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6000B - 用于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26000B
CN112326000B CN202010911317.6A CN202010911317A CN112326000B CN 112326000 B CN112326000 B CN 112326000B CN 202010911317 A CN202010911317 A CN 202010911317A CN 112326000 B CN112326000 B CN 1123260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e
pump
port
communicated
inpu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13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26000A (zh
Inventor
王建国
杨勤
王帅
孟昭燃
张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13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260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26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6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26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6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7/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weighing material of special form or property
    • G01G17/04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weighing material of special form or property for weighing fluids, e.g. gases, pas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Drilling And Exploitation, And Mining Machines And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试验装置,属于试验设备领域。该试验装置包括移动行车、水池、软管泵、中间料仓、给料机、扬矿泵、积料斗和检测组件;移动行车可移动地位于水池的一侧,移动行车用于装载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切割收集机构;软管泵的输入口用于与切割收集机构的输出口连通;中间料仓的输入口与软管泵的输出口连通,中间料仓的出水口与水池连通;给料机的输入口与中间料仓的出矿口连通;扬矿泵的输入口分别与给料机的输出口和水池连通;积料斗的输入口与扬矿泵的输出口连通;检测组件包括浓度检测器和重量检测器,浓度检测器位于扬矿泵的输出口,重量检测器位于积料斗的底部。本公开可以验证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试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深海矿物输送系统是一种用于开采深海矿石的设备。
深海矿物输送系统主要包括行走机构、切割收集机构和泵送机构等。在深海矿物输送系统工作的过程中,行走机构带动切割收集机构在海底行走,切割收集机构对海底的矿石切碎并收集起来,泵送机构将切碎的矿石连同海水一起泵送到船舶上,从而完成海底矿石的开采。
然而,由于目前的深海矿物输送系统基本还处于试验研制接段,所以其性能还无法得到验证。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试验装置,可以验证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性能。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试验装置,包括移动行车、水池、软管泵、中间料仓、给料机、扬矿泵、积料斗和检测组件;
所述移动行车可移动地位于所述水池的一侧,所述移动行车用于装载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切割收集机构,以使所述切割收集机构在所述水池的上方移动;
所述软管泵的输入口用于与所述切割收集机构的输出口连通;
所述中间料仓的输入口与所述软管泵的输出口连通,所述中间料仓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池连通;
所述给料机的输入口与所述中间料仓的出矿口连通;
所述扬矿泵的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给料机的输出口和所述水池连通;
所述积料斗的输入口与所述扬矿泵的输出口连通;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浓度检测器和重量检测器,所述浓度检测器位于所述扬矿泵的输出口,所述重量检测器位于所述积料斗的底部。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中间料仓包括仓体和滤网;
所述中间料仓的输入口位于所述仓体的顶部,所述中间料仓的出水口和出矿口位于所述仓体的底部;
所述滤网位于所述仓体内,以使所述仓体的内部空间被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分别与所述中间料仓的输入口和出矿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中间料仓的出水口连通。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仓体的侧壁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具有溢流口,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溢流口与所述水池连通。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扬矿泵的输入口连通,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给料机的输出口连通,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口与所述水池连通。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口和所述水池之间具有截止阀。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破碎机,所述软管泵的输入口和所述切割收集机构的输出口之间通过所述破碎机连通。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行车包括轨道、移动架和驱动件;
所述轨道位于所述水池的一侧,且沿所述水池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移动架可移动地位于所述轨道上;
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移动架的底部,且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架在所述轨道上移动。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架包括支撑柱、平台和安装架;
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所述轨道可移动地配合;
所述平台的底面连接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且所述平台与所述支撑柱垂直;
所述安装架连接在所述平台的顶面,所述安装架用于装载所述切割收集机构。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液矿分离器,所述液矿分离器的输入口与所述扬矿泵的输出口连通,所述液矿分离器的出矿口与所述积料斗的输入口连通,所述液矿分离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池连通。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扬矿泵的输出口具有弯管,所述弯管的一端由上至下朝向所述液矿分离器弯折,且悬置在所述液矿分离器的上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公开提供的试验装置对深海矿物输送系统进行试验时,将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切割收集机构安装到移动行车上,使得移动行车可以带动切割收集机构在水池的上方移动,从而使得切割收集机构能够对预先铺设在水池中的矿石进行切割和收集,进而模拟切割收集机构在海底采矿时的场景。采集到的矿石和水池中的海水(后称作矿浆)被软管泵泵送到中间料仓,从而在中间料仓中实现矿石和海水的分离,以使得后续进入扬矿泵中的大多是矿石,进而便于在后续流程中对矿浆浓度进行控制。在给料机的作用下,矿石由扬矿泵的输入口进入扬矿泵中。由于扬矿泵的输入口还与水池连通,所以矿石将在扬矿泵中再次与海水混合,并形成矿浆。矿浆在扬矿泵的作用下,由扬矿泵的输出口输出到积料斗中。
由于扬矿泵的输出口处具有浓度检测器,所以能够对扬矿泵中输出的矿浆浓度进行检测。若浓度过高,则可以减缓给料机输出矿石的速度,反之则可以增大给料机输出矿石的速度,从而使得扬矿泵中输出的矿浆浓度可控,进而更好的模拟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实际工作状态。另外,由于积料斗的底部具有重量检测器,所以能够检测出积料斗在单位时间内的重量变化,从而得到深海矿物输送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输送量,进而可以实现对于其性能的验证。
也就是说,本公开提供的试验装置可以模拟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切割收集机构的实际工况,并且通过调节给料机的输出速度,使得扬矿泵输出的矿浆浓度能够符合深海矿物输送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输送浓度,从而能够验证深海矿物输送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试验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试验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试验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中间料仓的正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试验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移动行车;11、轨道;12、移动架;121、支撑柱;122、平台;123、安装架;13、驱动件;2、水池;3、软管泵;4、中间料仓;41、仓体;42、滤网;43、第一腔室;44、第二腔室;45、溢流口;5、给料机;6、扬矿泵;61、三通管;62、截止阀;63、弯管;7、积料斗;81、浓度检测器;82、重量检测器;9、破碎机;10、液矿分离器;100、切割收集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试验装置,为了更好的介绍试验装置,先对深海矿物输送系统进行简单的介绍。
深海矿物输送系统通常与船舶配合工作。深海矿物输送系统主要包括行走机构、切割收集机构和泵送机构等。在深海矿物输送系统工作的过程中,行走机构带动切割收集机构在海底行走,切割收集机构对海底的矿石切碎并收集起来,泵送机构将切碎的矿石连同海水一起(即矿浆)泵送到船舶上,从而完成海底矿石的开采。
图1为试验装置的俯视图,结合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试验装置包括移动行车1、水池2、软管泵3、中间料仓4、给料机5、扬矿泵6、积料斗7和检测组件。
移动行车1可移动地位于水池2的一侧,移动行车1用于装载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切割收集机构100,以使切割收集机构100在水池2的上方移动,软管泵3的输入口用于与切割收集机构100的输出口连通,中间料仓4的输入口与软管泵3的输出口连通,中间料仓4的出水口与水池2连通,给料机5的输入口与中间料仓4的出矿口连通,扬矿泵6的输入口分别与给料机5的输出口和水池2连通,积料斗7的输入口与扬矿泵6的输出口连通,检测组件包括浓度检测器81和重量检测器82,浓度检测器81位于扬矿泵6的输出口,重量检测器82位于积料斗7的底部。
通过本公开提供的试验装置对深海矿物输送系统进行试验时,将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切割收集机构100安装到移动行车1上,使得移动行车1可以带动切割收集机构100在水池2的上方移动,从而使得切割收集机构100能够对预先铺设在水池2中的矿石进行切割和收集,进而模拟切割收集机构100在海底采矿时的场景。采集到的矿石和水池2中的海水(后称作矿浆)被软管泵3泵送到中间料仓4,从而在中间料仓4中实现矿石和海水的分离,以使得后续进入扬矿泵6中的大多是矿石,进而便于在后续流程中对矿浆浓度进行控制。在给料机5的作用下,矿石由扬矿泵6的输入口进入扬矿泵6中。由于扬矿泵6的输入口还与水池2连通,所以矿石将在扬矿泵6中再次与海水混合,并形成矿浆。矿浆在扬矿泵6的作用下,由扬矿泵6的输出口输出到积料斗7中。
由于扬矿泵6的输出口处具有浓度检测器81,所以能够对扬矿泵6中输出的矿浆浓度进行检测。若浓度过高,则可以减缓给料机5输出矿石的速度,反之则可以增大给料机5输出矿石的速度,从而使得扬矿泵6中输出的矿浆浓度可控,进而更好的模拟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实际工作状态。另外,由于积料斗7的底部具有重量检测器82,所以能够检测出积料斗7在单位时间内的重量变化,从而得到深海矿物输送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输送量,进而可以实现对于其性能的验证。
也就是说,本公开提供的试验装置可以模拟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切割收集机构100的实际工况,并且通过调节给料机5的输出速度,使得扬矿泵6输出的矿浆浓度能够符合深海矿物输送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输送浓度,从而能够验证深海矿物输送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性能。
为了更清楚的表示试验装置的整个工作流程,下面结合图2对其进行介绍。
水池2中的矿石和水在切割收集机构100的工作下,被输送到软管泵3中,软管泵3将矿石和水混合形成的矿浆泵送到中间料仓4。经过中间料仓4的过滤,矿石被给料机5输送到扬矿泵6,水被输送回水池2中。进入扬矿泵6中的矿石和来自水池2中的水再次混合以形成便于泵送的矿浆,扬矿泵6将矿浆泵送到积料斗7中。
下面按照试验装置的工作流程顺序,对试验装置的各部件逐一进行介绍。
在本实施例中,水池2可以为长方体结构,从而可以方便移动行车1的移动,有利于规划移动行车1的移动轨迹。另外,长方体结构的水池2,能够保证其底面平坦,从而可以便于矿石的铺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降低试验成本,也可以利用性质相似的水泥块来替代矿石。
图3为试验装置的主视图,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行车1包括轨道11、移动架12和驱动件13。
轨道11位于水池2的一侧,且沿水池2的长度方向延伸,移动架12可移动地位于轨道11上,驱动件13连接在移动架12的底部,且用于驱动移动架12在轨道11上移动。
由前文可知,水池2为长方体结构,那么轨道11沿水池2的长度方向延伸,即为轨道11沿水池2的长边延伸。由于移动架12可移动地位于轨道11上,所以移动架12能够在轨道11上,沿着水池2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安装在移动架12上的切割收集机构100沿着水池2的长度方向切割收集矿石。
可选地,驱动件13可以是变频电机和车轮的组合。通过电能驱动变频电机工作,从而驱动车轮旋转,进而实现移动架12在轨道11上的移动。基于电能,驱动件13也可以是伺服电机和车轮的组合。通过电能驱动伺服电机工作,从而驱动车轮旋转,进而实现移动架12在轨道11上的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13也可以是液压泵和车轮的组合。通过液压能驱动液压泵工作,从而驱动车轮旋转,进而实现移动架12在轨道11上的移动。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架12包括支撑柱121、平台122和安装架123。
支撑柱121的底端与轨道11可移动地配合,平台122的底面连接在支撑柱121的顶端,且平台122与支撑柱121垂直,安装架123连接在平台122的顶面,安装架123用于装载切割收集机构100。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支撑柱121用于抬高平台122和安装架123,使得平台122和安装架123可以位于水池2的上方,从而便于切割收集机构100的安装。平台122用于平稳的支撑安装架123,避免安装架123倾倒。安装架123用于为切割收集机构100提供安装基础。
为了提高移动架12的稳定性,移动架12包括两个支撑柱121,那么相应的移动行车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轨道11,两个支撑柱121和两个轨道11一一对应。平台122为长方形的板件,两个支撑柱121分别位于平台122的两端,从而实现对于平台122的稳固支撑。
在实际工况下,深海矿物输送系统所输送的矿石的直径通常不超过30mm,为了保证试验装置能够尽可能的模拟出实际工况,在试验装置中配置有破碎机9。在本实施例中,软管泵3的输入口和切割收集机构100的输出口之间通过破碎机9连通。
也就是说,由切割收集机构100输出的矿浆将进入破碎机9中进行二次破碎,以保证进入软管泵3中的矿石的直径不超过30mm,从而能够更为真实的模拟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实际工况。
图4是试验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4与图2的区别在于加入了破碎机9,破碎机9连接在软管泵3的输入口和切割收集机构100的输出口之间。参见图4,矿浆由切割收集机构100输出后,会经过破碎机9,使得矿浆中的矿石被进一步的切割,使得外径保持在30mm以内。
图5是中间料仓4的正视图,结合图5,在本实施例中,中间料仓4包括仓体41和滤网42。
中间料仓4的输入口位于仓体41的顶部,中间料仓4的出水口和出矿口位于仓体41的底部,滤网42位于仓体41内,以使仓体41的内部空间被分隔为第一腔室43和第二腔室44,第一腔室43分别与中间料仓4的输入口和出矿口连通,第二腔室44与中间料仓4的出水口连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中间料仓4的输入口设置在仓体41的顶部,可以利用矿浆自身的重力倾泻到仓体41中。而中间料仓4的出水口和出矿口位于仓体41的底部,则同样是利用重力,使得被分离的矿石和水能够自行从仓体41中输出,而不需要其他的部件来驱动。
在矿浆倾泻到仓体41内后,矿浆首先进入第一腔室43,在滤网42的过滤作用下,矿浆中的所有矿石均留在第一腔室43内,并通过中间料仓4的出矿口输出。而一部分的水则穿过滤网42进入第二腔室44,并通过中间料仓4的输出口流回水池2,另一部分水留在第一腔室43内,并随着矿石一同从中间料仓4的出矿口输出。
可选地,滤网42竖直布置,一端位于仓体41的顶部,另一端位于仓体41的底部。
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有留有一部分水不被过滤掉,而是随着矿石移动输出,这样能够提高矿石的输送效率。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过滤掉所有的水。在此情况下,可以将滤网42在仓体41中倾斜布置,当矿浆倾泻到滤网42上时,矿石随着倾斜的滤网42滑落到中间料仓4的出矿口。与此同时,水则在重力的作用下穿过滤网42,从而能够过滤绝大部分的水。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若输入仓体41的矿浆量过大,则有可能会导致穿过滤网42的水来不及从中间料仓4的出水口输出。如此一来,第二腔室44中的液面将逐步升高,直至充满整个第二腔室44,导致滤网42失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本实施例中,仓体41的侧壁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具有溢流口45,第二腔室44通过溢流口45与水池2连通。这样,可以使得在第二腔室44的液位过高时,水由溢流口45回流到水池2内。
再次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试验装置还包括三通管61,三通管61的第一端口与扬矿泵6的输入口连通,三通管61的第二端口与给料机5的输出口连通,三通管61的第三端口与水池2连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三通管61用于将扬矿泵6的输入口、给料机5的输出口和水池2连通,从而可以便于将矿石和水在扬矿泵6中进行二次混合。
可选地,三通管61位于给料机5的下方,三通管61包括垂直连通在一起的竖管和横管,竖管远离横管的一端为三通管61的第二端口,与给料机5的输出口连通,横管的左端(图3中)为三通管61的第一端口,与扬矿泵6的输入口连通,更管的右端(图3中)为三通管61的第二端口,与水池2连通。
可选地,三通管61的第三端口和水池2之间具有截止阀62。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截止阀62用于连通或者关断三通管61和水池2,从而可以控制是否通过水池2向扬矿泵6中输出水。
示例性地,截止阀62可以为手动截止阀62,从而保证了试验装置的可靠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截止阀62也可以为电动截止阀62,从而有利于实现试验装置的自动化。
在混合矿石和水的过程中,水池2向三通管61中输出的水量保持恒定,通过改变给料机5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矿石量,来调整扬矿泵6输出的矿浆浓度。示例性地,将扬矿泵6输出的矿浆浓度控制在10%左右。
示例性地,浓度检测器81可以为浓度计。
在本实施例中,试验装置还包括液矿分离器10,液矿分离器10的输入口与扬矿泵6的输出口连通,液矿分离器10的出矿口与积料斗7的输入口连通,液矿分离器10的出水口与水池2连通。
图6是试验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6与图4的区别在于加入了液矿分离器10,液矿分离器10连接在液矿分离器10的输入口和扬矿泵6的输出口之间。参见图6,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液矿分离器10用于将矿石和水分离,水回收到水池2中,以重复利用,而矿石则储存到积料斗7中。并且,将矿石和水进行分离,不仅便于矿石的储存,还便于矿石的称重,以更为直接的检测得到积料斗7中的矿石,在单位时间内的增重量。
可选地,扬矿泵6的输出口具有弯管63,弯管63的一端由上至下朝向液矿分离器10弯折,且悬置在液矿分离器10的上方。
由于扬矿泵6设置在相对于液矿分离器10的高处,所以通过弯管63能够稳定的实现扬矿泵6和液矿分离器10之间的矿浆输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重量检测器82检测积料斗7中的矿石重量,可以在积料斗7中设置称重容器,称重容器用于容置矿石,称重容器连接在重量检测器82上。容易理解的是,为了保证重量检测器82的准确度,称重容器与其他部件之间无干涉,这样可以使得称重容器的所有重力都作用到重量检测器82上。当然,为了简化试验装置的结构,也可以直接将积料斗7连接在重量检测器82上。
示例性地,重量检测器82可以为电子秤。
通过本公开提供的试验装置对深海矿物输送系统进行试验时,将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切割收集机构100安装到移动行车1上,使得移动行车1可以带动切割收集机构100在水池2的上方移动,从而使得切割收集机构100能够对预先铺设在水池2中的矿石进行切割和收集,进而模拟切割收集机构100在海底采矿时的场景。采集到的矿石和水池2中的海水被软管泵3泵送到中间料仓4,从而在中间料仓4中实现矿石和海水的分离,以使得后续进入扬矿泵6中的大多是矿石,进而便于在后续流程中对矿浆浓度进行控制。在给料机5的作用下,矿石由扬矿泵6的输入口进入扬矿泵6中。由于扬矿泵6的输入口还与水池2连通,所以矿石将在扬矿泵6中再次与海水混合,并形成矿浆。矿浆在扬矿泵6的作用下,由扬矿泵6的输出口输出到积料斗7中。
由于扬矿泵6的输出口处具有浓度检测器81,所以能够对扬矿泵6中输出的矿浆浓度进行检测。若浓度过高,则可以减缓给料机5输出矿石的速度,反之则可以增大给料机5输出矿石的速度,从而使得扬矿泵6中输出的矿浆浓度可控,进而更好的模拟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实际工作状态。另外,由于积料斗7的底部具有重量检测器82,所以能够检测出积料斗7在单位时间内的重量变化,从而得到深海矿物输送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输送量,进而可以实现对于其性能的验证。
也就是说,本公开提供的试验装置可以模拟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切割收集机构100的实际工况,并且通过调节给料机5的输出速度,使得扬矿泵6输出的矿浆浓度能够符合深海矿物输送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输送浓度,从而能够验证深海矿物输送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行车(1)、水池(2)、软管泵(3)、中间料仓(4)、给料机(5)、扬矿泵(6)、积料斗(7)和检测组件;
所述移动行车(1)可移动地位于所述水池(2)的一侧,所述移动行车(1)用于装载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切割收集机构(100),以使所述切割收集机构(100)在所述水池(2)的上方移动;
所述软管泵(3)的输入口用于与所述切割收集机构(100)的输出口连通;
所述中间料仓(4)的输入口与所述软管泵(3)的输出口连通,所述中间料仓(4)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池(2)连通,所述中间料仓(4)包括仓体(41)和滤网(42),所述中间料仓(4)的输入口位于所述仓体(41)的顶部,所述中间料仓(4)的出水口和出矿口位于所述仓体(41)的底部,所述滤网(42)位于所述仓体(41)内,以使所述仓体(41)的内部空间被分隔为第一腔室(43)和第二腔室(44),所述第一腔室(43)分别与所述中间料仓(4)的输入口和出矿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44)与所述中间料仓(4)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仓体(41)的侧壁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具有溢流口(45),所述第二腔室(44)通过所述溢流口(45)与所述水池(2)连通;
所述给料机(5)的输入口与所述中间料仓(4)的出矿口连通;
所述扬矿泵(6)的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给料机(5)的输出口和所述水池(2)连通;
所述积料斗(7)的输入口与所述扬矿泵(6)的输出口连通;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浓度检测器(81)和重量检测器(82),所述浓度检测器(81)位于所述扬矿泵(6)的输出口,所述重量检测器(82)位于所述积料斗(7)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三通管(61),所述三通管(61)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扬矿泵(6)的输入口连通,所述三通管(61)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给料机(5)的输出口连通,所述三通管(61)的第三端口与所述水池(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61)的第三端口和所述水池(2)之间具有截止阀(6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破碎机(9),所述软管泵(3)的输入口和所述切割收集机构(100)的输出口之间通过所述破碎机(9)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行车(1)包括轨道(11)、移动架(12)和驱动件(13);
所述轨道(11)位于所述水池(2)的一侧,且沿所述水池(2)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移动架(12)可移动地位于所述轨道(11)上;
所述驱动件(13)连接在所述移动架(12)的底部,且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架(12)在所述轨道(11)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2)包括支撑柱(121)、平台(122)和安装架(123);
所述支撑柱(121)的底端与所述轨道(11)可移动地配合;
所述平台(122)的底面连接在所述支撑柱(121)的顶端,且所述平台(122)与所述支撑柱(121)垂直;
所述安装架(123)连接在所述平台(122)的顶面,所述安装架(123)用于装载所述切割收集机构(100)。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液矿分离器(10),所述液矿分离器(10)的输入口与所述扬矿泵(6)的输出口连通,所述液矿分离器(10)的出矿口与所述积料斗(7)的输入口连通,所述液矿分离器(10)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池(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扬矿泵(6)的输出口具有弯管(63),所述弯管(63)的一端由上至下朝向所述液矿分离器(10)弯折,且悬置在所述液矿分离器(10)的上方。
CN202010911317.6A 2020-09-02 2020-09-02 用于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试验装置 Active CN1123260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1317.6A CN112326000B (zh) 2020-09-02 2020-09-02 用于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1317.6A CN112326000B (zh) 2020-09-02 2020-09-02 用于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6000A CN112326000A (zh) 2021-02-05
CN112326000B true CN112326000B (zh) 2022-07-22

Family

ID=74304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1317.6A Active CN112326000B (zh) 2020-09-02 2020-09-02 用于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2600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8652A (zh) * 2016-11-18 2017-02-01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深海采矿水力输送试验系统
CN108533266A (zh) * 2018-01-20 2018-09-14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水力采矿试验装置
CN207879331U (zh) * 2018-01-30 2018-09-18 上海和创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输出矿浆浓度的矿浆缓冲舱
CN109253857A (zh) * 2018-10-12 2019-01-22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模拟深海采矿扬矿作业的实验装置
CN110006625A (zh) * 2019-04-02 2019-07-12 中南大学 一种深海矿石水力输送系统模型实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8652A (zh) * 2016-11-18 2017-02-01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深海采矿水力输送试验系统
CN108533266A (zh) * 2018-01-20 2018-09-14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水力采矿试验装置
CN207879331U (zh) * 2018-01-30 2018-09-18 上海和创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输出矿浆浓度的矿浆缓冲舱
CN109253857A (zh) * 2018-10-12 2019-01-22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模拟深海采矿扬矿作业的实验装置
CN110006625A (zh) * 2019-04-02 2019-07-12 中南大学 一种深海矿石水力输送系统模型实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粗颗粒矿石在深海采矿系统软管中输送特性试验研究;彭芸;《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20170228;正文第三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6000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16799B2 (en) Mobile oil sands mining system
US8025341B2 (en) Mobile oil sands mining system
CA2358805C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an oil-enriched product from an oil-bearing material
CA2610124A1 (en) Mobile oil sands mining system
FI59496B (fi) Saett att styra en roerlig suganordning foer sugning av suspenderbart material fraon botten av en vaetskesamling och anordning foer utoevning av saettet
CN113843041A (zh) 选煤用重介质密度调节系统
CN104747107A (zh) 钻井废弃泥浆一体化处理方法
CN112326000B (zh) 用于深海矿物输送系统的试验装置
CN204511342U (zh) 钻井废弃泥浆随钻随治一体化处理系统
CN203382620U (zh) 一种收集并处理浅水湖泊淤泥的装置
CN104695881B (zh) 钻井废弃泥浆随钻随治一体化处理系统
AU2019236366B2 (en) A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separating pieces having a second density from granular material
CN216094219U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调控加介系统
CN114033497B (zh) 一种用于深海采矿的走行式水下中继站
CN114148772A (zh) 可移动式模块化渣土处理系统
CN108265689A (zh) 河道清理机
CN210028903U (zh) 一种混凝土近距离立体运输系统
CN102698492B (zh) 一种转盘真空过滤装置
CN109298195B (zh) 一种自动化模袋充灌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
CN112573114A (zh) 一种颗粒物料高效液力远程收集输送系统及方法
CN205253326U (zh) 混凝土砂石分离机
CN216836173U (zh) 可移动式模块化渣土处理系统
CN107559014B (zh) 移动式水上泥浆处理平台
CN207956852U (zh) 泥浆预处理站助滤剂上料装置
CN210021270U (zh) 脱硫废水预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