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5210A - 移动台、基站、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台、基站、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5210A
CN112335210A CN201980043653.9A CN201980043653A CN112335210A CN 112335210 A CN112335210 A CN 112335210A CN 201980043653 A CN201980043653 A CN 201980043653A CN 112335210 A CN112335210 A CN 112335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signal
subcarriers
mobile station
resour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36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真木翔太郎
堀内绫子
山本哲矢
小川佳彦
Y.李
M.古普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12335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52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H04L27/263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modification of IFFT/IDFT modulator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4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er for adjusting OFDM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transmission tim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Fourier transform demodulators, e.g.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助于提供能够在无需授权的带域的运用中,适当地进行信号的收发的移动台、基站、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移动台(200)包括:发送部(205),其发送上行信号;以及控制部(201),其在表示可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控制使用第二资源进行的第四数的信号的发送,该第四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第三数。

Description

移动台、基站、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台、基站、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已研究出了被称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通信系统。作为国际标准组织的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已从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及LTE-A(LTE-Advansed,高级长期演进)系统的高度化、以及未必与LTE及LTE-A具有向后兼容性的新方式即NR(NEW RAT(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新无线接入技术))(例如,非专利文献1)这两方面,研究了5G通信系统的高度化。
在NR中,除了需要授权的带域(licensed band)之外,还研究了与LTE-LAA(License-Assisted Access,授权辅助接入)同样地、无需授权的带域(unlicensed band)的运用(例如,非专利文献2)。无需授权的带域(unlicensed band)的运用例如也被称为“NR-U(NR-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基于NR的无需授权频谱接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001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P-181726,“Revised WID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非专利文献2:RP-181339,“Revised SID on NR-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Spectrum”
非专利文献3:ETSI EN 301 893V2.1.1
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8.101-1V15.3.0
非专利文献5:“Block-Interleav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andits Application in the Uplink of Future Mobile Radio Systems”,T.Frank
非专利文献6:“LTE for 4G Mobile Broadband”,F.Khan
非专利文献7:3GPP TS 38.211V15.3.0
但是,针对无需授权的带域的运用中,对于信号的收发方法,尚未充分地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有助于提供能够在无需授权的带域的运用中,适当地进行信号的收发的移动台、基站、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台包括:发送电路,其发送上行信号;以及控制电路,其在表示可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控制使用第二资源进行的第四数的信号的发送,该第四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所述第三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包括:接收电路,其接收上行信号;以及控制电路,其在表示可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控制使用第二资源进行的第四数的信号的接收,该第四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所述第三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表示可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设定素因数中不包含所述第三数的第四数;以及控制使用第二资源进行的所述第四数的信号的发送。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表示可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设定素因数中不包含所述第三数的第四数;以及控制使用第二资源进行的所述第四数的信号的接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包括:接收电路,其接收上行信号;以及控制电路,其决定可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控制所述第一资源中的所述上行信号的接收处理,所述第一资源包括将规定频带分割而成的多个带域中的位于规定间隔的一个以上的带域,所述控制电路以使表示所述第一资源所含的资源的量的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与所规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方式,将所述一个以上的带域设定为所述第一资源。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台包括:发送电路,其发送信号;以及控制电路,其控制使用可使用的第一资源进行的所述信号的发送处理,所述第一资源包括将规定频带分割而成的多个带域中的位于规定间隔的一个以上的带域,所述多个带域的至少一部分带域具有与剩余的一部分带域不同的带宽,表示所述第一资源所含的资源的量的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与所规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
此外,这些广泛或具体的方式可由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电脑程序或记录介质实现,也可由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电脑程序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在无需授权的带域的运用中,适当地进行信号的收发。
将由说明书及附图清楚呈现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进一步的优点及效果。上述优点和/或效果分别由若干个实施方式以及说明书及附图所记载的特征提供,但未必需要为了获得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相同特征而全部提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LTE LAA中的交织的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NR-U中的交织的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局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移动台的局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移动台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工作时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分配资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NR-U中的交织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2的交织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已研究了在无需授权的带域(例如,低于7GHz的频带)中运用NR系统。
在无需授权的带域中,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以下有时记载为“PSD”)的上限值因法规及标准等而受到限制。例如,根据ETSI(European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欧洲电信标准协会)(例如,非专利文献3)的标准,即使对于具有功率控制功能的终端,被称为“5GHz频段”的带域中的PSD的上限值例如也被限制为10dBm/MHz(有的带域被限制为17dBm/MHz)。
在PSD的限制下,为了使用更高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信号,有效的是将资源扩散地配置在频域中。因此,在NR-U中,已研究了被称为“交织分配”的分配方法。
根据被称为“交织分配”的分配方法,某个带域(例如,20MHz)被分成多个交织。交织例如包括多个连续的子载波群。一个连续的子载波群例如相当于一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以下有时记载为“PRB”)。而且,多个连续的子载波群在频域中等间隔地或不等间隔地排列。换句话说,交织包括等间隔地或不等间隔地排列在频域中的多个PRB。
例如,不同的交织具有不同的资源。即,在不同的交织之间,资源不重复。另外,对不同的交织附加了不同的标识符。对交织附加的标识符有时被记载为“交织编号”。
被称为“交织分配”的分配方法例如用在上行链路中。可认为基站(例如,有时也称为“Base Station”、“节点(Node)B”、“gNB”)会将一个或多个交织编号通知给移动台(例如,有时也称为“终端”或“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在此情况下,可认为移动台会将信号分配到与被通知的交织编号对应的资源中来进行发送。
图1是表示LTE LAA中的交织的例子的图。在图1的例子中,20MHz的带域被分割成10个交织。对10个交织分别附加了0~9的交织编号。此外,以下,编号为i(i是0以上的整数)的交织有时记载为交织#i。
各个交织包括等间隔地配置于频域的PRB。此外,各PRB内的编号表示交织编号。不同编号的交织不会包括相同的PRB。
在NR中,已研究了在低于6GHz的频带所含的20MHz的带域中,最大PRB分配数相对于15kHz、30kHz及60kHz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以下,有时记载为SCS),分别设为106个、51个及24个(例如,非专利文献4)。在NR中研究出的最大PRB分配数是与LTE中的最大PRB分配数(即,100个)不同的值。
在无需授权的带域(例如,低于7GHz的频带)的NR系统中,基于上述最大PRB分配数而研究了交织结构。
例如,3GPP已研究了,在规定20MHz的带域被分割成M个交织,且M个交织各自包括N个PRB的情况下的M和N的多个组合。M和N是表示交织结构的参数的一个例子。而且,已研究了在最大PRB分配数并非是M的倍数的情况下,某个交织所包括的PRB的数量比其他交织所包括的PRB的数量大1。
例如,已研究了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M为12。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最大PRB分配数为106个,而106并非是M=12的倍数。因此,已研究了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且M为12的情况下,某个交织包括9个PRB,其他交织包括8个PRB。
可认为在上行链路中,移动台会对发送的信号实施DFT(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处理,以抑制发送信号的PAPR(峰值对平均功率比:Peak toAverage Power Ratio)(例如,非专利文献5)。在此情况下,可认为移动台会将DFT处理后的信号映射到交织的资源。另外,可认为在移动台发送DFT处理后的信号的情况下,基站会在接收处理中实施IDFT(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处理。
已知在使用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的DFT处理中,在DFT尺寸能够素因数分解成较小的素数的情况下,计算量会减少(例如,非专利文献6)。DFT尺寸例如相当于DFT处理后的输出的数量。另外,已知在使用IFFT(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的IDFT处理中,在与DFT尺寸相同的IDFT尺寸能够素因数分解成较小的素数的情况下,计算量会减少。因此,在NR系统的上行链路中,使用DFT-S-OFDM(DFT-Spread-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的信号波形的情况下,被指定为条件的一个例子是,分配给移动台的子载波数为包括2、3及5中的至少任一个素因数的数(例如,非专利文献7)。换句话说,被指定为条件的是,分配给移动台的子载波数不包含与2、3及5不同的素因数。
对于在无需授权的带域中运用LTE系统的LTE LAA,表示交织结构的M和N之间的数的组合为(M,N)=(10,10)或(M,N)=(10,5),因此,分配给移动台的PRB的数量为10的倍数。即,被分配的子载波的数量为120的倍数。此处,因为120不包含与2、3及5不同的素因数,所以LTE LAA可较容易地满足上述条件。
在NR-U的讨论事项的交织结构中,存在被分配的子载波的数量包含与2、3及5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以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且表示交织结构的M与N之间的数的组合为(M,N)=(12,8或9)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NR-U的讨论事项中的表示交织结构的M与N之间的组合不限于(M,N)=(12,8或9)。例如,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表示交织结构的M与N之间的数的组合也可以是(M,N)=(10,10或11)或(M,N)=(8,13或14)。另外,在子载波间隔为30kHz的情况下,表示交织结构的M与N之间的数的组合也可以是(M,N)=(6,8或9)、(M,N)=(5,10或11)或(M,N)=(4,12或13)。另外,在子载波间隔为60kHz的情况下,表示交织结构的M与N之间的数的组合也可以是(M,N)=(4,6)、(M,N)=(3,8)或(M,N)=(2,12)。另外,在子载波间隔为60kHz且20MHz的带宽中包含26个PRB的情况下,表示交织结构的M与N之间的数的组合也可以是(M,N)=(4,6或7)、(M,N)=(2,13)或(M,N)=(3,8或9)。
图2是表示NR-U中的交织的例子的图。在图2的例子中,存在N=8的交织(即,包括8个PRB的交织)和N=9的交织(即,包括9个PRB的交织)被分配给移动台的情况。
例如,在一个N=8的交织和一个N=9的交织已分配给移动台的情况下,分配给移动台的PRB的数量为17个,即,分配给移动台的子载波的数量为204个。204包含17这一较大的素因数,因此,在移动台对向204个子载波映射的信号进行DFT处理的情况下,DFT处理的计算量有可能会增加。另外,在基站对由移动台向204个子载波映射的信号进行IDFT处理的情况下,与DFT处理同样地,IDFT处理的计算量有可能会增加。
本发明表示如下方法的一个例子,该方法能够不增加DFT处理及对应于DFT处理的IDFT处理的计算量而有效地利用资源。
(实施方式1)
[通信系统的概要]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0及移动台200。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例,基站100决定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并通知表示已决定的资源的信息。接着,移动台200基于通知,进行包含向资源的映射处理的信号发送处理,对基站100发送信号。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的局部结构的方框图。在图3所示的基站100中,接收部106接收上行信号,控制部101在表示可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控制使用第二资源进行的第四数的信号的接收,该第四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第三数。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台200的局部结构的方框图。在图4所示的移动台200中,发送部205发送上行信号,控制部201在表示可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控制使用了第二资源进行的第四数的信号的发送,该第四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第三数。
[基站的结构]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的结构的方框图。
在图5中,基站100包括控制部101、编码/调制部102、信号分配部103、发送部104、天线105、接收部106、信号分离部107、IDFT(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逆变换)部108及解调/解码部109。
控制部101例如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决定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控制部101将分配资源信息(例如,对移动台200的上行链路发送分配的交织编号)输出至编码/调制部102及信号分配部103。输出至信号分配部103的分配资源信息例如可以包含于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至编码/调制部102的分配资源信息例如可以包含于高层信号。
控制部101在表示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的量的数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下,设想映射有从移动台200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的资源与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不同,并对接收处理进行控制。
此外,以下,说明上行链路信号为包含上行链路数据的数据信号的例子,但本发明中的上行链路信号也可以包含与数据信号不同的信号。
此处,表示资源的量的数例如是资源所含的子载波的数量。另外,特定的数例如是2、3及5这样的较小的素数。另外,映射有数据信号的资源与已分配的资源不同,例如相当于映射有数据信号的子载波的数量和/或位置与已分配的子载波的数量和/或位置不同。另外,映射有数据信号的资源与已分配的资源不同,也可以包含接收的数据信号的数量与可在已分配的资源中接收的数据信号的数量不同。
此外,表示资源的量的数并不限定于子载波的数量。表示资源的量的数例如也可以是子载波群的数量或PRB的数量。另外,特定的数并不限定于2、3及5。特定的数既可以包含与2、3及5不同的素数,或者也可以排除2、3及5中的至少一个。
例如,控制部101在已分配的子载波的数量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被映射数据信号的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至少一者变更为与已分配的资源不同的值。例如,控制部101也可以变更分配资源信息所含的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后的信息表示配置数据信号的资源、和/或由移动台200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数量。另外,例如,变更后的数据信号的数量可以是从IDFT部108输出的数据信号的数量。以下,变更后的信息有时记载为“配置资源信息”。控制部101将配置资源信息输出至信号分离部107。另外,控制部101将与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数量相关的信息输出至IDFT部108。
编码/调制部102将高层信号作为输入,对所输入的高层信号进行纠错编码及调制。编码/调制部102将纠错编码及调制后的信号输出至信号分配部103。
信号分配部103将从编码/调制部102取得的信号和/或从控制部101取得的DCI配置(映射)到时域及频域中被规定的资源。信号分配部103将经配置的信号输出至发送部104。
发送部104对从信号分配部103获得的信号进行使用了载波的频率转换(例如,上变频)等无线发送处理,并向天线105输出进行了无线发送处理的信号。
天线105对移动台200辐射从发送部104获得的信号(下行链路信号)。天线105接收已由移动台200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输出至接收部106。
接收部106对从天线105获得的信号进行频率转换(例如,下变频)等无线接收处理,并将进行了无线接收处理的信号输出至信号分离部107。
信号分离部107基于从控制部101获得的配置资源信息,提取从接收部106获得的信号所含的数据信号。例如,信号分离部107基于配置资源信息,确定时域及频域中被规定的资源的位置,并提取映射到已确定的位置的数据信号。信号分离部107将提取出的数据信号输出至IDFT部108。
IDFT部108对从信号分离部107获得的数据信号实施IDFT处理(例如,IFFT处理)。IDFT部108将实施了IDFT处理的数据信号输出至解调/解码部109。此外,在从信号分离部107获得的数据信号的数量与从控制部101获得的信息所示的数据信号的数量不同的情况下,IDFT部108可以在IDFT处理中进行信号的插值处理或信号的删截处理。在此情况下,从IDFT部108输出的信号的数量可以是从控制部101获得的信息所示的数据信号的数量。
解调/解码部109对从IDFT部108获得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及解码。
[移动台的结构]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移动台200的结构的方框图。
在图6中,移动台200包括控制部201、编码/调制部202、DFT(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部203、信号分配部204、发送部205、天线206、接收部207、信号分离部208及解调/解码部209。
控制部201取得表示基站100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上行链路的资源的信息(例如,上述分配资源信息),并控制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处理。例如,控制部201基于从信号分离部208获得的DCI和/或从解调/解码部209获得的高层信号,向编码/调制部202和/或信号分配部204输出表示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上行链路的资源的信息。
例如,控制部201在表示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的量的数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下,设想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与映射数据信号的资源不同,并对发送处理进行控制。
例如,控制部201在已被分配的子载波的数量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映射数据信号的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为与已被分配的资源不同的值。例如,控制部201也可以变更分配资源信息所含的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后的信息(上述的配置资源信息)表示配置(映射)数据信号的资源、和/或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数量。另外,例如,变更后的数据信号的数量可以是从DFT部203输出的数据信号的数量、或者从DFT部203输入的数据信号的数量。控制部201将配置资源信息输出至信号分配部204。另外,控制部201将与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数量相关的信息输出至编码/调制部202。
天线206接收基站100已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并将下行链路信号输出至接收部207。天线206对基站100辐射从发送部205获得的上行链路信号。
接收部207对从天线206获得的信号进行频率转换(例如,下变频)等无线接收处理,并将进行了无线接收处理的信号输出至信号分离部208。
信号分离部208提取从接收部207获得的下行链路信号所含的下行链路数据信号、和/或控制信息(例如,DCI)等。例如,信号分离部208确定配置有下行链路数据信号和/或控制信息的资源的位置,并提取映射到已确定的位置的下行链路数据信号和/或控制信息。信号分离部208将下行链路数据信号输出至解调/解码部209,并将控制信息输出至控制部201。
解调/解码部209对从信号分离部208获得的下行链路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及解码。解调/解码部209将解码所得的信号(高层信号)输出至控制部201。
编码/调制部202基于从控制部201获得的与数据信号的数量相关的信息,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及调制,并输出至DFT部203。
DFT部203对从编码/调制部202获得的信号实施DFT处理(例如,FFT处理),并将数据信号输出至信号分配部204。
信号分配部204基于从控制部201获得的资源配置信息,将从DFT部203获得的数据信号配置到时域/频域。将经配置的信号输出至发送部。
发送部205对从信号分配部204获得的信号进行使用了载波的频率转换(例如,上变频)等无线发送处理,并向天线206输出。
接着,对基站100与移动台200之间的工作时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与移动台200之间的工作时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此外,以下,基站100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有时被记载为“分配资源”。另外,移动台200映射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资源有时被记载为“配置资源”。另外,在资源由子载波表示的情况下,分配资源及配置资源有时分别会被替换为“分配子载波”及“配置子载波”。
基站100决定对移动台200分配的一个以上的交织编号(ST101)。
基站100使用高层信号和/或DCI,将包含已决定的交织编号的信息(分配资源信息)通知给移动台200(ST102)。
移动台200基于通知,判断已决定的分配子载波的数量是否包括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ST103)。
在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不包括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下(ST103为“否”),移动台200进行ST105的处理。
在分配子载波的数量包括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下(ST103为“是”),移动台200调整发送的数据信号的尺寸、和/或映射数据信号的资源(ST104)。发送的数据信号的尺寸的调整例如可以是发送的数据信号的数量的调整(变更)。另外,映射数据信号的资源的调整例如可以是映射数据信号的资源的量、和/或资源的位置的调整(变更)。另外,如上所述,映射数据信号的资源也可以相当于配置资源。接着,移动台200进行ST105的处理。
移动台200将数据信号配置(映射)到资源(ST105)。
基站100在ST102的处理后,判断分配子载波的数量是否包括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ST106)。
在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不包括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下(ST106为“否”),基站100进行ST108的接收处理。
在分配子载波的数量包括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下(ST106为“是”),基站100调整接收的数据信号的尺寸、和/或映射有接收的数据信号的资源(ST107)。接收的数据信号的尺寸的调整例如可以是接收的数据信号的数量的调整(变更)。另外,映射有数据信号的资源的调整例如可以是映射有数据信号的资源的量、和/或资源的位置的调整(变更)。另外,如上所述,映射有数据信号的资源也可以相当于配置资源。接着,基站100进行ST108的接收处理。
移动台200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基站100接收上行链路信号(ST108)。
此外,图7中表示了如下例子,即,基站100在ST102后进行ST106的处理,而且在ST106为“是”的情况下进行ST107的处理的例子,但基站100也可以在ST101与ST102之间进行ST106的处理,而且在ST106为“是”的情况下进行ST107的处理。在此情况下,基站100也可以在ST102中,使用高层信号和/或DCI,将在ST107中进行调整后的信息(例如,配置资源信息)通知给移动台200。在此情况下,移动台200也可以不进行ST103及ST104的处理。
接着,说明基站100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的设定的例子、以及移动台200映射数据信号的资源的设定的例子。
[分配资源和配置资源的第一例]
例举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且交织结构为M=10及N=8或9的情况,说明基站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的决定的一个例子和移动台200映射数据信号的资源的决定的一个例子。
例如,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且M=10、N=8或9的情况下的交织结构具有图2所示的结构。
控制部101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决定一个以上的交织编号,并将与已决定的交织编号对应的资源(例如,PRB)决定为分配资源。
图8是表示分配资源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8的例子中,对移动台200分配交织#0和交织#10。交织#0是N=9的交织(即,包括9个PRB的交织),交织#10是N=8的交织(即,包括8个PRB的交织)。
在此情况下,基站100使用DCI和/或高层信号,将表示分配资源是交织#0及交织#10的分配资源信息通知给移动台200。
移动台200的控制部201基于已取得的分配资源信息,决定为分配资源是交织#0及交织#10。接着,控制部201决定分配资源的资源量。例如,在资源量由子载波的数量表示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决定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例如,交织#0的PRB的数量为9个,交织#10的PRB的数量为8个,一个PRB包括12个子载波,因此,控制部201决定为分配子载波数是204个。
接着,控制部201判断分配子载波的数量是否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例如,在特定的数为2、3及5的情况下,分配子载波的数量是204=2×2×3×17,因此,控制部201判断为分配子载波的数量包含与2、3及5不同的素因数即17。
在此情况下,控制部201也可以将配置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为与分配资源信息不同的值。
例如,控制部201也可以将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以下(或者,小于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且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数(即,素因数中仅包含特定的数的数)中的任一个数设定为从DFT部203输出的数据信号的数量。随之,控制部201也可以将配置子载波的数量设定为与已设定的数据信号的数量相同的数量。
例如,也可以是,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以下且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数中的最大数被设定为数据信号的数量及配置子载波的数量。
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分配子载波数为204,特定的数为2、3及5。在此情况下,分配子载波数以下且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数中的最大数是200(=23×52)。
在此情况下,控制部201将数据信号的数量及配置子载波的数量设定为200。
此外,控制部201也可以将分配子载波数以下且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数中的比最大数更小的数设定为数据信号的数量及配置子载波的数量。例如,控制部201既可以将数据信号的数量及配置子载波的数量设定为180(=22×32×5),也可以设定为150(=2×3×52)。
接着,控制部201设定分配子载波中的配置子载波的位置。配置子载波的位置的设定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应用以下说明的设定方法1至设定方法5中的任一个设定方法。
<设定方法1>
例如,控制部201可以将分配子载波中的高频侧的子载波设定为配置子载波。在上述的例子的情况下,204个子载波中的位于高频侧的200个子载波被设定为配置子载波,而位于低频侧的4个子载波未被设定为配置子载波。换句话说,位于低频侧的4个子载波被排除。
<设定方法2>
例如,控制部201可以将分配子载波中的低频侧的子载波设定为配置子载波。在上述的例子的情况下,204个子载波中的位于低频侧的200个子载波被设定为配置子载波,位于高频侧的4个子载波未被设定为配置子载波。
<设定方法3>
例如,控制部201可以将分配子载波中的除了低频侧及高频侧以外的子载波设定为配置子载波。在上述的例子的情况下,204个子载波中的除了位于高频侧的2个子载波和位于低频侧的2个子载波以外的200个子载波被设定为配置子载波。此外,在高频侧和低频侧被排除的子载波的数量并无限定。例如,在上述的例子的情况下,也可以排除位于高频侧的1个子载波和位于低频侧的3个子载波。
在设定方法1至设定方法3中,在分配子载波中的低频侧及高频侧的至少任一侧设定配置子载波。根据该方法,配置资源的PRB的频率间隔维持均匀的状态,从而能够抑制上行链路信号的PAPR的劣化。另外,能够在与未设定配置资源(配置子载波)的一侧抑制来自相邻的带域的干扰。
<设定方法4>
例如,控制部201也可以将分配子载波中的除了位于中央部分的子载波以外的子载波设定为配置子载波。位于中央部分的子载波例如可以是与高频侧和低频侧各自的子载波不同的任一个子载波。换句话说,在分配子载波中的除了位于中央部分的子载波以外的子载波被设定为配置子载波的情况下,配置子载波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仍然是分配子载波而不被变更。
在设定方法4中,分配子载波中的除了位于中央部分的子载波以外的子载波被设定为配置子载波。根据该方法,配置子载波的占用带域(Occupied Channel Bandwidth,OCB)不会变得比分配子载波的带域更窄,因此,能够减小违反由ETSI制定的OCB限制的可能性。
<设定方法5>
例如,控制部201也可以将分配子载波中的将特定交织所含的子载波排除后的子载波设定为配置子载波。在上述的例子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交织#0所含的108个子载波及交织#10所含的96个子载波中的、将交织#0所含的4个子载波排除后的子载波设定为配置子载波。或者,也可以是,将交织#10所含的4个子载波排除后的子载波设定为配置子载波。在此情况下,子载波被排除的特定交织的选择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优先选择排除之前所含的子载波数少的交织。在上述的例子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交织#0所含的108个子载波及交织#10所含的96个子载波中,优先排除交织#10所含的4个子载波,并将剩余的子载波设定为配置子载波。
在设定方法5中,能够通过被排除的子载波所不属于的交织来确保配置子载波的占用带域(OCB),因此,违反由ETSI制定的OCB限制的可能性低。例如,选择排除之前所含的子载波数少的交织作为子载波被排除的特定交织,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违反由ETSI制定的OCB限制的可能性。另外,配置资源的PRB的频率间隔维持均匀的状态,从而能够抑制上行链路信号的PAPR的劣化。
控制部201决定配置子载波的数量及位置,并将包含表示已决定的子载波的数量及位置的信息的配置资源信息输出至信号分配部204。另外,控制部201向编码/调制部202输出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数量。
编码/调制部202基于数据信号的数量,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及调制,并输出至DFT部203。DFT部203对从编码/调制部202获得的数据信号的数量的信号实施DFT处理(例如,FFT处理),并将输出信号输出至信号分配部204。此处,数据信号的数量是不包含与特定的数(在上述例子中为2、3及5)不同的素因数的数,因此,能够抑制DFT部203中的DFT处理(例如,FFT处理)的计算量的增加,从而能够使DFT处理高速化。
信号分配部204基于配置子载波的位置,映射从DFT部203获得的信号。在此情况下,信号分配部204可以不将信号映射到与配置子载波不同的子载波。
另外,也可以是,与移动台200的控制部201同样地,基站100的控制部101将配置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为与分配资源信息不同的值。此外,与变更方法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在移动台200与基站100之间被共享。在此情况下,移动台200和基站100也可以基于相同的变更方法,将配置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为与分配资源信息不同的值。
例如,IDFT部108对从信号分离部107获得的数据信号的数量的信号实施IDFT处理(例如,FFT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至解调/解码部109。此处,数据信号的数量是不包含与特定的数(在上述的例子中为2、3及5)不同的素因数的数,因此,能够抑制IDFT部108中的IDFT处理(例如,IFFT处理)的计算量的增加,从而能够使IDFT处理高速化。
以上,在已说明的例子中,通过以子载波为单位决定数据信号及配置资源的数量,能够提高分配资源的频率利用效率,灵活地进行数据信号的映射。例如,也可将与上行链路数据信号不同的信号映射到未被设定为配置资源的资源。
此外,数据信号及配置资源的数量的单位并不限定于子载波单位。例如,数据信号及配置资源的数量也可以具有比PRB更少的子载波数(即,不足12个的子载波)的sub-PRB单位而被决定。sub-PRB可以被称为“部分PRB(part of PRB)”,也可以被理解为对应于其他称呼。
或者,也可以是,数据信号及配置资源的数量以PRB为单位而被决定。以下,说明数据信号及配置资源的数量以PRB为单位而被决定的第二例。
[分配资源和配置资源的第二例]
在数据信号及配置资源的数量以PRB为单位而被决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决定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以下且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数中的成为12的K倍(K是1以上的整数)的任一个数。此处,12是一个PRB所含的子载波的数量。接着,控制部201将与已决定的数对应的K设定为配置资源的PRB的数量。
例如,在与上述的例子同样地决定对于图8所示的分配资源的配置资源的情况下,控制部201设K=16,将12的K倍=192设定为数据信号的数量,并将K=16设定为配置资源的PRB的数量。
接着,控制部201决定与已设定的配置资源的PRB的数量对应的配置资源的位置。
与以子载波为单位进行设定的情况的设定方法1同样地,配置资源的位置可以是以PRB为单位的分配资源中的高频侧的PRB。或者,与以子载波为单位进行设定的情况的设定方法2同样地,配置资源的位置可以是以PRB为单位的分配资源中的低频侧的PRB。
例如,在图8的例子中,控制部201在将配置资源的PRB的数量设定为16的情况下,可以将交织#0所含的将最低频率的PRB排除后的16个PRB设定为配置资源的PRB。或者,控制部201可将交织#0所含的将最高频率的PRB排除后的16个PRB设定为配置资源的PRB。
另外,与以子载波为单位进行设定的情况的设定方法3同样地,配置资源的位置可以是以PRB为单位的分配资源中的将高频侧的PRB和低频侧的PRB排除后的任一个PRB。另外,与以子载波单位进行设定的情况的设定方法4同样地,配置资源的位置可以是以PRB为单位的分配资源中的将中央部分的PRB排除后的任一个PRB。中央部分的PRB例如可以是与高频侧的PRB及低频侧的PRB不同的任一个PRB。另外,与以子载波单位进行设定的情况的设定方法5同样地,配置资源的位置可以是以PRB为单位的分配资源中的除了特定的交织所含的PRB以外的PRB。
在以PRB为单位决定配置资源的情况下,也与以子载波为单位决定配置资源的情况同样地,分配资源的PRB的频率间隔维持均匀的状态,能够抑制数据信号的PAPR的劣化。另外,能够在与未设定配置资源的一侧抑制来自相邻的带域的干扰。
在以PRB为单位决定配置资源的情况下,移动台200中的用于发送的资源以PRB为单位而被决定,因此,能够容易地安装于移动台200及基站100上。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中,将与配置子载波的数量相同的数量的数据信号一一对应地映射到分配子载波中的不包含与特定的数(在上述的例子中为2、3及5)不同的素因数的数量的配置子载波。由此,能够抑制DFT处理及对应于DFT处理的IDFT处理的计算量的增加,且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因此,能够在无需授权的带域的运用中,适当地进行信号的收发。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如下例子,即,对分配资源决定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数量及配置资源,将数据信号一对一地映射到与数据信号的数量相同的数量的配置资源的例子。在本实施方式2中,说明对分配资源改变上行链路的数据信号的映射方法的例子。
本实施方式2的通信系统的概要、基站的结构、移动台的结构及工作时序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以下,引用实施方式1所示的通信系统的概要、基站的结构及移动台的结构来说明本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设想,例如,控制部201在表示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的量的数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下,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与映射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资源不同,而对发送处理进行控制。
例如,控制部201在分配子载波的数量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映射数据信号的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为与已被分配的子载波不同的值。
例如,控制部201设定数据信号的数量,并且,设定分配子载波中的一一对应地映射数据信号的配置子载波的数量。在此情况下,控制部201将已设定的配置子载波的数量设定为与数据信号的数量相同的数。如上所述,控制部201已设定的数据信号的数量对应于从DFT部203输出的数据信号的数量。
接着,控制部201设定反复(重复(repetition)地)映射数据信号的子载波。反复映射数据信号的子载波例如是分配子载波中的将配置子载波排除后的子载波的至少一部分。反复映射数据信号的子载波有时被记载为“重复配置子载波”。
在此情况下,被映射到配置子载波的数据信号彼此不重复。另一方面,被映射到重复配置子载波的数据信号与被映射到配置子载波的任一个数据信号重复。换句话说,被映射到配置子载波的数据信号会被反复映射到重复配置子载波。
引用图8的例子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例子。例如,在图8所示的分配资源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决定为分配资源是交织#0及交织#10。接着,控制部201决定为分配子载波数是204个。
接着,控制部201判断分配子载波的数量是否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例如,在特定的数为2、3及5的情况下,分配子载波的数量是204=2×2×3×17,因此,控制部201判断为分配子载波的数量包含与2、3及5不同的素因数即17。
在此情况下,本实施方式2的控制部201也可以将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以下且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数(即,素因数中仅包含特定的数的数)中的任一个数设定为数据信号的数量及配置子载波的数量。
例如,也可以是,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以下且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数中的最大数被设定为数据信号的数量及配置子载波的数量。
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分配子载波数为204,特定的数为2、3及5。在此情况下,分配子载波数以下且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数中的最大数是200(=23×52)。
在此情况下,控制部201将数据信号的数量及配置子载波的数量设定为200,并将一一对应地映射到子载波的数据信号的数量设定为200。接着,控制部201将分配子载波数204中的除了配置子载波的数量200以外的4个子载波设定为重复配置子载波。此外,控制部201也可以将4个子载波的一部分(例如,1个~3个)设定为重复配置子载波。在此情况下,信号可以不被映射到未被设定为配置子载波及重复配置子载波的子载波。
控制部201设定分配子载波中的配置子载波的位置及重复配置子载波的位置。配置子载波的位置的设定方法也可以是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设定方法1至设定方法5中的任一个设定方法。或者,配置子载波也可任意地(例如,随机地)被设定。
接着,控制部201设定一一对应地映射到200个配置子载波的数据信号中的映射到重复配置子载波的数据信号。
例如,控制部201也可将从DFT部203输出并被映射到配置子载波的200个数据信号中的最初的4个数据信号设定为映射到重复配置子载波的数据信号。
此处,最初的4个数据信号也可以是在DFT部203的输出被规定顺序的情况下的前端的4个数据信号。例如,DFT处理是时间-频率转换,因此,所规定的顺序也可相当于DFT处理中的频率。
例如,在对从DFT部203输出的200个数据信号附加#0~#199的索引的情况下,附加有#0~#3的索引的数据信号相当于最初的4个数据信号。
例如,在分配子载波中,#0~#199的数据信号从频率低的子载波起依次被映射,接着,#0~#3的数据信号反复地被映射。在此情况下,在分配子载波中,数据信号从低频率起,按照#0~#199、#0~#3的顺序被映射。根据该方法,能够抑制PAPR的上升。
控制部201将包含表示配置子载波的数量及位置、重复配置子载波的数量及位置以及映射到重复配置子载波的数据信号的信息的配置资源信息输出至信号分配部204。另外,控制部201向编码/调制部202输出与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数量即配置子载波的数量相关的信息。
编码/调制部202基于数据信号的数量,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及调制,并输出至DFT部203。DFT部203对从编码/调制部202获得的信号实施DFT处理(例如,FFT处理),并将输出信号输出至信号分配部204。此处,数据信号的数量是不包含与特定的数(在上述例子中为2、3及5)不同的素因数的数,因此,能够抑制DFT部203中的DFT处理(例如,FFT处理)的计算量的增加,从而能够使DFT处理高速化。
信号分配部204基于配置子载波的位置,将从DFT部203获得的信号映射到配置子载波。接着,信号分配部204基于表示重复配置子载波的位置及映射到重复配置子载波的数据信号的信息,将数据信号反复映射到重复配置子载波。
此外,虽省略详细说明,但也可以与移动台200的控制部201同样地,基站100的控制部101将配置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为与分配资源信息不同的值。此外,与变更方法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在移动台200与基站100之间被共享。在此情况下,移动台200和基站100也可以基于相同的变更方法,将配置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为与分配资源信息不同的值。
例如,IDFT部108从信号分离部107获得已被映射到配置子载波的配置子载波的数量的信号,实施IDFT处理(例如,FFT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至解调/解码部109。另外,IDFT部108也可以从信号分离部107获得已被映射到重复配置子载波的信号,并在IDFT处理之前或之后进行插值处理。此处,数据信号的数量即配置子载波的数量是不包含与特定的数(在上述例子中为2、3及5)不同的素因数的数,因此,能够抑制IDFT部108中的IDFT处理(例如,IFFT处理)的计算量的增加,从而能够使IDFT处理高速化。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2中,将与配置子载波的数量相同的数量的数据信号一[一对应地映射到分配子载波中的不包含与特定的数(在上述例子中为2、3及5)不同的素因数的数量的配置子载波。接着,将数据信号反复映射到分配子载波中的与配置子载波不同的子载波(重复配置子载波)。由此,能够抑制DFT处理及对应于DFT处理的IDFT处理的计算量的增加,且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因此,能够在无需授权的带域的运用中,适当地进行信号的收发。另外,由此,配置子载波的占用带域(OCB)不会变得比分配子载波的带域更窄,因此,能够减小违反由ETSI制定的OCB限制的可能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一部分的数据信号在频域中被反复发送,因此,能够提高数据信号的可靠度。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决定表示配置资源的量的数的例子。在本实施方式3中,说明决定数据信号的量(数据信号的数量)的、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不同的方法的一个例子。
本实施方式3的通信系统的概要、基站的结构、移动台的结构及工作时序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以下,引用实施方式1所示的通信系统的概要、基站的结构及移动台的结构说明本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3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设想,例如,控制部201在表示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的量的数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下,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与映射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资源不同,而对发送处理进行控制。
例如,控制部201在分配子载波的数量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配置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为与分配资源信息不同的值。
例如,本实施方式3的控制部201也可以将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以上(或者,比分配子载波的数量更大的数)且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数(即,素因数中仅包含特定的数的数)中的任一个数设定为从DFT部203输出的数据信号的数量。此外,以下,从DFT部203输出的数据信号有时被记载为“输出数据信号”。
例如,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以上且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数中的最小数也可被设定为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
接着,控制部201将包含已设定的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的配置资源信息输出至信号分配部204。另外,控制部201向编码/调制部202输出与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相关的信息。
编码/调制部202基于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及调制,并输出至DFT部203。向DFT部203输出的信号的数量相当于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
DFT部203对从编码/调制部202获得的信号实施DFT处理(例如,FFT处理),并将输出数据信号输出至信号分配部204。此处,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是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例如,2、3及5)不同的素因数的数,因此,能够抑制DFT部203中的DFT处理(例如,FFT处理)的计算量的增加,从而能够使DFT处理高速化。
信号分配部204映射从DFT部203获得的信号。在实施方式3的情况下,从DFT部203获得的信号的数量即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大于分配子载波的数量。因此,信号分配部204可不映射从DFT部203获得的信号的一部分。
另外,也可以与移动台200的控制部201同样地,基站100的控制部101将配置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为与分配资源信息不同的值。此外,与变更方法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在移动台200与基站100之间被共享。在此情况下,移动台200和基站100也可以基于相同的变更方法,将配置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为与分配资源信息不同的值。
引用图8的例子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例子。例如,在图8所示的分配资源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决定为分配资源是交织#0及交织#10。接着,控制部201决定为分配子载波数是204个。
接着,控制部201判断分配子载波的数量是否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例如,在特定的数为2、3及5的情况下,分配子载波的数量是204=2×2×3×17,因此,控制部201判断为分配子载波的数量包含与2、3及5不同的素因数即17。
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分配子载波数为204,特定的数为2、3及5。在此情况下,分配子载波数以上且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数中的最小数是216(=23×33)。
在此情况下,控制部201将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设定为216。接着,控制部201将包含已设定的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的配置资源信息输出至信号分配部204。另外,控制部201向编码/调制部202输出与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相关的信息。
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从DFT部203获得的信号即216个输出数据信号比204个分配子载波多12个。因此,信号分配部204可以不映射至少12个输出数据信号。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3中,将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以上且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数(即,素因数中仅包含特定的数的数)中的任一个数设定为从DFT部203输出的数据信号的数量。根据该方法,能够抑制DFT处理及对应于DFT处理的IDFT处理的计算量的增加,且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因此,能够在无需授权的带域的运用中,适当地进行信号的收发。另外,根据该方法,还能够高效地使用分配子载波,从而能够提高传输速度。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如下例子,即,将从DFT部203输出的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设定为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以上,不将从DFT部203输出的输出数据信号的一部分映射到子载波的例子。在本实施方式4中,说明将从DFT部203输出的输出数据信号的一部分映射到与分配子载波不同的资源的例子。
本实施方式4的通信系统的概要、基站的结构、移动台的结构及工作时序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以下,引用实施方式1所示的通信系统的概要、基站的结构及移动台的结构说明本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4中,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控制部201设定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
接着,控制部201将包含已设定的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的配置资源信息输出至信号分配部204。另外,控制部201向编码/调制部202输出与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相关的信息。
编码/调制部202基于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及调制,并输出至DFT部203。向DFT部203输出的信号的数量相当于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
DFT部203对从编码/调制部202获得的信号实施DFT处理(例如,FFT处理),并将输出数据信号输出至信号分配部204。此处,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是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例如,2、3及5)不同的素因数的数,因此,能够抑制DFT部203中的DFT处理(例如,FFT处理)的计算量的增加,从而能够使DFT处理高速化。
信号分配部204映射从DFT部203获得的信号。在实施方式4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从DFT部203获得的信号的数量即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大于分配子载波的数量。在实施方式4中,信号分配部204将从DFT部203获得的输出数据信号的一部分映射到与分配子载波不同的资源。以下,映射到与分配子载波不同的资源的输出数据信号有时记载为“剩余数据信号”。剩余数据信号相当于未被映射到分配子载波的输出数据信号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
例如,剩余数据信号可以被映射到未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未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例如可由控制部201选择。
例如,控制部201可以从位于分配子载波之间的子载波中,选择剩余数据信号的数量的子载波。表示已选择的子载波的位置的信息可以包含于配置资源信息,并输出至信号分配部204。此外,与子载波的选择方法相关的信息既可以在移动台200与基站100之间已知,也可以由基站100通知给移动台200。或者,也可以是,与子载波的选择方法相关的信息、和/或表示已选择的子载波的位置的信息由移动台200通知给基站100。
在此情况下,信号分配部204可以基于配置资源信息,将剩余数据信号映射到所选择的子载波。
另外,也可以与移动台200的控制部201同样地,基站100的控制部101将配置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为与分配资源信息不同的值。此外,与变更方法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在移动台200与基站100之间被共享。在此情况下,移动台200和基站100也可以基于相同的变更方法,将配置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为与分配资源信息不同的值。
引用图8的例子说明本实施方式4的例子。例如,在图8所示的分配资源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情况下,控制部201与实施方式3所示的例子同样地,将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设定为216。
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从DFT部203获得的信号即216个输出数据信号比204个分配子载波多12个。因此,信号分配部204将至少12个剩余数据信号映射到与分配子载波不同的资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4中,将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以上且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数(即,素因数中仅包含特定的数的数)中的任一个数设定为从DFT部203输出的数据信号的数量。根据该方法,能够抑制DFT处理及对应于DFT处理的IDFT处理的计算量的增加,且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因此,能够在无需授权的带域的运用中,适当地进行信号的收发。另外,根据该方法,能够高效地使用分配子载波,从而能够提高传输速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将未被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新增用作分配资源,由此,能够发送从DFT部203输出的全部的数据信号。因此,能够提高传输速度,执行可靠性高的信号发送。
另外,上述本实施方式4说明了以子载波为单位选择用于映射剩余数据信号的资源的例子。通过以子载波为单位进行选择,能够灵活地设定用于信号的发送的资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也可以以PRB为单位选择用于映射剩余数据信号的资源。
例如,控制部201可以从位于分配资源的PRB之间的PRB中,选择能够映射剩余数据信号的量的PRB。表示已选择的PRB的位置的信息可以包含于配置资源信息,并输出至信号分配部204。
这样,以PRB为单位选择用于映射剩余数据信号的资源,由此,能够以PRB为单位执行信号的收发处理,因此,能够容易地安装。
(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5中,例如说明基于分配子载波的数量,应用上述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的任一个方法的例子。此外,适当省略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中已说明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5的通信系统的概要、基站的结构、移动台的结构及工作时序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以下,引用实施方式1所示的通信系统的概要、基站的结构及移动台的结构说明本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5中,与实施方式1等同样地设想,例如,控制部201在表示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的量的数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下,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资源与映射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资源不同,而对发送处理进行控制。
例如,控制部201在分配子载波的数量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配置子载波的数量、位置及数据信号的数量中的至少一者变更为与分配资源信息不同的值。
例如,本实施方式5的控制部201也可以将不包含与特定的数不同的素因数的数(即,素因数中仅包含特定的数的数)中的最接近分配子载波的数量的数设定为从DFT部203输出的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
例如,在已设定的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为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201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同样地,决定分配子载波中的映射输出数据信号的配置子载波。
在此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也可以不使用配置子载波中不包含的分配子载波。或者,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也可以将输出数据信号反复映射到配置子载波中不包含的分配子载波。
另外,例如,在已设定的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为分配子载波的数量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201与实施方式3及实施方式4同样地,将分配子载波的数量的输出数据信号映射到分配子载波。
在此情况下,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也可以排除未映射到分配子载波的输出数据信号(剩余数据信号)。或者,与实施方式4同样地,未映射到分配子载波的输出数据信号(剩余数据信号)也可以被映射到未被分配的资源。
引用图8的例子说明本实施方式5的例子。例如,在图8所示的分配资源已分配给移动台200的情况下,控制部201决定为分配资源是交织#0及交织#10。接着,控制部201决定为分配子载波数是204个。
接着,因为不包含与特定的数(2、3及5)不同的素因数的数中的最接近分配子载波的数量的数是200(=23×52),所以控制部201将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设定为200。
在此情况下,已设定的输出数据信号的数量小于分配子载波的数量,因此,控制部201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同样地,决定分配子载波中的用于映射输出数据信号的配置子载波。接着,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也可以不使用配置子载波中不包含的分配子载波。或者,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也可以将输出数据信号反复映射到配置子载波中不包含的分配子载波。
如以上的说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5中,基于分配子载波的数量,应用上述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的任一个方法。根据该方法,能够抑制DFT处理及对应于DFT处理的IDFT处理的计算量的增加,且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因此,能够在无需授权的带域的运用中,适当地进行信号的收发。另外,根据该方法,能够抑制分配子载波的频率利用效率及传输速率的下降。另外,根据该方法,能够抑制未被分配的资源的使用率的增加、以及信号收发过程中的可靠性的下降。
(其他实施方式1)
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中,作为交织结构,说明了如下例子,即,对N大的交织附加的编号大于对N小的交织附加的编号的例子。例如,说明了如下例子,即,对于图2所例示的交织结构,对N=9的交织附加的编号为0~9,对N=9的交织附加的编号为10、11的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1中,说明与图2所例示的交织结构不同的结构的例子。
图9是表示NR-U中的交织的另一个例子的图。图9是表示交织结构的M和N为(M,N)=(10,10或11)的例子。
在图9中,对N=11的交织(即,包括11个PRB的交织)附加了0、1、3、4、6、7的编号,而对N=10的交织(即,包括10个PRB的交织)附加了2、5、8、9的编号。
例如,说明如下情况,即,基站100的控制部101针对图9所示的交织结构,对移动台200分配3个交织。在此情况下,可以设想将编号连续的交织分配给移动台200这一分配方法。基于该设想,图9所示的交织结构中的连续的3个编号的交织(例如,交织#0、交织#1及交织#2)被分配给移动台200。
例如,在交织#0、交织#1及交织#2被分配给移动台200的情况下,移动台200的分配资源的PRB的数量总计为32个。因为一个PRB包括12个子载波,所以移动台200的分配子载波的数量是384(=27×3)。在此情况下,移动台200的分配子载波的数量是不包含与2、3及5不同的素因数的数。
如以上的说明所述,在其他实施方式1中,基于基站100中的交织的分配方法和交织结构,变更对交织附加的编号的设定。根据该方法,能够抑制DFT处理及对应于DFT处理的IDFT处理的计算量的增加。另外,能够有效地利用分配子载波,从而能够提高传输速度。
(其他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如下例子,即,交织结构是等间隔地分散配置PRB的结构的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变更交织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2中,说明交织包括与PRB不同的单位的资源的例子。
图10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2的交织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0所示的例子是PRB的最大分配数为106,且M=12的交织结构的例子。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表示在频率低的部分包括12个子载波的子载波群(即,PRB)。而且,表示在频率高的部分包括8个子载波的子载波群。以下,包括8个子载波的子载波群有时被记载为“sub-PRB”。
在图10所示的交织结构的情况下,一个交织中包含8个PRB和一个sub-PRB,因此,一个交织包括96个子载波。例如,在对移动台200分配一个交织的情况下,分配子载波的数量是不包含与特定的数(2、3及5)不同的素因数的数。
另外,即使在除了7个及11个以外的2个以上的交织被分配的情况下,也与一个交织被分配的情况同样地,分配子载波的数量是不包含与特定的数(2、3及5)不同的素因数的数。
如以上的说明所述,在其他实施方式2中,变更构成交织的资源的单位。通过该变更,能够抑制DFT处理及对应于DFT处理的IDFT处理的计算量的增加。另外,能够有效地利用分配子载波,从而能够提高传输速度。
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如下例子,即,频率低的部分的资源的单位为PRB,而频率高的部分的资源的单位为sub-PRB的例子。例如,既可以是频率高的部分的资源的单位为PRB而频率低的部分的资源的单位为sub-PRB,也可以是PRB和sub-PRB平衡地混合存在于频域中。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如下例子,即,一部分的资源的单位为PRB,而剩余的资源的单位为sub-PRB的例子。例如,全部资源的单位也可以由sub-PRB规定。或者,也可以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子载波数的多个子载波群规定。例如,也可以是,包括8个子载波的子载波群和包括6个子载波的子载波群被规定为资源的单位。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配置资源所含的交织的任一个部分是包括2个以上的子载波的子载波群(例如,sub-PRB)和/或单一的子载波的情况下,该部分的资源中的导频信号(例如,信道估计用参考信号及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的配置方法也可以与PRB中的导频信号的配置方法相同。或者,也可以在该部分的资源中不配置导频信号。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方法既可以分别单独地被使用,也可以组合地被使用。或者,也可根据状况(例如,通信环境和/或业务量),对使用的方法进行切换。例如,通信环境也可以由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及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power Ratio,SINR)中的至少一个来表示,也可以是其他参数。另外,例如,业务量可以由与基站连接的移动台的数量、移动台发送的数据的量以及可分配给移动台的资源的量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也可以是其他参数。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移动台及基站对配置资源及收发的数据信号的数量进行调整(变更)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调整的有无、和/或调整方法也可以预先由规格指定。例如,基站和移动台也可以彼此识别相同的方法,并以相同的方法进行调整。
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用高层信号和/或DCI,显式(explicitly)或隐式(implicitly)地由基站通知给移动台。移动台也可以根据来自基站的通知而进行调整。在隐式地被通知的情况下,例如,上述调整方法也可以由分配资源或交织编号来暗示。
或者,也可以是,移动台进行调整,并利用高层信号和/或UCI(Uplink ControlSignal,上行控制信号)等,将表示调整结果的信息显式或隐式地通知给基站。在此情况下,基站也可以根据该通知而进行调整。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各工作例设想了在移动台中使用DFT处理,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CP-OFDM(Cyclic Prefix-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波形实现交织配置。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设想了移动台对应于发送机,基站对应于接收机的上行链路,但例如,也可以是基站对应于发送机,移动台对应于接收机的下行链路。另外,也可以是在移动台彼此之间进行的通信(例如,车辆间通信)中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例如,旁链路(sidelink))。在此情况下,进行通信的移动台对应于发送机及接收机。或者,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通信等。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基站100及移动台200的结构要素使用的“……部”、“……器”之类的表述也可以被替换为“……电路(circuitry)”、“……装置”、“……单元”或“……模块”之类的其他表述。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特定”、“决定”、“设定”、“判断”、“设想”之类的表述也可相互替换。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高层信号”这一用语也可以被替换为“RRC信号(Radio Resource Control signaling)”等用语。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DFT”这一用语也可以被替换为“离散傅里叶变换”、“变换预编码(Transform Precoding)”等用语。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FFT”这一用语也可以被替换为“快速傅里叶变换”、“变换预编码(Transform Precoding)”等用语。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IDFT”这一用语也可以被替换为“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等用语。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IFFT”这一用语也可以被替换为“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等用语。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频域中规定的资源的带宽、子载波的数量、PRB的数量等是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另外,用于规定对“子载波”、“PRB”及“sub-PRB”之类的资源进行分割的单位的表述是一个例子,也可以被替换为其他表述。
以上,说明了各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通过软件、硬件或与硬件协作的软件实现。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各功能块部分地或整体地实现为作为集成电路的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过程也可部分地或整体地由一个LSI或LSI的组合控制。LSI可由各个芯片构成,也可以以包含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而由一个芯片构成。LSI也可包括数据的输入和输出。LSI根据集成度的不同,也可以称为“IC(Integration Circuit,集成电路)”、“系统LSI(SystemLSI)”、“超大LSI(Super LSI)”、“特大LSI(Ultra LSI)”。
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由专用电路、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来实现。另外,也可利用LSI制造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可以对LSI内部的电路块的连接或设定进行重新构置的可重构处理器(Reconfigurable Processor)。本发明也可被实现为数字处理或模拟处理。
再有,如果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者其他技术的派生,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当然也可以利用其他该技术来实现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应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本发明在具有通信功能的所有种类的装置、设备、系统(总称为“通信装置”)中都能够实施。通信装置的非限定性的例子可列举电话(手机、智能手机等)、平板电脑、个人电脑(PC)(膝上型电脑、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相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码播放器(数码音频/视频播放器等)、可穿戴设备(可穿戴相机、智能手表、跟踪设备等)、游戏机、电子书阅读器、远程健康/远程医疗(远程保健/医学处方)设备、带有通信功能的交通工具或交通运输工具(汽车、飞机、轮船等)以及上述各种装置的组合。
通信装置并不限定于可携带或可移动的装置,也包含无法携带或受到固定的所有种类的装置、设备、系统例如智能家居设备(家电设备、照明设备、智能电表或计量器、控制面板等)、自动售货机及其他可存在于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网络上的所有“物体(Things)”。
通信除了包含通过蜂窝系统、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系统、通信卫星系统等进行的数据通信之外,还包含通过这些系统的组合进行的数据通信。
另外,通信装置也包含与执行本发明中记载的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连接或连结的、控制器或传感器等设备。例如,包含产生执行通信装置的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所使用的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的控制器或传感器。
另外,通信装置包含与上述非限定性的各种装置进行通信或对上述各种装置进行控制的基础设施设备,例如,基站、接入点及其他所有的装置、设备、系统。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移动台包括:发送电路,其发送上行信号;以及控制电路,其在表示可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控制使用第二资源进行的第四数的信号的发送,该第四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所述第三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台还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器,其对调制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并输出所述信号;以及信号分配电路,其将所述信号映射到所述第二资源,并输出所述上行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调制信号的数量设定为所述第四数,并基于所述第一数和所述第四数来设定所述第二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台中,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数大于所述第四数的情况下,将从所述第一资源排除第三资源所得的资源设定为所述第二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台中,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第三资源的至少一部分资源设定为用于反复发送所述信号的一部分的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台中,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第一资源中的位于最高频带和最低频带中的至少任一个频带的资源设定为所述第三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台中,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第一资源中的未位于最高频带及最低频带的资源设定为所述第三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台中,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第一资源中的按规定间隔位于频率轴上的资源的一部分资源设定为所述第三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台中,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数小于所述第四数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为用于发送将所述第四数的所述信号的一部分排除后的信号的所述第二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台中,所述控制电路将与所述第一资源不同的资源设定为用于发送所排除的所述信号的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台中,所述控制电路以子载波为单位或以子载波群为单位决定所述第二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台中,所述控制电路以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 Block)为单位决定所述第二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台中,所述控制电路将素因数中包含所述第二数且素因数中不包含所述第三数的数中的最接近所述第一数的数决定为所述第四数,并且使所述第一数大于所述第四数的情况下的发送处理与所述第一数小于所述第四数的情况下的发送处理不同。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基站包括:接收电路,其接收上行信号;以及控制电路,其在表示可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控制使用第二资源进行的第四数的信号的接收,该第四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所述第三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还包括:信号分离电路,其分离已被映射到所述第二资源的信号;以及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电路,其对分离出的所述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并将输出信号输出,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输出信号的数量设定为所述第四数,并基于所述第一数和所述第四数来设定所述第二资源。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表示可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设定素因数中不包含所述第三数的第四数;以及控制使用第二资源进行的所述第四数的信号的发送。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表示可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设定素因数中不包含所述第三数的第四数;以及控制使用第二资源进行的所述第四数的信号的接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基站包括:接收电路,其接收上行信号;以及控制电路,其决定可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控制所述第一资源中的所述上行信号的接收处理,所述第一资源包括将规定频带分割而成的多个带域中的位于规定间隔的一个以上的带域,所述控制电路以使表示所述第一资源所含的资源的量的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与所规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方式,将所述一个以上的带域设定为所述第一资源。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移动台包括:发送电路,其发送信号;以及控制电路,其控制使用可使用的第一资源进行的所述信号的发送处理,所述第一资源包括将规定频带分割而成的多个带域中的位于规定间隔的一个以上的带域,所述多个带域的至少一部分带域具有与剩余的一部分带域不同的带宽,表示所述第一资源所含的资源的量的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与所规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
在2018年11月1日申请的特愿2018-206872的日本专利申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及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被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移动通信系统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基站
101、201 控制部
102、202 编码/调制部
103、204 信号分配部
104、205 发送部
105、206 天线
106、207 接收部
107、208 信号分离部
108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IDFT)部
109、209解调/解码部
200移动台
203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部。

Claims (18)

1.一种移动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电路,其发送上行信号;以及
控制电路,其在表示可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控制使用第二资源进行的第四数的信号的发送,该第四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所述第三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其中,还包括:
离散傅里叶变换器,其对调制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并输出所述信号;以及
信号分配电路,其将所述信号映射到所述第二资源,并输出所述上行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调制信号的数量设定为所述第四数,并基于所述第一数和所述第四数来设定所述第二资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数大于所述第四数的情况下,将从所述第一资源排除第三资源所得的资源设定为所述第二资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台,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第三资源的至少一部分资源设定为用于反复发送所述信号的一部分的资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台,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第一资源中的位于最高频带和最低频带中的至少任一个频带的资源设定为所述第三资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台,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第一资源中的未位于最高频带及最低频带的资源设定为所述第三资源。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台,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第一资源中的按规定间隔位于频率轴上的资源的一部分资源设定为所述第三资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第一数小于所述第四数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资源设定为用于发送将所述第四数的所述信号的一部分排除后的信号的所述第二资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台,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将与所述第一资源不同的资源设定为用于发送所排除的所述信号的资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以子载波为单位或以子载波群为单位决定所述第二资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以物理资源块为单位决定所述第二资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台,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将素因数中包含所述第二数且素因数中不包含所述第三数的数中的最接近所述第一数的数决定为所述第四数,并且使所述第一数大于所述第四数的情况下的发送处理与所述第一数小于所述第四数的情况下的发送处理不同。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电路,其接收上行信号;以及
控制电路,其在表示可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控制使用第二资源进行的第四数的信号的接收,该第四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所述第三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还包括:
信号分离电路,其分离已被映射到所述第二资源的信号;以及
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电路,其对分离出的所述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并将输出信号输出,
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输出信号的数量设定为所述第四数,并基于所述第一数和所述第四数来设定所述第二资源。
15.一种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表示可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设定素因数中不包含所述第三数的第四数;以及
控制使用第二资源进行的所述第四数的信号的发送。
16.一种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表示可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的量的第一数的素因数中包含与特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情况下,设定素因数中不包含所述第三数的第四数;以及
控制使用第二资源进行的所述第四数的信号的接收。
1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电路,其接收上行信号;以及
控制电路,其决定可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号的第一资源,控制所述第一资源中的所述上行信号的接收处理,
所述第一资源包括将规定频带分割而成的多个带域中的位于规定间隔的一个以上的带域,
所述控制电路以使表示所述第一资源所含的资源的量的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与所规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的方式,将所述一个以上的带域设定为所述第一资源。
18.一种移动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电路,其发送信号;以及
控制电路,其控制使用可使用的第一资源进行的所述信号的发送处理,
所述第一资源包括将规定频带分割而成的多个带域中的位于规定间隔的一个以上的带域,
所述多个带域的至少一部分带域具有与剩余的一部分带域不同的带宽,
表示所述第一资源所含的资源的量的数的素因数中不包含与所规定的第二数不同的第三数。
CN201980043653.9A 2018-11-01 2019-10-31 移动台、基站、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Pending CN1123352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6872 2018-11-01
JP2018-206872 2018-11-01
PCT/JP2019/042881 WO2020090998A1 (ja) 2018-11-01 2019-10-31 移動局、基地局、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5210A true CN112335210A (zh) 2021-02-05

Family

ID=70463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3653.9A Pending CN112335210A (zh) 2018-11-01 2019-10-31 移动台、基站、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68505A1 (zh)
EP (1) EP3876488A4 (zh)
JP (1) JPWO2020090998A1 (zh)
KR (1) KR20210084350A (zh)
CN (1) CN112335210A (zh)
BR (1) BR112020026981A2 (zh)
MX (1) MX2021000132A (zh)
SG (1) SG11202013253XA (zh)
WO (1) WO20200909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32161B2 (en) * 2020-06-23 2022-08-3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Joint scheduling in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dynamic spectrum sharing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8567A (zh) * 2009-10-30 2012-07-18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20130010682A1 (en) * 2010-04-13 2013-01-10 Hakseong Kim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CN103081548A (zh) * 2010-09-03 2013-05-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终端、基站以及信号发送控制方法
CN103503346A (zh) * 2011-05-02 2014-01-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N103931126A (zh) * 2011-11-07 2014-07-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US20140341179A1 (en) * 2011-12-05 2014-11-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se st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requency band allo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4205973A (zh) * 2012-03-19 2014-12-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WO2018031066A1 (en) * 2016-08-10 2018-02-15 Intel IP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dication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CN107926002A (zh) * 2015-07-31 2018-04-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347776A (zh) * 2017-01-25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中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54205B2 (ja) 2010-10-18 2014-07-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送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1419134B2 (en) * 2016-03-25 2022-08-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non-licensed ban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JP6991476B2 (ja) 2017-05-31 2022-01-12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CN112737753B (zh) * 2017-06-09 2022-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8567A (zh) * 2009-10-30 2012-07-18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20130010682A1 (en) * 2010-04-13 2013-01-10 Hakseong Kim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US20160197666A1 (en) * 2010-04-13 2016-07-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81548A (zh) * 2010-09-03 2013-05-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终端、基站以及信号发送控制方法
CN103503346A (zh) * 2011-05-02 2014-01-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N103931126A (zh) * 2011-11-07 2014-07-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US20140341179A1 (en) * 2011-12-05 2014-11-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se st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requency band allo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4205973A (zh) * 2012-03-19 2014-12-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7926002A (zh) * 2015-07-31 2018-04-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8031066A1 (en) * 2016-08-10 2018-02-15 Intel IP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dication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CN108347776A (zh) * 2017-01-25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中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809203 On UL signals and channels"", 3GPP TSG_RAN\\WG1_RL1 *
""R1-1810125"", 3GPP TSG_RAN\\WG1_RL1 *
DIONYSIA TRIANTAFYLLOPOULOU: ""QoS and Energy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in Uplink SC-FDMA Systems"", 《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李俭兵: ""TDD-LTE系统下行资源分配的研究及DSP实现"", 《电子技术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21000132A (es) 2021-03-25
WO2020090998A1 (ja) 2020-05-07
KR20210084350A (ko) 2021-07-07
SG11202013253XA (en) 2021-01-28
EP3876488A1 (en) 2021-09-08
BR112020026981A2 (pt) 2021-05-18
JPWO2020090998A1 (ja) 2021-09-30
US20210368505A1 (en) 2021-11-25
EP3876488A4 (en) 202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85576B2 (en) Multiplexing of 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 (PSCCH) and 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 (PSSCH)
US10660034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681479B2 (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using macrocell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CN109391448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999194B (zh) 通信系统
EP3349384A1 (en) Resource element (re) alloc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on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JP2011512079A (ja) Ofdmaのための分散仮想リソースブロック配分
CN110383920B (zh) 基站、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US20220131666A1 (en) Transmitt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CN112398604B (zh) 信息确定方法和装置
US11750355B2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210400696A1 (en)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JPWO2018203440A1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20210168773A1 (en) Resource assignment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apparatus
CN112335210A (zh) 移动台、基站、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RU280804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интегральная схема для связи
RU2801312C9 (ru) Пере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CN108633058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ue
RU2801312C2 (ru) Пере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