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3944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3944A
CN112333944A CN202011187166.0A CN202011187166A CN112333944A CN 112333944 A CN112333944 A CN 112333944A CN 202011187166 A CN202011187166 A CN 202011187166A CN 112333944 A CN112333944 A CN 112333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ejection
card
posture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71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3944B (zh
Inventor
刘志勇
严新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871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39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3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3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3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3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01H13/0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20Driv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壳体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卡座组件,卡座组件包括卡座、卡托和顶出结构,顶出结构与卡座固定连接,卡托可通过第一开口置于壳体内或者弹出壳体外,在卡托置于壳体内的情况下,卡托与顶出结构可拆卸连接;按键结构,按键结构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二开口中;以及,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端与顶出结构连接,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按键结构连接;其中,在按键结构的移动过程中,按键结构通过连接件带动顶出结构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在顶出结构处于第一姿态的情况下,顶出结构与卡托卡接;在顶出结构处于第二姿态的情况下,顶出结构与卡托可分离。这样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的卡托顶出设计,一般是通过在卡托处开孔设计顶针孔,以实现卡托的插拔动作。然而,在卡托的顶出操作过程中,需要通过顶针或者回形针插入顶针孔,以使卡托从电子设备的壳体中弹出;而且,顶针孔的设计还会影响电子设备的防水防尘能力。
可见,现有的电子设备的卡托设计方案存在防水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的卡托设计方案存在防水性能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卡座组件,所述卡座组件包括卡座、卡托和顶出结构,所述顶出结构与所述卡座固定连接,所述卡托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置于所述壳体内或者弹出所述壳体外,在所述卡托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情况下,所述卡托与所述顶出结构可拆卸连接;
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中;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顶出结构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按键结构连接;
其中,在所述按键结构的移动过程中,所述按键结构通过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顶出结构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顶出结构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情况下,所述顶出结构与所述卡托卡接;
在所述顶出结构处于所述第二姿态的情况下,所述顶出结构与所述卡托可分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按键结构施加作用力,以驱动按键结构运动,按键结构带动连接件运动,连接件带动顶出结构运动,进而实现通过顶出结构将卡托从卡座中移出,这样可以避免顶针孔的设计,提升了电子设备的卡托设计方案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图4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10,壳体10设有第一开口(未图示)和第二开口11;
卡座组件,卡座组件包括卡座20、卡托30和顶出结构40,卡座20设于壳体10内,卡托30可以通过第一开口置于壳体10内或者弹出壳体10外,在卡托30置于壳体10内的情况下,卡托30与顶出结构40可拆卸连接;
按键结构50,按键结构50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二开口11中;以及,
连接件60,连接件60的第一端与顶出结构40连接,连接件60的第二端与按键结构50连接;
其中,在按键结构50的移动过程中,按键结构50通过连接件60带动顶出结构40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
在顶出结构40处于第一姿态的情况下,顶出结构40与卡托30卡接;
在顶出结构40处于第二姿态的情况下,顶出结构40与卡托30可分离。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按键结构50施加作用力,以驱动按键结构50运动,按键结构50带动连接件60运动,连接件60带动顶出结构40运动,进而实现通过顶出结构40将卡托30从卡座20中移出,相较于设置供顶针插入的顶针孔,可以避免顶针孔的设计,提升了电子设备的卡托设计方案的防水性能。
其中,在顶出结构40处于第一姿态的情况下,卡托30置于壳体10内,并装载在卡座20上;且通过顶出结构40与卡托30卡接,将卡托30固定在壳体卡座20上,以避免卡托30从第一开口移出壳体10。
在顶出结构40处于第二姿态的情况下,卡托30可在顶出结构40施加的作用力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开口部分移出壳体10,以便用户取出卡托30,并方便用户执行取换卡操作;即在顶出结构40处于第二姿态的情况下,顶出结构40并未对卡托20施加锁止作用力,并通过第一开口将卡托30顶出,且顶出结构40与卡托30处于可分离的状态。
而且,通过按键结构50实现将卡托30从卡座20中移出,还可以避免顶针的使用,避免了顶针存在的携带不便的问题;同时还提升了卡托30的装取方式的便利性。
另外,通过避免顶针孔的设计,还可以提升电子设备在实用性和美观度。
其中,按键结构50具有常规的触点功能,比如调节音量、电子设备模式的调整等等,比如静音模式和铃声模式的切换。按键结构50的触点开关可以是锅仔片,并可以利用锅仔片的回弹力,实现按键结构50的按键的复位。
其中,在卡托30装入卡座20的情况下,卡托30可对第一开口进行封堵,且卡托30与第一开口之间还可以设置防水结构(未图示),以提高电子设备在第一开口处的防水性能。
相应的,按键结构50与第二开口11之间也可以设置防水结构(未图示),以提高电子设备在第二开口11处的防水性能。
其中,卡托30可以用于装载SIM卡(用户身份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当需要换更换SIM卡的时候,可以通过操控按键结构50运动,并通过连接件60带动顶出结构40运动,以将卡托30从第一开口移出卡座20,以便用户更换SIM卡。
其中,图1为卡托30装入在卡座20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位卡托30从卡托20中移出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按键结构50包括按键主体51和键帽52,按键主体51可移动的设置在第二开口11中,且键帽52可在按压状态和非按压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在键帽52处于按压状态时,连接件60的第二端与按键主体51卡接,且当键帽52带动按键主体51在第二开口11内移动的情况下,连接件60可跟随按键主体51运动,并带动顶出结构40由第一姿态切换至第二姿态;
在键帽52处于非按压状态的情况下,连接件60的第二端与按键主体51分离。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键帽52处于按压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按键主体51运动,以便控制顶出结构40实现卡托30的从卡座20中移出;这样可以避免键帽52处于非按压状态时,误触发操作将卡托30的从卡座20中移出,从而降低了卡托30的从卡座20中移出的过程中出现误触发操作的概率。
如图6所示,在键帽52处于按压状态的情况下,按键主体51的运动可以是朝向远离卡座位置的拨动操作,通过拨动操作带动连接件60拉扯顶出结构,以便实现将卡托30的从卡座20中移出。
可选的,按键结构50还包括限位板(未图示),限位套设于按键主体51上,且连接件60的第二端位于限位板和键帽52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限位板,并将连接件的第二端置于限位板和键帽52之间,可以避免连接件60的第二端出现不必要的移动,提高按键主体51、连接件50和顶出结构40在运动过程中的联动性。
其中,壳体10上设有与限位板适配的限位槽(未图示),按键结构50可以通过限位板与限位槽的匹配连接安装在壳体10上;且通过限位板在限位槽内的移动,可以实现按键主体51在第二开口11内的运动,进而实现将卡托30的从卡座20中移出。
其中,连接件60的第二端设有可与按键主体51的外径相适配的第一勾部(未图示),且键帽5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勾部的横截面积;因此在键帽52下压的过程中,键帽52可以将第一勾部推动至按键主体51上,以便第一勾部于按键主体51卡接,从而实现按键主体51、连接件60以及顶出结构40的联动,进而实现将卡托30从卡座20中移出。
需要说明的是,键帽52与按键主体51可以通过键杆(未图示)连接,键杆的一端连接键帽52,另一端与设于按键主体51内的锅仔片连接,且按键主体51还设有供键杆移动的容置槽;其中,键杆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勾部的横截面积,且在键帽52处于非按压状态的情况下,键杆与第一勾部处于间隔状态,即键杆与第一勾部并未抵接在一起,而是处于分离状态;仅当键帽52通过键杆下压的过程中,键帽52可以推动第一勾部朝向按键主体51运动,并可与按键主体51的外侧壁卡接,从而实现按键主体51、连接件60和顶出结构40的联动。
如图2和图5所示,顶出结构40包括与卡座20连接的第一卡扣部41和第一弹出部42;
在顶出结构处于第一姿态的情况下,第一卡扣部41与卡托30的第二卡扣部31卡接,第一弹出部42与卡托30抵接;
第一卡扣部41还与连接件60的第一端连接,且在按键结构50的作用下,顶出结构40可调整至第二姿态,且在顶出结构40处于第二姿态的情况下,第一卡扣部41可与第二卡扣部32脱离,以解除第一卡扣部41对卡托30的限位锁止作用;同时,在第一弹出部4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会推动卡托30朝第一开口所在方向移动,并通过第一开口至少部分移出壳体10,以实现卡托30与顶出结构40分离。
其中,为方便卡托30装入卡座20,可以在第一卡扣部41的朝向第一开口的一端设置导向面411,导向面411可以朝向远离卡座20的收容槽的方向延伸,卡座20的收容槽用于装载卡托30。
另外,第一卡扣部41还可以在导向面411的末端延伸形成第二勾部412,连接件60的第一端设有与第二勾部412适配的第三勾部(未图示),并通过第二勾部412和第三勾部的卡接实现第一卡扣部41和连接件60的第一端的连接;而且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第一卡扣部41和连接件60的第一端的连接,不仅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还可以方便后续对零部件的维护。
其中,第一弹出部42可以设置在卡座20的远离第一开口的一端,且当卡托30装入卡座20时,第一弹出部42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弹出部42可以弹片,并可以在卡座20的远离第一开口的一端对称设置一组弹片,以提高第一弹出部42的弹性恢复力。
可选的,连接件60还包括本体结构(未图示)、第四勾部(未图示)和第二弹出部(未图示),第三勾部设于本体结构的第一端,第四勾部通过第二弹性部与本体结构的第二端连接;
在键帽52处于非按压状态的情况下,第二弹性部用于将第四勾部与按键主体51分离。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部用于给第四勾部提供弹性恢复力,以便在键帽52处于非按压状态的情况下,实现第四勾部与按键主体51的分离,以便实现第四勾部的复位。
其中,第二弹性部与本体结构可以是一体结构,具体的,第二弹性部为本体结构上延伸形成的弹性弯折部。
另外,在壳体10上还设有凹槽(未图示),本体结构可以通过凹槽安装在壳体10上,且本体结构与凹槽滑动连接,以便连接件60可以相对壳体10移动。
其中,凹槽可以设置在壳体10的内侧壁,并连通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11。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还可以是手机等其他智能设备。
其中,当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的时候,连接件60可以沿智能手表的弧形壳体分布,并通过按键结构50拉扯连接件60,以实现将第一卡扣部41从第二卡扣部31上脱离,解除第一卡扣部41对卡托30的限位锁止作用;同时,设于卡座20上的第一弹出部42所具备的弹性恢复力,会推动卡托30朝第一开口所在方向移动,进而实现卡托30从卡座20中移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卡座组件,所述卡座组件包括卡座、卡托和顶出结构,所述顶出结构与所述卡座固定连接,所述卡托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置于所述壳体内或者弹出所述壳体外,在所述卡托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情况下,所述卡托与所述顶出结构可拆卸连接;
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中;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顶出结构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按键结构连接;
其中,在所述按键结构的移动过程中,所述按键结构通过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顶出结构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顶出结构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情况下,所述顶出结构与所述卡托卡接;
在所述顶出结构处于所述第二姿态的情况下,所述顶出结构与所述卡托可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包括按键主体和键帽,所述按键主体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中,且所述键帽可在按压状态和非按压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键帽处于所述按压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按键主体卡接,且在所述键帽带动所述按键主体在所述第二开口中移动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可跟随所述按键主体运动,并带动所述顶出结构由所述第一姿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姿态;
在所述键帽处于所述非按压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按键主体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套设于所述按键主体上,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键帽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板适配的限位槽,所述按键主体通过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槽的匹配连接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通过所述限位板在所述限位槽内的移动,所述按键主体在所述第二开口内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结构包括第一卡扣部和第一弹出部;
在所述顶出结构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卡托的第二卡扣部卡接,所述第一弹出部与所述卡托抵接;
所述第一卡扣部还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且在所述按键结构的作用下,所述顶出结构可调整至所述第二姿态,且在所述顶出结构处于所述第二姿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卡扣部可与所述第二卡扣部脱离,并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作用下,所述卡托与所述顶出结构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设置有收容槽,所述第一卡扣部的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朝向远离所述收容槽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的末端延伸形成有第二勾部,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勾部适配的第三勾部,所述第二勾部与所述第三勾部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本体结构、第四勾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三勾部设于所述本体结构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勾部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本体结构的第二端连接;
在所述键帽处于所述非按压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弹性部用于将所述第四勾部与按键主体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本体结构为一体结构,且所述第二弹性部为所述本体结构上延伸形成的弹性弯折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凹槽,所述本体结构通过所述凹槽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本体结构与所述凹槽滑动连接。
CN202011187166.0A 2020-10-30 2020-10-30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3339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7166.0A CN112333944B (zh) 2020-10-30 2020-10-30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7166.0A CN112333944B (zh) 2020-10-30 2020-10-30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3944A true CN112333944A (zh) 2021-02-05
CN112333944B CN112333944B (zh) 2022-08-12

Family

ID=74296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7166.0A Active CN112333944B (zh) 2020-10-30 2020-10-30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39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1439A (zh) * 2021-06-25 2021-09-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47568A1 (en) * 2013-02-01 2014-09-04 Cho-Yi Li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540156A (zh) * 2018-04-16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0075215U (zh) * 2019-09-09 2020-02-1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262601A (zh) * 2020-02-25 2020-06-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1789801U (zh) * 2020-04-23 2020-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490760A (zh) * 2020-11-26 2021-03-12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卡托顶出机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47568A1 (en) * 2013-02-01 2014-09-04 Cho-Yi Li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540156A (zh) * 2018-04-16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0075215U (zh) * 2019-09-09 2020-02-1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262601A (zh) * 2020-02-25 2020-06-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1789801U (zh) * 2020-04-23 2020-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490760A (zh) * 2020-11-26 2021-03-12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卡托顶出机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1439A (zh) * 2021-06-25 2021-09-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3411439B (zh) * 2021-06-25 2024-03-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3944B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62075A (en) PC card connector
US8142229B1 (en) Card connector with cam feature for facilitating insertion of a card
KR100962861B1 (ko) 카드 커넥터
JPH0737159Y2 (ja) メモリカードコネクタ
CN110504979B (zh) 弹出式卡托、卡座组件、电子设备
US647307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ower of a handheld computing device using a stylus
KR20010111452A (ko) 카드용 커넥터
WO2016180231A1 (zh) 卡托取出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US7086882B2 (en) Card connector having a retarding mechanism for retarding an ejecting operation of a card
CN112333944B (zh) 电子设备
US6934159B2 (en) Card connector
US20070004283A1 (en) Card connector
WO2015085596A1 (en) Card read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925226B (zh) 可减小操作力并小型化的连接器
JP4030119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6074227A (en) Ejecting mechanism and a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JP3088300B2 (ja) 電子機器の電池収容部構造
US6146165A (en) Mechanism for ejecting a plug-in module introduced into a slot-like opening in a housing
US20080090458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having ejection mechanism
CN214383150U (zh) 可更换刀片的刀具
KR200145145Y1 (ko) 캠코더의 배터리 팩 착탈장치
JP4010955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213999554U (zh) 可更换刀片的刀具
US6086394A (en) Card ejector mechanism of a connector, having an elastic mechanism pushing an inserted card by depressing a button mechanism
CN220020927U (zh) 一种按键组件和移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