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2430A - 基于IEEE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IEEE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2430A
CN112312430A CN202010613213.7A CN202010613213A CN112312430A CN 112312430 A CN112312430 A CN 112312430A CN 202010613213 A CN202010613213 A CN 202010613213A CN 112312430 A CN112312430 A CN 112312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ime sequence
sequence analysis
static time
transmit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32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Liuyu
Original Assignee
Wang Liuy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g Liuyu filed Critical Wang Liuyu
Priority to CN2020106132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24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2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24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6Notations for structuring of protocol data, e.g.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EEE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通过增加了传输数据需求量的询问,具体体现在请求和反馈信息的数据格式的中添加了数据量相关的信息,可以便于网络系统更好地安排和分配传输资源,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通过收发触发数据请求信息和传输数据回复信息以统计每个客户端(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传输数据量,实现了预先对整个网络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提前安排,根据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对每个客户端分配传输资源,从而使得整个网络数据传输资源的分配是较为均衡的,从而使得整个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提高,减小数据传输丢包率和时延。

Description

基于IEEE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IEEE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标准化工作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无线网络提供了语音、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国外有关研究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包括内容获取、语音获取和视觉感受获取三大方面,其中内容获取占获取总量的7%,语音获取占33%-38%,视觉感受获取占55%-60%。作为无线多媒体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视频传输与应用的研究和探索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视频传输广泛应用于教育、军事、医疗、农业、安防、金融等等领域,特别是大数据以及区块链快速发展的今天,视频传输的优良性能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数字视频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数据波动大等特点,加上无线信道相比于有线信道存在各种信道衰落及多普勒效应,因而视频传输的信道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其质量信道无法得到保障的体现在于,视频数据包在传输的延长。导致时延长的原因在于,传输丢包率高。
为此,一种降低丢包率的数据传输方式为人们所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访问接入点发送触发数据请求信息至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触发数据请求信息包括询问传输需求信息,所述询问传输需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的大小;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发送的所述触发数据请求信息的数据格式为在IEEE 802.11ax标准的管理帧的最后一个设置用户信息的域之后设置一个缓存请求域,所述询问传输需求信息设置在所述缓存请求域中;所述管理帧是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站点需要发出的请求信息的格式;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解析所述数据请求信息,获得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中的询问传输需求信息,若询问传输需求信息为1,发送传输数据回复信息至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包括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发送的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的数据格式为在 IEEE 802.11ax标准中的回复帧传输地址域之后、校验域之前设置一个需求量域,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设置在所述需求量域中;所述回复帧是在IEEE 802.11ax 标准中站点需要发出的回应信息的格式;若询问传输需求信息为1表示需要回复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
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解析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获得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视频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信道资源;所述信道资源有索引信息,所述索引信息与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具有映射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共信道资源数量、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信道资源。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共信道资源数量、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和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
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和所述总共信道资源数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
可选的,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和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具体按照下述公式(1)计算得到:
Figure RE-GDA0002673087030000031
其中,其中0<j≤k,k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内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是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j、a是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a 用于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编号,j表示当前分配资源的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编号;TXOPj表示当前分配资源的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需要传输的数据量;TXOPa表示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需要传输的数据量;Qj表示当前分配资源的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TXOP All表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和所述总共信道资源数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按照下述公式(2) 计算得到:
Cj=M×Qj (2)
其中,Cj表示当前分配资源的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 M表示所述总共信道资源数量。
可选的,所述信道资源至少由26个子载波组成。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无线访问接入点和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与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构成的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星型网络;
无线访问接入点用于,发送触发数据请求信息至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触发数据请求信息包括询问传输需求信息,所述询问传输需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的大小;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发送的所述触发数据请求信息的数据格式为在IEEE 802.11ax标准的管理帧的最后一个设置用户信息的域之后设置一个缓存请求域,所述询问传输需求信息设置在所述缓存请求域中;所述管理帧是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站点需要发出的请求信息的格式;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用于,解析所述数据请求信息,获得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中的询问传输需求信息,若询问传输需求信息为1,发送传输数据回复信息至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发送的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的数据格式为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的回复帧传输地址域之后、校验域之前设置一个需求量域,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设置在所述需求量域中;所述回复帧是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站点需要发出的回应信息的格式;若询问传输需求信息为1表示需要回复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
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还用于,解析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获得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数据传输资源;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还用于,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视频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信道资源;所述信道资源有索引信息,所述索引信息与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具有映射关系;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还用于: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共信道资源数量、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信道资源。
可选的,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还用于:
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和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
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和所述总共信道资源数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
相较于小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无线访问接入点发送触发数据请求信息至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触发数据请求信息包括询问传输需求信息,所述询问传输需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的大小;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发送的所述触发数据请求信息的数据格式为在IEEE 802.11ax标准的管理帧的最后一个设置用户信息的域之后设置一个缓存请求域,所述询问传输需求信息设置在所述缓存请求域中;所述管理帧是在IEEE802.11ax标准中站点需要发出的请求信息的格式;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解析所述数据请求信息,获得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中的询问传输需求信息,若询问传输需求信息为1,发送传输数据回复信息至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包括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发送的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的数据格式为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的回复帧传输地址域之后、校验域之前设置一个需求量域,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设置在所述需求量域中;所述回复帧是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站点需要发出的回应信息的格式;若询问传输需求信息为1表示需要回复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解析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获得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视频数据。通过采用以上方案,通过增加了传输数据需求量的询问,具体体现在请求和反馈信息的数据格式的中添加了数据量相关的信息,可以便于网络系统更好地安排和分配传输资源,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通过收发触发数据请求信息和传输数据回复信息以统计每个客户端(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传输数据量,实现了预先对整个网络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提前安排,根据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对每个客户端分配传输资源,从而使得整个网络数据传输资源的分配是较为均衡的,从而使得整个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提高,减小数据传输丢包率和时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riggerDataRequest帧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ataResponse帧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ser Info field中RU分配情况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IEEE 802.11ax的一种典型的AP与STA 的数据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无线访问接入点发送触发数据请求信息至静态时序分析站点。
其中,所述触发数据请求信息包括询问传输需求信息,所述询问传输需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的大小;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发送的所述触发数据请求信息的数据格式为在IEEE 802.11ax标准的控制帧的最后一个设置用户信息的域之后设置一个缓存请求域,所述询问传输需求信息设置在所述缓存请求域中,如图2所示的是本申请中的触发数据请求信息的数据格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发数据请求信息也称作TriggerDataRequest帧结构图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帧是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站点需要发出的请求信息的格式。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与无线访问接入点已经完成组网,构成通讯网络。需要说明的是,IEEE802.11标准中,主要有3大类帧:数据帧、管理帧、管理帧。数据帧很好理解,就是携带数据的;管理帧是协助数据帧的传递,提高可靠性,比如这个方案中的ACK帧就是管理帧,其余的都是管理帧,对网络资源、站点等信息进行管理的。所以,这个应该叫管理帧。“用户信息的域”可看作是一个帧帧头部信息,而触发数据请求信息可看作是数据载体,理应在头部之后的位置。
S102: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解析所述数据请求信息,获得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中的询问传输需求信息,若询问传输需求信息为1,发送传输数据回复信息至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若询问传输需求信息为1表示需要回复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
其中,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包括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发送的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的数据格式为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的回复帧传输地址域之后、校验域之前设置一个需求量域,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设置在所述需求量域中,如图3所示的传输数据回复信息的数据格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数据回复信息也称作DataResponse帧, DataResponse帧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所述回复帧是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站点需要发出的回应信息的格式。
S103: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解析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获得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
S104: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视频数据。
通过采用以上方案,通过收发触发数据请求信息和传输数据回复信息以统计每个客户端(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传输数据量,实现了预先对整个网络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提前安排,根据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对每个客户端分配传输资源,从而使得整个网络数据传输资源的分配是较为均衡的,从而使得整个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提高,减小数据传输丢包率和时延。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信道资源,所述信道资源有索引信息,所述索引信息与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具有映射关系。所述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具体为: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共信道资源数量、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信道资源。
在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OFDMA)中,单个RU的由26个子载波构成,带宽越高,RU的总数越大。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信道资源具体按照图4所示的方式分配信道资源:3个STA所对应的RU分配资源分别是106tone RU1、52tone RU 3和52tone RU 4,无线访问接入点 (WirelessAccessPoint,AP)将在TriggerResourceAllocation帧中的User Info filed 中的RU Allocation subfield携带分配资源对应的索引位的值(RU Allocation bits),即将RU Allocation bits赋值给User Info filed中的RUAllocation subfield。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虽然RU是资源的最小单位,且AP可以指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Static Timing Analysis,STA)使用哪几个RU,但STA使用(拥有) 多个RU时,这多个RU理应是连续的。而不会出现STA1拥有RU1和RU3, STA2拥有RU2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共信道资源数量、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包括: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和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和所述总共信道资源数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
具体的,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和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具体按照下述公式(1)计算得到:
Figure RE-GDA0002673087030000091
其中,其中0<j≤k,k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内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是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j、a是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a 用于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编号,j表示当前分配资源的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编号。TXOPj表示当前分配资源的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需要传输的数据量;TXOPa表示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需要传输的数据量;Qj表示当前分配资源的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TXOP All表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
所述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和所述总共信道资源数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按照下述公式(2)计算得到:
Cj=M×Qj (2)
其中,Cj表示当前分配资源的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 M表示所述总共信道资源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信道资源至少由26个子载波组成。
通过采用以上方案,根据当前分配资源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共信道资源数量、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当前分配资源的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使得各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Static Timing Analysis,STA,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视为用户的客户端)获得的数据传输资源是较为平衡的,也就是说做到了按需给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如此提高了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数据传输能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按照下述例子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进行阐述:
在阐述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数据传输信标周期氛围四个阶段:竞争阶段、数据反馈(Data Feedback,DF)阶段、增强型可控信道接入(Enchanted HFC ControlledChannel Access,EHCCA)阶段和数据重传阶段(Data Retransmission,DRT)阶段。在此简要说明,竞争阶段用于STA的加入或退出网络。DF阶段主要用于各STA反馈待传输的数据量大小,EHCCA阶段用于AP 根据各STA的待传输数据量大小控制各STA传输视频数据,DRT阶段用于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进行重传。其中竞争阶段通常较短,只在信标周期开始时存在。 DF阶段由于传输的都是控制帧,数据量较小,时间较短。EHCCA阶段由于传输的是视频数据包,且不同信标周期各STA的传输需求是不同的,因此EHCCA 的长度是可变的。DRT阶段是可选的,其长度将由丢包率的大小和丢包率的变化趋势决定,在保障可靠性的同时提高实时性。在接下来的步骤中,本文以一个信标周期为例,阐述该调度机制的流程。
在DF阶段开始时,AP发送TriggerDataRequest帧,用于请求各STA的传输需求量(Transmission Opportunity,TXOP)的大小,并指定各STA在 DataResponse帧中的RU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IEEE 802.11ax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帧Trigger,其携带RU资源分配信息,用于STA根据所分配的RU范围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本文基于IEEE 802.11ax现有的Trigger帧格式设计新的TriggerDataRequest帧,其帧格式如图2 所示。
其中User Info field指示RU资源的分配,每个RU由26个子载波组成。各 STA收到Cache Request field为缓存请求,当该位的值为1时,则各STA需在收到TriggerDataRequest帧后统计缓存数据量TXOP的大小,并在等待短帧帧间间隔(ShortInterframe Space,SIFS)时间长度后发送DataResponse帧。其中基于 IEEE 802.11现有的探寻应答帧格式设计新的DataResponse帧,其帧格式如图3 所示:
其中TXOP field表示STA的传输需求量的大小。需要说明的是, DataResponse帧在OFDMA模式下,各STA共享同一信道,在各自的RU范围内发送DataResponse帧。
为了更详细的阐述说明RU的分配和OFDMA模式下数据帧的交换流程,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以3个STA在带宽范围为20MHz的无线网络为例,3个 STA所对应的RU分配资源分别是106tone RU1、52tone RU 3和52tone RU 4。Trigger帧中的每个User Info field代表了不同STA,STA通过解析判断User Info field中的SSID是否与自己的SSID匹配,获取自己所对应的User Info field。AP 将在Trigger帧中的User Info field中的RU Allocationsubfield携带分配资源对应的索引位的值(RU Allocation bits),即将RU Allocationbits赋值给User Info filed 中的RU Allocation subfield,例如图4中RU1的RUAllocation bits值为“0110101”。不同的RU Allocation bits值对应了不同的子载波(Subcxr)的范围,其对应关系表由IEEE 802.11ax标准定义,STA可通过自身类似字典查询的形式获取。
各STA收到Trigger帧后,根据Slot Counts field得到当前EHCCA阶段可用的数据传输时隙数,同时根据各自User Info中RU Allocation subfield的索引值结合IEEE802.11ax中索引值与频率范围的映射关系,确定OFMDA模式下各自 STA的频率范围。图5在图4RU分配信息的前提下,以3个STA为例,示意了一种典型的AP与STA的数据传输情况。3个STA在收到AP下发的Trigger帧后在一个数据传输时隙内使用同一信道不同频率范围上传数据,AP在传输时隙结束后返回ACK/BA帧。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传输地址域(Transmitter Address,TA)和校验域(framechecksequence,FCS),可以把TA和RA这种字段理解成一个帧帧头部里的信息, FCS可以理解为帧尾部的信息,而帧中间的字段就是数据载体,这个数据载体其实是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做改变的,但所处位置理应是在头部之后,尾部之前,因此,一定要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的回复帧TA之后、FCS之前设置一个需求量域。
通过采用以上方案,增加了传输数据需求量的询问,具体体现在请求和反馈信息的数据格式的中添加了数据量相关的信息,可以便于网络系统更好地安排和分配传输资源,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
针对上述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对应提供一种用于执行上述的步骤的执行主体,该执行主体可以为图6中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系统200。所述系统包括无线访问接入点和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与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构成的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星型网络。请参考图6,所述系统包括:
无线访问接入点210用于,发送触发数据请求信息至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触发数据请求信息包括询问传输需求信息,所述询问传输需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的大小;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发送的所述触发数据请求信息的数据格式为在IEEE 802.11ax标准的控制帧的最后一个设置用户信息的域之后设置一个缓存请求域,所述询问传输需求信息设置在所述缓存请求域中;所述控制帧是在IEEE802.11ax标准中站点需要发出的请求信息的格式。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220用于,解析所述数据请求信息,获得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中的询问传输需求信息,若询问传输需求信息为1,发送传输数据回复信息至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发送的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的数据格式为在IEEE 802.11ax 标准中的回复帧传输地址域之后、校验域之前设置一个需求量域,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设置在所述需求量域中;所述回复帧是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站点需要发出的回应信息的格式;若询问传输需求信息为1表示需要回复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需要说明的是静态时序分析站点220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
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210还用于,解析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获得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数据传输资源;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220还用于,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视频数据。
除此之外,所述系统用于执行上述通信网络数据传输资源分配方法所述的任一步骤。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系统,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数据接口501和处理器502。处理器502通过数据接口501与存储系统600进行数据交互,具体的处理器502通过数据接口501与存储系统600中的存储区块进行数据交互。
可选的,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系统600。同样的,处理器502 通过数据接口501与存储系统600中的存储区块进行数据交互。
可选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器504存储在存储器504上并可在处理器502 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5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文所述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存储系统600可以是存储器504,也可以与存储器504不同,存储系统600也可以是存储器504的部分存储分区,还可以是存储器504是存储系统 600中的某个存储区块。
其中,在图7中,总线架构(用总线500来代表),总线5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500将包括由处理器5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5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进一步描述。处理器502负责管理总线500 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5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5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申请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申请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申请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申请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申请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 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申请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申请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申请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基于IEEE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访问接入点发送触发数据请求信息至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触发数据请求信息包括询问传输需求信息,所述询问传输需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的大小;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发送的所述触发数据请求信息的数据格式为在IEEE 802.11ax标准的管理帧的最后一个设置用户信息的域之后设置一个缓存请求域,所述询问传输需求信息设置在所述缓存请求域中;所述管理帧是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站点需要发出的请求信息的格式;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解析所述数据请求信息,获得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中的询问传输需求信息,若询问传输需求信息为1,发送传输数据回复信息至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包括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发送的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的数据格式为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的回复帧传输地址域之后、校验域之前设置一个需求量域,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设置在所述需求量域中;所述回复帧是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站点需要发出的回应信息的格式;若询问传输需求信息为1表示需要回复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
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解析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获得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视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信道资源;所述信道资源有索引信息,所述索引信息与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具有映射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共信道资源数量、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信道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共信道资源数量、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和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
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和所述总共信道资源数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和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具体按照下述公式(1)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2561227300000021
其中,其中0<j≤k,k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内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是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j、a是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a用于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编号,j表示当前分配资源的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编号;TXOPj表示当前分配资源的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需要传输的数据量;TXOPa表示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需要传输的数据量;Qj表示当前分配资源的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TXOPAll表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和所述总共信道资源数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按照下述公式(2)计算得到:
Cj=M×Qj (2)
其中,Cj表示当前分配资源的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表示所述总共信道资源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资源至少由26个子载波组成。
7.一种基于IEEE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无线访问接入点和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与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构成的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星型网络;
无线访问接入点用于,发送触发数据请求信息至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触发数据请求信息包括询问传输需求信息,所述询问传输需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的大小;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发送的所述触发数据请求信息的数据格式为在IEEE 802.11ax标准的管理帧的最后一个设置用户信息的域之后设置一个缓存请求域,所述询问传输需求信息设置在所述缓存请求域中;所述管理帧是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站点需要发出的请求信息的格式;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用于,解析所述数据请求信息,获得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中的询问传输需求信息,若询问传输需求信息为1,发送传输数据回复信息至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包括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发送的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的数据格式为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的回复帧传输地址域之后、校验域之前设置一个需求量域,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设置在所述需求量域中;所述回复帧是在IEEE 802.11ax标准中站点需要发出的回应信息的格式;若询问传输需求信息为1表示需要回复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
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还用于,解析所述传输数据回复信息,获得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述数据传输资源;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还用于,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视频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信道资源;所述信道资源有索引信息,所述索引信息与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具有映射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共信道资源数量、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信道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总共信道资源数量、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和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
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量权重和所述总共信道资源数量,获得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资源至少由26个子载波组成。
CN202010613213.7A 2020-06-29 2020-06-29 基于IEEE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23124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3213.7A CN112312430A (zh) 2020-06-29 2020-06-29 基于IEEE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3213.7A CN112312430A (zh) 2020-06-29 2020-06-29 基于IEEE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2430A true CN112312430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83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3213.7A Pending CN112312430A (zh) 2020-06-29 2020-06-29 基于IEEE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243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927A (zh) * 2006-04-27 2007-10-3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信道资源分配的设备和方法
CN103687044A (zh) * 2012-08-31 201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6304356A (zh) * 2015-06-12 2017-0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无线接入点、站点
CN106792723A (zh) * 2016-12-29 2017-05-3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网络中信道资源分配方法、接入点及站点
CN107432036A (zh) * 2015-03-24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多用户传输触发帧的发送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US20180199375A1 (en) * 2015-07-08 2018-07-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proved contention mechanism for access to random resource units in an 802.11 channe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927A (zh) * 2006-04-27 2007-10-3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信道资源分配的设备和方法
CN103687044A (zh) * 2012-08-31 201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7432036A (zh) * 2015-03-24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多用户传输触发帧的发送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CN106304356A (zh) * 2015-06-12 2017-0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无线接入点、站点
US20180199375A1 (en) * 2015-07-08 2018-07-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proved contention mechanism for access to random resource units in an 802.11 channel
CN106792723A (zh) * 2016-12-29 2017-05-3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网络中信道资源分配方法、接入点及站点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勇等: "适用于无线视频传输的动态调度机制", 《计算机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824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053070A1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2090126B (zh) 用于提供上行链路空分多址(sdma)传输机会(txop)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068556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179657B1 (en) Parallel multiuser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primary node
EP3107345B1 (en) Channel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JP2017516388A (ja) データ伝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2215571B (zh) 为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分配资源的方法以及装置
JP7230225B2 (ja) 伝送リソース検出方法、伝送リソース決定方法と通信機器
EP2693818A1 (en) Resource request method, station, and central access point
EP3457778B1 (en)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02124798A (zh) 用于请求和分配多个传输机会中的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27451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937357A (zh) 一种多用户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234657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network device for user data transmission
WO2016127348A1 (zh) 接入点ap、站点sta、通信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9905210A (zh) 一种ack/nack传输方法及对应装置
CN111934828B (zh) 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7743315A (zh) 用于基于竞争的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20160135183A1 (en) Multimode user equipment access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111935556B (zh) 在线教育平台的大数据无线网络传输方法及系统
EP305192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2312430A (zh) 基于IEEE80211ax标准的无线大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2425236A (zh) 基于触发的多用户传输中的直接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
WO2018196555A1 (zh) 资源分配指示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