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9159A - 复杂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杂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29159A CN112329159A CN202011052285.5A CN202011052285A CN112329159A CN 112329159 A CN112329159 A CN 112329159A CN 202011052285 A CN202011052285 A CN 202011052285A CN 112329159 A CN112329159 A CN 1123291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iability
- optimization
- model
- support vector
- multidisciplina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7—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e.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ural network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or training a model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杂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的优化设计方法是基于混合智能回归技术的,具体分为五个步骤:装配体模型分解,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可靠性优化,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可靠性优化设计结果输出。相比于传统的二次函数模型等,本发明采用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权衡可靠性与工作效率这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采用多层嵌套模型,考虑了各个装配体径向变形可靠性优化中可能存在的特定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能收敛到更精确的解。本发明优化设计方法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杂机械装配关系瞬态概率优化设计方 法。
背景技术
对于复杂机械(如涡轮机械)中的装配结构,多个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直接影响到机 械产品的质量,因此装配关系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机械设计问题。在复杂机械的运行过程 中,部件间的装配关系有明显的变化。例如,齿轮系统中齿轮之间的间隙随着工作条件和 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航空发动机的叶尖间隙也在一个工作循环中随温度和转速的变化而变 化,该工作循环包括启动、怠速、加速、起飞、爬升、巡航和着陆。因此,从瞬态角度研究装配关系设计(即运行装配关系设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便在不同的工作阶段保持合理的装配间隙。此外,装配关系(如间隙)直接影响复杂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并且在机械产品的设计中,二者是相互矛盾的,不可兼得。间隙过小虽然能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或产品性能,但往往会导致运行中的摩擦,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障;然而,过 大的间隙虽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会牺牲工作效率和产品性能。
然而,复杂机械的装配关系总是由多个部件组成。在装配关系设计中,每个零部件总 是涉及多个学科的问题,目前对于复杂机械动态装配关系的优化技术中大致存在以下两个 问题:(1)由于计算量的增加和二次函数模型在处理高度非线性问题时的局限性,难以保证 建模精度和仿真效率;(2)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模型可用于机械运行装配关系可靠性优化。
因此,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如何使得可靠性和效率这两个不可调和的冲突中得到完 美的平衡,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使得可靠性和效率得到最优平衡的 复杂机械运行装配关系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复杂机械运行装配关系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是基于混合智能 回归技术的;分为五个步骤:装配体模型分解,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单对象多学科 可靠性优化,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可靠性优化;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可靠性优化设计结果输出; 其中:
S1:装配体模型分解分解:是将一个“大”的复杂机械装配体模型分解为若干“小”的模 型(亦称子对象),并建立各装配体子对象部件的有限元模型;
S2: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首先设置边界条件,确定随机输入变量,并对于每一 个学科,应用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见式(6),下同)建立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具体包括:
式中,k表示第k个循环计算;xk表示第k个循环的设计变量向量;f表示目标函数;g表 示约束函数;E表示可靠性优化平均模型的函数;t是时间;μ和δ分别为第k个循环后装配关系的允许平均值和允许标准差;Φ-1表示正态分布反函数;a和b分别是xk的下界和 上界;R0是预定的可靠性度。
S22:判断迭代次数是否小于最大迭代次数,若不满足条件,则直接输出优化结果(即 执行S5),终止优化;若满足,则执行可靠度判断步骤S23;
S23:判断可靠度是否大于预定可靠度,若不满足条件,则将单对象单学科优化结果 作为新的优化设计变量代入到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建立的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 模型,即将单对象单学科优化结果代入到公式(1)(即返回S21);若满足条件,则输出单对 象单学科优化结果,执行步骤S3;
S3: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将单对象单学科的优化结果(即步骤S2中得出的优化结果)作为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设计变量,进行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具体包括:
由公式(2)可以看出:在S2中的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的优化结果为单对象 多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之一,即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得到最优结果之后, 才能进行S3。
S32:基于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公式(2))完成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分析;
S33:判断迭代次数是否小于最大迭代次数,若不满足条件,则直接输出优化结果(即 S5),终止优化;若满足,则执行可靠度判断步骤S34;
S34:判断可靠度是否大于预定可靠度。若不满足条件,则将单对象多学科优化结果 作为新的优化设计变量,建立新的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和新的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 化模型(即:新的公式(2));若满足条件,则输出单对象多学科优化结果,并执行S4;
S4:机械动态装配可靠性优化。将单对象多学科的优化结果,即步骤S3中的优化结果,作为多对象多学科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变量,建立优化模型,进行机械动态装配可靠性优化设计,具体包括:
式中,上标i和ij分别代表第i个装配对象和第i个装配对象中的第j个参数;k表示第k 个循环计算;{Yij k}和{Yi k}分别是第k个循环后单对象单学科的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和 单对象多学科的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函数的最优目标值。
由公式(3)可以看出:在S3中的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的优化结果为多对象 多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之一,即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得到最优结果之后, 才能进行S4。
S42:进行多对象多学科机械运行装配关系的可靠性优化分析;
S43:判断迭代次数是否小于最大迭代次数。若不满足条件,则直接输出优化结果(即 S5),终止可靠性优化实施;若满足,则进行可靠度判断步骤S44;
S44:判断可靠度是否大于预定可靠度。若不满足条件,则将多对象多学科优化结果 作为新的设计变量建立新的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和新的多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设 计模型(即:新的公式(3)),返回S41重新计算;若满足条件,则输出优化结果(即S5)。
S5:完成机械装配关系运行可靠性优化设计,输出优化结果。
由以上分析步骤可知,本发明所给出的机械运行装配关系可靠性优化设计,不但涉及 到多个装配对象和多学科的分析问题,还涉及到多个层次的嵌套循环仿真分析。因此,本 发明称之为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此外,复杂机械运行装配关系可靠性优化模型 是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一种智能回归模型)作为代理模型而建立的,并且在多 个层次都用到先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因此,本发明将基于先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 机械运行装配关系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亦称之为基于混合智能回归的运行装配关系多级 嵌套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到的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说明如下:
对于结构分析,当给出含有l个样本的输入样本集x=[x1,x2,…,xi,…,xl],其中xi=[xi1,xi2,…,xir]代表r个输入参数(变量)的第i个样本向量;根据支持向量机理论, 传统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f(x)表达式为:
其中,l是样本集x的长度(或样本数);x`是样本集x的中心点;SV是由最优超平面确 定的支持向量;ai是权重向量;b表示偏差项;ψ是核函数;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中常用核函数为高斯函数,具体表达式为:
其中s是高斯核函数ψ的宽度。
在方程(4)中,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模型参数是利用最小二乘法所确定。由于最小二 乘法在参数优化中具有局部最优和过拟合现象,影响了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模型精度。 本发明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寻找最优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参数,称之为改进支持向量机 回归模型,如方程(6)所示。
其中: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混合智能回归的运行装配关系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方法,其主要优 点如下:
1、本发明提出的智能的代理模型方法(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和优化模型(多层嵌 套模型),提高运行装配关系可靠性设计优化的建模和优化精度。其中,相比于传统的二次 函数模型,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精度更高,能够很好地权衡可靠性与工作效率这一对 矛盾的两个方面;
2、相比于传统的直接可靠性优化模型,由于多层嵌套模型考虑了各个装配体(对象) 径向变形可靠性优化中可能存在的特定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能收敛到更精确的解;
3、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多层嵌套模型在运行装配 关系可靠性优化设计中具有更高的精度。本发明为复杂机械运行装配关系的可靠性优化设 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模型,从而丰富了机械可靠性理论与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框图。
图2为(a)涡轮盘,(b)叶片与(c)机匣网格划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具体实施例。
下面以涡轮机械叶尖径向运行间隙设计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基于混合智能回归 的运行装配关系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方法,具体步骤为:
S1:装配体模型分解,是将一个“大”的装配体(叶尖间隙)模型分解为多个“小”模型(叶 片、轮盘和机匣),即将含有大规模参数的叶尖径向运行间隙的多对象概率优化设计问题分 解为轮盘、叶片和机匣含有少量参数的单对象的径向变形概率优化设计问题,建立各装配 体子对象部件的有限元模型;
S11:对于涡轮叶尖径向运行间隙,主要考虑涡轮盘、叶片与机匣即可,其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如图2所示;
S2: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21:首先设置边界条件,确定随机输入变量;其中涡轮盘、叶片与机匣的随机变量如表1所示,表1中T代表温度,α表示热传递表面系数;在涡轮盘中,温度T的下标表 示在温度所在的位置,α的下标的d1、d2、d3对应的位置分别为B1、B2、B3,在涡轮叶 片中,b1、b2、b3、b4或者下标1、2、3、4分别代表涡轮叶片叶尖、中上部、中下部以 及叶根位置;在机匣中,Ti与To分别代表衬套环的内外温度,α的下标c1、c2、c3、c4分 别代表A、B、C、D所在位置的内部的热传递表面系数,αo表示机匣外部的热传递表面系 数。涡轮盘的边界条件为盘内榫眼假定可以忽略不计,并且载荷和约束条件在涡轮盘上被 认为是轴对称的,涡轮盘和压缩机排气之间的热传递被认为是热膨胀的主导。假定转子与 涡轮叶片为绝热边界条件。压缩机排出的空气大部分在转子表面流过,因此,在涡轮盘上 不同位置(A1,A2,A3,B1,B2,B3)的温度可得出[1];涡轮叶片同时受离心力与热应力, 因其与涡轮盘接触,故其边界条件被包含在涡轮盘中;机匣内的衬套环受热影响较大,其 收缩与膨胀较大的影响着叶尖的径向间隙,因此,机匣简化成衬套环,可以根据三个部件 的传热特性得到各自的表面传热系数,且随机输入变量存在正态分布。
S22:将有限元求解的数值输出与输入变量作为一组解,并采用多群体遗传算法拟合 未知系数,求解基于公式(6)的单对象单学科的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S23:对于每一个学科,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建立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 模型,其中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为公式(1);
S24:基于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即公式(1),完成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
S25:判断迭代次数是否小于最大迭代次数,若不满足条件,则直接输出优化结果,若满足,则进行可靠度判断;
S26:判断可靠度是否大于预定可靠度,若不满足条件,则将单对象单学科优化结果 作为新的优化设计变量代入到应用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建立的单对象单学科可靠 性优化模型,即将单对象单学科优化结果代入到公式(1),若满足条件,则输出单对象单学 科优化结果;
S3: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具体包括:
S32:基于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完成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分析;
S33:判断迭代次数是否小于最大迭代次数,若不满足条件,则直接输出优化结果,若满足,则进行可靠度判断;
S34:判断可靠度是否大于预定可靠度。若不满足条件,则将单对象多学科优化结果 作为新的优化设计变量建立新的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和新的可靠性优化模型公式(2); 若满足条件,则输出单对象多学科优化结果;
S4:机械动态装配可靠性优化,具体步骤如下:
以涡轮叶片径向运行间隙为例时,假设t时刻涡轮盘、叶片和机匣的变形分别为Yd(t)、 Yb(t)和Yc(t),随时间变化的三者总径向变形为τ(t):
τ(t)=Yd(t)+Yb(t)-Yc(t) (8)
假设最大允许间隙量为δ,故叶尖径向运行间隙为Y(t):
Y(t)=δ-τ(t)=δ-Yd(t)-Yb(t)+Yc(t) (9)
将公式(9)作为多对象多参数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多对 象多参数多层嵌套可靠性优化模型,如式(10)所示。
在式(10)中,i=1,2,3分别代表轮盘、叶片和机匣;{x}i=1,2,3={x1,x2,x3}={(ω,ρ, Ta1,Ta2,Ta3,Tb1,Tb2,αd1,αd2,αd3),(ω,ρ,T1,T2,T3,T4,αb1,αb2,αb3,αb4),(Ti, To,αc1,αc2,αc3,αc4,αo)};x=(Yd,Yb,Yc)。
S42:完成多对象多学科机械运行装配关系的可靠性优化分析;
S43:判断迭代次数是否小于最大迭代次数。若不满足条件,则直接输出可靠性优化 结果;若满足,则进行可靠度判断步骤S44;
S44:判断可靠度是否大于预定可靠度。若不满足条件,则将多对象多学科优化结果 作为新的设计变量建立新的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和多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设计 模型;若满足条件,则输出优化结果。
表2为三种方法: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ISR)、二次函数模型(QP)和蒙特卡罗(MC)方法的概率分析结果。从表2可知,蒙特卡罗方法精度最高,改进的支持向量机 回归模型精度次之,二次函数模型精度最低。在同等条件下,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计算效率最高。实际上,对于工程要求而言,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计算精度已满足 要求。本专利还对比了在δ=1.72×10-3m下,直接优化模型与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技术, 如表3所示。直接优化模型虽然计算效率高,但其精度不如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技术。因 此,基于可靠性和效率这两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本专利在很大程度上权衡二者之间的矛盾, 具有明显的优势。
表1.叶尖径向运行间隙可靠性分析中的随机变量
表2.基于3种方法的装配对象概率分析结果比较
表3.基于两种模型的叶尖径向运行可靠性优化结果。
Claims (2)
1.一种复杂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基于混合智能回归技术的;分为五个步骤:装配体模型分解,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可靠性优化,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可靠性优化设计结果输出;其中:
S1:装配体模型分解分解:是将一个“大”的复杂机械装配体模型分解为若干“小”的模型,亦称子对象,并建立各装配体子对象部件的有限元模型;
S2: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
首先设置边界条件,确定随机输入变量,并对于每一个学科,应用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建立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具体包括:
S21:将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作为代理模型,建立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行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分析;当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代理模型表示为则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为式(1)所示:
式中,上标i和ij分别代表第i个装配对象和第i个装配对象中的第j个参数;k表示第k个循环计算;xk表示第k个循环的设计变量向量;f表示目标函数;g表示约束函数;E表示可靠性优化平均模型的函数;t是时间;μ和δ分别为第k个循环后装配关系的允许平均值和允许标准差;Φ-1表示正态分布反函数;a和b分别是xk的下界和上界;R0是预定的可靠性度;
S22:在进行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分析过程中,判断迭代次数是否小于最大迭代次数,若不满足条件,则直接输出优化结果,终止优化;若满足,则执行可靠度判断S23;
S23:判断可靠度是否大于预定可靠度;若不满足条件,则将单对象单学科优化结果作为新的优化设计变量代入到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建立的单对象单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即返回S21,将单对象单学科优化结果代入到公式(1);若满足条件,则输出单对象单学科优化结果;执行步骤S3;
S3: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
将单对象单学科的优化结果作为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设计变量,进行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设计,具体包括:
式中,各参数含义与式(1)中的对应参数含义相同;
S32:基于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进行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分析;
S33:在进行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分析过程中,判断迭代次数是否小于最大迭代次数,若不满足条件,则直接输出优化结果,终止优化;若满足,则执行可靠度判断步骤S34;
S34:判断可靠度是否大于预定可靠度;若不满足条件,则将单对象多学科优化结果作为新的优化设计变量,建立新的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和新的单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模型,即为新的公式(2);若满足条件,则输出单对象多学科优化结果,并执行步骤S4;
S4:机械动态装配可靠性优化;
将单对象多学科的优化结果,即步骤S3中的优化结果,作为多对象多学科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变量,建立优化模型,完成机械动态装配可靠性设计,具体包括:
式中,上标i和ij分别代表第i个装配对象和第i个装配对象中的第j个参数;k表示第k个循环计算;和分别是第k个循环后单对象单学科的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和单对象多学科的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函数的最优目标值;其余参数含义与式(1)中的对应参数含义相同;
S42:进行多对象多学科机械运行装配关系的可靠性优化分析;
S43:在进行多对象多学科机械运行装配关系的可靠性优化分析过程中,判断迭代次数是否小于最大迭代次数;若不满足条件,则直接输出优化结果,终止可靠性优化实施;若满足,则进行可靠度判断步骤S44;
S44:判断可靠度是否大于预定可靠度;若不满足条件,则将多对象多学科优化结果作为新的设计变量建立新的改进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和新的多对象多学科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即为新的公式(3),返回S41重新计算;若满足条件,执行步骤S5;
S5:完成机械装配关系运行可靠性优化设计,输出优化结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52285.5A CN112329159A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复杂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52285.5A CN112329159A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复杂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29159A true CN112329159A (zh) | 2021-02-05 |
Family
ID=74314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52285.5A Pending CN112329159A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复杂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29159A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3253A (zh) * | 2015-10-20 | 2016-02-0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csso和多精度优化模型的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方法 |
CN110046434A (zh) * | 2019-04-18 | 2019-07-23 | 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和遗传算法的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方法 |
CN111177974A (zh) * | 2019-12-24 | 2020-05-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双层嵌套寻优和子集模拟的结构小失效概率计算方法 |
-
2020
- 2020-09-29 CN CN202011052285.5A patent/CN1123291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3253A (zh) * | 2015-10-20 | 2016-02-0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csso和多精度优化模型的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方法 |
CN110046434A (zh) * | 2019-04-18 | 2019-07-23 | 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和遗传算法的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方法 |
CN111177974A (zh) * | 2019-12-24 | 2020-05-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双层嵌套寻优和子集模拟的结构小失效概率计算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7)
Title |
---|
CHENG-WEI FEI ETAL: "Multilevel nested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 with hybrid intelligent regression for operating assembly relationship",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
孙田: "基于模糊智能多重响应面法的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
李冲: "涡轮冷却叶片低周疲劳可靠性协同分析", 《机械强度》 * |
王桂华等: "基于ERSM涡轮盘径向变形的非线性动态概率分析", 《推进技术》 * |
费成巍: "叶片径向变形的动态概率分析方法", 《应用力学学报》 * |
费成巍: "基于DCRSM的HPT叶尖径向运行间隙", 《航空学报》 * |
费成巍等: "高压涡轮叶尖径向运行间隙概率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Fei et al. | Multilevel nested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 with hybrid intelligent regression for operating assembly relationship | |
CN103838920A (zh) | 一种涡轴发动机动态实时模型建模方法及系统 | |
Khalkhali et al. | Modeling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forward-curved blade centrifugal fans using CFD and neural networks | |
Buske et al. | Distribute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of a turbine blade regarding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and castability | |
Paty et al. | Accuracy of rans cfd methods for design optimization of turbine blade tip geometries | |
CN116628854A (zh) | 一种翼型气动特性预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Van den Braembussche | Optimization of radial impeller geometry | |
CN114741922A (zh) | 一种基于Attention机制的透平叶片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
CN107622144A (zh) | 基于序贯方法的区间不确定性条件下多学科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 |
Salnikov et al. |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mpeller: a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to improve its mass, strength, and gas-dynamic characteristics | |
Bertini et al. | A critical numerical review of loss correlation models and Smith diagram for modern low pressure turbine stages | |
Buyukli et al. | High-loaded compressor blisk-type impeller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 |
CN112329159A (zh) | 复杂机械动态装配关系多级嵌套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 |
Cevik et al. |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mixed‐flow compressor impeller for a small turbojet engine | |
CN110826182B (zh) | 基于顶点法和序贯优化策略的飞行器结构气动弹性设计法 | |
Lengyel-Kampmann et al. | Generalized optimization of counter-rotating and single-rotating fans | |
CN111967098B (zh) | 涡轮机械叶尖径向运行间隙概率优化设计方法 | |
Moroz et al. | Methods and tools for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of axial turbine stages with relatively long blades | |
Wang et al. | Adjoint aerodynamic design optimization for blades in multi-stage turbomachines: part ii—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 |
Wu et al. |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employing genetic algorithm for the torque converter with dual-blade stator | |
Schnoes et al. | A Database of Optimal Airfoils for Axial Compressor Throughflow Design | |
Karimian et al. | Robust Optimization of a Compressor Blade Through Combination of an Adjoint-Based Multistart Approach and Global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 |
Fan et al. | Investigation on aeroel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mistuned low-speed axial compressor rotor: Numerical methodology and optimization | |
CN117574771B (zh) | 一种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部件性能裕度设计方法 | |
Baert et al. | Aerodynamic optimisation of the low pressure turbine module: Exploiting surrogate models in a high-dimensional design spa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