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2062A - 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2062A
CN112312062A CN202011191255.2A CN202011191255A CN112312062A CN 112312062 A CN112312062 A CN 112312062A CN 202011191255 A CN202011191255 A CN 202011191255A CN 112312062 A CN112312062 A CN 112312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erence
information
speaker
displa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12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宾
程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gt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gt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gt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gt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912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20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2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20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7Conference systems defining a virtual conference space and using avatars or ag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本发明的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多个会议参与者的语音信息;S2、获取所述多个会议参与者的3D会议模型;S3、根据所述语音信息和所述3D会议模型,生成第一3D展示信息。本发明的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多人远程会议在会议记录中存在的会议内容单一、或回放时干扰众多使用户难以集中注意力于会议过程的问题,使用户可以直观、高效、全面地了解会议过程或会议信息。

Description

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互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通信技术在各个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应用,现代通信技术的信息传输和通信效率也逐渐提高。说到会议,特别是在现在新冠疫情形式依然严峻的今天,传统的桌面会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工作效率的要求,视频会议软件如腾讯会议、Zoom等营运而生,这些视频会议软件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会议形式变得更灵活、更有效,会议形式更丰富、更生动。
上述视频会议软件,在使用过程中,每一个会议参与者都通过一个小窗口,来参与会议。在进行会议时,其中一个人作为主讲人,通过一个大屏幕共享桌面,来播放PPT;其他参与者则仅在各自的窗口内,作为参会者而存在。
对于这种远程会议,一般都需要进行记录。一般的记录方式是通过录屏软件进行录屏。但是,这种录屏的记录方式一般只能记录以下内容:其一,仅将主讲者和他的共享桌面进行录屏记录,其二,将主讲者和他的共享桌面,以及其他很多个位于各个小窗口内的参与者一同记录在内。这种会议记录方式,在进行回放时,要么只能记录主讲者和他的分享桌面,后面回放时,观看者无法获知其他参与者的反应;要么是同时记录很多个窗口,后面回放时,观看者面对众多的窗口,目不暇接、难以应对。
因此,目前的远程会议软件,在进行会议记录时,会对回放造成如下困难:记录的会议内容单一、不够丰富,或记录会议内容丰富,但回放时窗口众多、用户难以集中注意力于会议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针对上述问题,解决了现有的多人远程会议在会议记录中存在的会议内容单一、或回放时干扰众多使用户难以集中注意力于会议过程的问题,使用户可以直观、高效、全面地了解会议过程或会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多个会议参与者的语音信息;
S2、获取所述多个会议参与者的3D会议模型,所述3D会议模型包括:与所述会议参与者相对应的3D人物模型和3D会议室模型;
S3、根据所述语音信息和所述3D会议模型,生成第一3D展示信息。
采用该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的直接对原始会议录屏文件进行观看,以3D会议模型的方式对会议的过程进行回放,会议过程回放的观看者更容易直观、高效、全面了解会议过程中有谁在参与、谁在说话,降低观看者的注意力负担,同时,会议过程的内容更加丰富,会议参与者及其行为可以获得充分展示。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步骤S1具体包括:
S101、获取主讲人身份信息;
S102、根据所述主讲人身份信息,在多个所述会议参与者的所述语音信息中,获取所述主讲人的所述语音信息和其他所述会议参与者的所述语音信息;
且步骤S2具体包括:
S201、获取所述会议参与者的人数;
S202、根据所述会议参与者的人数,获取3D会议模型。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对主讲人和其他会议参与者进行区分展示,可以方便会议记录观看者直观、高效地关注会议的内容和进程,降低注意力负担。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还设有:
S4、获取主讲人的共享桌面信息;
且步骤S3之后还设有:
S5、根据所述第一3D展示信息和所述共享桌面信息,生成第二3D展示信息。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对远程会议过程中的共享桌面内容进行展示,以使会议记录的展示内容更加全面。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还设有:
S6、获取主讲人的姿态信息;
且步骤S3之后还设有:
S7、根据所述主讲人的所述姿态信息,获取所述3D会议模型中的主讲人模型的模拟姿态信息;
S8、根据所述第一3D展示信息和所述模拟姿态信息,生成第三3D展示信息。
采用该技术方案,使为了进一步地丰富会议记录回放的展示内容,使展示效果更接近真实会议过程,以方便用户更直观地了解会议内容。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步骤S1之后、步骤S2之前还设有:
S9、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生成发言文字信息;
且步骤S3之后还设有:
S10、根据所述发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一3D展示信息,生成第四3D展示信息。
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在会议记录回放时增添字幕,以方便观看者熟悉会议的具体内容。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步骤S1之后、步骤S2之前还设有:
S11、获取主讲人的摄像头信息;
且步骤S3之后还设有:
S12、根据所述主讲人的所述摄像头信息和所述第一3D展示信息,生成第五3D展示信息。
采取该技术方案,获得的信息更丰富、更完整,且数据处理的负担更小,最终的第五3D展示信息的展示效果也更好。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远程会议软件的会议窗口和音频信息;
S110、根据所述远程会议软件的所述音频信息,生成多个所述会议参与者的所述语音信息;
且,步骤S2具体包括:
S210、根据所述远程会议的所述会议窗口,获取主讲人信息和其他参与者信息;
S220、根据所述主讲人信息和所述其他参与者信息,生成所述会议参与者的所述3D会议模型。
采用该技术方案,是针对现有的视频会议软件,在会议进行的同时或者会议录屏文件的播放窗口,依据这些播放窗口来直接生成会议回放。其本质,是对现有的视频会议软件及其录屏文件播放窗口的再处理,以一种更直观、更全面、更高效的方式对会议过程进行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任一项所述3D展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的任一项所述3D展示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目前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常规展示方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目前多人会议记录回访的另一常规展示方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申请人发现,目前,各种视频会议软件,如腾讯会议、Zoom等远程会议软件逐渐在工作中得到应用。由于有些远程视频会议需要进行记录,因此,常见的会议记录方式,为通过录屏软件对远程会议软件的界面进行录屏,以实现对会议过程的记录。例如,通过使用录屏软件“Captura”对远程会议软件“腾讯会议”进行录屏所得的以视频形式存在的多人会议的会议记录。
如图2和图3所示,图2和图3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多人会议的展示方式。由于对远程会议的记录方式如录屏软件进行录屏等,目前常规的回放展示方式,其展示结果即如图2或图3中所示。其中,在图2中,会议的主讲人和其PPT展示在屏幕上,其他会议参与人都有谁、做了什么动作、说了什么内容,无法予以展示,因此展示的会议内容单一、不够丰富,由于存在会议信息的遗漏,因此会议记录进行回放的结果不是很好。在图3中,会议主讲人和其他会议参与者(可能是一部分)出现在屏幕上,可以为录屏软件所记录,然而,采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屏后,回放时,观看会议记录的人就会发现,很多个参与者都在动作(摇头、抬头、喝水甚至多个人同时说话等),无法将注意力及时关注到说话者,以至于找不到谁在讲话、或者找到谁在讲话时话已说完。特别是,图3中,如果会议人数越多,那么窗口越小,会议记录回放的展示效果越差,观看会议记录回放的人越难以获取会议的具体过程或具体内容。因此,图3所示的会议记录回放的展示方式存在着窗口众多、干扰因素太多、用户难以集中注意力于会议内容的问题,展示效果不好。
基于此,本申请人设想着提供一种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通过对会议过程记录的处理,以一种3D的形式对会议进行展示,以方便用户直观、高效、全面地获取会议信息。由于本申请人提出的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是为了方便用户对会议内容进行了解而对会议过程的再处理,因此,原始的会议过程记录仍要保留,以供用户查询。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多个会议参与者的语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多个会议参与者的语音信息,是指针对每一个会与参与者,在会议过程中,如果进行了发言,那么其语音信息应当在多人会议记录回放时予以体现。
一种可能的获取多个会议参与者的语音信息的方式为:直接通过语音设备获取会议参与者的语音信息。如通过远程会议软件的音频功能获取会议参与者的语音信息。当然,针对电话会议,也可以通过通讯设备获取会议参与者的语音信息。特别地,例如,针对直播会议,可以通过现场通讯设备直接获取各位会议参与者得语音信息,后期对这些语音信息进行处理。以分别提取出每一个会议参与者得语音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存在多个会议参与者,部分会议参与者的语音信息可以为空白,也即没有语音信息。对于这一部分没有语音信息的参与者,其语音信息不予展示。
S2、获取所述多个会议参与者的3D会议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3D会议模型包括:会议参与者的3D人物模型和3D会议室模型。
其中,会议参与者的3D人物模型可以是预先根据会议参与者的外在形象进行设计的,例如与真人大小呈一定比例的真人形象模型、带有会议参与者自身特征的卡通人物模型。
其中,3D会议室模型,是指展示多人会议场景的会议场所模型,例如包括会议桌和椅子的3D模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针对不同的会议参与者人数和会议参与者的身份,可以设置不同的会议桌3D模型和椅子3D模型。特别地,会议桌3D模型包括:圆桌3D模型、长桌3D模型、椭圆桌3D模型等。同时,如果会议参与者特别多,可以设置主席台和观众席,其中,主席台的3D模型可以参考图4,而观众席的3D模型可以参考一般的会议场景进行布置,在观众席的会议参与者如果需要发言,可以通过在观众席中站立起来的方式进行展示,以使会议记录回放的观看者注意到。
特别地,例如,在进行会议记录的回放时,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手机屏幕尺寸、电脑显示器尺寸等,来手动选择3D会议室模型,例如切换长桌3D模型为椭圆桌3D模型,或者,也可以手动选择3D人物模型在3D会议室模型中的座位,以方便观看回放。当然,也可以参照大型网络游戏的显示方式,以第一人称游戏视角在3D会议室场景里自由的移动,全方位的观察会议。
一种可能的获取多个会议参与者的3D会议模型的方法为:
根据会议参与者,来确定会议参与者的3D人物模型;
根据会议参与者中主讲人的个数,来确定会议桌3D模型和椅子3D模型及其摆放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种3D模型可以预先存储于某一数据库内,在需要时予以调用,也可以即时生成后予以获取。
由于获取的3D会议模型可以存在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如手机等设备对3D会议模型进行切换,进行切换操作的方式可以为:通过控制触摸屏进行切换。
S3、根据所述语音信息和所述3D会议模型,生成第一3D展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3D展示信息即使用3D会议模型对各个会议参与者的语音进行展示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该第一3D展示信息为:以3D会议模型对会议过程进行展示的视频文件。该视频文件可以使用现有的视频播放器进行播放,会议过程以视频的方式予以展示。
一种可能的该第一3D展示信息为:以3D会议模型对会议过程进行展示的程序文件。该程序文件打开后以现有的3D游戏的方式进行展开。具体地,该程序文件打开后,多人会议记录以预设的时间轴进行,会议记录观看者可以拖动或选择特定视角,以观察多人会议的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3D展示信息中,语音信息由相应的3D人物模型在3D会议室模型内按照时间轴进行演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通过3D人物模型在3D空间模型内进行展示,在展示的同时由用户选择视角,属于现有技术。
下面以图4为例,对第一3D展示信息以及3D展示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4中,3D会议模型如图4中所示,各个会议参与者的位置不再是屏幕上的一个小窗口,而成了一个个坐在某一位置的3D人物模型。图4中的每一个3D人物模型,对应着一个会议参与者。在会议记录回放时,某一个会议参与者的语音,由该会议参与者相对应的3D人物模型进行发音。特别地,可以在该3D人物模型发音时,配合以明显的手势或动作,以方便会议记录观看者能直观地注意到哪一位在讲话。特别地,可以在每一个3D人物模型前放置一个写有其名字的会议桌牌,但图4中没有示出。这样,用户可以很直观地注意到是哪一位在讲话、以及讲话的内容是什么。
当然,可以将正在讲话的3D人物模型予以其他显著标识,如将正在讲话的3D人物模型予以发光或显示为特殊颜色,还可以将正在讲话的3D人物模型予以放大,以起到明显区别的效果。
由此可见,采用该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的直接对原始会议录屏文件进行观看,以3D会议模型的方式对会议的过程进行回放,会议过程回放的观看者更容易直观、高效、全面了解会议过程中有谁在参与、谁在说话,降低观看者的注意力负担,同时,会议过程的内容更加丰富,会议参与者及其行为可以获得充分展示。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步骤S1具体包括:
S101、获取主讲人身份信息。
一种可能的获取主讲人身份的方法为:在进行会议过程记录的过程中由人工选定。例如,首先根据可能的参会人员名单,预设主讲人候选名单,然后在进行会议时,由会议主持人通过手机端选定主讲人候选名单中的某一个人为主讲人,其身份信息即要获取的主讲人身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会议过程中可能存在会议主讲人变换的问题,会议过程记录中的主讲人身份应当按照时间轴进行更新。
S102、根据所述主讲人身份信息,在多个所述会议参与者的所述语音信息中,获取所述主讲人的所述语音信息和其他所述会议参与者的所述语音信息。
该步骤,是根据身份区别,将主讲人和其他会议参与者的语音信息分别筛选出来。筛选区分的目的,是为了后面3D会议模型的确定,例如主讲人的个数、主讲人的座位、其他会议参与者的座位。
当然,在回访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触屏、计算机鼠标选定等方式,来设定所有的会议参与者的位置,然后每一个会议参与者的语音信息分别由相应的3D人物模型按照会议进行中的时间顺序进行播放。也即,相应的3D人物模型替代相应的会议参与者在相应的时刻发出相应的语音,以模仿会议的进行过程。
且步骤S2具体包括:
S201、获取所述会议参与者的人数。
一种可能的获取会议参与者的人数的方法为:根据主讲人个数和其他会议参与者人数之和确定。
此外,一种可能的获取会议参与者的人数的方法为:根据远程会议软件的窗口中会议参与者窗口的个数之和确定。
S202、根据所述会议参与者的人数,获取3D会议模型。
这里是根据会议参与者人数,来确定3D会议模型。例如,如果存在8个会议参与者,那么获得的3D会议模型包括1张适合8个人的会议桌、8个座位、8个3D人物模型。
由于前述考虑了主讲人身份,在步骤S3中生成第一3D展示信息时,主讲人的位置应当特别安排。如图4所示,主讲人的位置可以安排在图4中长圆会议桌的两端,以方便会议记录观看者观看回放。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对主讲人和其他会议参与者进行区分展示,可以方便会议记录观看者直观、高效地关注会议的内容和进程,降低注意力负担。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还设有:
S4、获取主讲人的共享桌面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共享桌面信息,是指主讲人予以展示的其电脑桌面的影响信息。如图4所示的,后面投影仪幕布上的PPT窗口。
一种可能的获取主讲人的共享桌面信息的方式为:通过通讯设备直接获取主讲人的共享桌面信息。
一种可能的获取主讲人的共享桌面信息的方式为:通过对远程会议专拣的共相桌面窗口进行抓取获得。
对软件窗口内的视频内容进行抓取,属于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共享桌面的确定,可以由用户通过显示器等方式显示后,由用户通过鼠标框选、触屏选择等进行选定。
且步骤S3之后还设有:
S5、根据所述第一3D展示信息和所述共享桌面信息,生成第二3D展示信息。
也即,第二3D展示信息在第一3D展示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了共享桌面的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3D展示信息是指包括了共相桌面内容的3D展示信息。具体地,如前所述,可以是视频文件,也可以是程序文件,其内容即会议过程,其某一时刻的具体展示内容如图4所示。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对远程会议过程中的共享桌面内容进行展示,以使会议记录的展示内容更加全面。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还设有:
S6、获取主讲人的姿态信息。
一种可能的获取主讲人姿态信息的方式为:预先通过深度镜头获得。
一种可能的获取主讲人姿态信息的方式为:通过对远程会议软件的主讲人的窗口内的图像进行提取获得。针对一段视频,通过捕捉视频中的图像以提取人的动作信息,属于现有技术。
且步骤S3之后还设有:
S7、根据所述主讲人的所述姿态信息,获取所述3D会议模型中的主讲人模型的模拟姿态信息。
该步骤的目的是使用3D会议模型中的主讲人模型来演示主讲人的真实姿态。
利用已知的姿态信息来控制人物模型的姿态动作,属于现有技术。
S8、根据所述第一3D展示信息和所述模拟姿态信息,生成第三3D展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3D展示信息是在第一3D展示信息的基础上,赋予主讲人模型以一定的姿态动作,使主讲人的动作信息获得展示。
此时,需要对人物模型的建模进行更细致的描绘,以使人物模型的动作更加逼真。
采用该技术方案,使为了进一步地丰富会议记录回放的展示内容,使展示效果更接近真实会议过程,以方便用户更直观地了解会议内容。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步骤S1之后、步骤S2之前还设有:
S9、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生成发言文字信息。
对语音进行识别以生成文字,属于现有技术。
且步骤S3之后还设有:
S10、根据所述发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一3D展示信息,生成第四3D展示信息。
该第四3D展示信息,是指在第一3D展示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语音识别增添字幕功能,方便用户对会议过程中的细节进行掌握。
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在会议记录回放时增添字幕,以方便观看者熟悉会议的具体内容。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步骤S1之后、步骤S2之前还设有:
S11、获取主讲人的摄像头信息。
这一步骤的作用是,在会议进行时,直接对主讲人的摄像头进行数据的获取,摄像头信息是指主讲人在摄像头前所进行的会议行为。
获取主讲人的摄像头信息,可以直接通过获取摄像头所获取的数据进行。
且步骤S3之后还设有:
S12、根据所述主讲人的所述摄像头信息和所述第一3D展示信息,生成第五3D展示信息。
这里是根据主讲人的摄像头所直接获取的行为信息,来结合第一3D展示信息生成第五3D展示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五3D展示信息与第一3D展示信息相比,仅仅是数据的来源不同。
采取该技术方案,是为了直接从主讲人的摄像头获取信息、而非通过其他远程会议软件的窗口获取,即信息改为通过摄像头获得的第一手信息。
相比后者,前者获得的信息更丰富、更完整,且数据处理的负担更小,最终的第五3D展示信息的展示效果也更好。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远程会议软件的会议窗口和音频信息。
该步骤,是指在远程会议进行中,直接获取远程会议软件的会议窗口和音频信息。
此外,获取远程会议软件的会议窗口和音频信息,属于现有技术。
S110、根据所述远程会议软件的所述音频信息,生成多个所述会议参与者的所述语音信息。
这里是通过远程会议软件的音频信息,来提取出会议参与者的语音信息。属于现有技术。
且,步骤S2具体包括:
S210、根据所述远程会议的所述会议窗口,获取主讲人信息和其他参与者信息。
这里是根据远程会议软件的会议窗口,来获取主讲人信息和其他参与者信息,本质是通过远程会议软件来判断谁是主讲人、谁是一般会议参与者。
例如,在腾讯会议软件中,主讲人的窗口,会出现一个红色或绿色的小喇叭,可以根据该小喇叭的存在,来识别出谁是主讲人、谁是其他参与者。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多个视频窗口,针对某一颜色标识,来识别出某一个视频窗口,属于现有技术。
S220、根据所述主讲人信息和所述其他参与者信息,生成所述会议参与者的所述3D会议模型。
这里是根据识别获得的主讲人信息和其他参与者信息,来生成3D会议模型,具体可参考前面所述。
采用该技术方案,是针对现有的视频会议软件,在会议进行的同时或者会议录屏文件的播放窗口,依据这些播放窗口来直接生成会议回放。其本质,是对现有的视频会议软件及其录屏文件播放窗口的再处理,以一种更直观、更全面、更高效的方式对会议过程进行展示。
此外,实施例中的上述过程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多个会议参与者的语音信息;
S2、获取所述多个会议参与者的3D会议模型,所述3D会议模型包括:与所述会议参与者相对应的3D人物模型和3D会议室模型;
S3、根据所述语音信息和所述3D会议模型,生成第一3D展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S101、获取主讲人身份信息;
S102、根据所述主讲人身份信息,在多个所述会议参与者的所述语音信息中,获取所述主讲人的所述语音信息和其他所述会议参与者的所述语音信息;
且步骤S2具体包括:
S201、获取所述会议参与者的人数;
S202、根据所述会议参与者的人数,获取3D会议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还设有:
S4、获取主讲人的共享桌面信息;
且步骤S3之后还设有:
S5、根据所述第一3D展示信息和所述共享桌面信息,生成第二3D展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还设有:
S6、获取主讲人的姿态信息;
且步骤S3之后还设有:
S7、根据所述主讲人的所述姿态信息,获取所述3D会议模型中的主讲人模型的模拟姿态信息;
S8、根据所述第一3D展示信息和所述模拟姿态信息,生成第三3D展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之后、步骤S2之前还设有:
S9、根据所述语音信息,生成发言文字信息;
且步骤S3之后还设有:
S10、根据所述发言文字信息和所述第一3D展示信息,生成第四3D展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之后、步骤S2之前还设有:
S11、获取主讲人的摄像头信息;
且步骤S3之后还设有:
S12、根据所述主讲人的所述摄像头信息和所述第一3D展示信息,生成第五3D展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远程会议软件的会议窗口和音频信息;
S110、根据所述远程会议软件的所述音频信息,生成多个所述会议参与者的所述语音信息;
且,步骤S2具体包括:
S210、根据所述远程会议的所述会议窗口,获取主讲人信息和其他参与者信息;
S220、根据所述主讲人信息和所述其他参与者信息,生成所述会议参与者的所述3D会议模型。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3D展示方法。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3D展示方法。
CN202011191255.2A 2020-10-30 2020-10-30 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23120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1255.2A CN112312062A (zh) 2020-10-30 2020-10-30 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1255.2A CN112312062A (zh) 2020-10-30 2020-10-30 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2062A true CN112312062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32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1255.2A Pending CN112312062A (zh) 2020-10-30 2020-10-30 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20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2661A (zh) * 2022-06-02 2022-09-06 壹加艺术(武汉)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直播环境监测分析调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3772A (zh) * 2010-05-28 2011-11-30 经典时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技术的虚拟会议系统
CN102625129A (zh) * 2012-03-31 2012-08-01 福州一点通广告装饰有限公司 远程真人三维虚拟仿场景互动的实现方法
EP2506568A1 (en) * 2011-03-30 2012-10-03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a system, a device, a computer program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ducting a video conference
EP2713593A1 (en) * 2012-09-28 2014-04-02 Alcatel Lucent, S.A. Immersive videoconference method and system
CN103888714A (zh) * 2014-03-21 2014-06-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3d场景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CN104349111A (zh) * 2013-07-24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会场创建方法及系统
CN105007448A (zh) * 2015-07-03 2015-10-28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的录像系统及方法
CN105100677A (zh) * 2014-05-21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视频会议呈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071334A (zh) * 2016-12-24 2017-08-18 深圳市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3d视频会议方法和设备
CN108513088A (zh) * 2017-02-24 2018-09-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组视频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8566366A (zh) * 2018-01-25 2018-09-21 置景(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远程会议方法和系统
CN109274924A (zh) * 2018-12-07 2019-01-25 合肥万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视频会议方法
CN109819195A (zh) * 2017-11-22 2019-05-28 重庆晋才富熙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会议系统
CN110427227A (zh) * 2019-06-28 2019-11-08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场景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27099A (zh) * 2019-06-28 2019-11-08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记录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以及信息获取方法
CN110610546A (zh) * 2018-06-15 2019-12-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视频画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064919A (zh) * 2019-12-09 2020-04-24 零空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vr远程会议方法及装置
CN111556277A (zh) * 2020-05-19 2020-08-18 安徽听见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参会人标识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36694A (zh) * 2020-06-11 2020-10-02 上海境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会议的全息呈现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3772A (zh) * 2010-05-28 2011-11-30 经典时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技术的虚拟会议系统
EP2506568A1 (en) * 2011-03-30 2012-10-03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a system, a device, a computer program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ducting a video conference
CN102625129A (zh) * 2012-03-31 2012-08-01 福州一点通广告装饰有限公司 远程真人三维虚拟仿场景互动的实现方法
EP2713593A1 (en) * 2012-09-28 2014-04-02 Alcatel Lucent, S.A. Immersive videoconference method and system
CN104349111A (zh) * 2013-07-24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会场创建方法及系统
CN103888714A (zh) * 2014-03-21 2014-06-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3d场景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CN105100677A (zh) * 2014-05-21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视频会议呈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007448A (zh) * 2015-07-03 2015-10-28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的录像系统及方法
CN107071334A (zh) * 2016-12-24 2017-08-18 深圳市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3d视频会议方法和设备
CN108513088A (zh) * 2017-02-24 2018-09-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组视频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19195A (zh) * 2017-11-22 2019-05-28 重庆晋才富熙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会议系统
CN108566366A (zh) * 2018-01-25 2018-09-21 置景(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远程会议方法和系统
CN110610546A (zh) * 2018-06-15 2019-12-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视频画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274924A (zh) * 2018-12-07 2019-01-25 合肥万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视频会议方法
CN110427227A (zh) * 2019-06-28 2019-11-08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场景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27099A (zh) * 2019-06-28 2019-11-08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记录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以及信息获取方法
CN111064919A (zh) * 2019-12-09 2020-04-24 零空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vr远程会议方法及装置
CN111556277A (zh) * 2020-05-19 2020-08-18 安徽听见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参会人标识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36694A (zh) * 2020-06-11 2020-10-02 上海境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会议的全息呈现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2661A (zh) * 2022-06-02 2022-09-06 壹加艺术(武汉)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直播环境监测分析调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5071C (zh) 会议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7911724B (zh) 直播互动方法、装置及系统
Schroeder Being there together and the future of connected presence
US10225608B2 (en) Generating a representation of a user's reaction to media content
WO2017101320A1 (zh) 一种实现双人同时视频直播的方法及移动客户端
JP6101973B2 (ja) ボイスリンクシステム
CN101731009B (zh) 用于提供视频会议参与者的可视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JP5122433B2 (ja)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通信方法
Passmore et al. Effects of viewing condition on user experience of panoramic video
WO2013107184A1 (zh) 记录会议的方法和会议系统
KR20030039019A (ko) 문장 텍스트를 스피치로 실시간 변환하면서 3디 스캔한실제 얼굴 이미지에 음성 샘플링된 목소리를 적용하여립싱크 및 감정표현을 구현하는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저장된기록매체와, 이를 이용한 온라인 게임, 이메일, 채팅,방송 및 외국어 학습방법
JP2003531529A (ja) テレビ会議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における発言者の交替を示す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1654715A (zh) 直播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351085B1 (ko) 실물화상기
CN112672095A (zh) 远程会议系统
US11651541B2 (en) Integrated input/output (I/O) for a three-dimensional (3D) environment
CN115515016A (zh) 一种可实现自交互回复的虚拟直播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KR101652000B1 (ko) 사용자 입력 정보에 연동하여 다른 재생 위치의 동영상을 제공하는 동영상 학습 콘텐츠 제공 방법, 동영상 학습 콘텐츠 제공 시스템 및 동영상 학습 콘텐츠 제공 시스템 제작 방법
CN112312062A (zh) 多人会议记录回放的3d展示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4979682A (zh) 多主播虚拟直播方法以及装置
KR102136059B1 (ko) 그래픽 객체를 이용한 자막 생성 시스템
JPWO2013061389A1 (ja) 会議通話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表示システム、要約コンテンツ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Zecca Ways of showing it: Feature and gonzo in mainstream pornography
CN117337434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CN114363557B (zh) 一种面向语义保真的虚拟会议方法及三维虚拟会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