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5310A - 通信系统、终端、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终端、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5310A
CN112335310A CN201980041847.5A CN201980041847A CN112335310A CN 112335310 A CN112335310 A CN 112335310A CN 201980041847 A CN201980041847 A CN 201980041847A CN 112335310 A CN112335310 A CN 112335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am
data
transmission
symbo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18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上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12335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5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00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00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02Details
    • H04J1/10Intermediate station arrangements, e.g. for branching, for tapping-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2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intra-user or intra-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具备访问接入点(B101)、中继器#1(B102_1)、以及中继器#2(B102_2),并与终端(B103)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系统(BS)中,访问接入点(B101)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1信道,与中继器#1(B102_1)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以与第1频带不同的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2信道,与中继器#2(B102_2)进行无线通信,中继器#1(B102_1)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终端(B103)进行无线通信,中继器#2(B102_2)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终端(B103)进行无线通信。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终端、以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系统、终端、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利用了多个天线的通信方法,例如有被称为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的通信方法。在以MIMO为代表的多天线通信中,对一个或多个流的发送数据进行调制,利用多个天线,采用同一频率(共同的频率),对生成的一个或多个调制信号进行同时发送。通过多天线通信,来促进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提高、以及/或者(每单位时间的)数据的通信速度的提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发送装置利用具有在遍及空间的较宽的方向上具有大致一定的天线增益的伪全向模式的多个天线,来发送调制信号。
另外,在通信系统中,不仅希望特定的通信装置间的接收质量的提高或通信速度的提高,例如在利用了多播/广播通信或者中继通信等通信系统中,希望能够应付系统的一部分或全体的性能改善或新的服务形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55536号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在包括中继通信的网络中,能够促进系统的一部分或全体的性能改善,以及/或者能够促进应付新的服务形态的通信系统、通信装置、通信方法、以及控制方法。
本公开的一个形态的通信系统具备访问接入点、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并且所述通信系统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访问接入点,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1信道,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2信道,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频带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所述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通信装置,以所述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另外,这些概括性的或具体的方式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者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
通过本公开,在包括中继通信的网络中,能够促进系统的一部分或全体的性能改善,以及/或者能够促进针对新的服务形态的应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基站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示出基站的天线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基站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终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终端的天线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终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图。
图7是示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多个流的关系的图。
图9是示出帧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帧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码元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示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示出多个调制信号的关系的图。
图14是示出帧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是示出帧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是示出码元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示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是示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是示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0是示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1是示出多个调制信号的关系的图。
图22是示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3是示出进行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的次序的图。
图24是示出基站以及终端发送的码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5是示出基站发送的码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6是示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7是示出基站发送的码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8是示出进行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的次序的图。
图29是示出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0是示出进行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的次序的图。
图31是示出基站发送的码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2是示出基站发送的码元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3是示出进行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的次序的图。
图34是示出进行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的次序的图。
图35是示出基站发送的码元的一个例子图。
图36是示出进行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的次序的图。
图37是示出基站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8是示出帧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9是示出帧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0是示出帧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1是示出帧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2是示出码元区域向终端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3是示出码元区域向终端的分配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4是示出基站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5示出了网络与网关的连接的一个例子。
图46示出了通信系统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47示出了室内网络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48示出了帧结构的一个例子。
图49示出了通信序列的一个例子。
图50示出了帧结构的一个例子。
图51示出了室内网络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52示出了帧结构的一个例子。
图53示出了室内网络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54示出了工作定时的一个例子。
图55示出了室内网络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56示出了室内网络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57示出了室内网络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58示出了通信序列的一个例子。
图59示出了室内网关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60示出了帧的收发的一个例子。
图61示出了帧结构的一个例子。
图62示出了室内网关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63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64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65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66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67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68示出了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69示出了终端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70示出了系统的工作例。
图71示出了系统的工作例。
图72示出了系统的工作例。
图73示出了系统的工作例。
图74示出了发送信息、接收信息的一个例子。
图75示出了发送信息、接收信息的一个例子。
图76示出了发送信息、接收信息的一个例子。
图77示出了网关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78示出了终端、服务器、装置的工作的一个例子。
图79示出了服务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80示出了网络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81示出了网络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82示出了服务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83示出了网络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84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85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86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87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88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89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90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91示出了访问接入点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92示出了中继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93示出了中继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94示出了中继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95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96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97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98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99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00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01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02示出了访问接入点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03示出了访问接入点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04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05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06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07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08A示出了信息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08B示出了信息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09A示出了信息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09B示出了信息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10A示出了信息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10B示出了信息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11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12A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以及频率的一个例子。
图112B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以及频率的一个例子。
图113A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以及频率的一个例子。
图113B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以及频率的一个例子。
图114示出了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
图115示出了终端的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
图116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17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以及频率的一个例子。
图118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以及频率的一个例子。
图119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以及频率的一个例子。
图120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以及频率的一个例子。
图121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22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23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24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25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26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27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28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29示出了帧的发送时间的一个例子。
图130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31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32A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32B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32C示出了系统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33示出了中继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34示出了中继器的详细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35示出了中继器的详细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36示出了中继器的详细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37示出了中继器的详细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38示出了中继器的详细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39示出了中继器的详细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40示出了中继器的详细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41示出了中继器的详细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142示出了Beacon帧的结构的例子。
图143示出了Probe request帧的结构的例子。
图144示出了Probe response帧的结构的例子。
图145示出了Association request帧的结构的例子。
图146示出了Association response帧的结构的例子。
图147示出了RTS帧的结构的例子。
图148示出了CTS帧的结构的例子。
图149示出了ACK帧的结构的例子。
图150示出了数据帧的结构的例子。
图151A示出了帧的结构的例子。
图151B示出了帧的结构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通信系统具备访问接入点、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并且所述通信系统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访问接入点,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1信道,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2信道,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频带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所述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通信装置,以所述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通过上述形态,在通信系统中,由于访问接入点向第1通信装置发送电波的频带(第1频带)、与第1通信装置向终端发送电波的频带(第2频带)不同,因此能够回避这些电波的干扰,从而能够抑制数据的传输効率的降低。同样,由于访问接入点向第2通信装置发送电波的频带(第2频带)、与第2通信装置向终端发送电波的频带(第1频带)不同,因此能够回避这些电波的干扰,从而能够抑制数据的传输効率的降低。并且,在通信系统中,对于访问接入点与第1通信装置的通信、以及第2通信装置与终端的通信使用相同的频带(第1频带),并且对于访问接入点与第2通信装置的通信、以及第1通信装置与终端的通信使用相同的频带(第2频带),这与各自采用不同的频带相比,能够减少通信系统全体使用的频带。这样,通信系统既能够减少使用的频带,又能够抑制数据的传输効率的降低,从而能够改善通信系统的性能。
例如,所述第3信道与所述第2信道为相同的信道,所述第4信道与所述第1信道为相同的信道。
通过上述形态,通信系统由于针对访问接入点与第1通信装置的通信、以及第2通信装置与终端的通信采用相同的信道,并且针对访问接入点与第2通信装置的通信、以及第1通信装置与终端的通信采用相同的信道,这样,与分别使用不同的信道相比,能够减少通信系统全体使用的信道。据此,通信系统既能够减少使用的信道,又能够改善通信系统的性能。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第1通信装置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被配置在一个框体内。
通过上述形态,通信系统能够将第1通信装置和第2通信装置作为一个装置。据此,通信系统既能够使系统构成变得简单,又能够改善通信系统的性能。
例如,所述访问接入点也可以利用基于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的多址接入,来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及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通过上述形态,在通信系统中通过在访问接入点与通信装置之间采用基于OFDMA的多址接入,从而能够提高信道的利用效率,并且能够改善通信系统的性能。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终端包括多个终端,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及所述第2通信装置的至少一方采用基于OFDMA的多址接入,来与所述多个终端进行通信。
通过上述形态,通信系统通过在通信装置与终端之间采用基于OFDMA的多址接入,从而能够提高信道的利用效率,并且能够改善通信系统的性能。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访问接入点将一个数据向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及所述第2通信装置分别进行发送,所述第1通信装置在接收到所述一个数据的情况下,将接收的所述一个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所述第2通信装置在接收到所述一个数据的情况下,将接收的所述一个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
通过上述形态,通信系统在将一个数据从访问接入点经由第1通信装置发送到终端的同时,将相同的数据从访问接入点经由第2通信装置发送到终端。据此,通信系统能够提高在终端的数据的接收效率,从而能够改善通信系统的性能。
并且,本公开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终端与通信系统进行无线通信,所述通信系统具备访问接入点、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并且所述通信系统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访问接入点,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1信道,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2信道,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频带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所述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通信装置,以所述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通过上述形态,能够实现与上述通信系统同样的效果。
并且,本公开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控制方法用于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具备访问接入点、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并且所述通信系统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访问接入点,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1信道,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2信道,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频带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所述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通信装置,以所述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通过上述形态,能够实现与上述通信系统同样的效果。
并且,本公开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控制方法用于与通信系统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所述通信系统具备访问接入点、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并且所述通信系统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访问接入点,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1信道,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2信道,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频带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所述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通信装置,以所述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通过上述形态,能够实现与上述终端同样的效果。
另外,这些概括性的或具体的形态可以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者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者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以下针对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具体说明。
另外,以下将要说明的实施方式均为概括性的或具体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均为一个例子,其主旨并非是对本公开进行限定。并且,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之中没有记载在示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技术方案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或访问接入点等)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101-1表示#1信息、101-2表示#2信息、…、101-M表示#M信息。101-i表示#i信息。i为1以上M以下的整数。另外,M为2以上的整数。另外,不需要从#1信息到#M信息的全部都存在。
并且,将与各信息对应的基带信号集中,进行预编码。并且,例如也可以应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
无线部104-1以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3-1、控制信号159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59,频带限制、频率变换、放大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105-1。并且,发送信号105-1作为电波由天线部106-1输出。
同样,无线部104-2以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3-2、控制信号159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59,进行频带限制、频率变换、放大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105-2。并且,发送信号105-2作为电波从天线部106-2输出。从无线部104-3到无线部104-(M-1)的说明省略。
无线部104-M以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3-M、控制信号159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59,进行频带限制、频率变换、放大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105-M。并且,将发送信号105-M从天线部106-M作为电波输出。
另外,在各无线部不存在信号处理后的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上述处理。
无线部群153以由接收天线群15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群152为输入,进行频率变换等处理,输出基带信号群154。
信号处理部155输入基带信号群154,进行解调、纠错解码,即也进行时间同步、频率同步、信道推测等处理。此时,由于信号处理部155接收并处理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的调制信号,因此得到各终端发送的数据和各终端发送的控制信息。因而,信号处理部155输出与一个以上的终端对应的数据群156、以及与一个以上的终端对应的控制信息群157。
设定部158以控制信息群157、设定信号16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息群157,决定“纠错编码的方法(编码率、码长(块长))”、“调制方式”、“预编码方法”、“发送方法”、“天线的设定”、“是进行多播用的发送/还是进行单播用的发送(也可以同时实现多播以及单播的发送)”、“进行多播时的发送流数”、“发送多播用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的发送方法”等,输出包含这些决定的信息的控制信号159。
天线部106-1、106-2、…、106-M以控制信号159为输入。利用图2对此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示出天线部106-1、106-2、…、106-M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各天线部如图2所示具备多个天线。另外,在图2中虽然描绘了4个天线,但各天线部只要具备多个天线就可以。另外,天线的根数并不限于4。
图2为天线部106-i的结构。i为1以上M以下的整数。
分配部202以发送信号201(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5-i)为输入,分配发送信号201,输出信号203-1、203-2、203-3、203-4。
乘法部204-1以信号203-1以及控制信号200(相当于图1的控制信号159)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信号203-1乘以系数W1,输出乘法运算后的信号205-1。另外,系数W1用复数定义。因此,W1可以取实数。因此,如果设信号203-1为v1(t),则乘法运算后的信号205-1可以表示为W1×v1(t)(t为时间)。并且,乘法运算后的信号205-1作为电波从天线206-1而被输出。
同样,乘法部204-2以信号203-2以及控制信号20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信号203-2乘以系数W2,输出乘法运算后的信号205-2。另外,系数W2用复数定义。因此,W2可以取实数。因此,如果设信号203-2为v2(t),则乘法运算后的信号205-2可以表示为W2×v2(t)(t为时间)。并且,乘法运算后的信号205-2从天线206-2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乘法部204-3以信号203-3以及控制信号20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信号203-3乘以系数W3,输出乘法运算后的信号205-3。另外,系数W3用复数定义。因此,W3可以取实数。因此,如果设信号203-3为v3(t),则乘法运算后的信号205-3可以表示为W3×v3(t)(t为时间)。并且,乘法运算后的信号205-3从天线206-3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乘法部204-4以信号203-4以及控制信号20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信号203-4乘以系数W4,输出乘法运算后的信号205-4。另外,系数W4用复数定义。因此,W4可以取实数。因此,如果设信号203-4为v4(t),则乘法运算后的信号205-4可以表示为W4×v4(t)(t为时间)。并且,乘法运算后的信号205-4从天线206-4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另外,W1的绝对值、W2的绝对值、W3的绝对值、W4的绝对值也可以相等。
图3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与图1的基站的结构不同的基站的结构,在图3针对与图1同样的动作赋予相同的标号,以下省略说明。
加权合成部301以调制信号105-1、调制信号105-2、…调制信号105-M、以及控制信号159为输入。并且,加权合成部301基于控制信号159中包含的与加权合成有关的信息,对调制信号105-1、调制信号105-2、…调制信号105-M进行加权合成,输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302-1、302-2、…302-K。K为1以上的整数。并且,加权合成后的信号302-1从天线303-1作为电波而被输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302-2从天线303-2作为电波而被输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302-K从天线303-K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加权合成后的信号yi(t)302-i(i为1以上K以下的整数)如以下这样表示(t为时间)。
[数式1]
Figure BDA0002849799370000121
另外,在式(1)中,Aij是能够用复数定义的值,因此,Aij可以取实数,xj(t)为调制信号105-j。j是1以上M以下的整数。
图4示出了终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天线部401-1、401-2、…、401-N以控制信号410为输入。N是1以上的整数。
无线部403-1以由天线部401-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402-1以及控制信号41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410,对接收信号402-1执行频率变换等处理,输出基带信号404-1。
同样,无线部403-2以由天线部401-2接收到的接收信号402-2以及控制信号41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410,对接收信号402-2执行频率变换等处理,输出基带信号404-2。另外,从无线部403-3到无线部403-(N-1)的说明省略。
无线部403-N以由天线部401-N接收到的接收信号402-N以控制信号41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对接收信号402-N执行频率变换等处理,输出基带信号404-N。
但是,无线部403-1、403-2、…、403-N也可以不全部都动作。因此,基带信号404-1、404-2、…、404-N并不一定都存在。
信号处理部405以基带信号404-1、404-2、…、404-N以及控制信号41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410,进行解调、纠错解码的处理,对数据406、发送用控制信息407、控制信息408进行输出。即,信号处理部405也进行时间同步、频率同步、信道推测等处理。
设定部409以控制信息408为输入,进行关于接收方法的设定,输出控制信号410。
信号处理部452以信息451、发送用控制信息407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基于设定的调制方式的映射等处理,输出基带信号群453。
无线部群454以基带信号群453为输入,进行频带限制、频率变换、放大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群455,发送信号群455从发送天线群456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图5示出了天线部401-1、401-2、…、401-N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各天线部具备图5所示的多个天线。另外,在图5虽然描绘了4个天线,但是,各天线部只要具备多个天线就可以。另外,天线部的天线的根数不限于4。
图5为天线部401-i的结构。i是1以上N以下的整数。
乘法部503-1以由天线501-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502-1以及控制信号500(相当于图4的控制信号41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5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接收信号502-1乘以系数D1,输出乘法运算后的信号504-1。另外,系数D1可以用复数定义。因此,D1可以取实数。因此,如果设接收信号502-1为e1(t),则乘法运算后的信号504-1可以表示为D1×e1(t)(t为时间)。
同样,乘法部503-2以由天线501-2接收到的接收信号502-2以及控制信号50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5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接收信号502-2乘以系数D2,输出乘法运算后的信号504-2。另外,系数D2可以用复数定义。因此,D2可以取实数。因此,如果设接收信号502-2为e2(t),则乘法运算后的信号504-2可以表示为D2×e2(t)(t为时间)。
乘法部503-3以由天线501-3接收到的接收信号502-3以及控制信号50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5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接收信号502-3乘以系数D3,输出乘法运算后的信号504-3。另外,系数D3可以用复数定义。因此,D3可以取实数。因此,如果设接收信号502-3为e3(t),乘法运算后的信号504-3可以表示为D3×e3(t)(t为时间)。
乘法部503-4以由天线501-4接收到的接收信号502-4以及控制信号50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5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接收信号502-4乘以系数D4,输出乘法运算后的信号504-4。另外,系数D4可以用复数定义。因此,D4可以取实数。因此,若设接收信号502-4为e4(t),乘法运算后的信号504-4可以表示为D4×e4(t)(t为时间)。
合成部505以乘法运算后的信号504-1、504-2、504-3、504-4为输入,将乘法运算后的信号504-1、504-2、504-3、504-4相加,输出合成后的信号506(相当于图4的接收信号402-i)。因此,合成后的信号506被表示为D1×e1(t)+D2×e2(t)+D3×e3(t)+D4×e4(t)。
图6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与图4的终端的结构不同的终端的结构,在图6中,对于与图4同样的动作赋予相同的标号,以下省略说明。
乘法部603-1以由天线601-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602-1以及控制信号41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41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接收信号602-1乘以系数G1,输出乘法运算后的信号604-1。另外,系数G1可以用复数定义。因此,G1可以取实数。因此,如果设接收信号602-1为c1(t),乘法运算后的信号604-1可以表示为G1×c1(t)(t为时间)。
同样,乘法部603-2以由天线601-2接收到的接收信号602-2以及控制信号41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41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接收信号602-2乘以系数G2,输出乘法运算后的信号604-2。另外,系数G2可以用复数定义。因此,G2可以取实数。因此,如果设接收信号602-2为c2(t),则乘法运算后的信号604-2可以表示为G2×c2(t)(t为时间)。从乘法部603-3到乘法部603-(L-1)的说明省略。
乘法部603-L以由天线601-L接收到的接收信号602-L以及控制信号41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41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接收信号602-L乘以系数GL,输出乘法运算后的信号604-L。另外,系数GL可以用复数定义。因此,GL可以取实数。因此,如果设接收信号602-L为cL(t),则乘法运算后的信号604-L可以表示为GL×cL(t)(t为时间)。
因此,乘法部603-i以由天线601-i接收到的接收信号602-i以及控制信号41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41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接收信号602-i乘以系数Gi,输出乘法运算后的信号604-i。另外,系数Gi可以用复数定义。因此,Gi可以取实数。因此,如果设接收信号602-i为ci(t),则乘法运算后的信号604-i可以表示为Gi×ci(t)(t为时间)。另外,i是1以上L以下的整数、L是2以上的整数。
在此,处理部605以乘法运算后的信号604-1、乘法运算后的信号604-2、…、乘法运算后的信号604-L以及控制信号41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410,进行信号处理,输出处理后的信号606-1、606-2、…、606-N。N为2以上的整数。此时,将乘法运算后的信号604-i表示为pi(t)。i为1以上L以下的整数。于是,处理后的信号606-j(rj(t))如以下这样表示(j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
[数式2]
Figure BDA0002849799370000151
另外,在式(2)中,Bji是能够用复数定义的值。因此,Bji可以取实数。
图7示出了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状态的一个例子。另外,基站也有称作接入点、广播站等。
基站700具备多个天线,从发送用的天线701发送多个发送信号。此时,基站700例如由图1、图3所示的结构构成,通过在信号处理部102(以及/或者加权合成部301)中进行预编码(加权合成),发送波束成形(指向性控制)。
并且,图7示出了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1、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2、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3。
图7示出了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1、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2、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3。
另外,在图7中,虽然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的数量被设为3、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的数量被设为3,但并非受此所限,只要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为多个、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为多个就可以。
图7包括终端704-1、704-2、704-3、704-4、704-5,例如是与图4、图5所示的终端相同的结构。
例如,终端704-1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从而形成接收指向性705-1以及接收指向性706-1。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705-1,终端704-1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1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706-1,终端704-1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1的接收以及解调。
同样,终端704-2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从而形成接收指向性705-2以及接收指向性706-2。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705-2,终端704-2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1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706-2,终端704-2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1的接收以及解调。
终端704-3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从而形成接收指向性705-3以及接收指向性706-3。
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705-3,终端704-3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2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706-3,终端704-3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2的接收以及解调。
终端704-4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705-4以及接收指向性706-4。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705-4,终端704-4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3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706-4,终端704-4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2的接收以及解调。
终端704-5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705-5以及接收指向性706-5。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705-5,终端704-5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3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706-5,终端704-5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3的接收以及解调。
在图7中,终端在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1、702-2、702-3中,根据空间上的位置,选择至少一个发送波束,通过朝向接收的指向性,从而能够以较高的品质得到流1的数据,并且,终端在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1、703-2、703-3中,根据空间上的位置,选择至少一个发送波束,通过朝向接收的指向性,从而能够以较高的品质得到流2的数据。
另外,基站700将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1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1使用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发送。并且,基站700将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2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2,使用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发送。并且,基站700将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3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3使用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刻发送。
并且,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1、702-2、702-3既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1、703-2、703-3既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
对图1、图3中的基站的设定部158的动作进行说明。
设定部158以设定信号160为输入。设定信号160包括“是进行多播用的发送/还是进行单播用的发送”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7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将“进行多播用的发送”的信息向设定部158输入。
设定信号160包括“进行多播时的发送流数”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7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将“发送流数是2”的信息向设定部158输入。
并且,设定信号160也可以包括“以多少个发送波束来发送各流”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7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将“发送流1的发送波束数是3、发送流2的发送波束数是3”的信息向设定部158输入。
另外,图1、图3的基站也可以发送数据码元中包含有“是进行多播用的发送/还是进行单播用的发送”的信息、“进行多播时的发送流数”的信息、“以多少个发送波束来发送各流”的信息等的控制信息码元。据此,终端能够进行恰当的接收。关于控制信息码元的结构的详细情况在以后进行说明。
图8是用来说明图1、图3的#i信息101-i与使用图7说明的“流1”“流2”的关系的图。例如,对#1信息101-1执行纠错编码等处理,从而得到纠错编码后的数据。将该纠错编码后的数据命名为#1发送数据。并且,对#1发送数据进行映射,得到数据码元,而将该数据码元划分为流1用、流2用,则得到流1的数据码元(数据码元群)以及流2的数据码元(数据码元群)。并且,流1的码元群包含流1的数据码元(数据码元群),将流1的码元群从图1、图3的基站发送。并且,流2的码元群包含流2的数据码元(数据码元群),将流2的码元群从图1、图3的基站发送。
图9示出了设横轴为时间时的帧结构的一个例子。
图9的流1的#1码元群901-1是图7中的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1的码元群。
图9的流1的#2码元群901-2是图7中的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2的码元群。
图9的流1的#3码元群901-3是图7中的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3的码元群。
图9的流2的#1码元群902-1是图7中的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1的码元群。
图9的流2的#2码元群902-2是图7中的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2的码元群。
图9的流2的#3码元群902-3是图7中的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3的码元群。
并且,流1的#1码元群901-1、流1的#2码元群901-2、流1的#3码元群901-3、流2的#1码元群902-1、流2的#2码元群902-2、流2的#3码元群902-3例如存在于时间区间1。
并且,也如前面的记载所述,流1的#1码元群901-1和流2的#2码元群902-1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而被发送,流1的#2码元群901-2和流2的#2码元群902-2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而被发送,流1的#3码元群901-3和流2的#3码元群902-3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而被发送。
例如,以图8的次序,根据信息生成“流1的数据码元群A”以及“流2的数据码元群A”。并且,准备由与构成“流1的数据码元群A”的码元相同的码元构成的码元群“流1的数据码元群A-1”、由与构成“流1的数据码元群A”的码元相同的码元构成的码元群“流1的数据码元群A-2”、由与构成“流1的数据码元群A”的码元相同的码元构成的码元群“流1的数据码元群A-3”。
即,构成“流1的数据码元群A-1”的码元、与构成“流1的数据码元群A-2”的码元、还有构成“流1的数据码元群A-3”的码元相同。
此时,图9的流1的#1码元群901-1包含有“流1的数据码元群A-1”,图9的流1的#2码元群901-2包含有“流1的数据码元群A-2”,图9的流1的#3码元群901-3包含有“流1的数据码元群A-3”。即,流1的#1码元群901-1、流1的#2码元群901-2、流1的#3码元群901-3包含有相同的数据码元群。
并且,准备由与构成“流2的数据码元群A”的码元相同的码元构成的码元群“流2的数据码元群A-1”、由与构成“流2的数据码元群A”的码元相同的码元构成的码元群“流2的数据码元群A-2”、由与构成“流2的数据码元群A”码元相同的码元构成的码元群“流2的数据码元群A-3”。
即,构成“流2的数据码元群A-1”的码元、与构成“流2的数据码元群A-2”的码元、还有构成“流2的数据码元群A-3”的码元相同。
此时,图9的流2的#1码元群902-1包含有“流2的数据码元群A-1”,图9的流2的#2码元群902-2包含有“流2的数据码元群A-2”,图9的流2的#3码元群902-3包含有“流2的数据码元群A-3”。即,流2的#1码元群902-1、流2的#2码元群902-2、流2的#3码元群902-3包含有相同的数据码元群。
图10示出了图9所说明的“流X的码元群#Y”(X=1,2;Y=1,2,3)的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在图10中,横轴为时间,1001为控制信息码元,1002为流的数据码元群。此时,流的数据码元群1002是用来将使用图9说明的“流1的数据码元群A”或者“流2的数据码元群A”传送的码元。
另外,在图10的帧结构中,也可以使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方式等多载波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频率轴方向上存在码元。并且,在各码元中,也可以包含用于接收装置进行时间以及频率同步的参照码元、用于接收装置检测信号的参照码元、用于接收装置进行信道推测的参照码元等。并且,帧结构并非受图10所限,也可以对控制信息码元1001、流的数据码元群1002进行任意配置。另外,参照码元也有称作前同步信号(preamble)、导频(pilot)码元的情况。
接着,对控制信息码元1001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1示出了作为图10的控制信息码元而发送的码元的结构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在图11中,终端通过接收“用于终端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的训练码元”1101,从而决定由“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执行的、用于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的信号处理方法。
终端通过接收“用来通知进行多播时的发送流数的码元”1102,从而终端知道需要得到的流数。
终端通过接收“用来通知流的数据码元是哪个流的数据码元的码元”1103,从而终端能够知道能够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流中的哪个流。
对与上述有关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那样,对基站将流、发送波束发送的情况进行说明。并且,对图9的流1的#1码元群901-1中的控制信息码元的具体的信息进行说明。
在图7的情况下,由于基站发送“流1”以及“流2”,所以“用来通知进行多播时的发送流数的码元”1102的信息为“2”的信息。
并且,由于图9的流1的#1码元群901-1发送流1的数据码元,所以“用来通过流的数据码元是哪个流的数据码元的码元”1103的信息为“流1”的信息。
例如,对终端接收到图9的流1的#1码元群901-1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终端识别出从“用来通知进行多播时的发送流数的码元”1102得到“发送流数是2”,从“用来通知流的数据码元群是哪个流的数据码元的码元”1103得到“流1的数据码元”。
在此之后,由于终端识别出“发送流数是2”,得到的数据码元是“流1的数据码元”所以识别出需要得到“流2的数据码元”。因此,终端能够开始寻找流2的码元群的作业。例如,终端寻找图9的流2的#1码元群902-1、流2的#2码元群902-2、流2的#3码元群902-3的某个的发送波束。
并且,终端通过得到流2的#1码元群902-1、流2的#2码元群902-2、流2的#3码元群902-3的某个的发送波束,从而得到流1的数据码元和流2的数据码元这两者的数据码元。
这样,通过构成控制信息码元,从而能够得到终端能够可靠地得到数据码元的效果。
如以上所示,在多播传送以及广播数据传送中,通过基站将数据码元使用多个发送波束来发送,终端从多个发送波束中有选择地接收品质好的波束,由于基站发送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指向性控制、接收指向性控制,因此得到能够扩大能够得到较高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区域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说明了终端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但即使终端不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也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
另外,图10的“流的数据码元群”1002的调制方式是怎样的调制方式都可以,“流的数据码元群”1002的调制方式的映射方法也可以按照每个码元来切换。即,在映射后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上,星座图的相位也可以按照每个码元来切换。
图12示出了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状态的与图7不同的例子。另外,在图12中对于与图7相同的动作赋予相同的标号。
基站700具备多个天线,从发送用的天线701发送多个发送信号。此时,基站700例如由图1、图3所示的结构构成,通过在信号处理部102、(以及/或者加权合成部301)进行预编码(加权合成),进行发送波束成形(指向性控制)。
并且,图12示出了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1,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2,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3。
图12示出了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1,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2,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3。
另外,在图12中,设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的数量为3,设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的数量为3,但并非受此所限,只要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是多个、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是多个就可以。并且,关于“调制信号1”、“调制信号2”将在以后详细说明。
图12包括终端704-1、704-2、704-3、704-4、704-5,例如是与图4、图5中的终端相同的结构。
例如,终端704-1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705-1以及接收指向性706-1。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705-1,终端704-1能够进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1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706-1,终端704-1能够进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1的接收以及解调。
同样,终端704-2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705-2以及接收指向性706-2。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705-2,终端704-2能够进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1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706-2,终端704-2能够进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1的接收以及解调。
终端704-3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705-3以及接收指向性706-3。
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705-3,终端704-3能够进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2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706-3,终端704-3能够进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2的接收以及解调。
终端704-4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705-4以及接收指向性706-4。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705-4,终端704-4能够进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3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706-4,终端704-4能够进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2的接收以及解调。
终端704-5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705-5以及接收指向性706-5。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705-5,终端704-5能够进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3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706-5,终端704-5能够进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3的接收以及解调。
图12中具有特长之处是,终端在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1、1202-2、1202-3中,根据空间上的位置,选择至少一个发送波束,通过朝向接收的指向性,从而能够以较高的品质得到“调制信号1”,此外,终端在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1、1203-2、1203-3中,根据空间上的位置,选择至少一个发送波束,通过朝向接收的指向性,从而能够以较高的品质得到“调制信号2”。
另外,基站700将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1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1,使用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来发送。并且,基站700将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2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2,使用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来发送。并且,基站700将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3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3,使用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刻来发送。
并且,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1、1202-2、1202-3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1、1203-2、1203-3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
对图1、图3中的基站的设定部158的动作进行说明。
设定部158以设定信号160为输入。设定信号160包含有“是进行多播用的发送/还是进行单播用的发送”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12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将“进行多播用的发送”的信息向设定部158输入。
设定信号160包含有“进行多播时的发送调制信号数”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12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将“发送调制信号数是2”的信息向设定部158输入。
此外,设定信号160也可以包含“将各调制信号以多少个发送波束来发送”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12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将“发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数是3、发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数是3”的信息向设定部158输入。
另外,图1、图3的基站也可以发送数据码元包含有“是以多播用的发送/还是单播用的发送”的信息、“进行多播时的发送调制信号数”的信息、“以多少个发送波束来发送各调制信号”的信息等的控制信息码元。据此,终端能够进行恰当的接收。关于控制信息码元的结构的详细将在以后说明。
图13是用于说明图1、图3的#i信息101-i与使用图12说明的“调制信号1”“调制信号2”的关系的图。
例如,对#1信息101-1执行纠错编码等处理,得到纠错编码后的数据。将该纠错编码后的数据命名为#1发送数据。并且,对#1发送数据进行映射而得到数据码元,将该数据码元划分为流1用、流2用,得到流1的数据码元(数据码元群)以及流2的数据码元(数据码元群)。此时,设码元号码i中的流1的数据码元为s1(i)、流2的数据码元为s2(i)。于是,码元号码i中的“调制信号1”tx1(i)例如像以下这样表示。
[数式3]
tx1(i)=α(i)×s1(i)+β(i)×s2(i) 式(3)
并且,码元号码i中的“调制信号2”tx2(i)例如像以下这样表示。
[数式4]
tx2(i)=γ(i)×s1(i)+δ(i)×s2(i) 式(4)
另外,在式(3)、式(4)中,α(i)可以用复数定义(因此,也可以是实数)、β(i)可以用复数定义(因此,也可以是实数),γ(i)可以用复数定义(因此,也可以是实数),δ(i)可以用复数定义(因此,也可以是实数)。并且,虽然记作α(i),但也可以不是码元号码i的函数(也可以是固定的值),虽然记作β(i),但也可以不是码元号码i的函数(也可以是固定的值)、虽然记作γ(i),但也可以不是码元号码i的函数(也可以是固定的值)、虽然记作δ(i),但也可以不是码元号码i的函数(也可以是固定的值)。
并且,将包含有由数据码元构成的“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从图1、图3的基站发送。并且,将包含有由数据码元构成的“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从图1、图3的基站发送。
另外,也可以对“调制信号1”“调制信号2”,执行相位变更或CDD(Cyclic DelayDiversity:循环延迟分集)等的信号处理。但是,信号处理的方法并非受此所限。
图14示出了横轴为时间时的帧结构的一个例子。
图14的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是图12中的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202-1的码元群。
图14的调制信号1的#2码元群(1401-2)是图12中的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202-2的码元群。
图14的调制信号1的#3码元群(1401-3)是图12中的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202-3的码元群。
图14的调制信号2的#1码元群(1402-1)是图12中的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203-1的码元群。
图14的调制信号2的#2码元群(1402-2)是图12中的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203-2的码元群。
图14的调制信号2的#3码元群(1402-3)是图12中的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203-3的码元群。
于是,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调制信号1的#2码元群(1401-2)、调制信号1的#3码元群(1401-3)、调制信号2的#1码元群(1402-1)、调制信号2的#2码元群(1402-2)、调制信号2的#3码元群(1402-3)例如存在于时间区间1。
并且,如以前记载那样,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和调制信号2的#1码元群(1402-1)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而被发送,调制信号1的#2码元群(1401-2)和调制信号2的#2码元群(1402-2)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而被发送,调制信号1的#3码元群(1401-3)和调制信号2的#3码元群(1402-3)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而被发送。
例如,以图13的次序,根据信息生成“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以及“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
并且,准备由与构成“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的信号同等的信号构成的信号“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1”、由与构成“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的信号同等的信号构成的信号“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2”、由与构成“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的信号同等的信号构成的信号“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3”。(即,构成“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群A-1”的信号、与构成“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2”的信号、还有构成“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3”的信号相同。)
此时,图14的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包含有“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1”,图14的调制信号1的#2码元群(1401-2)包含有“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2”,图14的调制信号1的#3码元群(1401-3)包含有“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3”。即,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调制信号1的#2码元群(1401-2)、调制信号1的#3码元群(1401-3)包含有同等的信号。
此外,准备由与构成“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的信号同等的信号构成的信号“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1”、由与构成“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的信号同等的信号构成的信号“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2”、由与构成“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的信号同等的信号构成的信号“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3”。(即,构成“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1的信号、与构成“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2”的信号、还有构成“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3”的信号相同。)
此时,图14的调制信号2的#1码元群(1402-1)包含有“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1”,图14的流2的#2码元群(1402-2)包含有“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2”,图14的调制信号2的#3码元群(1402-3)包含有“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3”。即,调制信号2的#1码元群(1402-1)、调制信号2的#2码元群(1402-2)、以及调制信号2的#3码元群(1402-3)包含有同等的信号。
图15示出了图14所说明的“调制信号X的码元群#Y”(X=1,2;Y=1,2,3)的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在图15中,横轴为时间,1501是控制信息码元,1502是数据传送用的调制信号发送区域。此时,数据传送用的调制信号发送区域1502是用来传送使用图14说明的“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或者“调制信号2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A”的码元。
另外,在图15的帧结构中,也可以使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方式等多载波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频率轴方向存在码元。并且,在各码元中也可以包含用于接收装置进行时间以及频率同步的参照码元、用于接收装置检测信号的参照码元、用于接收装置进行信道推测的参照码元等。并且,帧结构并非受图15所限,可以对控制信息码元1501、数据传送用的调制信号发送区域1502进行任意地配置。参照码元例如也可以称作前同步信号、导频码元。
接着,对控制信息码元1501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6示出了作为图15的控制信息码元而发送的码元的结构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在图16中,1601是“用于终端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的训练码元”,终端通过接收“用于终端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的训练码元”1601,决定由“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执行的、用于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的信号处理方法。
1602是“用于通知在进行多播时的发送调制信号数的码元”,终端通过接收“用于通知在进行多播时的发送调制信号数的码元”1602,从而终端能够知道需要得到的调制信号数。
1603是“用于通知调制信号的数据传送用的调制信号发送区域是哪个调制信号的数据传送用的调制信号发送区域的码元”,终端通过接收“用于通知调制信号的数据传送用的调制信号发送区域是哪个调制信号的数据传送用的调制信号发送区域的码元”1603,从而终端能够知道能够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制信号中的哪个调制信号。
对与上述有关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考虑基站对“调制信号”、发送波束进行发送的情况。并且,对图14的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中的控制信息码元的具体的信息进行说明。
在图12的情况下,由于基站发送“调制信号1”以及“调制信号2”,因此,“用来通知进行多播时的发送调制信号数的码元”1602的信息为“2”的信息。
并且,由于图14的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发送调制信号1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因此,“用来通知调制信号的数据传送用的调制信号发送区域是哪个调制信号的数据传送用的调制信号发送区域的码元”1603的信息为“调制信号1”的信息。
例如,假设终端接收到图14的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此时,终端根据“用来通知进行多播时的发送调制信号数的码元”1602,识别出“调制信号数2”,根据“用来通知调制信号的数据传送用的调制信号发送区域是哪个调制信号的数据传送用的调制信号发送区域的码元1603,识别出“调制信号1”。
于是,终端由于识别出存在的“调制信号数2”,得到的调制信号是“调制信号1”,因此识别出需要得到“调制信号2”。因此,终端能够开始寻找“调制信号2”的作业。例如,终端寻找图14的“调制信号2的#1码元群”1402-1、“调制信号2的#2码元群”1402-2、“调制信号2的#3码元群”1402-3的某个的发送波束。
并且,终端通过得到“调制信号2的#1码元群”1402-1、“调制信号2的#2码元群”1402-2、“调制信号2的#3码元群”1402-3的某个的发送波束,从而得到“调制信号1”和“调制信号2”这双方,能够以高品质得到流1的数据码元、流2的数据码元。
这样,通过构成控制信息码元,从而能够得到终端能够可靠地得到数据码元的效果。
如以上所示,在多播数据传送以及广播数据传送中,通过基站将数据码元使用多个发送波束发送,由终端从多个发送波束有选择性地接收品质好的波束,从而能够得到能使基站发送的调制信号得到较高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区域变大的效果。这是因为基站进行了发送指向性控制、接收指向性控制的缘故。
并且,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说明了终端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但是即使终端不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也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
另外,在图7中,虽然对各终端得到流1的调制信号、流2的调制信号这两者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受这样的实施方式所限。例如,也可以如存在想要得到流1的调制信号的终端、想要得到流2的调制信号的终端、想要得到流1的调制信号以及流2的调制信号这两者的终端那样,来执行因终端不同而想要得到的调制信号也不同的方式。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对在多播数据传送以及广播数据传送中,基站将数据码元使用多个发送波束来发送的方法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对基站进行多播数据传送以及广播数据传送并进行单播的数据传送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7示出了基站(或者接入点等)与终端的通信状态的一个例子,对于与图7同样动作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基站700具有多个天线,从发送用的天线701发送多个发送信号。此时,基站700例如由图1、图3那样的结构构成,通过在信号处理部102(以及/或者加权合成部301)进行预编码(加权合成),从而进行发送波束成形(指向性控制)。
此外,关于发送波束702-1、702-2、702-3、703-1、703-2、703-3的说明,与利用图7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并且,关于终端704-1、704-2、704-3、704-4、704-5、以及接收指向性705-1、705-2、705-3、705-4、705-5、706-1、706-2、706-3、706-4、706-5的说明,由于与利用图7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在图17中具有特征性之处是,基站如在图7说明的那样进行多播,并且基站700与终端(例如1702)进行单播的通信。
基站700除了多播用的发送波束702-1、702-2、702-3、703-1、703-2、703-3以外,在图17中还生成单播用的发送波束1701,并针对终端1702单独传送数据。另外,在图17中虽然举例示出了针对终端1702,基站700发送了一个发送波束1701,但是发送波束的数量并非受一个所限,基站700也可以针对终端1702发送多个发送波束(也可以发送多个调制信号)。
并且,终端1702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信号处理部605”,形成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的接收指向性1703。据此,终端1702能够进行发送波束1701的接收以及解调。
另外,为了生成包含发送波束1701的发送波束,基站例如在图1、图3所示的结构中的信号处理部102(以及/或者加权合成部301),进行预编码(加权合成)。
相反,在终端1702针对基站700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终端1702进行预编码(或者加权合成),发送发送波束1703,基站700形成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的接收指向性1701。据此,基站700能够进行发送波束1703的接收以及解调。
另外,基站700将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1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1,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来发送。并且,基站700将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2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2,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来发送。另外,基站700将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3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3,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刻来发送。
并且,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1、702-2、702-3既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1、703-2、703-3既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
并且,单播用的发送波束1701既可以是与发送波束702-1、702-2、702-3、703-1、703-2、703-3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是不相同的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
此外,在图17中,虽然将进行单播通信的终端设为1台进行了记载,但是与基站进行单播通信的终端的数量也可以是多台。
此时,对基站的结构图1、图3中的设定部158的动作进行说明。
设定部158将设定信号160作为输入。设定信号160包含有“是进行多播用的发送/还是进行单播用的发送”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17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将“进行多播用的发送、单播用的发送这双方”的信息输入到设定部158。
同时,设定信号160包含“进行多播时的发送流数”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17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将“发送流数是2”的信息输入到设定部158。
并且,设定信号160也可以包含“以多少个发送波束来发送各流”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17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发送流1的发送波束数是3、发送流2的发送波束数是3”的信息被输入到设定部158。
另外,图1、图3的基站也可以发送数据码元包含有“是多播用的发送/还是单播用的发送”的信息、“进行多播时的发送流数”的信息、“以多少个发送波束来发送各流”的信息等的控制信息码元。据此,终端能够进行恰当的接收。
而且,基站也可以针对进行单播通信的终端发送用于基站进行指向性控制的训练用的控制信息码元、用于终端进行指向性控制的训练用的控制信息码元。
图18示出了基站(或者接入点等)与终端的通信状态的一个例子,对于与图7、图12相同的动作赋予相同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基站700具备多个天线,从发送用的天线701发送多个发送信号。此时,基站700例如由图1、图3所示的结构构成,通过在信号处理部102(以及/或者加权合成部301)进行预编码(加权合成),来进行发送波束成形(指向性控制)。
并且,关于发送波束1202-1、1202-2、1202-3、1203-1、1203-2、1203-3的说明,由于与利用图12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并且,关于终端704-1、704-2、704-3、704-4、704-5、以及接收指向性705-1、705-2、705-3、705-4、705-5、706-1、706-2、706-3、706-4、706-5的说明,由于与利用图12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18中,特征性之处是,基站除了在图12中说明那样进行多播,而且基站700与终端(例如1702)进行单播的通信。
基站700除了多播用的发送波束1202-1、1202-2、1202-3、1203-1、1203-2、1203-3以外,在图18中还生成单播用的发送波束1701,对于终端1702单独传送数据。另外,在图18中,虽然示出了针对终端1702,基站700发送一个发送波束1701的例子,但是发送波束的数量并非受一个所限,基站700也可以针对终端1702发送多个发送波束(也可以发送多个调制信号)。
并且,终端1702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信号处理部605”,形成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的接收指向性1703。据此,终端1702能够进行发送波束1701的接收以及解调。
另外,为了生成包含发送波束1701的发送波束,基站例如在图1、图3所示的构成中的信号处理部102(以及/或者加权合成部301),进行预编码(加权合成)。
相反,在终端1702针对基站700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终端1702进行预编码(或者加权合成),发送发送波束1703,基站700形成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的接收指向性1701。据此,基站700能够进行发送波束1703的接收以及解调。
另外,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1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1,由基站700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来发送。并且,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2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2,由基站700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来发送。而且,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3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3,由基站700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刻来发送。
并且,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1、1202-2、1202-3既然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1、1203-2、1203-3既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
于是,单播用的发送波束1701既可以是与发送波束1202-1、1202-2、1202-3、1203-1、1203-2、1203-3为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是不同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
此外,在图18中,虽然记载了进行单播通信的终端为1台,但是与基站进行单播通信的终端的数量可以是多台。
此时,对基站的结构和图1、图3中的设定部158的动作进行说明。
设定部158将设定信号160作为输入。设定信号160包含“是进行多播用的发送/还是进行单播用的发送”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18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将“进行多播用的发送、单播用的发送这两者”的信息输入到设定部158。
并且,设定信号160包含“进行多播时的发送流数”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18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发送流数是2”的信息被输入到设定部158。
并且,设定信号160也可以包含“以多少个发送波束来发送各流”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18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将“发送流1的发送波束数是3、发送流2的发送波束数是3”的信息输入到设定部158。
另外,图1、图3的基站也可以发送数据码元包含有“是多播用的发送/还是单播用的发送”的信息、“进行多播时的发送流数”的信息、“以多少个发送波束来发送各流”的信息等控制信息码元。据此,终端能够进行恰当的接收。
而且,基站也可以针对进行单播通信的终端,发送用于基站进行指向性控制的训练用的控制信息码元、终端进行指向性控制的训练用的控制信息码元。
接着,作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对基站发送多个多播数据传送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9示出了基站(或者接入点等)与终端的通信状态的一个例子,对于与图7相同的动作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基站700具有多个天线,从发送用的天线701发送多个发送信号。此时,基站700例如由图1、图3所示的结构构成,通过在信号处理部102(以及/或者加权合成部301)进行预编码(加权合成),来进行发送波束成形(指向性控制)。
并且,关于发送波束702-1、702-2、702-3、703-1、703-2、703-3的说明,由于与利用图7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并且,关于终端704-1、704-2、704-3、704-4、704-5、以及接收指向性705-1、705-2、705-3、705-4、705-5、706-1、706-2、706-3、706-4、706-5的说明,由于与利用图7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基站700除了发送波束702-1、702-2、702-3、703-1、703-2、703-3以外,还对发送波束1901-1、1901-2、1902-1、1902-2进行发送。
发送波束1901-1是用来传送流3的数据的发送波束。并且,发送波束1901-2也是用来传送流3的数据的发送波束。
发送波束1902-1是用来传送流4的数据的发送波束。并且,发送波束1902-2也是用来传送流4的数据的发送波束。
704-1、704-2、704-3、704-4、704-5、1903-1、1903-2、1903-3是终端,例如由图4、图5所示的结构构成。另外,关于终端704-1、704-2、704-3、704-4、704-5的动作,与利用图7的说明相同。
终端1903-1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1904-1以及接收指向性1905-1。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1904-1,终端1903-1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3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901-2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1905-1,终端1903-1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4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902-2的接收以及解调。
终端1903-2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1904-2以及接收指向性1905-2。通过接收指向性1904-2,终端1903-2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4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902-1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1905-2,终端1903-2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3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901-2的接收以及解调。
终端1903-3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1904-3以及接收指向性1905-3。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1904-3,终端1903-3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3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901-1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1905-3,终端1903-3能够进行用于传送流4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902-1的接收以及解调。
终端1903-4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1904-4以及接收指向性1905-4。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1904-4,终端1903-4进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1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1905-4,终端1903-4进行用于传送流3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901-1的接收以及解调。
在图19中,具有特征之处是,基站将包含多播用的数据的流发送多个,并且将各流用多个发送波束发送,各终端将多个流中的一个以上的流的发送波束有选择地接收。
另外,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1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1,由基站700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来发送。并且,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2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2,由基站700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来发送。并且,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3和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3,由基站700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刻来发送。
用于传送流3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901-1和用于传送流4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902-1,由基站700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来发送。并且,用于传送流3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901-2和用于传送流4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902-2,由基站700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来发送。
并且,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1、702-2、702-3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1、703-2、703-3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
用于传送流3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901-1、1901-2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并且,用于传送流4的数据的发送波束1902-1、1902-2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
并且,既可以根据图1的#1信息101-1来生成流1的数据码元,也可以生成流2的数据码元,并且可以根据#2信息101-2生成流3的数据码元、以及流4的数据码元。另外,#1信息101-1、#2信息101-2也可以分别进行纠错编码,然后生成数据码元。
并且,也可以是,根据图1的#1信息101-1生成流1的数据码元,根据图1的#2信息101-2生成流2的数据码元,根据图1的#3信息101-3生成流3的数据码元,根据图1的#4信息101-4生成流4的数据码元。另外,#1信息101-1、#2信息101-2、#3信息101-3、#4信息101-4也可以分别进行纠错编码,然后生成数据码元。
即,各流的数据码元根据图1的信息中的哪个生成都可以。因此,能够得到终端能够有选择地得到多播用的流。
此时,对基站的结构和图1、图3中的设定部158的动作进行说明。设定部158将设定信号160作为输入。设定信号160包含“是进行多播用的发送/还是进行单播用的发送”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19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将“进行多播用的发送”的信息输入到设定部158。
设定信号160包含“进行多播时的发送流数”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19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发送流数是4”的信息被输入到设定部158。
并且也可以是,设定信号160包含“以多少个发送波束来发送各流”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19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发送流1的发送波束数是3、发送流2的发送波束数是3、发送流3的发送波束数是2、发送流4的发送波束数是2”的信息被输入到设定部158。
另外,图1、图3的基站也可以发送数据码元包含有“是多播用的发送/还是单播用的发送”的信息、“进行多播时的发送流数”的信息、“以多少个发送波束来发送各流”的信息等的控制信息码元。据此,终端能够进行恰当的接收。
接着,作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对基站发送多个多播数据传送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20示出了基站(或者接入点等)与终端的通信状态的一个例子,关于与图7、图12、图19同样的动作,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基站700具备多个天线,从发送用的天线701发送多个发送信号。此时,基站700例如由图1、图3所示的结构构成,通过在信号处理部102(以及/或者加权合成部301)进行预编码(加权合成),来进行发送波束成形(指向性控制)。
并且,关于发送波束1202-1、1202-2、1202-3、1203-1、1203-2、1203-3的说明,由于与图12的说明重复,因此省略说明。
并且,关于终端704-1、704-2、704-3、704-4、704-5、以及接收指向性705-1、705-2、705-3、705-4、705-5、706-1、706-2、706-3、706-4、706-5的说明,由于与图12的说明重复,因此省略说明。
基站700除了发送波束1202-1、1202-2、1202-3、1203-1、1203-2、1203-3以外,还发送发送波束2001-1、2001-2、2002-1、2002-2。
发送波束2001-1是用于传送“调制信号3”的发送波束。并且,发送波束2001-2也是用于传送“调制信号3”的发送波束。
发送波束2002-1是用于传送“调制信号4”的发送波束。并且,发送波束2002-2也是用于传送“调制信号4”的发送波束。
终端704-1、704-2、704-3、704-4、704-5、1903-1、1903-2、1903-3例如是与图4、图5相同的构成。另外,关于终端704-1、704-2、704-3、704-4、704-5的动作,与图7的说明相同。
终端1903-1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天线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乘法部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1904-1以及接收指向性1905-1。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1904-1,终端1903-1能够进行用于传送“调制信号3”的发送波束2001-2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1905-1,终端1903-1能够进行用于传送“调制信号4”的发送波束2002-2的接收以及解调。
终端1903-2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天线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乘法部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1904-2以及接收指向性1905-2。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1904-2,终端1903-2能够进行用于传送“调制信号4”的发送波束2002-1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1905-2,终端1903-2能够进行用于传送“调制信号3”的发送波束2001-2的接收以及解调。
终端1903-3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天线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乘法部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1904-3以及接收指向性1905-3。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1904-3,终端1903-3能够进行用于传送“调制信号3”的发送波束2001-1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1905-3,终端1903-3能够进行用于传送“调制信号4”的发送波束2002-1的接收以及解调。
终端1903-4通过“信号处理部405”、以及/或者“天线401-1至天线401-N”、以及/或者“乘法部603-1至乘法部603-L、以及处理部605”,进行接收时的指向性控制,形成接收指向性1904-4以及接收指向性1905-4。并且,通过接收指向性1904-4,终端1903-4能够进行用于传送“调制信号3”的发送波束2001-1的接收以及解调,通过接收指向性1905-4,终端1903-4能够进行用于传送“调制信号4”的发送波束2002-1的接收以及解调。
在图20中,基站发送多个包含多播用的数据的调制信号,各调制信号以多个发送波束而被发送,各终端将多个调制信号中的一个以上的流的发送波束有选择地接收。
另外,基站700将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1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1,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来发送。并且,基站700将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2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2,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来发送。并且,基站700将用来传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1202-3和用来传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1203-3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刻来发送。
基站700将用于传送“调制信号3”的发送波束2001-1和用于传送“调制信号4”的发送波束2002-1,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来发送。并且,基站700将用于传送“调制信号3”的发送波束2001-2和用于传送“调制信号4”的发送波束2002-2,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相同时间来发送。
并且,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2-1、702-2、702-3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的发送波束703-1、703-2、703-3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
用于传送“调制信号3”的发送波束2001-1、2001-2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并且,用于传送“调制信号4”的发送波束2002-1、2002-2可以是相同频率(相同频带)的波束,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频率(不同的频带)的波束。
此时,对基站的结构和图1、图3中的设定部158的动作进行说明。设定部158将设定信号160作为输入。设定信号160包含“是进行多播用的发送/还是进行单播用的发送”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19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进行多播用的发送”的信息被输入到设定部158。
设定信号160包含“进行多播时的发送调制信号数”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20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发送调制信号数是4”的信息被输入到设定部158。
并且也可以是,设定信号160包含“将各调制信号用多少个发送波束来发送”的信息。在基站进行图20所示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信号160,将“发送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数是3、发送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数是3、发送调制信号3的发送波束数是2、发送调制信号4的发送波束数是2”的信息输入到设定部158。
另外,图1、图3的基站也可以将数据码元包含有“是多播用的发送/还是单播用的发送”的信息、“进行多播时的发送流数”的信息、“以多少个发送波束来发送各流”的信息等的控制信息码元发送。据此,终端能够进行恰当的接收。
另外,在图20中,当终端接收“调制信号1”的发送波束和“调制信号2”的发送波束这双方时,能够以高的接收品质得到流1的数据和流2的数据。
同样,当终端接收“调制信号3”的发送波束和“调制信号4”的发送波束这双方时,能够以高的接收品质得到流3的数据和流4的数据。
并且,在图20中,虽然以基站发送“调制信号1”、“调制信号2”、“调制信号3”、“调制信号4”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基站也可以发送传送流5的数据以及流6的数据的“调制信号5”以及“调制信号6”,也可以为了传送比其多的流,而发送更多的调制信号。另外,将调制信号分别使用一个以上的发送波束发送。
而且,如图17、图18中说明那样,也可以存在一个以上单播用的发送波束(或者接收指向性控制)。
关于“调制信号1”、“调制信号2”的关系,由于与图13的说明重复,因此省略。在此,对“调制信号3”、“调制信号4”的关系利用图21进行说明。
例如,对#2信息101-2执行纠错编码等处理,得到纠错编码后的数据。将该纠错编码后的数据命名为#2发送数据。并且,对#2发送数据进行映射,得到数据码元,将该数据码元划分为流3用、流4用,得到流3的数据码元(数据码元群)以及流4的数据码元(数据码元群)。此时,设码元号码i中的流3的数据码元为s3(i)、设流4的数据码元为s4(i)。这样,码元号码i中的“调制信号3”tx3(i)例如如以下这样表示。
[数式5]
tx3(i)=e(i)×s3(i)+f(i)×s4(i) 式(5)
并且,码元号码i中的“调制信号4”tx4(i)例如如以下这样表示。
[数式6]
tx4(i)=g(i)×s3(i)+h(i)×s4(i) 式(6)
另外,在式(5)、式(6)中,e(i)、f(i)、g(i)、h(i)可以分别用复数定义,因此,也可以是实数。
并且,虽然记载为e(i)、f(i)、g(i)、h(i),但也可以不是码元号码i的函数,而可以是固定的值。
并且,将包含由数据码元构成“调制信号3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的“调制信号3的码元群”,从图1、图3的基站发送。此外,将包含由数据码元构成的“调制信号4的数据传送区域的信号”的“调制信号4的码元群”,从图1、图3的基站发送。
(补充)
当然,也可以将本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的内容进行各种组合来执行。
此外,关于各实施方式及其他的内容仅为一个例子,例如虽然举例示出了“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使用的纠错码、码长、编码率等)、控制信息等”,在应用了別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使用的纠错码、码长、编码率等)、控制信息等”的情况下也能够以同样的结构实施。
关于调制方式,即使使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调制方式以外的调制方式,也能够执行本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的内容。例如,也可以应用APSK(Amplitude PhaseShift Keying:幅度相移键控)、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脉冲幅度调制)、PSK(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控制),在各调制方式中,也可以为均一映射、非均一映射。APSK例如包括16APSK、64APSK、128APSK、256APSK、1024APSK、4096APSK,PAM例如包括4PAM、8PAM、16PAM、64PAM、128PAM、256PAM、1024PAM、4096PAM,PSK例如包括BPSK、QPSK、8PSK、16PSK、64PSK、128PSK、256PSK、1024PSK、4096PSK,QAM例如包括4QAM、8QAM、16QAM、64QAM、128QAM、256QAM、1024QAM、4096QAM。
并且,I-Q平面中的2个、4个、8个、16个、64个、128个、256个、1024个等信号点的配置方法(具有2个、4个、8个、16个、64个、128个、256个、1024个等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并非受本说明书所示的调制方式的信号点配置方法。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基站”例如可以是广播站、基站、接入点、终端、便携式电话(mobile phone)等。并且,本说明书中记载的“终端”可以是电视机、收音机、终端、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接入点、基站等。并且,本公开中的“基站”、“终端”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该设备构成为,能够经由某种接口与电视机、收音机、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电话等用来执行应用的装置连接。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用的码元等在帧中可以是任意的配置。
并且,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用的码元可以是任意的命名方式,例如在收发机中,只要是使用PSK调制进行了调制的已知的码元就可以,或者也可以与接收机同步,接收机能够知道发送机发送的码元。接收机使用该码元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各调制信号的信道推测(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的推测)、信号的检测等。另外,导频码元有称作前同步信号、独特字、后同步信号、参照码元等情况。
并且,控制信息用的码元是用来传送用于实现数据(应用等的数据)以外的通信的、需要传送给通信对方的信息(例如,在通信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的编码率、上位层中的设定信息等)的码元。
另外,本公开并非受各实施方式所限,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例如,在各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作为通信装置进行的情况,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也可以将该通信方法作为软件来进行。
另外,例如也可以将执行上述通信方法的程序预先保存在ROM(Read OnlyMemory)中,通过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是该程序动作。
并且,也可以将执行上述通信方法的程序保存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将保存在存储介质的程序记录到计算机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中,使计算机按照该程序工作。
并且,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等的各结构典型的是也可以作为具有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端子的集成电路的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来实现。它们既可以单独地制成一个芯片,也可以将各实施方式的所有的结构或者一部分的结构包括在一个芯片中。在此,虽然设为LSI,但是根据集成度的差异,也有称作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系统LSI、超级LSI、超大规模LSI的情况。并且,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非受LSI所限,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在LSI制造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能够再构成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及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进而,如果因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他技术而出现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则当然也可以使用该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也有生物技术的应用等可能性。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用了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不同的波束成形时的多播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关于基站的结构,由于与利用实施方式1的图1至图3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与实施方式1相同动作部分的说明。并且,对于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终端的结构,由于与利用实施方式1的图4至图6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与实施方式1同样动作的部分的说明。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与终端的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2示出了基站针对一个终端发送了多播用发送流的情况。
在图22中,基站700从发送用天线将“(多播用)流1-1(流1的第1波束)”的发送波束2201-1对终端2202-1发送,终端2202-1通过进行指向性控制,从而生成接收指向性2203-1,接收“流1-1”的发送波束2201-1。
图23说明了为了进行图22所示的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状态的“用来进行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的次序”。
[23-1]终端首先针对基站进行“流1的多播发送的请求”。
[23-2]基站接受[23-1],识别出“没有进行流1的多播发送”。因此,基站为了对终端进行流1的多播发送,对发送指向性控制用的训练码元、接收指向性控制用的训练码元进行发送。
[23-3]终端接受基站发送的发送指向性控制用的训练码元、以及接收指向性控制用的训练码元,为了基站进行发送指向性控制,终端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而向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23-4]基站根据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来决定发送指向性控制的方法(在进行指向性控制时使用的加权系数的决定等),进行发送指向性控制,并发送流1的数据码元。
[23-5]终端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方法(在进行指向性控制时使用的加权系数的决定等)的决定,开始基站发送的流1的数据码元的接收。
另外,图23的“进行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的次序”是一个例子,各信息的发送的顺序并非受图23所限,即使各信息的发送顺序替换,也能够同样实施。并且,在图23中虽然以终端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终端也可以不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此时,在图23中,基站可以不发送接收指向性控制用训练码元,并且,终端不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方法的决定。
并且,在基站进行发送指向性控制时,在基站是图1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设定图2的乘法部204-1、204-2、204-3、204-4中的乘法系数,并且,在基站是图3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在加权合成部301,设定加权系数。另外,发送的流数在图22的情况下是“1”,但是并非受此所限。
并且,在终端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时,在终端是图4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设定图5的乘法部503-1、503-2、503-3、503-4中的乘法系数,并且,在终端是图6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设定乘法部603-1、603-2、…、603-L中的乘法系数。
图24是在时间轴上示出图23中的基站将发送指向性控制用码元以及接收指向性控制用码元、数据码元发送时,基站发送的码元和终端发送的码元的一个例子。图24中的(a)是在时间轴上示出了基站发送的码元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4中的(b)是在时间轴上示出了终端发送的码元的一个例子的图,横轴均为时间。
如图23所示,在进行了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的情况下,如图24所示,首先,基站发送“基站发送指向性控制训练码元”2401。例如,“基站发送指向性控制训练码元”2401由控制信息码元与已知的PSK码元构成。
并且,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基站发送指向性控制训练码元”2401,例如将基站在发送中使用的天线的信息、在指向性控制使用的与乘法系数(或者加权系数)有关的信息作为反馈信息码元2402发送。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码元”2402,根据反馈信息码元2402,决定在发送中使用的天线,并且根据反馈信息码元2402,决定在发送指向性控制中使用的系数。之后,基站发送“终端接收指向性控制训练码元”2403。例如,“终端接收指向性控制训练码元”2403由控制信息码元和已知PSK码元构成。
并且,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终端接收指向性控制训练码元”2403,例如,决定终端在接收中使用的天线、终端在接收指向性控制中使用的乘法系数。并且,终端将数据码元的准备完成作为反馈信息码元2404发送。
并且,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码元”2404,根据反馈信息码元2404,输出数据码元2405。
另外,图24的基站与终端的通信为一个例子,对于码元的发送顺序、基站的发送和终端的发送的顺序,并非受此所限。另外,可以在“基站发送指向性控制训练码元”2401、“反馈信息码元”2402、“终端接收指向性控制训练码元”2403、“反馈信息码元”2404、“数据码元”2405的各自中,包含有用于信号检测、时间同步、频率同步、频率偏移推测以及信道推测的前同步信号、参照码元、导频码元、以及用来传送控制信息的码元等。
图25是图23中的基站与终端的通信完成后,基站发送流1的数据码元时的基站发送的码元的例子,横轴为时间。
在图25中,基站将流1的发送波束1的第1个数据码元,作为“(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1)”2501-1-1发送。之后,配置能够进行数据码元发送的区间2502-1。
之后,基站将(多播用)流1的发送波束1的第2个数据码元,作为“(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2)”2501-1-2发送。之后,配置能够进行数据码元发送的区间2502-2。
之后,基站将(多播用)流1的发送波束1的第3个数据码元,作为“(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3)”2501-1-3发送。
这样,基站将图22所示的“(多播用)流1-1”2201-1的数据码元发送。另外在图25中,“(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1)”2501-1-1、“(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2)”2501-1-2、“(多播用)数据码元1-1数据码元(3)”2501-1-3、…,也可以在数据码元以外还包括用于信号检测、时间同步、频率同步、频率偏移推测、信道推测的前同步信号、参照码元、导频码元,以及用于传送控制信息的码元等。
另外,在图25中,能够进行数据码元发送的区间2502-1包括单播发送区间2503-1,并且,能够进行数据码元发送的区间2502-2包括单播发送区间2503-2。
在图25中,帧包括单播发送区间2503-1、2503-2。例如,在图25中,基站也可以在除了能够进行数据码元发送的区间2502-1的单播发送区间2503-1的区间、以及除了数据码元发送可能区间2502-2的单播发送区间2503-2的区间,发送多播用的码元。关于这一点,将在以后使用例子说明。
这样,在帧中设置单播发送区间,成为为了使无线通信系统稳定地动作而有用的构成要件。关于这一点,将在以后使用例子说明。另外,单播发送区间也可以不是图25所示的时间的位置,可以在时间上进行任意的配置。另外,单播发送区间既可以由基站发送码元,也可以由终端发送码元。
另外,也可以是能够由基站直接设定单播发送区间的构成,但作为其他的方法,也可以是基站设定用于发送多播用的码元的最大发送数据传送速度。
例如,基站能够发送的数据的传送速度是2Gbps(bps:bits per second),使在基站中能够分配给发送多播用的码元的数据的最大传送速度为1.5Gbps的情况下,能够设定相当于500Mbps的单播发送区间。
这样,也可以是能够间接地在基站中设定单播发送区间那样的结构。另外,关于其他的具体的例子在以后进行说明。
另外,随着图22的状态,在图25中,记载了存在“(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1)”2501-1-1、“(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2)”2501-1-2、“(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3)”2501-1-3的帧结构,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例如,也可以存在流1(流1-1)以外的多播用的流的数据码元,也可以存在作为流1的第2发送波束的流1-2的数据码元、作为流1的第3发送波束的流1-3数据流。关于这一点将在以后说明。
图26示出了相对于图22的基站对1个终端发送多播用发送流的状态,新追加了1个终端时的状态,对于与图22同样的动作赋予相同的标号。
在图26,新追加的终端是2202-2。终端2202-2通过进行指向性控制,生成接收指向性2203-2,接收“(多播用)流1-1”的发送波束2201-1。
接着,对图26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是相对于图26中的相对于基站700与终端2202-1进行多播通信的状态,新的终端2202-2参加到多播通信中的状态。因此,图27所示的基站发送“终端接收指向性控制训练码元”2701和“数据码元”2702,不发送图24所示的“基站发送训练码元”。另外,在图27中,横轴为时间。
图28示出了为了成为图26所示那样基站向2个终端发送多播用的发送波束的状态而进行的动作的例子。
[28-1]终端2202-2向基站进行“流1的多播发送的请求”。另外,“流1的多播发送的请求”在图25中的单播发送区间中被发送。
[28-2]基站接受[28-1],将“进行多播用的流1的发送”通知给终端2202-2。另外,“进行多播用的流1的发送”的通知在图25中的单播发送区间中被发送。
[28-3]终端2202-2接受[28-2],为了开始多播用的流1的接收,而执行接收指向性控制。并且,终端2202-2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向基站通知能够进行“多播用的流1”的接收。
[28-4]基站接受[28-3],确认终端能够接收“多播用的流1”。
[28-5]终端2202-2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开始“多播用的流1”的接收。
图29示出了相对于图22的基站对一个终端发送多播用发送流的状态,新追加了一个终端时的状态,对于与图22同样的动作赋予相同的标号。
在图29中,新追加的终端是2202-2。此时,与图26不同之处是,基站700新发送“(多播用)流1-2(流1的第2)”的发送波束2201-2,终端2202-2通过进行指向性控制,生成接收指向性2203-2,接收“(多播用)流1-2”的发送波束2201-2。
接着,对为了图29所示的状态而进行的控制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29中是相对于基站700与终端2202-1进行多播通信的状态,终端2202-2新参加到多播通信中的状态。
图30示出了为了成为图29所示那样基站向2个终端发送多播用的发送波束的状态而进行的动作的例子。
[30-1]终端2202-2向基站进行“流1的多播发送的请求”。另外,“流1的多播发送的请求”在图25中的单播发送区间被发送。
[30-2]基站接受[30-1],将“进行多播用的流1的发送”通知给终端2202-2。另外,“进行多播用的流1的发送”的通知在图25中的单播发送区间被发送。
[30-3]终端2202-2接受[30-2],向基站通知“没有接收多播用的流1”。另外,“没有接收多播用的流1”的通知在图25中的单播发送区间被发送。
[30-4]基站接受[30-3],决定为将多播用的流1的別的发送波束(即图29的发送波束2201-2)发送。另外,在此判断为将多播用的流1的其他的发送波束发送,但也可以判断为不发送多播用的流1的其他的发送波束。关于这一点将在以后说明。
因此,基站为了对终端2202-2进行流1的多播发送,而将发送指向性控制用的训练码元、接收指向性控制用的训练码元发送。另外,在这些码元的发送以外,基站将图29中的流1-1的发送波束发送。关于这一点将在以后说明。
[30-5]终端2202-2接受基站发送的发送指向性控制用的训练码元、以及接收指向性控制用的训练码元,为了基站进行发送指向性控制、终端2202-2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对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30-6]基站根据终端2202-2发送的反馈信息,进行发送指向性控制的方法(进行指向性控制时使用的加权系数的决定等)的决定,将流1的数据码元(图29的流1-2的发送波束2201-2)发送。
[30-7]终端2202-2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方法(进行指向性控制时使用的加权系数的决定等)的决定,开始基站发送的流1的数据码元(图29的流1-2的发送波束2201-2)的接收。
另外,图30的“用于进行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的次序”是一个例子,各信息的发送的顺序并非受图30所限,即使将各信息的发送的顺序进行替换,也同样能够执行。
此外,在图30中,以进行终端的接收指向性控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终端不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的情况。此时,在图30中,基站也可以不发送接收指向性控制用的训练码元,并且,终端也可以不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方法的决定。
并且,当基站进行发送指向性控制时,在基站的结构是图1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设定图2的乘法部204-1、204-2、204-3、204-4中的乘法系数,此外,在基站的结构是图3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在加权合成部301设定加权系数。另外,发送的流数在图29的情况下为“2”,但是并非受此所限。
并且,当终端2202-1、2202-2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时,在终端的结构是图4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设定图5的乘法部503-1、503-2、503-3、503-4中的乘法系数,并且在终端的结构是图6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设定乘法部603-1、603-2、…、603-L中的乘法系数。
图31示出了图30中的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结束后,基站将流1的数据码元发送时的基站发送的码元的例子,设横轴为时间。
在图31中,由于存在图29的“流1-1”,因此与图25同样,存在“(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501-1-M、“(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另外,记载为“(M)、(M+1)、(M+2)”是因为,(多播用)流1-1从(多播用)流1-2存在之前就存在的缘故。因此,在图31中,M为2以上的整数。
并且,如图31所示,在单播发送区间2503-1、2503-2以外的区间,存在“(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1)”3101-1、“(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2)”3101-2、“(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3)”3101-3。
如到此为止的说明那样,具有以下的特长。
·“(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501-1-M、“(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1)”3101-1、“(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2)”3101-2、“(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3)”3101-3均为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码元。
·终端通过得到“流1-1的数据码元”,从而能够得到“流1的数据”。此外,终端通过得到“流1-2的数据码元”,从而能够得到“流1的数据”。
·“(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501-1-M、“(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的发送波束的指向性、与“(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1)”3101-1、“(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2)”3101-2、“(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3)”3101-3的发送波束的指向性不同。因此,用于生成“(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501-1-M、“(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的发送波束而使用的基站的发送装置的乘法系数(或者加权系数)的集合、与用于生成“(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1)”3101-1、“(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2)”3101-2、“(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3)”3101-3的发送波束而使用的基站的发送装置的乘法系数(或者加权系数)的集合不同。
根据以上所述,2个终端能够接收基站发送的多播流。此时,由于在收发中进行指向性控制,因此得到能够使接收多播用的流的区域成为大范围的效果。并且,由于流的追加、发送波束的追加仅限于需要时进行,因此得到能够将用来传送数据的频率、时间、空间的资源有效地利用的效果。
另外,有进行以后将要说明的控制的情况。控制的详细如以下所述。
图32是与图31不同的“图30中的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结束后,从基站发送(流1的)数据码元时的基站发送的码元的例子”,横轴设为时间。另外,在图32中,对于与图25、图31同样的动作,赋予相同的标号。
在图32中,与图31不同之处是,由于将单播发送区间2503-1、2503-2在时间上设定得较长,因此基站追加进一步的多播用的码元而不进行发送。
图33示出了除图29所示的基站向2个终端(终端2202-1、2202-2)发送多播用的发送波束以外,新的终端2202-3向基站进行发送波束的追加的请求时的动作的例子。另外,在图32示出由基站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
[33-1]终端2202-3向基站进行“流1的多播发送的请求”。另外,“流1的多播发送的请求在图32中的单播发送区间被发送。
[33-2]基站接受[33-1],将“正在进行多播用的流1的发送”通知给终端2202-3。另外,“正在进行多播用的流1的发送的通知”在图32中的单播发送区间被发送。
[33-3]终端2202-3接受[33-2],向基站通知“没有接收到多播用的流1”。另外,“没有接收到多播用的流1的通知”在图32中的单播发送区间被发送。
[33-4]基站接受[33-3],进行是否能够作为多播用流1的发送波束而发送与流1-1的发送波束、流1-2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的判断。此时,考虑是图32所示的帧,基站判断为不发送多播用流1的其他的发送波束。因此,基站向终端2202-3通知“不发送多播用流1的其他的发送波束”。另外,“不发送多播用流1的其他的发送波束的通知”在图32中的单播发送区间被发送。
[33-5]终端2202-3接收“不发送多播用流1的別的发送波束的通知”。
另外,图33的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的次序仅为一个例子,各信息的发送顺序并非受图33所限,即使对各发送的顺序进行替换,也能够同样执行。这样,在用于多播发送的通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多播发送波束的追加。
图34示出了除图29所示的基站向2个终端(终端2202-1、2202-2)发送多播用的发送波束以外,新的终端2202-3针对基站进行其他的多播用的流(流2)的发送波束的追加的请求的动作的例子。另外,基站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是图31所示的状态。
[34-1]终端2202-3针对基站进行“流2的多播发送的请求”。另外,“流2的多播发送的请求”在图31中的单播发送区间2503被发送。
[34-2]基站接受[34-1],将“不进行多播用的流2的发送”通知给终端2202-3。并且,进行“基站是否能够将多播用的流2的发送波束追加并发送的判断”。此时,考虑是图31所示的帧状态,向终端2202-3通知“与多播用的流2的发送波束的发送对应”。另外,“不进行多播用的流2的发送的通知”、以及“多播用的流2的发送波束能够发送的通知”在图31中的单播发送区间2503被发送。
[34-3]终端2203-3接受[34-2],将“多播用的流2的接收准备完成”通知给基站。另外,“多播用的流2的接收准备完成”的通知在图31中的单播发送区间2503被发送。
[34-4]基站接受[34-3],决定将多播用的流2的发送波束发送。因此,基站为了对终端2202-3进行流2的多播发送,而将发送指向性控制用的训练码元、接收指向性控制用的训练码元发送。另外,除这些码元的发送以外,基站发送图31所示的流1-1的发送波束、流1-2的发送波束。关于这一点待以后说明。
[34-5]终端2202-3将基站发送的发送指向性控制用的训练码元、以及接收指向性控制用的训练码元接收,基站进行发送指向性控制、终端2202-3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对基站发送反馈信息。
[34-6]基站根据终端2202-3发送的反馈信息,进行发送指向性控制的方法(进行指向性控制时使用的加权系数的决定等)的决定,发送流2的数据码元。
[34-7]终端2202-3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方法(进行指向性控制时使用的加权系数的决定等)的决定,开始基站发送的流2的数据码元的接收。
另外,图34的“进行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的次序”为一个例子,各信息的发送顺序并非受图34所限,即使对各信息的发送顺序进行替换也能够同样执行。并且,在图34中虽然说明了终端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的情况下的例子,也可以是终端不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的情况。此时,在图34中,基站也可以不发送接收指向性控制用的训练码元,并且,终端可以不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方法的决定。
并且,在基站进行发送指向性控制时,在基站为图1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设定图2的乘法部204-1、204-2、204-3、204-4中的乘法系数。
并且,在终端2202-1、2202-2、2202-3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时,在终端为图4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成为设定图5的乘法部503-1、503-2、503-3、503-4中的乘法系数,并且,在终端的结构为图6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设定乘法部603-1、603-2、…、603-L中的乘法系数。
图35示出了在图34中的基站与终端的通信完成后,基站发送流1、流2的数据码元时的基站发送的码元的例子,横轴为时间。
在图35中,由于存在图31所示的“流1-1”、“流1-2”,因此存在“(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501-1-M、“(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并且,存在“(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N)”3101-N、“(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另外,N、M为2以上的整数。
于是,如图35所示,在单播发送区间2503-1、2503-2以外的区间存在“(多播用)流2-1数据码元(1)”3501-1、“(多播用)流2-1数据码元(2)”3501-2、“(多播用)流2-1数据码元(3)”3501-3。
如到此为止的说明所示,此时具有以下的特长。
·“(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501-1-M、“(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N)”3101-N、“(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均为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码元。
·终端通过得到“流1-1的数据码元”,从而得到“流1的数据”。并且,终端通过得到“流1-2的数据码元”,从而得到“流1的数据”。
·“(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501-1-M、“(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的发送波束的指向性、与“(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1)”3101-1、“(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2)”3101-2、“(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3)”3101-3的发送波束的指向性不同。
因此,为了生成“(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501-1-M、“(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的发送波束而使用的基站的发送装置的乘法系数(或者加权系数)的集合、与为了生成“(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1)”3101-1、“(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2)”3101-2、“(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3)”3101-3的发送波束而使用的基站的发送装置的乘法系数(或者加权系数)的集合不同。
·“(多播用)流2-1数据码元(1)”3501-1、“(多播用)流2-1数据码元(2)”3501-2、“(多播用)流2-1数据码元(3)”3501-3是用于传送“流2”的数据码元。
·终端通过得到“流2-1的数据码元”,从而得到“流2”的数据。如以上所述,终端能够接收基站发送的多个多播流(流1和流2)。此时,由于在收发中进行指向性控制,因此得到能够使多播用的流能够接收的区域成为大范围的效果。此外,由于流的追加、发送波束的追加仅限于需要时进行,因此能够得到将用来传送数据的频率、时间、空间的资源有效地利用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进行以后将要说明的控制。控制的详细如以下所述。
图32是与图35不同的“基站发送(流1的)数据码元时的基站发送的码元的例子”,横轴为时间。另外,在图32中,针对与图25和图31同样的动作赋予相同的标号。
在图32中,与图35不同之处是,由于将单播发送区间2503-1、2503-2在时间上设定得较长,因此,基站不必追加在此以上的多播用的码元,例如不必追加新的流的码元来发送。
图36示出了除图29所示的基站向2个终端(终端2202-1、2202-2)发送多播用的发送波束以外,新的终端2202-3针对基站进行其他的多播用的流(流2)的发送波束的追加的请求的动作的例子。另外,图32示出基站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
[36-1]终端2202-3向基站进行“流2的多播发送的请求”。另外,“流2的多播发送的请求”在图32中的单播发送区间被发送。
[36-2]基站接受[36-1],将“没有进行多播用的流2的发送”通知给终端2202-3。另外,“没有进行多播用的流2的发送”在图32中的单播发送区间被发送。并且,基站进行是否能够发送多播用流2的发送波束的判断。基站考虑图32所示的帧,判断为不发送多播用流2的发送波束。因此,基站将“不发送多播用流2的发送波束”通知给终端2202-3。另外,“不发送多播用流2的发送波束的通知”在图32中的单播发送区间被发送。
[36-3]终端2202-3接收“不发送多播用流2的发送波束的通知”。
另外,图36的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的次序为一个例子,各信息的发送顺序并非受图36所限,即使对各发送的次序进行替换也能够同样执行。这样,在用于多播发送的通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流的追加、多播发送波束的追加。
另外,对图35等示出的单播发送区间2503-1、2503-2的设定方法进行补充说明。
例如,在图35中,预先决定或设定多播用的发送波束的数量的最大值。
并且,接受各终端的请求,基站发送成为多播用的发送波束的数量的最大值以下的多播用的发送波束。例如,在图35的情况下,多播用的发送波束数是3。因此,基站虽然发送多播用的多个发送波束,但将发送了它们之后的时间上的空闲时间设定为单播发送区间。
如以上这样,也可以设定单播发送区间。
(补充1)
在补充1中,对基站与多个终端进行单播通信即单独通信的情况进行说明。
此时,例如图9的流1的#1码元群901-1、流1的#2码元群901-2、以及流1的#3码元群901-3是广播信道,即可以是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另外,控制信息例如是指基站与终端为了实现数据通信而需要的控制信息。
并且,例如图9的流1的#1码元群901-1、流1的#2码元群901-2、以及流1的#3码元群901-3可以是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另外,公共搜索空间是指用于进行小区(cell)控制的控制信息。并且公共搜索空间是对多个终端广播的控制信息。
同样,例如图9的流2的#1码元群902-1、流2的#2码元群902-2、以及流2的#3码元群902-3是广播信道,即是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
另外,例如图9的流2的#1码元群902-1、流2的#2码元群902-2、以及流2的#3码元群902-3也可以是公共搜索空间。
另外,关于图9的流1的#1码元群901-1、流1的#2码元群901-2、以及流1的#3码元群901-3、流2的#1码元群902-1、流2的#2码元群902-2、以及流2的#3码元群902-3的特征,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记载那样。
例如,图14的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调制信号1的#2码元群1401-2、以及调制信号1的#3码元群1401-3也可以是广播信道,即可以是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
另外,例如图14的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调制信号1的#2码元群1401-2、以及调制信号1的#3码元群1401-3也可以是公共搜索空间。
例如,图14的调制信号2的#1码元群1402-1、调制信号2的#2码元群1402-2、以及调制信号2的#3码元群1402-3也可以是广播信道,即可以是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
另外,例如图14的调制信号2的#1码元群1402-1、调制信号2的#2码元群1402-2、以及调制信号2的#3码元群1402-3也可以是公共搜索空间。
另外,图14的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调制信号1的#2码元群1401-2、以及调制信号1的#3码元群1401-3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记载那样,图14的调制信号2的#1码元群1402-1、调制信号2的#2码元群1402-2、以及调制信号2的#3码元群1402-3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记载那样。
例如,图25的流1-1数据码元(1)2501-1-1、流1-1数据码元(2)2501-1-2、以及流1-1数据码元(3)2501-1-3也可以是广播信道,即可以是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
并且,图25的流1-1数据码元(1)2501-1-1、流1-1数据码元(2)2501-1-2、以及流1-1数据码元(3)2501-1-3也可以是公共搜索空间。
另外,图25的流1-1数据码元(1)2501-1-1、流1-1数据码元(2)2501-1-2、以及流1-1数据码元(3)2501-1-3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记载那样。
例如,图31、图32的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流1-2数据码元(1)3101-1、流1-2数据码元(2)3101-2、以及流1-2数据码元(3)3101-3可以是广播信道,即可以是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
并且,图31、图32的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流1-2数据码元(1)3101-1、流1-2数据码元(2)3101-2、以及流1-2数据码元(3)3101-3也可以是公共搜索空间。
另外,图31、图32的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流1-2数据码元(1)3101-1、流1-2数据码元(2)3101-2、以及流1-2数据码元(3)3101-3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例如,在图35中,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流1-2数据码元(N)3101-N、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以及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可以是广播信道,即可以是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
并且,在图35中,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流1-2数据码元(N)3101-N、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以及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也可以是公共搜索空间。
例如,图35的流2-1数据码元(1)3501-1、流2-1数据码元(2)3501-2、以及流2-1数据码元(3)3501-3可以是广播信道,即也可以是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
并且,图35的流2-1数据码元(1)3501-1、流2-1数据码元(2)3501-2、以及流2-1数据码元(3)3501-3也可以是公共搜索空间。
另外,在图35中,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流1-2数据码元(N)3101-N、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以及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是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图35的流2-1数据码元(1)3501-1、流2-1数据码元(2)3501-2、以及流2-1数据码元(3)3501-3是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在图9、图14、图25、图31、图32、图35中,在将各数据码元发送时,可以使用单载波的传送方法,也可以使用OFDM等多载波的传送方式。并且,数据码元的时间上的位置并非受图9、图14、图25、图31、图32、图35所限。
另外,在图25、图31、图32、图35中,以横轴为时间进行了说明,但即使将横轴设为频率(载波),也能够同样实施。另外,在将横轴设为频率(载波)时,基站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或子载波来发送各数据码元。
(补充2)
在补充2中,对基站多个终端进行单播通信即单独通信的情况进行说明。
此时,例如图9的流1的#1码元群901-1、流1的#2码元群901-2、流1的#3码元群901-3、流2的#1码元群902-1、流2的#2码元群902-2、以及流2的#3码元群902-3可以是以基站为目的地的数据,或者是以进行通信的多个终端的某个终端为目的地的数据。此时,在数据之中也可以包含有控制信息。
另外,图9的流1的#1码元群901-1、流1的#2码元群901-2、流1的#3码元群901-3、流2的#1码元群902-1、流2的#2码元群902-2、以及流2的#3码元群902-3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例如,图14的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调制信号1的#2码元群1401-2、调制信号1的#3码元群1401-3、调制信号2的#1码元群1401-3、调制信号2的#2码元群1402-2、以及调制信号2的#3码元群1402-3可以是以基站为目的地的数据或以进行通信的多个终端的某个终端为目的地的数据。此时,在数据之中也可以包含有控制信息。
另外,图14的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调制信号1的#2码元群1401-2、调制信号1的#3码元群1401-3、调制信号2的#1码元群1401-3、调制信号2的#2码元群1402-2、以及调制信号2的#3码元群1402-3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例如,图25的流1-1数据码元(1)2501-1-1、流1-1数据码元(2)2501-1-2、以及流1-1数据码元(3)2501-1-3可以是以基站为目的地的数据或以进行通信的多个终端的某个终端为目的地的数据。此时,在数据之中也可以包含有控制信息。
另外,图25的流1-1数据码元(1)2501-1-1、流1-1数据码元(2)2501-1-2、以及流1-1数据码元(3)2501-1-3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例如、图31、图32的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流1-2数据码元(1)3101-1、流1-2数据码元(2)3101-2、流1-2数据码元(3)3101-3以基站为目的地的数据或以进行通信的多个终端的某个终端为目的地的数据。此时,在数据之中也可以包含有控制信息。
另外,图31、图32的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流1-2数据码元(1)3101-1、流1-2数据码元(2)3101-2、流1-2数据码元(3)3101-3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例如,在图35中,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流1-2数据码元(N)3101-N、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可以是以基站为目的地的数据或以进行通信的多个终端的某个终端为目的地的数据。此时,在数据之中也可以包含有控制信息。
例如,图35的流2-1数据码元(1)3501-1、流2-1数据码元(2)3501-2、以及流2-1数据码元(3)3501-3可以是以基站为目的地的数据或以进行通信的多个终端的某个终端为目的地的数据。此时,在数据之中也可以包含有控制信息。
另外,在图35中,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流1-2数据码元(N)3101-N、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流2-1数据码元(1)3501-1、流2-1数据码元(2)3501-2、以及流2-1数据码元(3)3501-3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在图9、图14、图25、图31、图32、图35中,在发送各数据码元时,可以使用单载波的传送方法,也可以使用OFDM等多载波的传送方式。并且,数据码元的时间上的位置并非受图9、图14、图25、图31、图32、图35所限。
并且,在图25、图31、图32、图35,虽然以横轴为时间进行了说明,即使将横轴设为频率(载波),也能够同样实施。另外,在将横轴作为频率(载波)时,基站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或子载波来发送各数据码元。
(补充3)
基站也可以如图9的帧结构那样,在将流1的#1码元群901-1、流1的#2码元群901-2、流1的#3码元群901-3、流2的#1码元群902-1、流2的#2码元群902-2、以及流2的#3码元群902-3发送的时间段中,基站使用与“流1的#1码元群901-1的发送波束、流1的#2码元群901-2的发送波束、流1的#3码元群901-3的发送波束、流2的#1码元群902-1的发送波束、流2的#2码元群902-2的发送波束、流2的#3码元群902-3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发送其他的码元群。
并且,图3的基站也可以通过“信号处理部102的信号处理以及加权合成部301的信号处理”、或者“信号处理部102的信号处理或加权合成部301的信号处理”,生成用于上述的“其他的码元群”的发送波束。
此外,基站也可以如图14的帧结构那样,在将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调制信号1的#2码元群1401-2、调制信号1的#3码元群1401-3、调制信号2的#1码元群1402-1、调制信号2的#2码元群1402-2、调制信号2的#3码元群1402-3发送的时间段中,基站使用与“调制信号1的#1码元群1401-1的发送波束、调制信号1的#2码元群1401-2的发送波束、调制信号1的#3码元群1401-3的发送波束、调制信号2的#1码元群1402-1的发送波束、调制信号2的#2码元群1402-2的发送波束、调制信号2的#3码元群1402-3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发送其他的码元群。
此时,“其他的码元群”既可以是包含以某个终端为目的地的数据码元的码元群,也可以是在本公开的其他的部分中说明的那样的包含控制信息码元群的码元群,也可以是包含其他的多播用的数据码元的码元群。
此外,图3的基站也可以通过“信号处理部102的信号处理以及加权合成部301的信号处理”、或者“信号处理部102的信号处理或加权合成部301的信号处理”,来生成用于上述的“其他的码元群”的发送波束。
(补充4)
基站也可以如图25的帧结构那样,在将流1-1数据码元(1)2501-1-1、流1-1数据码元(2)2501-1-2、流1-1数据码元(3)2501-1-3发送的时间段中,使用与“将流1-1数据码元(1)2501-1-1、流1-1数据码元(2)2501-1-2、流1-1数据码元(3)2501-1-3发送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其他的码元群。
另外,在图25中,在横轴为频率的情况下也是同样,基站也可以在将流1-1数据码元(1)2501-1-1、流1-1数据码元(2)2501-1-2、流1-1数据码元(3)2501-1-3发送的时间段,使用与“将流1-1数据码元(1)2501-1-1、流1-1数据码元(2)2501-1-2、流1-1数据码元(3)2501-1-3发送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其他的码元群。
并且,基站也可以如图31、图32的帧结构那样,在将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发送的时间段中,基站使用与“将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发送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其他的码元群。
另外,在图31、图32中,在横轴是频率的情况下也是同样,基站也可以在将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发送的时间段,基站使用与“将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发送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其他的码元群。
并且,基站也可以如图31、图32的帧结构那样,在将流1―2数据码元(1)3101-1、流1-2数据码元(2)3101-2、流1-2数据码元(3)3101-3发送的时间段,基站使用与“将流1―2数据码元(1)3101-1、流1-2数据码元(2)3101-2、流1-2数据码元(3)3101-3发送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其他的码元群。
另外,在图31、图32中,在横轴是频率的情况下也是同样,基站也可以在将流1―2数据码元(1)3101-1、流1-2数据码元(2)3101-2、流1-2数据码元(3)3101-3发送的时间段,基站使用与“将流1―2数据码元(1)3101-1、流1-2数据码元(2)3101-2、流1-2数据码元(3)3101-3发送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其他的码元群。
基站也可以如图35的帧结构那样,在将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M+2)发送的时间段中,基站使用与“将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M+2)发送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其他的码元群。
另外,在图35中,在横轴是频率的情况下也是同样,基站也可以在将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M+2)发送的时间段中,基站使用与“将流1-1数据码元(M)2501-1-M、流1-1数据码元(M+1)250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M+2)发送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其他的码元群。
此外,基站也可以如图35的帧结构那样,在将流1-2数据码元(N)3101-N、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发送的时间段中,基站使用与“将流1-2数据码元(N)3101-N、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发送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其他的码元群。
另外,在图35中,在横轴是频率的情况下也是同样,基站也可以在将流1-2数据码元(N)3101-N、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发送的时间段中,使用与“将流1-2数据码元(N)3101-N、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发送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其他的码元群。
并且,基站也可以如图35的帧结构那样,在将流2-1数据码元(1)3501-1、流2-1数据码元(2)3501-2、流2-1数据码元(3)3501-3发送的时间段中,基站使用与“将流2-1数据码元(1)3501-1、流2-1数据码元(2)3501-2、流2-1数据码元(3)3501-3发送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其他的码元群。
另外,在图35中,在横轴是频率的情况下也是同样,基站也可以在将流2-1数据码元(1)3501-1、流2-1数据码元(2)3501-2、流2-1数据码元(3)3501-3发送的时间段,基站使用与“将流2-1数据码元(1)3501-1、流2-1数据码元(2)3501-2、流2-1数据码元(3)3501-3发送的发送波束”不同的发送波束来发送其他的码元群。
在以上说明中,“其他的码元群”既可以是包含以某个终端为目的地的数据码元的码元群,也可以是在本说明书的其他的部分中说明的那样,可以是包括控制信息码元的码元群,也可以是包括其他的多播用的数据码元的码元群。
此时,图1的基站也可以通过信号处理部102的信号处理,来生成用于上述的“其他的码元群”的发送波束,图1的基站也可以通过选择从天线部106-1至天线部106-M的天线,来生成用于上述的“其他的码元群”的发送波束。
并且,图3的基站也可以通过“信号处理部102的信号处理以及加权合成部301的信号处理”、或者“信号处理部102的信号处理或者加权合成部301的信号处理”,生成用于上述的“其他的码元群”的发送波束。
并且,也可以设定在图25、图31、图32等图中那样记载的单播发送区间2503-1、2503-2。
(补充5)
在关于图31、图32的说明中,进行了以下这样的记载。
·“(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501-1-M、“(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1)”3101-1、“(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2)”3101-2、“(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3)”3101-3都是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码元。
·终端通过得到“流1-1的数据码元”,从而能够得到“流1的数据”。并且,终端通过得到“流1-2的数据码元”,从而能够得到“流1的数据”。
并且,在关于图35的说明中,进行了以下这样的记载。
·“(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501-1-M、“(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多播用)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N)”3101-N、“(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多播用)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都是用于传送“流1”的数据码元。
·终端通过得到“流1-1的数据码元”,从而能够得到“流1的数据”。并且,终端通过得到“流1-2的数据码元”,从而能够得到“流1的数据”。
以下对上述进行补充说明。
例如,在图35中,通过以下的<方法1-1>、或者<方法1-2>、或者<方法2-1>、或者<方法2-2>,能够实现上述效果。
<方法1-1>
·流1-1数据码元(M)2501-1-M和流1-2数据码元(N)3101-N包含有相同的数据。
并且,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和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包含有相同的数据。
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和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包含有相同的数据。
<方法1-2>
·存在包含有与流1-1数据码元(K)2501-1-K所包含的数据相同的数据的流1-2数据码元(L)3101-L。另外,K、L是整数。
<方法2-1>
·流1-1数据码元(M)2501-1-M和流1-2数据码元(N)3101-N包含有一部分相同的数据。
并且,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和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包含有一部分相同的数据。
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和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包含有一部分相同的数据。
<方法2-2>
·存在包含有流1-1数据码元(K)2501-1-K所包含的数据的一部分的流1-2数据码元(L)3101-L。另外,K、L是整数。
即,第1基站或者第1发送系统生成包含第1流的数据的第1包群、和包含第1流的数据的第2包群,将第1包群中包含的包使用第1发送波束在第1期间发送,将第2包群中包含的包使用与第1发送波束不同的第2发送波束在第2期间发送,第1期间和第2期间相互不重复。
在此,第2包群也可以包括包含与第1包群中包含的第1包所包含的数据相同的数据的第2包。并且,作为与上述不同的结构,第2包群也可以包括包含与第1包群中包含的第1包所包含的数据的一部分相同的数据的第3包。
此外,第1发送波束和第2发送波束既可以是使用相同的天线部发送的具有互不相同的指向性的发送波束,也可以是使用互不相同的天线部发送的发送波束。
此外,第2基站或者第2发送系统除了第1基站或者第1发送系统的结构以外,还生成包含第1流的数据的第3包群,将第3包群中包含的包使用与第1发送波束以及第2发送波束不同的第3发送波束在第3期间发送,第3期间与第1期间和第2期间不重复。
在此,第2基站或者第2发送系统也可以将第1期间、第2期间以及第3期间以规定的顺序反复设定。
并且,第3基站或者第3发送系统除了第1基站或者第1发送系统的结构以外,还生成包含第1流的数据的第3包群,将第3包群中包含的包使用与第1发送波束以及第2发送波束不同的第3发送波束在第3期间发送,第3期间的至少一部分与第1期间重复。
在此,第3基站或者第3发送系统可以将第1期间、第2期间以及第3期间反复设定,也可以是被反复设定的第3期间的某个第3期间的至少一部分与第1期间重复,也可以是,被反复设定的第3期间中的至少某一个第3期间不与第1期间重复。
并且,第4基站或者第4发送系统除了第1基站或者第1发送系统的结构以外,还生成包含第2流的数据的第4包,将第4包使用与第1发送波束不同的第4发送波束在第4期间发送,第4期间的至少一部分与第1期间重复。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说明了第1期间和第2期间相互不重复,但第1期间和第2期间也可以是一部分相互重复,也可以是第1期间的全部与第2期间重复,也可以是第1期间的全部与第2期间的全部相互重复。
此外,第5基站或者第5发送系统也可以生成一个或多个包含第1流的数据的包群,使用按照每各包群而互不相同的发送波束进行发送,基于从终端发送的信号,使生成的包群的数量增加或减少。
另外,以上虽然记载为“流”,但如本说明书的其他之处的记载那样,图31、图32的“流1-1数据码元(M)2501-1-M、以及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以及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以及流1-2数据码元(1)3101-1、以及流1-2数据码元(2)3101-2、流1-2数据码元(3)3101-3”、以及图35的“流1-1数据码元(M)2501-1-M、以及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1)、流1-1数据码元(M+2)2501-1-(M+2)、以及流1-2数据码元(N)3101-N、以及流1-2数据码元(N+1)3101-(N+1)、以及流1-2数据码元(N+2)3101-(N+2)”既可以是包含以某个终端为目的地的数据码元的码元,也可以是包含控制信息码元的码元,还可以是包含多播用的数据码元的码元。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所说明的通信系统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为由(多个)基站和多个终端构成。例如考虑由图7、图12、图17、图19、图20、图26、图29等中的基站700和终端704-1、704-2等构成的通信系统。
图37示出了基站(70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逻辑信道生成部3703将数据3701以及控制数据3702作为输入,输出逻辑信道信号3704。逻辑信道信号3704例如由作为控制用的逻辑信道的“BCCH(Broadcast Control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PCCH(Paging Control Channel:寻呼控制信道)、CCCH(CommonControl Channel:公共控制信道)、MCCH(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多播控制信道)、DCCH(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专用控制信道)”、作为数据用逻辑信道的“DTCH(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专用业务信道)、MTCH(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多播业务信道)”等构成。
另外,“BCCH是下行链路信道,且是系统控制信息的报知用信道”,“PCCH是下行链路信道,且是寻呼信息用信道”,“CCCH是下行链路信道,且是在没有RRC(Radio ResourceControl)连接时使用的共通控制信道”,“MCCH是下行链路信道,且是用于1对多的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的多播-信道调度、控制用信道”,“DCCH是下行链路信道,且是具有RRC连接的终端所使用的专用控制信道”,“DTCH是下行链路信道,且是面向1台终端UE(User Equipment)的专用业务-信道、用户-数据专用信道”,“MTCH是下行链路信道,且是1对多的MBMS用户-数据用信道”。
传输信道生成部3705将逻辑信道信号3704作为输入,生成并输出传输信道信号3706。传输信道信号3706例如由BCH(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DL-SCH(DownlinkShared 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PCH(Paging Channel:寻呼信道)、MCH(MulticastChannel:多播信道)等构成。
此外,“BCH是在小区(cell)的整个区域中报知的系统信息用信道”,“DL-SCH是使用用户-数据、控制信息和系统信息的信道”,“PCH是在小区的整个区域中报知的寻呼信息用信道”,“MCH是在小区的整个区域报知的MBMS业务以及控制用信道”。
物理信道生成部3707将传输信道信号3706作为输入,生成并输出物理信道信号3708。物理信道信号3708例如由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PMCH(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等构成。
另外,“PBCH在BCH传输信道的传送中使用”,“PMCH在MCH传输信道的传送中使用”,“PDSCH在DL-SCH以及传输信道的传送中使用”,“PDCCH在下行链路L1(Layer 1)/L2(Layer2)控制信号的传送中使用”。
调制信号生成部3709将物理信道信号3708作为输入,生成并输出基于物理信道信号3708的调制信号3710。于是,基站700将调制信号3710作为电波发送。
首先,考虑基站与多个终端进行单播通信即单独进行通信的情况。
此时,例如图9的901-1的流1的码元群#1、以及901-2的流1的码元群#2、以及901-3的流1的码元群#3可以是广播信道(即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另外,控制信息例如是基站与终端为了实现数据通信所需要的控制信息。
在此,对广播信道进行说明。在物理信道(物理信道信号3708)中,则“PBCH”、“PMCH”、以及“PD-SCH的一部分”为广播信道。
并且,在传输信道(传输信道信号3706)中,则“BCH”、“DL-SCH的一部分”、“PCH”、“MCH”为广播信道。
并且,在逻辑信道(逻辑信道信号3704)中,则“BCCH”、“CCCH”、“MCCH”、“DTCH的一部分”、“MTCH”为广播信道。
同样,例如图9的902-1的流2的码元群#1、以及902-2的流2的码元群#2、以及902-3的流2的码元群#3是广播信道(即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另外,控制信息例如是基站与终端为了实现数据通信所需要的控制信息。
另外,在物理信道(物理信道信号3708)中,则“PBCH”、“PMCH”、以及“PD-SCH的一部分”为广播信道。
并且,在传输信道(传输信道信号3706)中,则“BCH”、“DL-SCH的一部分”、“PCH”、“MCH”为广播信道。
并且,在逻辑信道(逻辑信道信号3704)中,则“BCCH”、“CCCH”、“MCCH”、“DTCH的一部分”、“MTCH”为广播信道。
此时,关于图9的901-1的流1的码元群#1、以及901-2的流1的码元群#2、以及901-3的流1的码元群#3的特征,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并且,图9的902-1的流2的码元群#1、以及902-2的流2的码元群#2、以及902-3的流2的码元群#3的特征,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另外,关于图9的流2的码元群#1(902-1)、流2的码元群#2(902-2)、流2的码元群#3(902-3)等,也可以有不发送流2的情况。尤其是,在发送广播信道的信号的情况下,基站也可以不发送流2的码元群。(此时,例如在图7中,成为基站701不发送703-1、703-2、703-3。)
例如,图14的1401-1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1、以及1401-2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2、以及1401-3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3可以是广播信道(即,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另外,控制信息例如是基站与终端为了实现数据通信而需要的控制信息。
另外,物理信道(物理信道信号3708)中的“PBCH”、“PMCH”、以及“PD-SCH的一部分”为广播信道。
并且,传输信道(传输信道信号3706)中的“BCH”、“DL-SCH的一部分”、“PCH”、“MCH”为广播信道。
并且,逻辑信道(逻辑信道信号3704)中的“BCCH”、“CCCH”、“MCCH”、“DTCH的一部分”、“MTCH”为广播信道。
例如,图14的1402-1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1、以及1402-2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2、以及1402-3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3可以是广播信道(即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另外,控制信息例如是基站与终端为了实现数据通信所需要的控制信息。
另外,物理信道(物理信道信号3708)中的“PBCH”、“PMCH”、以及“PD-SCH的一部分”为广播信道。
并且,传输信道(传输信道信号3706)中的“BCH”、“DL-SCH的一部分”、“PCH”、“MCH”为广播信道。
并且,逻辑信道(逻辑信道信号3704)中的“BCCH”、“CCCH”、“MCCH”、“DTCH的一部分”、“MTCH”为广播信道。
另外,关于图14的1401-1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1、以及1401-2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2、以及1401-3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3的特征,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关于图14的1402-1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1、以及1402-2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2、以及1402-3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3的特征,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例如,图25的2501-1-1的流1-1数据码元(1)、以及2501-1-2的流1-1数据码元(2)、以及2501-1-3的流1-1数据码元(3)可以广播信道(即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另外,控制信息例如是基站与终端为了实现数据通信而需要的控制信息。
另外,物理信道(物理信道信号3708)中的“PBCH”、“PMCH”、以及、“PD-SCH的一部分”为广播信道。
并且,传输信道(传输信道信号3706)中的“BCH”、“DL-SCH的一部分”、“PCH”、“MCH”为广播信道。
并且,逻辑信道(逻辑信道信号3704)中的“BCCH”、“CCCH”、“MCCH”、“DTCH的一部分”、“MTCH”为广播信道。
另外,关于图25的2501-1-1的流1-1数据码元(1)、以及2501-1-2的流1-1数据码元(2)、以及2501-1-3的流1-1数据码元(3)的特征,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例如,图31、图32的2501-1-M的流1-1数据码元(M)、以及2501-1-(M+1)的流1-1数据码元(M+1)、以及2501-1-(M+2)的流1-1数据码元(M+2)、以及3101-1的流1-2数据码元(1)、以及3101-2的流1-2数据码元(2)、3101-3的流1-2数据码元(3)可以是广播信道(即,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另外,控制信息例如是基站与终端为了实现数据通信而需要的控制信息。
另外,物理信道(物理信道信号3708)中的“PBCH”、“PMCH”、以及、“PD-SCH的一部分”为广播信道。
并且,传输信道(传输信道信号3706)中的“BCH”、“DL-SCH的一部分”、“PCH”、“MCH”为广播信道。
并且,逻辑信道(逻辑信道信号3704)中的“BCCH”、“CCCH”、“MCCH”、“DTCH的一部分”、“MTCH”为广播信道。
另外,关于图31、图32的2501-1-M的流1-1数据码元(M)、以及2501-1-(M+1)的流1-1数据码元(M+1)、以及2501-1-(M+2)的流1-1数据码元(M+2)、以及3101-1的流1-2数据码元(1)、以及3101-2的流1-2数据码元(2)、3101-3的流1-2数据码元(3)的特征,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例如,在图35中,2501-1-M的流1-1数据码元(M)、以及2501-1-(M+1)的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2)的流1-1数据码元(M+2)、以及3101-N的流1-2数据码元(N)、以及3101-(N+1)的流1-2数据码元(N+1)、以及3101-(N+2)的流1-2数据码元(N+2)可以是广播信道(即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另外,控制信息例如是基站与终端为了实现数据通信所需要的控制信息。
另外,物理信道(物理信道信号3708)中的“PBCH”、“PMCH”、以及“PD-SCH的一部分”为广播信道。
并且,传输信道(传输信道信号3706)中的“BCH”、“DL-SCH的一部分”、“PCH”、“MCH”为广播信道。
并且,逻辑信道(逻辑信道信号3704)中的“BCCH”、“CCCH”、“MCCH”、“DTCH的一部分”、“MTCH”为广播信道。
例如,图35的3501-1的流2-1数据码元(1)、3501-2的流2-1数据码元(2)、以及3501-3的流2-1数据码元(3)可以是广播信道(即基站为了与多个终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基站对多个终端进行广播发送的控制信息)。另外,控制信息例如是基站与终端为了实现数据通信而需要的控制信息。
另外,物理信道(物理信道信号3708)中的“PBCH”、“PMCH”、以及、“PD-SCH的一部分”为广播信道。
并且,传输信道(传输信道信号3706)中的“BCH”、“DL-SCH的一部分”、“PCH”、“MCH”为广播信道。
并且,逻辑信道(逻辑信道信号3704)中的“BCCH”、“CCCH”、“MCCH”、“DTCH的一部分”、“MTCH”为广播信道。
另外,在图35中,关于2501-1-M的流1-1数据码元(M)、以及2501-1-(M+1)的流1-1数据码元(M+1)、2501-1-(M+2)的流1-1数据码元(M+2)、以及3101-N的流1-2数据码元(N)、以及3101-(N+1)的流1-2数据码元(N+1)、以及3101-(N+2)的流1-2数据码元(N+2)的特征,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关于图35的3501-1的流2-1数据码元(1)、以及3501-2的流2-1数据码元(2)、以及3501-3的流2-1数据码元(3)的特征,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在图9、图14、图25、图31、图32、图35中,在发送各数据码元时可以使用单载波的传送方法,也可以使用OFDM等多载波的传送方式。并且,数据码元的时间上的位置并非受图9、图14、图25、图31、图32、图35所限。
并且,在图25、图31、图32、图35中,虽然将横轴设为时间进行了说明,即使将横轴设为频率(载波)也能够同样实施。另外,在将横轴设为频率(载波)时,基站将各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或子载波进行发送。
另外,在图9的流1的码元群,也可以包含发送给各个终端的数据(单播用的数据)(或者码元)。同样,在图9的流2的码元群,也可以包含发送给各个终端的数据(单播用的数据)(或者码元)。
在图14的流1的码元群,可以包含发送给各个终端的数据(单播用的数据)(或者码元)。同样,在图14的流2的码元群,可以包含发送给各个终端的数据(单播用的数据)(或者码元)。
并且,图25的流1-1的码元中可以包含发送给各个终端的数据(单播用的数据)(或者码元)。图31、图32的流1-1的码元、流1-2的码元中可以包含发送给各个终端的数据(单播用的数据)(或者码元)。
并且,PBCH例如可以是“在发送UE在进行小区检索后最先应该读取的最低限的信息(系统带宽、系统帧编号、发送天线数等)时使用”这样的构成。
PMCH例如可以是“在MBSFN(Multicast-broadcast single-frequency network)的运用中使用”这样的构成。
PDSCH例如可以是“用于发送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的共享数据信道,总括与C(control)-plane/U(User)-plane无关的所有的数据并被发送”这样的构成。
PDCCH例如是“在针对eNodeB(gNodeB)(基站)通过调度而选择的用户,来通知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时使用的”这样的构成。
通过进行上述的实施,在多播/广播数据传送中,基站能够将数据码元、控制信息码元使用多个发送波束发送,终端能够从多个发送波束有选择性地接收品质好的波束,据此,终端通过执行数据码元的接收,从而能够得到终端能够获得较高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
(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基站(700)发送的图9的流1的码元群和流2的码元群的结构进行补充说明。
图38示出了基站(700)发送的流1的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在图38的帧结构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示出了从时刻1至时刻10、从载波1至载波40的帧结构。因此,图38成为如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方法所示的多载波传送方式的帧结构。
图38中的流1的码元区域3801_1被设为存在于时刻1至时刻10、载波1至载波9。
流1的码元群#i(3800_i)被设为存在于时刻1至时刻10、载波10至载波20。另外流1的码元群#i(3800_i)相当于图9的流1的码元群#i(901-i)。
流1的码元区域3801_2被设为存在于时刻1至时刻10、载波21至载波40。
此时,例如在实施方式4等中的说明那样,在基站针对一个以上的终端进行单独的数据发送(进行单播)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图38的流1的码元区域3801_1、3801_2。
并且,图38的流1的码元群#i(3800_i)如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等中的说明那样,在基站传送多播用的数据时使用。
图39示出了基站(700)发送的流2的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在图39的帧结构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示出了时刻1至时刻10、载波1至载波40的帧结构。因此,图39成为OFDM方式那样的多载波传送方式的帧。
图39中的流2的码元区域3901_1被设为存在于时刻1至时刻10、载波1至载波9。
流2的码元群#i(3900_i)被设为存在于时刻1至时刻10、载波10至载波20。另外,流2的码元群#i(3900_i)相当于图9的流2的码元群#i(902-i)。
流2的码元区域3901_2被设为存在于时刻1至时刻10、载波21至载波40。
此时,例如实施方式4等中的说明那样,在基站针对一个以上的终端进行单独的数据发送(进行单播)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图39的流2的码元区域3901_1、3901_2。
并且,图39的流2的码元群#i(3900_i)如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等中的说明那样,在基站发送多播用的数据时使用。
另外,基站将图38中的时刻X(在图38的情况下,X为1以上10以下的整数)、载波Y(在图38的情况下,Y为1以上40以下的整数)的码元和图39的时刻X、载波Y的码元,使用相同频率、相同时刻发送。
并且,关于图9的901-1的流1的码元群#1、以及901-2的流1的码元群#2、以及901-3的流1的码元群#3的特征,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即,关于图38的流1的码元群#i的特征,与图9的流1的码元群相同,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并且,关于图9的902-1的流2的码元群#1、以及902-2的流2的码元群#2、以及902-3的流2的码元群#3的特征,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即,关于图39的流2的码元群#i的特征,与图9的流2的码元群相同,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另外,图38、图39的帧结构的载波10至载波20中的时刻11以后存在码元的情况下,可以在多播传送中使用,也可以在个別数据传送(单播传送)中使用。
并且,基站在图38、图39的帧结构中,在发送图9所示的帧的情况下,进行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同样的实施。
通过进行以上的实施,在多播/广播数据传送中,基站将数据码元、控制信息码元使用多个发送波束发送,终端从多个发送波束有选择地接收品质好的波束,据此,终端通过进行数据码元的接收,从而能够得到在终端获得较高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
(实施方式6)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基站(700)发送的图14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和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的结构进行补充说明。
图40示出了基站(700)发送的调制信号1的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在图40的帧结构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示出了时刻1至时刻10、载波1至载波40的帧结构。因此,图40为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方法那样的多载波传送方式的帧结构。
图40中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区域4001_1被设为存在于时刻1至时刻10、载波1至载波9。
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i(4000_i)被设为存在于时刻1至时刻10、载波10至载波20。另外,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i(4000_i)相当于图14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i(1401-i)。
调制信号1的码元区域4001_2被设为存在于时刻1至时刻10、载波21至载波40。
此时,例如实施方式4等中说明那样,在基站针对一个以上的终端进行单独的数据传送(进行单播)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图40的流1的码元区域4001_1、4001_2。
因此,图40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i(4000_i)如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等中说明的那样,在基站进行多播用的数据的传送中使用。
图41示出了基站(700)发送的调制信号2的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在图41的帧结构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示出了时刻1至时刻10、载波1至载波40的帧结构。因此,图41成为OFDM方式那样的多载波传送方式的帧。
图41中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区域4101_1被设为存在于时刻1至时刻10、载波1至载波9。
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i(4100_i)被设为存在于时刻1至时刻10、载波10至载波20。另外,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i(4100_i)相当于图14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i(1402-i)。
调制信号2的码元区域4101_2被设为存在于时刻1至时刻10、载波21至载波40。
此时,例如实施方式4等中说明的那样,在基站针对一个以上的终端进行单独的数据传送(进行单播)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图41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区域4101_1、4101_2。
因此,图41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i(4100_i)如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等中说明的那样,在基站进行多播用的数据的传送中使用。
另外,基站将图40中的时刻X(在图40的情况下,X为1以上10以下的整数)、载波Y(在图40的情况下Y为1以上40以下的整数)的码元、与图41的时刻X、载波Y的码元,使用相同频率、相同时刻发送。
因此,关于图14的1401_1的流1的码元群#1、以及1401_2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2、以及1401_3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3的特征,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即,关于图40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i的特征,与图14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群同样,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并且,关于图14的1402_1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1、以及1402_2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2、以及1402_3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3的特征,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即,关于图41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i的特征,与图14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群同样,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那样。
另外,在图40、图41的帧结构的载波10至载波20中的时刻11以后存在码元的情况下,可以在多播传送中使用,也可以在单独数据传送(单播传送)中使用。
并且,基站在图40、图41的帧结构中,在发送图14那样的帧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中的说明相同的实施。
对上述的说明中的图38的流1的码元区域3801_1、3801_2、图39的流2的码元区域3901_1、3901_2、图40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区域4001_1、4001_2、图41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区域4101_1、4102_2的使用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42示出了向“图38的流1的码元区域3801_1、3801_2、图39的流2的码元区域3901_1、3901_2、图40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区域4001_1、4001_2、图41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区域4101_1、4102_2”的终端进行分配的一个例子。另外,在图42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载波)。
如图42所示,例如对“图38的流1的码元区域3801_1、3801_2、图39的流2的码元区域3901_1、3901_2、图40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区域4001_1、4001_2、图41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区域4101_1、4102_2”进行分频,对终端进行分配。并且,4201_1是分配给终端#1用的码元群,4201_2是分配给终端#2用的码元群,4201_3是分配给终端#3用的码元群。
例如,基站(700)与终端#1、终端#2、终端#3进行通信,在基站针对终端#1传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图42的“分配给终端#1用的码元群4201_1”,基站将数据传送给终端#1。并且,在基站针对终端#2传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图42的“分配给终端#2用的码元群4201_2”,基站将数据传送给终端#2。并且,在基站针对终端#3传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图42的“分配给终端#3用的码元群4201_3”,基站将数据传送给终端#3。
另外,向终端的分配方法并非受图42所限,频带(载波数)可以随着时间变化,并且可以进行任意的设定。因此,可以随着时间来变更向终端的分配方法。
图43示出了与图42不同的向“图38的流1的码元区域3801_1、3801_2、图39的流2的码元区域3901_1、3901_2、图40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区域4001_1、4001_2、图41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区域4101_1、4102_2”的终端的分配的例子。另外,在图43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载波)。
如图43所示,例如对“图38的流1的码元区域3801_1、3801_2、图39的流2的码元区域3901_1、3901_2、图40的调制信号1的码元区域4001_1、4001_2、图41的调制信号2的码元区域4101_1、4102_2”进行分时、分频,对终端进行分配。因此,4301_1是分配给终端#1用的码元群,4301_2是分配给终端#2用的码元群,4301_3是分配给终端#3用的码元群,4301_4是分配给终端#4用的码元群,4301_5是分配给终端#5用的码元群,4301_6是分配给终端#6用的码元群。
例如,基站(700)与终端#1、终端#2、终端#3、终端#4、终端#5、终端#6进行通信,在基站针对终端#1传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图43的“分配给终端#1用的码元群4301_1”,基站将数据传送给终端#1。并且,在基站针对终端#2传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图43的“分配给终端#2用的码元群4301_2”,基站将数据传送给终端#2。在基站针对终端#3传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图43的“分配给终端#3用的码元群4301_3”,基站将数据传送给终端#3。在基站针对终端#4传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图43的“分配给终端#4用的码元群4301_4”,基站将数据传送给终端#4。在基站针对终端#5传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图43的“分配给终端#5用的码元群4301_5”,基站将数据传送给终端#5。在基站针对终端#6传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图43的“分配给终端#6用的码元群4301_6”,基站将数据传送给终端#6。
另外,向终端的分配方法并非受图43所限,频带(载波数)、时间宽度可以变化,并且可以进行任意的设定。于是,可以随着时间来变更向终端的分配方法。
并且,在图38、图39、图40、图41中的流1的码元区域、流2的码元区域、调制信号1的码元区域、调制信号2的码元区域,可以按照载波来进行不同的加权合成,可以将多个载波作为单位来决定加权合成方法。并且,可以按照图43、图44所示的分配的终端来设定加权合成的参数。载波中的加权合成的方法的设定并非受这些例子所限。
通过进行以上的实施,在多播/广播数据传送中,基站将数据码元、控制信息码元使用多个发送波束发送,终端从多个发送波束有选择地接收品质好的波束,据此,终端通过进行数据码元的接收,能够得到在终端获得较高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
(实施方式7)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图7、图12、图17、图18、图19、图20、图22中的基站700,作为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基站的结构,可以是图44所示的结构。
以下对图44的基站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44中,对于与图1、图3同样的动作,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加权合成部301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3_1、103_2、…、103_M、以及控制信号159作为输入,根据控制信号159,进行加权合成,输出加权合成信号4401_1、4401_2、…、4401_K。另外,M为2以上的整数,K为2以上的整数。
例如,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3_i(i为1以上M以下的整数)设为ui(t)(t为时间)、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4401_g(g为1以上K以下的整数)设为vg(t),则vg(t)能够由下式表示。
[数式7]
Figure BDA0002849799370000761
无线部104_g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4401_g、控制信号159作为输入,根据控制信号159,进行规定的处理,生成发送信号105_g,并输出。于是,发送信号105_g从天线303_1被发送。
另外,基站所对应的发送方法可以是OFDM等多载波方式,也可以是单载波方式。并且,基站可以对应多载波方式、单载波方式这双方。此时,生成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方法为多个,不论哪个方式的情况都能够实施。例如,作为单载波方式的例子有“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Trajectory Constrained DFT-Spread OFDM”、“OFDM based SC(SingleCarrier)”、“SC(Single Carrier)-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Guard interval DFT-Spread OFDM”等。
在式(7)中,虽然以时间的函数进行了记载,在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的情况下,除了时间以外还可以是频率的函数。
例如,在OFDM方式中,可以按照载波来进行不同的加权合成,将多个载波作为单位,决定加权合成方法。载波中的加权合成的方法的设定并非受这些例子所限。
(补充6)
当然,也可以将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补充等其他的内容进行多种组合来实施。
并且,作为基站的结构,作为例子,并非受图1、图3所限,只要是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生成多个发送波束(发送指向性束)来发送的基站,就能够实施本公开。
此外,关于各实施方式均为例子,例如尽管举例示出了“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使用的纠错码、码长、编码率等)、控制信息等”,但是在应用了其他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使用的纠错码、码长、编码率等)、控制信息等”的情况下也能够以同样的结构来实施。
关于调制方式,即使使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调制方式以外的调制方式,也能够实施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的内容。例如可以应用APSK(例如,16APSK、64APSK、128APSK、256APSK、1024APSK、4096APSK等)、PAM(例如,4PAM、8PAM、16PAM、64PAM、128PAM、256PAM、1024PAM、4096PAM等)、PSK(例如,BPSK、QPSK、8PSK、16PSK、64PSK、128PSK、256PSK、1024PSK、4096PSK等)、QAM(例如,4QAM、8QAM、16QAM、64QAM、128QAM、256QAM、1024QAM、4096QAM等)等,在各调制方式中也可以为均匀映射、非均匀映射。并且,I-Q平面中的2个、4个、8个、16个、64个、128个、256个、1024个等信号点的配置方法(具有2个、4个、8个、16个、64个、128个、256个、1024个等信号点的调制方式)并非受本说明书所示的调制方式的信号点配置方法所限。
在本说明书中,具备发送装置的例如可以想到是广播站、基站、接入点、终端、便携式电话(mobile phone)等的通信/广播设备,此时,具备接收装置可以想到是电视机、收音机、终端、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接入点、基站等的通信设备。此外,本公开中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可以考虑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该设备经由某种接口与电视机、收音机、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电话等用来执行应用的装置连接这样的形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导频码元(前同步信号、独特字、后同步信号、参照码元等)、控制信息用的码元等在帧中怎样的配置都可以。并且,这里虽然命名为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用的码元,但是可以进行任意的命名方式,重要的是功能本身。
导频码元例如只要在收发机中使用PSK调制进行了调制的已知的码元就可以,接收机使用该码元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各调制信号的信道推测(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的推测)、信号的检测等。或者,导频码元可以通过接收机同步,接收机能够知道发送机发送的码元。
此外,控制信息用的码元是用来传送用于实现数据(应用等的数据)以外的通信的、需要传送给通信对方的信息(例如,在通信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的编码率、上位层中的设定信息等)的码元。
另外,本公开并非受限于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例如,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通信装置来进行的情况,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也可以将该通信方法作为软件来执行。
另外,例如也可以将执行上述通信方法的程序预先保存在ROM中,通过CPU是该程序工作。
此外,也可以将执行上述通信方法的程序保存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将保存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记录到计算机的RAM,使计算机按照该程序来工作。
并且,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等的各构成典型的是可以作为具有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端子的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它们既可以单独地制成一个芯片,也可以采用包括各实施方式的所有结构或一部分结构的方式来制成一个芯片。在此虽然设为LSI,但是根据集成度的不同,也有称作IC、系统LSI、超级LSI、超大规模LSI的情况。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于LSI,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在LSI制造后能够编程的FPGA、或能够再构成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以及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而且,如果因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他技术而出现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则当然也可以使用该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也可以是生物技术的应用。
在本说明书中对各种帧结构进行了说明。具备图1的发送装置的例如基站(AP)将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帧结构的调制信号,使用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进行发送。此时,当与基站(AP)进行通信的终端(用户)发送调制信号时,可以考虑终端发送的调制信号是单载波的方式的应用方法。(基站(AP)能够通过使用OFDM方式向多个终端同时发送数据码元群,并且通过终端使用单载波方式,从而能够降低耗电量。)
此外,也可以使用基站(AP)发送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带的一部分,终端应用发送调制方式的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方式。
图1的天线部106-1、106-2、…、106-M的结构并非受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所限。例如,天线部106-1、106-2、…、106-M也可以不由多个天线构成,并且天线部106-1、106-2、…、106-M也可以不以信号159作为输入。
图4的天线部401-1、401-2、…、401-N的结构并非受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所限。例如,天线部401-1、401-2、…、401-N也可以不由多个天线构成,并且天线部401-1、401-2、…、401-N也可以不将信号410作为输入。
另外,基站针对终端的发送方法可以是OFDM等多载波方式,也可以是单载波方式。并且,基站也可以与多载波方式、单载波方式这双方对应。此时,生成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方法是多个,不论哪个方式的情况都能够实施。例如,作为单载波方式的例子有“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Trajectory Constrained DFT-Spread OFDM”、“OFDM based SC(SingleCarrier)”、“SC(Single Carrier)-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Guard interval DFT-Spread OFDM”等。
并且,在图1、图3、图44中的信息#1(101_1)、信息#2(101_2)、…、信息#M(101_M)之中,至少存在多播(广播)的数据。例如在图1中,在信息#1(101_1)为多播用的数据的情况下,将包含该数据的多个流、或者调制信号由信号处理部102生成,并从天线输出。
在图3中,在信息#1(101_1)为多播用的数据的的情况下,将包含该数据的多个流、或者调制信号,由信号处理部102以及/或者加权合成部301来生成,并从天线输出。
在图44中,在信息#1(101_1)为多播用的数据的情况下,将包含该数据的多个流、或者调制信号,由信号处理部102以及/或者加权合成部301来生成,并从天线输出。
另外,关于多个流或者调制信号的状态,如使用图7、图9、图12、图14、图17、图18、图19进行的说明那样。
而且,在图1、图3、图44的信息#1(101_1)、信息#2(101_2)、…、信息#M(101_M)中也可以包括给个别终端的数据。关于这一点如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所述。
另外,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以及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至少一方可以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来下载用于实现本公开中所说明的通信方法所需要的软件的全部或一部分。而且,可以构成为将用于更新的软件的全部或一部分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来下载。而且,可以将下载的软件保存到存储部,根据被保存的软件使FPGA以及CPU的至少一方工作,来执行本公开中说明的数字信号处理。
此时,具备FPGA以及CPU的至少一方的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与通信调制解调器连接,可以通过该设备和通信调制解调器,来实现在本公开中说明的通信方法。
例如,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基站、AP、终端等的通信装置可以具备FPGA以及CPU中的至少一方,通信装置可以具备用来从外部获得用于使FPGA以及CPU的至少一方工作的软件的接口。而且,通信装置可以具备用于存放从外部获得的软件的存储部,可以通过根据存放的软件使FPGA、CPU工作,来实现本公开中说明的信号处理。
以下对能够适用采用了实施方式1至7中说明的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系统的例子进行说明。另外,采用了实施方式1至7中说明的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方式,只不过是能够适用于以后将要说明的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的一个例子。即在以后将要说明的通信系统中所采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可以是实施方式1至7中所说明的使用了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方式,也可以是使用了其他的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方式。并且,以后将要说明的通信系统中所采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可以是使用了一个天线的无线通信方式,也可以是例如采用光通信等天线以外的设备来进行通信的通信方式。
(实施方式A1)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网络的构筑方法进行说明。
图45示出了网络与网关的连接的一个例子。参照图45,对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45所示,通信系统具备:室外网关4501、室内网关4502、室外网络4503、以及室内网络4504。
室外网关4501是以能够与室外网络4503通信的方式来连接的网关装置。室外网关4501具备:通信IF(接口)4501a、通信IF4501b、以及无线受电部4501c。室外网关4501例如能够由计算机来实现。不过,也可以不由计算机来构成。室外网关4501相当于第一通信装置。另外,室外网关4501也可以是构成室外网络4503的1个节点。
通信IF4501a是以能够与室外网络4503通信的方式来连接的通信接口装置。
通信IF4501b是以能够与室内网关4502通信的方式来连接的通信接口装置。
无线受电部4501c是通过无线,从室内网关4502接受电力的供给的受电装置。电力的供给能够采用利用了电磁感应的方式、无线电力传输方式、无线供电方式,更具体而言,例如能够采用Qi标准。不过,能够适用的电力传输的方式并非受此所限。
室外网关4501通过通信IF4501a以及4501b,从周围的通信装置接收通信帧,并传送到其他的恰当的通信装置。并且,室外网关4501通过通信IF4501a以及4501b,与周围的通信装置进行路径信息的交换,从而对哪个帧由哪个通信IF来发送进行控制。
室内网关4502是以能够与室内网络4504通信的方式来连接的网关装置。室内网关4502具备:通信IF4502a、通信IF4502b、受电部4502c、以及无线供电部(无线输电部)4502d。室内网关4502例如能够由计算机来实现。不过,也可以不由计算机来构成。室内网关4502相当于第二通信装置。另外,室内网关4502可以是构成室内网络4504的1个节点。
通信IF4502a是以能够与室内网络4504通信的方式来连接的通信接口装置。
通信IF4502b是以能够与室外网关4501通信的方式而被连接的通信接口装置。
受电部4502c是被配置在室内的供电端子,例如是从插座、USB(Universal SerialBus)连接器,接受用于室内网关4502的驱动的电力的供给的受电部。受电部4502c通过电源线而被连接于插座,例如接受AC100V的电力的供给,或者与USB(Universal Serial Bus)连接器连接,接受电力的供给。
无线供电部(无线输电部)4502d是通过无线向室外网关4501供给电力的供电装置(输电装置)。无线供电部4502d所供给的电力是受电部4502c从插座接受的电力的一部分。关于电力的供给与无线受电部4501c同样。
室内网关4502通过通信IF4502a以及4502b,从周围的通信装置接收通信帧,并传送给其他的恰当的通信装置。并且,室内网关4502通过通信IF4502a以及4502b,与周围的通信装置进行路径信息的交换,从而对哪个帧由哪个通信IF来发送进行控制。
室外网络4503例如是被设置在室外的空间(也称为第一空间)的网络。室外网络4503是无线网络(也称为第一网络),具体而言例如是依照了IEEE 802.11ad、IEEE802.11ay的通信标准的网络。不过,该网络也可以使用该标准以外的通信方法(例如,也可以采用IEEE 802.11a标准、IEEE 802.11g标准、IEEE 802.11n标准、IEEE 802.11ac标准、IEEE 802.11ax标准、蜂窝技术标准。)。
室外网络4503也可以与采用光纤等来构成的有线网络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室外网络4503具有对室内网络4504与上述的有线网络进行连接的功能。另外,室外网络4503也可以不与上述的有线网络连接,而可以是封闭的网络。
室内网络4504是设置在室内的空间(也称为第二空间)的网络。室内网络4504是无线网络(也称为第二网络),具体而言,例如是依照了IEEE 802.11ad、IEEE 802.11ay的通信标准的网络。不过,该网络也可以采用该标准以外的通信方法(例如可以采用IEEE 802.11a标准、IEEE 802.11g标准、IEEE 802.11n标准、IEEE 802.11ac标准、IEEE 802.11ax标准、蜂窝技术标准。)。
另外,室外网关4501或室内网关4502例如可以具备图1(或者图3、或者图44)的构成。另外,关于图1(或者图3、或者图44)的各部的工作、以及图4的各部的工作,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室内的空间与室外的空间由板状体等隔开。在这种情况下,通信IF4501b与通信IF4502b,隔着该板状体,通过电波以无线通信的方式来连接。板状体例如是外壁(例如楼或住宅的外壁)、玻璃板(例如被设置在楼或住宅的开口部的玻璃板)等。
并且,在室外网络4503为无线网络的情况下,通信IF4501a是无线通信接口。并且,在室内网络4504为无线网络的情况下,通信IF4502a是无线通信接口。
并且,通信IF4501a例如以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来进行通信。并且,通信IF4502a例如以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方式来进行通信。不过,通信IF4501a也可以通过TDMA以外的方式来进行通信,通信IF4502a也可以通过CSMA以外的方式来进行通信。
并且,室外网络4503和室内网络4504可以分别是无线多跳网络(通过无线的网状网络)。在这种情况下,通信IF4501a与由无线多跳网络(通过无线的网状网络)构成的室外网络4503连接,通信IF4502a与由无线多跳网络(通过无线的网状网络)构成的室内网络4504连接。
并且,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通过室外网关4501,与室外网络4503连接的步骤;通过室外网关4501,进行无线通信的步骤;通过室内网关4502,与室内网络4504连接的步骤;以及通过室内网关4502,与室外网关4501通过无线通信来连接的步骤。
图46示出了通信系统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更具体而言,图46是示出采用了无线信号的中继器(也简单称为“中继器”)的室外网络4503即网状网络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模式图。
多个中继器分别被配置在规定的区域的多个地点,构成网状型的无线回程。例如,中继器4800B将从中继器4800A接收的信号,发送给中继器4800C。并且,中继器4800B将从中继器4800A接收的信号,发送给与该中继器4800B连接的边缘节点(或者节点)4810。边缘节点(或者节点)4810是设置在住宅的网关装置。并且,中继器4800B将从与该中继器4800B连接的边缘节点(或者节点)4810接收的信号,发送给其他的中继器4800C。
这样,从中继器4800B向住宅的通过无线来连接的形态被称为WTTH(Wireless ToThe Home)。不过,名称并非受此所限。
并且,边缘节点(或者节点)也可以是被设置在楼内的网络的网关装置。这样,从中继器向大楼的通过无线来连接的形态被称为WTTB(Wireless To The building)。不过,名称并非受此所限。
并且,边缘节点(或者节点)例如也可以是Wi-Fi的接入点。
这样,在室外网络4503中通过无线来连接边缘节点(或者节点)的用例被通称为WTTX(Wireless to the X)。
图47示出了室内网络4504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47所示的室内网络4504构成了网状网络(多跳网络),具备:MP(Mesh Point)*1、MP*2、MP*3、MP*4、MP*5、MP*6、MP*7以及MP*8(也称为“MP*1等”)、MAP(Mesh Access Point)#1、MAP#2、MAP#3以及MAP#4(也称为“MAP#1等”)。另外,在此,室内网关4502也作为网状结构网络的1个节点来说明。并且,MP*1等或MAP#1等例如具备图1(或者图3、或者图44)的构成。另外,对于图1(或者图3、或者图44)的各部的工作、以及图4的各部的工作,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并且,连结MP或MAP的“虚线”表示,以该虚线连结的MP或MAP彼此能够通信,连结MP或MAP的“实线”表示,连结这些的通信链接被选为网状网络的通信路径。
例如,以实线连结的室内网关4502与MP*1为能够通信的状态,且连结室内网关4502与MP*1的通信链接被选为通信路径。并且,以虚线连结的MP*3与MP*4虽然为能够通信的状态,但是,连结MP*3与MP*4的通信链接没有被选为通信路径。并且,不论实线还是虚线都没有连结的MP*3与MAP#3表示不能进行通信。
MP*1等分别是构成网状网络的节点。MP*1等分别具有路由表,通过按照路由表来传送数据包,从而能够使与网状网络连接的终端和其他的通信装置的通信成为可能。路由表可以是被设定为静态的静态路由表,也可以是通过MP*1等以路由协议来彼此交换信息,从而被设定为动态的动态路由表。
MAP#1等例如分别是构成网状网络的节点,并且是还具有作为基站(接入点)的功能的节点,该基站用于向存在于室内的终端提供无线访问。针对MAP#1等分别构成网状网络的功能,与MP*1等相同。并且,MAP#1等分别作为基站的功能,与一般的基站相同。MAP#1等具有例如作为2.4GHz频段、5GHz频段、60GHz频段等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的基站(接入点)的功能。
MP*1等与MAP#1等通过进行(1)用于构成网状网络的初始工作、(2)构成网状网络的工作(具体而言,通信路径的决定处理等)、以及(3)由MP*1等与MAP#1等进行的数据包的传输的工作,从而,与MAP#1等连接的终端经由网状网络能够与室内网关4502进行通信。
以后将对上述的(1)至(3)的工作进行详细说明。
(1)关于用于构成网状网络的初始工作
室内网关4502、MP*1等、MAP#1等分别进行相邻的节点的搜索。另外,节点是室内网关4502、MP*1等、MAP#1等的任一个。据此,可以知道例如MP*3能够与MP*1、MP*2、MP*4以及MP*6进行通信。此时,例如MP*3也可以相应地进行波束成形的训练。
另外,室内网关不进行被设置在室外的装置(例如,室外网关、室外MP、室外MAP。均未图示)的搜索。
具体而言,室内网关4502、MP*1等、MAP#1等分别将属于室内网络之状况,通过帧发送通知给周围的节点。同样,室外网关4501、室外MP以及室外MAP将属于室外的网络之状况,通过帧发送通知给周围的节点。
因此,与各节点所属的网络有关的信息被包含在发送帧中。并且,在上述的发送帧中也可以包括该帧中的信息是“广播(多播)的信息”或者是“单播用的信息”的控制信息。而且,在上述的发送帧中包括示出发送源的各节点是网关(具体而言,室内网关4502或者室外网关4501)、MP(具体而言,室内MP*1等或者室外MP)、或者MAP(具体而言,室内MAP#1或者室外MAP)的任一个的信息。
接着,各节点共享连接信息。在此,连接信息被广播(多播)到周围。室内网关4502、MP#1等、MAP*1等得到周围的节点连接信息。
例如,MP*3识别到能够与MP*1进行通信。这样,MP*3将“MP*3能够与MP*1进行通信”传送给其他的节点(室内网关4502、室内MP#1、以及室内MAP*1)。
因此,例如,MP*3将“MP*3能够与MP*1进行通信”这一信息发送到MP*1、MP*2、MP*4、MP*6以及MAP#4。MP*6将“MP*3能够与MP*1进行通信”这一信息发送给MP*7、MP*5、MAP#2。MP*1、MP*2、MP*4、以及MAP#4也分别对“MP*3能够与MP*1进行通信”这一信息进行发送。
在此,若室内网关4502、MP*1等、以及MAP#1的各节点接收到与过去接收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则需要不对该数据进行广播(多播)(不进行发送)的功能。
例如,MAP#4首先从MP*3接受“MP*3能够与MP*1进行通信”这一信息。于是,MAP#4将“MP*3能够与MP*1进行通信”这一信息发送给MP*1等以及MAP#1等。接着,MAP#4从MP*3接受“MP*3能够与MP*1进行通信”这一信息。此时,MAP#4不将“MP*3能够与MP*1进行通信”这一信息发送到MP*1等以及MAP#1等。但是,广播(多播)仅在室内网络中进行。
在进行上述的工作时,各节点例如发送包括“用于波束成形的码元”、“控制信息码元”、“数据码元”等的帧。该帧的一个例子由图48示出。在图48中将横轴设为时间,并示出上述的帧的构成。以下对将图48示出的构成的帧由第1节点发送的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
用于波束成形的码元是用于决定第1节点与通信对方的节点进行通信时的发送波束成形的信号处理方法、以及接收波束成形的信号处理方法的码元。另外,通信对方的节点可以是多个节点。
控制信息码元包括“网络属性信息码元”、“节点信息码元”、以及“装置识别信息码元”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码元。
网络属性信息码元是与第1节点所属的网络有关的信息。网络属性信息码元例如是用于对“第1节点属于室内网络”以及“第1节点属于室外网络”的任一个进行通知的码元。
节点信息码元是与第1节点所属的节点有关的信息。例如是用于对“第1节点是网关”、“第1节点是MP”、以及“第1节点是MAP”的任一个进行通知的码元。
装置识别信息码元是用于将第1节点的用于装置识别的特有编号通知给其他的节点的码元。
参照图49以及图50,对用于构成网状网络的初始工作进行说明。图49示出了第1节点在(1)的工作时发送了帧以后与其他的节点进行通信的流程。
如图49所示,首先,第1节点将工作(1)中的帧向第2节点以及第3节点分别发送。该帧发送可以被视为一次以上。于是,第2节点以及第3节点分别按照接收的帧,为了回答第1节点而发送帧。
图50示出了第1节点在与其他的节点进行连接信息的发送时所使用的帧的帧结构。在图50中,将横轴设为时间。
如图50所示,该帧包括前导码、控制信息码元、数据码元。
前导码是用于第1节点与通信对方之间进行时间同步、帧同步、以及频率同步等的码元。例如,控制信息码元包括“数据接收方信息码元”以及“发送方法信息码元”。
数据接收方信息码元是与第1节点所发送的帧的接收方有关的信息。例如,在第1节点将该帧发送给第2节点的情况下,数据接收方信息码元是“是发送到第2节点的帧”这一信息。
发送方法信息码元是用于发送与第1节点所发送的帧的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码元。该帧由于是广播(多播)用的帧,因此,视为“是多播用的帧”这一信息被包括在发送方法信息码元中。另外,在发送的帧是单播用的帧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是单播用的帧”这一信息。也可以包括在生成数据码元时所使用的纠错编码的方法/调制方式的信息、与发送的流数等的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
数据码元是包括由该帧搬送的数据的码元。例如,数据码元包括“连接信息码元”。
连接信息码元是用于发送与第1节点所连接的节点有关的信息的码元。例如,由于第1节点与第2节点以及第3节点连接,“连接信息码元”包括“第1节点与第2节点连接”、“第1节点与第3节点连接”这一信息。另外,在该码元中也可以包括第1节点的识别固有信息、第2节点的识别固有信息、以及第3节点的识别固有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对广播(多播)用的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因此,接收了该帧的第2节点向其他的节点发送连接信息码元。并且,第3节点也向其他的节点发送连接信息码元。
即,接收了连接信息码元的节点对包括连接信息码元的帧进行发送。不过如以前记载所述,在接收了一次连接信息码元,发送了包括连接信息码元的帧的节点再次接收到连接信息码元的情况下,则不会对包括连接信息码元的帧进行发送。
这样,各节点能够知道网状网络的构成。
(2)用于构成网状网络的处理
关于用于构成网状网络的处理,对两个方法进行说明。第1个方法是室内网关4502针对各MAP制作路径图的方法。第2个方法是室内网关4502虽然对各MAP制作路径图,但是不共享该路径图的方法。以下对这些进行详细说明。
(2-1)第1个方法
在第1个方法中,室内网关4502针对各MAP制作路径图。另外,作为制作路径图的结果,被形成的网状网络例如由图51示出。
室内网关4502针对MAP#1制作路径图。该路径图示出,例如,(a)通过室内网关4502向MP*4传送数据、MP*4向MP*5传送数据、MP*5向MP*6传送数据、MP*6向MP*7传送数据、MP*7向MAP#1传送数据,从而,室内网关4502能够向MAP#1传送数据。并且,进一步,(b)通过MAP#1向MP*7传送数据、MP*7向MP*6传送数据、MP*6向MP*5传送数据、MP*5向MP*4传送数据、MP*4向室内网关4502传送数据,从而,MAP#1能够向室内网关4502传送数据。
于是,室内网关4502为了与MAP#1共享该路径图,而将包括该路径图的信息的帧发送到MAP#1。在包括路径图的信息的帧中,与节点的经由有关的信息作为控制信息而被包括在其中。对该帧进行传送的各节点参照帧中包括的该控制信息,能够知道帧的传送目的地。
(3)数据包的传送的工作
以后,在室内网关4502将信息传送到MAP#1的情况下,根据该路径图,来进行数据的发送。即,室内网关4502根据路径图,来发送与节点的经由有关的控制信息。各节点根据被发送的控制信息,依次进行帧的发送。
并且,在MAP#1将信息传送到室内网关4502的情况下,根据该路径图,来进行数据的发送。即,MAP#1根据路径图,对与节点的经由有关的控制信息进行发送。各节点根据被发送的控制信息,依次进行帧的发送。
图52示出了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图52示出了,例如在室内网关4502向MAP#1传发送息的情况下的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在图52中,横轴为时间。
例如,室内网关4502发送前导码。另外,前导码是在MP*4接收该帧的调制信号时的、例如进行时间同步、帧同步、以及频率同步等的码元(也可以用于信号检测)。
控制信息码元包括“节点的经由信息码元”以及“发送方法信息码元”。数据码元是包括用于室内网关4502向MAP#1进行传送的数据的码元。
节点的经由信息码元是用于传送与“室内网关4502将该帧传送给MP*4时的路径图”有关的信息的码元。
发送方法信息码元是用于对与室内网关4502所发送的帧的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进行发送的码元。发送方法信息码元例如可以包括如下信息,即“是广播的数据、还是单播的数据”这一信息、以及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调制信号而使用的纠错编码方法/调制方式的信息、与发送的流数等的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
数据码元是包括用于室内网关向MAP#1进行传送的数据的码元,并且是室内网关向MP*4发送的码元。
关于MP*4向MP*5发送调制信号时,MP*5向MP*6发送调制信号时、MP*6向MP*7发送调制信号、MP*7向MAP#1发送调制信号时,也采用同样的帧结构,因此,能够将室内网关4502所发送的数据传送到MAP#1。
另外,该帧结构也可以被考虑是MAP#1将信息传送到室内网关4502的情况下的帧。
例如,MAP#1发送前导码。另外,前导码是在MP*7接收该帧的调制信号时,例如用于进行时间同步、帧同步、以及频率同步等的码元(也可以用于信号检测)。
控制信息码元包括“节点的经由信息码元”以及“发送方法信息码元”。数据码元是包括用于MAP#1向室内网关4502进行传送的数据的码元。
节点的经由信息码元是用于传送与“MAP#1将该帧传送到MP*7时的路径图”有关的信息的码元。
发送方法信息码元是用于对与MAP#1所发送的帧的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进行发送的码元。发送方法信息码元例如可以包括如下的信息,即“是广播的数据、还是单播的数据”这一信息、以及为了生成数据码元的调制信号而使用的纠错编码方法/调制方式的信息、与发送的流数等的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
数据码元是包括用于MAP#1向室内网关4502进行传送的数据的码元,并且是MAP#1向MP*7发送的码元。
关于MP*7向MP*6发送调制信号时、MP*6向MP*5发送调制信号时、MP*5向MP*4发送调制信号时、MP*4向室内网关发送调制信号时也采用同样的帧结构,据此,能够将MAP#1所发送的数据传送到室内网关4502。
(2-2)第2个方法
在第2个方法中,室内网关4502虽然针对各MAP制作路径图,但是不共享。
图53示出了室内网络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另外,作为制作路径图的结果,被形成的网状网络例如由图53示出。
室内网关4502制作针对MAP#1的路径图。该路径图示出了,例如(a)通过室内网关4502向MP*4传送数据、MP*4向MP*5传送数据、MP*5向MP*6传送数据、MP*6向MP*7传送数据、MP*7向MAP#1传送数据,从而,室内网关4502能够向MAP#1传送数据。并且,进一步示出,(b)通过MAP#1向MP*7传送数据、MP*7向MP*6传送数据、MP*6向MP*5传送数据、MP*5向MP*4传送数据、MP*4向室内网关传送数据,从而,MAP#1能够向室内网关4502传送数据。
(3)数据包的传送的工作
室内网关4502根据该路径图的信息,来发送信息。在对该信息进行发送时,室内网关4502也对包括与节点的经由有关的信息的控制信息进行发送。因此,各节点根据被发送来的控制信息,能够知道帧的发送目的地。
同样,MAP#1制作针对室内网关4502的路径图。于是,MAP#1根据该路径图的信息,来发送信息。在对该信息进行发送时,MAP#1也对包括与节点的经由有关的信息的控制信息进行发送。因此,各节点根据被发送来的控制信息,能够知道帧的发送目的地。
关于帧结构以及工作例,与图52中的说明相同。
如以上所述,从室内网关4502至终端的通信能够通过无线来实现,据此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用于传送数据的布线少的室内环境。并且,对于室内的网络与室外的网络的连接,也能够通过无线来实现数据通信,从而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提供用于数据传送的布线少的环境。
接着,针对执行上述的(1)的工作的定时的两个情况即情况1以及情况2进行说明(参照图54)。情况1是以某个时间间隔来执行(1)以及(2)的工作的情况。情况2是在室内网络中进行MP或者MAP的追加时,(1)的工作被再次执行的情况。
关于情况1,已经进行了说明。以下对情况2进行说明。
在此,考虑从图55所示的网络构成变化成图56所示的网络构成的情况。另外,对于图55的网络构成,由于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图56所示的网络构成是在图55所示的网络构成中追加了MP*100。并且,被追加了MP*100之后的室内网络4504的构成由图57示出。
关于MP*100被追加到室内网络4504时的处理,将参照图58进行说明。
首先,MP*100将参加室内网络4504之状况通知给室内网络4504内的节点。此时,“参加室内网络的通知”被广播(多播)发送。
实际上,上述的通知仅被通知到MP*100的相邻节点。如图57所示,由于MP*100的相邻节点是室内网关和MP*6,因此,上述的通知由室内网关4502和MP*6接收。
相应地,MP*100对“室内网络构成的复位请求”进行广播(多播)发送。“室内网络构成的复位请求”与上述同样,由室内网关和MP*6来接收。
接着,室内网关4502以及MP*6对“参加室内网络的通知”以及“室内网络构成的复位请求”进行广播(多播)发送。在此之后,其他的节点也对“参加室内网络的通知”以及“室内网络构成的复位请求”进行广播(多播)发送,关于广播(多播)发送的规则的例子,与已经进行的说明相同。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以MP被追加到室内网络4504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以追加MAP。此时,只要将上述的MP的工作的说明替换为MAP的工作,就能够同样地执行。
此后,执行(1)以及(2)的工作,从而能够进行(3)的工作。
如以上所示,在室内网络4504通过构成能够追加新的MP或MAP的网络,从而能够改善室内的通信环境。据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传输质量以及数据的传输速度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记载了“室内网络”,室内网关4502、MP*1等以及MAP#1等也可以被设置在室外。即,室内网关4502、MP*1等以及MAP#1等的设置场所并非受室内所限。
并且,MP*1等虽然具有中继功能(数据传输功能),MP*1等也可以具有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接入点的功能。同样,室内网关4502也可以具有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接入点的功能。
并且,室内网关4502、MP*1等以及MAP#1等也可以具备产生相机或者传感器等数据的装置。并且,室内网关4502、MP*1等以及MAP#1等具备用于与产生相机或者传感器等数据的装置连接的接口,为了将这些装置产生的数据传送到终端或室内网关4502,也可以使用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中继功能(数据传输功能)。
(补充A1)
在图45中,室内网关4502通过受电部4502c,从AC(Alternating Current)电源或者DC(Direct Current)电源例如经由有线来接受电力。据此,能够得到向室内网关4502提供更加稳定的电力的效果。
另外,在室外网关4501不具备从AC电源或者DC电源经由有线来接受电力的受电部的情况下,如图所示,可以考虑到的构成是通过无线供电,来从室内网关4502接受电力的供给。更具体而言,从室内网关4502的无线供电部4502d,向室外网关4501的无线受电部4501c,通过无线来供电(输电)。通过这种构成,即使在下雨或下雪等情况下,也能够减少“从AC电源或者DC电源经由有线来接受电力的受电部”中的短路的可能性,据此能够得到防止水滴的效果。
图45、图46或者图47中的室内网关4502以及室外网关4501、图46中的Wi-Fi AP以及中继器、图47中的MP以及MAP,可以具备一个频带中的无线通信功能,也可以具备两个以上的频带中的无线通信功能。
在此,“具备一个频带中的无线通信功能”例如可以是,“仅具备60GHz频段的无线通信功能”。
并且,“具备两个以上的频带中的无线通信功能”例如可以是,“具备2.4GHz频段的无线通信功能以及60GHz频段的无线通信功能”,也可以是,“具备5GHz频段的无线通信功能以及60GHz频段的无线通信功能”,还可以是,“具备2.4GHz频段的无线通信功能以及5GHz频段的无线通信功能、和60GHz频段的无线通信功能”。
另外,“具备两个以上的频带中的无线通信功能”并非受上述所限。例如也可以是,“具备A(Hz:赫兹)的频带的无线通信功能、以及B(Hz)的频带的无线通信功能。在此,A是0以上的实数,B是0以上的实数,A≠B成立”。
并且也可以是另外的情况,“具备A(Hz)的频带的无线通信功能、以及B(Hz)的频带的无线通信功能、和C(Hz)的频带的无线通信功能。在此,A是0以上的实数,B是0以上的实数,C是0以上的实数,A≠B、A≠C、以及B≠C成立”。
图45、图46或者图47中的室内网关4502以及室外网关4501、图46中的Wi-Fi AP以及中继器、图47中的MP以及MAP也可以具备光通信功能,能够通过光通信来构成本说明书中说明的网状网络(多跳网络),以进行帧的中继。在该方法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说明同样的效果。
并且,在图45的室内网关4502与室外网关4501之间,能够存在如玻璃窗这种使光透过的物体(例如玻璃板),在室内网关4502与室外网关4501的通信中能够利用光通信。
例如,在利用室外网关4501而被形成的WTTH网络中,通过电波来进行无线通信,在利用室内网关4502而被形成的室内网络4504中,也通过电波来进行无线通信。此时,室内网关4502与室外网关4501的通信可以是光通信,也可以是通过电波的无线通信,还可以是由光通信与通过电波的无线通信对通信状况等进行切换的通信。并且,还可以是由室内网关和室外网关的材料来对光通信与通过电波的无线通信进行切换的通信。
(实施方式A2)
图59示出了图47中的节点(即,室内网关4502、MP*1等、以及MAP#1等)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图59所示的构成示出了节点所具有的功能之中的与帧的收发有关的功能。
第1收发装置1505是用于A(Hz)的频带的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收发装置。第2收发装置1514是用于B(Hz)的频带的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收发装置。在此,A为0以上的实数,B为0以上的实数,且A>B。例如,第1无线通信方式使用60GHz(A=60G)的频带,第2无线通信方式使用2.4GHz(B=2.4G)的频带。
另外,在图59虽然示出了使用两个频带的节点的构成的例子,节点也可以使用三个以上的频带。在这种情况下,节点具备三个以上的频带的通信所需要的收发装置。
第1收发装置1505将以天线1501接收的接收信号1502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解码等处理,输出接收数据1506。另外,接收信号1502是A(Hz)的频带的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信号。
并且,第1收发装置1505将接收信号1502作为输入,进行通信环境的估计,输出接收状态信号1599。
第1收发装置1505将发送数据1507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频率变换等处理,生成发送信号1504并输出。并且,天线1503将发送信号1504作为电波来输出。另外,发送信号1504是A(Hz)的频带的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信号。
共享信息生成部1508将接收数据1506以及接收状态信号1599作为输入,生成用于共享的信息1509并输出。另外,关于这一点将在以后进行说明。
第2收发装置1514将以天线1510接收的接收信号1511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解码等处理,输出接收数据1515。另外,接收信号1511是B(Hz)的频带的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信号。
第2收发装置1514将发送数据1516、用于共享的信息1509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频率变换等处理,生成发送信号1513并输出。于是,天线1512将发送信号1513作为电波来输出。另外,发送信号1513是B(Hz)的频带的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信号。
图60示出了图47中的MP*3与MP*4进行通信的例子。另外,MP*3与MP*4是具有图59所示的构成的装置。
在图60中,坐标图1651表示MP*3的第1收发装置1505的通信的流程。坐标图1652表示MP*3的第2收发装置1514的通信的流程。坐标图1661表示MP*4的第1收发装置1505的通信的流程。坐标图1662表示MP*4的第2收发装置1514的通信的流程。另外,在坐标图1651、1652、1661以及1662中,横轴为时间。
如图60所示,首先,MP*3的第1收发装置1505发送帧1601。另外,关于帧160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如图48所示。并且,帧1601是“A(Hz)的频带的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帧。
于是,例如,MP*4的第1收发装置1505接收帧1601。在接收了帧1601之后,MP*4的第1收发装置1505对MP*3的第1收发装置1505发送调制信号时的接收状态进行估计。并且,MP*4的第1收发装置1505从装置识别信息码元获得装置识别信息,从而知道发送了调制信号的是MP*3。
于是,MP*4的第2收发装置1514发送帧1602。另外,帧1602是“B(Hz)的频带的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帧。
帧1602的构成的例子由图61示出。另外,横轴为时间。例如,帧1602的构成被视为具备前导码、控制信息码元、以及数据码元。
图61中的前导码是通信对方例如进行时间同步以及频率同步等的码元。(也可以进行信号检测。)另外,在此的说明中,通信对方被视为是一个以上、或者两个以上的装置。在此,装置是室内网关4502、MP#1等、MAP*1等。
在图61中的控制信息码元中包括发送方法信息码元。发送方法信息码元包括示出“帧1602是广播(多播)用的帧、还是单播用的帧”的信息。另外,帧1602是广播(多播)用的帧。并且,也可以包括在生成数据码元时所使用的、纠错编码的方法/调制方式的信息、与发送的流数等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
图61的数据码元中包括用于共享的信息码元。在进行图60所示的通信的情况下,用于共享的信息码元包括如下信息,即“MP*3的第1收发装置1505发送了调制信号时的接收状态的估计”信息、以及“发送了调制信号的是MP*3”的信息。
于是,MP*4的第2收发装置1514所发送的帧1602由一个以上或者两个以上的装置接收,这些装置获得“MP*3的第1收发装置1505发送了调制信号时的接收状态的估计”信息、以及“发送了调制信号的是MP*3”的信息。另外,在图47中,帧1602由室内网关4502、MP*1、MP*2、MP*3、MP*5、MP*6、MP*7、MP*8、MAP#1、MAP#2、MAP#3以及MAP#4接收。
这些通过A>B则能够容易地实现。这是因为比较低的频率的电波的能够通信的距离较长的缘故。
据此,能够得到的效果是,MP*3与MP*4的通信状况能够由一个以上或者两个以上的装置容易地掌握。据此,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容易地知道各节点的网状网络的构成,并且能够容易地制作网状网络中的路径图。
另外,在此的说明虽然是MP*3与MP*4的通信状况由装置共享的方法,对于“MP*3与MP*4的通信状况”以外的装置间的通信状况由装置的共享,也能够同样执行。
并且,例如也可以是,第1无线通信方式使用60GHz(A=60G)的频带,第2无线通信方式使用5GHz(B=5G)的频带。但是,并非受该例子所限。
并且,在本说明中虽然以室内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即使将图47中的室内网关4502作为室外网关4501来执行到此为止的说明,也能够同样执行,并且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用于共享的信息码元所包含的用于共享的信息并非受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例子所限。例如可以考虑到的构成是,在构成网状网络(多跳网络)的基础上,共享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在用于共享的信息码元中。
(实施方式A3)
图62示出了图47中的室内网关4502、MP*1等以及MAP#1等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第1收发装置1505是用于进行光通信的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收发装置,第2收发装置1514是用于B(Hz)的频带的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收发装置,B是0以上的实数。另外,在图62中虽然举例示出了具备两个收发装置,不过也可以是具备三个以上的收发装置的构成。
第1收发装置1505将由受光部1801接收的接收信号1502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解码等处理,输出接收数据1506。另外,受光部1801例如能够以光电二极管、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有机CMOS图像传感器等来实现。
并且,第1收发装置1505将接收信号1502作为输入,进行通信环境的估计,输出接收状态信号1599。
第1收发装置1505将发送数据1507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频率变换等处理,生成发送信号1504并输出。于是,发光部1803将发送信号1504作为电波来输出。另外,发光部1803例如能够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来实现。
共享信息生成部1508将接收数据1506以及接收状态信号1599作为输入,生成用于共享的信息1509并输出。另外,关于这一点将在以后进行说明。
第2收发装置1514将由天线1510接收的接收信号1511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解码等处理,输出接收数据1515。另外,接收信号1511是B(Hz)的频带的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信号。
第2收发装置1514将发送数据1516、用于共享的信息1509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频率变换等处理,生成发送信号1513并输出。于是,天线1512将发送信号1513作为电波来输出。另外,发送信号1513是B(Hz)的频带的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信号。
图60示出了图47中的MP*3与MP*4的通信的例子。另外,MP*3与MP*4是图62的构成的装置。
在图60中,坐标图1651表示MP*3的第1收发装置1505的通信的流程。坐标图1652表示MP*3的第2收发装置1514的通信的流程。坐标图1661表示MP*4的第1收发装置1505的通信的流程。坐标图1662表示MP*4的第2收发装置1514的通信的流程。另外,在坐标图1651、1652、1661以及1662,横轴是时间。
如图60所示,首先,MP*3的第1收发装置1505发送帧1601。另外,关于帧160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由图48示出。并且,帧1601是光通信方式的帧。
于是,例如,MP*4的第1收发装置1505接收帧1601。在接收了帧1601之后,MP*4的第1收发装置1505进行“MP*3的第1收发装置1505发送了调制信号时的接收状态的估计”。并且,MP*4的第1收发装置1505通过从装置识别信息码元获得装置识别信息,从而能够知道发送了调制信号的是MP*3。
这样,MP*4的第2收发装置1514对帧1602进行发送。另外,帧1602成为“B(Hz)的频带的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帧。
帧1602的构成的例子由图61示出。另外,横轴为时间。例如,帧1602的构成为具备前导码、控制信息码元、以及数据码元。
图61中的前导码是通信对方进行时间同步以及频率同步等的码元。另外,在此的说明中,通信对方是一个以上或者两个以上的装置。此时,装置是室内网关4502、MP#1等、MAP*1等。
在图61中的控制信息码元中包括发送方法信息码元。发送方法信息码元包括示出“帧1602是广播(多播)用的帧、还是单播用的帧”的信息。另外,帧1602是广播(多播)用的帧。并且,也可以包括在生成数据码元时所使用的、纠错编码的方法/调制方式的信息、与发送的流数等的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
在图61中的数据码元中包括用于共享的信息码元。在进行图60所示的通信的情况下,用于共享的信息码元包括“MP*3的第1收发装置1505发送了调制信号时的接收状态的估计”信息、以及“发送了调制信号的是MP*3”的信息。
并且,MP*4的第2收发装置1514所发送的帧1602,由一个以上或者两个以上的装置接收,这些装置获得“MP*3的第1收发装置1505发送了调制信号时的接收状态的估计”信息、以及“发送了调制信号的是MP*3”的信息。另外,在图47中,帧1602由室内网关4502、MP*1、MP*2、MP*3、MP*5、MP*6、MP*7、MP*8、MAP#1、MAP#2、MAP#3以及MAP#4来接收。
此时,在将“B(Hz)的频带的第2无线通信方式”设为通过电波的无线通信方式,则能够容易地实现。这是因为,光通信是被考虑了光的直进性的,因此能够通信的范围也是有限的缘故。
据此,能够得到的效果是,MP*3与MP*4的通信状况能够由一个以上或者两个以上的装置容易地掌握。据此,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容易地知道各节点的网状网络的构成,并且能够容易地制作网状网络(多跳网络)中的路径图。
另外,在此的说明中,虽然针对MP*3与MP*4的通信状况由装置共享的方法进行了说明,对于“MP*3与MP*4的通信状况”以外的装置间的通信状况由装置的共享,也能够同样地执行。
并且,在本说明中虽然以室内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即使将图47中的室内网关4502作为室外网关4501,来执行到此为止的说明,也能够同样地执行,并且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用于共享的信息码元所包括的用于共享的信息并非受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例子所限。例如,可以考虑到的构成是,在构成网状网络(多跳网络)的基础上,共享所需要的信息包括在用于共享的信息码元中。
(实施方式A4)
在实施方式A2中,图59为图47中的节点(即,室内网关4502、MP*1等、以及MAP#1等)的构成,第1收发装置1505是用于A(Hz)的频带的第1无线通信方式的收发装置,第2收发装置1514是用于B(Hz)的频带的第2无线通信方式的收发装置,A为0以上的实数,B为0以上的实数,且A>B。
此时,对第1收发装置1505的通信方式、第2收发装置1514的通信方式进行说明。
作为多路复用方式,例如有时分多路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多路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Access)、以及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图63示出了在执行TDM时的时间资源的分配的例子。另外,在图63,横轴为时间。
如图63所示,在第1时间视为进行了通过第1通信装置的调制信号的发送1901。在第2时间视为进行了通过第2通信装置的调制信号的发送1902。在第3时间视为进行了通过第3通信装置的调制信号的发送1903。在第4时间视为进行了通过第1通信装置的调制信号的发送1904。
这样,通过时隙来对调制信号(帧)的发送者进行切换。尤其是,将通过改变时间来进行与多个通信装置的通信的方式称为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图64示出了执行FDM时的频率资源的分配的例子。另外,在图64中,横轴为频率。
如图64所示,在第1频带视为进行了通过第1通信装置的调制信号的发送2001。在第2频带视为进行了通过第2通信装置的调制信号的发送2002。在第3时间视为进行了通过第3通信装置的调制信号的发送2003。在第4时间视为进行了通过第1通信装置的调制信号的发送2004。
这样,通过频隙来对调制信号(帧)进行切换。尤其是,将通过改变频率来进行与多个通信装置的通信的方式称为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图65示出了执行CSMA时的时间轴中的帧的例子。另外,在图65中,横轴为时间。
如图65所示,有不存在电波的区间。第1通信装置对该不存在电波的区间进行确认,进行调制信号的发送2101。
这样,想要开始通信的通信装置在开始通信之前,先对周围的通信装置是否发出了电波进行确认,然后才开始通信。尤其是将具有碰撞避免功能的CSMA称为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其是为了避免碰撞,只要周围的通信装置发出电波,就会等待一定期间,当不再从周围发出电波时,则在随机的时间后发送电波的方式。
如在实施方式A2中的说明那样,MP*4将图54所示的帧1602针对多个通信装置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帧1602可以是CSMA或者CSMA/CA的帧。这是因为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的缘故,即在考虑到帧1602被发送的定时不是一定的周期、以及帧1602是广播(多播)的帧的情况下,通过CSMA或者CSMA/CA而帧1602被发送,从而,多个通信装置能够确实地接收到帧1602。并且,能够得到不需要用于对FDM或FDMA、或者、TDM或TDMA进行控制的通信装置的效果。
另外,通过网状网络(多跳网络)进行的通信可以是FDM或FDMA、TDM或TDMA、CSMA、或者CSMA/CA的任一个方式。在通过网状网络进行的通信中,在采用了FDM或FDMA、或者、TDM或TDMA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断续地传送数据的效果。例如,在对调制信号进行断续地中继的情况下,采用这些方式较好。
在通过网状网络(多跳网络)进行的通信中,在采用了CSMA或者CSMA/CA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各通信装置能够减少消耗电力的效果。这是因为,只有在需要进行数据传送时才发送调制信号的缘故。
因此,例如在图47的网状网络中,在第1无线通信方式中使用FDM或FDMA、或者、TDM或TDMA,在第2无线通信方式中使用CSMA或者CSMA/CA(即将帧1602以CSMA、或者、CSMA/CA的方式来发送),据此,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
并且,作为其他的方法,例如在图47的网状网络中,第1无线通信方式以及第2无线通信方式均可以采用CSMA、或者、CSMA/CA。
而且,例如在图47的网状网络(多跳网络)中,作为第1无线通信方式,根据通信状况、传播环境或者通信形态等状况,从“FDM或FDMA、或者、TDM或TDMA”和“CSMA、或者、CSMA/CA”中选择较佳的来使用,作为第2无线通信方式,通过使用CSMA、或者、CSMA/CA(即,将帧1602以CSMA、或者、CSMA/CA的方式来发送),从而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尤其是在第1无线通信方式中,通过根据通信状况、传播环境或者通信形态等状况,来从“FDM或FDMA、或者、TDM或TDMA”和“CSMA、或者、CSMA/CA”中选择较佳的来使用,因此能够得到按照通信环境,来构筑较佳的网状网络(多跳网络)的效果。
另外,在图60的帧1602的发送中,在存在用于对FDM或FDMA、或者、TDM或TDMA进行控制的通信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FDM或FDMA、或者、TDM或TDMA来发送。
并且,在本说明中虽然以室内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即使将图47中的室内网关4502作为室外网关4501来执行到此为止的说明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执行,并且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A5)
如实施方式A3所示,可以将第1无线通信方式设为光通信方式、将第2无线通信方式设为采用了B(Hz)的频带的电波的通信方式。
此时,在图47的网状网络(多跳网络)中,在第2无线通信方式中通过使用CSMA或者CSMA/CA(即,将帧1602以CSMA、或者、CSMA/CA的方式来发送),从而能够得到各通信装置能够减少消耗电力的效果。
另外,在图60的帧1602的发送中,在存在用于对FDM或FDMA、或者、TDM或TDMA进行控制的通信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FDM或FDMA、或者、TDM或TDMA来发送。
并且,在本说明中虽然以室内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即使将图47中的室内网关4502作为室外网关4501来执行到此为止的说明,也能够同样执行,并且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补充A2)
在本说明书中,尤其是在通过电波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天线可以是1条,也可以是2条以上。同样,用于接收调制信号的天线可以是1条,也可以是2条以上。于是,在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天线存在2条以上的情况下,能够适用采用多个天线对多个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方式。因此,在本说明书的各实施方式中,即使适用MIMO方式,也同样能够执行,并且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A6)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利用了本说明书中说明的网络的接入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图66示出了系统构成。在图66中,关于第1网络2213与第2网络2216的关系,视为是第1个方法或者第2个方法。
第1个方法:
将第1网络2213视为是采用了A(Hz)的频带的电波的网络。并且,将第2网络2216视为是采用了B(Hz)的频带的电波的网络。此时,A>B。
例如,第1网络2213是采用了60GHz(A=60G)的频带的网络,第2网络2216是采用了2.4GHz(B=2.4G)的频带的网络。并且,可以满足在第1网络使用的无线通信中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比在第2网络使用的无线通信中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快。
另外,第1网络2213构成图47、图51、图53、图55、图56、图57等的网状网络、多跳网络(但是,第1网络2213也可以不构成网状网络、多跳网络)。
第2网络2216可以是“网状网络、多跳网络”的构成,也可以不是“网状网络、多跳网络”的构成。
第2个方法:
将第1网络2213视为是采用了光通信的网络。并且,将第2网络2216视为是采用了B(Hz)的频带的电波的网络。
另外,第1网络2213构成图47、图51、图53、图55、图56、图57等的网状网络、多跳网络(不过,第1网络2213也可以不构成网状网络、多跳网络)。
第2网络2216可以是“网状网络、多跳网络”的构成,也可以是不是“网状网络、多跳网络”的构成。
在图66中,装置2208经由第1网络2213,与室内网关2211进行通信。并且,装置2208经由第2网络2216,与室内网关2211进行通信。
室内网关2211与室外网关2209进行通信。
室外网关2209经由2207的网络#A,与服务器2205进行通信。
室外网关2209经由2203的网络#B,与终端2201进行通信。
服务器2205经由2203的网络#B,与终端2201进行通信。
另外,关于图66的系统的详细工作将在以后进行说明。
图67示出了与图66的系统的不同的系统构成。图67与图66的不同之处是将网关设为一个。在图67中,关于第1网络2213和第2网络2216的关系,视为是第1个方法或者第2个方法。另外,关于第1个方法、第2个方法与已经记载的相同。
在图67中,装置2208经由第1网络2213,与网关2300进行通信。并且,装置2208经由第2网络2216,与网关2300进行通信。
网关2300经由2207的网络#A,与服务器2205进行通信。
网关2300经由2203的网络#B,与终端2201进行通信。
服务器2205经由2203的网络#B,与终端2201进行通信。
另外,关于图67的系统的详细的工作将在以后说明。
图68是图66、图67中的装置2208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另外在图68中,对于与图15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
第1收发装置1505将天线(光通信的情况为受光部)1501接收的相当于图66或图67的2214_1的接收信号1502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接收数据1506。
第1收发装置1505将发送数据1507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1504,发送信号1504从天线1503作为电波而被输出(光通信的情况下,发送信号1504从照明部1503被照射。)。
另外,第1收发装置1505是用于图66、图67中的第1网络2213的收发装置。
第2收发装置1514将天线1510接收的相当于图66、图67的2217_1的接收信号1511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接收数据1515。
第2收发装置1514将发送数据1516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1513,发送信号1513从天线1512作为电波而被输出。因此,发送信号1513相当于图66、图67的2217_2。
因此,第2收发装置1514是用于图66、图67中的第2网络2216的收发装置。
数据生成部2402将接收数据1506、接收数据1515、信息2401作为输入,输出相当于信息2401的发送数据1507、以及/或者发送信号1516。
图69示出了图66、图67中的终端220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69的收发装置2505将由天线2501接收的接收信号2502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接收数据2506。此时,接收信号2502相当于图66、图67中的2202_2。
并且,收发装置2505将发送数据2507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2504,发送信号2504从天线2503作为电波而被输出。此时,发送信号2504相当于图66、图67中的2202_1。
数据生成部2508将信息2509、接收数据2506作为输入,输出相当于信息2509的发送数据2507。
图70示出了图66的系统、图67的系统的工作例。
首先,对图66的系统中的图70的工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图70中,纵轴为时间。
具有图68的构成的图66、图67中的装置2208的第2收发装置1514对接入请求的信息进行发送(2601)。
于是,室内网关2211将该接入请求的信息,经由第2网络2216来接收(2602)。室内网关2211伴随着该接入请求,对装置2208用于连接的时刻M的第2地址(例如,IP(InternetProtocol)地址)的信息进行发送(2605),装置2208将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经由第2网络2216来接收,从而得到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2606)。但是,时刻M的第2地址的发行可以由室内网关2211执行,或者可以由室外网关2209执行,或者可以由其他的装置执行(时刻M的第2地址是用于经由第2网络2216来连接的地址。)
于是,装置2208对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进行发送。并且,服务器2205例如经由第2网络2216、室内网关2211、室外网络2209、2207的网络#A,得到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2606)。
具有图68的构成的图66、图67中的装置2208的第2收发装置1514发送接入请求的信息(2607)。
于是,室内网关2211经由第2网络2216来接收该接入请求的信息(2608)。
室内网关2211依照接入请求,对用于装置2208进行连接的时刻N的第2地址(例如IP地址)的信息进行发送(2608),装置2208经由第2网络2216接收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从而得到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2609)。不过,时刻N的第2地址的发行可以由室内网关2211执行、或者由室外网关2209执行、或者由其他的装置执行(时刻N的第2地址是用于经由第2网络2216来进行连接的地址。)。
于是,装置2208对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进行发送。这样,服务器2205例如经由第2网络2216、室内网关2211、室外网络2209、2207的网络#A,而得到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2611)。
另外,为了装置2208向服务器2205接入,也可以在服务器2205执行装置2208是否可以进行接入的认证。另外,用于认证的密钥的信息由装置2208和终端2201持有。
接着,终端2201向服务器2205进行“经由第1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因此,终端2201对“经由第1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信息进行发送(2612)。
服务器2205经由2203的网络#B,接收“经由第1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信息(2613)。
与此同时,服务器2205发送“经由第1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的信息(2614)。
装置2208经由2207的网络#A、室外网关2209、室内网关2211、第2网络2216,来接收“经由第1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的信息(2615)。另外,由于“已经由服务器2205经由第2网络2216,获得了用于向装置2208接入的时刻N的第2地址”,因此能够进行。
于是,装置2208进行“经由第1网络2213的接入请求”(2616)。因此,装置2208对“经由第1网络2213的接入请求”的信息进行发送。
室内网关2211经由第1网络来接收该接入请求的信息(2617)。
室内网关2211依照接入请求,对用于装置2208进行连接的时刻X的第1地址(例如IP地址)的信息进行发送(2618),装置2208经由第1网络2213来接收时刻X的第1地址信息,从而得到时刻X的第1地址信息(2619)。不过,时刻X的第1地址的发行可以由室内网关2211执行、或者可以由室外网关2209执行、或者可以由其他的装置执行(时刻X的第1地址是用于经由第1网络2216来进行连接的地址。)。
于是,装置2208对时刻X的第1地址信息进行发送(2620)。这样,服务器2205例如经由第1网络2213、室内网关2211、室外网关2209、2207的网络#A,得到时刻X的第1地址信息(2621)。
另外,为了装置2208向服务器2205接入,在服务器2205可以进行装置2208是否可以进行接入的认证。另外,用于认证的密钥的信息由装置2208和终端2201持有。
服务器2205对时刻X的第1地址信息进行发送(2622)。于是,终端2201经由2203的网络#B,得到时刻X的第1地址信息(2623)。
并且,终端根据时刻X的第1地址信息,经由2203的网络#B、室外网关2209、室内网关2211、第1网络2213,来向装置2208进行接入(2625)。
这样,装置2208对数据进行发送(2626),终端2208例如经由第1网络2213、室内网关2211、室外网关2209、2203的网络#B,来得到该数据(2627)。
接着,对图67的系统中的图70的工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图70中,纵轴为时间。
具有图68的构成的图66、图67中的装置2208的第2收发装置1514对接入请求的信息进行发送(2601)。
于是,网关2300经由第2网络2216来接收该接入请求的信息(2602)。网关2300依照接入请求,对用于装置2208进行连接的时刻M的第2地址(例如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的信息进行发送(2605),装置2208经由第2网络2216来接收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从而得到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2606)。不过,时刻M的第2地址的发行可以由其他的装置执行(时刻M的第2地址是用于经由第2网络2216进行连接的地址。)。
于是,装置2208对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进行发送。这样,服务器2205例如经由第2网络2216、网关2300、2207的网络#A,而得到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2606)。
具有图68的构成的图66、图67中的装置2208的第2收发装置1514对接入请求的信息进行发送(2607)。
于是,室内网关2211经由第2网络2216来接收该接入请求的信息(2608)。
网关2300依照接入请求,对用于装置2208进行连接的时刻N的第2地址(例如IP地址)的信息进行发送(2608),装置2208经由第2网络2216来接收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从而得到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2609)。不过,时刻N的第2地址的发行可以由其他的装置执行(时刻N的第2地址是用于经由第2网络2216进行连接的地址。)。
于是,装置2208对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进行发送。这样,服务器2205例如经由第2网络2216、网关2300、2207的网络#A,而得到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2611)。
另外,为了装置2208向服务器2205进行接入,在服务器2205也可以进行装置2208是否可以接入的认证。另外,用于认证的密钥的信息由装置2208和终端2201持有。
接着,终端2201向服务器2205进行“经由第1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因此,终端2201对“经由第1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信息进行发送(2612)。
服务器2205经由2203的网络#B,接收“经由第1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信息(2613)。
相对应地,服务器2205对“经由第1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的信息进行发送(2614)。
装置2208经由2207的网络#A、网关2300、第2网络2216,来接收“经由第1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的信息(2615)。另外,这是由于“已经获得了用于服务器2205经由第2网络2216向装置2208进行接入的时刻N的第2地址”,因此能够执行。
于是,装置2208进行“经由第1网络2213的接入请求”(2616)。因此,装置2208对“经由第1网络2213的接入请求”的信息进行发送。
网关2300经由第1网络来接收该接入请求的信息(2617)。
网关2300依照接入请求,对用于装置2208进行连接的时刻X的第1地址(例如IP地址)的信息进行发送(2618),装置2208经由第1网络2213来接收时刻X的第1地址信息,从而得到时刻X的第1地址信息(2619)。不过,时刻X的第1地址的发行可以由其他的装置执行(时刻X的第1地址是用于经由第1网络2216来进行连接的地址。)。
于是,装置2208对时刻X的第1地址信息进行发送(2620)。这样,服务器2205例如经由第1网络2213、网关2300、2207的网络#A,而得到时刻X的第1地址信息(2621)。
另外,为了装置2208向服务器2205进行接入,在服务器2205也可以进行装置2208是否可以接入的认证。另外,用于认证的密钥的信息由装置2208和终端2201持有。
服务器2205对时刻X的第1地址信息进行发送(2622)。于是,终端2201经由2203的网络#B来得到时刻X的第1地址信息(2623)。
并且,终端根据时刻X的第1地址信息,经由2203的网络#B、网关2300、第1网络2213,来向装置2208进行接入(2625)。
这样,装置2208对数据进行发送(2626),终端2208例如经由第1网络2213、网关2300、2203的网络#B,从而获得该数据(2627)。
图71示出了图66的系统、图67的系统的工作例。
对图66的系统中的图71的工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图71中,纵轴为时间。并且在图71中,对于与图70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因此,在图71中对与图70不同的工作进行说明。在图71中与图70的不同之处是,从2601至2611的部分。
具有图68的构成的图66、图67中的装置2208的第2收发装置1514对接入请求的信息进行发送(2601)。
于是,室内网关2211经由第2网络2216,来接收该接入请求的信息(2602)。室内网关2211依照接入请求,对用于装置2208进行连接的时刻M的第2地址(例如IP地址)的信息进行发送(2605),装置2208经由第2网络2216来接收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从而得到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2606)。不过,时刻M的第2地址的发行可以由室内网关2211执行、或者可以由室外网关2209执行、或者可以由其他的装置执行(时刻M的第2地址是用于经由第2网络2216进行连接的地址。)。
于是,装置2208对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进行发送。这样,服务器2205例如经由第2网络2216、室内网关2211、室外网络2209、2207的网络#A,从而得到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2606)。
并且,室内网关2211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将第2地址提供到装置2208。
室内网关2211对用于装置2208进行连接的时刻N的第2地址(例如IP地址)的信息进行发送(2608),装置2208经由第2网络2216来接收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从而得到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2609)。不过,时刻N的第2地址的发行可以由室内网关2211执行、或者可以由室外网关2209执行、或者可以由其他的装置执行(时刻N的第2地址是用于经由第2网络2216进行连接的地址。)。
于是,装置2208对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进行发送。这样,服务器2205例如经由第2网络2216、室内网关2211、室外网络2209、2207的网络#A,来得到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2611)。
另外,为了装置2208向服务器2205进行接入,在服务器2205也可以进行装置2208是否可以接入的认证。另外,用于认证的密钥的信息由装置2208和终端2201持有。
对于以后的工作,由于在对图70进行说明时已经说明过,故而在此省略。
接着,对图67的系统中的图71的工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图71中,纵轴为时间。在图71中,对于与图70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因此,在图71中对与图70不同的工作进行说明。在图71中与图70不同之处是,从2601至2611的部分。
具有图68的构成的图66、图67中的装置2208的第2收发装置1514对接入请求的信息进行发送(2601)。
于是,网关2300经由第2网络2216,来接收该接入请求的信息(2602)。网关2300依照接入请求,对用于装置2208进行连接的时刻M的第2地址(例如IP地址)的信息进行发送(2605),装置2208经由第2网络2216,来接收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从而得到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2606)。不过,时刻M的第2地址的发行可以由其他的装置执行(时刻M的第2地址是用于经由第2网络2216进行连接的地址。)。
于是,装置2208对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进行发送。这样,服务器2205例如经由第2网络2216、网关2300、2207的网络#A,从而得到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2606)。
并且,网关2300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将第2地址提供到装置2208。因此,网关2300发送用于装置2208进行连接的时刻N的第2地址(例如IP地址)的信息(2608),装置2208经由第2网络2216来接收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从而得到时刻M的第2地址信息(2609)。不过,时刻N的第2地址的发行可以由其他的装置执行(时刻N的第2地址是用于经由第2网络2216进行连接的地址。)。
于是,装置2208对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进行发送。这样,服务器2205例如经由第2网络2216、网关2300、2207的网络#A,来得到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2611)。
另外,为了装置2208向服务器2205进行接入,在服务器2205也可以进行装置2208是否可以接入的认证。另外,用于认证的密钥的信息由装置2208和终端2201持有。
对于以后的工作,由于在对图70进行说明时已经说明过,故而在此省略。
对图70、图71所示的工作的优点进行说明。
在适用了第1个方法的情况下,由于考虑到与频率的关系,因此能够使第1网络2213中的无线通信的通信距离变短。并且,为了对此进行克服,从而有导入网状网络、多跳网络的可能性。由于这些原因等,装置2208将第2网络2216优先使用,则会有使通信稳定的可能性。于是,装置2208在需要时与第1网络连接,这样能够进行更稳定的通信,据此能够得到终端2201的通信也稳定的效果。而且,在第1网络中,能够进行数据传输速度快的无线通信,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得到的效果是通信装置2208、终端2201能够享受快速的数据传送的恩惠。
在适用了第2个方法的情况下,能够使第2网络的通信距离变长。并且,为此,在第1网络有导入网状网络、多跳网络的可能性。由于这些原因等,装置2208优先使用第2网络2216,则有使通信稳定的可能性。并且,装置2208在需要时与第1网络连接,这样能够进行更稳定的通信,据此能够得到终端2201的通信也稳定的效果。而且,在第1网络,有能够进行数据传输速度快的无线通信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得到的效果是通信装置2208、终端2201能够享受快速的数据传送的恩惠。
在图70、图71中,对装置2208使用第1网络,终端2201利用第1网络来接入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72、图73中,对装置2208使用第2网络,终端2201利用第2网络来接入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72示出了图66的系统、图67的系统的工作例。
首先,对图66的系统中的图72的工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图72中,纵轴为时间。在图72中,对于与图70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因此,在图72中对与图70、图71不同的工作进行说明。因此,省略从2601至2611的说明。
终端2201向服务器2205进行“经由第2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因此,终端2201对“经由第2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信息进行发送(2801)。
服务器2205经由2203的网络#B,来接收“经由第2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信息(2802)。
服务器2205由于已经获得了时刻N的第2地址,因此对时刻N的第2地址进行发送(2803)。于是,终端2201经由2203的网络#B,来得到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2804)。
并且,终端根据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经由2203的网络#B、室外网关2209、室内网关2211、第2网络2216,向装置2208进行接入(2806)。
这样,装置2208对数据进行发送(2807),终端2208例如经由第2网络2216、室内网关2211、室外网关2209、2203的网络#B,来得到该数据(2808)。
另外,为了装置2208向服务器2205进行接入,在服务器2205也可以进行装置2208是否可以接入的认证。另外,用于认证的密钥的信息由装置2208和终端2201持有。
接着,对图67的系统中的图72的工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图72中,纵轴为时间。在图72中对于与图70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因此,在图72对与图70、图71不同的工作进行说明。因此,省略从2601至2611的说明。
终端2201向服务器2205进行“经由第2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因此,终端2201对“经由第2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信息进行发送(2801)。
服务器2205经由2203的网络#B,来接收“经由第2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信息(2802)。
服务器2205由于已经获得了时刻N的第2地址,因此发送时刻N的第2地址(2803)。于是,终端2201经由2203的网络#B,来得到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2804)。
并且,终端根据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经由2203的网络#B、网关2300、第2网络2216,来向装置2208进行接入(2806)。
这样,装置2208对数据进行发送(2807),终端2208例如经由第2网络2213、网关2300、2203的网络#B,来得到该数据(2808)。
另外,为了装置2208向服务器2205进行接入,在服务器2205也可以进行装置2208是否可以接入的认证。另外,用于认证的密钥的信息由装置2208和终端2201持有。
接着,对图73的工作进行说明。图73示出了图66的系统、图67的系统的工作例。
首先,对图66的系统中的图73的工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图73中,纵轴为时间。在图73中对于与图70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编号。因此,在图73对与图70、图71不同的工作进行说明。因此,省略从2601至2611的说明。
终端2201向服务器2205进行“经由第2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因此,终端2201对“经由第2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信息进行发送(2801)。
服务器2205经由2203的网络#B,来接收“经由第2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信息(2802)。
服务器2205由于已经获得了时刻N的第2地址,因此发送时刻N的第2地址(2803)。于是,终端2201经由2203的网络#B,得到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2804)。
并且,终端根据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经由2203的网络#B、室外网关2209、室内网关2211、第2网络2216,来向装置2208进行接入(2806)。
这样,装置2208对数据进行发送(2807),终端2208例如经由第2网络2216、室内网关2211、室外网关2209、2203的网络#B,来得到该数据(2808)。
另外,为了装置2208向服务器2205进行接入,在服务器2205也可以进行装置2208是否可以接入的认证。另外,用于认证的密钥的信息由装置2208和终端2201持有。
接着,对图67的系统中的图73的工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图73中,纵轴为时间。在图73中,对与图70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因此,在图73中对与图70、图71不同的工作进行说明。因此,省略从2601至2611的说明。
终端2201向服务器2205进行“经由第2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因此,终端2201对“经由第2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信息进行发送(2801)。
服务器2205经由2203的网络#B,来接收“经由第2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信息(2802)。
服务器2205由于已经获得了时刻N的第2地址,因此发送时刻N的第2地址(2803)。于是,终端2201经由2203的网络#B,得到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2804)。
并且,终端根据时刻N的第2地址信息,经由2203的网络#B、网关2300、第2网络2216,向装置2208进行接入(2806)。
这样,装置2208对数据进行发送(2807),终端2208例如经由第2网络2213、网关2300、2203的网络#B,来得到该数据(2808)。
另外,为了装置2208向服务器2205进行接入,在服务器2205也可以进行装置2208是否可以接入的认证。另外,用于认证的密钥的信息由装置2208和终端2201持有。
通过进行图72、图73所示的工作,从而能够得到装置2208利用通信稳定的第2网络来进行通信的效果。
另外,图66或者图67的系统也可以根据系统的状况,来对“图70或者图71的工作”与“图72或者图73的工作”进行切换。
即,终端2201虽然从装置2208接受数据,也可以根据系统的状况,来对“如图70或者图71所示那样,终端2201经由第1网络来接收数据的情况”与“如图72或者图73所示那样,终端2201经由第2网络来接收数据的情况”进行切换。
作为一个例子,终端2201通过根据状况来对“图70或者图71的2612那样,进行经由第1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与“图72或者图73的2801那样,进行经由第2网络的向装置2208的连接请求”的状况进行切换,从而能够实现。
并且,在服务器2205提供地址时,能够根据状况来对第1地址的提供与第2地址的提供进行切换,在提供到终端2201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
通过这样的工作,能够得到通信质量的提高和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这双方的效果。
(补充A3)
在本说明书中,与终端的收发所相关联的处理有关的应用(application)例如由服务器等来提供,终端通过安装该应用,从而可以实现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与收发相关联的处理或者处理的一部分。另外,应用可以通过终端经由网络与服务器连接,而被提供到终端,应用也可以通过终端所具有的其他的通信功能、或者终端所连接的其他的通信功能经由网络与服务器连接,而被提供到终端。
在本说明书中,虽然记载为“网状网络”、“多跳网络”,不过也可以是其他的名称。另外,网状网络能够被考虑为是如下的多跳的网络,即终端彼此直接连接,被发送的数据依次经由多个终端,而被发送到所希望的接收方。并且,即使将与网状网络有关的实施方式作为多跳网络来执行,也能够同样执行。
(实施方式A7)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实施方式A6中的图66、图67的终端2201、装置2208、服务器2205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图66、图67中的装置2208的工作进行说明。装置2208的构成如图68所示。
图74示出了,在从图70至图73中,装置2208经由第2网络而得到第2地址(例如,2604、2609)时的装置2208的发送信息、接收信息的状态。
在图74中,3001示出了图68的第1收发装置1505的发送信号1504的状态,3002示出了图68的第1收发装置1505的接收信号1502的状态。另外,所有的横轴都为时间。
并且,3003示出了图68的第2收发装置1514的发送信号1513的状态,3004示出了图68的第2收发装置1514的接收信号1511的状态。另外,所有的横轴都为时间。
如图74所示,图68的第2收发装置1514经由第2网络2216,向室内网关2211或者网关2300,发送包括接入请求3011的信息的发送信号1513。因此,此时,图68的数据生成部2402根据信息2401,将接入请求的信息作为发送数据1516来输出。于是,第2收发装置1514将包括接入请求的信息的发送数据1516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1513,发送信号1513从天线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接收包括图74的接入请求3011的信息的调制信号。于是,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接受接入请求3011的信息,将包括用于经由第2网络2216进行连接的第2地址信息的调制信号发送。因此,如图74的3004所示,图68的第2收发装置1514接收包括第2地址信息3012的信号。
对此时的“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以及、“装置2208”的工作进行说明。
图77示出了“图66的室内网关2211、图67的网关230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另外,在图77中,对于与图15、图68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并省略说明。另外,虽然将1501、1503作为天线,如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在利用光通信的情况下,1501则为受光部,天线1503为发光部。
在图77中,第3收发装置3303是在图66中用于与室外网关2209进行通信的收发装置。
并且,第3收发装置3303是经由图67的2207的网络#A来与服务器2205进行通信的收发装置,并且,第3收发装置3303是经由2203的网络#B,来与服务器2205、终端2201等进行通信的收发装置。
第3收发装置3303将接收信号3301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接收数据3304。并且,第3收发装置3303将发送数据3305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3302。
在图77中,如图74所示,由天线1510来接收包括装置2208所发送的“接入请求3011”的信息的调制信号(接收信号1511),第2收发装置1514将接收信号1511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包括“接入请求3011”的信息的接收数据1515。
数据生成部2402将包括“接入请求3011”的信息的接收数据1515作为输入,发行第2地址,输出包括“第2地址信息3012”的发送数据1516。
于是,第2收发装置1514将包括“第2地址信息3012”的发送数据1516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将发送信号1513作为输出,发送信号1513作为电波从天线1512输出。
据此,图66、图67中的装置2208通过得到第2地址信息,从而能够经由第2网络,与室内网关2211或者网关2300进行通信。
不过,对第2地址的发行可以不是图66的室内网关2211、图67的网关2300,在这种情况下,图66的室内网关2211、图67的网关2300从发行了第2地址的装置获得第2地址信息,例如进行上述的工作。
图75示出了在图70、图71中,装置2208例如经由第2网络来得到第1地址(2623)时的装置2208的发送信息、接收信息的状态。
在图31中,3001示出了图68的第1收发装置1505的发送信号1504的状态、3002示出了图68的第1收发装置1505的接收信号1502的状态。另外,横轴均为时间。
于是,3003示出了图68的第2收发装置1514的发送信号1513的状态,3004示出了图68的第2收发装置1514的接收信号1511的状态。另外,横轴均为时间。
如图75所示,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将包括服务器2205发送的“向第1网络的连接请求3111”的信息的调制信号,经由2207的网络#A来接收。另外,关于在此之前的过程,与利用图70、图71进行的说明相同。
因此,图68的装置2208的第2收发装置1514接收包括由服务器发送的“向第1网络的连接请求3111”的信息的调制信号。因此,第2收发装置1514将以天线1510接收的接收信号1511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对包括“向第1网络的连接请求3111”的信息的接收数据1515进行输出。
与此相对应地,如图75所示,装置2208向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进行经由第1网络2213的连接请求。
因此,图68的数据生成部2402将包括“向第1网络的连接请求3111”的信息的接收数据1515作为输入,判断为进行经由第1网络2213的连接。于是,数据生成部2402对包括经由第1网络2213的“接入请求3112”的信息的发送数据1507进行输出。
图68的装置2208的第1收发装置1505将包括“接入请求3112”的信息的发送数据1507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生成并输出发送信号1504,发送信号1504从天线(或者发光部)1503被输出。
相对应地,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接收由装置2208发送的调制信号,装置2208对包括用于经由第1网络2213进行通信的“第1地址信息3113”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因此,图77的“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通过天线(或者受光部)1501,来接收包括由装置2208所发送的“接入请求3112”的信息的调制信号。因此,第1收发装置1505将以天线(或者受光部)1501接收的接收信号1502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对包括“接入请求3112”信息的接收数据1506进行输出。
这样,图77的“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的数据生成部2402将包括“接入请求3112”信息的接收数据1506作为输入,发行第1地址,并对包括“第1地址信息3113”的发送数据1507进行输出。
于是,第1的发送装置1505将包括“第1地址信息3113”的发送数据1507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1504,发送信号1504例如作为电波(或者光)从天线(或者发光部)1503输出。
不过,发行第1地址的可以不是图66的室内网关2211、图67的网关2300,在这种情况下,图66的室内网关2211、图67的网关2300从发行了第1地址的装置获得第1地址信息,例如进行上述的工作。
于是,图68的装置2208的第1收发装置1505接收包括由“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发送的“第1地址信息3113”的调制信号。因此,图68的装置2208的第1收发装置1505将由天线(或者受光部)1501接收的接收信号1502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第1地址信息3113的接收数据1506。
于是,图68的装置2208的第1收发装置1505接收包括由“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发送的“第1地址信息3113”的调制信号。因此,图68的装置2208的第1收发装置1505将由天线(或者受光部)1501接收的接收信号1502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包括第1地址信息3113的接收数据1506。
图68的装置2208的数据生成部2402将包括第1地址信息3113的接收数据1506作为输入,为了将第1地址信息传送给服务器2205,从而输出包括“第1地址信息3114”的发送数据1507。
图68的装置2208的第1收发装置1505将包括“第1地址信息3114”的发送数据1507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生成发送信号1504并输出。于是,发送信号1504例如作为电波(或者光)从天线(或者发光部)1503输出。
另外,相当于该发送信号1504的信号成为“在图66的的情况下,经由室内网关2211、室外网关2209、2207的网络#A被传送导服务器2205”,“在图67的的情况下,经由网关2300、2207的网络#A被传送到服务器。”。
图76示出了与图75不同的例子,即示出了在图70、图71中,装置2208例如经由第2网络来获得第1地址(2623)时的装置2208的发送信息、接收信息的状态。
在图76中,3001示出图68的第1收发装置1505的发送信号1504的状态,3002示出图68的第1收发装置1505的接收信号1502的状态。另外,横轴均为时间。
并且,3003示出图68的第2收发装置1514的发送信号1513的状态,3004示出图68的第2收发装置1514的接收信号1511的状态。另外,横轴均为时间。
如图76所示,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经由2207的网络#A,来接收包括由服务器2205发送的“向第1网络的连接请求3111”的信息的调制信号。另外,关于在此以前的过程,与利用图70、图71进行的说明相同。
因此,图68的装置2208的第2收发装置1514接收包括由服务器发送的“向第1网络的连接请求3111”的信息的调制信号。因此,第2收发装置1514将由天线1510接收的接收信号1511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包括“向第1网络的连接请求3111”的信息的接收数据1515。
与此同时,如图75所示,装置2208针对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进行经由第1网络2213的连接请求。
因此,图68的数据生成部2402将包括“向第1网络的连接请求3111”的信息的接收数据1515作为输入,判断为进行经由第1网络2213的连接。于是,数据生成部2402输出包括经由了第1网络2213的“接入请求3112”的信息的发送数据1507。
图68的装置2208的第1收发装置1505将包括“接入请求3112”的信息的发送数据1507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生成并输出发送信号1504,发送信号1504从天线(或者发光部)1503输出。
与此相对应地,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接收由装置2208发送的调制信号,对包括用于装置2208经由第1网络2213进行通信的“第1地址信息3113”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因此,图77的“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通过天线1501,来接收包括装置2208所发送的“接入请求3112”的信息的调制信号。因此,第1收发装置1505将由天线(或者受光部)1501接收的接收信号1502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包括“接入请求3112”信息的接收数据1506。
这样,图77的“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的数据生成部2402将包括“接入请求3112”信息的接收数据1506作为输入,发行第1地址,并输出包括“第1地址信息3113”的发送数据1516。
于是,第2的发送装置1514将包括“第1地址信息3113”的发送数据1516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1513,发送信号1513从天线1512例如作为电波被输出。
不过,发行第1地址的可以不是图66的室内网关2211、图67的网关2300,在这种情况下,图66的室内网关2211、图67的网关2300从发行了第1地址的装置,获得第1地址信息,例如进行上述的工作。
于是,图68的装置2208的第2收发装置1514接收包括由“图66的室内网关2211、或者图67的网关2300”发送的“第1地址信息3113”的调制信号。因此,图68的装置2208的第2收发装置1514将由天线1510接收的接收信号1511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包括第1地址信息3113的接收数据1515。
在图76、图77的例子中虽然对在图68的装置2208,“第1地址信息”由第1收发装置1505或者第2收发装置1514来发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受此所限,在装置2208具备其他的发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由该发送装置发送包括第1地址信息的发送信号,并将“第1地址信息”向服务器2205传送。
另外,如实施方式A6中的说明所示,装置2208在针对服务器220发送第1地址信息或者第2地址信息时,也可以与此相对应地发送认证信息。因此,例如在装置2208的构成为图68的构成时,信息2401中可以包括认证的信息。此时,认证信息被包括在发送数据1507以及/或者发送数据1516中。于是,服务器2205得到该信息,判断“第1地址信息、第2地址信息是有效的信息还是无效的信息”,在判断为是有效的信息的情况下,对第1地址信息、第2地址信息进行存储。终端2201也是同样,将认证的信息针对服务器2205发送,在认证成功的情况下,终端2201从服务器2205获得第1地址信息、第2地址信息。
如以上所示,通过装置2208、室内网关2211、网关2300进行工作,从而能够得到在实施方式A6中所述的效果。
接着,对在执行“图70所示的通信以及/或者图71所示的通信”、以及/或者“图72所示的通信以及/或者图73所示的通信”时的图66、图67的终端2201、服务器2205、装置2208的工作进行说明。
图79示出了服务器2205的构成的一个例子。3501是收发装置群,例如收发装置群3501由N个收发装置构成。另外,N为1以上的整数。
收发装置群3501将接收信号作为输入,在各收发装置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与N个收发装置对应的接收数据群3502。
并且,收发装置群3501将发送数据群3503作为输入,在各收发装置中,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发送与N个收发装置对应的发送调制群。
存储部3504可以将接收数据群3505、信息3506作为输入,对“接收数据群3505或者信息3506的数据(的一部分)”进行存储。并且,存储部3504将接收数据群3505、信息3506作为输入,根据“接收数据群3505或者信息3506的数据(的一部分)”,对存储的数据3505进行输出。
数据生成部3507将存储的数据3505、信息3506、接收数据群3502作为输入,根据这些数据,生成并输出发送数据群3503。
根据图78,对终端2201、服务器2205、装置2208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图78中,3401示出终端2201的通信的状态,3402示出服务器2205的通信的状态,3403示出装置2208的通信的状态。另外,在图78中,横轴为时间。
如图78所示,终端3411为了向装置2208进行连接请求,从而发送“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另外,在“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中包括“是经由第1网络2213来连接”、或者“还是经由第2网络2216来连接”的信息。此时,也可以不是直接的“是经由第1网络2213来连接”“还是经由第2网络2216来连接”的信息。
例如,可以是“进行请求的传输速度的信息”、“希望通信中稳定的网络的这一信息”等间接的信息(此时,“是经由第1网络2213来连接”、还是“经由第2网络2216来连接”的选择可以由服务器2205执行。)另外,终端3411在发送“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之前,被视为没有保持用于向装置2208进行接入的第1地址信息、以及第2地址信息。并且,服务器2205至少被视为,已经经由第2网络2216,获得了用于与装置2208进行通信的第2地址信息。另外,关于这一点已经进行了说明。
对发送“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的终端2201的工作进行说明。终端2201的构成如图69所示。数据生成部2508将信息2509作为输入,输出包括“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的发送数据2507。
收发装置2505将包括“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的发送数据2507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对包括“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的发送信号2504进行输出,包括“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的发送信号2504作为电波从天线2503输出。
于是,服务器2205经由2203的网络#B,获得包括“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的发送信号2504或者与此相当的信号。
因此,具有图79的构成的服务器2205将包括“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的接收信号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获得“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输出包括“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的接收数据群3502。另外,也可以不是通过构成接收数据群3502的所有信号来输出接收数据。
关于获得了“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的服务器2205的工作,在“终端2201经由第1网络2213与装置2208连接的情况”和“终端2201经由第2网络2216与装置2208连接的情况”下的工作不同。以下对“终端2201经由第1网络2213与装置2208连接的情况”的服务器2205的工作、以及“终端2201经由第2网络2216与装置2208连接的情况”的服务器2205的工作分别进行说明。
“终端2201经由第1网络2213与装置2208连接的情况”:如利用图70、图71、图75、图76所说明的那样,获得了“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的服务器2205,为了进行经由第1网络2213的与装置2208的通信,从而需要得到装置的第1地址信息。
因此,在图79的服务器2205中,收发装置群3501获得接收信号群,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对包括“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的接收数据群3502进行输出。
数据生成部3507将包括“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的接收数据群3502作为输入,在“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中包括“终端2201经由第1网络2213与装置2208连接”请求的情况下,对包括“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中的“终端2201经由第1网络2213与装置2208连接”请求的信息的发送数据群3503进行输出。
收发装置群3501针对包括“终端2201经由第1网络2213与装置2208连接”请求的信息的发送数据群3503,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群。
于是,在图66的情况下,包括发送信号群中的“终端2201经由第1网络2213与装置2208连接”请求的信息的数据,经由2207的网络#A、室外网关2209、室内网关2211、第2网络2216,而被传送到装置2208。在图67的情况下,包括发送信号群中的“终端2201经由第1网络2213而与装置2208连接”请求的信息的数据,经由2207的网络#A、网关2300、第2网络2216,被传送到装置2208。
这样,装置2208获得第1地址信息,包括第1地址信息的数据被传送到服务器2205,关于该过程,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故而在此省略。
于是,如图78所示,包括“地址信息3412”的调制信号由服务器2205发送。因此,在图79的服务器2205,收发装置群3501获得接收信号群,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对包括“第1地址信息”的接收数据群3502进行输出。
数据生成部3507将包括“第1地址信息”的接收数据群3502作为输入,并对包括“第1地址信息”的发送数据群3503进行输出。
收发装置群3501将包括“第1地址信息”的发送数据群3503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生成发送信号群并输出。另外,包括“第1地址信息”的发送信号群相当于图78的“地址信息3412”。
具有图69的构成的终端2201接收与包括服务器2205所发送的“第1地址信息”的发送信号群相当的信号。收发装置2505将由天线2501接收的接收信号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包括“第1地址信息”的接收数据2506。
数据生成部2508将信息2509以及包括“第1地址信息”的接收数据2506作为输入,由于得到了第1地址信息,因此输出包括“连接请求3413”的数据的发送数据2507,所述“连接请求3413”的数据中包括用于向装置2208连接的且用于向第1地址接入的控制信息。
收发装置2505将包括含有用于向第1地址接入的控制信息的“连接请求3413”的数据的发送数据2507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生成发送信号2504并输出。于是,发送信号2504作为电波从天线2503输出。
于是,相当于发送信号2504的信号例如经由2203的网络#B、“室外网关2209、室内网关2211(或者网关2300)”、第1网络2213,而被传送到装置2208。
具有图68的构成的装置2208的第1收发装置1505将由天线(或者受光部)1501接收的接收信号1502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对包括“连接请求3413”的信息的接收数据1506进行输出。数据生成部2402将包括“连接请求3413”的信息的接收数据1506、信息2401作为输入,根据包括“连接请求3413”的信息的接收数据1506,生成并输出发送数据1507。
第1收发装置1505将发送数据1507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1504,发送信号1504例如作为电波从天线(或者发光部)1503输出(在光通信的情况下为发光)。此时,包括发送数据1507的发送信号1504相当于图78的数据3414。
于是,终端2201经由第1网络2213等,接收相当于第1收发装置1505所发送的发送信号1504的信号,从而得到数据3414。
“终端2201经由第2网络2216而与装置2208连接的情况”:
如利用图70、图71、图75、图76进行的说明的那样,在由服务器2205得到“连接请求3411”的信息的时刻,服务器2205得到用于终端2201经由第2网络2216而与装置2208连接的第2地址信息。
因此,具有图79的构成的服务器2205的收发装置群3501将包括“第2地址信息”的发送数据群3503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生成并输出发送信号群。另外,包括“第2地址信息”的发送信号群相当于图78的“地址信息3412”。
具有图69的构成的终端2201接收相当于包括服务器2205所发送的“第2地址信息”的发送信号群的信号。收发装置2505将由天线2501接收的接收信号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并输出包括“第2地址信息”的接收数据2506。
数据生成部2508将信息2509以及包括“第2地址信息”的接收数据2506作为输入,得到第2地址信息,对包括“连接请求3413”的数据的发送数据2507进行输出,所述“连接请求3413”的数据包括用于为了针对装置2208进行连接而向第2地址接入的控制信息。
收发装置2505将包括含有用于向第2地址接入的控制信息的“连接请求3413”的数据的发送数据2507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生成并输出发送信号2504。于是,发送信号2504作为电波从天线2503输出。
于是,相当于发送信号2504的信号例如经由2203的网络#B、“室外网关2209、室内网关2211(或者网关2300)”、第2网络2216,而被传送到装置2208。
具有图68的构成的装置2208的第2收发装置1514将由天线1510接收的接收信号1511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对包括“连接请求3413”的信息的接收数据1515进行输出。数据生成部2402将包括“连接请求3413”的信息的接收数据1515、信息2401作为输入,根据包括“连接请求3413”的信息的接收数据1515,生成并输出发送数据1516。
第2收发装置1514将发送数据1516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映射等处理,并输出发送信号1513,发送信号1513例如作为电波从天线1512输出。此时,包括发送数据1526的发送信号1524相当于图78的数据3414。
于是,终端2201经由第2网络2216等,接收相当于由第2收发装置1514发送的发送信号1516的信号,从而得到数据3414。
另外,如实施方式A6中的说明那样,如图78的3411所示,在终端2201针对服务器2205进行连接请求(3411)时,还可以发送认证信息。因此,例如在终端2201的构成为图69的构成时,信息2509可以包括认证的信息。此时,认证信息被包括在发送数据2507中。于是,服务器2205得到该信息,判断“连接请求是有效的信息还是无效的信息”,在判断为是有效的信息的情况下,允许连接请求。
如以上所述,通过执行本实施方式,从而能够得到实施方式A6中说明的效果。即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实现通信质量的提高以及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这双方。
另外,装置2208针对终端2201通知第1地址、第2地址的方法并非受本实施方式的方法所限,可以使用任意的网络来进行通知。
(补充A4)
在本说明书中,收发装置、收发装置群具有用于发送的信号处理功能、以及用于接收的信号处理功能。
此时,作为“用于发送的信号处理的功能”中的信号处理,虽然记载为“纠错编码、映射”,也可以进行除此以外的信号处理。例如,也可以进行多路复用、正交调制、频率变换、频带限制、放大等处理。但是,用于发送的信号处理并非受此所限。
并且,作为“用于接收的信号处理的功能”中的信号处理,虽然记载为“解调、纠错码的解码”,不过也可以进行除此以外的信号处理。例如,逆多路复用、频率变换、正交解调、频率同步、时间同步、信道估计、失真估计等处理。但是,用于接收的信号处理并非受此所限。
(实施方式A8)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网状网络、多跳通信”的构成方法,对采用了服务器的“网状网络、多跳通信”的构成方法进行说明。
图80示出了由“终端3600”、“MAP(Mesh Access Point)(3601_1、3601_2、3601_3、3601_4、3601_5)”、“具备第1网络用网关3602_1以及第2网络用网关3602_2的网关3602”、“服务器3603”构成的网络的状态。
另外,关于第1网络与第2网络的关系,由于已经在实施方式A6进行了详细说明,故而省略说明。并且,在图81(以及图82)中虽然记载了MAP,不过也可以是MP(Mesh Point),还可以存在AP(Access Point)。并且,MAP均能够经由第1网络进行通信、经由第2网络进行通信。
如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说明那样,3601_1的MAP#1、3601_2的MAP#2、3601_3的MAP#3、3601_4的MAP#4、3601_5的MAP#5在第1网络生成“能够连接的MAP的搜索、以及与能够连接的MAP经由第1网络的连接的状况等”的“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有关的信息”。
于是,如图80所示,3601_1的MAP#1、3601_2的MAP#2、3601_3的MAP#3、3601_4的MAP#4、3601_5的MAP#5利用第2网络,针对第2网络用网关3602_2发送“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构成有关的信息”。
第2网络用网关3602_2将从3601_1的MAP#1、3601_2的MAP#2、3601_3的MAP#3、3601_4的MAP#4、3601_5的MAP#5得到的“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构成有关的信息3651”发送到服务器3603。
于是,如图81所示,服务器3603根据“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构成有关的信息3651”,决定具体的“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方法”,向第2网络用网关3602_2发送“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有关的指示信息3652”。
第2网络用网关3602_2将“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有关的指示信息3652”作为输入,将包括“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有关的指示信息3652”的发送信号,发送到3601_1的MAP#1、3601_2的MAP#2、3601_3的MAP#3、3601_4的MAP#4、3601_5的MAP#5。
另外,“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有关的指示信息”是与路径有关的信息。关于该与路径有关的信息,例如在图81的情况中,在终端3600针对第1网络用网关3602_1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成为经由3601_2的MAP#2、3601_3的MAP#3、3601_4的MAP#4的路径来发送调制信号,因此是与该路径有关的信息。
并且,虽然服务器3603决定“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方法”,也可以存在为了变更用于决定“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方法”的处理方法的输入信号,可以存在“用于通过算法变更、功能追加的程序的改写的信号3653”。另外,也可以通过“用于通过算法变更、功能追加的程序改写的信号3653”,来向服务器3603添加新的功能。关于这一点,以后将利用图82来说明。
于是,在图81的情况下,3601_2的MAP#2与3601_3的MAP#3建立通信、3601_3的MAP#3与3601_4的MAP#4建立通信、3601_4MAP#4与第1网络用网关3602_1建立通信。
终端3600针对第1网络进行接入请求。在图81中,终端3600将包括向第1网络进行接入请求的信息的调制信号发送到3601_2的MAP#2。于是,相当于该调制信号的信号经由3601_2的MAP#2、3601_3的MAP#3、3601_4的MAP#4,而被传送到第1网络用网关。
于是,终端3600以及第1网络用网关3602_1经由3601_2的MAP#2、3601_3的MAP#3、3601_4的MAP#4来进行通信。另外,第1网络用网关3602_1也可以将终端3600所发送的调制信号中包括的信息或者其中一部分,传送到其他的装置。
图82示出了图80、图81中的服务器3603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服务器3603,作为用于进行处理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而具备3801_1的识别层API、3801_2的分析层API、3801_3学习层API、3801_4的通信网络层API等,这些API与3802的应用连接的API连接,以各自的API进行处理,从而决定“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方法”。于是,用于3802的应用连接的API与网络连接,对处理结果进行输出。
如以上所述,MAP向服务器通知第1网络的连接状态,通过服务器决定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构成,从而能够得到终端能够容易地通过第1网络来进行通信。并且,通过MAP利用第2网络,将第1网络的连接状态提供到服务器,从而可以不用构成网状网络,服务器就能够得到第1网络的连接状态,从而能够使处理变得简单。
接着,对与利用了上述的服务器的“网状网络、多跳通信”的构成方法不同的其他的构成方法进行说明。
图80示出了由“终端3600”、“MAP(Mesh Access Point)(3601_1、3601_2、3601_3、3601_4、3601_5)”、“具备第1网络用网关3602_1以及第2网络用网关3602_2的网关3602”、“服务器3603”构成的网络的状态。
另外,关于第1网络与第2网络的关系,由于在实施方式6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故而省略说明。并且,在图81(以及图82)中虽然记载了MAP,不过也可以是MP(Mesh Point),还可以存在AP(Access Point)。于是,MAP均可以通过第1网络进行通信、通过第2网络进行通信。
如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3601_1的MAP#1、3601_2的MAP#2、3601_3的MAP#3、3601_4的MAP#4、3601_5的MAP#5在第1网络中生成“能够连接的MAP的搜索、以及与能够连接的MAP通过第1网络的连接的状况等”的“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有关的信息”。
于是,如图80所示,3601_1的MAP#1、3601_2的MAP#2、3601_3的MAP#3、3601_4的MAP#4、3601_5的MAP#5利用第2网络,针对第2网络用网关3602_2发送“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构成有关的信息”。
第2网络用网关3602_2将从3601_1的MAP#1、3601_2的MAP#2、3601_3的MAP#3、3601_4的MAP#4、3601_5的MAP#5得到的“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构成有关的信息3651”发送到服务器3603。
于是,如图83所示,服务器3603根据“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构成有关的信息3651”,决定具体的“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方法”,向第1网络用网关3602_1发送“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有关的指示信息3652”。
第1网络用网关3602_1将“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有关的指示信息3652”作为输入,将包括“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有关的指示信息3652”的发送信号例如发送到3601_4的MAP#4。
另外,“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有关的指示信息3652”是与路径有关的信息。关于该与路径有关的信息,例如在图81的情况中,在终端3600针对第1网络用网关3602_1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成为经由3601_2的MAP#2、3601_3的MAP#3、3601_4的MAP#4的路径来发送调制信号,因此为与该路径有关的信息。
另外,关于服务器3603的工作,由于已经利用图81、图82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于是,在图83的情况下,3601_2的MAP#2与3601_3的MAP#3建立通信、3601_3的MAP#3与3601_4的MAP#4建立通信、3601_4MAP#4与第1网络用网关3602_1建立通信。此时,第1网络用网关3602_1将包括“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有关的指示信息3652”的发送信号发送到3601_4的MAP#4,对此进行了接收的3601_4的MAP#4将包括“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有关的指示信息3652”的发送信号发送给3601_3的MAP#3,对此进行了接收的3601_3的MAP#3将包括“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有关的指示信息3652”的发送信号发送到3601_2的MAP#2,据此,能够使“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有关的指示信息3652”由3601_4的MAP#4、3601_3的MAP#3、3601_2的MAP#2共享。
终端3600针对第1网络进行接入请求。在图83中,终端3600将包括向第1网络的接入请求的信息的调制信号,发送到3601_2的MAP#2。这样,相当于该调制信号的信号经由3601_2的MAP#2、3601_3的MAP#3、3601_4的MAP#4,被传送到第1网络用网关。
于是,终端3600以及第1网络用网关3602_1经由3601_2的MAP#2、3601_3的MAP#3、3601_4的MAP#4进行通信。另外,第1网络用网关3602_1可以将终端3600所发送的调制信号中包括的信息、或者其中一部分传送到其他的装置。
如以上所述,通过MAP向服务器通知第1网络的连接状态,服务器决定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构成,从而能够得到的效果是,终端能够容易地通过第1网络进行通信。
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记载了服务器3603经由第1网络或者第2网络,将“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有关的指示信息3652”传送到MAP的方法,但是并非受此所限,服务器3603也可以经由第1网络、第2网络以外的网络,将“与第1网络中的网状网络连接有关的指示信息3652”传送到MAP。
(补充A5)
在本说明书中,虽然采用“网状网络”用语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将“网状网络”替换为“自组织网络”,来执行各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虽然采用了终端、网关、MAP、MP、AP、服务器的名称对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不过装置的名称并非受此所限,也可以称为装置、通信装置、基站、无线装置、无线电站等。
(实施方式B1)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84对通信系统BS进行说明。
如图84所示,通信系统BS具备:访问接入点B101、中继器#1的B102_1(也称为第1中继器或第1通信装置)、以及中继器#2的B102_2(也称为第2中继器或第2通信装置)。另外,也将本说明书中的“中继器”称为“通信装置”。并且,能够将通信系统BS视为是一个虚拟的访问接入点(虚拟访问接入点)。换而言之,能够将访问接入点B101、中继器#1的B102_1、以及中继器#2的B102_2视为是一个虚拟的访问接入点(虚拟访问接入点)。
访问接入点B101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1信道与中继器#1的B102_1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以与第1频带不同的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2信道与中继器#2的B102_2进行无线通信,中继器#1的B102_1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终端B103进行无线通信,中继器#2B的102_2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终端B103进行无线通信。在此,频带是示出能够用于通过某通信标准或通信方式来进行通信的频率的范围的概念,包括1个以上的信道。频带例如是5GHz频段或6GHz频段。并且,信道是指,用于通过某通信标准或通信方式进行的一个通信中的例如“示出频率概念”或“频带中的频率的单位”,例如是以5.2GHz为中心的20MHz左右的频带。一般而言,信道如“信道40”所示,可以由被分配到信道的编号来确定。并且也可以利用将多个相邻的信道同时使用的通道捆合技术(Channel bonding)这种方法。
在此,第3信道可以是与第2信道相同的信道,第4信道可以是与第1信道相同的信道。
并且,第1中继器和第2中继器也可以被配置在一个框体内。
并且,访问接入点可以利用通过OFDMA的多址接入,来与第1中继器以及第2中继器通信。
并且,终端可以包括多个终端,第1中继器以及第2中继器的至少一方可以利用通过OFDMA的多址接入,来与多个终端进行通信。
并且可以是,访问接入点将一个数据向第1中继器以及第2中继器分别发送,第1中继器在接收到上述的一个数据的情况下,将“接收的上述的一个数据”或“包括接收的上述的一个数据的至少一部分的数据”发送到终端,第2中继器在接收到上述的一个数据的情况下,将“接收的上述的一个数据”或“包括接收的上述的一个数据的至少一部分的数据”发送到终端。
并且,与通信系统BS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B103,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第1中继器进行无线通信,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第2中继器进行无线通信。
以后将对通信系统BS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84所示,访问接入点B101将数据作为输入,根据该数据B100生成调制信号,并发送到B102_1的中继器#1以及/或者B102_2的中继器#2。
于是,B102_1的中继器#1接收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根据接收的调制信号,生成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将生成的调制信号向终端B103发送。
同样,B102_2的中继器#2接收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根据接收的调制信号,生成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将生成的调制信号向终端B103发送。
另外,成为访问接入点B101的输入的数据虽然被视为是1个体系(B100),不过并非受此所限,访问接入点B101也可以是输入多个体系的数据的构成。
另外,也将数据B100称为“一个数据”。访问接入点B101可以将数据B100复制成2个,其中一个经由B102_1的中继器#1被发送到终端,另一个经由B102_2的中继器#2被发送到终端。并且,访问接入点B101可以将数据B100之中的一部分,经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到终端,将数据B100中的上述一部分剩余的部分,经由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到终端。
另外,中继器#1的B102_1与中继器#2的B102_2也可以具有访问接入点的功能。并且,访问接入点具有作为中继器#1的B102_1或中继器#2的B102_2来工作的功能,这种访问接入点也可以作为中继器#1B的102_1或中继器#2的B102_2来工作。
并且,访问接入点B101针对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并且,访问接入点B101针对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另外,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的传输。
并且,虽然B102_1的中继器#1根据接收的调制信号,生成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不过,此时为生成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并进行发送。并且,虽然B102_2的中继器#2根据接收的调制信号,生成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不过,此时为生成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并进行发送。另外,在进行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图85、图86、图87示出了此时的访问接入点B101所发送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以及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例子。在图85、图86、图87中,横轴为时间。
如图85、图86、图87所示,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同样,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由前导码B201_2、控制信息码元B202_2、数据码元B203_2构成。另外,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可以是一个以上,并且,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另外,前导码例如对于通信对方而言是已知的调制信号,是用于通信对方进行信号检测、频偏的估计、时间同步、频率同步等的码元。并且,控制信息码元包括在生成数据码元时使用的调制信号、纠错编码方法(例如,纠错码的种类、纠错码的码长、块长)、发送方法(例如,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等信息。并且,数据码元是用于传输数据的码元。
在图85的例子中,在第1时间存在前导码B201_1,同样,在第1时间存在前导码B201_2。并且,在第2时间存在控制信息码元B202_1,同样,在第2时间存在控制信息码元B202_2。并且,在第3时间存在数据码元B203_1,同样,在第3时间存在数据码元B203_2。
此时,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1频带(例如5GHz频段),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并且,由前导码B201_2、控制信息码元B202_2、数据码元B203_2构成的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2频带(例如6GHz频段),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另外,第1频带与第2频带不同。
另外,在“调制信号利用第1频带被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意味“调制信号利用第1频带中包括的信道而被发送”。关于类似的表现也是同样。
图86示出了与图85不同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以及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另外,对于与图85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省略详细的说明。不过,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可以是一个以上,并且,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如图86所示,前导码B201_1存在于第1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202_1存在于第2时间、数据码元B203_1存在于第3时间。并且,前导码B201_2存在于第4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202_2存在于第5时间、数据码元B203_2存在于第6时间。
并且,图86的例子与图85的例子的不同之处是,“在图86的例子中,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与由前导码B201_2、控制信息码元B202_2、数据码元B203_2构成的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的一部分,在时间上重叠”。
例如,在图86中,在前导码B201_2所存在的第4时间中,存在数据码元B203_1的一部分。并且,在控制信息码元B202_2所存在的第5时间中,存在数据码元B203_1的一部分。数据码元B203_2所存在的第6时间的一部分与数据码元B203_1所存在的第3时间的一部分,在时间上重叠。
另外,图86仅为一个例子,帧结构并非受此例子所限,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即可。
并且,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1频带(例如5GHz频段),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并且,由前导码B201_2、控制信息码元B202_2、数据码元B203_2构成的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2频带(例如6GHz频段),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另外,第1频带与第2频带不同。
图87示出了与图85、图86不同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以及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另外,对于与图85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省略详细的说明。不过,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可以是一个以上,并且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如图87所示,前导码B201_1存在于第1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202_1存在于第2时间,数据码元B203_1存在于第3时间。并且,前导码B201_2存在于第4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202_2存在于第5时间,数据码元B203_2存在于第6时间。
并且,图87的例子与图85、图86的例子的不同之处是,“在图87的例子中,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与由前导码B201_2、控制信息码元B202_2、数据码元B203_2构成的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在时间上不重叠”。
因此,在前导码B201_1所存在的第1时间中,不存在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同样,在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所存在的第2时间中,不存在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并且,在数据码元B203_1所存在的第3时间中,不存在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
并且,在前导码B201_2所存在的第4时间中,不存在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同样,在控制信息码元B202_2所存在的第5时间中,不存在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并且,在数据码元B203_2所存在的第6时间中,不存在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
另外,图87仅为一个例子,帧结构并非受该例子所限,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即可。
并且,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1频带(例如5GHz频段),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并且,由前导码B201_2、控制信息码元B202_2、数据码元B203_2构成的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2频带(例如6GHz频段),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另外,第1频带与第2频带不同。
图88、图89、图90示出了B102_1的中继器#1以及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例子。在图88、图89、图90中,横轴为时间。
如图88、图89、图90所示,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由前导码B501_1、控制信息码元B502_1、数据码元B503_1构成。同样,由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由前导码B501_2、控制信息码元B502_2、数据码元B503_2构成。不过,B102_1的中继器#1所发送的调制信号可以是一个以上,并且,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另外,前导码例如对于通信对方而言是已知的调制信号,是用于通信对方进行信号检测、频偏的估计、时间同步、频率同步等的码元。并且,控制信息码元包括在生成数据码元是所使用的调制信号、纠错编码方法(例如,纠错码的种类、纠错码的码长、块长)、发送方法(例如,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等信息。并且,数据码元是用于传输数据的码元。
在图88的例子中,在第X1时间中存在前导码B501_1,同样,在第X1时间存在前导码B501_2。并且,在第X2时间中存在控制信息码元B502_1,同样,在第X2时间中存在控制信息码元B502_2。并且,在第X3时间中存在数据码元B503_1,同样,在第X3时间中存在数据码元B503_2。
另外,“第X1时间”也可以称为“时间X1”。对于类似的表现也是同样。
此时,由前导码B501_1、控制信息码元B502_1、数据码元B503_1构成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使用第2频带(6GHz频段)。并且,由前导码B501_2、控制信息码元B502_2、数据码元B503_2构成的由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使用第1频带(5GHz)。
图89示出了与图88不同的“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以及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另外,对于与图88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并省略说明。不过,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可以是一个以上,并且,由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如图89所示,前导码B501_1存在于第X1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502_1存在于第X2时间,数据码元B503_1存在于第X3时间。并且,前导码B501_2存在于第X4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502_2存在于第X5时间,数据码元B503_2存在于第X6时间。
并且,图89的例子与图88的例子的不同之处是,“在图89的例子中,由前导码B501_1、控制信息码元B502_1、数据码元B503_1构成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与由前导码B501_2、控制信息码元B502_2、数据码元B503_2构成的由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的一部分,在时间上重叠”。
例如,在图89中,在前导码B501_2所存在的第X4时间中,存在数据码元B503_1的一部分。并且,在控制信息码元B502_2所存在的第X5时间中,存在数据码元B503_1的一部分。数据码元B503_2所存在的第X6时间的一部分与数据码元B503_1所存在的第X3时间的一部分在时间上重叠。
另外,图89仅为一个例子,帧结构并非受该例子所限,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即可。
并且,由前导码B501_1、控制信息码元B502_1、数据码元B503_1构成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使用第2频带(6GHz频段)。并且,由前导码B501_2、控制信息码元B502_2、数据码元B503_2构成的由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使用第1频带(5GHz)。
图90示出了与图88、图89不同的“B102_1的中继器#1所发送调制信号以及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另外,对于与图88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省略详细的说明。不过,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可以是一个以上,并且,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如图90所示,前导码B501_1存在于第X1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502_1存在于第X2时间,数据码元B503_1存在于第3时间。并且,前导码B502_2存在于第X4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502_2存在于第X5时间,数据码元B503_2存在于第X6时间。
并且,图90的例子与图88、图89不同之处是,“在图90的例子中,由前导码B501_1、控制信息码元B502_1、数据码元B503_1构成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与由前导码B501_2、控制信息码元B502_2、数据码元B503_2构成的由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在时间上不重叠”。
因此,在前导码B501_1所存在的第X1时间中,不存在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同样,在控制信息码元B502_1所存在的第X2时间中,不存在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并且,在数据码元B503_1所存在的第X3时间中,不存在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
并且,在前导码B501_2所存在的第X4时间中,不存在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同样,在控制信息码元B502_2所存在的第X5时间中,不存在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并且,在数据码元B503_2所存在的第X6时间中,不存在B102_1的中继#1所发送的调制信号。
另外,图90仅为一个例子,帧结构并非受该例子所限,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即可。
并且,由前导码B501_1、控制信息码元B502_1、数据码元B503_1构成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使用第2频带(6GHz频段)。并且,由前导码B501_2、控制信息码元B502_2、数据码元B503_2构成的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使用第1频带(5GHz)。
另外,用于访问接入点B101向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调制信号的信道相当于第1信道。用于访问接入点B101向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调制信号的信道相当于第2信道。用于B102_1的中继器#1向终端发送调制信号的信道相当于第3信道。用于B102_2的中继器#2向终端发送调制信号的信道相当于第4信道。
对到此为止说明的由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构成的系统的各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
图91示出了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第1频带用发送装置B802将数据B801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调制(映射)、频率转换等处理,生成第1频带的发送信号B803并输出,第1频带的发送信号B803作为电波从天线B804被发送。另外,如已经说明所示,第1频带的发送信号B803可以是多个调制信号。于是,在是多个调制信号时,多个调制信号从多个天线(B804)被发送。此时也可以被用于MIMO、MISO(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传输。因此,天线B804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
第1频带用接收装置B807将由天线B805接收的第1频带的接收信号B806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解码等处理,并输出接收数据B808。另外,如已经说明那样,天线B805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在天线为多个的情况下,第1频带的接收信号B806可以由多个调制信号构成。
第2频带用发送装置B812将数据B811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编码、调制(映射)、频率转换等处理,生成第2频带的发送信号B813并输出,第2频带的发送信号B813作为电波从天线B814被输出。另外,如已经说明那样,第2频带的发送信号B813也可以是多个调制信号。并且,在是多个调制信号时,多个调制信号从多个天线(B814)被发送。此时也可以利用MIMO、MISO传输。因此,天线B814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
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将由天线B815接收的第2频带的接收信号B816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解码等处理,并输出接收数据B818。另外,如已经说明那样,天线B815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在天线为多个的情况下,第2频带的接收信号B816可以由多个调制信号构成。
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为有线的通信装置以及/或者无线的通信装置,据此,能够进行通信。不过,访问接入点B101也可以不具备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
如图84的说明所示,访问接入点B101和B102_1的中继器#1的通信使用第1频带进行通信。因此,在此,第1频带的发送信号B803成为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信号。并且,访问接入点B101和B102_2的中继器#2的通信使用第2频带进行通信。因此,在此,第2频带的发送信号B813成为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信号。另外,关于各发送信号的帧结构,已经进行了说明。
图92示出了图84的B102_1的中继器#1、B102_2的中继器#2的构成的例子。
在图92中,例如,天线901为用于与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进行通信的天线、天线905为用于与图84的终端B103进行通信的天线。
因此,中继器903利用天线901,与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进行通信,同样,利用天线905,与图84的终端B103进行通信。
图93示出了图92的中继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在图93中,天线B1001、B1017是用于与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进行通信的天线,天线B1007、B1011是用于与图84的终端进行通信的天线。
第A频带用接收装置B1003将以天线B1001接收的接收信号B1002作为输入。另外,接收信号B1002相当于由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并且,第A频带用接收装置B1003针对接收信号B1002进行信号处理,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并输出数据B1004。
另外,“第A频带用”也可以被称为“频带A用”。对于类似的表现也是同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B102_1的中继器#1的情况下,第A频带用接收装置B1003成为“第1频带(例如5GHz频段)用接收装置”。因此,接收信号B1002成为第1频带的接收信号。并且,在B102_2的中继器#2的情况下,第A频带用接收装置B1003成为“第2频带(例如6GHz频段)用接收装置”。因此,接收信号B1002成为第2频带的接收信号。
第B频带用发送装置B1005将数据B1004作为输入。不过,也可以将第2数据B1000作为第B频带用发送装置B1005的输入。第B频带用发送装置B1005针对“数据B1004”、或“数据B1004以及第2数据B1000”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纠错编码、调制(映射)、频率转换等处理,生成发送信号B1006并输出,发送信号B1006从天线B1007输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B102_1的中继器#1的情况下,第B频带用发送装置B1005成为“第2频带(例如6GHz频段)用发送装置”。因此,发送信号B1006成为第2频带的发送信号。并且,在B1002_2的中继器#2的情况下,第B频带用发送装置B1005成为“第1频带(例如5GHz频段)用发送装置”。因此,发送信号B1006成为第1频带的发送信号。
图93的天线B1001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接收信号B1002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因此,第A频带用的接收装置B1003可以进行用于MIMO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当然,第A频带用的接收装置B1003也可以进行用于单流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
并且,图93的天线B1007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发送信号B1006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因此,第B频带用的发送装置B1005可以生成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调制信号,以用作发送信号B1006。当然,第B频带用的发送装置B1005也可以将单流用的调制信号作为发送信号B1006来输出。
天线B1011是用于接收由图84的终端B103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天线。第B频带用接收装置B1013是用于解调由终端B103发送的调制信号的装置。第A频带用发送装置B1015是生成向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进行发送的调制信号的装置。并且,天线B1017是用于向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另外,省略针对从天线B1011至天线B1017的工作的说明。
另外,接收用的天线B1001和发送用的天线B1017也可以是共用的。即,物理上的一个天线可以作为天线B1001以及B1017来利用。并且,发送用的天线B1007和接收用的天线B1011也可以是共用的。即,物理上的一个天线可以作为天线B1007以及B1011来利用。
此时的图84的终端B103的构成例成为图91所示。另外,在图91中,对于各部的工作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天线B805接收由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第1频带(例如5GHz频段)的调制信号。第1频带用的接收装置B807将由天线B805接收的接收信号B806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并输出接收数据B808。
并且,天线B815接收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2频带(例如6GHz频段)的调制信号。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将由天线B815接收的接收信号B816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并输出接收数据B818。
另外,天线B805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接收信号B806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因此,第1频带用的接收装置B807可以进行用于MIMO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当然,第1频带用的接收装置B807可以进行用于单流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
并且,天线B815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接收信号B816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因此,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可以进行用于MIMO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当然,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可以进行用于单流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
通过进行以上的实施,图84的终端B103如能够得到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和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那样,得到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从而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使终端B103获得的数据的传输量增多。并且,通过第1中继器“接收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生成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发送给终端B103”,第2中继器“接收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生成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并发送给终端”这种构成,从而能够增大上述的效果。以下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图94是与图84的B102_1、B102_2的中继器的到此为止说明的构成不同的中继器的构成。另外,对于与图92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
天线B901接收由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此时,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对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中继器B903将由天线B901接收的接收信号902作为输入。并且,中继器B903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得到接收数据。中继器B903根据该接收数据,生成发送给图84的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904。调制信号904作为电波从天线B905输出。此时,调制信号904同样是第A频带的信号。
即,中继器B903接收的调制信号以及发送的调制信号,均为同一频带的信号。
利用图95对此时的帧的发送的例子进行说明。图95示出了中继器B903进行接收时的帧和进行发送时的帧的例子,横轴为时间。
如图95所示,中继器B903在第1时间接收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帧,即在第1时间存在接收帧B1201_1。
并且,中继器B903得到接收帧B1201_1,并生成发送帧,此时,在中继器B903进行的发送以及接收由于使用同一频带,因此,接收帧B1201_1和发送帧B1202_1的时间即使一部分重叠也非常麻烦。这是因为,当发送帧和接收帧在时间上重叠的情况下,中继器B903在对接收帧进行接收时,发送帧也会被接收。即发送帧将成为干扰,从而导致接收帧的接收质量降低。因此,如图95所示,以与接收帧B1201_1在时间上不会重叠的方式,将发送帧B1202_1配置到第2时间。即进行时间分割。
因此,在将图84的B102_1、B102_2的中继器构成为图92所示的情况下,由于进行了时间分割,因此,系统的数据的传输速度降低。
另外,成为本实施方式的发明的中继器的构成例如是图93所示的构成。即,图84的B102_1、B102_2的中继器进行接收的调制信号与进行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频带不同。
因此,图84的B102_1、B102_2的中继器例如能够对图96所示的帧进行发送。另外,在图96中,横轴为时间。
如图96所示,在第1时间存在相当于由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对于中继器而言的接收帧B1201_1。并且,在第3时间存在相当于由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对于中继器而言的接收帧B1201_2。
并且,例如将相当于中继器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发送帧B1202_1配置到第2时间,将相当于中继器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发送帧B1202_2配置到第4时间。
此时具有特点之处是,接收帧和发送帧在时间上能够重叠。例如在图96中,在接收帧B1201_1和发送帧B1202_1,在时间上具有重叠。并且,在接收帧B1201_2和发送帧B1202_1存在时间上的重叠,接收帧B1201_2和发送帧B1202_2也存在重叠。即,图84的B102_1、B102_2的中继器的发送帧和接收帧可以在时间上重叠。这是因为,发送帧所使用的频带、和接收帧所使用的频带不同,因此,中继器在对接收帧进行接收时,即使存在发送帧,发送帧也不会干扰中继器中的接收,从而不容易发生接收帧的接收质量降低的缘故。因此,发送帧和接收帧无需进行时间分割,这样,能够抑制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的降低。
如在此之前所述,“图84的终端B103如得到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和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那样,能够得到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因此能够得到使终端B103得到的数据的传输量增多的效果”,并且,通过进行以上所述的实施,由于发送帧和接收帧不无进行时间分割,因此能够得到提高系统整体的数据传输速度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仅为一个例子,例如即使将访问接入点B101作为终端,将终端B103作为访问接入点,也能够同样执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命名为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将访问接入点称为基站、通信装置、终端、广播站、节点等来执行,并且可以将中继器称为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节点、终端、基站等来执行,而且,能够将终端称为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节点、基站等来执行。并且,在图85、图86、图87、图88、图89、图90中,虽然记载了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帧结构并非受该例子所限,也可以包括这些图中所记载的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可以包括参考码元、导频码元、中间码(Mid amble)等用于信道估计、相位噪声的估计、频率/时间同步、频偏估计的码元等。
(补充B1)
当然,也可以将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补充等其他的内容进行多个组合来执行。
并且,作为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的结构,只要是针对各频带具有一个以上或多个发送天线,在各频带生成一个以上或多个调制信号,并进行发送的构成,就能够执行本公开。并且,作为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的结构,只要是针对各频带具有一个以上或多个接收天线,并接收调制信号的构成,就能够执行本公开。
并且,各个实施方式仅为一个例子,例如虽然举例示出了“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使用的纠错码、码长、编码率等)、控制信息等”,在应用了其他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使用的纠错码、码长、编码率等)、控制信息等”的情况下也能够以同样的构成来执行。
关于调制方式,即使使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调制方式以外的调制方式,也能够执行本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的内容。例如,也可以应用APSK(Amplitude PhaseShift Keying)(例如,16APSK,64APSK,128APSK,256APSK,1024APSK,4096APSK等)、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例如,4PAM,8PAM,16PAM,64PAM,128PAM,256PAM,1024PAM,4096PAM等)、PSK(Phase Shift Keying)(例如,BPSK,QPSK,8PSK,16PSK,64PSK,128PSK,256PSK,1024PSK,4096PSK等)、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例如,4QAM,8QAM,16QAM,64QAM,128QAM,256QAM,1024QAM,4096QAM等)等,在各调制方式可以是均一映射,也可以是非均一映射。并且,I-Q平面中的2个、4个、8个、16个、64个、128个、256个、1024个等信号点的配置方法(具有2个、4个、8个、16个、64个、128个、256个、1024个等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并非受本说明书所示的调制方式的信号点配置方法。
在本说明书中,具备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装置的例如可以考虑到广播站、基站、访问接入点、终端、便携式电话(mobile phone)等的通信/广播设备、电视机、收音机、个人计算机等的通信设备。并且,本公开中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该设备的构成为,能够经由某种接口与电视机、收音机、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电话等用来执行应用的装置连接。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导频码元(前导码、独特字、后同步信号、参考码元、中间码等)、控制信息用的码元、空字符等在帧中可以是任意的配置。并且,在此虽然命名为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用的码元,命名的方式可以是任意的,功能本身是重要的。
导频码元例如在收发机中,只要是使用PSK调制进行了调制的已知的码元就可以,接收机利用该码元,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各调制信号的信道估计(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的估计)、信号的检测等。或者,导频码元也可以通过与接收机同步,从而接收机能够知道由发送机发送的码元。
并且,控制信息用的码元是用来传输用于实现数据(应用等的数据)以外的通信的、需要传输给通信对方的信息(例如,在通信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的编码率、上位层中的设定信息等)的码元。
另外,本公开并非受各实施方式所限,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例如在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作为通信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也可以将该通信方法作为软件来执行。
另外,例如可以将执行上述通信方法的程序预先存放到ROM(Read Only Memory)中,通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来使该程序工作。
并且,可以将执行上述通信方法的程序存放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将存放在存储介质的程序记录到计算机的RAM,使计算机按照该程序工作。
并且,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等各构成典型的可以作为具有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端子的集成电路即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来实现。它们既可以单独地制成一个芯片,也可以将各实施方式的所有的结构或者一部分的结构包括在一个芯片中。在此,虽然设为LSI,但是根据集成度的不同,也有称作IC(Integrated Circuit)、系统LSI、超级LSI、极大规模LSI的情况。并且,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非受LSI所限,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在LSI制造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能够再构成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及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进而,如果因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他技术而出现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则当然也可以使用该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也有生物技术的应用等可能性。
另外,与访问接入点、终端、中继器对应的发送方法可以是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等多载波方式,也可以是单载波方式。并且,访问接入点、终端、中继器也可以与多载波方式、单载波方式这双方对应。此时,生成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方法为多个,不论哪个方式的情况都能够实施。例如,作为单载波方式的例子有“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Trajectory Constrained DFT-Spread OFDM”、“OFDM based SC(SingleCarrier)”、“SC(Single Carrier)-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Guard interval DFT-Spread OFDM”等。
并且,FPGA以及CPU的至少一方可以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来下载用于实现本公开中所说明的通信方法所需要的软件的全部或一部分。而且,可以构成为将用于更新的软件的全部或一部分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有线通信来下载。而且,可以将下载的软件保存到存储部,根据被保存的软件使FPGA以及CPU的至少一方工作,来执行本公开中说明的数字信号处理。
此时,具备FPGA以及CPU的至少一方的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与通信调制解调器连接,可以通过该设备和通信调制解调器,来实现在本公开中说明的通信方法。
例如,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基站、AP、终端等的通信装置可以具备FPGA以及CPU中的至少一方,通信装置可以具备用来从外部获得用于使FPGA以及CPU的至少一方工作的软件的接口。而且,通信装置可以具备用于存放从外部获得的软件的存储部,可以通过根据存放的软件使FPGA、CPU工作,来实现本公开中说明的信号处理。
在本说明书中,针对访问接入点进行说明的部分以及工作,可以是基站、中继器、终端、通信装置、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电话(mobile phone)等部分以及工作。并且,在本说明书中,针对终端进行说明的部分以及工作,可以是访问接入点、基站、中继器、通信装置、个人计算机、便携式电话(mobile phone)等部分以及工作。
(实施方式B2)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实施方式B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如图97所示,访问接入点B101将数据作为输入,根据该数据B100生成调制信号,发送给B102_1的中继器#1以及/或者终端B103。
于是,B102_1的中继器#1接收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根据接收的调制信号,生成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将生成的调制信号向终端B103发送。
另外,成为访问接入点B101的输入的数据虽然为1个体系(B100),不过,并非受此所限,访问接入点B101也可以是输入多个体系的数据的构成。
并且,访问接入点B101向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另外,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采用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的传输。
于是,B102_1的中继器#1根据接收的调制信号,生成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此时成为生成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图98、图99、图100示出了此时的访问接入点B101所发送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以及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例子。在图98、图99、图100中,横轴为时间。并且,在图98、图99、图100中,对于与图85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
如图98、图99、图100所示,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并且,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由前导码B1501_2、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数据码元B1503_2构成。
另外,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可以是一个以上,并且,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另外,前导码例如对于通信对方而言是已知的调制信号,是用于通信对方进行信号检测、频偏的估计、时间同步、频率同步等的码元。并且,控制信息码元包括在生成数据码元时使用的调制信号、纠错编码方法(例如,纠错码的种类、纠错码的码长、块长)、发送方法(例如,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等信息。并且,数据码元是用于传输数据的码元。
在图98的例子中,在第1时间存在前导码B201_1,同样,在第1时间存在前导码B1501_2。并且,在第2时间存在控制信息码元B202_1,同样,在第2时间存在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并且,在第3时间存在数据码元B203_1,同样,在第3时间存在数据码元B1503_2。
此时,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1频带(例如5GHz频段),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并且,由前导码B1501_2、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数据码元B1503_2构成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3频带(例如2.4GHz频段),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另外,第1频带与第3频带不同。
图99示出了与图98不同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以及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另外,对于与图85、图98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省略详细的说明。不过,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可以是一个以上,并且,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如图99所示,前导码B201_1存在于第1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202_1存在于第2时间,数据码元B203_1存在于第3时间。并且,前导码B1501_2存在于第4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存在于第5时间,数据码元B1503_2存在于第6时间。
并且,图99的例子与图98的例子的不同之处是,“在图99的例子中,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与由前导码B1501_2、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数据码元B1503_2构成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的一部分,在时间上重叠”。
例如,在图99中,在前导码B1501_2所存在的第4时间中,存在数据码元B203_1的一部分。并且,在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所存在的第5时间中,存在数据码元B203_1的一部分。数据码元B1503_2所存在的第6时间的一部分与数据码元B203_1所存在的第3时间的一部分在时间上重叠。
另外,图99仅为一个例子,帧结构并非受该例子所限,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即可。
并且,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1频带(例如5GHz频段),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并且,由前导码B1501_2、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数据码元B1503_2构成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3频带(例如2.4GHz频段),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另外,第1频带与第3频带不同。
图100示出了与图98、图99不同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以及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另外,对于与图85、图98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省略详细的说明。不过,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可以是一个以上,并且,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如图100所示,前导码B201_1存在于第1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202_1存在于第2时间,数据码元B203_1存在于第3时间。并且,前导码B1501_2存在于第4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存在于第5时间,数据码元B1503_2存在于第6时间。
并且,图100的例子与图98、图99的例子的不同之处是“在图100的例子中,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与由前导码B1501_2、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数据码元B1503_2构成的给B1502_2的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在时间上不重叠”。
因此,在前导码B201_1所存在的第1时间中,不存在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同样,在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所存在的第2时间中,不存在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并且,在数据码元B203_1所存在的第3时间中,不存在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
并且,在前导码B1501_2所存在的第4时间中,不存在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同样,在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所存在的第5时间中,不存在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并且,在数据码元B1503_2所存在的第6时间中,不存在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
另外,图100仅为一个例子,帧结构并非受该例子所限,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即可。
并且,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1频带(例如5GHz频段),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并且,由前导码B1501_2、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数据码元B1503_2构成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3频带(例如2.4GHz频段),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另外,第1频带与第3频带不同。
图101示出了B102_1的中继器#1以及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例子。在图101中,横轴为时间。
如图101所示,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由前导码B501_1、控制信息码元B502_1、数据码元B503_1构成。不过,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另外,前导码例如对于通信对方而言是已知的调制信号,是用于通信对方进行信号检测、频偏的估计、时间同步、频率同步等的码元。并且,控制信息码元包括在生成数据码元时使用的调制信号、纠错编码方法(例如,纠错码的种类、纠错码的码长、块长)、发送方法(例如,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等信息。并且,数据码元是用于传输数据的码元。
在图101的例子中,在第X1时间存在前导码B501_1,在第X2时间存在控制信息码元B502_1,在第X3时间存在数据码元B503_1。
此时,由前导码B501_1、控制信息码元B502_1、数据码元B503_1构成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使用第2频带(6GHz频段)。
对由到此为止说明的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构成的系统的各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
图91示出了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另外,关于对图91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对其中一部分省略说明。
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为有线的通信装置以及/或者无线的通信装置,据此,能够进行通信。在此,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至少具备用于进行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发送、调制信号的接收的通信装置。
另外,第3频带的发送信号也可以是多个调制信号。并且,在为多个调制信号时,多个调制信号从多个天线发送。此时,也可以使用MIMO、MISO传输。因此,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
如图97的说明所示,访问接入点B101和B102_1的中继器#1的通信使用第1频带。因此,在此的第1频带的发送信号B803成为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信号。并且,访问接入点B101与终端B103的通信利用第3频带。因此,在此的图91的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生成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关于各发送信号的帧结构与以前的说明相同。
图102示出了与图91不同的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另外,在图102中,对于与图91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对于已经进行的说明将会省略。
第3频带用发送装置B1912将数据B1911作为输入,进行基于纠错码的编码、调制方式的映射等处理,生成使用了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B1913并输出。并且,天线B1914将使用了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B1913作为电波来输出。另外,使用了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B1913成为给图97的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
第3频带用接收装置B1917将由天线B1915接收的接收信号B1916作为输入,进行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的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并输出数据B1918。
另外,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B1913可以是多个调制信号。并且,在是多个调制信号时,多个调制信号由多个天线发送。此时可以采用MIMO、MISO传输。因此,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并且,天线B1915可以由多个天线构成,此时由天线B1915获得多个调制信号。
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为有线的通信装置以及/或者无线的通信装置,据此,能够进行通信。不过,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也可以不由访问接入点B101具备。
如图97的说明所述,访问接入点B101和B102_1的中继器#1的通信使用第1频带。因此,在此的第1频带的发送信号B803成为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信号。并且,访问接入点B101与终端B103的通信使用第3频带。因此,在此的图102的第3频带用发送装置B1912生成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关于各发送信号的帧结构与以前说明相同。
图92示出了图97的B102_1的中继器#1的构成的例子。
在图92中,例如天线901是用于与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进行通信的天线,天线905是用于与图97的终端B103进行通信的天线。
因此,中继器903利用天线901,与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进行通信,同样,利用天线905,与图97的终端B103进行通信。
图93示出了图92的中继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在图93中,天线B1001、B1017是用于与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进行通信的天线,天线B1007、B1011是用于与图97的终端进行通信的天线。
第A频带用接收装置B1003将以天线B1001接收的接收信号B1002作为输入。另外,接收信号B1002相当于由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并且,第A频带用接收装置B1003针对接收信号B1002进行信号处理,并且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数据B100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B102_1的中继器#1的情况下,第A频带用接收装置B1003为“第1频带(例如5GHz频段)用接收装置”。因此,接收信号B1002成为第1频带的接收信号。
第B频带用发送装置B1005将数据B1004作为输入。不过,也可以将第2数据B1000作为第B频带用发送装置B1005的输入。第B频带用发送装置B1005对“数据B1004”或“数据B1004以及第2数据B1000”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纠错编码、调制(映射)、频率转换等处理,生成并输出发送信号B1006,发送信号B1006从天线B1007输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B102_1的中继器#1的情况下,第B频带用发送装置B1005成为“第2频带(例如6GHz频段)用发送装置”。因此,发送信号B1006成为第2频带的发送信号。
图93的天线B1001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接收信号B1002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因此,第A频带用的接收装置B1003可以进行用于MIMO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当然,第A频带用的接收装置B1003可以进行用于单流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
并且,图93的天线B1007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发送信号B1006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因此,第B频带用的发送装置B1005生成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调制信号,并可以将其作为发送信号B1006。当然,第B频带用的发送装置B1005可以将单流用的调制信号作为发送信号B1006来输出。
天线B1011是用于接收由图97的终端B103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天线。第B频带用接收装置B1013是用于解调由终端B103发送的调制信号的装置。第A频带用发送装置B1015是用于生成向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装置。并且,天线B1017是用于向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不过,在此省略对天线B1011至天线B1017的工作的说明。
此时的图97的终端B103的构成成为图91所示。另外,对于图91中的各部的工作,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天线B815接收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2频带(例如6GHz频段)的调制信号。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将由天线B815接收的接收信号B816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并输出接收数据B818。
另外,天线B815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接收信号B816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因此,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可以进行用于MIMO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当然,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可以进行用于单流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
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接收由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获得数据。
另外,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可以具备一个以上的天线,因此,接收信号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因此,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所具备的第3频带用接收装置可以进行用于MIMO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当然,第3频带用接收装置可以进行用于单流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
图97的终端B103与图91不同的构成例为图103所示。另外,在图103中对于与图91、图102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中一部分的说明。
天线B815接收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2频带(例如6GHz频段)的调制信号。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将由天线B815接收的接收信号B816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并输出接收数据B818。
另外,天线B815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接收信号B816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因此,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可以进行用于MIMO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当然,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可以进行用于单流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
天线B1914接收包括由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的接收信号。于是,第3频带用接收装置B1917将由天线B1915接收的接收信号B1916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数据B1918。
另外,天线B1915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接收信号B1916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因此,第3频带用接收装置B1917可以进行用于MIMO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当然,第3频带用接收装置B1917可以进行用于单流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
并且,终端B103可以具备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也可以不具备。
通过进行以上的实施例,如图97的终端B103获得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和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那样,能够得到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据此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使终端B103得到的数据的传输量增多。并且,通过第1中继器具有“接收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生成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发送给终端B103”这种构成,从而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关于这一点参照实施方式B1的说明。
并且,例如由于能够将中继器的构成设定为图93所示的构成,因此,作为此时的优点可以想到是,“例如,无需持有多个第A频带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并且也无需持有多个第B频带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因此能够实现中继器的小型化,并能够抑制回路规模”。
另外,本实施方式仅为一个例子,例如即使将访问接入点B101作为终端,将终端B103作为访问接入点,也能够同样执行。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将将访问接入点称为基站、通信装置、终端、广播站、节点等来执行,并且可以将中继器称为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节点、终端、基站等来执行,而且,可以将终端称为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节点、基站等来执行。
并且,在图98、图99、图100、图101中,虽然记载了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帧结构并非受该例子所限,也可以包括这些图中记载的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也可以包括参考码元、导频码元、中间码(Mid amble)等用于信道估计、相位噪声的估计、频率/时间同步、频偏估计的码元等。
(实施方式B3)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实施方式B1、实施方式B2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B1、实施方式B2中,对访问接入点向终端发送直接调制信号,或终端经由1台中继器,从访问接入点获得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实施方法并非受实施方式B1、实施方式B2所限,终端也可以经由2台以上的中继器,从访问接入点获得数据。在本实施方式将要说明的例子是,终端经由2台以上的中继器,从访问接入点获得数据的情况。
如图104所示,访问接入点B101将数据B100作为输入,生成调制信号,发送给B102_1的中继器#1。B102_1的中继器#1接收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第1调制信号,发送给终端B103。
并且,访问接入点B101将数据B100作为输入,生成调制信号,发送给B102_2的中继器#2。B102_2的中继器#2接收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调制信号,发送给B2102_3的中继器#3。
于是,B2102_3的中继器#3接收由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第2调制信号,发送给终端B103。
此时,关于B102_1的中继器#1的工作,与实施方式B1中的说明相同。
于是,B102_2的中继器#2得到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并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第A频带与第B频带是不同的频带。
B2102_3的中继器#3得到由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第C频带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第B频带与第C频带是不同的频带。
因此,终端B103接收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2调制信号、以及由B2102_3的中继器#3发送的第C频带的调制信号,得到数据。
此时的特征如以下所示。
·第2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带与第C频带不同。
·中继器接收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带与中继器发送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带不同。
·访问接入点发送使用了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
据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B1、实施方式B2相同的效果。
图105是与图104不同的系统例。在图105中,对于与图84、图104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
关于B102_2的中继器#2以及B2102_3的中继器#3的工作,由于在图104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B102_1的中继器#1得到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D的频带的调制信号,并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第E频带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第D频带与第E频带是不同的频带。
B2202_4的中继器#4得到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E频带的调制信号,并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第F频带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第E频带与第F频带是不同的频带。
B2202_5的中继器#5得到由B2202_4的中继器#4发送的第F频带的调制信号,并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第G频带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第F频带与第G频带是不同的频带。
因此,终端B103接收由B2202_5的中继器#5发送的第G频带的调制信号、以及由B2102_3的中继器#3发送的第C频带的调制信号,得到数据。
此时的特征如以下所示。
·第2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带与第C频带不同。
·中继器接收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带与中继器发送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带不同。
·访问接入点对使用了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据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B1、实施方式B2同样的效果。
另外,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的关系并非受图104、图105所限,例如通过满足上述的三个特征,则能够同样执行。
并且,本实施方式仅为一个例子,例如将访问接入点B101作为终端,将终端B103作为访问接入点,也能够同样执行。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将访问接入点称为基站、通信装置、终端、广播站、节点等来执行,并且可以将中继器称为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节点、终端、基站等来执行,而且可以将终端称为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节点、基站等来执行。
(实施方式B4)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与实施方式B1、实施方式B3的说明中的“频带”有关的说明。
图106示出了第X频带与信道的关系的一个例子。另外,第X频带相当于实施方式B1、实施方式B3等中的“第1频带”、“第2频带”、“第3频带”、“第A频带”、“第B频带”、“第C频带”、“第D频带”、“第E频带”、“第F频带”、“第G频带”等。
在图106中,横轴为频率,纵轴为发送功率。第X频带由第1信道B2301、第2信道B2302、第3信道B2303、第4信道B2304、第5信道B2305形成。例如,在调制信号的频谱存在于第1信道B2301时,该调制信号成为使用了第1信道B2301的调制信号。同样,在调制信号的频谱存在于第2信道B2302时,该调制信号成为使用了第2信道B2302的调制信号。对于其他的信道也是同样。另外,在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等装置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一个以上的信道。例如,访问接入点可以发送使用第1信道的调制信号,访问接入点可以发送使用第1信道以及第2信道的调制信号,访问接入点可以发送使用第1信道以及第2信道以及第3信道以及第4信道的调制信号。并且,对于其他的装置也是同样。
接着,对实施方式B1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向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并且,B102_2的中继器#2将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发送给终端B103。
此时,可以考虑到以下的两个方法。
第1个方法:
“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与“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不同。
例如,将“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1信道B2301,将“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5信道B2305。或者将“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1信道B2301和第2信道B2302,将“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4信道B2304和第5信道B2305。
通过采用第1个方法,在图84的情况下,终端B103在接收由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时,不会受到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干扰,因此能够的到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效果。
第2个方法:
使“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与“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相同。
例如,将“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1信道B2301,将“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方式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1信道B2301,或者,将“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1信道B2301和第2信道B2302,将“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方式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1信道B2301和第2信道B2302。
例如,访问接入点B101进行指向性控制,发送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在该调制信号没有到达终端B103的情况下,即使利用第2个方法,终端B103也能够在几乎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来接收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因此能够得到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效果。
通过利用第2个方法,在图84的情况下,终端B103在接收由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时,由于不会受到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干扰,因此能够得到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效果。此时,由于图84的系统能够高效地使用频率,从而能够的到的效果是,能够得到高的频率的利用效率。
但是,由于访问接入点B101、B102_1的中继器#1、B102_2的中继器#2、终端B103的空间上的位置关系,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与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有可能发生干扰。
考虑到这种情况,可以在图84的系统中对第1个方法与第2个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
并且,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将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发送给B102_2的中继器#2。并且,B102_1的中继器#1将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发送给终端B103。
此时可以考虑到以下的两个方法。
第3个方法:
使“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与“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不同。
例如,将“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2信道B2302,将“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4信道B2304,或者将“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2信道B2302和第3信道B2303,将“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4信道B2304和第5信道B2305。
通过利用第3个方法,在图84的情况下,终端B103在接收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时,由于不会受到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干扰,因此能够得到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效果。
第4个方法:
使“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与“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相同。
例如,将“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1信道B2301,将“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方式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1信道B2301,或者将“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1信道B2301和第2信道B2302,将“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方式所使用的信道”设为第1信道B2301和第2信道B2302。
例如,访问接入点B101进行指向性控制,发送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在该调制信号没有到达终端B103的情况下,即使利用第4个方法,终端B103也能够在几乎不会受到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接收,因此能够得到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效果。
通过利用第4个方法,在图84的情况下,终端B103在接收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时,由于不会受到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干扰,因此能够得到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效果。此时,图84的系统由于能够高效地使用频率,因此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得到高的频率利用效率。
但是,由于访问接入点B101、B102_1的中继器#1、B102_2的中继器#2、终端B103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因此会有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与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发生干扰的可能性。
考虑到这种情况,在图84的系统中可以对第3个方法与第4个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
接着,对实施方式B3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05所示,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调制信号,经由B102_1的中继器#1、B2202_4的中继器#4、B2202_5的中继器#5,终端B103得到调制信号。并且,访问接入点发送调制信号,经由B102_2的中继器#2、B2102_3的中继器#3,终端B103得到调制信号。
此时,实施方式B3的说明如以下所示。
B102_2的中继器#2得到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并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第A频带与第B频带是不同的频带。
B2102_3的中继器#3得到由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并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第C频带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第B频带与第C频带是不同的频带。
B102_1的中继器#1得到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D频带的调制信号,并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第E频带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第D频带与第E频带是不同的频带。
B2202_4的中继器#4得到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E频带的调制信号,并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第F频带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第E频带与第F频带是不同的频带。
B2202_5的中继器#5得到由B2202_4的中继器#4发送的第F频带的调制信号,并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第G频带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第F频带与第G频带是不同的频带。
此时可以考虑到以下的两个方法。
第5个方法:
以上所说明的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第C频带的调制信号、第D频带的调制信号、第E频带的调制信号、第F频带的调制信号、第G频带的调制信号之中的2个以上的调制信号使用第1频带。此时,考虑选择2个使用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的所有的选择组合。于是,在所有的选择组合中,2个调制信号使用不同的信道。
通过利用第5个方法,在图105中,由于能够减轻调制信号彼此间的干扰,因此在通信中能够得到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效果,并且能够得到终端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的效果。
第6个方法:
以上说明的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第C频带的调制信号、第D频带的调制信号、第E频带的调制信号、第F频带的调制信号、第G频带的调制信号之中,2个以上的调制信号使用第1频带。于是,可以考虑选择2个使用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的所有的选择组合。此时,存在2个调制信号使用同一个信道的选择组合。
此时,在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的装置能够以彼此干扰少的方式进行了指向性控制的情况下,在各通信中能够得到高的数据的接收质量的效果,并且能够得到终端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的效果。
但是,由于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因此会有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与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发生干扰的可能性。
考虑到这种情况,在图105的系统中可以对第5个方法与第6个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
(实施方式B5)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与实施方式B1、实施方式B2、实施方式B3、实施方式B4的说明中的“频带”有关的说明。
首先,对实施方式B1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施方式B1虽然记载了“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将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发送给B102_1的中继器#1。并且,B102_2的中继器#2将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发送给终端B103。”,“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将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发送给B102_2的中继器#2。并且B102_1的中继器#1将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发送给终端B103。”。将该部分如以下所示来执行实施方式B1,此时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B1中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将第L频带的第M信道的调制信号向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B102_2的中继器#2将第L频带的第M信道的调制信号向终端B103发送。”并且,“图84的访问接入点B101将第L频带的第N信道的调制信号向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中继器B102_1的中继器#1将第L频带的第N信道的调制信号向终端B103发送。”。不过,第M信道与第N信道是不同的信道。
另外,也可以将“第M信道”称为“信道M”。关于类似的表现也是同样。
接着,对实施方式B2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施方式B2记载了,“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将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向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B102_1的中继器#1将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向终端B103发送。”,“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将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向终端B103发送。”。将该部分如以下所示来执行实施方式B2,也能够得到与在实施方式B2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将第L频带的第M信道的调制信号向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B102_1的中继器#1将第L频带的第N信道的调制信号向终端B103发送。”并且,“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将第L频带的第P信道的调制信号向终端B103发送”。不过,第M信道与第N信道是不同的信道,第M信道与第P信道是不同的信道,第N信道与第P信道是不同的信道。
并且,对实施方式B3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施方式B3中记载了“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第C频带的调制信号、第D频带的调制信号、第E频带的调制信号、第F频带的调制信号、第G频带的调制信号”。
将该部分如以下所示来执行实施方式B3,此时也能够得到与在实施方式B3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将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考虑为第A信道的调制信号、将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考虑为第B信道的调制信号、将第C频带的调制信号考虑为第C信道的调制信号、将第D频带的调制信号考虑为第D信道的调制信号、将第E频带的调制信号考虑为第E信道的调制信号、将第F频带的调制信号考虑为第F信道的调制信号、将第G频带的调制信号考虑为第G信道的调制信号。”于是,针对实施方式B4,即使适用上述的实施方式B1的实施例、实施方式B2的实施例、实施方式B3的实施例,也能够同样执行。
(补充B2)
在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5虽然记载了“第1频带”、“第2频带”、“第3频带”、“第A频带”、“第B频带”、“第C频带”、“第D频带”、“第E频带”、“第F频带”、“第G频带”,例如也能够考虑到使用2.4GHz频段、5GHz频段、6GHz频段、7GHz频段、60GHz频段等方法,不过并非受这些频带所限,并且,也可以使用可见光等光的频带。
在图84、图97、图104、图105的访问接入点B101,虽然将数据B100作为输入,数据B100也可以由一个以上的数据输入来构成。并且,图84、图104、图105的访问接入点B101虽然对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以及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中包括的数据”可以包括“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中包括的数据”,也可以不包括。例如,若进行其他的表现,在将“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中包括的数据”作为第1数据,将“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中包括的数据”作为第2数据时,第1数据和第2数据可以是同一个数据,也可以是不同的数据。另外,在是“同一个数据”时,可以考虑到,访问接入点B101将第1的调制信号发送给多个中继器。不过,访问接入点B101的数据的发送方法并非受该例子所限。
并且,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对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以及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中包括的数据”可以包括“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中包括的数据”,也可以不包括。例如,若进行其他的表现,在将“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中包括的数据”作为第3数据,将“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中包括的数据”作为第4数据时,第3数据和第4数据可以是同一个数据,也可以是不同的数据。另外,在是“同一个数据”时,可以考虑到访问接入点B101将第1调制信号发送给中继器和终端。不过,访问接入点B101的数据的发送方法并非受该例子所限。
(实施方式B6)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要说明的例子是,实施方式B1中说明的图84中的访问接入点B101、B102_1的中继器#1、B102_2的中继器#2的各装置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作为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的例子,在实施方式B1对图85、图86、图87进行了说明。
例如,对图85、图86、图87中的、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访问接入点B101所发送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进行说明。
图107示出了在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的任一个被发送的信息的例子。另外,访问接入点B101可以将各信息在时间轴方向上排列来发送,在采用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等多载波传输方式的情况下,访问接入点B101也可以将各信息在频率轴方向上排列来发送。并且,在图107中将横轴记载为“时间或频率”。各信息的配置并非受图107的例子所限。并且,可以将图107所示的信息在1帧内传输,也可以利用多个帧来传输。并且,在各帧中,也可以包括图107示出的信息。
“第1中继器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的信息”B2401例如是图84的B102_1的中继器#1的MAC地址的信息。另外,在此虽然采用MAC地址的信息,只要是能够对装置进行识别的固有编号,也可以是MAC地址以外的信息。
“频带以及信道的第1信息”B2402是由“第1中继器”,即在此为图84的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带以及信道的信息。因此,在实施方式B1的情况下,“频带以及信道的第1信息”B2402成为“第1频带的5GHz频段的例如第1信道”的信息。另外虽然记载了“第1信道”,这仅为一个例子。
“第2中继器的MAC地址的信息”B2403例如是图84的B102_2的中继器#2的MAC地址的信息。另外,在此虽然为MAC地址的信息,只要是能够对装置进行识别的固有编号,也可以是MAC地址以外的信息。
“频带以及信道的第2的信息”B2404成为由“第2中继器”,在此为图84的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带以及信道的信息。因此,在实施方式B1的情况下,“频带以及信道的第2信息”B2404成为“第2频带的6GHz频段的例如第3信道”的信息。另外,虽然记载了“第3信道”,这仅为一个例子。
在图84的例子中,中继器虽然仅为2个,在存在其他的中继器的情况下,则存在各中继器的MAC地址的信息、以及各中继器使用的频率以及信道的信息。另外,在此虽然采用MAC地址的信息,只要是能够对装置进行识别的固有编号,也可以是MAC地址以外的信息。
信道数的信息B2410成为由发送源发送的信道数的信息,在图84的情况下为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信道数的信息。在实施方式B1中,访问接入点B101由于发送第1频带的5GHz频段的调制信号和第2频带的6GHz频段的调制信号,“信道数的信息B2410”成为“2”这一信息。
也可以与信道数的信息B2410一起,来传输针对各信道发送的调制信号数的信息。例如,对给第1中继器的调制信号数为“1”、给第2中继器的调制信号数为“2”这一信息进行传输。
传输方法的信息B2411是与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传输方法有关的信息。例如,可以将是“给第1中继器的调制信号和给第2中继器的调制信号包括同一个信息”、或者“给第1中继器的调制信号所包括的信息和给第2中继器的调制信号所包括的信息不同(独立存在)”的某一个的信息,作为传输方法的信息B2411来包括。并且,传输方法的信息B2411可以包括与给第1中继器的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例如,“单流传输或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方法”、“单载波传输或例如OFDM这样的多载波传输”等)有关的信息、以及与给第2中继器的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另外,在访问接入点B101对给第1中继器以及第2中继器以外的中继器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下,传输方法的信息B2411可以包括该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的信息。
发送源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2是发送了信息源的装置的信息,在图84的情况下为访问接入点B101的MAC地址的信息。
最终目的地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3是信息的最终目的地的装置即在图84的情况下的终端B103的MAC地址的信息。另外,在此虽然作为MAC地址的信息,只要是能够对装置进行识别的固有编号,也可以是MAC地址以外的信息。
发送端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4成为对包括图107所示的信息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此时可以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也可以不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在上述的说明的情况下,成为访问接入点B101的MAC地址的信息。另外,在此虽然示出MAC地址的信息,只要是能够对装置进行识别的固有编号,也可以是MAC地址以外的信息。
接收端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5成为对包括图107所示的信息的调制信号进行接收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此时可以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也可以不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在上述的说明的情况下,成为B102_1的中继器#1的MAC地址的信息。另外,在此虽然示出MAC地址的信息,只要是能够对装置进行识别的固有编号,也可以是MAC地址以外的信息。
接着,进行与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给B102_2的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有关的说明。
此时,图107示出了例如在图85、图86、图87的前导码B201_2、控制信息码元B202_2、数据码元B203_2的任一个被发送的信息的例子。
另外,访问接入点B101可以将各信息在时间轴方向上排列来发送,在采用OFDM等多载波传输方式的情况下,访问接入点B101可以将各信息在频率轴方向上排列来发送。因此,在图107中,将横轴记载为“时间或频率”。各信息的配置并非受图107的例子所限。并且,图107所示的信息可以在1帧内传输,也可以利用多个帧来传输。并且,在各帧中也可以包括图107所示的信息。
图107中的“第1中继器的MAC地址的信息”B2401、“频带以及信道的第1信息”B2402、“第2中继器的MAC地址的信息”B2403、“频带以及信道的第2信息”B2404、“信道数的信息B2410”、“传输方法的信息B2411”、“发送源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2”、“最终目的地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3”,由于与“访问接入点B101向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时的信息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发送端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4成为对包括图107所示的信息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此时可以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也可以不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在上述的说明的情况下,成为访问接入点B101的MAC地址的信息。另外,在此虽然为MAC地址的信息,只要是能够对装置进行识别的固有编号,也可以是MAC地址以外的信息。
接收端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5成为对包括图107所示的信息的调制信号进行接收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在此可以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也可以不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在上述的说明的情况下,成为B102_2的中继器#2的MAC地址的信息。另外,在此虽然是MAC地址的信息,只要是能够对装置进行识别的固有编号,也可以是MAC地址以外的信息。
接着,进行与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有关的说明。
此时,图107示出了例如在图88、图89、图90的前导码B501_1、控制信息码元B502_1、数据码元B503_1任一个发送的信息的例子。
另外,B102_1的中继器#1可以将各信息在时间轴方向上排列来发送,在采用OFDM等多载波传输方式的情况下,B102_1的中继器#1可以将各信息在频率轴方向上排列来发送。因此,在图107中将横轴记载为“时间或频率”。各信息的配置并非受图107的例子所限。并且,可以将图107所示的信息在1帧内传输,也可以利用多个帧来传输。并且,在各帧中可以包括图107所示的信息。
图107中的“第1中继器的MAC地址的信息”B2401、“频带以及信道的第1信息”B2402、“第2中继器的MAC地址的信息”B2403、“频带以及信道的第2信息”B2404、“信道数的信息B2410”、“传输方法的信息B2411”、“发送源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2”、“最终目的地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3”,由于与“访问接入点B101向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调制信号”时的信息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发送端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4成为对包括图107所示的信息的调制信号发送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在此可以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也可以不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在上述的说明的情况下,成为B102_1的中继器#1的MAC地址的信息。另外,在此虽然是MAC地址的信息,只要是能够对装置进行识别的固有编号,也可以是MAC地址以外的信息。
接收端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5成为对包括图107所示的信息的调制信号进行接收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在此可以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也可以不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在上述的说明的情况下,成为终端B103的MAC地址的信息。另外,在此虽然是MAC地址的信息,只要是能够对装置进行识别的固有编号,也可以是MAC地址以外的信息。
接着,进行与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有关的说明。
此时,图107示出了例如在图88、图89、图90的前导码B501_2、控制信息码元B502_2、数据码元B503_2的任一个发送的信息的例子。
另外,B102_2的中继器#2可以将各信息在时间轴方向上排列来发送,在采用OFDM等多载波传输方式的情况下,B102_2的中继器#2可以将各信息在频率轴方向上排列来发送。因此,在图107中将横轴记载为“时间或频率”。各信息的配置并非受图107的例子所限。并且,可以将图107所示的信息在1帧内传输,也可以利用多个帧来传输。并且,在各帧中可以包括图107示出的信息。
图107中的“第1中继器的MAC地址的信息”B2401、“频带以及信道的第1信息”B2402、“第2中继器的MAC地址的信息”B2403、“频带以及信道的第2信息”B2404、“信道数的信息B2410”、“传输方法的信息B2411”、“发送源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2”、“最终目的地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3”,由于与“访问接入点B101向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调制信号”时的信息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发送端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4成为对包括图107所示的信息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在此可以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也可以不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在上述的说明的情况下,成为B102_2的中继器#2的MAC地址的信息。另外,在此虽然是MAC地址的信息,只要是能够对装置进行识别的固有编号,也可以是MAC地址以外的信息。
接收端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5成为对包括图107所示的信息的调制信号进行接收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在此可以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也可以不包括数据码元的数据)。在上述的说明的情况下,成为终端B103的MAC地址的信息。另外,在此虽然是MAC地址的信息,只要是能够对装置进行识别的固有编号,也可以是MAC地址以外的信息。
对接收了图107所示的信息时的接收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另外,接收装置为图84的B102_1的中继器#1的接收装置、B102_2的中继器#2的接收装置、终端B103的接收装置。
图84的B102_1的中继器#1的接收装置、B102_2的中继器#2的接收装置、终端B103的接收装置获得“第1中继器的MAC地址的信息”B2401、“频带以及信道的第1信息”B2402、“第2中继器的MAC地址的信息”B2403、“频带以及信道的第2信息”B2404、“信道数的信息B2410”、“传输方法的信息B2411”、“发送源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2”、“最终目的地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3”。据此,各接收装置能够知道“调制信号是怎样被发送的”。
并且,图84的B102_1的中继器#1的接收装置、B102_2的中继器#2的接收装置、终端B103的接收装置通过获得“接收端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5”,从而能够判断是否为给自己的调制信号。
于是,图84的B102_1的中继器#1的接收装置、B102_2的中继器#2的接收装置、终端B103的接收装置通过获得“发送端的装置的MAC地址的信息B2414”,从而能够知道发送调制信号的发送对方。
通过以上这样执行本实施方式,从而能够使由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构成的系统稳定地工作,据此,能够得到期待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由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构成的图84的系统中的工作进行了说明,由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构成的系统也可以是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例子,并非受该构成所限。
并且,本实施方式仅为一个例子,例如在将访问接入点B101作为终端、将终端B103作为访问接入点时,也能够同样执行。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命名为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将访问接入点称为基站、通信装置、终端、广播站、节点等来执行,并且可以将中继器称为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节点、终端、基站等来执行,而且可以将终端称为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节点、基站等来执行。
(实施方式B7)
本实施方式对由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说明的AP(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所发送的信息以及各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
AP、中继器、以及终端为了实现与通信对方进行高效率的数据传输的通信,例如对图108A、图108B的信息进行发送。
例如,AP、中继器、终端对用于通知“是否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的信息进行发送。此时的样子由图108A示出。另外,虽然记载为“(同时)”,既可以是同时,也可以不是同时。关于这一点,以后也同样。
在图108A中,横轴为时间,例如示出了capability field。于是,作为capabilityfield的一部分的信息示出了,存在“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1。另外,“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1是用于对“是否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进行通知的信息。不过,在capability field以外也可以发送“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1。
在此,capability field是MAC(Media Access Control)帧中的管理帧、控制帧、数据帧等所包括的字段,是用于将与通信有关的能力或形态(接收能力或发送能力等)通知给通信对方的字段。
并且,例如,AP、中继器、终端对用于通知“是否对应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的信息进行发送。此时的样子由图108B示出。
在图108B中,横轴为时间,例如示出capability field。并且,作为capabilityfield的一部分的信息,存在“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2。另外,“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2是用于通知“是否对应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的信息。不过,也可以在capabilityfield以外对“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2进行发送。
于是,可以是如下的任一个,即“AP对“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1进行发送”、“AP对“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2进行发送”、“AP对“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1以及“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2进行发送”。
同样,也可以是如下的任一个,即“中继器对“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1进行发送”、“中继器对“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2进行发送”、“中继器对“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1以及“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2进行发送”。
也可以是如下的任一个,即“终端对“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1进行发送”、“终端对“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2进行发送”、“终端对“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1以及“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2进行发送”。
AP接收由中继器发送的“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1。于是,当AP知道与该通信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那样,对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AP接收由中继器发送的“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2。于是,当AP知道与该通信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中继器接收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1。于是,当中继器知道与该通信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以使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由终端接收。
中继器接收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2。于是,当中继器知道与该通信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以使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能够由终端接收。
另外,也有AP与终端进行通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以下所示。
AP接收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1。于是,当AP知道与该通信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AP接收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2。于是,当AP知道与该通信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终端接收由AP发送的“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1。于是,当终端知道与该通信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终端接收由AP发送的“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B2502。于是,当终端知道与该通信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并且,也可以是以下所示。
例如,AP、中继器、终端对用于通知“是否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的信息进行发送。此时的样子由图109A示出。
在图109A中,横轴为时间,例如示出capability field。并且,作为capabilityfield的一部分的信息,存在“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1。另外,“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1是用于通知“是否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的信息。不过,在capabilityfield以外也可以发送“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1。
并且,例如,AP、中继器、终端对用于通知“是否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的信息进行发送。此时的样子由图109B示出。
在图109B,横轴为时间,例如示出capability field。并且,作为capabilityfield的一部分的信息,存在“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2。另外,“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2是用于通知“是否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的信息。不过,也可以在capability field以外对“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2进行发送。
于是,例如,AP、中继器、终端对用于通知“是否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的信息进行发送。此时的样子由图110A示出。
在图110A中,横轴为时间,例如示出capability field。并且,作为capabilityfield的一部分的信息,存在“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1。另外,“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1是用于通知“是否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的信息。不过,也可以在capability field以外对“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1进行发送。
并且,例如,AP、中继器、终端对用于通知“是否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的信息进行发送。此时的样子由图110B示出。
在图110B中,横轴为时间,例如示出capability field。并且,作为capabilityfield的一部分的信息,存在“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2。另外,“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2是用于通知“是否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的信息。不过,也可以在capability field以外对“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2进行发送。
并且,AP也可以发送“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1、“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1。
并且,AP也可以发送“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2、“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2。
并且,AP也可以发送“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1、“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1、“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2、“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2。
中继器也可以对“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1、“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1进行发送。
并且,中继器也可以对“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2、“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2进行发送。
并且,中继器也可以对“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1、“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1、“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2、“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2进行发送。
终端也可以对“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1、“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1进行发送。
并且,终端也可以对“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2、“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2进行发送。
并且,终端也可以对“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1、“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1、“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2、“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2进行发送。
AP接收由中继器发送的“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1。并且,当AP知道与该接收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AP接收由中继器发送的“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2。于是,当AP知道与该接收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中继器接收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1。于是,当中继器知道与该接收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以使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由终端接收。
中继器接收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2。于是,当中继器知道与该接收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以使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能够由终端接收。
终端接收由中继器发送的“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1。于是,当终端知道与该发送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判断为需要接收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
终端接收由中继器发送的“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2。于是,当终端知道与该发送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判断为需要接收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
AP接收由中继器发送的“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1。于是,当AP知道与该发送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判断为需要接收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
AP接收由中继器发送的“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2。于是,当AP知道与该发送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判断为需要接收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
中继器接收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1。于是,当中继器知道与该发送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判断为需要接收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
中继器接收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2。于是,当中继器知道与该发送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判断为需要进行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接收。
中继器接收由AP发送的“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1。于是,当中继器知道与该发送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判断为需要接收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
中继器接收由AP发送的“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B2702。于是,当中继器知道与该发送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判断为需要进行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接收。
另外,也有AP与终端进行通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以下所示。
AP接收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1。于是,当AP知道与该接收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AP接收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2。于是,当AP知道与该接收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终端接收由AP发送的“与通过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1。于是,当终端知道与该接收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以使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由终端接收。
终端接收由AP发送的“与通过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B2602。于是,当终端知道与该接收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等记载所示,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以使多个信道的调制信号能够由终端接收。
另外,通过中继器进行的调制信号的中继方法并非受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6的方法所限。
例如也可以是,中继器接收第1调制信号,利用与第1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率相同的频率,发送相当于第1调制信号的调制信号。
不过,在中继器接收并中继第1调制信号和第2调制信号时,或在对相当于第1调制信号的第3调制信号和相当于第2调制信号的第4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时,第3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带与第4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带不同,或第3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与第4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不同。
(实施方式B8)
在实施方式B1中,对图84中的中继器与一个终端通信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中继器向多个终端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1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AP(访问接入点)B101、中继器B102_1、B102_2、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的状态的例子,在图111中,对于与图84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具有特点之处是,存在B102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
B101的AP的发送帧的结构例为图85、图86、图87所示。另外,关于由AP发送调制信号的发送的方法,由于在实施方式B1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省略说明。
B102_1的中继器#1以及B102_2的中继器#2的发送帧的结构例为图88、图89、图90所示。另外,关于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调制信号的发送的方法、以及由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调制信号的发送的方法,由于在实施方式B1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省略说明。
并且,关于AP(访问接入点)B101的构成、“中继器B102_1、B102_2”的构成、“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的构成,由于在实施方式B1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省略说明。
并且,关于频带的使用方法,与实施方式B1相同,由于在实施方式B1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另外,也可以替代“频带”而考虑“信道”。关于这一点,由于在实施方式B5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AP发送的调制信号中,适用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在中继器#1发送的发送调制信号中,适用OFDMA,在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中,适用OFDMA。
例:
B101的AP在图85、图86、图87的任一个帧中,发送调制信号。此时,在给中继器#1的帧的数据码元B203_1的时间、频率中的帧结构为图112A所示。
在图112A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载波)。
B2901_1为给B103_1的终端#1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并且,B2901_2为给B103_2的终端#2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并且,B2901_3为给B103_3的终端#3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
另外,给B103_1的终端#1的数据码元B2901_1、给B103_2的终端#2的数据码元B2901_2、给B103_3的终端#3的数据码元B2901_3的频率轴中的配置方法,并非受图112A所限。并且,在图112A中,在此可以存在用于3个终端的数据码元(给终端#1、给终端#2、给终端#3),也可以存在用于2个以上的终端的数据码元,并且可以存在多播(广播)用的数据码元,也可以存在控制用的码元,还可以存在信道估计、相位噪声、频偏估计用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空字符(不存在码元)。
图112B示出了图85、图86、图87的任一个帧中的给中继器#2的帧的数据码元B203_2的时间、频率中的帧结构的例子。
在图112B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载波)。
B2902_1是给B103_1的终端#1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并且,B2902_2是给B103_2的终端#2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并且,B2902_3是给B103_3的终端#3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
另外,给B103_1的终端#1的数据码元B2902_1、给B103_2的终端#2的数据码元B2902_2、给B103_3的终端#3的数据码元B2902_3的频率轴中的配置方法,并非受图112B所限。并且,在图112B中,在此可以存在用于3个终端的数据码元(给终端#1、给终端#2、给终端#3),也可以存在用于2个以上的终端的数据码元,并且可以存在多播(广播)用的数据码元,还可以存在控制用的码元、以及信道估计、相位噪声、频偏估计用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空字符(不存在码元)。
在图111中,B102_1的中继器#1接收由B101的AP发送的调制信号,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调制信号并发送。此时,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为图88、图89、图90的任一个所示。图113A示出了图88、图89、图90中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发送帧中的数据码元B503_1的构成的时间、频率中的帧结构。
在图113A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载波)。
B3001_1是给B103_1的终端#1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并且,B3001_2是给B103_2的终端#2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并且,B3001_3是给B103_3的终端#3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
另外,给B103_1的终端#1的数据码元B3001_1、给B103_2的终端#2的数据码元B3001_2、给B103_3的终端#3的数据码元B3001_3的频率轴中的配置方法,并非受图113A所限。并且,在图113A中,在此可以存在用于3个终端的数据码元(给终端#1、给终端#2、给终端#3),也可以存在用于2个以上的终端的数据码元,并且可以存在多播(广播)用的数据码元、控制用的码元、以及可以存在信道估计、相位噪声、频偏估计用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空字符(不存在码元)。
图113B示出了图88、图89、图90的任一个帧中的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的数据码元B503_2的时间、频率中的帧结构的例子。
在图113B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载波)。
B3002_1是给B103_1的终端#1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并且,B3002_2是给B103_2的终端#2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并且,B3002_3是给B103_3的终端#3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
另外,给B103_1的终端#1的数据码元B3002_1、给B103_2的终端#2的数据码元B3002_2、给B103_3的终端#3的数据码元B3002_3的频率轴中的配置方法并非受图113B所限。并且,在图113B,在此虽然存在用于3个终端的数据码元(给终端#1、给终端#2、给终端#3),也可以存在用于2个以上的终端的数据码元,并且可以存在多播(广播)用的数据码元、控制用的码元,还可以存在信道估计、相位噪声、频偏估计用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空字符(不存在码元)。
通过进行以上的实施方式,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如获得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和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那样,能够获得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从而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使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得到的数据的传输量增多,并且,由于无需进行发送帧和接收帧的时间分割,因此能够得到提高系统全体的数据传输速度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命名为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将访问接入点称为基站、通信装置、终端、广播站、节点等来执行,并且可以将中继器称为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节点、终端、基站等来执行,而且可以将终端称为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节点、基站等来执行。
并且,在图85、图86、图87、图88、图89、图90虽然记载了帧结构的一个例子,不过,帧结构并非受该例子所限,也可以包括这些图中所记载的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可以包括参考码元、导频码元、中间码(Mid amble)等用于信道估计、相位噪声的估计、频率/时间同步、频偏估计的码元等。
并且,例如图85、图86、图87的控制信息码元B202_1也可以包括与数据码元B203_1向多个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例如,与图112A所示的数据码元向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并且,图85、图86、图87的控制信息码元B202_2可以包括与数据码元B203_2向多个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例如,与图112B所示的数据码元向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
并且,例如图88、图89、图90的控制信息码元B502_1也可以包括与数据码元B503_1向多个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例如,与图113A所示的数据码元向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并且,图88、图89、图90的控制信息码元B502_2也可以包括与数据码元B503_2向多个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例如,与图113B所示的数据码元向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
而且,在图112A中,虽然对给各终端的数据码元进行频率分割来配置,也可以在时间轴上进行分割来配置。即在图112A,可以将横轴设为频率(载波)、将纵轴设为时间。
同样,在图112B中,虽然对给各终端的数据码元进行频率分割来配置,不过也可以在时间轴上进行分割来配置。即在图112B中,可以将横轴设为频率(载波),将纵轴设为时间。
并且,在图113A中,虽然对给各终端的数据码元进行频率分割来配置,不过也可以在时间轴上进行分割来配置。即在图113A中,可以将横轴设为频率(载波),将纵轴设为时间。
同样,在图113B中,虽然对给各终端的数据码元进行频率分割来配置,不过也可以在时间轴上进行分割来配置。即在图113B中,可以将横轴设为频率(载波),将纵轴设为时间。
另外,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8所示的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由图114示出。
在步骤S101中,访问接入点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1信道,与第1中继器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以与第1频带不同的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2信道,与第2中继器进行无线通信。
在步骤S102中,第1中继器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在步骤S103中,第2中继器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据此,能够改善通信系统的性能。
并且,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8所示的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由图115示出。
在步骤S111中,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第1中继器进行无线通信。
在步骤S112中,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第2中继器进行无线通信。
据此,能够改善通信系统的性能。
(实施方式B9)
在实施方式B1中,对图84中的中继器与一个终端进行通信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中继器针对多个终端,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的第2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116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AP(访问接入点)B101、中继器B102_1、B102_2、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的状态的例子,在图116中,对于与图84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特点之处是,存在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
B101的AP的发送帧的结构例为图85、图86、图87所示。另外,关于由AP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发送的方法,由于在实施方式B1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省略说明。并且,在图85、图86、图87的数据码元中包括“发送目的地为B103_1的终端#1的码元、为B103_2的终端#2的码元、为B103_3的终端#3的码元”中的一个以上。关于这一点,在实施方式B8中也能够同样考虑。
B102_1的中继器#1以及B102_2的中继器#2的发送帧的结构例为图88、图89、图90所示。另外,关于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发送的方法、以及由B102_2的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发送的方法,由于在实施方式B1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省略说明。并且,在图88、图89、图90的数据码元中可以包括“发送目的地为B103_1的终端#1的码元、为B103_2的终端#2的码元、为B103_3的终端#3的码元”之中的一个以上。关于这一点,在实施方式B8中也能够同样考虑。
并且,关于AP(访问接入点)B101的构成、“中继器B102_1、B102_2”的构成、“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的构成,由于在实施方式B1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省略说明。
并且,关于频带的使用方法也与实施方式B1同样,由于在实施方式B1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另外,也可以替代“频带”而考虑“信道”。关于这一点,由于在实施方式B5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在由AP发送的调制信号中适用OFDMA,在由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中适用OFDM,在由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中适用OFDMA。
例:
B101的AP在图85、图86、图87的任一个帧,发送调制信号。此时、给中继器#1的帧的数据码元B203_1在时间、频率中的帧结构由图117示出。
在图117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载波)。
11701_1是给B103_1的终端#1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具有特点之处是,不使用OFDMA。
另外,可以存在多播(广播)用的数据码元,也可以存在控制用的码元,还可以存在信道估计、相位噪声、频偏估计用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空字符(不存在码元)。
图118示出了图85、图86、图87任一个帧中的给中继器#2的帧的数据码元B203_2的时间、频率中的帧结构的例子。
在图118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载波)。
11801_1是给B103_3的终端#3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并且,11801_2是给B103_2的终端#2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并且,11801_3是给B103_1的终端#1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
另外,给B103_1的终端#1的数据码元11801_3、给B103_2的终端#2的数据码元18001_2、给B103_3的终端#3的数据码元18001_1的频率轴中的配置方法并非受图118所限。并且,在图118中,在此虽然存在用于3个终端的数据码元(给终端#1、给终端#2、给终端#3),也可以存在用于2个以上的终端的数据码元,并且可以存在多播(广播)用的数据码元、控制用的码元,而且可以存在信道估计、相位噪声、频偏估计用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空字符(不存在码元)。
在图116中,B102_1的中继器#1接收由B101的AP发送的调制信号,根据该调制信号,生成并发送调制信号。此时,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为图88、图89、图90的任一个。并且,在图88、图89、图90的数据码元中包括“发送目的地为B103_1的终端#1的码元、为B103_2的终端#2的码元、为B103_3的终端#3的码元”之中的一个以上。关于这一点,在实施方式B8中能够进行同样的考虑。
图119示出了图88、图89、图90中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发送帧中的数据码元B503_1在时间、频率中的帧结构。
在图119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载波)。
11901_1是给B103_1的终端#1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具有特点之处是,不使用OFDMA。
另外,可以存在多播(广播)用的数据码元、控制用的码元,并且可以存在信道估计、相位噪声、频偏估计用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空字符(不存在码元)。
图120示出了图88、图89、图90的任一个帧中的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的数据码元B503_2在时间、频率中的帧结构的例子。另外,在图88、图89、图90的数据码元中包括“发送目的地为B103_1的终端#1的码元、为B103_2的终端#2的码元、为B103_3的终端#3的码元”之中的一个以上。关于这一点,在实施方式B8中能够进行同样的考虑。
在图120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载波)。
12001_1是给B103_3的终端#3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并且,12001_2是给B103_2的终端#2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并且,12001_3是给B103_1的终端#1的数据码元,该数据码元使用一个以上的载波。
另外,给B103_1的终端#1的数据码元12001_3、给B103_2的终端#2的数据码元12001_2、给B103_3的终端#3的数据码元12001_1的频率轴中的配置方法并非受图120所限。并且,在图120中,在此虽然存在用于3个终端的数据码元(给终端#1、给终端#2、给终端#3),也可以存在用于2个以上的终端的数据码元,并且可以存在多播(广播)用的数据码元、控制用的码元,而且可以存在信道估计、相位噪声、频偏估计用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空字符(不存在码元)。
通过以上所示的实施方式,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如获得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和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那样,能够获得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因此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使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所得到的数据的传输量增多,而且,由于无需进行发送帧和接收帧的时间分割,因此能够得到提高系统全体的数据传输速度的效果。
并且,通过并用OFDM和OFDMA,从而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更灵活地向终端分配码元,并且能够向各终端提供更加自如的数据的传输速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命名为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将访问接入点称为基站、通信装置、终端、广播站、节点等来执行,并且可以将中继器称为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节点、终端、基站等来执行,而且可以将终端称为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节点、基站等来执行。
并且,当然在图117、图118、图119、图120中也可以是,在由一个以上的发送目的地的多个发送目的地的数据码元构成的数据码元中可以存在空字符(不存在码元)(不进行数据传输的码元),并且可以存在参考码元、导频码元、中间码(Mid amble)等用于信道估计、相位噪声的估计、频率/时间同步、频偏估计的码元等。另外,关于这一点,在图112A、图112B、图113A、图113B中也是同样。
并且,在图85、图86、图87、图88、图89、图90中,虽然记载了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帧结构并非受该例子所限,也可以包括这些图中记载的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可以包括参考码元、导频码元、中间码(Mid amble)等用于信道估计、相位噪声的估计、频率/时间同步、频偏估计的码元等。当然也可以如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记载所示,可以存在空字符(不存在码元)(不进行数据传输的码元)。
并且,例如,图85、图86、图87的控制信息码元B202_1也可以包括与数据码元B203_1向多个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例如与图112A所示的数据码元向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并且,图85、图86、图87的控制信息码元B202_2也可以包括与数据码元B203_2向多个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例如与图112B所示的数据码元向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
并且,例如,图88、图89、图90的控制信息码元B502_1可以包括与数据码元B503_1向多个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例如与图119所示的数据码元向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并且,图88、图89、图90的控制信息码元B502_2也可以包括与数据码元B503_2向多个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例如与图120所示的数据码元向终端的分配有关的信息)。
在图118中,虽然对给各终端的数据码元进行频率分割来配置,也可以在时间轴上进行分割来配置。即在图118中,可以将横轴设为频率(载波),将纵轴设为时间。
在图120中,虽然对给各终端的数据码元进行频率分割来配置,也可以在时间轴上进行分割来配置。即在图120中,可以将横轴设为频率(载波),将纵轴设为时间。
通过以上所述,通过针对帧将传输到各终端的码元分配到适合的频率資源,从而能够对给各终端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行最佳分配,同时能够以得到更好的分集增益的方式来分配频率資源,这样,能够得到使向各终端的数据传输的传输质量提高的效果。另外,关于该效果,在实施方式B8中也是同样。
另外,关于向各终端的传输码元的分配方法,并非受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图117、图118、图119、图120的分配方法所限,作为其他的例子,在实施方式B8中有图112A、图112B、图113A、图113B所示的分配。
例如,在图111、图116中,虽然将终端数设定为3,不过可以按照该终端数,例如对“给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的数据码元的终端分配(例:图117)、给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的数据码元的终端分配(例:图118)、由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数据码元的终端分配(例:图119)、由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数据码元的终端分配(例:图120)”进行变更。
而且,可以按照时间,例如对“给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的数据码元的终端分配(例:图117)、给中继器#2的调制信号的数据码元的终端分配(例:图118)、由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数据码元的终端分配(例:图119)、由中继器#2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数据码元的终端分配(例:图120)”进行变更。
(补充B3)
在实施方式B1中记载了“另外,中继器#1的B102_1、以及中继器#2的B102_2可以具有访问接入点的功能。并且,访问接入点可以具有作为中继器#1的B102_1或中继器#2的B102_2来工作的功能,这种访问接入点也可以作为中继器#1B的102_1或中继器#2的B102_2来工作。”。在此,对此进行补充说明。
对“另外,中继器#1的B102_1、以及中继器#2的B102_2可以具有访问接入点的功能。并且,访问接入点可以具有作为中继器#1的B102_1或中继器#2的B102_2来工作的功能,这种访问接入点也可以作为中继器#1B的102_1或中继器#2的B102_2来工作。”的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1:
上述的具体例子由图121示出。在图121中,对于与其他的附图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另外,图121基于图97。
在图121中,B101的访问接入点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据此,B101的访问接入点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传输所希望的数据。此时,关于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详细的例子,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同样,B102_1的中继器#1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据此,B102_1的中继器#1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传输所希望的数据。此时,关于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详细的例子,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因此,访问接入点B100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例如使用OFDM或OFDMA。并且,B102_1的中继器#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例如使用OFDM或OFDMA。
并且,例如B102_1的中继器#1向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的数据,从访问接入点B101获得。此时,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1的中继器#1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如本说明书中的说明所示,可以将图121中的访问接入点B101称为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控制器、控制装置、服务器、基站、无线通信装置、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节点、网格的节点、Master AP。名称并非受此所限。关于名称的例子,如本说明书中的记载。
并且,也可以将B102_1的中继器#1称为通信装置,并且可以称为访问接入点、基站、无线通信装置、服务器、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节点、网格的节点、Slave AP、控制器、控制装置。名称并非受此所限。关于名称的例子,如本说明书中的记载。
例2:
上述的具体的例子由图122示出。在图122中,对于与其他的附图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
在图122中,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1的中继器#1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同样,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2的中继器#2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B102_1的中继器#1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据此,B102_1的中继器#1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传输所希望的数据。此时,关于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详细的例子,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同样,B102_2的中继器#2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据此,B102_2的中继器#2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传输所希望的数据。此时,关于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例子,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因此,B102_1的中继器#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例如使用OFDM或OFDMA。并且,B102_2的中继器#2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例如使用OFDM或OFDMA。
例如,B102_1的中继器#1向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的数据,从访问接入点B101获得。此时,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1的中继器#1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并且,B102_2的中继器#2向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的数据,从访问接入点B101获得。此时,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2的中继器#2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如本说明书中的说明所示,可以将图122中访问接入点B101称为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控制器、控制装置、服务器、基站、Master AP、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节点、网格的节点。名称并非受此所限。关于名称的例子,如本说明书中的记载。
并且,可以将B102_1的中继器#1称为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访问接入点、基站、无线通信装置、服务器、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节点、网格的节点、Slave AP、控制器、控制装置。名称并非受此所限。关于名称的例子,如本说明书中的记载。
并且,可以将B102_2的中继器#2称为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访问接入点、基站、无线通信装置、服务器、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节点、网格的节点、Slave AP、控制器、控制装置。名称并非受此所限。关于名称的例子,如本说明书中的记载。
例3:
上述的具体的例子由图123示出。在图123中,对于与其他的附图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
图123的具有特点之处是,存在由访问接入点B101、B102_2的中继器#2构成的通信装置12301。
在图123中,通信装置12301与B102_1的中继器#1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并且,通信装置12301内的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2的中继器#2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可以是总线连接、通过连接器的连接等)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B102_1的中继器#1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据此,B102_1的中继器#1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传输所希望的数据。此时,关于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详细的例子,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同样,通信装置12301所具备的B102_2的中继器#2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据此,B102_2的中继器#2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传输所希望的数据。此时,关于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例子,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因此,B102_1的中继器#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例如使用OFDM或OFDMA。并且,B102_2的中继器#2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例如使用OFDM或OFDMA。
例如,B102_1的中继器#1向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的数据,从通信装置12301所具备的访问接入点B101获得。此时,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1的中继器#1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并且,通信装置12301所具备的B102_2的中继器#2向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的数据,从通信装置12301所具备的访问接入点B101获得。此时,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2的中继器#2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如本说明书中的说明所示,可以将图123中的访问接入点B101称为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控制器、控制装置、服务器、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节点、网格的节点。名称并非受此所限。关于名称的例子,如本说明书中的记载。
并且,可以将B102_1的中继器#1称为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访问接入点、基站、无线通信装置、服务器、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节点、网格的节点、Slave AP、控制器、控制装置。名称并非受此所限。关于名称的例子,如本说明书中的记载。
并且,可以将B102_2的中继器#2称为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访问接入点、基站、无线通信装置、服务器、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节点、网格的节点、控制器、控制装置。名称并非受此所限。关于名称的例子,如本说明书中的记载。
可以将通信装置12301称为控制器、控制装置、服务器、基站、计算机、节点、网格的节点、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Master AP。名称并非受此所限。
(实施方式B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实施方式B2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如图97所示,访问接入点B101将数据作为输入,根据该数据B100生成调制信号,发送给B102_1的中继器#1以及/或者终端B103。
并且,B102_1的中继器#1接收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根据接收的调制信号,生成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将生成的调制信号向终端B103发送。
另外,虽然成为访问接入点B101的输入的数据为1个体系(B100),不过,并非受此所限,访问接入点B101也可以是输入多个体系的数据的构成。
并且,访问接入点B101针对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另外,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并且,B102_1的中继器#1根据接收的调制信号,生成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此时成为生成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图98、图99、图100示出了此时的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以及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例子。在图98、图99、图100中,横轴为时间。并且,在图98、图99、图100中,对于与图85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
如图98、图99、图100所示,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并且,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由前导码B1501_2、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数据码元B1503_2构成。
另外,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可以是一个以上,并且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另外,前导码例如对于通信对方而言是已知的调制信号,是用于通信对方进行信号检测、频偏的估计、时间同步、频率同步等的码元。并且,控制信息码元包括在生成数据码元时使用的调制信号、纠错编码方法(例如,纠错码的种类、纠错码的码长、块长)、发送方法(例如,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等信息。并且,数据码元是用于传输数据的码元。
在图98的例子中,在第1时间存在前导码B201_1,同样,在第1时间存在前导码B1501_2。并且,在第2时间存在控制信息码元B202_1,同样,在第2时间存在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并且,在第3时间存在数据码元B203_1,同样,在第3时间存在数据码元B1503_2。
此时,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1频带,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并且,由前导码B1501_2、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数据码元B1503_2构成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3频带,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
图99示出了与图98不同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以及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另外,对于与图85、图98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省略详细的说明。不过,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可以是一个以上,并且,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如图99所示,前导码B201_1存在于第1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202_1存在于第2时间,数据码元B203_1存在于第3时间。并且,前导码B1501_2存在于第4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存在于第5时间,数据码元B1503_2存在于第6时间。
并且,图99的例子与图98的例子的不同之处是,“在图99的例子中,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与由前导码B1501_2、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数据码元B1503_2构成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的一部分在时间上重叠”。
例如,在图99中,在前导码B1501_2所存在的第4时间中,存在数据码元B203_1的一部分。并且,在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所存在的第5时间中,存在数据码元B203_1的一部分。数据码元B1503_2所存在的第6时间的一部分与数据码元B203_1所存在的第3时间的一部分在时间上重叠。
另外,图99仅为一个例子,帧结构并非受该例子所限,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即可。
并且,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1频带,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并且,由前导码B1501_2、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数据码元B1503_2构成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3频带,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
图100示出了与图98、图99不同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以及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另外,对于与图85、图98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省略详细的说明。不过,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可以是一个以上,并且,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如图100所示,前导码B201_1存在于第1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202_1存在于第2时间,数据码元B203_1存在于第3时间。并且,前导码B1501_2存在于第4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存在于第5时间,数据码元B1503_2存在于第6时间。
并且,图100的例子与图98、图99的例子的不同之处是,“在图100的例子中,以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与由前导码B1501_2、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数据码元B1503_2构成给B1502_2的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所存在的时间区间在时间上不重叠”。
因此,在前导码B201_1所存在的第1时间中,不存在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同样,在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所存在的第2时间中,不存在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并且,在数据码元B203_1所存在的第3时间中,不存在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
并且,在前导码B1501_2所存在的第4时间中,不存在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同样,在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所存在的第5时间中,不存在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并且,在数据码元B1503_2所存在的第6时间中,不存在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
另外,图100仅为一个例子,帧结构并非受该例子所限,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即可。
并且,由前导码B201_1、控制信息码元B202_1、数据码元B203_1构成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1频带,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并且,由前导码B1501_2、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数据码元B1503_2构成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例如使用第3频带,从访问接入点B101被发送。
图101示出了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例子。在图101中,横轴为时间。
如图101所示,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由前导码B501_1、控制信息码元B502_1、数据码元B503_1构成。不过,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也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另外,前导码例如对于通信对方而言是已知的调制信号,是用于通信对方进行信号检测、频偏的估计、时间同步、频率同步等的码元。并且,控制信息码元包括在生成数据码元时使用的调制信号、纠错编码方法(例如,纠错码的种类、纠错码的码长、块长)、发送方法(例如,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等信息。并且,数据码元是用于传输数据的码元。
在图101的例子中,在第X1时间存在前导码B501_1,在第X2时间存在控制信息码元B502_1,在第X3时间存在数据码元B503_1。
此时,由前导码B501_1、控制信息码元B502_1、数据码元B503_1构成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使用第2频带。
接着,对“由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调制信号、以及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在图100时的“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与“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124、图125、图126示出了“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以及“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的例子,横轴为时间。另外,不论在哪个图中,上段为“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下段为“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
另外,图124、图125、图126的上段所示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相当于,图101示出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因此,图124、图125、图126的上段所示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与图101所示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进行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并且,前导码B501_1存在于第X1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502_1存在于第X2时间,数据码元B503_1存在于第X3时间。
在图124、图125、图126的上段所示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中,调制信号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存在多个调制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并且,图124、图125、图126的下段所示的“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相当于,图99、图100所示的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因此,图124、图125、图126的下段所示的“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与图99、图100所示的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进行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因此,前导码B1501_2存在于第4时间,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存在于第5时间,数据码元B1503_2存在于第6时间。
在图124、图125、图126的下段所示的“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中,调制信号可以是一个以上,在存在多个调制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MIMO的传输。
在图124中,第X1时间与第4时间为同一时间,第X2时间与第5时间为同一时间,第X3时间与第6时间为同一时间。因此,前导码B501_1与B1501_2存在于同一定时,控制信息码元B502_1、B1502_2存在于同一定时,数据码元B503_1、B1503_2存在于同一定时。
图125的例子与图124的例子的不同之处是,“在图125的例子中,由前导码B501_1、控制信息码元B502_1、数据码元B503_1构成的帧的时间区间、与由前导码B1501_2、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数据码元B1503_2构成的帧的时间区间的一部分在时间上重叠”。
在图125中,在前导码B1501_2所存在的第4时间中,存在数据码元B503_1的一部分。并且,在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所存在的第5时间中,存在数据码元B503_1的一部分。
另外,图125仅为一个例子,帧结构并非受该例子所限,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即可。
图126的例子与图124、图125不同之处是,“在图126的例子中,由前导码B501_1、控制信息码元B502_1、数据码元B503_1构成的帧的时间区间、与由前导码B1501_2、控制信息码元B1502_2、数据码元B1503_2构成的帧的时间区间在时间上不重叠”。
另外,图126仅为一个例子,帧结构并非受该例子所限,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即可。
图124、图125、图126中的帧仅为一个例子,也可以存在图124、图125、图126的“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中所示的码元以外的码元,并且也可以存在图124、图125、图126的“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的帧”所示的码元以外的码元。
另外,第1频带与第2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并且,第1频带与第3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并且,第2频带与第3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
对到此为止说明的由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构成的系统的各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
图91示出了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另外,由于已经对图91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其中的一部分。
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是有线的通信装置以及/或者无线的通信装置,据此,能够进行通信。在此,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至少具备用于进行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的发送、调制信号的接收的通信装置。
另外,第3频带的发送信号也可以是多个调制信号。并且,在为多个调制信号时,多个调制信号从多个天线发送。此时可以采用MIMO、MISO传输。因此,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
如图97中的说明所示,访问接入点B101和B102_1的中继器#1的通信使用第1频带进行通信。因此,在此,第1频带的发送信号B803成为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信号。并且,访问接入点B101和终端B103的通信使用第3频带进行通信。因此,在此,图91的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生成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关于各发送信号的帧结构已经进行了说明。
图102示出了与图91不同的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另外,在图102中,对于与图91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第3频带用发送装置B1912将数据B1911作为输入,进行纠错码的编码、基于调制方式的映射等处理,生成并输出使用了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B1913。并且,天线B1914将使用了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B1913作为电波来输出。另外,使用了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B1913成为图97的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
第3频带用接收装置B1917将由天线B1915接收的接收信号B1916作为输入,进行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的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输出数据B1918。
另外,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B1913可以是多个调制信号。并且,在是多个调制信号时,多个调制信号从多个天线被发送。此时可以采用MIMO、MISO传输。因此,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并且,天线B1915可以由多个天线构成,此时通过天线B1915来获得多个调制信号。
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为有线的通信装置以及/或者无线的通信装置,据此,能够进行通信。不过,访问接入点B101也可以不具备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
如图97的说明所示,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1的中继器#1的通信使用第1频带进行通信。因此,在此,第1频带的发送信号B803成为给B102_1的中继器#1的信号。并且,访问接入点B101与终端B103的通信使用第3频带进行通信。因此,在此,图102的第3频带用发送装置B1912生成给终端B103的调制信号并发送。另外,关于各发送信号的帧结构与以前说明相同。
另外,在第1频带与第3频带为相同频带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没有与第3频带相关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的构成。并且,第1频带与第3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
图92示出了图97的B102_1的中继器#1的构成的例子。
在图92中,例如天线901是用于与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进行通信的天线,天线905是用于与图97的终端B103进行通信的天线。
因此,中继器903通过天线901,与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进行通信,同样通过天线905与图97的终端B103进行通信。
图93示出了图92的中继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在图93中,天线B1001、B1017是用于与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进行通信的天线,天线B1007、B1011是用于与图97的终端进行通信的天线。
第A频带用接收装置B1003将以天线B1001接收的接收信号B1002作为输入。另外,接收信号B1002相当于图97的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并且,第A频带用接收装置B1003在对接收信号B1002进行信号处理的同时,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并输出数据B100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B102_1的中继器#1的情况下,第A频带用接收装置B1003成为“第1频带用接收装置”。因此,接收信号B1002成为第1频带的接收信号。
第B频带用发送装置B1005将数据B1004作为输入。不过,也可以将第2数据B1000作为第B频带用发送装置B1005的输入。第B频带用发送装置B1005针对“数据B1004”、或、“数据B1004、以及、第2数据B1000”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纠错编码、调制(映射)、频率转换等处理,生成并输出发送信号B1006,发送信号B1006从天线B1007输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B102_1的中继器#1的情况下,第B频带用发送装置B1005成为“第2频带用发送装置”。因此,发送信号B1006成为第2频带的发送信号。
图93的天线B1001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接收信号B1002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因此,第A频带用的接收装置B1003可以进行用于MIMO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当然,第A频带用的接收装置B1003可以进行用于单流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
并且,图93的天线B1007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发送信号B1006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因此,第B频带用的发送装置B1005可以生成用于MIMO传输的多个生成调制信号,以用作发送信号B1006。当然,第B频带用的发送装置B1005可以将单流用的调制信号作为发送信号B1006来输出。
天线B1011是用于接收图97的终端B103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天线。第B频带用接收装置B1013是用于对终端B103发送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的装置。第A频带用发送装置B1015是生成针对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装置。并且,天线B1017是用于向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不过,关于天线B1011至天线B1017的工作的说明,在此省略。
此时的图97的终端B103的构成例成为图91所示。另外,由于图91中各部的工作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天线B815接收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将由天线B815接收的接收信号B816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并输出接收数据B818。
另外,天线B815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接收信号B816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这样,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可以进行用于MIMO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当然,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可以进行用于单流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
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接收由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从而得到数据。
另外,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可以具备一个以上的天线,因此,接收信号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据此,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所具备的第3频带用接收装置可以进行用于MIMO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当然,第3频带用接收装置可以进行用于单流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
图97的终端B103的与图91不同的构成例成为图103所示。另外,在图103中,对于与图91、图102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并省略部分说明。
天线B815接收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将由天线B815接收的接收信号B816作为输入,进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并输出接收数据B818。
另外,天线B815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接收信号B816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这样,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可以进行用于MIMO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当然,第2频带用接收装置B817可以进行用于单流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
天线B1914接收包括由图97的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的接收信号。并且,第3频带用接收装置B1917将由天线B1915接收的接收信号B1916作为输入,执行解调、纠错码的解码等处理,并输出数据B1918。
另外,天线B1915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天线构成,因此,接收信号B1916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调制信号构成。据此,第3频带用接收装置B1917可以进行用于MIMO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当然,第3频带用接收装置B1917可以进行用于单流传输的接收信号处理。
并且,终端B103可以具备其他的通信装置B899,也可以不具备。
通过进行以上的实施方式,图97的终端B103如获得第1频带的调制信号和第3频带的调制信号那样,能够获得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据此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使终端B103得到的数据的传输量增多。并且,通过第1中继器采用“接收由访问接入点B101发送的调制信号,生成第2频带的调制信号,发送给终端B103”这种构成,从而能够增大上述的效果。关于这一点与实施方式B1中的说明相同。
并且,例如,以上叙述了能够将中继器的构成设为图93所示的构成,作为此时的优点可以考虑到“例如对于第A频带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而言,可以无需具备多个,并且也无需具备多个第B频带的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从而能够实现中继器的小型化,并能够抑制电路规模”。
另外,第1频带与第2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
另外,本实施方式仅为一个例子,例如即使将访问接入点B101作为终端、将终端B103作为访问接入点,也能够同样执行。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命名为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将访问接入点称为基站、通信装置、终端、广播站、节点、服务器、计算机、控制装置、控制器、网格的节点、Master AP、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等来执行,并且也可以将中继器称为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节点、终端、基站、服务器、计算机、控制装置、控制器、网格的节点、Slave AP、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服务器、计算机等来执行,而且可以将终端称为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节点、基站、网格的节点、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服务器、计算机等来执行。
并且,在图98、图99、图100、图101、图124、图125、图126中,虽然记载了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帧结构并非受该例子所限,也可以包括这些图所记载的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可以包括参考码元、导频码元、中间码(Mid amble)等用于信道估计、相位噪声的估计、频率/时间同步、频偏估计的码元、用于控制发送定时的触发帧等。
(补充B4)
在此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补充说明。
在实施方式B1中,第1频带与第2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
在实施方式B2中,第1频带与第3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并且,第1频带与第2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并且,第2频带与第3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
在实施方式B3中,第A频带与第B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并且,第B频带与第C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并且,第A频带与第C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
在实施方式B6中,第1频带与第2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
在实施方式B8中,第1频带与第2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
在实施方式B9中,第1频带与第2频带可以是相同的频带,也可以是不同的频带。
(实施方式B11)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中所说明的AP(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发送的信息、以及各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
AP、中继器、终端为了与通信对方实现数据传输效率高的通信,例如发送图127的信息。
例如,AP、中继器、终端发送用于通知“是否对应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的信息。此时的样子由图127示出。另外,虽然记载了“(同时)”,可以是“同时”,也可以不是同时。关于这一点,以后也是同样。
在图127中,横轴为时间,例如示出capability field。并且,作为capabilityfield的一部分的信息,存在“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12701。另外,“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12701是用于通知“是否对应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的信息。不过,也可以在capability field以外对“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12701进行发送。
在此,capability field是MAC帧中的管理帧、控制帧、数据帧等中所包括的字段,是用于将关于通信的能力或形态(接收能力或发送能力等)通知给通信对方的字段。
并且,成为“AP对“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12701进行发送”。
同样,成为“中继器对“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12701进行发送”。
“终端对“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12701进行发送”。
AP对由中继器发送的“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12701进行接收。于是,当AP知道与该通信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中记载所示,对多个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中继器对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12701进行接收。于是,当中继器知道与该通信对应时,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中的记载所示,以多个调制信号能够由终端接收的方式,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另外,也有AP与终端进行通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以下所示。
AP对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12701进行接收。于是,当AP知道与该通信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中的记载所示,对多个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终端对由AP发送的“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通信对应有关的信息”12701进行接收。于是,当终端知道与该通信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中的记载所示,对多个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并且,也可以是以下所示。
例如,AP、中继器、终端对用于通知“是否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的信息进行发送。此时的样子由图128示出。
在图128中,横轴为时间,例如示出capability field。并且,作为capabilityfield的一部分的信息,存在“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12801。另外,“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12801是用于通知“是否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的信息。不过,也可以在capability field以外对“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12801进行发送。
并且,例如,AP、中继器、终端对用于通知“是否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的信息进行发送。此时的样子由图129示出。
在图129中,横轴为时间,例如示出capability field。并且,作为capabilityfield的一部分的信息,存在“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12901。另外,“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12901是用于通知“是否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的信息。不过,也可以在capability field以外对“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12901进行发送。
并且,AP可以对“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12801、“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12901进行发送。
中继器可以对“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12801、“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12901进行发送。
终端对“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12801、“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12901进行发送。
AP对由中继器发送的“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12801进行接收。并且,当AP知道与该接收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中的记载所示,对多个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中继器对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12801进行接收。于是,当中继器知道与该接收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中的记载所示,以多个调制信号能够由终端接收的方式,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终端对由中继器发送的“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12901进行接收。于是,当终端知道与该发送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中的记载所示,判断为需要进行多个调制信号的接收。
AP对由中继器发送的“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12901进行接收。并且,当AP知道与该发送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中的记载所示,判断为需要进行多个调制信号的接收。
中继器对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12901进行接收。并且,当中继器知道与该发送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中的记载所示,判断为需要进行多个调制信号的接收。
中继器对由AP发送的“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发送对应有关的信息”12901进行接收。并且,当中继器知道与该发送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中的记载所示,判断为需要进行多个调制信号的接收。
另外,也有AP与终端进行通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以下所示。
AP对由终端发送的“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12801进行接收。并且,当AP知道与该接收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中的记载所示,对多个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终端对由AP发送的“与通过多个调制信号的(同时)接收对应有关的信息”12801进行接收。并且,当终端知道与该接收对应时,如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等中的记载所示,以多个调制信号能够由终端接收的方式,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另外,通过中继器的调制信号的中继方法,并非受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方法所限。
例如可以是,中继器接收第1调制信号,使用与第1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率相同的频率,对相当于第1调制信号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不过,在中继器对第1调制信号和第2调制信号进行接收并中继时,或对相当于第1调制信号的第3调制信号与相当于第2调制信号的第4发送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时,第3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带与第4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带不同、或者第3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与第4调制信号所使用的信道不同。
另外也可以是,通信装置对来自通信对方的上述capability进行接收,并发送调制信号时,对用于通知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定时的触发帧进行发送。例如,通信对方通过接收该触发帧,从而知道多个调制信号在时间上的位置关系。
(补充B5)
对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0等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利用图130对变形例的第1例进行说明。在图130中,对于与其他的附图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
图130的具有特点之处是,存在由访问接入点B101、B102_1的中继器#1、B102_2的中继器#2构成的通信装置13001。
通信装置13001内的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1的中继器#1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可以是总线连接、通过连接器的连接等),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并且,通信装置13001内的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2的中继器#2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可以是总线连接、通过连接器的连接等),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通信装置13001所具备的B102_1的中继器#1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于是,B102_1的中继器#1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传输所希望的数据。此时,关于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详细的例子,由于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同样,通信装置13001所具备的B102_2的中继器#2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据此,B102_2的中继器#2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传输所希望的数据。此时,关于B102_2的中继器#2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例子,由于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因此,B102_1的中继器#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例如使用OFDM或OFDMA。并且,B102_2的中继器#2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例如使用OFDM或OFDMA。
例如,通信装置13001所具备的B102_1的中继器#1针对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的数据,成为从通信装置13001所具备的访问接入点B101得到。此时,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1的中继器#1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并且,通信装置13001所具备的B102_2的中继器#2针对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的数据,成为从通信装置13001所具备的访问接入点B101得到。此时,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2的中继器#2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如本说明书中的说明所示,可以将图130中的访问接入点B101称为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控制器、控制装置、服务器、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节点、网格的节点。名称并非受此所限。关于名称的例子,如本说明书中的记载。
并且,可以将B102_1的中继器#1称为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访问接入点、基站、无线通信装置、服务器、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节点、网格的节点、Slave AP、控制器、控制装置。名称并非受此所限。关于名称的例子,如本说明书中的记载。
并且,可以将B102_2的中继器#2称为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访问接入点、基站、无线通信装置、服务器、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节点、网格的节点、控制器、控制装置。名称并非受此所限。关于名称的例子,如本说明书中的记载。
也可以将通信装置13001称为无线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控制器、控制装置、服务器、基站、计算机、节点、网格的节点、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Master AP。名称并非受此所限。
接着利用图131对变形例的第2例进行说明。在图131中,对于与其他的附图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另外,图131基于图97。
图131的具有特点之处是,存在由访问接入点B101、B102_1的中继器#1构成的通信装置13101。
通信装置13001内的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1的中继器#1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可以是总线连接、通过连接器的连接等),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在图131中,通信装置13101所具备的B101的访问接入点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据此,B101的访问接入点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传输所希望的数据。此时,关于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详细的例子,由于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同样,通信装置13101所具备的B102_1的中继器#1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据此,B102_1的中继器#1针对B103_1的终端#1、B103_2的终端#2、B103_3的终端#3之中的一个以上的终端,传输所希望的数据。此时,关于由B102_1的中继器#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详细的例子,由于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因此,访问接入点B100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例如使用OFDM或OFDMA。并且,B102_1的中继器#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例如使用OFDM或OFDMA。
例如,通信装置13101所具备的B102_1的中继器#1针对一个以上的终端发送的数据,成为从通信装置13101所具备的访问接入点B101得到。此时,访问接入点B101与B102_1的中继器#1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如本说明书中的说明所示,可以将图131中的访问接入点B101称为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控制器、控制装置、服务器、基站、无线通信装置、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节点、网格的节点、Master AP。名称并非受此所限。关于名称的例子,如本说明书中的记载。
并且,可以将B102_1的中继器#1称为通信装置,也可以称为访问接入点、基站、无线通信装置、服务器、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节点、网格的节点、Slave AP、控制器、控制装置。名称并非受此所限。关于名称的例子,如本说明书中的记载。
也可以将通信装置13101称为无线通信装置、访问接入点、控制器、控制装置、服务器、基站、计算机、节点、网格的节点、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Master AP。名称并非受此所限。
(补充B6)
在本说明书中,虽然命名为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通信装置进行了说明,不过名称并非受此所限,也可以将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通信装置分别称为访问接入点、中继器、终端、通信装置、无线通信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器、网关、节点、网格的节点、MasterAP、Slave AP、广播站、基站、计算机、服务器、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相机等。
在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1、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对访问接入点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此时,访问接入点可以将该调制信号作为第1波束来发送,并且可以将与上述的调制信号不同的调制信号作为第2波束来发送,也可以存在对第1波束和第2波束进行同时发送的时间。另外,关于对多个波束进行同时发送的方法,与本说明书中的说明相同。
在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1、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对中继器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中继器可以将该调制信号作为第3波束来发送,并且可以将与上述的调制信号不同的调制信号作为第4波束来发送,也可以存在对第3波束和第4波束进行同时发送的时间。另外,关于对多个波束进行同时发送的方法,与本说明书中的说明相同。
在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1、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对终端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此时,终端可以将该调制信号作为第5波束来发送,并且可以将与上述的调制信号不同的调制信号作为第6波束来发送,也可以存在对第5波束和第6波束进行同时发送的时间。另外,关于对多个波束进行同时发送的方法,与本说明书中的说明相同。
在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1、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对通信装置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此时,通信装置可以将该调制信号作为第7波束来发送,并且可以将与上述的调制信号不同的调制信号作为第8波束来发送,也可以存在对第7波束和第8波束进行同时发送的时间。另外,关于对多个波束进行同时发送的方法,与本说明书中的说明相同。
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7、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对以多个波束发送相同的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适用于实施方式B1至实施方式B11、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利用多个波束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发送。
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7、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对一个信号处理部进行使用了多个波束的发送或接收的情况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具备多个信号处理部。此时,多个信号处理部可以独立地工作,也可以联动。
例如,在进行独立工作的情况下,多个信号处理部以各自的不同的定时对信号进行收发,进行并行通信。
多个信号处理部可以被构成为仅能够进行上述的多个工作中的特定的工作,也可以被构成为能够对工作进行切换。
并且,多个信号处理部可以各自具备固有的一个或多个天线,也可以由多个信号处理部共享一个或多个天线。
以上所说明的本公开例如包括以下的形态。
本公开的一个形态中的第1发送装置具备第1发送部以及第2发送部,所述第1发送部将给第1终端的数据向第1终端发送,所述第2发送部将给第2终端的数据向其他的发送装置发送,给第1终端的数据通过第1OFDM信号中的第1频率资源而被传输,第1OFDM信号以第1信道发送,给第2终端的数据通过第2OFDM信号中的第2频率资源而被传输,第2OFDM信号由其他的发送装置以第1信道发送,构成第1频率资源的子载波与构成第2频率资源的子载波不同,在发送第1OFDM信号的第1期间与发送第2OFDM信号的第2期间中,至少一部分重复,在第1OFDM信号的第2频率资源中没有存放数据,在第2OFDM信号的第1频率资源中没有存放数据。
本公开的一个形态中的第2发送装置是如下的装置,在上述的第1发送装置中,第1发送部将至少一个其他的终端的数据,存放到第3OFDM信号,并在与第1期间至少一部分重复的第2期间进行发送。
本公开的一个形态中的第3发送装置是如下的装置,在上述的第2发送装置中,给至少一个其他的终端的数据被存放在第3OFDM信号的第1频率资源以及第2频率资源中。
本公开的一个形态中的第4发送装置是如下的装置,在上述的第2发送装置中,给至少一个其他的终端的数据被存放在第3OFDM信号的第1频率资源中,在第2频率资源中没有存放数据。
本公开的一个形态中的第5发送装置是如下的装置,在上述的第1发送装置中,第2发送部针对其他的发送装置,发送用于指定发送第2OFDM信号的定时的信号。
本公开的一个形态中的第1发送方法是发送装置执行的发送方法,将给第1终端的数据向第1终端发送,将给第2终端的数据向其他的发送装置发送,给第1终端的数据以通过第1信道而发送的第1OFDM信号中的第1频率资源而被传输,给第2终端的数据以其他的发送装置通过第1信道发送的第2OFDM信号中的第2频率资源而被传输,构成第1频率资源的子载波与构成第2频率资源的子载波不同,在发送第1OFDM信号的期间与发送第2OFDM信号的期间中,至少一部分重复,在第1OFDM信号的第2频率资源中没有存放数据,在第2OFDM信号的第1频率资源中没有存放数据。
另外,在上述的形态的说明中,对“频率资源中存放有数据”、或“频率资源中没有存放数据”进行了说明,也可以是以下的表现。例如也可以说明为“在频率资源中映射通过对数据进行调制而生成的调制信号”、或“在频率资源中没有映射通过对数据进行调制而生成的调制信号”,“在频率资源的子载波中映射通过对数据进行调制而生成的调制信号”、或可以说明为“在频率资源的子载波中没有映射通过对数据进行调制而生成的调制信号”。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构成,也可以通过执行适于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可以通过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读出被记录在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的软件程序并执行来实现。在此,实现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系统或装置等的软件例如为如下的程序。
(补充B7)
(1)关于图132A、图132B以及图132C所示的系统中的尤其与中继器的构成有关的发明,图132A、图132B以及图132C中的中继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成为图133所示。即,中继器13201与一个以上的访问接入点进行通信。于是,中继器13201将相当于访问接入点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号,发送给终端B103。并且,中继器13201将相当于终端B103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号,发送给访问接入点。
此时,在一个以上的访问接入点与中继器13201的通信中如图所示,使用第A频带和第B频带。并且,在终端B103与中继器的通信中如图所示,使用第A频带和第B频带。
中继器13201在接收到由访问接入点发送的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时,转换为第B频带,将调制信号发送给终端B103。中继器13201在接收到由访问接入点发送的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时,转换为第A频带,将调制信号发送给终端B103。
中继器13201在接收到由终端B103发送的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时,转换为第B频带,将调制信号发送给访问接入点。中继器13201在接收到由终端发送的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时,转换为第A频带,将调制信号发送给访问接入点。
另外,关于这一点,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进行说明。
中继器13201例如是图133的构成。此时,作为第1构成,图133的中继器的各部分为图134、图135、图136以及图137的构成。作为第2构成,图133的中继器的各部分为图138、图139、图140以及图141的构成。
图133的第A频带用的通信装置13303是用于与访问接入点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天线13301是用于对与访问接入点通信时的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收发的天线。
第B频带用的通信装置13305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天线13307是用于对与终端通信时的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收发的天线。
第B频带用的通信装置13353是用于与访问接入点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天线13351是用于与访问接入点通信时的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收发的天线。
第A频带的通信装置13355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天线13357是用于与终端通信时的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收发的天线。
第A频带用的通信装置13303对由访问接入点发送的调制信号进行接收,将一部分的数据传输给第A频带的通信装置13355(信号13311)。
同样,第B频带用的通信装置13353对由访问接入点发送的调制信号进行接收,将一部分的数据传输给第B频带的通信装置13305(信号13361)。
以下,对具有图134、图135、图136以及图137的构成的第1构成的中继器、以及具有图138、图139、图140以及图141的构成的第2构成的中继器进行说明。
(1-1)具有图134、图135、图136以及图137的构成的第1构成的中继器:
“B101的访问接入点(图132A时)(或B101_1的访问接入点#1(图132B、图132C时))使用第A频带进行通信用的SSID”与“B101的访问接入点(或、B101_2的访问接入点#2)使用第B频带进行通信用的SSID”不同。不过,A与B不同。另外,将“B101的访问接入点(或B101_1的访问接入点#1)使用第A频带进行通信用的SSID”设为SSID#X,将“B101的访问接入点(或B101_2的访问接入点#2)使用第B频带进行通信用的SSID”设为SSID#Y。
关于工作,与图134、图135、图136以及图137中的记载相同。
图134示出了图133的第A频带用通信装置13303关联的构成。
对AP(访问接入点)使用第A频带,发送数据帧、MAC帧的情况下的工作例进行说明。另外,关于MAC帧,将在以后详细说明。
图134的第A频带用收发装置13403相当于图133的第A频带用的通信装置13303的一部分,图134的天线13401、13415相当于图133的天线13301。
在此,将AP(访问接入点)的使用第A频带时的SSID设为SSID#X。
信号线13404的一部分相当于图133所示的信号线13304的一部分。
信号线13411相当于图133所示的信号线13304的一部分。
信号线13406相当于图133所示的信号线13311,例如流入包括SSID#X的信息的信号。
天线13401以及13415例如与访问接入点进行通信。于是,在图134的天线13401接收由AP利用第A频带发送的数据帧、MAC帧。
SSID提取部13405提取第A频带中的例如数据帧、MAC帧(例如beacon帧)等中包括的SSID(Service Set ID(identifier))。据此,得到SSID#X。不过,能够得到SSID#X的帧并非受Beacon帧所限。
图134的信号13411成为通过图133的第B频带的通信装置13305接收由终端发送的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而得到的信号。SSID检查部13412对第B频带中的由终端发送的例如MAC帧的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关联请求(Association Request)等中包括的SSID(此时的SSID成为SSID#Y)进行改写。因此,在信号13411中包括SSID时,被输入到SSID检查部13412的信号的SSID为SSID#Y,在经过SSID检查部13412后,SSID被改写为SSID#X。另外,在帧中不存在SSID的情况下,SSID检查部13412不进行工作,而将输入信号作为输出信号(13413)。
于是,第A频带用收发装置13403将信号13413作为输入,生成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从天线13415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图135示出了图133的第B频带用通信装置13353关联的构成。
对AP使用第B频带发送数据帧、MAC帧的情况下的工作例进行说明。
图135的第B频带用的接收装置13503相当于图133的第B频带用的通信装置13353的一部分,图135的天线13501、13515相当于图133的天线13351。
在此,将AP使用第B频带时的SSID设为SSID#Y。
信号线13504的一部分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54的一部分。
信号线13511相当于图133示出信号线13354的一部分。
信号线13506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61,例如流入包括SSID#Y的信息的信号。
天线13501以及13515例如与访问接入点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在图135的天线13501接收由AP利用第B频带发送的数据帧、MAC帧。
SSID提取部13505提取第B频带中的例如数据帧、MAC帧(例如、beacon帧)等中包括的SSID(Service Set ID(identifier))。据此,得到SSID#Y。不过,能够得到SSID#Y的帧并非受Beacon帧所限。
图135的信号13511是通过图133的第A频带的通信装置13555接收由终端发送的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而得到的信号。SSID检查部13512将第A频带中的由终端发送的例如MAC帧的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关联请求(Association Request)等中包括的SSID(此时的SSID成为SSID#X)进行改写。因此,在信号13511中包括SSID时,虽然是被输入到SSID检查部13512的是SSID#X,在经过SSID检查部13512后,SSID被改写为SSID#Y。另外,在帧中不存在SSID的情况下,SSID检查部13512不进行工作,将输入信号作为输出信号(13513)。
并且,第B频带用收发装置13503将信号13513作为输入,生成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从天线13515作为电波被输出。
图136示出了图133的第B频带用通信装置13305关联的构成。
信号线13601相当于图133示出信号线13304的一部分,并且相当于图134示出的信号线13404。
信号线13613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04,并且相当于图134示出的信号线13411。信号线13602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61,并且相当于图135示出的信号线13506。天线13607以及13611例如与终端之间进行信号的收发。此时,与终端之间被收发的信号使用第B频带。SSID检查部13603对由AP以第A频带发送的例如MAC帧等帧的例如信标、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关联响应(Association Response)等中包括的SSID(此时的SSID成为SSID#X)进行改写。因此,在信号13601中包括SSID时,被输入到SSID检查部13603的信号的SSID为SSID#X,不过在经过SSID检查部13603后,SSID被改写为SSID#Y。另外,SSID检查部13603在帧中不存在SSID的情况下,不进行工作,而将输入信号作为输出信号(13604)。
于是,第B频带用收发装置13605将信号13604作为输入,生成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从天线13607作为电波被输出。
并且,天线13611接收由终端发送的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第B频带用收发装置13605对该接收信号进行处理,输出信号13613。
图137示出了图133的第A频带用通信装置13355关联的构成。
信号线13701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54的一部分,并且相当于图135示出的信号线13504。
信号线13713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54,并且相当于图135示出的信号线13511。
信号线13702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11,并且相当于图134示出的信号线13406。
天线13707以及13711例如与终端进行通信。此时,使用第A频带。
SSID检查部13703对AP以第B频带发送的MAC帧的例如信标、探测响应(ProbeResponse)、关联响应(Association Response)等中包括的SSID(此时的SSID为SSID#Y)进行改写。因此,在信号13701中包括SSID时,被输入到SSID检查部13703的信号的SSID为SSID#Y,不过在经过SSID检查部13703后,SSID被改写为SSID#X。另外,SSID检查部13703在帧中不存在SSID的情况下,不进行工作,将输入信号作为输出信号(13704)。
并且,第A频带用收发装置13705将信号13704作为输入,生成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从天线13707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并且,天线13711接收由终端发送的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第A频带用收发装置13705对该接收信号进行处理,输出信号13713。
(1-2)具有图138、图139、图140以及图141的构成的第2构成的中继器:
“B101的访问接入点(图132A时)(或B101_1的访问接入点#1(图132B、图132C时))使用第A频带进行的通信用的MAC地址”与“B101的访问接入点(或B101_2的访问接入点#2)使用第B频带进行的通信用的MAC地址”不同。在此,A与B不同。另外,将“B101的访问接入点(或B101_1的访问接入点#1)使用第A频带进行的通信用的MAC地址”设为MAC地址X,将“B101的访问接入点(或B101_2的访问接入点#2)使用第B频带进行的通信用的MAC地址”设为MAC地址Y。
关于工作,与图138、图139、图140以及图141中的记载相同。
图138示出了图133的第A频带用通信装置13303关联的构成。
对AP使用第A频带来发送数据帧、MAC帧的情况下的工作例进行说明。另外,关于MAC帧,将在以后说明。
另外,在图138中,对于与图134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省略说明。
在此,将AP使用第A频带时的MAC地址设为MAC地址#X。
信号线13404的一部分相当于图133所示的信号线13304的一部分。
信号线13411相当于图133所示的信号线13304的一部分。
信号线13802相当于图133所示的信号线13311,例如是包括MAC地址#X的信息的信号。
天线13401以及13415例如与访问接入点进行通信。于是,在图138的天线13401,对由AP使用第A频带发送的数据帧、MAC帧进行接收。MAC地址提取部13801提取第A频带中的例如数据帧、MAC帧(例如Beacon帧)等的SA(Source Address:发送源地址)。据此,能够得到MAC地址#X。不过,能够得到MAC地址#X的帧并非受Beacon帧所限。图138的信号13411成为通过图133的第B频带的通信装置13305对由终端发送的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接收而得到的信号。MAC地址检查部13811对第B频带中的由终端发送的例如MAC帧的RTS、CTS、ACK帧、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关联请求(Association Request)、数据帧等中包括的DA(Destination Address:发送目的地地址)(此时的DA为MAC地址#Y)进行改写。因此,在信号13411中包括DA时,被输入到MAC地址检查部13811的信号的DA是MAC地址#Y,不过在经过MAC地址检查部13811后,DA被改写为MAC地址#X。另外,MAC地址检查部13811在帧中不存在DA的情况下,不进行工作,而将输入信号作为输出信号(13812)。
于是,第A频带用收发装置13403将信号13812作为输入,生成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从天线13415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图139示出了图133的第B频带用通信装置13353关联的构成。
对AP使用第A频带发送数据帧、MAC帧的情况下的工作例进行说明。
另外,在图139中,对于与图135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编号,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省略说明。
在此,将AP使用第B频带时的MAC地址设为MAC地址#Y。信号线13504的一部分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54的一部分。
信号线13511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54的一部分。
信号线13902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61,例如是包括MAC地址#Y的信息的信号。天线13501以及13515例如与访问接入点进行通信。于是,在图139的天线13501,接收由AP使用第B频带发送的数据帧、MAC帧。MAC地址提取部13901提取第B频带中的例如数据帧、MAC帧(例如、Beacon帧)等的SA(Source Address:发送源地址)。据此,得到MAC地址#Y。不过,能够得到MAC地址#Y的帧并非受Beacon帧所限。
图139的信号13511成为通过图133的第A频带的通信装置13355对由终端发送的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进行接收而得到的信号。MAC地址检查部13911对第A频带中的由终端发送的例如MAC帧的RTS、CTS、ACK帧、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关联请求(AssociationRequest)、数据帧等中包括的DA(Destination Address:发送目的地地址)(此时的DA为MAC地址#X)进行改写。因此,在信号13511中包括DA时,被输入到MAC地址检查部13911的信号的DA为MAC地址#X,在经过MAC地址检查部13911后,DA被改写为MAC地址#Y。另外,MAC地址检查部13911在帧中不存在DA的情况下,不进行工作,而将输入信号作为输出信号(13912)。
于是,第B频带用收发装置13503将信号13912作为输入,生成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从天线13515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图140示出了图133的第B频带用通信装置13305关联的构成。
信号线13601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04的一部分,并且相当于图138示出的信号线13404。
信号线13613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04,并且相当于图138示出的信号线13411。
信号线14001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61,并且相当于图139示出的信号线13902。
天线13607以及13611例如与终端进行通信。此时,使用第A频带。
MAC地址检查部14002对由AP使用第A频带发送的例如RTS、探测响应(ProbeResponse)、关联响应(Association Response)、数据帧等中包括的SA(Source Address:发送源地址)(此时,SA为MAC地址#X)进行改写。因此,在信号13601中包括SA时,被输入到MAC地址检查部14002的信号的SA为MAC地址#X,在经过MAC地址检查部14002后,SA被改写为MAC地址#Y。另外,MAC地址检查部14002在帧中不存在SA的情况下,不进行工作,而将输入信号作为输出信号(14003)。
于是,第B频带用收发装置13605将信号14003作为输入,生成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从天线13607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并且,天线13611接收由终端发送的第B频带的调制信号,第B频带用收发装置13605对该接收信号进行处理,输出信号13613。
图141示出了图133的第A频带用通信装置13355关联的构成。
信号线13701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54的一部分,并且相当于图139示出的信号线13504。
信号线13713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54,并且相当于图139示出的信号线13511。
信号线14101相当于图133示出的信号线13311,并且相当于图138示出的信号线13802。
天线13707以及13711例如与终端进行通信。此时,使用第B频带。MAC地址检查部14102对由AP使用第B频带发送的例如RTS、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关联响应(Association Response)、数据帧等中包括的SA(Source Address:发送源地址)进行改写(此时,SA为MAC地址#Y)。因此,在信号13701中包括SA时,被输入到MAC地址检查部14102的信号的SA为MAC地址#Y,在经过MAC地址检查部14102后,SA被改写为MAC地址#X。另外,MAC地址检查部14102在帧中不存在SA的情况下,不进行工作,将输入信号作为输出信号(14103)。
于是,第A频带用收发装置13705将信号14103作为输入,生成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从天线13707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并且,天线13711接收由终端发送的第A频带的调制信号,第A频带用收发装置13705对该接收信号进行处理,输出信号13713。
(1-3)变形例
“B101的访问接入点(或B101_1的访问接入点#1)使用第A频带进行的通信用的SSID”与“B101的访问接入点(或、B101_2的访问接入点#2)使用第B频带进行的通信用的SSID”不同。在此,A与B不同。并且,“B101的访问接入点(或、B101_1的访问接入点#1)使用第A频带进行的通信用的MAC地址”与“B101的访问接入点(或、B101_2的访问接入点#2)使用第B频带进行的通信用的MAC地址”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图134的构成,添加了图138的MAC地址提取部13801、MAC地址检查部13811。
并且,针对图135的构成,添加了图139的MAC地址提取部13901、MAC地址检查部13911。
并且,针对图136的构成,添加了图140的MAC地址检查部14002。
并且,针对图137的构成,添加了图141的MAC地址检查部14102。
(1-4)变形例
在上述(1-1)、上述(1-2)以及上述(1-3)中,虽然记载为第A频带、第B频带进行了说明,即使将第A频带替换为“第C频带的M信道”,将第B频带替换为“第C频带的N信道”来执行上述(1-1)、上述(1-2)以及上述(1-3),也能够同样执行。
(2):
在本公开中,虽然具有利用MAC地址来进行说明的部分,也可以替代MAC地址,而利用BSSID(Basic Service Set ID(identifier))、DA(Destination Address(发送目的地地址))、SA(Source Address(发送源地址)),也能够同样执行。
(3):
对终端针对中继器、访问接入点发送Capability的帧的情况下的Capability的帧与系统的工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Capability的帧中可以存在以下的帧。
·5GHz频段(第A频带)的无线部的个数
·6GHz频段(第B频带)的无线部的个数
在Capability的帧包括上述的数据的情况下,根据由上述的数据通知的无线部的个数,访问接入点以及中继器对使用哪个频带、哪个信道来通信进行决定。可以将本说明书中记载的通信方法包括在决定的通信方法中(例如,采用了多信道的通信、采用了多频带的通信)。
另外,终端也可以不发送与5GHz频段(第A频带)的无线部的个数有关的capability field。在接收到不包括与5GHz频段(第A频带)的无线部的个数有关的capability field的Capability的帧的情况下,例如,访问接入点以及中继器将终端所具备的5GHz频段(第A频带)的无线部的个数解释为1。
同样,终端也可以不发送与6GHz频段(第B频带)的无线部的个数有关的capability field。在接收到不包括与6GHz频段(第B频带)的无线部的个数有关的capability field的Capability的帧的情况下,例如,访问接入点以及中继器将终端所具备的6GHz频段(第B频带)的无线部的个数解释为1。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举例说明了,发送示出5GHz频段(第A频带)以及6GHz频段(第B频带)的各自的无线部的个数的capability field,以capability field通知的信息也可以不同。例如,由通信装置发送的Capability的帧可以包括,示出该通信装置在5GHz频段(第A频带)以及6GHz频段(第B频带)能够分别同时收发的流数的capability field。并且,作为其他的例子,由通信装置发送的Capability的帧可以包括,示出该通信装置在5GHz频段(第A频带)以及6GHz频段(第B频带)能够分别同时发送的流数以及能够分别同时接收的流数的capability field。
(4)本公开所说明的访问接入点的工作例如能够由“广播站、基站、终端、便携式电话(mobile phone)、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电视机、家电(家用电器机械器具)、工厂内的装置、IoT(Internet of Things)设备等的通信设备/广播设备、eNB(e Node B)、gNB(g Node B)、PCell(Primary Cell)用的eNB或gNB、SCell(Secondary Cell)用的eNB或gNB、PSCell(Primary SCell)用的eNB或gNB、Master eNB或gNB、Secondary eNB或gNB、中继器、节点、汽车、自行车、摩托车、船舶、卫星、飞机、无人机、可动装置、机器人”等任意的设备所具备的通信装置来执行。
并且,本公开所说明的中继器的工作例如能够由“广播站、基站、终端、便携式电话(mobile phone)、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电视机、家电(家用电器机械器具)、工厂内的装置、IoT设备等的通信设备/广播设备、eNB(e Node B)、gNB(gNode B)、PCell(Primary Cell)用的eNB或gNB、SCell(Secondary Cell)用的eNB或gNB、PSCell(Primary SCell)用的eNB或gNB、Master eNB或gNB、Secondary eNB或gNB、中继器、节点、汽车、自行车、摩托车、船舶、卫星、飞机、无人机、可动装置、机器人”等任意的设备所具备的通信装置来执行。
并且,本公开所说明的终端的工作例如能够由“广播站、基站、终端、便携式电话(mobile phone)、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电视机、家电(家用电器机械器具)、工厂内的装置、IoT设备等的通信设备/广播设备、eNB(e Node B)、gNB(gNode B)、PCell(Primary Cell)用的eNB或gNB、SCell(Secondary Cell)用的eNB或gNB、PSCell(Primary SCell)用的eNB或gNB、Master eNB或gNB、Secondary eNB或gNB、中继器、节点、汽车、自行车、摩托车、船舶、卫星、飞机、无人机、可动装置、机器人”等任意的设备所具备的通信装置来执行。
(5)以下对MAC帧的例子进行说明。
无线LAN的MAC帧中有管理帧、控制帧、数据帧。
作为管理帧,例如有Beacon帧、Probe request帧、Probe response帧、Association request帧、以及Association response帧。以下对管理帧进行说明。
IEEE 802.11的Beacon帧的结构例如图142所示。图142中的数值表示以下记载的字段的数据长,单位为字节。
Beacon帧例如包括以下所示。
·2字节的帧控制(字段)
·2字节的持续时间(字段)
·6字节的DA(发送目的地地址)(字段)
·6字节的SA(发送源地址)(字段)
·6字节的BSSID(字段)
·2字节的序列控制(字段)
以上为MAC帧头。并且也包括以下所示。
·可变长的帧主体(字段)
·4字节的FCS(Frame Check Sequence)(字段)
·8字节的时间戳(字段)
·2字节的信标间隔(字段)
·2字节的性能(Capability)信息(字段)
·可变长的SSID(字段)
·7字节的FH(Frequency Hopping)参数集(字段)
·2字节的DS(Direct Sequence)参数集(字段)
·8字节的CF(Contention Free)参数集(字段)
·4字节的IBSS参数集(字段)
·可变长的TIM(Traffic Indication Map)(字段)
·可变长的国家(字段)
·3字节的功率限制(字段)
·6字节的信道切换(字段)
·8字节的静默(字段)
·4字节的TPC(Transmit Power Control)报告(字段)
·可变长的ERP(Effective Radiated Power)(字段)
·可变长的扩展支持速率(字段)
·可变长的RSN(Robust Security Network)(字段)
另外,一般而言,在AP所发送的Beacon帧中,“BSSID”是AP的BSSID,“SSID”是AP的SSID。并且,“DA”均由1构成(因为是广播),“SA”和“BSSID”是AP的MAC地址。
IEEE 802.11的Probe request帧的结构例如图143所示。图143中的数值表示以下记载的字段的数据长,单位为字节。
在Probe request帧中例如包括以下所示。
·2字节的帧控制(字段)
·2字节的持续时间(字段)
·6字节的DA(发送目的地地址)(字段)
·6字节的SA(发送源地址)(字段)
·6字节的BSSID(字段)
·2字节的序列控制(字段)
以上为MAC帧头。并且还包括以下所示。
·可变长的SSID(字段)
·可变长的支持速率(字段)
以上为帧主体,并且还包括以下所示。
·4字节的FCS(字段)
另外,一般而言,在终端所发送的Probe request帧中,“DA”为AP的MAC地址,“SA”与“BSSID”为终端的MAC地址。一般而言,“SSID”为AP的SSID。
IEEE 802.11的Probe response帧的结构例如图144所示。图144中的数值表示以下记载的字段的数据长,单位为字节。
在Probe response帧中例如包括以下所示。
·2字节的帧控制(字段)
·2字节的持续时间(字段)
·6字节的DA(发送目的地地址)(字段)
·6字节的SA(发送源地址)(字段)
·6字节的BSSID(字段)
·2字节的序列控制(字段)
以上为MAC帧头。并且还包括以下所示。
·可变长的主体(字段)
·4字节的FCS(Frame Check Sequence)(字段)
·8字节的时间戳(字段)
·2字节的信标间隔(字段)
·2字节的性能(Capability)信息(字段)
·可变长的SSID(字段)
·7字节的FH(Frequency Hopping)参数集(字段)
·2字节的DS(Direct Sequence)参数集(字段)
·8字节的CF(Contention Free)参数集(字段)
·4字节的IBSS参数集(字段)
·可变长的国家(字段)
·4字节的FH跳频参数(字段)
·FH模式表(字段)
·3字节的功率限制(字段)
·6字节的可变长信道切换(字段)
·8字节的静默(字段)
·4字节的TPC(Transmit Power Control)报告(字段)
·可变长的ERP(Effective Radiated Power)(字段)
·可变长的扩展支持速率(字段)
·可变长的RSN(Robust Security Network)(字段)
另外,一般而言,在AP所发送的Probe response帧中,“DA”为终端的MAC地址,“SA”和“BSSID”为AP的MAC地址。一般而言,“SSID”为AP的SSID。
IEEE 802.11的Association request帧的结构例如图145所示。图145中的数值表示以下记载的字段的数据长,单位为字节。
在Association request帧中例如包括以下所示。
·2字节的帧控制(字段)
·2字节的持续时间(字段)
·6字节的DA(发送目的地地址)(字段)
·6字节的SA(发送源地址)(字段)
·6字节的BSSID(字段)
·2字节的序列控制(字段)
以上为MAC帧头。并且还可以包括以下所示。
·2字节的性能(Capability)信息(字段)
·2字节的聆听间隔(字段)
·可变长的SSID(字段)
·可变长的支持速率(字段)
以上为帧主体,并且还可以包括以下所示。
·4字节的FCS(字段)
另外,一般而言,在终端所发送的Association request帧中,“DA”为AP的MAC地址,“SA”和“BSSID”为终端的MAC地址。一般而言,“SSID”是AP的SSID。
IEEE 802.11的Association response帧的结构例如图146所示。图146中的数值表示以下记载的字段的数据长,单位为字节。
在Association response帧中例如包括以下所示。
·2字节的帧控制(字段)
·2字节的持续时间(字段)
·6字节的DA(发送目的地地址)(字段)
·6字节的SA(发送源地址)(字段)
·6字节的BSSID(字段)
·2字节的序列控制(字段)
以上为MAC帧头。并且还可以包括以下所示。
·2字节的性能(Capability)信息(字段)
·2字节的状态码(字段)
·2字节的连接识别码(字段)
·可变长的支持速率(字段)
以上为帧主体,并且还可以包括以下所示。
·4字节的FCS(字段)
另外,一般而言,在AP所发送的Association response帧中,“DA”为终端的MAC地址,“SA”和“BSSID”为AP的MAC地址。
并且,作为控制帧例如有RTS帧、CTS帧以及ACK帧。
IEEE 802.11的RTS帧的结构例子由图147示出。图147中的数值表示以下所记载的字段的数据长,单位为字节。
在RTS帧中例如包括以下所示。
·2字节的帧控制(字段)
·2字节的持续时间(字段)
·6字节的DA(发送目的地地址)(字段)
·6字节的SA(发送源地址)(字段)
IEEE 802.11的CTS帧的结构例子由图148示出。图148中的数值表示以下所记载的字段的数据长,单位为字节。
在CTS帧中例如包括以下所示。
·2字节的帧控制(字段)
·2字节的持续时间(字段)
·6字节的DA(发送目的地地址)(字段)
IEEE 802.11的ACK帧的结构例子由图149示出。图149中的数值表示以下所记载的字段的数据长,单位为字节。
在ACK帧中例如包括以下所示。
·2字节的帧控制(字段)
·2字节的持续时间(字段)
·6字节的DA(发送目的地地址)(字段)
并且,IEEE802.11的数据帧的结构例子由图150示出。图150中的数值表示以下所记载的字段的数据长,单位为字节。
表1是数据帧的地址字段的使用法。
(表1)
Figure BDA0002849799370002211
另外,在表1中,IBSS为Independent Basic Service Set即独立基本服务集,AP为访问接入点(Access Point),WDS为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即无线分布系统,DS为分布式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BSSID为Basic Service Set ID(ID:identifier),DA为发送目的地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SA为发送源地址(Source Address),RA为接收端地址(Receiver Address)、TA为发送端地址(Transmitter Address)。
接着,对BSSID和SSID(Service Set ID)进行说明。
BSSID:
在基础设施网络中,BSSID是访问接入点的无线接口的MAC地址。在自组织网络中,随机生成BSSID,将Universal/Local位设为1。
SSID:
比通常的48位的标识符大的标识符(0至32字节)
(补充B8)
在本公开中,例如在利用了图84至图150的说明中记载了,访问接入点与中继器#1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同样,访问接入点与中继器#2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并且,如已经进行的记载,本公开中的中继器的工作例如能够由“广播站、基站、终端、便携式电话(mobile phone)、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电视机、家电(家用电器机械器具)、工厂内的装置、IoT设备等的通信设备/广播设备、eNB(eNode B)、gNB(g Node B)、PCell(Primary Cell)用的eNB或gNB、SCell(Secondary Cell)用的eNB或gNB、PSCell(Primary SCell)用的eNB或gNB、Master eNB或gNB、Secondary eNB或gNB、中继器、节点、汽车、自行车、摩托车、船舶、卫星、飞机、无人机、可动装置、机器人”等任意的设备所具备的通信装置来执行。
对上述的多个的构成例中包括的构成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在图84、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中,在将中继器#1设为gNB、通信装置,进一步将中继器#2设为gNB、通信装置时,则成为终端与两个gNB、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图84、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是执行multiple TRP(TX/RX point)的系统,采用了图84、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的说明是multiple TRP(TX/RX point)中的工作的一个例子。另外,TX是transmitter、RX是receiver。
并且,例如在将图42、图88、图113A、图113B所示的帧结构的调制信号,由两个通信装置(gNB、中继器)向终端发送的情况下,两个通信装置(gNB、中继器)利用彼此不同的两个频带或两个信道,来发送调制信号。即可以考虑到两个通信装置(gNB、中继器)进行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具体而言,中继器#1利用第1频率,将帧发送到终端,中继器#2利用第2频率,将帧发送到终端。
另外,两个通信装置(gNB、中继器)进行FDM的方法,并非受到此为止所说明的方法所限。以下对两个通信装置(gNB、中继器)进行FDM的方法的其他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两个通信装置(gNB、中继器)所发送的调制信号,可以是图151A、图151B所示的帧结构。另外,图151A、图151B均示出,第1时间中的帧结构。并且,图151A、图151B的帧结构包括第1载波群、第2载波群、第3载波群、第4载波群这多个载波群。另外,载波群虽然分别由多个载波来构成,也可以是一个载波。并且,在图151A、图151B中虽然示出了,在频率轴方向上包括第1载波群、第2载波群、第3载波群、第4载波群这4个载波群的构成,载波群的数量并非受4所限。例如,载波群的数量可以是2、3的任一个,也可以是5以上。
图151A是中继器#1(也可以是gNB、通信装置等)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在图151A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
在图151A中,中继器#1利用第“奇数”个的载波群,来发送帧。
图151B是中继器#2(也可以是gNB、通信装置等)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个例子。在图151B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
在图151B中,中继器#2利用第“偶数”个的载波群,来发送帧。
通过以上这样对帧进行发送,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减轻多通路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提高得到频率分集、空间分集的增益的可能性。
另外,如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所示,在中继器#1、中继器#2进行传输给多个终端的帧的OFDMA时,也可以适用图151A、图151B的帧。因此可以是,中继器#1与一个以上的终端进行通信,中继器#2与一个以上的终端进行通信。
另外,例如在中继器#1、中继器#2与第1终端、第2终端进行通信时,“中继器#1向第1终端发送帧时所使用的频率”与“中继器#2向第1终端发送帧时所使用的频率”不同。同样,“中继器#1向第2终端发送帧时所使用的频率”与“中继器#2向第2终端发送帧时所使用的频率”例如不同。并且,中继器#1向第1终端发送的帧的结构为图151A,中继器#2向第1终端发送的帧的结构为图151B。
不过,采用OFDMA时的中继器#1向各终端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中继器#2向各终端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并非受上述的例子所限。
并且,以上虽然对OFDM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取代OFDMA而适用其他的多载波传输方式,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单载波传输方式的调制信号,来实现多载波传输。
而且,由中继器#1发送的给第1终端的帧中包括的数据的一部分,也可以包括在由中继器#2发送的给第1终端的帧中。这样,能够提高第1终端中的接收质量,并可以提供实现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的系统以及通信方法。并且,可以使用由中继器#1发送的给第1终端的帧,以多次来发送同一个数据(Repetition),并可以使用由中继器#2发送的给第1终端的帧,以多次来发送同一个数据(Repetition)。据此,能够提高第1终端中的接收质量,并且可以提供实现URLLC的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记载为前导码进行了说明,关于名称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前导码可以是例如由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等构成的码元。并且,数据码元中也可以包括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TRS(Tracking ReferenceSignals)、PT-RS(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等RS(Reference Signals)。
(补充B9)
在本公开中记载了,例如在利用图84至图150进行的说明中,访问接入点与中继器#1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同样记载了,访问接入点与中继器#2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并且,如已经进行的记载,本公开中的中继器的工作例如能够由“广播站、基站、终端、便携式电话(mobile phone)、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电视机、家电(家用电器机械器具)、工厂内的装置、IoT设备等的通信设备/广播设备、eNB(eNode B)、gNB(g Node B)、PCell(Primary Cell)用的eNB或gNB、SCell(Secondary Cell)用的eNB或gNB、PSCell(Primary SCell)用的eNB或gNB、Master eNB或gNB、Secondary eNB或gNB、中继器、节点、汽车、自行车、摩托车、船舶、卫星、飞机、无人机、可动装置、机器人”等任意的设备所具备的通信装置来执行。
对上述的多个的构成例中包括的构成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在图84、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中,在将中继器#1设为gNB、通信装置,并且将中继器#2设为gNB、通信装置时,终端则成为与两个gNB、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图84、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是执行multiple TRP(TX/RX point)的系统,利用图84、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的说明是在multiple TRP(TX/RX point)中工作的一个例子。
并且,例如在将图42、图43、图63、图88、图90、图113A、图113B所示的帧结构的调制信号,由两个通信装置(gNB、中继器)发送给终端的情况下,中继器#1(也可以是gNB、通信装置)向终端进行发送的频带与中继器#2(gNB、通信装置)向终端进行发送的频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可以是一部分频带重复。并且,中继器#1(也可以是gNB、通信装置)向终端进行发送的频带与中继器#2(gNB、通信装置)向终端进行发送的频带为相同的情况下,中继器#1(也可以是gNB、通信装置)与中继器#2(gNB、通信装置)执行TDM(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以及SD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与终端进行通信。
对两个通信装置(gNB、中继器)进行TDM的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
尤其是如图63中的说明所示,多个的通信装置(也可以是gNB、中继器)可以进行时间分割,并发送帧以及调制信号。例如,关于这一点,对执行图84、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的中继器#1(也可以是gNB、通信装置)、中继器#2(也可以是gNB、通信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进行说明。具体而言,考虑对图63与图90组合后的帧。
中继器#1针对终端,在第X1时间发送前导码B501_1、在第X2时间发送控制信息码元B502_1、在第X3时间发送数据码元B503_1。
并且,中继器#2针对终端,在第X4时间发送前导码B501_2、在第X5时间发送控制信息码元B502_2、在第X6时间发送数据码元503_2。
此时,如图90所示,“由中继器#1的发送时间即“第X1时间、第X2时间、第X3时间”构成的时间区间”与“由中继器#2的发送时间即“第X4时间、第X5时间、第X6时间”构成的时间区间”不同。因此,如利用图63进行的说明所示,在图90的帧结构中,在中继器#1进行发送时使用的频率与中继器#2进行发送时使用的频率相同的情况下,执行TDM。
通过以上这样发送帧,从而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提高得到时间分集、空间分集的增益的可能性。
另外,如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所示,中继器#1、中继器#2也可以向多个终端传输帧。另外,在进行OFDMA时,也可以适用图90的帧。在这种情况下,中继器#1能够利用发送帧与一个以上的终端进行通信,中继器#2能够与一个以上的终端进行通信。
此时,例如在中继器#1、中继器#2与第1终端、第2终端进行通信时,“中继器#1向第1终端发送的帧所使用的时间区域(时间区间)”与“中继器#2向第1终端发送帧所使用的时间区域(时间区间)”彼此不同。同样,“中继器#1向第2终端发送的帧所使用的时间区域(时间区间)”与“中继器#2向第2终端发送的帧所使用的时间区域(时间区间)”彼此不同。
不过,利用OFDMA时的向中继器#1的各终端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与向中继器#2的各终端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并非受本说明书的例子所限。
并且,以上虽然对OFDM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取代OFDMA而适用其他的多载波传输方式。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单载波传输方式的调制信号,从而可以实现多载波传输。另外,关于采用了多个单载波传输方式的调制信号的多载波传输的实现,能够适用于与本公开中的多载波传输相关的任意的说明。
而且,由中继器#1发送的给第1终端的帧中包括的数据的一部分,也可以包括在由中继器#2发送的给第1终端的帧中。这样,能够提高第1终端的接收质量,并可以提供实现URLLC的系统以及通信方法。并且,可以利用由中继器#1向第1终端发送的帧,以多次来发送同一个数据(Repetition),利用由中继器#2向第1终端发送的帧,以多次来发送同一个数据(Repetition)。据此,能够提高第1终端的接收质量,并且可以提供实现URLLC的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记载为前导码对帧结构进行了说明,不过前导码的名称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前导码可以是例如由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等构成的码元。并且,在数据码元中也可以包括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TRS(TrackingReference Signals)、PT-RS(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等RS。
在本公开中记载了,例如在采用了图84至图150的说明中,访问接入点与中继機#1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同样记载了,访问接入点与中继器#2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并且,如已经进行的记载,本公开中的中继器的工作例如能够由“广播站、基站、终端、便携式电话(mobile phone)、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电视机、家电(家用电器机械器具)、工厂内的装置、IoT设备等的通信设备/广播设备、eNB(eNode B)、gNB(g Node B)、PCell(Primary Cell)用的eNB或gNB、SCell(Secondary Cell)用的eNB或gNB、PSCell(Primary SCell)用的eNB或gNB、Master eNB或gNB、Secondary eNB或gNB、中继器、节点、汽车、自行车、摩托车、船舶、卫星、飞机、无人机、可动装置、机器人”等任意的设备所具备的通信装置来执行。
对上述的多个构成例中包括的构成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在图84、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中,在将中继器#1设为gNB、通信装置,并且将中继器#2设为gNB、通信装置时,终端则为与两个gNB、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图84、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是执行multiple TRP(TX/RX point)的系统,利用图84、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的说明是multiple TRP(TX/RX point)中的工作的一个例子。另外,TX是transmitter、RX是receiver。
对两个通信装置(gNB、中继器)进行SD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图88中的说明所示,多个通信装置(也可以是gNB、中继器)进行SDM,发送帧以及调制信号。例如,关于这一点,对图84、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的中继器#1(也可以是gNB、通信装置)、中继器#2(也可以是gNB、通信装置)执行的情况下的例子进行说明。
中继器#1针对终端,在第X1时间发送前导码B501_1、在第X2时间发送控制信息码元B502_1、在第X3时间发送数据码元。
并且,中继器#2针对终端,在第X1时间发送前导码B501_2、在第X2时间发送控制信息码元B502_2、在第X3时间发送数据码元B503_2。
此时,如图88所示,“以中继器#1的发送时间即“第X1时间、第X2时间、第X3时间”构成的时间区间”与“以中继器#2的发送时间即“第X1时间、第X2时间、第X3时间”构成的时间区间”相同。并且,中继器#1发送帧时所使用的频带与中继器#2发送帧时所使用的频带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执行SDM。另外,终端适于通过多个天线接收中继器#1和中继器#2发送的帧的调制信号,不过并非受此所限。
通过以上这样发送帧,从而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提高得到时间分集、空间分集的增益的可能性。
另外,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所示的中继器#1、中继器#2也可以向多个终端传输帧。另外,在进行OFDMA时,也可以适用图88的帧。因此,中继器#1与一个以上的终端进行通信,中继器#2可以与一个以上的终端进行通信。
此时,例如中继器#1、中继器#2在与第1终端、第2终端进行通信时,“中继器#1向第1终端发送帧时所使用的时间区域(时间区间)”与“中继器#2向第1终端发送帧时所使用的时间区域(时间区间)”相同,“中继器#1向第1终端发送帧时所使用的频率”与“中继器#2向第1终端发送帧时所使用的频率”相同。同样,“中继器#1向第2终端发送帧时所使用的时间区域(时间区间)”与“中继器#2向第2终端发送帧时所使用的时间区域(时间区间)”相同,“中继器#1向第2终端发送帧时所使用的频率”与“中继器#2向第2终端发送帧时所使用的频率”相同。
不过,使用OFDMA时的向中继器#1的各终端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与向中继器#2的各终端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并非受本说明书的例子所限。
并且,以上虽然对OFDM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以取代OFDMA而适用其他的多载波传输方式,例如通过使用多个单载波传输方式的调制信号,可以实现多载波传输。另外,关于采用了多个单载波传输方式的调制信号的多载波传输的实现,能够适用于与本公开中的多载波传输有关的任意的说明。
而且,由中继器#1发送的给第1终端的帧中包括的数据的一部分,也可以包括在由中继器#2发送的给第1终端的帧中。这样,能够提高第1终端中的接收质量,并可以提供实现URLLC的系统以及通信方法。并且,也可以使用由中继器#1发送的给第1终端的帧,以多次来发送同一个数据(Repetition),也可以使用由中继器#2发送的给第1终端的帧,以多次来发送同一个数据(Repetition)。据此,能够提高第1终端中的接收质量,并可以提供实现URLLC的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记载为前导码进行了说明,关于名称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前导码是由例如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s)等构成的码元。并且,数据码元中也可以包括CSI-RS(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TRS(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PT-RS(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等RS。
(补充B10)
在补充B8、补充B9中进行了以下所示的记载。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记载为前导码进行了说明,关于名称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前导码是由例如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s)等构成的码元。并且,数据码元中也可以包括CSI-RS(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TRS(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PT-RS(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等RS。”
对这一点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例如,中继器#1(也可以是gNB、通信装置)、以及中继器#2(也可以是gNB、通信装置)对图88、图89、图90所示的帧进行发送。不过,在以后的说明中,由于对图88、图89、图90中的前导码B501_1为PDCCH的情况进行说明,因此在以后的说明中称为“B501_1的PDCCH”。同样,在以后的说明中,由于对图88、图89、图90中的前导码B501_2为PDCCH的情况进行说明,因此在以后的说明中称为“B501_2的PDCCH”。此时,也可以适用以下的情况。
情况1:
如图88、图89、图90所示,中继器#1对B501_1的PDCCH进行发送,中继器#2对B501_2的PDCCH进行发送。此时,B501_1的PDCCH包括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1。并且,B501_2的PDCCH包括DCI#2。
情况2:
如图88、图89、图90所示,中继器#1对B501_1的PDCCH进行发送,中继器#2对B501_2的PDCCH进行发送。此时,B501_1的PDCCH包括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1。并且,B501_2的PDCCH包括DCI#1。
情况3:
如图88、图89、图90所示,中继器#1对B501_1的PDCCH进行发送,中继器#2对B501_2的PDCCH进行发送。此时,B501_1的PDCCH包括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1。于是,B501_2的PDCCH不包括DCI。
情况4:
如图88、图89、图90所示,中继器#1对B501_1的PDCCH进行发送,中继器#2对B501_2的PDCCH不进行发送。此时,B501_1的PDCCH包括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1。
情况5:
如图88、图89、图90所示,中继器#1不发送B501_1的PDCCH,中继器#2发送B501_2的PDCCH。此时,B501_2的PDCCH包括DCI#2。
另外,关于采用了TDM、FDM、SDM的发送方法,与补充B8、补充B9中的说明相同。
并且,在本说明中,虽然将前导码作为PDCCH进行了说明,PDCCH的帧中的配置并非受图88、图89、图90的例子所限,在频率―时间轴中可以进行任意的配置(可以在时间轴方向、频率方向上进行任意的配置),并且在时间轴上,也可以在时间轴方向上进行任意的配置。
据此,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恰当地进行multiple TRP的发送。
(补充B11)
在本公开中记载了,例如在使用图84至图150的说明中,访问接入点与中继器#1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同样记载了,访问接入点与中继器#2之间的通信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
并且,如已经进行的记载,本公开中的中继器的工作例如能够由“广播站、基站、终端、便携式电话(mobile phone)、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电视机、家电(家用电器机械器具)、工厂内的装置、IoT设备等的通信设备/广播设备、eNB(eNode B)、gNB(g Node B)、PCell(Primary Cell)用的eNB或gNB、SCell(Secondary Cell)用的eNB或gNB、PSCell(Primary SCell)用的eNB或gNB、Master eNB或gNB、Secondary eNB或gNB、中继器、节点、汽车、自行车、摩托车、船舶、卫星、飞机、无人机、可动装置、机器人”等任意的设备所具备的通信装置来执行。
对上述的多个的构成例中包括的构成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在图84、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中,在将中继器#1设为gNB、通信装置,并且将中继器#2设为gNB、通信装置时,终端则成为与两个gNB、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图84、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为执行multiple TRP(TX/RX point)的系统,采用了图84、图111、图116、图122、图123、图130的说明为multiple TRP(TX/RX point)中的工作的一个例子。
在图84、图116、图122、图123、图130中,可以将访问接入点考虑为gNB或通信装置。不过,以后将称为访问接入点。并且,将中继器#1考虑为gNB或通信装置。不过,以后将称为中继器#1。而且,将中继器#2考虑为gNB或通信装置。不过,以后将称为中继器#2。
此时,访问接入点向中继器#1发送帧时的频率、与访问接入点向中继器#2发送帧时的频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并且,访问接入点向中继器#1发送帧时的频带、与中继器#1向终端发送帧时的频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同样,访问接入点向中继器#2发送帧时的频带、与中继器#2向终端发送帧时的频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即该程序包括使计算机执行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通信系统具备访问接入点、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所述访问接入点,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1信道,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2信道,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频带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所述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通信装置,以所述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并且,该程序包括使计算机执行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控制方法是与通信系统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具备访问接入点、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所述访问接入点,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1信道,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2信道,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频带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所述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通信装置,以所述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以上针对一个或多个形态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等,基于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发明并非受这些实施方式所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执行于本实施方式而得到的方式、以及对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而构成的方式均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形态的范围内。
本公开在通信系统中有用。
符号说明
700 基站
701 天线
702,703 发送波束
704 终端
705,706 接收指向性
1501,1503,1510,1512 天线
1502,1511 接收信号
1504,1513 发送信号
1505 第1收发装置
1506,1515 接收数据
1507,1516 发送数据
1508 共享信息生成部
1509 信息
1514 第2收发装置
1601,1602 帧
1651,1652,1661,1662 坐标
1801 受光部
1803 发光部
1901,1902,1903,1904,2001,2002,2003,2004,2101 发送
4501 室外网关
4501a,4501b,4502a,4502b 通信IF
4501c 无线受电部
4502 室内网关
4502c 受电部
4502d 无线供电部
4503 屋外网络
4504 室内网络
4800A,4800B,4800C 中继器
4810 边缘节点
B100 数据
B101 访问接入点
B102_1 中继器#1
B102_2 中继器#2
B103 终端
BS 通信系统

Claims (9)

1.一种通信系统,具备访问接入点、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并且所述通信系统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访问接入点,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1信道,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2信道,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频带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
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所述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第2通信装置,以所述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
所述第3信道是与所述第2信道相同的信道,
所述第4信道是与所述第1信道相同的信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系统,
所述第1通信装置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被配置在一个框体内。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
所述访问接入点利用基于OFDMA的多址接入,来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及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所述OFDMA是指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正交频分多址。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
所述终端包括多个终端,
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及所述第2通信装置的至少一方利用基于OFDMA的多址接入,来与所述多个终端进行通信。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
所述访问接入点将一个数据,向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及所述第2通信装置分别发送,
所述第1通信装置在接收到所述一个数据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所述一个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
所述第2通信装置在接收到所述一个数据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所述一个数据发送到所述终端。
7.一种终端,与通信系统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通信系统具备访问接入点、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
所述访问接入点,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1信道,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2信道,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频带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
所述终端,以所述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以所述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
8.一种控制方法,是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具备访问接入点、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
所述访问接入点,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1信道,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2信道,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频带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
所述第1通信装置,以所述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第2通信装置,以所述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所述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9.一种控制方法,是与通信系统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的控制方法,
所述通信系统具备访问接入点、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
所述访问接入点,以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1信道,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以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2信道,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2频带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
在所述控制方法中,
以所述第2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3信道,与所述第1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
以所述第1频带中包括的至少第4信道,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
CN201980041847.5A 2018-09-28 2019-09-26 通信系统、终端、以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3353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38379P 2018-09-28 2018-09-28
US62/738,379 2018-09-28
US201862745633P 2018-10-15 2018-10-15
US62/745,633 2018-10-15
US201862776135P 2018-12-06 2018-12-06
US62/776,135 2018-12-06
JP2019-003829 2019-01-11
JP2019003829 2019-01-11
US201962805025P 2019-02-13 2019-02-13
US62/805,025 2019-02-13
PCT/JP2019/037762 WO2020067242A1 (ja) 2018-09-28 2019-09-26 通信システム、端末、及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5310A true CN112335310A (zh) 2021-02-05

Family

ID=69949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1847.5A Pending CN112335310A (zh) 2018-09-28 2019-09-26 通信系统、终端、以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463135B2 (zh)
EP (2) EP4344120A3 (zh)
JP (2) JP7418341B2 (zh)
CN (1) CN112335310A (zh)
WO (1) WO202006724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1983B (zh) * 2021-04-15 2023-11-1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裝置、通信系統、控制系統、通信控制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85562B2 (en) * 2019-12-20 2023-10-10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Multi-link operation with triggered alignment of frames
US20230179828A1 (en) * 2020-04-28 2023-06-08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and video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13784385A (zh) * 2020-06-10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092426A1 (zh) * 2021-11-25 2023-06-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转发器、网络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18337A (ja) * 2006-11-02 2008-05-22 Ne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端末
CN101552632A (zh) * 2009-04-07 2009-10-07 东南大学 基于有限反馈的协作中继波束形成方法
CN102057587A (zh) * 2008-06-20 2011-05-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US20120176956A1 (en) * 2011-01-11 2012-07-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relays and communication therein via multi-carriers
US20120220239A1 (en) * 2009-11-04 2012-08-30 Nec Corporation Control method of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2014107670A (ja) * 2012-11-27 2014-06-09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通信機器及び通信機器の制御方法
CN107770867A (zh) * 2016-08-19 2018-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间协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17966B2 (en) * 2008-02-15 2014-05-0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ymmetrical cooperative diversity in the relay-enabled wireless systems
EP2091298B1 (en) 2008-02-18 2012-05-16 Alcatel Lucent FDD inband backhauling and method thereof
US8379619B2 (en) * 2009-11-06 2013-02-19 Intel Corporation Subcarrier permutation to achieve high frequency diversity of OFDMA systems
US20110250917A1 (en) * 2010-04-12 2011-10-13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ntralized Allocation of Bandwidth in a Wireless Network
AU2020276924A1 (en) 2019-05-15 2021-12-02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825446B2 (en) 2019-07-06 2023-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aided fast carrier selection
US11889525B2 (en) 2020-10-21 2024-01-30 Ofinno, Llc Management of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stat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18337A (ja) * 2006-11-02 2008-05-22 Ne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端末
CN102057587A (zh) * 2008-06-20 2011-05-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1552632A (zh) * 2009-04-07 2009-10-07 东南大学 基于有限反馈的协作中继波束形成方法
US20120220239A1 (en) * 2009-11-04 2012-08-30 Nec Corporation Control method of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120176956A1 (en) * 2011-01-11 2012-07-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relays and communication therein via multi-carriers
JP2014107670A (ja) * 2012-11-27 2014-06-09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通信機器及び通信機器の制御方法
CN107770867A (zh) * 2016-08-19 2018-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间协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涛;郝建军;乐光新;: "多用户协同通信与感知技术", 中兴通讯技术, no. 0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1983B (zh) * 2021-04-15 2023-11-1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裝置、通信系統、控制系統、通信控制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67242A1 (ja) 2020-04-02
EP3860265A1 (en) 2021-08-04
EP4344120A3 (en) 2024-05-29
EP3860265B1 (en) 2024-03-27
JP2024038297A (ja) 2024-03-19
JPWO2020067242A1 (ja) 2021-09-02
US20210111766A1 (en) 2021-04-15
EP3860265A4 (en) 2021-11-17
US11463135B2 (en) 2022-10-04
EP4344120A2 (en) 2024-03-27
US20210152220A1 (en) 2021-05-20
JP7418341B2 (ja) 2024-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18341B2 (ja) 通信システム、端末、及び、制御方法
KR102134291B1 (ko) 후보 수치론들의 중첩 세트들을 사용하여 캐리어들을 구성하기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US946725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a mixed format
US1196315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source of radio unit of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57136A1 (en) Methods of multi-use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and mcs selection for full duplex ofdma 802.11
CN114930732A (zh) 用于要求服务质量的应用的ue协作接收和协作发送
JP2023178352A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5474722A (zh) 用于增加无线通信中的重用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9716668B (zh)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接收方法以及接收装置
JP7312899B2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1656857A (zh)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