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1671B - 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1671B
CN112311671B CN202011232555.0A CN202011232555A CN112311671B CN 112311671 B CN112311671 B CN 112311671B CN 202011232555 A CN202011232555 A CN 202011232555A CN 112311671 B CN112311671 B CN 112311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link
chip
switch
switch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325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1671A (zh
Inventor
秦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325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16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1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1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不同硬件性能的交换芯片混插的情况下,不会基于聚合链路所包含的端口集来向每个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而是根据不同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的高低,确定匹配于每个交换芯片硬件性能的端口子集,如此,基于每个交换芯片匹配的端口子集来针对性地下发聚合链路配置,从而使得每个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与聚合链路配置之间是匹配的,不会出现兼容性问题。

Description

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网络设备中往往具有多个交换芯片,每个交换芯片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向外转发报文的端口。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通过端口聚合的方式,确定至少一个聚合链路,每个聚合链路对应一个端口集,该端口集包含网络设备上至少部分芯片的至少部分端口。利用聚合链路可以实现端口备份以及带宽提升的效果。
然而,一方面,如果一个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所涉及若干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不一致,则往往容易出现兼容性问题,导致有些交换芯片无法正常对外转发报文;另一方面,实践中又往往存在采用若干硬件性能不一致的交换芯片实现聚合链路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交换芯片兼容性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用于实现基于硬件性能不一致的交换芯片集合,为网络设备配置用于向外转发报文的聚合链路,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主控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所述端口集包含所述交换芯片集合中每个交换芯片的至少一个端口;
针对每个交换芯片,确定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所述链路端口数量,是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的端口数量;该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与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正相关;
基于所述端口集,确定该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子集;该端口子集的端口数量不大于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
向该交换芯片下发对应于该端口子集的聚合链路配置。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装置,用于实现基于硬件性能不一致的交换芯片集合,为网络设备配置用于向外转发报文的聚合链路,所述装置应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主控模块,所述装置包括:
端口集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所述端口集包含所述交换芯片集合中每个交换芯片的至少一个端口;
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交换芯片,确定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所述链路端口数量,是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的端口数量;该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与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正相关;
端口子集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端口集,确定该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子集;该端口子集的端口数量不大于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
聚合链路配置下发单元,向该交换芯片下发对应于该端口子集的聚合链路配置。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说明书实施例第一方面的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
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技术方案,在不同硬件性能的交换芯片混插的情况下,不会基于聚合链路所包含的端口集来向每个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而是根据不同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的高低,确定匹配于每个交换芯片硬件性能的端口子集,如此,基于每个交换芯片匹配的端口子集来针对性地下发聚合链路配置,从而使得每个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与聚合链路配置之间是匹配的,不会出现兼容性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说明书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3是本说明书实施例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装置所在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
图4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述的网络设备是指如交换机、网桥、路由器和网关等用于转发报文的设备。网络设备上有多个交换芯片,每个交换芯片都有多个用于转发报文的端口。在实践中,一方面,存在提高转发报文的可靠性,避免端口故障导致的报文丢包情况发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存在增加转发报文的端口数量以增加带宽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两种需求,常常需要应用端口聚合技术,将网络设备的若干交换芯片的端口进行聚合,得到一个逻辑上的用于转发报文的聚合链路,并且,需要为参与端口聚合的每个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其中,聚合链路配置一般是指所聚合的端口集对应端口信息,其例如可以是一个聚合链路的端口信息表。
但是在应用端口聚合技术时发现,在不同硬件规格(规格越高,硬件性能也就越高)的交换芯片混插的情况下,如果为这些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则会导致兼容性问题,具体表现为硬件性能较低的交换芯片无法正常转发报文。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水平越高,其能够兼容的聚合链路的规模就越大(即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数量越多),而当参与端口聚合的若干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不一致时,由于硬件性能较高的交换芯片的存在,因此往往会导致聚合链路的规模比较大,超出了性能较低的交换芯片的兼容能力,导致性能较低的交换芯片出现兼容性问题。
举例来说,一个聚合链路所聚合的端口是来自两个芯片,一个是硬件性能水平较高的交换芯片(下称高端芯片),一个是硬件性能水平较低的交换芯片(下称低端芯片),高端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为56,低端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为8,主控模块可能会向这两个芯片都下发一个包含48个端口的聚合链路配置,但是低端芯片仅能将这48个端口中的8个端口适配为可选择的报文转发端口。假设低端芯片适配的端口为1-8号端口,那么意味着9-48号端口不能作为低端芯片可选择的报文转发端口。然而,当低端芯片需要利用聚合链路转发报文时,是基于包含48个端口的聚合链路配置来执行负载分流算法的,计算结果可能表征需要将报文从1-8号端口以外的其他端口(如20号端口)转发出去,而低端芯片实际上没有能力将报文从20号端口转发出去,从而导致报文丢包。
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在基于混插的若干交换芯片进行聚合链路配置时,不会基于聚合链路所包含的端口集来向每个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而是根据不同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的高低,确定匹配于每个交换芯片硬件性能的端口子集,如此,基于每个交换芯片匹配的端口子集来针对性地下发聚合链路配置,从而使得每个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与聚合链路配置之间是匹配的,不会出现兼容性问题。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接下来对本说明书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为了实现基于硬件性能不一致的交换芯片集合,为网络设备配置用于向外转发报文的聚合链路,本方法的执行主体是网络设备的主控模块,具体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主控芯片。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仅需要为网络设备配置一个聚合链路,也可能需要为网络设备配置至少两个聚合链路,当配置至少两个聚合链路时,不同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之间不存在重复的端口。在本文中,为了描述的方便,针对如何配置一个聚合链路进行说明,可以理解,当需要配置多个聚合链路时,相当于分别针对需要配置的每个聚合链路执行图1所示的方法流程。
本文所述的交换芯片集合,是指用于配置一个聚合链路的全部交换芯片(硬件性能不一致)的集合。其中,交换芯片集合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的全部交换芯片,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的部分交换芯片。
本实施例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
对于交换芯片集合中的每个交换芯片而言,可以是该交换芯片的全部端口参与聚合链路,也可以是该交换芯片的部分端口参与聚合链路。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是参与聚合链路的所有端口的集合。
步骤104:针对每个交换芯片,确定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
其中,所述链路端口数量,是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的端口数量;该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与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正相关。所说的每个交换芯片,是该参与该聚合链路的交换芯片集合中的每个交换芯片。
步骤106:基于所述端口集,确定该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子集。
实际上是从端口集中提取出每个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子集,该端口子集的端口数量需要满足此条件:不大于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当然,为了尽可能发挥聚合链路提升带宽以及提升报文转发可靠性的效果,在有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使该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子集包括更多的端口。
步骤108:向该交换芯片下发对应于该端口子集的聚合链路配置。
其中,聚合链路配置可以包括该端口子集的所有端口的端口标识,以及该端口子集属于的聚合链路的标识。在网络设备转发报文时,会基于下发的聚合链路配置中的端口,通过负载分担算法,计算出该报文实际上的物理出端口。
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技术方案,在不同硬件性能的交换芯片混插的情况下,不会基于聚合链路所包含的端口集来向每个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而是根据不同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的高低,确定匹配于每个交换芯片硬件性能的端口子集,如此,基于每个交换芯片匹配的端口子集来针对性地下发聚合链路配置,从而使得每个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与聚合链路配置之间是匹配的,不会出现兼容性问题。
进一步地,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当监测到一个聚合链路发生更新时,重新确定所述端口集,并重新进行聚合链路配置下发。
监测到所述聚合链路发生更新,包括:监测到如下至少一个事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交换芯片集合中增加了交换芯片;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交换芯片集合中减少了交换芯片;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交换芯片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交换芯片被更换。监测到的事件,是在网络设备还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也就是说,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发生热拔插时,也能动态响应,及时更新下发的聚合链路配置。
进一步地,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有两类报文,已知报文类型的报文和非已知单播报文类型的报文。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合链路可能只负责转发已知报文类型的报文,可能只转发非已知单播报文类型的报文,也可能同时转发已知报文类型和非已知单播报文类型的报文。
在该聚合链路只负责转发已知报文的情况下,可以执行步骤102-108来为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所说的聚合链路配置用于转发已知报文类型的报文。
在该聚合链路只负责转发非已知单播报文的情况下,可以执行步骤102-108来为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所说的聚合链路配置用于转发非已知单播报文类型的报文。其中,针对每个交换芯片,该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子集的端口数量不大于N,N是从每个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中确定出的最小值。其中,向不同的交换芯片下发的聚合链路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向不同交换芯片下发的配置中端口子集中端口的数量是相同的。为了尽可能发挥聚合链路提升带宽以及提升报文转发可靠性的效果,在有些实施例中,在满足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子集的端口数量不大于N的情况下,尽可能使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子集包括更多的端口。
向不同交换芯片下发的配置中端口子集中端口的数量需要相同的原因是:交换芯片需要根据下发的掩码表来确定非已知单播报文类型的报文具体从聚合链路哪个端口出。具体来说,每个交换芯片下发的掩码表虽然可以不一致,但是要遵循相同的互补对称规律,而该规律与该交换芯片已知的聚合链路端口个数相关。如果针对同一个聚合链路,不同芯片下发的聚合端口数量不同,那么会导致掩码表会不遵循相同的互补对称规律,根据掩码表确定的出端口可能会不存在或者确定了多个端口,最终会导致报文丢包或者同一个聚合链路所包含的多个端口均发送了该报文。
在该聚合链路既负责转发已知报文类型的报文,又负责转发非已知单播报文类型的报文的情况下,可以分别确定:针对已知报文类型的报文的端口子集,和针对非已知单播报文类型的报文的端口子集,并将两个端口子集下发到交换芯片,以实现聚合链路对于两种类型的报文的转发。
进一步地,本说明书可以应用于一台物理上的网络设备,还可以应用于,包括主机框和至少一个备机框的网络设备上。在这种情况下,主控模块包括主机框的主控模块。
其中,以备机框为一个的情况为例,主机框和备机框可以通过虚拟交换矩阵(Virtual Switch Matrix,VSM)级联得到。备机框上也会有备机框的主控模块,在主机框的主控模块在控制网络设备的运行时,备机框的主控模块处于待命状态,不负责管理和控制设备的运行。在主机框和备机框通过VSM级联得到时,部分交换芯片的部分端口可以用于在VSM级联的情况下对内转发报文,这部分对内转发报文的端口,不能参与聚合链路。参与级联的交换芯片的其他端口,仍可以参与聚合链路。
在具体实施时,在确定用于向外转发报文的至少一个聚合链路所对应的端口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主机框的主控模块,接收备机框的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一相关信息,第一相关信息包括:针对备机框中每个交换芯片,该交换芯片用于对外转发报文的端口的端口标识,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以及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数量最大值;并向备机框发送第二相关信息,第二相关信息包括:针对主机框中每个交换芯片,该交换芯片用于对外转发报文的端口的端口标识,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以及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数量最大值。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供发生主机框和备机框切换时,新的主机框不用再统计一遍前述的相关信息。
如图2所示,图2是本说明书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所示场景下,网络设备既需要转发已知报文,又需要转发非已知单播报文。网络设备有两个机框分别是机框0和机框1,其中,机框0是主机框,机框1是备机框。机框0上原本插有2个交换芯片,分别是switch_0、和switch_1;机框1上原本插有2个交换芯片,分别是switch_3和switch_4。其中,switch_0和switch_3仅用于机框之间级联。此外,switch_1和switch_4都贡献了4个转发报文的端口参与同一个聚合链路,switch_1和switch_4的硬件性能水平一致,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为8,将其称为低端芯片。在此基础上,为了提升聚合链路的规模以升级网络设备,需要在机框0和机框1上插新的交换芯片,分别是switch_2和switch_5,switch_2和switch_5的硬件性能水平一致,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为56,将其称为高端芯片。在插上两个新的芯片后,switch_2和switch_5都贡献了8个转发报文的端口,参与和上述提及的聚合链路的同一个聚合链路。那么在新插上两个芯片的情况下,针对该聚合链路配置下发进行讨论。
上述实施例在具体到图2的应用场景下,执行主体为机框0的主控模块,具体的步骤如下:
步骤201,获取机框0和机框1中,参与聚合链路的四个交换芯片的相关信息。
其中,相关信息为,每个芯片的所有用于对外转发报文的端口信息,以及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
步骤202,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
其中,该端口集中一共包括24个端口。
步骤203,针对除了switch_0、和switch_1之外的每个交换芯片,确定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
步骤204基于所述端口集,确定该交换芯片对应的第一端口子集。
步骤205,向该交换芯片下发对应于第一端口子集的第一聚合链路配置。
其中,第一聚合链路配置用于转发已知报文。具体而言,为了充分利用端口聚合的优点,switch_1和switch_4对应的第一端口子集有8个端口,switch_1和switch_4所对应的端口子集可以相同,也可以只是数量相同,而具体包括的端口不同。switch_2和switch_5对应的第一端口子集有24个端口。
步骤206,从每个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中,确定出最小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N。
其中,N的值为8和56中的最小值8。
步骤207,基于所述端口集,确定该交换芯片对应的第二端口子集。
步骤208,向该交换芯片下发对应于第一端口子集的第二聚合链路配置。
第二聚合链路配置用于转发非已知单播报文,switch_1、switch_2、switch_4和switch_5的端口子集中端口的数量均为8个。其中,向每个芯片下发的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子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switch_1的不参与聚合链路的一个端口,接收到需要从该聚合链路转发出去的已知报文时,switch_1按照下发的第一聚合链路配置,根据负载分流算法,确定具体的实际物理出端口,进行转发。在switch_1的不参与聚合链路的一个端口,接收到需要从该聚合链路转发出去的非已知单播报文时,根据泛洪技术,确定需要从该聚合链路转发。进一步,switch_1根据下发的掩码表,计算实际的出端口究竟是哪一个,然后通过该出端口完成转发。
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实施例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装置所在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310、存储器320、输入/输出接口330、通信接口340和总线350。其中处理器310、存储器320、输入/输出接口330和通信接口340通过总线3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3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3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3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320中,并由处理器3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3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3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3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310、存储器320、输入/输出接口330和通信接口3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310、存储器320、输入/输出接口330、通信接口340以及总线3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如图4所示,图4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的框图,为了实现基于硬件性能不一致的交换芯片集合,为网络设备配置用于向外转发报文的聚合链路,所述装置应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主控模块。所述装置包括:
端口集确定单元410,用于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
其中,所述端口集包含所述交换芯片集合中每个交换芯片的至少一个端口;
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确定单元420,用于针对每个交换芯片,确定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
其中,所述链路端口数量,是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的端口数量;该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与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正相关;
端口子集确定单元430,用于基于所述端口集,确定该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子集。
其中,该端口子集的端口数量不大于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
聚合链路配置下发单元440,向该交换芯片下发对应于该端口子集的聚合链路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主机框和备机框,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机框的主控模块。
在端口集确定单元410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
相关信息接收单元400,用于接收备机框的主控模块发送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针对备机框的每个交换芯片,该交换芯片的所有用于对外转发报文的端口的端口标识以及对应的最大兼容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聚合链路配置重新下发单元450,用于当监测到所述聚合链路发生更新时,重新确定所述端口集,并重新进行聚合链路配置下发。
进一步地,所述聚合链路可以负责转发已知报文类型的报文,也可以用于转发非已知单播报文类型的报文,也可以同时负责转发已知报文类型的报文和非已知单播报文类型的报文。其中,在所述聚合链路负责转发非已知单播报文类型的报文时,针对每个交换芯片,该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子集的端口数量不大于N,N是从每个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中确定出的最小值。
上述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说明书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
确定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所述端口集包含交换芯片集合中每个交换芯片的至少一个端口;
针对每个交换芯片,确定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所述链路端口数量,是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的端口数量;该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与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正相关;
基于所述端口集,确定该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子集;该端口子集的端口数量不大于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
向该交换芯片下发对应于该端口子集的聚合链路配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基于硬件性能不一致的交换芯片集合,为网络设备配置用于向外转发报文的聚合链路,所述方法应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主控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所述端口集包含所述交换芯片集合中每个交换芯片的至少一个端口;
针对每个交换芯片,确定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所述链路端口数量,是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的端口数量;该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与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正相关;
基于所述端口集,确定该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子集;该端口子集的端口数量不大于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
向该交换芯片下发对应于该端口子集的聚合链路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主机框和备机框,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机框的主控模块;
在确定用于向外转发报文的至少一个聚合链路所对应的端口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备机框的主控模块发送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针对备机框中每个交换芯片,该交换芯片用于对外转发报文的端口的端口标识,以及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聚合链路发生更新时,重新确定所述端口集,并重新进行聚合链路配置下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到所述聚合链路发生更新,包括:
监测到如下至少一个事件: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交换芯片集合中增加了交换芯片;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交换芯片集合中减少了交换芯片;
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交换芯片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交换芯片被更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链路负责转发的报文的类型包括已知报文类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链路负责转发的报文的类型包括非已知单播报文类型;
其中,针对每个交换芯片,该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子集的端口数量不大于N,N是从每个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中确定出的最小值。
7.一种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基于硬件性能不一致的交换芯片集合,为网络设备配置用于向外转发报文的聚合链路,所述装置应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主控模块,所述装置包括:
端口集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所述端口集包含所述交换芯片集合中每个交换芯片的至少一个端口;
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交换芯片,确定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所述链路端口数量,是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端口集的端口数量;该交换芯片的硬件性能与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正相关;
端口子集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端口集,确定该交换芯片对应的端口子集;该端口子集的端口数量不大于该交换芯片所兼容的链路端口数量最大值;
聚合链路配置下发单元,向该交换芯片下发对应于该端口子集的聚合链路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聚合链路配置重新下发单元,用于当监测到所述聚合链路发生更新时,重新确定所述端口集,并重新进行聚合链路配置下发。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
CN202011232555.0A 2020-11-06 2020-11-06 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123116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2555.0A CN112311671B (zh) 2020-11-06 2020-11-06 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2555.0A CN112311671B (zh) 2020-11-06 2020-11-06 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1671A CN112311671A (zh) 2021-02-02
CN112311671B true CN112311671B (zh) 2022-03-25

Family

ID=74326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2555.0A Active CN112311671B (zh) 2020-11-06 2020-11-06 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16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0441B (zh) * 2022-03-25 2023-08-1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聚合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402A (zh) * 2008-02-20 2008-07-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聚合链路流量分担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9424B (zh) * 2013-03-29 2017-07-1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非对称链路聚合的装置和方法
CN105227490B (zh) * 2014-05-27 2018-06-12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链路聚合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0011912A (zh) * 2019-03-15 2019-07-12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机箱式交换设备上行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402A (zh) * 2008-02-20 2008-07-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聚合链路流量分担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1671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5411B1 (en) Altering networking switch priority responsive to compute node fitness
WO2021129008A1 (zh) 服务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275680B (zh) 一种双控双活存储系统
CN107835089B (zh) 管理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94585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2217658B (zh) 一种堆叠分裂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684903B1 (ko) 네트워크 작업 방법, 장치, 설비 및 저장매체
CN112311671B (zh) 向交换芯片下发聚合链路配置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US20240022629A1 (en) Kubernetes cluster load balance hand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n
CN110581800B (zh) 一种创建虚拟路由器接口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0704198A (zh) 数据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处理器
CN113179295B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574587A (zh) 分布式设备的容量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9614354B (zh) 接口分配方法、板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17718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04448A (zh) 一种多端口固态硬盘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介质、服务器
CN111131024A (zh) 聚合链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912837B (zh) 基于vsm系统的主备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4172841B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读存储介质
CN114401218B (zh) 一种数据报文的旁路转发方法及装置
US20170090756A1 (en) Computer and computer system
CN112491810B (zh) 一种数据连接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532196B (zh) 多地址响应的复杂可程序逻辑装置及运作方法
CN110058866B (zh) 集群组件安装方法及设备
CN109088752B (zh) 内部控制链路端口动态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