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4405B - 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4405B
CN112334405B CN201880094891.8A CN201880094891A CN112334405B CN 112334405 B CN112334405 B CN 112334405B CN 201880094891 A CN201880094891 A CN 201880094891A CN 112334405 B CN112334405 B CN 1123344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sensor
car
landing
door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48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4405A (zh
Inventor
纐缬雅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34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4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4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4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24Safety devices in passenger lif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eventing trapping of passengers
    • B66B13/26Safety devices in passenger lif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eventing trapping of passengers between closing door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门装置,其具有:第1轿厢门对轿厢出入口进行开闭,第1层站门在与第1轿厢门对置的状态下与第1轿厢门一起移动,由此对层站出入口进行开闭。传感器检测进入到第1检测区域的物体。引导部件配置于第1轿厢门与第1层站门之间。此外,引导部件配置于第1轿厢门和第1层站门的高度方向的范围内。进而,通过引导部件与第1轿厢门和第1层站门一起向轿厢出入口和层站出入口关闭的方向移动,将跨过轿厢出入口和层站出入口的长条的物体引导至第1检测区域。

Description

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轿厢出入口和层站出入口进行开闭的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检测在对轿厢出入口进行开闭的一对轿厢门之间夹着长条物这一情况,公知有如下的电梯的门装置:在轿厢门的门板的门挡侧端部设置有压力检测传感器,在轿厢门的门板的下端部设置有引导板。在这种现有的门装置中,在长条物横穿过配置于轿厢出入口的下部的轿厢地坎的上表面的情况下,通过在轿厢门的关闭动作时移动的引导板将长条物引导至压力检测传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66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的门装置中,引导板从轿厢门的门板的下端部向轿厢地坎的地坎槽内突出。因此,在从轿厢地坎向上方离开的空中存在长条物的情况下,无法通过引导板的移动将长条物引导至压力检测传感器。因此,产生了即使在轿厢出入口存在长条物,也无法通过压力检测传感器检测长条物的情况。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跨过轿厢出入口和层站出入口的物体的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门装置具有:第1轿厢门,其对轿厢出入口进行开闭;第1层站门,其在与第1轿厢门对置的状态下与第1轿厢门一起移动,由此对层站出入口进行开闭;传感器,其检测进入到第1检测区域的物体;引导部件,其配置于第1轿厢门与第1层站门之间,并且配置于第1轿厢门和第1层站门的高度方向的范围内,通过引导部件与第1轿厢门和第1层站门一起向轿厢出入口和层站出入口关闭的方向移动,将跨过轿厢出入口和层站出入口的物体引导至第1检测区域;以及门控制部,其根据来自传感器的信息,对第1轿厢门和第1层站门的移动进行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门装置,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跨过轿厢出入口和层站出入口的物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门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门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的门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4是示出图3的引导部件和按压部件的放大主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门装置中的引导部件和按压部件的放大主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门装置中的引导部件和按压部件的放大主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门装置中的引导部件和按压部件的放大主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门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门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门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门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图11的门装置的引导部件和按压部件的放大主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门装置的门控制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门装置的门控制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门装置的主视图。此外,图2是示出图1的门装置的放大立体图。进而,图3是示出图1的门装置的放大俯视图。在附图中,在电梯的井道内,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有轿厢1。在轿厢1设置有轿厢出入口2。此外,在轿厢1固定有配置于轿厢出入口2的上部的吊架壳3、以及配置于轿厢出入口2的下部的轿厢地坎4。
在吊架壳3固定有沿着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配置的门轨道5。对轿厢出入口2进行开闭的第1轿厢门6和第2轿厢门7悬吊于门轨道5。第1轿厢门6和第2轿厢门7能够沿着门轨道5向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移动。第1轿厢门6和第2轿厢门7向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移动,由此,轿厢出入口2进行开闭。
此外,在吊架壳3设置有门驱动装置8和从动带轮10。门驱动装置8和从动带轮10配置于比门轨道5靠上方的位置。
门驱动装置8是产生使第1轿厢门6和第2轿厢门7移动的驱动力的装置。在门驱动装置8的驱动轴设置有驱动带轮9。驱动带轮9通过门驱动装置8的驱动力而以门驱动装置8的驱动轴为中心旋转。
驱动带轮9和从动带轮10在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分开配置。在驱动带轮9和从动带轮10卷绕有环状的传递带11。传递带11根据驱动带轮9的旋转而移动。
第1轿厢门6和第2轿厢门7经由连接部件12而与传递带11单独连接。由此,第1轿厢门6和第2轿厢门7根据传递带11的移动而彼此向相反方向移动。第1轿厢门6和第2轿厢门7彼此向相反方向移动,由此,轿厢出入口2进行开闭。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门装置是电梯的双开门式的门装置。
轿厢地坎4沿着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配置。在轿厢地坎4,沿着第1轿厢门6和第2轿厢门7的移动方向设置有未图示的地坎槽。第1轿厢门6和第2轿厢门7分别具有对轿厢出入口2进行开闭的门板25、设置于门板25的上端部的门吊架26、以及设置于门板25的下端部的多个腿。
从上方观察时,第1轿厢门6和第2轿厢门7各自的门板25配置于沿着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的直线上。第1轿厢门6和第2轿厢门7各自的门吊架26挂在门轨道5上。第1轿厢门6和第2轿厢门7各自的腿被插入到轿厢地坎4的地坎槽中。
如图3所示,在建筑物的各楼层设置有将层站和井道内连通的空间即层站出入口21。在层站出入口21的下部设置有沿着层站出入口21的宽度方向的未图示的层站地坎。此外,在建筑物的各楼层设置有对层站出入口21进行开闭的第1层站门22和第2层站门23。
在轿厢1停止于楼层的状态下,在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进深方向上,第1轿厢门6与第1层站门22对置。此外,在轿厢1停止于楼层的状态下,在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进深方向上,第2轿厢门7与第2层站门23对置。
在第1轿厢门6与第1层站门22对置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在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卡合装置24限制。由此,在第1轿厢门6与第1层站门22对置的状态下,第1轿厢门6向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移动,由此,第1层站门22与第1轿厢门6一起移动。
在第2轿厢门7与第2层站门23对置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第2轿厢门7和第2层站门23在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卡合装置24限制。由此,在第2轿厢门7与第2层站门23对置的状态下,第2轿厢门7向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移动,由此,第2层站门23与第2轿厢门7一起移动。
因此,在轿厢1停止于楼层的状态下,第1轿厢门6与第1层站门22一起移动,第2轿厢门7与第2层站门23一起移动,由此,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同时进行开闭。
在第1轿厢门6和第1轿厢门7分别设置有传感器33。传感器33具有作为第1传感器部的投光侧传感器部31、以及作为第2传感器部的受光侧传感器部32。
投光侧传感器部31通过传感器安装部件35安装于第1轿厢门6的门板25的关门侧端部。此外,投光侧传感器部31沿着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的高度方向配置。进而,从上方观察时,投光侧传感器部31配置于第1轿厢门6与第1层站门22之间。
受光侧传感器部32通过传感器安装部件35安装于第2轿厢门7的门板25的关门侧端部。受光侧传感器部32沿着第2轿厢门7和第2层站门23的高度方向配置。从上方观察时,受光侧传感器部32配置于第2轿厢门7与第2层站门23之间。将受光侧传感器部32安装于第2轿厢门7的传感器安装部件35与将投光侧传感器部31安装于第1轿厢门6的传感器安装部件35单独配置。
如图2所示,投光侧传感器部31具有多个第1投光部311、以及支承多个第1投光部311的支承部件即壳体。如图2所示,在投光侧传感器部31的壳体形成有投光部设置面,在该投光部设置面设置有多个第1投光部311。多个第1投光部311在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的高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进行配置。
受光侧传感器部32具有多个第1受光部321、以及支承多个第1受光部321的支承部件即壳体。在受光侧传感器部32的壳体形成有受光部设置面,在该受光部设置面设置有多个第1受光部321。多个第1受光部321在第2轿厢门7和第2层站门23的高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进行配置。
投光侧传感器部31和受光侧传感器部32以在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上使多个第1投光部311和多个第1受光部321单独对置的状态进行配置。投光侧传感器部31和受光侧传感器部32各自的宽度方向与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进深方向一致。如图3所示,在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上,投光侧传感器部31的投光部设置面的位置成为与第1轿厢门6的门板25的关门侧的端面相同的位置。在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上,受光侧传感器部32的受光部设置面的位置成为与第2轿厢门7的门板25的关门侧的端面相同的位置。
在投光侧传感器部31与受光侧传感器部32之间设定分别连接各第1投光部311和各第1受光部321的多个直线状的第1光束路径作为多个第1检测区域。因此,多个第1光束路径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设定在与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均平行的假想平面上。此外,如图3所示,多个第1光束路径被设定在轿厢出入口2与层站出入口21之间。
各第1投光部311朝向各第1受光部321投射光束34。从各第1投光部311出来的光束34穿过各第1光束路径而由各第1受光部321接收。当物体进入多个第1光束路径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时,穿过物体所进入的第1光束路径的光束34被物体遮挡。
在多个第1受光部321分别持续接收到光束34时,传感器33未检测到物体。与此相对,多个第1受光部321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停止接收到光束34,由此,传感器33检测到物体。即,传感器33根据各第1受光部321是否接收到光束34,检测物体是否进入到第1检测区域。因此,在该例子中,传感器33为光电传感器。
如图1所示,在轿厢1设置有门控制部20。表示物体是否进入到第1检测区域即第1光束路径的传感器33的信息从受光侧传感器部32被送到门控制部20。门控制部20根据来自传感器33的信息,对门驱动装置8进行控制。门控制部20对门驱动装置8进行控制,由此对第1轿厢门6、第2轿厢门7、第1层站门22和第2层站门23各自的移动进行控制。在第1轿厢门6、第2轿厢门7、第1层站门22和第2层站门23的关闭动作时,当传感器33检测到物体时,门控制部20进行使第1轿厢门6、第2轿厢门7、第1层站门22和第2层站门23的移动方向从关门方向向开门方向反转的控制。
在将投光侧传感器部31安装于第1轿厢门6的传感器安装部件35上固定有板状的引导部件41。在该例子中,引导部件41与传感器安装部件35一体地形成。如图2所示,引导部件41沿着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的高度方向配置。此外,引导部件41配置于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的高度方向的范围内。引导部件41可以配置于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的高度方向的范围的全部,也可以仅配置于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的高度方向的范围的一部分。在该例子中,引导部件41的下端面的位置与第1轿厢门6的门板25的下表面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一致。此外,在该例子中,引导部件41的上端面的位置成为比第1轿厢门6的门板25的上端面的位置低的位置。
此外,如图3所示,引导部件41配置于第1轿厢门6的门板25与投光侧传感器部31之间。引导部件41的关门侧端部与投光侧传感器部31的投光部设置面相比向关门侧突出。此外,引导部件41的关门侧端部的位置是与第1层站门22的关门侧的端面相比不向关门侧突出的位置。
在将受光侧传感器部32安装于第2轿厢门7的传感器安装部件35上固定有板状的按压部件42。在该例子中,按压部件42与传感器安装部件35一体地形成。按压部件42沿着第2轿厢门7和第2层站门23的高度方向配置。此外,按压部件42配置于第2轿厢门7和第2层站门23的高度方向的范围内。按压部件42可以配置于第2轿厢门7和第2层站门23的高度方向的范围的全部,也可以仅配置于第2轿厢门7和第2层站门23的高度方向的范围的一部分。在该例子中,按压部件42的下端面的位置与引导部件41的下端面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一致。此外,在该例子中,按压部件42的上端面的位置与引导部件41的上端面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一致。
此外,按压部件42配置于第2轿厢门7的门板25与受光侧传感器部32之间。按压部件42的关门侧端部与受光侧传感器部32的受光部设置面相比向关门侧突出。此外,如后述图4所示,在按压部件42的关门侧端部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的上下方向面421。按压部件42的上下方向面421的位置成为比第2层站门23的关门侧的端面靠开门侧的位置。
按压部件42配置于相对于引导部件41向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进深方向偏移的位置。由此,即使在第1轿厢门6、第2轿厢门7、第1层站门22和第2层站门23到达使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全闭的全闭位置时,按压部件42也不会与引导部件41发生干涉。在第1轿厢门6、第2轿厢门7、第1层站门22和第2层站门23位于全闭位置的状态下,引导部件41的关门侧端部的一部分在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进深方向上与按压部件42的关门侧端部重叠。
图4是示出图3的引导部件41和按压部件42的放大主视图。在引导部件41的关门侧端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凹部411。在上下方向上,多个第1凹部411各自的位置是根据多个第1光束路径各自的位置而设定的。
在各第1凹部411的内表面形成有第1引导面412、以及与第1引导面412连接的第2引导面413、414。各第1引导面412是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此外,各第1引导面412随着从第1引导面412的上端部朝向下端部而向第1轿厢门6的开门侧倾斜。
形成于除了最下位置的第1凹部411以外的各第1凹部411的内表面的第2引导面413是从第1引导面412的下端部向第1轿厢门6的关门侧水平地延伸的水平面。另一方面,形成于最下位置的第1凹部411的内表面的第2引导面414是随着从第1引导面412的下端部朝向第1轿厢门6的关门侧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因此,在引导部件41的下端部形成有最下位置的第2引导面414作为下端倾斜面。
由此,在引导部件41的关门侧端部,从最下位置的第2引导面414的上端部起交替地向上方连续形成有第1引导面412和第2引导面413。以第1引导面412与第2引导面413、414的边界部分为基准来设定与各第1凹部411对应的各第1光束路径的位置。
这里,对长条的物体100跨过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情况进行说明。作为长条的物体100,考虑带子、棒等。
引导部件41与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一起向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关闭的方向移动,由此,将跨过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长条的物体100引导至第1检测区域即第1光束路径。
引导部件41沿着第1引导面412引导长条的物体100,并且,朝向第1引导面412与第2引导面413、414的边界部分向下方引导长条的物体100。此外,引导部件41沿着最下位置的第2引导面414引导长条的物体100,并且,朝向第1引导面412与第2引导面414的边界部分向上方引导长条的物体100。到达第1引导面412与第2引导面413的边界部分和第1引导面412与第2引导面414的边界部分中的任意一方的长条的物体100进入光束34所穿过的第1光束路径。
在第1轿厢门6、第1层站门22、第2轿厢门7和第2层站门23位于全闭位置时、即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各自的状态为全闭状态时,如图4所示,按压部件42将长条的物体100按压到引导部件41。由此,在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各自的状态为全闭状态时,长条的物体100被保持在引导部件41与按压部件42之间。
另外,门装置具有吊架壳3、轿厢地坎4、门轨道5、第1轿厢门6、第2轿厢门7、门驱动装置8、驱动带轮9、从动带轮10、传递带11、连接部件12、门控制部20、层站地坎、第1层站门22、第2层站门23、卡合装置24、传感器33、传感器安装部件35、引导部件41和按压部件42。
接着,对动作进行说明。在长条的物体100以放在轿厢地坎4的上表面的状态跨过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情况下,当第1轿厢门6、第2轿厢门7、第1层站门22和第2层站门23的关闭动作开始后,长条的物体100与最下位置的第2引导面414接触。
然后,当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向关门方向进一步移动时,长条的物体100沿着最下位置的第2引导面414被引导至上方的第1光束路径,而不会留在轿厢地坎4的上表面。由此,穿过第1光束路径的光束34被物体100遮挡,通过传感器33检测到长条的物体100。
此外,在长条的物体100在从轿厢地坎4向上方离开的空中跨过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情况下,当第1轿厢门6、第2轿厢门7、第1层站门22和第2层站门23的关闭动作开始后,长条的物体100与第1引导面412接触。
然后,当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向关门方向进一步移动时,长条的物体100沿着第1引导面412被引导至下方的第1光束路径,而不会留在2个第1光束路径之间。由此,穿过第1光束路径的光束34被物体100遮挡,通过传感器33检测到长条的物体100。
在通过传感器33检测到长条的物体100后,门的关闭动作通过门控制部20的控制而反转成门的打开动作。
在这种电梯的门装置中,在第1轿厢门6与第1层站门22之间配置有引导部件41。因此,引导部件41与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分别不会发生干涉,能够在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的高度方向的范围内配置引导部件41。由此,即使跨过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物体100保持在空中,也能够通过引导部件41更加可靠地将物体100引导至传感器33的第1光束路径。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跨过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之间的物体100。
此外,即使长条的物体100位于从传感器33的第1光束路径的位置偏离的位置,也能够通过引导部件41将长条的物体100引导至传感器33的第1光束路径。因此,能够减少传感器33的第1光束路径的数量,能够减小传感器33的第1检测区域。由此,能够实现传感器33的成本的降低。
此外,引导部件41配置于第1轿厢门6与投光侧传感器部31之间。因此,能够在第1轿厢门6与投光侧传感器部31之间的间隙配置引导部件41,能够容易地在现有的第1轿厢门6安装引导部件41。即,通过在第1轿厢门6与投光侧传感器部31之间配置引导部件41,能够防止在层站侧增加引导部件41的设置空间。由此,能够在维持轿厢出入口2与层站出入口21之间的距离的前提下,容易地在现有的第1轿厢门6安装引导部件41。
此外,按压部件42配置于第2轿厢门7与受光侧传感器部32之间。因此,能够在第2轿厢门7与受光侧传感器部32之间的间隙配置按压部件42,能够容易地在现有的第2轿厢门7安装按压部件42。
此外,引导部件41设置于将投光侧传感器部31安装于第1轿厢门6的传感器安装部件35。因此,能够将引导部件41和传感器安装部件35作为一体的部件进行处理。由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此外,还能够容易地进行调整投光侧传感器部31与引导部件41的位置关系的作业。因此,能够减轻门装置的制造作业的负担,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此外,按压部件42设置于将受光侧传感器部32安装于第2轿厢门7的传感器安装部件35。因此,能够将按压部件42和传感器安装部件35作为一体的部件进行处理。由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此外,还能够容易地进行调整受光侧传感器部32与按压部件42的位置关系的作业。因此,能够减轻门装置的制造作业的负担,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此外,按压部件42配置于相对于引导部件41向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进深方向偏移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按压部件42与引导部件41发生干涉,并且,能够更加可靠地通过按压部件42将长条的物体100按压到引导部件41。
此外,在引导部件41形成有将长条的物体100引导至下方的第1光束路径的第1引导面412。因此,能够向不与作用于长条的物体100的重力相反的方向引导长条的物体100,能够更加可靠地向第1光束路径引导长条的物体100。
此外,在引导部件41的下端部形成有最下位置的第2引导面414,该最下位置的第2引导面414将长条的物体100引导至上方的第1光束路径。因此,即使不在很难设定第1光束路径的第1轿厢门6和第2轿厢门7的下表面的高度设定第1光束路径,也能够容易且更加可靠地检测长条的物体100。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沿着上下方向的上下方向面421形成于按压部件42的关门侧端部。但是,也可以在按压部件42的关门侧端部形成多个第2凹部。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门装置中的引导部件41和按压部件42的放大主视图。在按压部件42的关门侧端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第2凹部422。在上下方向上,多个第2凹部422各自的位置是根据多个第1光束路径各自的位置而设定的。
在各第2凹部422的内表面形成有第1按压面423、以及与第1按压面423连接的第2按压面424、425。第1按压面423是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此外,第1按压面423随着从第1按压面423的上端部朝向下端部而向第2轿厢门7的开门侧倾斜。
形成于除了最下位置的第2凹部422以外的各第2凹部422的内表面的第2按压面424是从第1按压面423的下端部向第2轿厢门7的关门侧水平地延伸的水平面。另一方面,形成于最下位置的第2凹部422的内表面的第2按压面425是随着从第1按压面423的下端部朝向第2轿厢门7的关门侧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因此,在按压部件42的下端部形成有最下位置的第2按压面425作为下端倾斜面。
由此,在按压部件42的关门侧端部,从最下位置的第2按压面425的上端部起交替地向上方连续形成有第1按压面423和第2按压面424。以第1按压面423与第2按压面424、425的边界部分为基准来设定与各第2凹部422对应的各第1光束路径的位置。
在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各自的状态为全闭状态时,如图5所示,按压部件42将长条的物体100按压到引导部件41。在按压部件42将长条的物体100按压到引导部件41的状态下,在第1凹部411与第2凹部422之间夹着长条的物体100。由此,长条的物体100被保持在引导部件41与按压部件42之间。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种门装置中,第1凹部411形成于引导部件41,第2凹部422形成于按压部件42。因此,能够在第1凹部411与第2凹部422之间夹着长条的物体100,能够通过引导部件41和按压部件42分别将长条的物体100引导至第1光束路径。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将长条的物体100引导至第1检测区域即第1光束路径,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长条的物体100。
另外,在实施方式1和2中,投光侧传感器部31设置于第1轿厢门6,受光侧传感器部32设置于第2轿厢门7。但是,也可以将投光侧传感器部31设置于第1层站门22,将受光侧传感器部32设置于第2层站门23。该情况下,在将投光侧传感器部31安装于第1层站门22的传感器安装部件上设置引导部件41,在将受光侧传感器部32安装于第2层站门23的传感器安装部件上设置按压部件42。此外,该情况下,引导部件41配置于投光侧传感器部31与第1层站门22之间。进而,该情况下,按压部件42配置于受光侧传感器部32与第2层站门23之间。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中,检测长条的物体100的传感器33为光电传感器。但是,也可以使检测长条的物体100的传感器为摄像头。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门装置中的引导部件41和按压部件42的放大主视图。在轿厢出入口2与层站出入口21之间配置有未图示的摄像头作为传感器。摄像头设置于第1轿厢门6。摄像头配置于实施方式1的投光侧传感器部31的位置。摄像头的检测区域成为沿着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的移动方向、即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宽度方向的第1检测区域。摄像头的检测区域是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设定宽度D的带状的区域。摄像头通过物体100进入摄像头的检测区域来检测长条的物体100。
在引导部件41的关门侧端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分开的上部引导面415和下部引导面416、以及使上部引导面415和下部引导面416彼此连接的中间面417。
上部引导面415形成于引导部件41的上端部。此外,上部引导面415随着从上部引导面415的上端部朝向下端部而向第1轿厢门6的开门侧倾斜。
下部引导面416形成于引导部件41的下端部。此外,下部引导面416随着从下部引导面416的下端部朝向上端部而向第1轿厢门6的开门侧倾斜。
中间面417是连接上部引导面415的下端部和下部引导面416的上端部的面。中间面417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根据摄像头的检测区域来设定上部引导面415、下部引导面416和中间面417各自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上部引导面415的位置被设定在从摄像头的检测区域向上方偏离的位置。下部引导面416的位置被设定在从摄像头的检测区域向下方偏离的位置。中间面417的位置被设定在摄像头的检测区域内。
在长条的物体100跨过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状态下,引导部件41向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关闭的方向移动,由此,长条的物体100沿着上部引导面415或下部引导面416被引导至摄像头的检测区域。
在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各自的状态为全闭状态时,如图6所示,按压部件42将长条的物体100按压到引导部件41。由此,长条的物体100被保持在引导部件41与按压部件42之间。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这样,通过使检测物体100的传感器为摄像头,能够确保更宽的检测区域。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长条的物体100。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作为检测长条的物体100的传感器,使用摄像头。但是,作为检测长条的物体100的传感器,也可以使用压敏传感器。该情况下,压敏传感器的检测区域即第1检测区域成为压敏传感器中设定的感压面的区域。此外,该情况下,压敏传感器安装于引导部件41的中间面417。这样,也能够将长条的物体100引导至压敏传感器的检测区域,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长条的物体100。压敏传感器配置于由引导部件41引导的长条的物体100接触的位置即可。因此,也可以不是在引导部件41,而是例如在第1轿厢门6安装压敏传感器。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3中,传感器的第1检测区域为沿着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宽度方向的区域。但是,也可以使传感器的第1检测区域为沿着上下方向的区域。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门装置中的引导部件41和按压部件42的放大主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长条的物体100的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电传感器的结构是与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33相同的结构。传感器的光束34穿过的多个第1光束路径是沿着上下方向设定的。传感器中包含的第1传感器部即投光侧传感器部设置于吊架壳3。传感器中包含的第2传感器部即受光侧传感器部设置于轿厢地坎4的宽度方向侧面。传感器的第1光束路径、即第1检测区域仅设定在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的范围内。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3相同。
在长条的物体100跨过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状态下,引导部件41向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关闭的方向移动,由此,长条的物体100沿着上部引导面415或下部引导面416被引导至传感器的第1检测区域。
在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各自的状态为全闭状态时,如图7所示,按压部件42将长条的物体100按压到引导部件41。由此,长条的物体100在引导部件41与按压部件42之间被保持在传感器的第1检测区域内。
这样,即使检测长条的物体100的传感器的第1检测区域是沿着上下方向的区域,也能够通过引导部件41向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关闭的方向移动,而将长条的物体100引导至传感器的第1检测区域。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长条的物体100。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作为检测物体100的传感器,也可以使用摄像头。该情况下,摄像头安装于吊架壳3。此外,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层站出入口21的上部安装摄像头。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检测物体100的传感器安装于吊架壳3和轿厢地坎4。但是,也可以将检测物体100的传感器安装于层站出入口21的上部和下部。
实施方式5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门装置的放大俯视图。引导部件41通过部件安装部件51安装于第1轿厢门6的门板25。将引导部件41安装于第1轿厢门6的部件安装部件51为相对于将投光侧传感器部31安装于第1轿厢门6的传感器安装部件35独立的部件。引导部件41配置于投光侧传感器部31与第1层站门22之间。
按压部件42通过部件安装部件51安装于第2轿厢门7的门板25。将按压部件42安装于第2轿厢门7的部件安装部件51为相对于将受光侧传感器部32安装于第2轿厢门7的传感器安装部件35独立的部件。按压部件42配置于受光侧传感器部32与第2层站门23之间。
按压部件42配置于相对于引导部件41向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进深方向偏移的位置。由此,即使在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状态成为全闭状态时,按压部件42也不会与引导部件41发生干涉。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种门装置中,引导部件41配置于投光侧传感器部31与第1层站门22之间。因此,能够避开投光侧传感器部31而容易地配置引导部件41。此外,能够将引导部件41的下部插入到轿厢地坎4与层站地坎之间的间隙。由此,即使在跨过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长条的物体100放在轿厢地坎4和层站地坎上的状态下,也能够更加可靠地将长条的物体100引导至传感器33的第1检测区域。进而,还能够容易地调整从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分别到引导部件41的距离。由此,能够使轿厢1内和层站的乘客都不容易看到引导部件41。
此外,按压部件42配置于受光侧传感器部32与第2层站门23之间。因此,能够避开受光侧传感器部32而容易地配置按压部件42。此外,能够将按压部件42的下部插入到轿厢地坎4与层站地坎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保持通过引导部件41引导至传感器33的第1检测区域的长条的物体100。进而,还能够容易地调整从第2轿厢门7和第2层站门23分别到按压部件42的距离。由此,能够使轿厢1内和层站的乘客都不容易看到按压部件42。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投光侧传感器部31设置于第1轿厢门6,受光侧传感器部32设置于第2轿厢门7。但是,也可以将投光侧传感器部31设置于第1层站门22,将受光侧传感器部32设置于第2层站门23。该情况下,引导部件41通过部件安装部件51安装于第1层站门22,按压部件42通过部件安装部件51安装于第2层站门23。此外,该情况下,在投光侧传感器部31与第1轿厢门6之间配置有引导部件41,按压部件42配置于受光侧传感器部32与第2轿厢门7之间。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部件安装部件51成为与传感器安装部件35分开的部件。但是,也可以使部件安装部件51成为与传感器安装部件35一体的一个部件。这样,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实现门装置的制造成本的降低。
实施方式6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门装置的放大俯视图。引导部件41设置于投光侧传感器部31。此外,引导部件41避开各第1投光部311而安装于投光部设置面。进而,从上方观察时,引导部件41配置于投光侧传感器部31的宽度方向的范围内。即,引导部件41在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进深方向上配置于投光侧传感器部31的范围内。在该例子中,引导部件41成为与投光侧传感器部31的壳体分开的部件。
按压部件42设置于受光侧传感器部32。此外,按压部件42避开各第1受光部321而安装于受光部设置面。进而,从上方观察时,按压部件42配置于受光侧传感器部32的宽度方向的范围内。即,按压部件42在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进深方向上配置于受光侧传感器部32的范围内。在该例子中,按压部件42成为与受光侧传感器部32的壳体分开的部件。
按压部件42配置于相对于引导部件41向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进深方向偏移的位置。由此,即使在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状态成为全闭状态时,按压部件42也不会与引导部件41发生干涉。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种门装置中,引导部件41设置于投光侧传感器部31。因此,能够在投光侧传感器部31的宽度方向的范围内配置引导部件41。由此,能够防止第1轿厢门6与第1层站门22之间的距离增大,能够防止井道的空间增大。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引导部件41成为与投光侧传感器部31的壳体分开的部件。但是,也可以利用一个部件构成投光侧传感器部31的壳体和引导部件41。这样,能够同时将投光侧传感器部31和引导部件41安装于第1轿厢门6,能够容易地进行投光侧传感器部31和引导部件41的安装作业。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按压部件42成为与受光侧传感器部32的壳体分开的部件。但是,也可以利用一个部件构成受光侧传感器部32的壳体和按压部件42。这样,能够同时将受光侧传感器部32和按压部件42安装于第2轿厢门7,能够容易地进行受光侧传感器部32和按压部件42的安装作业。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投光侧传感器部31设置于第1轿厢门6。但是,也可以将投光侧传感器部31设置于第1层站门22。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受光侧传感器部32设置于第2轿厢门7。但是,也可以将受光侧传感器部32设置于第2层站门23。
实施方式7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门装置的放大俯视图。引导部件41配置于第1轿厢门6与投光侧传感器部31之间。此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引导部件41安装于第1轿厢门6的门板25。即,引导部件41通过安装有投光侧传感器部31的传感器安装部件35安装于第1轿厢门6。
按压部件42配置于第2层站门23与受光侧传感器部32之间。此外,与实施方式5同样,按压部件42安装于第2轿厢门7的门板25。即,按压部件42通过相对于传感器安装部件35独立的部件安装部件51安装于第2轿厢门7的门板25。
由此,从上方观察时,引导部件41和按压部件42关于连接投光侧传感器部31和受光侧传感器部32的直线、即直线状的第1光束路径彼此配置于相反侧。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种门装置中,从上方观察时,引导部件41和按压部件42关于连接投光侧传感器部31和受光侧传感器部32的直线彼此配置于相反侧。因此,在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状态成为全闭状态时,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按压部件42和引导部件41发生干涉。此外,能够在引导部件41与按压部件42之间设定第1光束路径。因此,能够在引导部件41与按压部件42之间将长条的物体100引导至传感器的第1光束路径。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长条的物体100。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引导部件41配置于投光侧传感器部31与第1轿厢门6之间,按压部件42配置于受光侧传感器部32与第2层站门23之间。但是,引导部件41与按压部件42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此。因此,从上方观察时,关于连接投光侧传感器部31和受光侧传感器部32的直线,引导部件41和按压部件42彼此配置于相反侧即可,能够在投光侧传感器部31与第1轿厢门6之间的位置、投光侧传感器部31的宽度方向的范围内的位置以及投光侧传感器部31与第1层站门22之间的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配置引导部件41。此外,能够在受光侧传感器部32与第2轿厢门7之间的位置、受光侧传感器部32的宽度方向的范围内的位置以及受光侧传感器部32与第2层站门23之间的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配置按压部件42。
实施方式8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门装置的放大立体图。此外,图12是示出图11的门装置的引导部件和按压部件的放大主视图。投光侧传感器部31具有多个第1投光部311、多个第2投光部312、以及设置各第1投光部311和各第2投光部312的壳体。投光侧传感器部31的壳体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多个第1投光部311和多个第2投光部312设置于壳体的投光部设置面。多个第1投光部311在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的高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进行配置。多个第2投光部312在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的高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进行配置。在该例子中,在第1轿厢门6和第1层站门22的高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第1投光部311和第2投光部312。
受光侧传感器部32具有多个第1受光部321、多个第2受光部322、以及设置各第1受光部321和各第2受光部322的壳体。受光侧传感器部32的壳体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多个第1受光部321和多个第2受光部322设置于共同的壳体的受光部设置面。多个第1受光部321在第2轿厢门7和第2层站门23的高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进行配置。多个第2受光部322在第2轿厢门7和第2层站门23的高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进行配置。在该例子中,在第2轿厢门7和第2层站门23的高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第1受光部321和第2受光部322。
多个第1投光部311和多个第1受光部321在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上单独地对置。此外,多个第2投光部312和多个第2受光部322在轿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上单独地对置。由此,在投光侧传感器部31与受光侧传感器部32之间设定有连接各第1投光部311和各第1受光部321的多个直线状的第1光束路径、以及连接各第2投光部312和各第2受光部322的多个直线状的第2光束路径。此外,第1光束路径和第2光束路径设定在轿厢出入口2与层站出入口21之间。
设定各第1光束路径作为第1检测区域。在与各第1检测区域不同的位置设定各第2光束路径作为第2检测区域。在该例子中,多个第1光束路径和多个第2光束路径在上下方向上交替地排列。
与实施方式1同样,以第1引导面412与第2引导面413、414的边界部分为基准来设定各第1光束路径相对于引导部件41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各第2光束路径相对于引导部件41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被设定在与第1光束路径的位置相比远离第1引导面412与第2引导面413、414的边界部分的位置。
各第1投光部311朝向各第1受光部321投射光束34。从各第1投光部311出来的光束34穿过各第1光束路径而由各第1受光部321接收。
各第2投光部312朝向各第2受光部322投射光束36。从各第2投光部312出来的光束36穿过各第2光束路径而由各第2受光部322接收。
在传感器33的功能中包含有检测进入到第1光束路径的物体的第1传感器功能、以及检测进入到第2光束路径的物体的第2传感器功能。因此,传感器33的第1传感器功能是通过第1投光部311和第1受光部321检测物体的功能。传感器33的第2传感器功能是通过第2投光部312和第2受光部322检测物体的功能。
能够通过第1传感器功能检测到的物体的大小的下限比能够通过第2传感器功能检测到的物体的大小的下限小。即,在传感器33中,与第2传感器功能相比,第1传感器功能能够检测更小的物体。传感器33通过第1传感器功能检测细长条的物体100,通过第2传感器功能检测大型的物体。作为大型的物体,考虑人、行李等。
在该例子中,从各第1投光部311出来的光束34的直径被缩小到比从各第2投光部312出来的光束36的直径小。此外,在该例子中,从第1投光部311出来的光束34的强度被调整为与从第2投光部312出来的光束36的强度不同。进而,在该例子中,第1受光部321的受光感度被调整为与第2受光部322的受光感度不同。由此,通过第1传感器功能检测物体时的投光侧传感器部31与受光侧传感器部32之间的适当距离比通过第2传感器功能检测物体时的投光侧传感器部31与受光侧传感器部32之间的适当距离短。
当长条的物体100进入第1光束路径时,穿过物体100所进入的第1光束路径的光束34被物体100遮挡。由此,通过传感器33检测到长条的物体100。
当人等大型的物体进入第2光束路径时,穿过大型的物体所进入的第2光束路径的光束36被物体遮挡。由此,通过传感器33检测到大型的物体。
从检测到物体时的传感器33向门控制部20发送表示分别通过第1传感器功能和第2传感器功能是否检测到物体的信息。门控制部20根据分别通过第1传感器功能和第2传感器功能是否检测到物体,对第1轿厢门6、第2轿厢门7、第1层站门22和第2层站门23的移动进行控制。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种门装置中,能够通过第1传感器功能检测到的物体的大小的下限比能够通过第2传感器功能检测到的物体的大小的下限小。因此,能够区分检测带子等细长条的物体和人等大型的物体,能够进行与细长条的物体和大型的物体分别对应的不同的控制。此外,能够通过第1传感器功能更加可靠地检测通过引导部件41引导至第1光束路径的长条的物体100。
此外,在投光侧传感器部31与受光侧传感器部32之间分别设定有多个第1光束路径和多个第2光束路径。因此,能够通过投光侧传感器部31和受光侧传感器部32的一个组合,使传感器33具有第1传感器功能和第2传感器功能这2种功能。由此,能够使传感器33具有2种功能,并且防止投光侧传感器部31和受光侧传感器部32各自的设置空间的扩大。
实施方式9
除了门控制部20的控制以外,本实施方式的门装置的结构与图11和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8的结构相同。第1轿厢门6、第2轿厢门7、第1层站门22和第2层站门23的从全开位置到全闭位置的移动区间、即门的开闭移动区间被划分成第1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和第2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第1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与第2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相比被设定在关门侧。在该例子中,第1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被设为从全闭位置向开门侧20mm的区间。第2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被设为从门的开闭移动区间中除去第1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以外的区间。
在门位于第1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时,门控制部20根据通过第1传感器功能是否检测到物体,对第1轿厢门6、第2轿厢门7、第1层站门22和第2层站门23的移动进行控制。此外,在门位于第2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时,门控制部20根据通过第2传感器功能是否检测到物体,对第1轿厢门6、第2轿厢门7、第1层站门22和第2层站门23的移动进行控制。即,门控制部20根据第1轿厢门6、第2轿厢门7、第1层站门22和第2层站门23的位置,选择第1传感器功能和第2传感器功能中的任意一方,根据通过选择出的功能是否检测到物体的信息,对第1轿厢门6、第2轿厢门7、第1层站门22和第2层站门23的移动进行控制。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门装置的门控制部的处理的流程图。门控制部20在进行门的关闭动作的控制时,在步骤S1中,判定门的位置是否处于全开位置。
在步骤S1中判定为门的位置不位于全开位置的情况下,门控制部20反复判定门的位置是否位于全开位置。另一方面,在步骤S1中判定为门的位置位于全开位置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
在步骤S2中,门控制部20判定是否通过传感器33的第2传感器功能检测到物体。
在步骤S2中判定为通过第2传感器功能检测到物体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3。另一方面,在步骤S2中通过第2传感器功能未检测到物体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3中,门控制部20进行门的打开动作。然后,处理返回步骤S1。
在步骤S4中,门控制部20进行门的关闭动作。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5中,门控制部20判定门的位置是否位于第1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内。
在步骤S5中判定为门的位置不位于第1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内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2。由此,门控制部20反复进行步骤S2、步骤S4和步骤S5的各个处理,直到门的位置进入第1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内为止。
在步骤S5中判定为门的位置位于第1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内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6中,门控制部20判定是否通过传感器33的第1传感器功能检测到物体。
在步骤S6中判定为通过第1传感器功能检测到物体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3。由此,门控制部20使门的移动反转而进行门的打开动作的控制。另一方面,在步骤S6中判定为通过第1传感器功能未检测到物体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7。
在步骤S7中,门控制部20判定门的位置是否成为全闭位置。在判定为门的位置未成为全闭位置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6。由此,门控制部20反复进行步骤S6的处理和步骤S7的处理,直到门的位置成为全闭位置为止。另一方面,在判定为门的位置成为全闭位置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1。
在这种门装置中,根据门的位置选择传感器33的第1传感器功能和第2传感器功能中的任意一方,根据通过选择出的功能是否检测到物体的信息,对门的移动进行控制。因此,例如在大型的物体通过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可能性低的门的位置,能够通过传感器33的第1传感器功能进行长条的物体100的检测。由此,能够减少传感器33的误动作。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第1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的长度和第2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的长度分别成为固定的长度。但是,也可以使第1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的长度和第2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的长度分别可变。此外,也可以使第1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的一部分与第2传感器功能的检测区间重叠。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根据门的位置选择传感器33的第1传感器功能和第2传感器功能中的任意一方,根据选择出的功能进行门控制部20的控制。但是,也可以使传感器33通过第1传感器功能检测物体的检测条件和传感器33通过第2传感器功能检测物体的检测条件彼此不同。
例如,也可以使物体进入第1光束路径起至通过第1传感器功能检测物体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和物体进入第2光束路径起至通过第2传感器功能检测物体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彼此不同。此外,例如,也可以使为了通过第1传感器功能检测物体而被物体遮挡的光束34的数量和为了通过第2传感器功能检测物体而被物体遮挡的光束36的数量彼此不同。这样,通过使传感器33通过第1传感器功能检测物体的检测条件和传感器33通过第2传感器功能检测物体的检测条件彼此不同,也能够减少传感器33的误动作。
实施方式10
除了门控制部20的控制以外,本实施方式的门装置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来自门控制部20的信息被送到对电梯的运转进行控制的电梯控制装置。电梯控制装置根据来自门控制部20的信息,对轿厢1的移动进行控制。
在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全闭时,门控制部20将门全闭信号输出到电梯控制装置。来自门控制部20的门全闭信号被送到电梯控制装置后,通过电梯控制装置的控制,轿厢1能够移动。
此外,在通过电梯控制装置的控制而开始轿厢1的移动后,在传感器33检测到长条的物体100时,门控制部20将使轿厢停止的停止信号输出到电梯控制装置。来自门控制部20的停止信号被送到电梯控制装置后,通过电梯控制装置的控制,轿厢1紧急停止。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门装置的门控制部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步骤S11中,门控制部20根据来自电梯控制装置的信息,判定轿厢1是否正在移动。
在步骤S11中判定为轿厢1未正在移动的情况下,门控制部20反复判定轿厢1是否正在移动。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判定为轿厢1正在移动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门控制部20判定传感器33是否检测到长条的物体100。
在步骤S12中判定为传感器33检测到物体100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3。另一方面,在步骤S12中判定为传感器33未检测到物体100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4。
在步骤S13中,门控制部20将使轿厢1的移动停止的停止信号输出到电梯控制装置。由此,轿厢1的移动通过电梯控制装置的控制而被紧急停止。
在步骤S14中,门控制部20判定在轿厢1开始移动后是否经过了设定时间X。设定时间X例如设为数秒。
在步骤S14中判定为未经过设定时间X的情况下,门控制部20反复进行步骤S12的处理和步骤S14的处理,直到经过设定时间X为止。另一方面,在步骤S14中判定为经过了设定时间X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11。
在这种门装置中,在轿厢1开始移动后,在传感器33检测到物体100时,门控制部20输出使轿厢1停止的停止信号。因此,即使在长条的物体100跨过轿厢出入口2和层站出入口21的状态下轿厢1开始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长条的物体100伴随着轿厢1的移动而移动,成为传感器33能够检测长条的物体100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轿厢1依然继续移动,能够防止电梯故障。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在轿厢1开始移动后、在传感器33检测到长条的物体100时输出使轿厢1停止的停止信号的门控制部20的控制被应用于实施方式1的门装置。但是,也可以将在轿厢1开始移动后、在传感器33检测到长条的物体100时输出使轿厢1停止的停止信号的门控制部20的控制应用于实施方式2~9的门装置。
此外,在实施方式1、2、5~10中,投光侧传感器部31设置于第1轿厢门6,受光侧传感器部32设置于第2轿厢门7。但是,也可以将受光侧传感器部32设置于第1轿厢门6,将投光侧传感器部31设置于第2轿厢门7。
此外,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1轿厢门和第1层站门与第2轿厢门和第2层站门彼此向相反方向移动的双开门式的门装置。但是,对于第1轿厢门、第2轿厢门、第1层站门和第2层站门向相同方向移动的单开门式的门装置,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标号说明
1:轿厢;2:轿厢出入口;6:第1轿厢门;20:门控制部;22:第1层站门;31:投光侧传感器部(第1传感器部);32:受光侧传感器部(第2传感器部);33:传感器;41:引导部件;42:按压部件;414:最下位置的第2引导面(下端倾斜面);100:物体。

Claims (15)

1.一种门装置,其具有:
第1轿厢门,其对轿厢出入口进行开闭;
第1层站门,其在与所述第1轿厢门对置的状态下与所述第1轿厢门一起移动,由此对层站出入口进行开闭;
传感器,其检测进入到第1检测区域的物体;
引导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1轿厢门与所述第1层站门之间,并且配置于所述第1轿厢门和所述第1层站门的高度方向的范围内,通过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第1轿厢门和所述第1层站门一起向所述轿厢出入口和所述层站出入口关闭的方向移动,将跨过所述轿厢出入口和所述层站出入口的物体引导至所述第1检测区域;以及
门控制部,其根据来自所述传感器的信息,对所述第1轿厢门和所述第1层站门的移动进行控制,
在所述引导部件的下端部形成有下端倾斜面,
通过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第1轿厢门和所述第1层站门一起向所述轿厢出入口和所述层站出入口关闭的方向移动,所述下端倾斜面将所述物体引导至比所述下端倾斜面靠上方的所述第1检测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轿厢门与所述第1层站门之间的第1传感器部,
所述引导部件配置于所述第1轿厢门与所述第1传感器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轿厢门与所述第1层站门之间的第1传感器部,
所述引导部件配置于所述第1层站门与所述第1传感器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第1传感器部通过传感器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第1轿厢门或所述第1层站门,
所述引导部件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安装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第1传感器部通过传感器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第1轿厢门或所述第1层站门,
所述引导部件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安装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轿厢门与所述第1层站门之间的第1传感器部,
所述引导部件设置于所述第1传感器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门装置具有按压部件,在所述第1轿厢门和所述第1层站门位于使所述轿厢出入口和所述层站出入口全闭的全闭位置时,所述按压部件将所述物体按压到所述引导部件,
所述按压部件配置于相对于所述引导部件向所述轿厢出入口和所述层站出入口的进深方向偏移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具有:第1传感器部,其配置于所述第1轿厢门与所述第1层站门之间;以及第2传感器部,其在所述第1轿厢门和所述第1层站门的移动方向上与所述第1传感器部对置,
所述第1检测区域被设定在所述第1传感器部与所述第2传感器部之间,
从上方观察时,所述引导部件和所述按压部件关于连接所述第1传感器部和所述第2传感器部的直线彼此配置于相反侧。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的功能包含检测进入到所述第1检测区域的物体的第1传感器功能、以及检测进入到与所述第1检测区域不同的第2检测区域的物体的第2传感器功能,
能够通过所述第1传感器功能检测到的物体的大小的下限比能够通过所述第2传感器功能检测到的物体的大小的下限小,
所述门控制部根据分别通过所述第1传感器功能和所述第2传感器功能是否检测到物体的信息,对所述第1轿厢门和所述第1层站门的移动进行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具有:第1传感器部,其配置于所述第1轿厢门与所述第1层站门之间;以及第2传感器部,其在所述第1轿厢门和所述第1层站门的移动方向上与所述第1传感器部对置,
所述第1检测区域和所述第2检测区域分别被设定在所述第1传感器部与所述第2传感器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门控制部根据所述第1轿厢门和所述第1层站门的位置,选择所述第1传感器功能和所述第2传感器功能中的任意一方,并根据通过选择出的功能是否检测到物体的信息,对所述第1轿厢门和所述第1层站门的移动进行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门控制部根据所述第1轿厢门和所述第1层站门的位置,选择所述第1传感器功能和所述第2传感器功能中的任意一方,并根据通过选择出的功能是否检测到物体的信息,对所述第1轿厢门和所述第1层站门的移动进行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第1传感器功能检测物体的条件和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第2传感器功能检测物体的条件彼此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第1传感器功能检测物体的条件和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第2传感器功能检测物体的条件彼此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在轿厢开始移动后,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物体时,所述门控制部输出使所述轿厢停止的停止信号。
CN201880094891.8A 2018-06-28 2018-06-28 门装置 Active CN1123344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24637 WO2020003448A1 (ja) 2018-06-28 2018-06-28 ド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4405A CN112334405A (zh) 2021-02-05
CN112334405B true CN112334405B (zh) 2022-09-02

Family

ID=68984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4891.8A Active CN112334405B (zh) 2018-06-28 2018-06-28 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49225B2 (zh)
CN (1) CN112334405B (zh)
WO (1) WO20200034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8648B (zh) * 2018-10-23 2023-03-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门夹持检测装置和电梯的门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48362U (zh) * 1973-08-29 1975-05-13
CN1456490A (zh) * 2002-05-08 2003-11-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滑门装置
JP2012201418A (ja) * 2011-03-23 2012-10-2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異物検出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CN203439886U (zh) * 2013-03-29 2014-02-1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门装置
CN105035898A (zh) * 2014-05-02 2015-11-11 恩索塔有限公司 自动门设备的操作方法
JP2017077959A (ja) * 2015-10-22 2017-04-27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ドアの制御装置
JP2017222479A (ja) * 2016-06-16 2017-12-21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周回移動するベルトをドアに備えたエレベーター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48362U (zh) * 1973-08-29 1975-05-13
CN1456490A (zh) * 2002-05-08 2003-11-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滑门装置
JP2012201418A (ja) * 2011-03-23 2012-10-2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異物検出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CN203439886U (zh) * 2013-03-29 2014-02-1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门装置
CN105035898A (zh) * 2014-05-02 2015-11-11 恩索塔有限公司 自动门设备的操作方法
JP2017077959A (ja) * 2015-10-22 2017-04-27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ドアの制御装置
JP2017222479A (ja) * 2016-06-16 2017-12-21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周回移動するベルトをドアに備えたエレベータ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4405A (zh) 2021-02-05
JPWO2020003448A1 (ja) 2020-12-17
JP6949225B2 (ja) 2021-10-13
WO2020003448A1 (ja) 2020-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75210B1 (en)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for elevator
WO2007138688A1 (ja) スライドドア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
CN1331722C (zh) 滑门装置
EP2080725B1 (en) Elevator system
EP1762531A2 (en) Safety system for elevator doors
CN112334405B (zh) 门装置
US9631427B2 (en) Door curtains with position sensor switches
KR101449888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도어장치
KR100302556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착상 장치
WO2009081476A1 (ja) エレベータの位置検出装置
US6206143B1 (en) Elevator landing apparatus
JP2012153450A (ja)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KR900004973Y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위치 검출장치
KR101031096B1 (ko) 자동문 및 자동문 제어방법
JP2011241060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17019643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蓋検出装置
CN114599598B (zh) 电梯装置以及电梯装置的门位置检测装置
WO2014199517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ドアの制御装置
JP2013216404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制御装置
JP5473292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2148880A (ja) エレベータ駆動装置の空転検出装置
JP2011144007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JP2011011896A (ja) 出入口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4787069A (zh) 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EP1958913A1 (en) Door control device for elev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