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6443A -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6443A
CN112306443A CN202011320765.5A CN202011320765A CN112306443A CN 112306443 A CN112306443 A CN 112306443A CN 202011320765 A CN202011320765 A CN 202011320765A CN 112306443 A CN112306443 A CN 112306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mobile terminal
augmented reality
cursor
projection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07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07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64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6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6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7Audio in a user interface, e.g. using voice commands for navigating, audio feedb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展示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移动终端待投屏至增强现实设备的投屏界面;其中,移动终端与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获得触发事件,并基于触发事件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将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发送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给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增强现实设备在自身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本申请的实施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能够增强人们在现实世界的感官体验,在使用AR设备时,使用者处在现实世界中,但是却能感受到AR设备叠加在现实世界中的内容。AR技术带领人类感受到新的世界,让人类的世界更加的丰富多彩。
目前,在移动终端投屏至AR设备的场景中,只能将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的内容直接投屏至AR设备的虚拟屏幕,无法对虚拟屏幕上投屏的内容进行相关操作,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申请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存储介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移动终端投屏至AR设备的场景中,只能将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的内容直接投屏至AR设备的虚拟屏幕,无法对虚拟屏幕上投屏的内容进行相关操作,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实现在投屏的过程中,在虚拟屏幕上投射出可移动的光标,并且至少能够基于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控制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移动以选中不同的内容。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展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移动终端待投屏至增强现实设备的投屏界面;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
获得触发事件,并基于所述触发事件在所述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
将所述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
发送包含所述光标的所述投屏界面给所述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在自身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所述投屏界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得触发事件,包括:
获得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具有第一操作信息;
若所述第一操作信息表征启动应用程序,生成所述触发事件;其中,所述应用程序用于在所述投屏界面上创建所述光标。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将所述光标的移动操作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对所述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其中,所述输入操作具有第二操作信息;
若所述第二操作信息表征移动所述光标在所述投屏界面上的位置,生成移动指令;
发送所述移动指令给所述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响应所述移动指令并移动所述光标在所述投屏界面上的位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将所述光标的移动操作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投屏界面的内容的编辑操作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操作进行关联;
获得对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操作,并确定所述终端的移动操作对应的移动轨迹;
若所述移动轨迹表征编辑所述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基于所述移动轨迹生成编辑指令;
发送所述编辑指令给所述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响应所述编辑指令并编辑所述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包含所述光标的所述投屏界面给所述增强现实设备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进入熄屏状态;或者,
若所述显示屏的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二显示模式,并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所述投屏界面;其中,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显示屏呈现的内容少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显示屏呈现的内容。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展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其中,所述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相关联;
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所述投屏界面;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所述投屏界面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移动指令;
响应所述移动指令并移动所述光标在所述投屏界面上的位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所述投屏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编辑指令;
响应所述编辑指令并编辑所述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所述投屏界面,包括:
在所述虚拟屏幕上,控制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所述投屏界面;其中,所述增强现实设备能在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不同的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所述投屏界面,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虚拟屏幕呈现的内容少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虚拟屏幕呈现的内容。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信息展示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存储介质,该信息展示方法通过确定移动终端待投屏至增强现实设备的投屏界面;其中,移动终端与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获得触发事件,并基于触发事件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将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发送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给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增强现实设备在自身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如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移动终端投屏至AR设备的场景中,只能将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的内容直接投屏至AR设备的虚拟屏幕,无法对虚拟屏幕上投屏的内容进行相关操作,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实现在投屏的过程中,在虚拟屏幕上投射出可移动的光标,并且至少能够基于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控制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移动以选中不同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手机连接AR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AR眼镜的虚拟机界面投射的投屏界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移动终端对应的信息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与增强现实设备对应的信息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强现实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参照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移动终端待投屏至增强现实设备的投屏界面。
其中,移动终端与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终端设备。增强现实设备即AR设备可以是一体式设备,也可以是分体式设备。区别于分体式设备的一体式设备,采用可穿戴部分与主机部分分开设置,同时可穿戴部分与主机部分通过连接线连接,如此,分体式设备既能满足移动体验的需要,同时又能兼顾到较高的性能。
移动终端投屏至AR设备的投屏界面可以是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显示界面。一些实施例中,投屏界面可以是移动终端上安装的应用软件的应用界面,其中,应用软件包括但不限于办公类应用软件、音视频类应用软件、即时通讯类应用软件、游戏类应用软件。
步骤102、获得触发事件,并基于触发事件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
本申请实施例中,触发事件可以是移动终端输出的,或者触发事件也可以是AR设备输出的。移动终端在获得与移动终端关联的触发事件或者与AR设备关联的触发事件的情况下,基于触发事件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
步骤103、将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创建光标之后,将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如此,操作者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进行输入操作,则投屏界面上的光标执行与该输入操作关联的移动操作。
步骤104、发送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给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增强现实设备在自身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并且将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之后,发送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给AR设备,进而,AR设备在接收到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时,便可以在自身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此外,移动终端至少还能够基于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控制光标在AR设备的虚拟屏幕所投射的投屏界面上移动以选中不同的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存储介质,该信息展示方法通过确定移动终端待投屏至增强现实设备的投屏界面;其中,移动终端与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获得触发事件,并基于触发事件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将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发送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给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增强现实设备在自身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如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移动终端投屏至AR设备的场景中,只能将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的内容直接投屏至AR设备的虚拟屏幕,无法对虚拟屏幕上投屏的内容进行相关操作,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实现在投屏的过程中,在虚拟屏幕上投射出可移动的光标,并且至少能够基于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控制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移动以选中不同的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参照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移动终端待投屏至增强现实设备的投屏界面。
其中,移动终端与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
步骤202、获得针对移动终端的第一操作。
其中,第一操作具有第一操作信息。这里,第一操作包括第一操作事件和第一操作位置。
步骤203、若第一操作信息表征启动应用程序,生成触发事件,并基于触发事件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
其中,应用程序用于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操作信息包括对应用程序的应用图标的点击操作和点击操作的操作位置即特定应用程序的应用图标所在的位置。移动终端在获得第一操作信息后,确定第一操作信息表征启动应用程序,则生成触发事件,进而基于触发事件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如此,移动终端实现在操作者启动应用程序时,生成触发事件并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以便于投屏至AR设备后便于操作者通过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进行输入操作,进而控制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移动,至少选中投屏界面上不同的内容。
步骤204、将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
步骤205、发送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给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增强现实设备在自身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
步骤206、获得对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
其中,输入操作具有第二操作信息。这里,输入部件包括移动终端上设置的任一具有输入功能的部件,例如输入部件包括移动终端上的音量调整输入部件、触控屏输入部件等。操作者可以对移动终端上的输入部件进行输入操作,移动终端便可以检测到输入操作。
步骤207、若第二操作信息表征移动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的位置,生成移动指令。
这里,第二操作信息包括对输入部件的操作和操作的操作位置。例如,输入部件为音量调整输入部件时,音量调整输入部件包括音量上调输入部件和音量下调输入部件。示例性一,操作者按压音量上调输入部件,则移动终端此时获得对音量调整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并确定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表征移动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的位置,如向上移动n个单位距离,n与操作者按压音量上调输入部件的次数对应。示例性二,操作者按压音量下调输入部件,则移动终端此时获得对音量调整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并确定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表征移动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的位置,如向下移动m个单位距离,m与操作者按压音量下调输入部件的次数对应。示例性三,操作者先按压一次音量上调输入部件,之后按压音量下调输入部件,则移动终端此时获得对音量调整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并确定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表征移动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的位置,如向左移动m个单位距离,m与操作者按压音量下调输入部件的次数对应。示例性四,操作者先按压一次音量下调输入部件,之后按压音量上调输入部件,则移动终端此时获得对音量调整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并确定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二操作信息表征移动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的位置,如向右移动n个单位距离,n与操作者按压音量上调输入部件的次数对应;其中,n和m为正整数。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基于检测到的对音量调整输入部件的操作和操作的位置,生成灵活控制光标移动的指令。
步骤208、发送移动指令给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增强现实设备响应移动指令并移动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的位置。
这里,移动终端在生成移动指令后,发送移动指令给增强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接收到移动指令后,则响应移动指令并移动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的位置。如此,实现在移动终端投屏至AR设备的虚拟屏幕时,不仅能够投射所要显示的投屏界面,而且能够基于移动终端检测到的输入操作,灵活控制AR设备的虚拟屏幕上呈现的光标所处的位置,至少实现对虚拟屏幕上不同位置的内容的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中相同步骤和相同内容的说明,可以参照其它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参照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确定移动终端待投屏至增强现实设备的投屏界面。
其中,移动终端与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
步骤302、获得针对移动终端的第一操作。
其中,第一操作具有第一操作信息。
步骤303、若第一操作信息表征启动应用程序,生成触发事件,并基于触发事件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
其中,应用程序用于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
步骤304、发送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给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增强现实设备在自身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
步骤305、将投屏界面的内容的编辑操作与移动终端的移动操作进行关联。
这里,移动终端的移动操作具有移动轨迹。
步骤306、获得对移动终端的移动操作,并确定终端的移动操作对应的移动轨迹。
一些实时中,移动终端设置有用于检测自身移动参数的检测部件,例如陀螺仪。陀螺仪用于实时地获取移动终端移动时的角度信息,进而移动终端根据角度信息判断自身的移动轨迹;当然,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自身的移动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具体地限定。
步骤307、若移动轨迹表征编辑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基于移动轨迹生成编辑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确定移动轨迹表征编辑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基于移动轨迹生成编辑指令。这里,不同移动轨迹对应的编辑指令不同。示例性的,当移动轨迹为“C”字型轨迹时,生成用于拷贝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当移动轨迹为“V”字型轨迹时,生成用于在光标所处位置粘贴所拷贝的内容即对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进行替换。
步骤308、发送编辑指令给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增强现实设备响应编辑指令并编辑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
这里,移动终端在生成编辑指令后,发送编辑指令给增强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接收到编辑指令后,则响应编辑指令并对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进行编辑。如此,实现在移动终端投屏至AR设备的虚拟屏幕时,不仅能够投射所要显示的投屏界面,而且能够基于移动终端检测到的自身的移动轨迹,灵活编辑AR设备的虚拟屏幕上呈现的内容。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在步骤304发送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给增强现实设备之后,移动终端还可以执行如下操作:
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进入熄屏状态;或者,
若显示屏的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从第一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二显示模式,并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投屏界面;其中,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屏呈现的内容少于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屏呈现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移动终端投屏至AR设备的过程中,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至AR设备后,自身可以处于熄屏状态,以节省功耗。或者,在移动终端投屏至AR设备的过程中,移动终端发送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至AR设备后,可以改变自身显示屏的显示模式,以在自身的显示屏上以单屏利用率最大的方式呈现投屏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中相同步骤和相同内容的说明,可以参照其它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应用于增强现实设备,参照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
其中,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相关联。
步骤402、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
其中,移动终端与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存储介质,该信息展示方法通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相关联;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如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移动终端投屏至AR设备的场景中,只能将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的内容直接投屏至AR设备的虚拟屏幕,无法对虚拟屏幕上投屏的内容进行相关操作,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实现在投屏的过程中,在虚拟屏幕上投射出可移动的光标,并且至少能够基于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控制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移动以选中不同的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应用于增强现实设备,参照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
其中,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相关联。
步骤502、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
其中,移动终端与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步骤502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包括如下步骤:
在虚拟屏幕上,控制增强现实设备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投屏界面;其中,增强现实设备能在与第二显示模式不同的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投屏界面,第一显示模式下虚拟屏幕呈现的内容少于第二显示模式下虚拟屏幕呈现的内容。
步骤503、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移动指令。
步骤504、响应移动指令并移动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的位置。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在步骤502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之后,还可以执行步骤505-步骤506,
步骤505、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编辑指令。
步骤506、响应编辑指令并编辑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
可见,AR设备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并在自身的虚拟屏幕上投射该投屏界面后,还可以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移动指令和/或编辑指令,实现对投屏界面上的不同内容的定位、编辑等,提高移动终端与AR设备之间的交互地智能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中相同步骤和相同内容的说明,可以参照其它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实现的场景实施例中,以移动终端为手机、AR设备为AR眼镜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展示方法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结合图6所示,手机61和AR眼镜62之间通过DisplayPortAlternate Mode on USB Type-C接口标准即DP交替模式,即通过一根USB Type-C数据线达到DP信号传输以及供电的目的。
操作者佩戴分体式AR眼镜在工作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个天然的高清大屏幕即眼镜屏幕,本发明人想到将这个眼镜屏幕用来进行移动办公可以为用户提供极大的便利,例如处理、分享办公类软件office如word、excel、ppt中的办公内容。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新型移动办公模式,当用户将AR眼镜连接上手机后,手机端会弹出一个窗口,让用户选择DP投屏是用手机镜像模式还是移动办公模式;当手机确定用户选择移动办公模式后,眼镜屏幕会强制手机横屏,在眼镜屏幕端将呈现一个类似于Windows的桌面,打开word、excel、ppt等文件进行办公的时候,都会自动最大化如全屏显示办公内容,参见图7所示,投屏界面71上包含可移动的光标72。
投屏之后,手机端可以处于熄屏状态即黑屏显示以节省功耗省电,但是手机此时可以作为一个操作面板,除了可以保留手机原有的操作,还可以增加很多自定义的手势操作,如画C是拷贝,画V是粘贴,方便进行文档的操作。最重要的是,眼镜屏幕出现了一个光标显示,用户在编辑文档的时候可以直接看着眼镜屏幕进行操作,而不用再低头看着手机来操作,十分便捷,移动办公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展示装置,该信息展示装置可以应用于图1-3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方法中,参照图8所示,与移动终端对应的信息展示装置8包括:
确定模块81,用于确定移动终端待投屏至增强现实设备的投屏界面;其中,移动终端与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
获得模块82,用于获得触发事件,并基于触发事件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
第一处理模块83,用于将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
发送模块84,用于发送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给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增强现实设备在自身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获得模块82,还用于获得针对移动终端的第一操作;其中,第一操作具有第一操作信息;第一处理模块83,还用于若第一操作信息表征启动应用程序,生成触发事件;其中,应用程序用于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获得模块82,还用于获得对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其中,输入操作具有第二操作信息;第一处理模块83,还用于若第二操作信息表征移动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的位置,生成移动指令;发送模块84,还用于发送移动指令给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增强现实设备响应移动指令并移动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的位置。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83,还用于将投屏界面的内容的编辑操作与移动终端的移动操作进行关联;获得模块82,还用于获得对移动终端的移动操作,并确定终端的移动操作对应的移动轨迹;第一处理模块83,还用于若移动轨迹表征编辑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基于移动轨迹生成编辑指令;发送模块84,还用于发送编辑指令给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增强现实设备响应编辑指令并编辑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83,还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进入熄屏状态;或者,若显示屏的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从第一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二显示模式,并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投屏界面;其中,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屏呈现的内容少于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屏呈现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单元所执行的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图1-3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展示方法中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展示装置,该信息展示装置可以应用于图4-5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方法中,参照图9所示,与增强现实设备对应的信息展示装置9包括:
接收模块91,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其中,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相关联。
投射模块92,用于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其中,移动终端与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接收模块91,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移动指令;
与增强现实设备对应的信息展示装置9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93,用于响应移动指令并移动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的位置。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接收模块91,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编辑指令;
第二处理模块93,还用于响应编辑指令并编辑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投射模块92,还用于在虚拟屏幕上,控制增强现实设备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投屏界面;其中,增强现实设备能在与第二显示模式不同的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投屏界面,第一显示模式下虚拟屏幕呈现的内容少于第二显示模式下虚拟屏幕呈现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单元所执行的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图4-5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展示方法中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应用于图1-3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方法中,参照图10所示,该移动终端10包括:第一处理器1001、第一存储器1002和第一通信总线1003,其中:
第一通信总线1003用于实现第一处理器1001和第一存储器1002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一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信息展示程序,以实现如图1-3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所执行的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图1-3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展示方法中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强现实设备,该增强现实设备可以应用于图4-5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方法中,参照图11所示,该增强现实设备11包括:第二处理器1101、第二存储器1102和第二通信总线1103,其中:
第二通信总线1103用于实现第二处理器1101和第二存储器1102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二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1102中存储的信息展示程序,以实现如图4-5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所执行的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图4-5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展示方法中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示例,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例如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待投屏至增强现实设备的投屏界面;其中,移动终端与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
获得触发事件,并基于触发事件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
将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
发送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给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增强现实设备在自身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获得针对移动终端的第一操作;其中,第一操作具有第一操作信息;
若第一操作信息表征启动应用程序,生成触发事件;其中,应用程序用于在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获得对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其中,输入操作具有第二操作信息;
若第二操作信息表征移动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的位置,生成移动指令;
发送移动指令给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增强现实设备响应移动指令并移动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的位置。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将投屏界面的内容的编辑操作与移动终端的移动操作进行关联;
获得对移动终端的移动操作,并确定终端的移动操作对应的移动轨迹;
若移动轨迹表征编辑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基于移动轨迹生成编辑指令;
发送编辑指令给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增强现实设备响应编辑指令并编辑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进入熄屏状态;或者,
若显示屏的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从第一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二显示模式,并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投屏界面;其中,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屏呈现的内容少于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屏呈现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单元所执行的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图1-3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展示方法中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其中,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相关联;
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投屏界面;其中,移动终端与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移动指令;
响应移动指令并移动光标在投屏界面上的位置。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编辑指令;
响应编辑指令并编辑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
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虚拟屏幕上,控制增强现实设备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投屏界面;其中,增强现实设备能在与第二显示模式不同的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投屏界面,第一显示模式下虚拟屏幕呈现的内容少于第二显示模式下虚拟屏幕呈现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单元所执行的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图4-5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展示方法中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移动终端待投屏至增强现实设备的投屏界面;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
获得触发事件,并基于所述触发事件在所述投屏界面上创建光标;
将所述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
发送包含所述光标的所述投屏界面给所述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在自身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所述投屏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触发事件,包括:
获得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具有第一操作信息;
若所述第一操作信息表征启动应用程序,生成所述触发事件;其中,所述应用程序用于在所述投屏界面上创建所述光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光标的移动操作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对所述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其中,所述输入操作具有第二操作信息;
若所述第二操作信息表征移动所述光标在所述投屏界面上的位置,生成移动指令;
发送所述移动指令给所述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响应所述移动指令并移动所述光标在所述投屏界面上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光标的移动操作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进行关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投屏界面的内容的编辑操作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操作进行关联;
获得对所述移动终端的移动操作,并确定所述终端的移动操作对应的移动轨迹;
若所述移动轨迹表征编辑所述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基于所述移动轨迹生成编辑指令;
发送所述编辑指令给所述增强现实设备,以使得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响应所述编辑指令并编辑所述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包含所述光标的所述投屏界面给所述增强现实设备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进入熄屏状态;或者,
若所述显示屏的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二显示模式,并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所述投屏界面;其中,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显示屏呈现的内容少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显示屏呈现的内容。
6.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光标的投屏界面;其中,所述光标的移动操作与对所述移动终端的输入部件的输入操作相关联;
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所述投屏界面;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建立有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所述投屏界面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移动指令;
响应所述移动指令并移动所述光标在所述投屏界面上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所述投屏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编辑指令;
响应所述编辑指令并编辑所述光标所处位置对应的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增强现实设备的虚拟屏幕上投射所述投屏界面,包括:
在所述虚拟屏幕上,控制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在第二显示模式下显示所述投屏界面;其中,所述增强现实设备能在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不同的第一显示模式下显示所述投屏界面,第一显示模式下所述虚拟屏幕呈现的内容少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下所述虚拟屏幕呈现的内容。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或者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展示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20765.5A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3064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0765.5A CN112306443A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0765.5A CN112306443A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6443A true CN112306443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36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0765.5A Pending CN112306443A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644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7203A (zh) * 2021-07-05 2021-09-10 浙江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089878A (zh) * 2021-10-21 2022-02-25 吕贺 远程控制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48655A (zh) * 2021-04-28 2022-10-28 闪耀现实(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6450000A (zh) * 2022-01-07 2023-07-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触控屏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8066A (zh) * 2014-10-15 2016-04-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用设备来处理画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95084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装置
WO2017047931A1 (ko) * 2015-09-17 2017-03-23 주식회사 한컴플렉슬 터치 입력에 기초한 개체의 이동 또는 복사가 가능한 터치스크린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8646997A (zh) * 2018-05-14 2018-10-12 刘智勇 一种虚拟及增强现实设备与其他无线设备进行交互的方法
CN111061445A (zh) * 2019-04-26 2020-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和计算设备
US20200201515A1 (en) * 2018-12-19 2020-06-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ugmented realit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8066A (zh) * 2014-10-15 2016-04-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用设备来处理画面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47931A1 (ko) * 2015-09-17 2017-03-23 주식회사 한컴플렉슬 터치 입력에 기초한 개체의 이동 또는 복사가 가능한 터치스크린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6095084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08646997A (zh) * 2018-05-14 2018-10-12 刘智勇 一种虚拟及增强现实设备与其他无线设备进行交互的方法
US20200201515A1 (en) * 2018-12-19 2020-06-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ugmented reality device
CN111061445A (zh) * 2019-04-26 2020-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和计算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8655A (zh) * 2021-04-28 2022-10-28 闪耀现实(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77203A (zh) * 2021-07-05 2021-09-10 浙江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089878A (zh) * 2021-10-21 2022-02-25 吕贺 远程控制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50000A (zh) * 2022-01-07 2023-07-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触控屏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06443A (zh)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存储介质
EP345419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diting object
CN110580125B (zh) 显示界面的局部刷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3005920A1 (zh) 分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4037418A1 (zh) 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9293108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of using the same
WO2023030306A1 (zh) 视频编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4046204A1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67660A (zh) 信息分享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148167A (zh) 控件设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573585A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终端
WO2022262722A1 (zh) 电子设备的响应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779977A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62721A1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750319A (zh) 一种会议平板交互方法、装置和会议平板
KR20230061519A (ko) 스크린 캡처 방법,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WO2023174328A1 (zh)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51659A1 (zh) 应用图标显示方法、装置
WO2023030307A1 (zh) 截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016476A1 (zh) 截屏方法及装置
WO2023025305A1 (zh) 应用图标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161265A1 (zh)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30205201A1 (en) Touch Control Presentation System and the Method thereof
CN115357173A (zh)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835578A (zh) 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