的关键参数,即六个测试要素,分别为复位方式、保护门槛、复位门槛、保护动作、故障记录触发类型及是否上报网络。
在本步骤中,对每一个测试要素分别设定对应的编码值,所述编码值用于校验测试要素的有效性,并且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依次导入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编码值。
为保障测试软件不同项目间的通用性,根据保护动作特点,进行针对性编码定义。
如下表定义保护动作的编码值,每一个编码值对应于至少一项所述故障保护项目,以实现测试软件自动测试时的故障保护动作的自动校对。
如下表中,1表示输出相应保护动作,0表示不输出相应保护动作。
Figure BDA0002157596620000081
Figure BDA0002157596620000091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具体限定所述保护动作的编码值及编码方式,也并不具体限定其余测试要素的编码方式,均可根据实际用户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设定及选择。
步骤103、判断单项测试标志是否有效,若是,执行步骤110,若否,执行步骤104。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测试体验,设置了手动单项测试开关,具体通过设定单项故障项目号、单项测试标志,实现任一项单独、反复测试功能,尤其针对循环测试中有问题的故障保护项目。
在本步骤中,判断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中设定的单项测试标志是否有效,若是,执行步骤110,以执行单项测试,若否,执行步骤104,以执行循环自动测试。
步骤104、判断测试项目号是否小于预设项目号,若是,执行步骤105,若否,结束流程。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动车组保护规范整理出所有故障保护项目,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均设定有相应的测试项目号。
在本步骤中,判断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项目号是否小于预设项目号,若是,执行步骤105,以执行测试,若否,结束流程,以表示循环测试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具体限定所述预设项目号,可根据需测试的项目数量及用户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设定。
步骤105、对应项故障条件触发并启动计时。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需测试的所有故障保护项目,所述测试软件中预先设定故障触发时间,并且还设定复位时间,即故障复位后主电路启动恢复时间。
优选地,将所有故障保护项目中的最长故障触发时间设定为故障触发时间,将所有故障保护项目中的最长复位时间设定为复位时间,以保证循环测试过程中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在本步骤中,模拟当前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触发并启动计时。
步骤106、响应于计时达到故障触发时间,校验故障对应有效性。
在本步骤中,响应于计时达到所述故障触发时间,记录故障触发情况并与对应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进行比较,以校验有效性。
具体地,在线观测故障门槛边界、故障保护动作执行结果、故障是否可复位、故障记录触发标志是否有效、故障上报网络标志是否有效。
步骤107、执行复位并启动计时。
在本步骤中,达到故障触发时间时,根据复位方式自动触发复位指令并启动计时,复位方式为手动复位则置位复位指令。
步骤108、响应于计时达到复位时间,校验复位对应有效性。
在本步骤中,响应于计时达到所述复位时间,记录复位情况并与对应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进行比较,以校验有效性。
具体地,在线观测故障是否复位,复位后主电路工作时序,记录故障门槛边界、故障保护动作执行结果、故障是否可复位、故障记录触发标志是否有效、故障上报网络标志是否有效。
步骤109、更改测试项目号。执行步骤109之后,返回执行步骤104。
在本步骤中,当前故障保护项目测试结束并记录好测试数据后,根据预设更改方式更改当前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项目号,并且返回执行步骤104。
例如,采用当前测试项目号加1等更改方式。但是,本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更改方式,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及选择。
步骤110、进行单项测试。执行步骤110之后,结束流程。
在本步骤中,响应于启动所述单项测试开关,针对单项测试中指定的故障保护项目模拟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指定的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在本实施例中,进行单项测试时的测试方式可参考上述循环测试的具体步骤,故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采集各故障的复位方式、保护门槛、复位门槛、保护动作、故障记录触发类型、是否上报网络六大要素信息,逐项自动模拟故障触发及故障复位,在线观测故障门槛边界、故障保护动作执行结果、故障是否可复位、故障记录触发标志是否有效、故障上报网络标志是否有效,当一项故障测试时间累积达到设定值,记录各项测试结果,然后自动进入下一项故障测试,直到测试项目数量达到预设数量,返回最终结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不依赖于额外的外部硬件设备,无额外的硬件成本,将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简化集成于测试软件中,并且设置完全分离式的软件内部参数接口,实现了参数灵活配置,可适应不同项目使用,便于具体项目设计过程保护变更的全面测试,提供数据采集、自动校对和测试结果自动记录等功能,从而加快了测试过程,有效地保证了故障保护的正确性及完整性,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满足多样性需求的测试要求,而且可有效地指导软件设计人员对问题的发现及闭环。
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方法可推广到软件逻辑时序、逻辑功能测试,可移植性高,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只是牵引系统软件测试的一部分功能,也可使用本实施例的测试方法完成软件逻辑时序、逻辑功能测试。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方法进行其他软件测试也应当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利用如上述的测试方法,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处理器1与处理器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2,存储器2被配置为存储处理器1所执行的程序及数据。
处理器1被配置为:提供用于运行测试软件的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配置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基于所述关键模型依次模拟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在本实施例中,可在纯软件环境下对列车的故障保护逻辑进行自动测试,测试项目点包含以上所有要素,并且实施反馈和记录测试结果,有效地保证了故障保护的正确性及完整性,而且可根据测试结果指导软件设计人员提前发现并解决保护漏洞。
具体地,作为一实施例,处理器1被配置为:根据测试软件的属性构建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并且将所述关键模型集成于所述测试软件中。
具体地,所述关键模型构成所述测试软件的运行环境,所述关键模型用于表征牵引系统的各个关键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及信号传递关系。
动车组牵引系统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受电弓、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及牵引电机,为支持纯软件故障保护测试,构建简化关键模型,以提供系统关键电压、电流、速度等信号。
以下示例性提供关键模型中的参数比例关系。
Im∝Tq:表示转矩给定与电机电流成正比;
V∝Tq*t:表示电机转速与力矩的积分成正比;
P∝Tq*V:表示网侧功率与电机转矩与转速乘积成正比;
Iin∝P/Vol:表示牵引变流器输入电流与网侧功率除输入电压成正比
Vdc∝P-Tq*V:表示直流电压与网侧功率-电机侧功率正相关;
Vapu∝Vdc:表示辅助变流器输出电压与直流电压正相关。
在本实施例中,因只作为逻辑控制层面的模型使用,不需要严格定义电机参数、变压器参数等,简化等效比例关系即可满足逻辑控制测试需求。
处理器1被配置为:对每一个测试要素分别设定对应的编码值,所述编码值用于校验测试要素的有效性,并且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依次导入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编码值。
为保障测试软件不同项目间的通用性,根据保护动作特点,进行针对性编码定义。
如下表定义保护动作的编码值,每一个编码值对应于至少一项所述故障保护项目,以实现测试软件自动测试时的故障保护动作的自动校对。
如下表中,1表示输出相应保护动作,0表示不输出相应保护动作。
Figure BDA0002157596620000121
Figure BDA0002157596620000131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具体限定所述保护动作的编码值及编码方式,也并不具体限定其余测试要素的编码方式,均可根据实际用户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设定及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测试体验,设置了手动单项测试开关,具体通过设定单项故障项目号、单项测试标志,实现任一项单独、反复测试功能,尤其针对循环测试中有问题的故障保护项目。
处理器1被配置为:判断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中设定的单项测试标志是否有效,若是,执行单项测试,若否,执行循环自动测试。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动车组保护规范整理出所有故障保护项目,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均设定有相应的测试项目号。
处理器1被配置为:判断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项目号是否小于预设项目号,若是,执行循环测试,若否,结束流程,以表示循环测试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具体限定所述预设项目号,可根据需测试的项目数量及用户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被配置为基于需测试的所有故障保护项目,所述测试软件中预先设定故障触发时间及复位时间。
优选地,处理器1被配置为将所有故障保护项目中的最长故障触发时间设定为故障触发时间,将所有故障保护项目中的最长复位时间设定为复位时间,以保证循环测试过程中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处理器1被配置为:模拟当前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触发并启动计时,响应于计时达到所述故障触发时间,记录故障触发情况并与对应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进行比较,以校验有效性。
具体地,在线观测故障门槛边界、故障保护动作执行结果、故障是否可复位、故障记录触发标志是否有效、故障上报网络标志是否有效。
处理器1被配置为:达到故障触发时间时,根据复位方式自动触发复位指令并启动计时,复位方式为手动复位则置位复位指令,响应于计时达到所述复位时间,记录复位情况并与对应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进行比较,以校验有效性。
具体地,在线观测故障是否复位,复位后主电路工作时序,记录故障门槛边界、故障保护动作执行结果、故障是否可复位、故障记录触发标志是否有效、故障上报网络标志是否有效。
处理器1被配置为:当前故障保护项目测试结束并记录好测试数据后,根据预设更改方式更改当前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项目号,并且返回判断测试项目号是否小于预设项目号。
例如,采用测试项目号加1等更改方式。但是,本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更改方式,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及选择。
处理器1被配置为:响应于启动所述单项测试开关,针对单项测试中指定的故障保护项目模拟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指定的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在本实施例中,进行单项测试时的测试方式可参考上述循环测试的方式,故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采集各故障的复位方式、保护门槛、复位门槛、保护动作、故障记录触发类型、是否上报网络六大要素信息,逐项自动模拟故障触发及故障复位,在线观测故障门槛边界、故障保护动作执行结果、故障是否可复位、故障记录触发标志是否有效、故障上报网络标志是否有效,当一项故障测试时间累积达到设定值,记录各项测试结果,然后自动进入下一项故障测试,直到测试项目数量达到预设数量,返回最终结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装置,不依赖于额外的外部硬件设备,无额外的硬件成本,将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简化集成于测试软件中,并且设置完全分离式的软件内部参数接口,实现了参数灵活配置,可适应不同项目使用,便于具体项目设计过程保护变更的全面测试,提供数据采集、自动校对和测试结果自动记录等功能,从而加快了测试过程,有效地保证了故障保护的正确性及完整性,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满足多样性需求的测试要求,而且可有效地指导软件设计人员对问题的发现及闭环。
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可推广到软件逻辑时序、逻辑功能测试,可移植性高,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只是牵引系统软件测试的一部分功能,也可使用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完成软件逻辑时序、逻辑功能测试。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进行其他软件测试也应当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模块、和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体现。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取和写入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合意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尽管为使解释简单化将所述方法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是应理解并领会,这些方法不受动作的次序所限,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按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来自本文中图示和描述或本文中未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动作并发地发生。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用于运行测试软件的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
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配置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以及,
基于所述关键模型依次模拟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用于运行测试软件的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测试软件的属性构建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并且将所述关键模型集成于所述测试软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配置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的步骤包括:
对每一个测试要素分别设定对应的编码值,所述编码值用于校验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依次导入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编码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测试要素包括复位方式、保护门槛、复位门槛、保护动作、故障记录触发类型及是否上报网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关键模型依次模拟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依次校验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关键模型运行所述测试软件,所述测试软件中设定故障触发时间及复位时间;以及,
针对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
模拟当前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触发并启动计时,响应于计时达到所述故障触发时间,记录故障触发情况并与对应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进行比较,以校验有效性;
执行复位并启动计时,响应于计时达到所述复位时间,记录复位情况并与对应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进行比较,以校验有效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故障触发时间及复位时间的步骤包括:
将所有故障保护项目中的最长故障触发时间设定为故障触发时间,将所有故障保护项目中的最长复位时间设定为复位时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单项测试开关;
响应于启动所述单项测试开关,针对单项测试中指定的故障保护项目模拟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指定的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的步骤。
9.一种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提供用于运行测试软件的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
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配置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
基于所述关键模型依次模拟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根据测试软件的属性构建列车牵引系统的关键模型,并且将所述关键模型集成于所述测试软件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对每一个测试要素分别设定对应的编码值,所述编码值用于校验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通过测试软件内部参数接口依次导入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编码值。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测试要素包括复位方式、保护门槛、复位门槛、保护动作、故障记录触发类型及是否上报网络。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关键模型运行所述测试软件,所述测试软件中设定故障触发时间及复位时间;
针对每一项故障保护项目,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模拟当前故障保护项目中定义的故障触发并启动计时,响应于计时达到所述故障触发时间,记录故障触发情况并与对应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进行比较,以校验有效性;
执行复位并启动计时,响应于计时达到所述复位时间,记录复位情况并与对应的测试要素的参数值进行比较,以校验有效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将所有故障保护项目中的最长故障触发时间设定为故障触发时间,将所有故障保护项目中的最长复位时间设定为复位时间。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设置单项测试开关;
响应于启动所述单项测试开关,针对单项测试中指定的故障保护项目模拟故障,并且根据故障触发后的记录及测试要素的参数值来校验指定的故障保护项目的测试要素的有效性。
CN201910722132.8A 2019-08-06 2019-08-06 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346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2132.8A CN112346430B (zh) 2019-08-06 2019-08-06 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2132.8A CN112346430B (zh) 2019-08-06 2019-08-06 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6430A true CN112346430A (zh) 2021-02-09
CN112346430B CN112346430B (zh) 2022-03-08

Family

ID=74367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2132.8A Active CN112346430B (zh) 2019-08-06 2019-08-06 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464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5290A (zh) * 2021-06-28 2021-10-08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牵引控制逻辑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3703A (zh) * 2002-11-14 2005-11-30 阿尔斯通铁路公开有限公司 用于检验用来命令装备特别是站场装备的铁路逻辑软件引擎的设备和方法
CN104283215A (zh) * 2014-10-29 2015-01-14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电终端的检测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4636221A (zh) * 2013-11-12 2015-05-20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系统故障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026087A (zh) * 2016-07-11 2016-10-12 国家电网公司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故障场景模拟方法
CN106406124A (zh) * 2016-11-30 2017-02-15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着控制程序自动快速在线测试方法及测试模块
CN108733028A (zh) * 2018-05-11 2018-11-02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逻辑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9542769A (zh) * 2018-10-25 2019-03-29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持续集成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3703A (zh) * 2002-11-14 2005-11-30 阿尔斯通铁路公开有限公司 用于检验用来命令装备特别是站场装备的铁路逻辑软件引擎的设备和方法
CN104636221A (zh) * 2013-11-12 2015-05-20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系统故障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283215A (zh) * 2014-10-29 2015-01-14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智能分布式配电终端的检测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6026087A (zh) * 2016-07-11 2016-10-12 国家电网公司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故障场景模拟方法
CN106406124A (zh) * 2016-11-30 2017-02-15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着控制程序自动快速在线测试方法及测试模块
CN108733028A (zh) * 2018-05-11 2018-11-02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逻辑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9542769A (zh) * 2018-10-25 2019-03-29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持续集成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5290A (zh) * 2021-06-28 2021-10-08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牵引控制逻辑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6430B (zh)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7393A (zh) 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698734A (zh) 智能电表基于仿真的虚拟故障测试方法
CN108470193A (zh) 电能表故障诊断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6776349A (zh) 一种接口检测流程的设置方法和系统
CN107018523A (zh) Wifi模块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092835A (zh) 一种移动终端功耗异常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445585B (zh) 电网一次回路的故障诊断方法和系统
CN103853654B (zh) 网页测试路径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9733238B (zh)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2346430B (zh) 列车故障保护逻辑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5446864A (zh) 缓存文件删除影响的校验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049379B (zh) 一种系统测试的方法
CN110908920A (zh) 一种接口功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相关组件
CN108092996B (zh) 一种鉴权通道选取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649090A (zh) 一种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4702463A (zh) 一种对多机房进行旁路测试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459811A (zh) 埋点数据校验方法和装置
CN113281582A (zh) 一种测试变速抽蓄机组故障电压穿越特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11708712A (zh) 用户行为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流量回放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13577B (zh) 电气操作的检测方法、装置、电脑钥匙及存储介质
CN114879647A (zh) Ecu故障码测试系统、电子控制器及汽车
CN105510827B (zh) 一种步进电机工作状态监控方法、装置和空调控制器
CN102752587B (zh) 一种视频解码模块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12037084A (zh) 一种测试配电主站故障处理测试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7234826B (zh) 一种固态硬盘可靠性验证的无干扰测试平台及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