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4481A -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4481A
CN112344481A CN202011218706.7A CN202011218706A CN112344481A CN 112344481 A CN112344481 A CN 112344481A CN 202011218706 A CN202011218706 A CN 202011218706A CN 112344481 A CN112344481 A CN 112344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building body
bevel gear
air
line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187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44481B (zh
Inventor
周建永
林伟强
何志杰
杨东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angxin Pu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Priority to CN2020112187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4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4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4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44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4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1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cluding a supplementary source of electric power, e.g. hybrid diesel-PV energy systems
    • H02S10/12Hybrid wind-PV energy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30Wind pow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属于建筑通风技术领域,包括建筑本体、发电设备、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所述发电设备、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均设置在建筑本体上,所述发电设备内包括风力发点器和太阳能发电板,所述风力发电器设置在建筑本体的顶部,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对称设置在建筑本体顶部的两侧,所述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均与发电机构连接,所述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对称设置在建筑本体的两侧,所述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水平对应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的通风系统内,通风设备在使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目前在随着绿色建筑概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建筑逐渐使用一些环保设备,而在建筑的通风系统内,通风设备在使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不利于节能环保。并且现有的通风节能设备是利用排风扇进行排风,由于时间变长,排风扇的防护网往往变得很脏,严重影响对室内的排风效果,增加了排风的作业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包括建筑本体、发电设备、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所述发电设备、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均设置在建筑本体上,所述发电设备内包括风力发点器和太阳能发电板,所述风力发电器设置在建筑本体的顶部,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对称设置在建筑本体顶部的两侧,所述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均与发电设备连接,所述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对称设置在建筑本体的两侧,所述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水平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设备还包括第一线路连接板、第二线路连接板和第三线路连接板、所述第一线路连接板、第二线路连接板和第三线路连接板均设置在建筑本体内,并且所述第一线路连接板、第二线路连接板和第三线路连接板位于建筑本体内部的顶端侧壁上,所述第一线路连接板的一端与风力发电器连接,所述第一线路连接板的另一端与进风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线路连接板设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二线路连接板的一端均与一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线路连接板的另一端均与排风机构连接,所述第三线路连接板分别与第一线路连接板和第二线路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机构包括进风部件和除尘部件,所述进风部件设有四组,四组所述进风部件间隔设置在建筑本体一侧的侧壁内,所述除尘部件设置在建筑本体内侧的侧壁上,四组所述进风部件均与除尘部件连接,所述除尘部件还与第一线路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进风部件均包括进风防护罩、风力风扇和防尘板,所述风力风扇设置在建筑本体的侧壁内,所述进风防护罩设置在建筑本体外侧的侧壁上,并且所述进风防护罩位于风力风扇的一侧,所述防尘板设置在建筑本体侧壁内,并且所述防尘板位于风力风扇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部件包括除尘防护外壳、接尘箱、除尘电机、驱动固定杆、旋转盘、固定杆和刮尘组件,所述除尘防护外壳设置在建筑本体内侧的顶端,并且所述除尘防护外壳位于风力风扇的一侧,所述接尘箱设置在除尘防护外壳的底端,所述除尘电机、驱动固定杆、旋转盘、固定杆和刮尘组件均设置在除尘外汇外壳内,所述旋转盘通过驱动固定杆活动设置在建筑本体的内侧壁上,所述除尘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固定杆连接,所述旋转盘上依次设有三个固定杆,所述刮尘组件设有三组,三组所述刮尘组件围绕旋转盘设置在建筑本体的内侧壁上,位于旋转盘上方的刮尘组件与两个防尘板连接,位于旋转盘两侧的刮尘组件分别与一个防尘板连接。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刮尘组件均包括固定滑动杆、连接套轴、刮板和第一连接杆,所述固定滑动杆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滑动杆对称设置在防尘板的两侧,所述刮板设置在两组固定滑动杆之间,并且所述刮板与防尘板连接,所述连接套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套轴对称设置在刮板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接套轴分别与固定滑动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刮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杆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机构包括驱动部件和出风部件,所述出风部件设有三组,三组所述出风部件间隔设置在建筑本体另一侧的侧壁内,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建筑本体内侧的侧壁上,所述驱动部件位于出风部件的一侧,三组所述出风部件均与驱动部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还与第二线路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出风部件均包括转动柱、固定板、扇叶和出风防护罩,所述转动柱设置在建筑本体一侧的侧壁内,所述固定板套设在转动柱上,并且所述固定板与建筑本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扇叶设置在转动柱上,所述出风防护罩设置在建筑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出风防护外壳位于扇叶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排风防护外壳、防护网、排风电机、驱动连接杆、第一锥齿轮组、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二锥齿轮组和第三锥齿轮组,所述排风防护外壳设置在建筑本体内的顶端上,所述排风防护外壳位于出风部件的一侧,所述防护网设置在排风防护外壳上,所述排风电机、驱动连接杆、第一锥齿轮组、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二锥齿轮组和第三锥齿轮组均设置在排风防护外壳内,所述排风电机设置在建筑本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排风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由四个锥齿轮组成,所述驱动连接杆与第一锥齿轮组内的第一个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内的第二个锥齿轮与第一个转动柱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内的第三个锥齿轮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组的另一端与第二个转动柱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内的第四个锥齿轮与第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锥齿轮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组的另一端与第三个转动柱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通过本申请中太阳能发电板和风力发电器可以从大自然中提取能量进行作业,使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通过发电设备所提供的电力进行作业,进风机构可以使外部的空气进入建筑本体内,排风机构可以将建筑本体内的空气排出至外部,通过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可以使建筑本体内的空气循环流动,使建筑本体内的空气持续与外部进行流通,并且排风机构可以将建筑本体内的污浊空气及时的排出,使建筑本体内一直处于一种良好的空气状态;通过上述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的通风系统内,通风设备在使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问题。
其二,通过本申请中旋转盘的转动可以使固定杆带动第一连接杆进行转动,第一连接杆会带动刮板进行移动,而刮板受到固定滑动杆的限制只可以在防尘板上进行移动,此时刮板会持续对防尘板进行刮尘作业,防止防尘板上残留灰尘;通过上述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风节能设备是利用排风扇进行排风,由于时间变长,排风扇的防护网往往变得很脏,严重影响对室内的排风效果,增加了排风的作业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进风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中进风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中排风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中排风机构的局部机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建筑本体1、发电设备2、风力发电器21、太阳能发电板22、第一线路连接板23、第二线路连接板24、第三线路连接板25、进风机构3、进风部件31、进风防护罩311、风力风扇312、防尘板313、除尘部件32、除尘防护外壳321、接尘箱322、除尘电机323、驱动固定杆324、旋转盘325、固定杆326、刮尘组件327、固定滑动杆3271、连接套轴3272、刮板3273、第一连接杆3274、排风机构4、驱动部件41、排风防护外壳411、防护网412、排风电机413、驱动连接杆414、第一锥齿轮组415、第二连接杆416、第三连接杆417、第二锥齿轮组418、第三锥齿轮组419、出风部件42、转动柱421、固定板422、扇叶423、出风防护罩4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包括建筑本体1、发电设备2、进风机构3和排风机构4,所述发电设备2、进风机构3和排风机构4均设置在建筑本体1上,所述发电设备2内包括风力发点器和太阳能发电板22,所述风力发电器21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顶部,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2对称设置在建筑本体1顶部的两侧,所述进风机构3和排风机构4均与发电设备2连接,所述进风机构3和排风机构4对称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两侧,所述进风机构3和排风机构4水平对应;所述风力发点器是通过自然风的流动使风力发点器的设备进行旋转,然后产生电能进行使用,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2使通过太阳光的照射产生电能并且进行使用,通过太阳能发电板22和风力发电器21可以从大自然中提取能量进行作业,所述进风机构3和排风机构4均通过发电设备2所提供的电力进行作业,所述进风机构3可以使外部的空气进入建筑本体1内,所述排风机构4可以将建筑本体1内的空气排出至外部,通过进风机构3和排风机构4可以使建筑本体1内的空气循环流动,使建筑本体1内的空气持续与外部进行流通,并且排风机构4可以将建筑本体1内的污浊空气及时的排出,使建筑本体1内一直处于一种良好的空气状态;通过上述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的通风系统内,通风设备在使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发电设备2还包括第一线路连接板23、第二线路连接板24和第三线路连接板25、所述第一线路连接板23、第二线路连接板24和第三线路连接板25均设置在建筑本体1内,并且所述第一线路连接板23、第二线路连接板24和第三线路连接板25位于建筑本体1内部的顶端侧壁上,所述第一线路连接板23的一端与风力发电器21连接,所述第一线路连接板23的另一端与进风机构3连接,所述第二线路连接板24设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二线路连接板24的一端均与一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2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线路连接板24的另一端均与排风机构4连接,所述第三线路连接板25分别与第一线路连接板23和第二线路连接板24连接;通过第一线路连接板23可以使风力发电器21产生的电能传输至进风机构3内,通过第二线路连接板24可以使太阳能发电板22产生的电能传输至排风机构4内,通过第三线路连接板25可以使第一线路连接板23与第二线路连接板24连通,防止在没有太阳或者没有风的情况下,通过太阳能发电板22或者风力发电器21中的其中一个来驱动排风机构4以及进风机构3进行作业。
具体的,所述进风机构3包括进风部件31和除尘部件32,所述进风部件31设有四组,四组所述进风部件31间隔设置在建筑本体1一侧的侧壁内,所述除尘部件32设置在建筑本体1内侧的侧壁上,四组所述进风部件31均与除尘部件32连接,所述除尘部件32还与第一线路连接板23连接;通过进风部件31可以使外部的空气流入至建筑本体1内,通过除尘部件32可以将进风部件31上的灰尘进行清理,防止灰尘进入建筑本体1内。
具体的,每组所述进风部件31均包括进风防护罩311、风力风扇312和防尘板313,所述风力风扇312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侧壁内,所述进风防护罩311设置在建筑本体1外侧的侧壁上,并且所述进风防护罩311位于风力风扇312的一侧,所述防尘板313设置在建筑本体1侧壁内,并且所述防尘板313位于风力风扇312的另一侧。
具体的,所述除尘部件32包括除尘防护外壳321、接尘箱322、除尘电机323、驱动固定杆324、旋转盘325、固定杆326和刮尘组件327,所述除尘防护外壳321设置在建筑本体1内侧的顶端,并且所述除尘防护外壳321位于风力风扇312的一侧,所述接尘箱322设置在除尘防护外壳321的底端,所述除尘电机323、驱动固定杆324、旋转盘325、固定杆326和刮尘组件327均设置在除尘外汇外壳内,所述旋转盘325通过驱动固定杆324活动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除尘电机323的输出端与驱动固定杆324连接,所述旋转盘325上依次设有三个固定杆326,所述刮尘组件327设有三组,三组所述刮尘组件327围绕旋转盘325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内侧壁上,位于旋转盘325上方的刮尘组件327与两个防尘板313连接,位于旋转盘325两侧的刮尘组件327分别与一个防尘板313连接;在进行作业时,通过除尘电机323可以使驱动固定杆324带动旋转盘325进行转动,每次除尘电机323的转动幅度较小,并且每顺时针转动一个幅度后,就会进行逆时针转动一个幅度,然后通过固定杆326带动刮尘组件327进行作业。
具体的,每组所述刮尘组件327均包括固定滑动杆3271、连接套轴3272、刮板3273和第一连接杆3274,所述固定滑动杆3271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滑动杆3271对称设置在防尘板313的两侧,所述刮板3273设置在两组固定滑动杆3271之间,并且所述刮板3273与防尘板313连接,所述连接套轴327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套轴3272对称设置在刮板3273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接套轴3272分别与固定滑动杆327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274的一端设置在刮板3273上,所述第一连接杆3274的另一端与固定杆326活动连接;通过旋转盘325的转动可以使固定杆326带动第一连接杆3274进行转动,第一连接杆3274会带动刮板3273进行移动,而刮板3273受到固定滑动杆3271的限制只可以在防尘板313上进行移动,此时刮板3273会持续对防尘板313进行刮尘作业,防止防尘板313上残留灰尘;通过上述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风节能设备是利用排风扇进行排风,由于时间变长,排风扇的防护网412往往变得很脏,严重影响对室内的排风效果,增加了排风的作业时间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排风机构4包括驱动部件41和出风部件42,所述出风部件42设有三组,三组所述出风部件42间隔设置在建筑本体1另一侧的侧壁内,所述驱动部件41设置在建筑本体1内侧的侧壁上,所述驱动部件41位于出风部件42的一侧,三组所述出风部件42均与驱动部件41连接,所述驱动部件41还与第二线路连接板24连接;通过驱动部件41可以使出风部件42进行作业,通过出风部件42可以使建筑本体1内的空气排出外部,使建筑本体1内的空气一直处于流通的状态。
具体的,每组所述出风部件42均包括转动柱421、固定板422、扇叶423和出风防护罩424,所述转动柱421设置在建筑本体1一侧的侧壁内,所述固定板422套设在转动柱421上,并且所述固定板422与建筑本体1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扇叶423设置在转动柱421上,所述出风防护罩424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出风防护外壳位于扇叶423的一侧;在进行作业时,通过驱动部件41可以使转动柱421进行转动,转动柱421通过固定板422固定在建筑本体1的侧壁内,通过扇叶423将建筑本体1内的空气排出外部,出风防护罩424可以防护有异物进入扇叶423内,防止扇叶423造成损伤。
具体的,所述驱动部件41包括排风防护外壳411、防护网412、排风电机413、驱动连接杆414、第一锥齿轮组415、第二连接杆416、第三连接杆417、第二锥齿轮组418和第三锥齿轮组419,所述排风防护外壳411设置在建筑本体1内的顶端上,所述排风防护外壳411位于出风部件42的一侧,所述防护网412设置在排风防护外壳411上,所述排风电机413、驱动连接杆414、第一锥齿轮组415、第二连接杆416、第三连接杆417、第二锥齿轮组418和第三锥齿轮组419均设置在排风防护外壳411内,所述排风电机413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排风电机413的输出端与驱动连接杆414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415由四个锥齿轮组成,所述驱动连接杆414与第一锥齿轮组415内的第一个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415内的第二个锥齿轮与第一个转动柱421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415内的第三个锥齿轮与第二连接杆41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16的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组41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组418的另一端与第二个转动柱421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415内的第四个锥齿轮与第三连接杆41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417的另一端与第三锥齿轮组41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组419的另一端与第三个转动柱421连接;在进行作业时,通过排风电机413可以带动驱动连接杆414进行转动,驱动连接杆414在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锥齿轮组415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组415可以带动第二连接杆416、第三连接杆417以及第一个转动柱421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第二连接杆416和第三连接杆417分别带动第二个转动柱421和第三个转动柱421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可以使三组出风部件42同时转动,达到室内排风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本体(1)、发电设备(2)、进风机构(3)和排风机构(4),所述发电设备(2)、进风机构(3)和排风机构(4)均设置在建筑本体(1)上,所述发电设备(2)内包括风力发点器和太阳能发电板(22),所述风力发电器(21)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顶部,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2)对称设置在建筑本体(1)顶部的两侧,所述进风机构(3)和排风机构(4)均与发电设备(2)连接,所述进风机构(3)和排风机构(4)对称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两侧,所述进风机构(3)和排风机构(4)水平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设备(2)还包括第一线路连接板(23)、第二线路连接板(24)和第三线路连接板(25)、所述第一线路连接板(23)、第二线路连接板(24)和第三线路连接板(25)均设置在建筑本体(1)内,并且所述第一线路连接板(23)、第二线路连接板(24)和第三线路连接板(25)位于建筑本体(1)内部的顶端侧壁上,所述第一线路连接板(23)的一端与风力发电器(21)连接,所述第一线路连接板(23)的另一端与进风机构(3)连接,所述第二线路连接板(24)设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二线路连接板(24)的一端均与一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2)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线路连接板(24)的另一端均与排风机构(4)连接,所述第三线路连接板(25)分别与第一线路连接板(23)和第二线路连接板(2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构(3)包括进风部件(31)和除尘部件(32),所述进风部件(31)设有四组,四组所述进风部件(31)间隔设置在建筑本体(1)一侧的侧壁内,所述除尘部件(32)设置在建筑本体(1)内侧的侧壁上,四组所述进风部件(31)均与除尘部件(32)连接,所述除尘部件(32)还与第一线路连接板(2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进风部件(31)均包括进风防护罩(311)、风力风扇(312)和防尘板(313),所述风力风扇(312)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侧壁内,所述进风防护罩(311)设置在建筑本体(1)外侧的侧壁上,并且所述进风防护罩(311)位于风力风扇(312)的一侧,所述防尘板(313)设置在建筑本体(1)侧壁内,并且所述防尘板(313)位于风力风扇(312)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部件(32)包括除尘防护外壳(321)、接尘箱(322)、除尘电机(323)、驱动固定杆(324)、旋转盘(325)、固定杆(326)和刮尘组件(327),所述除尘防护外壳(321)设置在建筑本体(1)内侧的顶端,并且所述除尘防护外壳(321)位于风力风扇(312)的一侧,所述接尘箱(322)设置在除尘防护外壳(321)的底端,所述除尘电机(323)、驱动固定杆(324)、旋转盘(325)、固定杆(326)和刮尘组件(327)均设置在除尘外汇外壳内,所述旋转盘(325)通过驱动固定杆(324)活动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除尘电机(323)的输出端与驱动固定杆(324)连接,所述旋转盘(325)上依次设有三个固定杆(326),所述刮尘组件(327)设有三组,三组所述刮尘组件(327)围绕旋转盘(325)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内侧壁上,位于旋转盘(325)上方的刮尘组件(327)与两个防尘板(313)连接,位于旋转盘(325)两侧的刮尘组件(327)分别与一个防尘板(3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刮尘组件(327)均包括固定滑动杆(3271)、连接套轴(3272)、刮板(3273)和第一连接杆(3274),所述固定滑动杆(3271)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滑动杆(3271)对称设置在防尘板(313)的两侧,所述刮板(3273)设置在两组固定滑动杆(3271)之间,并且所述刮板(3273)与防尘板(313)连接,所述连接套轴(327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套轴(3272)对称设置在刮板(3273)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接套轴(3272)分别与固定滑动杆(327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274)的一端设置在刮板(3273)上,所述第一连接杆(3274)的另一端与固定杆(326)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构(4)包括驱动部件(41)和出风部件(42),所述出风部件(42)设有三组,三组所述出风部件(42)间隔设置在建筑本体(1)另一侧的侧壁内,所述驱动部件(41)设置在建筑本体(1)内侧的侧壁上,所述驱动部件(41)位于出风部件(42)的一侧,三组所述出风部件(42)均与驱动部件(41)连接,所述驱动部件(41)还与第二线路连接板(2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出风部件(42)均包括转动柱(421)、固定板(422)、扇叶(423)和出风防护罩(424),所述转动柱(421)设置在建筑本体(1)一侧的侧壁内,所述固定板(422)套设在转动柱(421)上,并且所述固定板(422)与建筑本体(1)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扇叶(423)设置在转动柱(421)上,所述出风防护罩(424)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出风防护外壳位于扇叶(423)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41)包括排风防护外壳(411)、防护网(412)、排风电机(413)、驱动连接杆(414)、第一锥齿轮组(415)、第二连接杆(416)、第三连接杆(417)、第二锥齿轮组(418)和第三锥齿轮组(419),所述排风防护外壳(411)设置在建筑本体(1)内的顶端上,所述排风防护外壳(411)位于出风部件(42)的一侧,所述防护网(412)设置在排风防护外壳(411)上,所述排风电机(413)、驱动连接杆(414)、第一锥齿轮组(415)、第二连接杆(416)、第三连接杆(417)、第二锥齿轮组(418)和第三锥齿轮组(419)均设置在排风防护外壳(411)内,所述排风电机(413)设置在建筑本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排风电机(413)的输出端与驱动连接杆(414)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415)由四个锥齿轮组成,所述驱动连接杆(414)与第一锥齿轮组(415)内的第一个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415)内的第二个锥齿轮与第一个转动柱(421)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415)内的第三个锥齿轮与第二连接杆(41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16)的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组(41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组(418)的另一端与第二个转动柱(421)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组(415)内的第四个锥齿轮与第三连接杆(41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417)的另一端与第三锥齿轮组(41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组(419)的另一端与第三个转动柱(421)连接。
CN202011218706.7A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 Active CN112344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8706.7A CN112344481B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8706.7A CN112344481B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4481A true CN112344481A (zh) 2021-02-09
CN112344481B CN112344481B (zh) 2021-11-05

Family

ID=74430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18706.7A Active CN112344481B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44481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70102A (ja) * 2007-01-12 2008-07-24 Idaburutei Sakurai Kogyo Kk 建築物の換気設備における中間ストレーナー装置
DE102013004400A1 (de) * 2013-03-13 2014-09-18 Rudolf Schaper Hausheizung mit Wind- und/oder Solarstrom für Raumklimageräte
WO2018047367A1 (ja) * 2016-09-12 2018-03-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CN207162849U (zh) * 2017-08-23 2018-03-30 伟大集团节能房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房通风系统
CN207335006U (zh) * 2017-07-10 2018-05-08 安徽省拓普能源科技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绿色空调系统
CN108758947A (zh) * 2018-06-26 2018-11-06 安徽应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系统的自清洁过滤系统
CN210267620U (zh) * 2019-04-19 2020-04-07 杜毛红 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智能通风装置
CN210399420U (zh) * 2019-07-03 2020-04-24 江苏海通久卓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风口静音除尘装置
CN111089351A (zh) * 2018-10-23 2020-05-01 江苏威力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节能装置
CN210663228U (zh) * 2019-10-11 2020-06-02 海南海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的除尘通风设备
CN111457483A (zh) * 2020-04-16 2020-07-28 曹先配 一种高效率的空调外机
CN211133375U (zh) * 2019-11-28 2020-07-31 苏州美高图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循环过滤处理装置
CN211372669U (zh) * 2019-12-31 2020-08-28 广州生和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基站滤尘通风装置
CN211854326U (zh) * 2020-03-30 2020-11-03 于志远 一种通信机房通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70102A (ja) * 2007-01-12 2008-07-24 Idaburutei Sakurai Kogyo Kk 建築物の換気設備における中間ストレーナー装置
DE102013004400A1 (de) * 2013-03-13 2014-09-18 Rudolf Schaper Hausheizung mit Wind- und/oder Solarstrom für Raumklimageräte
WO2018047367A1 (ja) * 2016-09-12 2018-03-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CN207335006U (zh) * 2017-07-10 2018-05-08 安徽省拓普能源科技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物的绿色空调系统
CN207162849U (zh) * 2017-08-23 2018-03-30 伟大集团节能房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房通风系统
CN108758947A (zh) * 2018-06-26 2018-11-06 安徽应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系统的自清洁过滤系统
CN111089351A (zh) * 2018-10-23 2020-05-01 江苏威力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节能装置
CN210267620U (zh) * 2019-04-19 2020-04-07 杜毛红 一种用于楼房建筑的智能通风装置
CN210399420U (zh) * 2019-07-03 2020-04-24 江苏海通久卓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风口静音除尘装置
CN210663228U (zh) * 2019-10-11 2020-06-02 海南海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的除尘通风设备
CN211133375U (zh) * 2019-11-28 2020-07-31 苏州美高图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循环过滤处理装置
CN211372669U (zh) * 2019-12-31 2020-08-28 广州生和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基站滤尘通风装置
CN211854326U (zh) * 2020-03-30 2020-11-03 于志远 一种通信机房通风装置
CN111457483A (zh) * 2020-04-16 2020-07-28 曹先配 一种高效率的空调外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4481B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85964U (zh) 一种散热式电气开关柜
CN112539504B (zh) 一种具有通风节能功能的绿色建筑
CN112032905B (zh) 一种节能环保通风换气装置
CN112344481B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
CN212413077U (zh) 一种全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器结构
CN211151270U (zh) 一种具备通风口防尘功能的电器柜
CN216751653U (zh) 一种散热除尘效果好的新能源光伏电池板
CN215185305U (zh) 一种配电柜
CN216462343U (zh) 一种应用于台式回流焊机的散热装置
CN212612181U (zh) 一种环保型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CN213637297U (zh) 一种风电变桨用电机防尘装置
CN205042772U (zh) 光伏组件清洁装置
CN211046688U (zh) 一种永磁高效节能纺织电机
CN209896541U (zh) 一种具有除尘和散热结构的配电柜
CN207365294U (zh) 防尘通风装置及系统
CN218237716U (zh) 一种建筑工程设计用节能通风装置
CN213981074U (zh) 风力发电站维护系统
CN221005354U (zh) 一种用于房建工程建筑的通风设备
CN214545141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电路用电气箱
CN220434354U (zh) 一种光能风能复合式活动板房
CN109613948A (zh) 一种箱内智能温湿调节装置
CN220936473U (zh) 一种风电光伏超声波驱鸟器
CN214167416U (zh) 一种用于风电的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12539824U (zh) 一种雾水采集装置
CN218154630U (zh) 一种被动式节能建筑的空气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2

Address after: Building B8, No. 363 Yuxi Road, Shatou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4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HANGXIN PU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507 no.669, north section of Shixin Road, Nancun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 BUSIN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