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0315A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0315A
CN112310315A CN202011169280.0A CN202011169280A CN112310315A CN 112310315 A CN112310315 A CN 112310315A CN 202011169280 A CN202011169280 A CN 202011169280A CN 112310315 A CN112310315 A CN 112310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layer
layer
display panel
optical sensor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92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0315B (zh
Inventor
张允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92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03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0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0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0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0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开孔区域,开孔区域用于放置光学传感器,显示面板包括盖板、第一胶水层和平坦层,第一胶水层位于开孔区域,第一胶水层位于盖板靠近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第一胶水层靠近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凸凹不平,平坦层位于第一胶水层靠近光学传感器的一侧,平坦层靠近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呈平面,该方案提高了开孔区域的透光率,以提高了光学传感器工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器件的制造,具体涉及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可弯折性缩小了显示屏的边框,为了追求更高的屏占比,屏下摄像头、屏下指纹等屏下内置传感器技术正在被开发。
其中,当在显示模组上开孔以放置光学传感器时,由于胶水层和盖板之间的黏附力较强,在剥离胶水层和盖板时,开孔区域的部分胶水层会残留在盖板上,且残留的胶水层具有凸凹不平的表面,造成开孔区域的透光率较低,降低了光学传感器工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有必要提供可以提高光学传感器工作的可靠性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在第一胶水层靠近光学传感器的一侧设置平坦层,且平坦层靠近光学传感器的一侧呈平面,解决了现有的第一胶水层靠近光学传感器的表面凸凹不平导致开孔区域的透光率较低,从而造成开孔区域的透光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开孔区域,所述开孔区域用于放置光学传感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盖板;
第一胶水层,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开孔区域,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凸凹不平;
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呈平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坦层的组成材料和所述第一胶水层的组成材料相同或者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水层的组成材料包括光学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非开孔区域,所述非开孔区域围绕所述开孔区域而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二胶水层,所述第二胶水层位于所述非开孔区域,所述第二胶水层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胶水层和所述平坦层构成的膜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胶水层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抗反射层,所述抗反射层位于所述开孔区域,所述抗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抗反射层用于增加位于所述开孔区域中的多个膜层对于外界光线的透光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水层、所述平坦层和所述抗反射层构成的膜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胶水层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偏光片,所述偏光片位于所述非开孔区域,所述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胶水层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胶水层用于连接所述偏光片和所述盖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上文任一所述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开孔区域,所述开孔区域用于放置光学传感器,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盖板和第一胶水层,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开孔区域,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凸凹不平;
在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形成平坦层,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呈平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非开孔区域,所述非开孔区域围绕所述开孔区域而设置,所述提供盖板和第一胶水层,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开孔区域,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凸凹不平的步骤包括:
提供盖板和胶水层,所述胶水层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
剥离所述胶水层位于所述开孔区域中的其中一部分,以留下所述胶水层位于所述开孔区域中的另一部分作为所述第一胶水层,以及留下所述胶水层位于所述非开孔区域中的全部分作为第二胶水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提供盖板和第一胶水层,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开孔区域,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凸凹不平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形成抗反射层,所述抗反射层用于增加位于所述开孔区域中的多个膜层对于外界光线的透光率。
本发明提供了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开孔区域,所述开孔区域用于放置光学传感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盖板和位于所述开孔区域且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第一胶水层,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凸凹不平,通过在位于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设置平坦层,且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呈平面,即本方案对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进行了平坦化处理,提供了开孔区域的透光率较低,从而提高了光学传感器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靠近”、“远离”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上”只是表面在物体上方,具体指代正上方、斜上方、上表面都可以,只要居于物体水平之上即可,以上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提供的仅仅是和本发明关系比较密切的结构和步骤,省略了一些与发明关系不大的细节,目的在于简化附图,使发明点一目了然,而不是表明实际中装置和方法就是和附图一模一样,不作为实际中装置和方法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以及以下实施例的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00包括开孔区域01,所述开孔区域01用于放置光学传感器10,所述显示面板00包括:盖板20;第一胶水层30,所述第一胶水层30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所述第一胶水层30位于所述盖板2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10的一侧,所述第一胶水层3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10的一侧的表面02凸凹不平;平坦层40,所述平坦层40位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10的一侧,所述平坦层4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10的一侧的表面03呈平面。
其中,所述盖板20可以为玻璃盖板,当制备完所述显示面板00中膜层并且组装完模组后,可以在所述显示面板00用于显示的一侧贴合所述盖板20以封装、保护所述显示面板00。可以理解的,当所述显示面板00为刚性显示面板时,所述盖板20可以为刚性的玻璃盖板;当所述显示面板00为柔性显示面板时,所述盖板20必须同时具有柔韧性、透光率且还要有很强的表面防划伤性能,要在频繁弯折的情况下体现良好的适应性,所述盖板20可以为透明的聚酰亚胺盖板,具体的,所述盖板20可以采用氟化聚酰亚胺、氟化脂环化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制备。
具体的,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盖板20以进行画面显示,对于所述光学传感器10而言,外界光依次穿过所述盖板20、所述第一胶水层30和所述平坦层40入射至所述光学传感器10,以供所述光学传感器10正常工作。
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10通过接收外界的可见光或者接受被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膜层反射的的光线,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具体的,所述光学传感器10可以用于拍摄:配合成像物镜原理,将外界照明光照射下的景物或自身发光的景物成像在物镜的像面上,形成二维空间的光强分布,即光学图像,能够将二维光强分布的光学图像转变成一维时序电信号;所述光学传感器10还可以用于指纹识别: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所述显示面板00的内部光源射出的光照射在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膜层,并经膜层反射至手指凹凸不平的线纹上,手指不同的区域的对于光线的反射角度不一样,所述光学传感器10中接收到明暗程度不一样的光线。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面板00还包括非开孔区域04,所述非开孔区域04围绕所述开孔区域01而设置,所述显示面板00还包括:第二胶水层50,所述第二胶水层50位于所述非开孔区域04,所述第二胶水层50位于所述盖板2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10的一侧,所述第一胶水层30和所述平坦层40构成的膜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胶水层50的厚度。
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同时在所述盖板2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10的一侧的所述开孔区域01、所述非开孔区域04中分别形成胶水层和所述第二胶水层50,再去除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中的部分所述胶水层以形成所述第一胶水层30。具体的,当去除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中的部分所述胶水层时,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所述胶水层,但是所述胶水层的粘性较强,导致在所述盖板2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10的一侧会形成较薄的所述第一胶水层3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组成材料包括光学胶。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胶水层和所述第二胶水层50同时制备,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组成材料和所述第二胶水层50的组成材料可以相同,进一步的,可以采用所述光学胶制备所述第一胶水层30和所述第二胶水层50,由于所述光学胶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可以提高所述显示面板00的透光率。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所述胶水层的粘性较强,遗留于所述盖板20上的所述第一胶水层3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10的一侧的表面02凸凹不平,外界光线在所述第一胶水层3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10的一侧的表面02上会发生漫反射和不规则的折射,导致所述光学传感器10无法准确地获取相应的光学信息,以至于无法准确地输出相应的反馈信息,降低了所述光学传感器10工作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可以在所述第一胶水层3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10的一侧的表面02上设置所述平坦层40,并且所述平坦层4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10的一侧的表面03呈平面,即所述平坦层40相当于对所述第一胶水层30进行了平坦化处理,这样,大大降低了外界光线在所述平坦层4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10的一侧的表面03上发生漫反射和不规则的折射的风险,使得大部分的外界光线可以通过位于所述开口区域01中的所述盖板20、所述第一胶水层30和所述平坦层40射入所述光学传感器10,提高了所述光学传感器10工作的可靠性,并且提高了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完整性,改善了所述显示面板00的整机外观。
具体的,可以在所述第一胶水层3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10的一侧的表面02进行点胶制备所述平坦层40,即把电子胶水、油或者其他液体涂抹、灌封、点滴到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表面02上制备所述平坦层40。可以理解的,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及重力作用,液体会填平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表面02中的不平整区域,再干燥所述液体以形成平坦的所述平坦层40。其中,所述平坦层40的厚度可以设置的较薄,例如所述第一胶水层30和所述平坦层40构成的膜层的厚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二胶水层50的厚度。其中,所述平坦层40中的表面03的最高点可以不低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中的表面02的最高点,进一步的,所述平坦层40中的表面03可以呈水平面,并且所述平坦层40中的表面03的最高点可以等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中的表面02的最高点,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所述平坦层40的厚度,以提高所述显示面板00的透光率。
具体的,可以采用高透过率、低反射、低雾度的光学胶制备所述平坦层40,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平坦层40和所述第一胶水层30均采用光学胶制备,成分相同或者相似,可以消除所述平坦层40和所述第一胶水层30之间的界面感,使得所述平坦层40可以较好地和所述第一胶水层30融为一体,进一步减少外界光的漫反射和不规则的折射。其中,所述平坦层40的组成材料和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组成材料相同或者不同,即可以采用成分相同或者不同的光学胶制备所述平坦层40和所述第一胶水层3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00还包括:抗反射层60,所述抗反射层60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所述抗反射层60位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靠近所述盖板20的一侧,所述抗反射层60用于增加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中的多个膜层对于外界光线的透光率。
其中,所述抗反射层60的折射率可以介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折射率和所述盖板20的折射率之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所述抗反射层60设置为包含一个折射率的单一膜层,或者将所述抗反射层60设置为包含不同折射率的复合膜层,只需要保证所述抗反射层60中的每一个膜层的折射率均介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折射率和所述盖板20的折射率之间即可。进一步的,所述抗反射层60的厚度可以为亚微米级,即所述抗反射层60的厚度可以不小于100纳米,且不大于1微米。具体的,所述抗反射层60的组成材料可以包括氟化镁、氟化钙、氟化钡、氟化铈、氟化镨、氟化镧、氟化钇、三氧化二铝、氧化铪、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钪、氧化锆及冰晶石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抗反射层60的厚度远小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所述平坦层40和所述第二胶水层50的厚度,因此,所述抗反射层60、所述第一胶水层30和所述平坦层40构成的膜层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二胶水层50的厚度。
具体的,根据所述抗反射层60的组成材料以及厚度要求,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真空蒸镀或者溶胶-凝胶法制作所述抗反射层60。
可以理解的,当光从从光疏物质射向光密物质时,例如当所述盖板20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折射率时,反射光在所述盖板20和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界面会有半波损失,导致入射至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光线较少。此时,若在所述盖板20和所述第一胶水层30之间设置所述抗反射层60,并且满足外界光在所述抗反射层60上下两表面的反射光的光程差为半个波长,即所述抗反射层60的厚度为所述波长的四分之一倍,其中所述波长为外界光在所述抗反射层60中的波长,那么所述抗反射层60下两表面的反射光相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穿过所述抗反射层60的能量就会增加,即增加了所述抗反射层60和所述第一胶水层30对于外界光线的透过率,降低了所述光学传感器10工作的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是将外界光当作单一波长的光线进行讨论,实际上外界光包括不同波长的光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所述抗反射层60的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显示面板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或者OLED显示面板,当所述显示面板00为OLED显示面板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00还包括:偏光片70,所述偏光片70位于所述非开孔区域04,所述偏光片70位于所述第二胶水50远离所述盖板20的一侧,所述第二胶水层50用于连接所述偏光片70和所述盖板20。
其中,所述偏光片70可以为圆偏光片。可以理解的,OLED显示面板本身是自发光的显示模式,当外界光照射到OLED显示面板中的金属电极上反射回来,就会在OLED显示面板的表面造成反射光干扰,所述偏光片70用于阻隔外界光的反射,以确保OLED显示面板保持较高的对比度。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00还包括:发光层80,所述发光层80位于所述非开孔区域04,所述发光层80位于所述偏光片70远离所述第二胶水层50的一侧,所述发光层80用于向所述盖板20发射光线并且穿过所述盖板20以进行所述显示面板00的画面显示;背板90,所述背板90位于所述非开孔区域04,所述背板90位于所述发光层80远离所述第二胶水层50的一侧,所述背板9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层80的发光情况,所述背板90还用于支撑和保护位于所述背板90和所述盖板20之间的膜层;散热层100,所述散热层100位于所述非开孔区域04,所述散热层100位于所述背板90远离所述第二胶水层50的一侧,所述散热层100用于屏蔽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静电及扩散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热量。
本发明提供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上文任一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或者OLED显示面板,此处以所述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以及以下实施例的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00包括开孔区域01,所述开孔区域01用于放置光学传感器。
其中,关于所述光学传感器可以参考上文显示面板00中的相关描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此处结合如图6的场景图进行说明。
S10,提供盖板20和第一胶水层30,所述第一胶水层30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所述第一胶水层30位于所述盖板2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胶水层3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02凸凹不平。
其中,关于所述盖板20可以参考上文显示面板00中的相关描述。
其中,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组成材料包括光学胶。由于所述光学胶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可以提高所述显示面板00的透光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之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此处结合图7进行说明。
(A),在所述第一胶水层30靠近所述盖板20的一侧形成抗反射层60,所述抗反射层60用于增加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中的多个膜层对于外界光线的透光率。
其中,所述抗反射层60的折射率可以介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折射率和所述盖板20的折射率之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所述抗反射层60设置为包含一个折射率的单一膜层,或者将所述抗反射层60设置为包含不同折射率的复合膜层,只需要保证所述抗反射层60中的每一个膜层的折射率均介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折射率和所述盖板20的折射率之间即可。进一步的,所述抗反射层60的厚度可以为亚微米级,即所述抗反射层60的厚度可以不小于100纳米,且不大于1微米。具体的,所述抗反射层60的组成材料可以包括氟化镁、氟化钙、氟化钡、氟化铈、氟化镨、氟化镧、氟化钇、三氧化二铝、氧化铪、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钪、氧化锆及冰晶石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抗反射层60的厚度远小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厚度。进一步的,从制程角度而言,在形成所述盖板20上设置所述胶水层05之前,可以仅在所述盖板20上的所述开孔区域01中设置所述抗反射层60。
具体的,根据所述抗反射层60的组成材料以及厚度要求,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真空蒸镀或者溶胶-凝胶法制作所述抗反射层60。根据上文分析可知,实际上外界光包括不同波长的光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所述抗反射层60的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非开孔区域04,所述非开孔区域04围绕所述开孔区域01而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步骤S1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此处结合如图9的场景图进行说明。
S101,提供盖板20和胶水层05,所述胶水层05位于所述盖板2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
其中,所述胶水层05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和所述非开孔区域04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1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此处结合如图10的场景图进行说明。
(B),在所述胶水层05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依次设置初始偏光片71、初始发光层81、初始背板91和初始散热层101。
其中,所述初始偏光片71可以为圆偏光片。可以理解的,OLED显示面板本身是自发光的显示模式,当外界光照射到OLED显示面板中的金属电极上反射回来,就会在OLED显示面板的表面造成反射光干扰,所述初始偏光片71用于阻隔外界光的反射,以确保OLED显示面板保持较高的对比度。
其中,所述初始发光层81用于向所述盖板20发射光线并且穿过所述盖板20以进行所述显示面板00的画面显示;所述初始背板91位于所述非开孔区域04,所述初始背板91位于所述初始发光层81远离所述胶水层05的一侧,所述初始背板91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用于控制所述初始发光层81的发光情况,所述初始背板91还用于支撑和保护位于所述初始背板91上的膜层;初始散热层101,所述初始散热层101用于屏蔽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静电及扩散所述显示面板00中的热量。
S102,剥离所述胶水层05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中的其中一部分,以留下所述胶水层05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中的另一部分作为所述第一胶水层30,以及留下所述胶水层05位于所述非开孔区域04中的全部分作为第二胶水层50。
具体的,如图9所示,可以采用激光06按照预设路径照射所述胶水层05远离所述盖板20的一侧,使得在所述预设路径处的竖直方向上,所述胶水层05和所述盖板20之间的粘附力可以减小,其中,所述预设路径可以为所述开孔区域01和所述非开孔区域04的交线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再采用剥离工具07对所述胶水层05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的部分的表面进行操作,以撕离所述胶水层05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中的其中一部分,其中,所述剥离工具07可以为胶带或者吸附管。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和所述第二胶水层50均为所述胶水层05的其中一部分,即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组成材料和所述第二胶水层50的组成材料相同。具体的,当去除所述胶水层05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中的其中一部分时,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所述胶水层05,但是所述胶水层05的粘性较强,导致在所述盖板2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会形成较薄的所述第一胶水层30。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所述胶水层05的粘性较强,遗留于所述盖板20上的所述第一胶水层3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02凸凹不平,外界光线在所述第一胶水层3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02上会发生漫反射和不规则的折射,导致所述光学传感器无法准确地获取相应的光学信息,以至于无法准确地输出相应的反馈信息,降低了所述光学传感器工作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当执行完所述步骤(B)后,所述步骤S102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此处仍结合如图10的场景图进行说明。
(C),剥离所述初始偏光片71、所述初始发光层81、所述初始背板91和所述初始散热层101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中的全部分,以留下初始偏光片71、初始发光层81、初始背板91和初始散热层101位于所述非开孔区域04中的全部分分别作为偏光片70、发光层80、背板90和散热层100。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所述初始偏光片71、所述初始发光层81、所述初始背板91和所述初始散热层101依次设置在所述胶水层05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因此,当剥离所述胶水层05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中的其中一部分时,所述初始偏光片71、所述初始发光层81、所述初始背板91和所述初始散热层101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中的全部分将跟随所述胶水层05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中的其中一部分一起剥离于所述盖板02,最终在所述盖板20上的开孔区域01中形成所述第一胶水层30,在所述盖板20上的非开孔区域04中形成所述第二胶水层50。
可以理解的,当剥离所述胶水层05、所述初始偏光片71、所述初始发光层81、所述初始背板91和所述初始散热层101位于所述开孔区域01中的全部分后,所述第一胶水层30、所述第二胶水层50、所述偏光片70、所述发光层80、所述背板90和所述散热层100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可以用于放置所述光学传感器。
S20,在所述第一胶水层3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形成平坦层40,所述平坦层4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03呈平面。
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平坦层4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03呈平面,即对所述第一胶水层30进行平坦化处理,这样,大大降低了外界光线在所述平坦层4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03上发生漫反射和不规则的折射的风险,使得大部分的外界光线可以通过位于所述开口区域01中的所述盖板20、所述第一胶水层30和所述平坦层40射入所述光学传感器,提高了所述光学传感器工作的可靠性,并且也提高了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完整性,改善了所述显示面板00的整机外观。
具体的,可以在所述第一胶水层3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02进行点胶,即把电子胶水、油或者其他液体涂抹、灌封、点滴到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表面02上。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及重力作用,液体会填平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表面02中的不平整区域,再干燥所述液体以形成平坦的所述平坦层40。其中,所述平坦层40的厚度可以尽可能设置的较薄,所述平坦层40中的表面03的最高点可以不低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中的表面02的最高点,进一步的,所述平坦层40中的表面03可以呈水平面,并且所述平坦层40中的表面03的最高点可以等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中的表面02的最高点,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所述平坦层40的厚度,以提高所述显示面板00的透光率。
具体的,可以采用高透过率、低反射、低雾度的光学胶制备所述平坦层40,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平坦层40和所述第一胶水层30均采用光学胶制备,成分相同或者相似,可以消除所述平坦层40和所述第一胶水层30之间的界面,使得所述平坦层40可以较好地和所述第一胶水层30融为一体,进一步减少外界光的漫反射和不规则的折射。其中,所述平坦层40的组成材料和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组成材料相同或者不同,即可以采用成分相同或者不同的光学胶制备所述平坦层40和所述第一胶水层30。
进一步的,所述平坦层40和所述第一胶水层30构成的膜层的厚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二胶水层50的厚度,结合前文“所述抗反射层60的厚度远小于所述第一胶水层30的厚度”可知,所述抗反射层60、所述第一胶水层30和所述平坦层40构成的膜层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二胶水层50的厚度。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S102后,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所述步骤S20:可以采用点胶机08向所述第一胶水层30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02进行点胶09,所述胶09为液态的光学胶水,由于液体流动及重力作用,所述胶09会自动填平所述开孔区域01中的不平整区域。从而改善产品外观,提高开孔区光学表现,以及保证有高的透过率。
本发明提供了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开孔区域,所述开孔区域用于放置光学传感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盖板和位于所述开孔区域且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第一胶水层,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凸凹不平,通过在位于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设置平坦层,且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呈平面,即本方案对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进行了平坦化处理,提供了开孔区域的透光率较低,从而提高了光学传感器工作的可靠性。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开孔区域,所述开孔区域用于放置光学传感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盖板;
第一胶水层,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开孔区域,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凸凹不平;
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呈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层的组成材料和所述第一胶水层的组成材料相同或者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水层的组成材料包括光学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非开孔区域,所述非开孔区域围绕所述开孔区域而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二胶水层,所述第二胶水层位于所述非开孔区域,所述第二胶水层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胶水层和所述平坦层构成的膜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胶水层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抗反射层,所述抗反射层位于所述开孔区域,所述抗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抗反射层用于增加位于所述开孔区域中的多个膜层对于外界光线的透光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水层、所述平坦层和所述抗反射层构成的膜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胶水层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偏光片,所述偏光片位于所述非开孔区域,所述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胶水层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胶水层用于连接所述偏光片和所述盖板。
8.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开孔区域,所述开孔区域用于放置光学传感器,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盖板和第一胶水层,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开孔区域,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凸凹不平;
在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形成平坦层,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呈平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非开孔区域,所述非开孔区域围绕所述开孔区域而设置,所述提供盖板和第一胶水层,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开孔区域,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凸凹不平的步骤包括:
提供盖板和胶水层,所述胶水层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
剥离所述胶水层位于所述开孔区域中的其中一部分,以留下所述胶水层位于所述开孔区域中的另一部分作为所述第一胶水层,以及留下所述胶水层位于所述非开孔区域中的全部分作为第二胶水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盖板和第一胶水层,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开孔区域,所述第一胶水层位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的表面凸凹不平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胶水层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形成抗反射层,所述抗反射层用于增加位于所述开孔区域中的多个膜层对于外界光线的透光率。
CN202011169280.0A 2020-10-28 2020-10-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2310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9280.0A CN112310315B (zh) 2020-10-28 2020-10-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9280.0A CN112310315B (zh) 2020-10-28 2020-10-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0315A true CN112310315A (zh) 2021-02-02
CN112310315B CN112310315B (zh) 2022-07-12

Family

ID=74332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9280.0A Active CN112310315B (zh) 2020-10-28 2020-10-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031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8711A (zh) * 2022-01-27 2022-04-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9148A (zh) * 2017-05-05 2017-10-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7833534U (zh) * 2017-11-09 2018-09-0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8681131A (zh) * 2018-07-27 2018-10-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068044A (zh) * 2018-09-28 2018-12-2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CN109164648A (zh) * 2018-09-30 2019-01-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45161A (zh) * 2018-12-27 2019-03-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669291A (zh) * 2018-12-11 2019-04-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90158713A1 (en) * 2017-11-21 2019-05-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ptical isolation systems for displays
CN110133787A (zh) * 2019-05-23 2019-08-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0649081A (zh) * 2019-09-30 2020-01-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908163A (zh) * 2019-11-29 2020-03-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22916A (zh) * 2019-12-11 2020-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胶层和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和制备方法、终端设备
CN210926064U (zh) * 2019-10-08 2020-07-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1403457A (zh) * 2020-03-27 2020-07-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1510520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725274A (zh) * 2020-06-10 2020-09-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具有屏下摄像头的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9148A (zh) * 2017-05-05 2017-10-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7833534U (zh) * 2017-11-09 2018-09-0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模组及终端设备
US20190158713A1 (en) * 2017-11-21 2019-05-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ptical isolation systems for displays
CN108681131A (zh) * 2018-07-27 2018-10-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068044A (zh) * 2018-09-28 2018-12-2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CN109164648A (zh) * 2018-09-30 2019-01-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69291A (zh) * 2018-12-11 2019-04-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45161A (zh) * 2018-12-27 2019-03-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10520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133787A (zh) * 2019-05-23 2019-08-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0649081A (zh) * 2019-09-30 2020-01-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10926064U (zh) * 2019-10-08 2020-07-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0908163A (zh) * 2019-11-29 2020-03-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22916A (zh) * 2019-12-11 2020-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胶层和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和制备方法、终端设备
CN111403457A (zh) * 2020-03-27 2020-07-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1725274A (zh) * 2020-06-10 2020-09-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具有屏下摄像头的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8711A (zh) * 2022-01-27 2022-04-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0315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9210B2 (en) Optical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I627442B (zh) 照明裝置及使用其之影像投射裝置
CN104516032B (zh) 层压体、成像元件封装件、成像装置和电子装置
US9720165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7894019B2 (en) Wire grid polariz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200127220A (ko) 지문 식별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KR101503187B1 (ko) 광확산 필름, 광확산 필름이 부착된 편광판,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조명 기구
CN106950641A (zh) 一种导光板、光学模组及全反显示装置
WO2016165364A1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KR102440471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1231031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20190118220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백라이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6054469B (zh) 超薄型液晶显示器
JP2003315545A (ja) 光学フィルム、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0256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3015384A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EP3690599A1 (en) Screen frame, display screen module and terminal
TWI573065B (zh) 觸控顯示模組
CN209625231U (zh)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
KR100235393B1 (ko) 광학적 저역 필터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도트 매트릭스 표시 장치
JP2003084111A (ja) シート状光学物品、シート状光学物品の形成方法、およびこれらによって構成された表示装置
CN114762023B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13937133A (zh) 显示面板下部保护膜和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TWI740355B (zh) 光導引光學元件
WO2018014271A1 (en)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