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3863A - 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能量回收方法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能量回收方法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3863A
CN112303863A CN202011120257.2A CN202011120257A CN112303863A CN 112303863 A CN112303863 A CN 112303863A CN 202011120257 A CN202011120257 A CN 202011120257A CN 112303863 A CN112303863 A CN 112303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wer supply
fan
air conditione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02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洋
何成军
单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202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38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3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3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能量回收方法及空调,所述电路包括压缩机单元,用于控制压缩机运行;风机驱动单元,用于控制风机运行;主控板,用于开启所述压缩机单元和所述风机单元的电源继电器;供电单元,用于给所述主控板、所述压缩机单元和所述风机单元供电;能量回收单元,连接在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主控板之间,用于回收所述压缩机单元产生的再生电势能并在空调待机时给所述主控板供电,从而实现再生电势能的回收再利用,进一步在保护电路的同时使空调更加节能。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能量回收方法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能量回收方法和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因压缩机在工作频率下降过程中,将处于再生制动状态,此时拖动系统的动能要反馈到直流电路中,使直流电压不断上升,如果不及时消耗掉这部分再生电能,就会直接作用于变频器的直流电路部分,轻者,变频器会报故障,重者,则会损害变频器。
现有技术中,制动电阻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保护变频器不受电机再生电能的危害。同时,制动电阻将电机快速制动过程中的再生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这样再生电能就不会反馈到电源电网络中,不会造成电网电压波动,从而起到了保证电源网络的平稳运行的作用,但现有制动电阻仅把快速制动过程中的再生电能转换为热能,造成能量浪费,同时还需要额外增加硬件成本。
因此,如何将压缩机快速制动产生的再生电能进行储存,并将这部分电能利用起来,是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压缩机快速制动产生的再生电能进行储存并利用的技术问题,所述电路包括:
压缩机单元,用于控制压缩机运行;
风机驱动单元,用于控制风机运行;
主控板,用于开启所述压缩机单元和所述风机单元的电源继电器;
供电单元,用于给所述主控板、所述压缩机单元和所述风机单元供电;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
能量回收单元,连接在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主控板之间,用于回收所述压缩机单元产生的再生电势能并在空调待机时给所述主控板供电。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单元的第二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二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单元的第一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一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二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四端连接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一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五端与所述主控板的第二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四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六端与所述主控板的第一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四端,所述压缩机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三端相连,所述风机单元的第四端与所述主控板的第三端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能量回收单元包括:
储能电池,用于储存电能并在空调待机时给所述主控板供电;
DC-DC模块,用于将所述压缩机单元产生的再生电势能储存到所述储能电池。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C-DC模块的第一端为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二端,所述DC-DC模块的第二端为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一端,所述DC-DC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池的第二端,所述DC-DC模块的第四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池的第一端,所述储能电池的第三端为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三端,所述储能电池的第四端为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四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单元包括:
交流电源,用于提供交流电压;
LLC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压转化成直流电压并给所述主控板供电;
整流硅桥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压转化成直流电压;
电解电容,用于对所述整流硅桥模块转化后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硅桥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三端,所述整流硅桥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所述整流硅桥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端,所述整流硅桥模块的第四端与所述电解电容的第一端的共接点为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端,所述整流硅桥模块的第五端与所述电解电容的第二端的共接点为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端,所述LLC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三端,所述LLC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四端,所述交流电源的第四端与所述LLC模块的第二端的共接点为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三端,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三端与所述LLC模块的第一端的共接点为所述供电单元的第四端,所述LLC模块的第三端为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五端,所述LLC模块的第四端为所述供电单元的第六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单元包括风机驱动板和风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一端为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一端,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二端为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二端,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三端为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三端,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四端连接风机,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五端为所述风机单元的第四端。
相应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
冷媒循环回路,使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四通阀和减压器组成回路中进行循环;
压缩机,用于进行将低温低压冷媒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冷媒气体并排至冷凝器的工作;
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其中,一个为冷凝器进行工作,另一个为蒸发器进行工作;
四通阀,用于控制所述冷媒回路中冷媒流向,以使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进行切换;
以及包括如上所述的空调电压控制电路。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能量回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空调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空调处于开启状态且母线电压高于预设阈值时,将再生电势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到储能电池;
当空调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储能电池给主控板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能量回收方法及空调,所述电路包括供电单元、主控板、压缩机单元、风机单元和能量回收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单元的第二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二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单元的第一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一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二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四端连接在风机单元的第一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五端与所述主控板的第二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四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六端与所述主控板的第一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四端,从而实现压缩机产生的再生电势能的回收再利用,进一步在保护电路的同时使空调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空调的结构的概要的电路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母线电压变化曲线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空调;2:室外机;3:室内机;10:制冷剂回路;11:压缩机;12:四通阀;13:室外热交换器;
14:膨胀阀;16:室内热交换器;21:室外风扇;31:室内风扇;32:室内温度传感器;33: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空调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图1中示出空调1电路结构,该空调1具备制冷剂回路10,通过使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循环,能够执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使用连接配管4连接于室内机3和室外机2,以形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制冷剂回路10中具备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3、膨胀阀14、储液器15和室内热交换器16。其中,室内热交换器16和室外热交换器13,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来工作。压缩机11从吸入口吸入制冷剂,将在内部压缩后的制冷剂从排出口对室内热交换器16排出。压缩机11是进行基于逆变器的转速控制的容量可变的逆变器压缩机,四通阀12,在制热和制冷之间进行切换。
室外热交换器13具有用于使制冷剂经由储液器15在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之间流通的第一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制冷剂在与膨胀阀14之间流通的第二出入口。室外热交换器13使在连接于室外热交换器13的第二出入口与第一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未图示)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膨胀阀14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与室内热交换器16之间。膨胀阀14具有使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与室内热交换器16之间流动的制冷剂膨胀而减压的功能。膨胀阀14构成为能够变更开度,通过减小开度,使得通过膨胀阀14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增加,通过增大开度,使得通过膨胀阀14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减。这样的膨胀阀14在制热运转中使从室内热交换器16朝向室外热交换器13流动的制冷剂膨胀而减压。此外,即使安装在制冷剂回路10中的其它器件的状态不变化,当膨胀阀14的开度变化时,在制冷剂回路10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也会变化。
室内热交换器16具有用于使液体制冷剂在与膨胀阀14之间流通的第二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气体制冷剂在与压缩机11的排出口之间流通的第一出入口。室内热交换器16使在连接于室内热交换器16的第二出入口与第一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之间配置有储液器15。在储液器15中,从室外热交换器13流向压缩机11的制冷剂被分离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并且,从储液器15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主要供给气体制冷剂。
室外机2还具备室外风扇21,该室外风扇21产生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3的室外空气的气流,以促使在传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该室外风扇21由能够变更转速的室外风扇马达21A驱动。此外,室内机3具备室内风扇31,该室内风扇31产生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6的室内空气的气流,以促进在传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该室内风扇31由能够变更转速的室内风扇马达31A驱动。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路包括:
压缩机单元104,用于控制压缩机运行;
风机驱动单元105,用于控制风机运行;
主控板103,用于开启所述压缩机单元和所述风机单元的电源继电器;
供电单元101,用于给所述主控板、所述压缩机单元和所述风机单元供电;
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02,连接在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主控板之间,用于回收所述压缩机单元产生的再生电势能并在空调待机时给所述主控板供电。
为了准确回收压缩机单元产生的再生电势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单元101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单元104的第二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02的第二端,所述供电单元101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单元104的第一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02的第一端,所述供电单元101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风机单元105的第二端,所述供电单元101的第四端连接在风机单元105的第一端,所述供电单元101的第五端与所述主控板103的第二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02的第四端,所述供电单元101的第六端与所述主控板103的第一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02的第四端,所述压缩机单元104的第三端与风机单元105的第三端相连,所述风机单元105的第四端与主控板103的第三端相连。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能量回收单元102并连在压缩机单元104的电源两端,当压缩机因高压或过热保护需要强制降频时,因转动惯量,快速降频的压缩机会产生再生电动势(见图2中箭头处),压缩机单元104会使母线电压(P/N间)迅速升高,此时能量回收单元102动作,将母线上的再生电势进行储能,同时起到保护变频器的作用,当空调处于待机时,主控板103切断压缩机驱动板和风机驱动板的电源继电器,此时由能量回收单元102给主控板103供电,从而实现能量回收再利用,节约了电能。
为了准确的回收再生电势能,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02包括:
储能电池,用于储存电能并在空调待机时给所述主控板供电;
DC-DC模块,用于将所述压缩机单元产生的再生电势能储存到所述储能电池。
为了准确回收再生电势能并储存,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C-DC模块的第一端为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02的第二端,所述DC-DC模块的第二端为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02的第一端,所述DC-DC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池的第二端,所述DC-DC模块的第四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池的第一端,所述储能电池的第三端为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02的第三端,所述储能电池的第四端为所述能量回收单元102的第四端。
具体的,DC-DC模块(储能电池充电适配器),在空调压缩机正常工作时并不会介入,只有当母线电压升高到其设定工作电压时,才开始将母线电压转换成电池充电电压,使用储能电池进行储能,当母线电压低于其设定工作电压后,其不再进行能量转换回收,等待下一次母线电压上升。可选的,为了增加储能电池的充电时间和次数并提高压缩机降频效率,可以加快压缩机降频速度,以便产生更多的再生电能,进行更多的能量回收。
本申请母线电压变化曲线见图3所示,当压缩机快速降频时,母线电压会迅速升高,从而触发DC-DC模块工作,进入储能电池充电中,因电池储能,可以将升高的母线电压迅速消耗降低,从而保护变频器,同时将能量进行回收利用,进行暂存。当空调停机后,主控板控制压缩机驱动板继电器断开,此时母线电压降低到零,此时由储能电池给主控板进行供电,从而实现零瓦待机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能量回收单元,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进一步准确的给各个模块供电,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单元101包括:
交流电源,用于提供交流电压;
LLC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压转化成直流电压并给所述主控板供电;
整流硅桥模块UR,用于将所述交流电压转化成直流电压;
电解电容C,用于对所述整流硅桥模块转化后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
需要说明的是,整流硅桥模块UR将交流电压变成脉动的直流电压,在整流硅桥模块UR后接入电解电容C,利用其充放电特性,使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压变成相对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从而完成滤波。
为了给各个模块提供合适的电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硅桥模块UR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三端,所述整流硅桥模块UR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所述整流硅桥模块UR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端,所述整流硅桥模块UR的第四端与所述电解电容C的第一端的共接点为所述供电单元101的第一端,所述整流硅桥模块UR的第五端与所述电解电容C的第二端的共接点为所述供电单元101的第二端,所述LLC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三端,所述LLC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四端,所述交流电源的第四端与所述LLC模块的第二端的共接点为所述供电单元101的第三端,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三端与所述LLC模块的第一端的共接点为所述供电单元101的第四端,所述LLC模块的第三端为所述供电单元101的第五端,所述LLC模块的第四端为所述供电单元101的第六端。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交流电源为380V交流电压,该380V交流电压经过整流硅桥模块UR后,转化为直流电压,经电解电容后为变频器提供压缩机正常运转电能,风机单元连接交流电源的一根火线L3和零线N,其供电两端电压为220V交流电,在风机驱动板内使用自有硅桥进行AC-DC(交流变直流)转换。主控板103由LLC模块进行供电,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36V直流电,进行电源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供电单元,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准确的控制风机,在本申请的一些事实例中,所述风机单元105包括风机驱动板和风机。
为了保证风机正常运行,在本申请的一些事实例中,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一端为所述风机单元105的第一端,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二端为所述风机单元105的第二端,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三端为所述风机单元105的第三端,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四端连接风机,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五端为所述风机单元的第四端。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驱动板接收主控板103的控制指令,并控制风机的运行,可选的,风机驱动板中还包括整流硅桥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220V交流电压转化成直流电压。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能量回收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空调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空调处于开启状态且母线电压高于预设阈值时,将再生电势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到所述能量回收单元;
当所述空调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给所述主控板供电。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当空调处于开启状态,且母线电压高于预设阈值时,该预设阈值可以根据保护电路的需求自行设置,能量回收单元将再生电势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到所述能量回收单元,该能量回收单元包括DC-DC模块,和储能电池,DC-DC模块用于将电势能转化为可供储能电池充电的电能,当空调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能量回收单元中的储能电池给主控板供电,从而实现零瓦特待机。
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单元的第二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二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单元的第一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一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二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四端连接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一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五端与所述主控板的第二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四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六端与所述主控板的第一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四端,所述压缩机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三端相连,所述风机单元的第四端与所述主控板的第三端相连;从而对压缩机产生的再生势能进行回收再利用,可实现节能,同时去除了现有刹车电路的复杂操作,改为简单的硬件控制,无需软件干预即可进行变频器的保护,并且通过储能电池给主控板供电可实现真正意义的零瓦待机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包括:
压缩机单元,用于控制压缩机运行;
风机驱动单元,用于控制风机运行;
主控板,用于开启所述压缩机单元和所述风机单元的电源继电器;
供电单元,用于给所述主控板、所述压缩机单元和所述风机单元供电;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
能量回收单元,连接在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主控板之间,用于回收所述压缩机单元产生的再生电势能并在空调待机时给所述主控板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单元的第二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二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单元的第一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一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二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四端连接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一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五端与所述主控板的第二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四端,所述供电单元的第六端与所述主控板的第一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四端,所述压缩机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三端相连,所述风机单元的第四端与所述主控板的第三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单元包括:
储能电池,用于储存电能并在空调待机时给所述主控板供电;
DC-DC模块,用于将所述压缩机单元产生的再生电势能储存到所述储能电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的第一端为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二端,所述DC-DC模块的第二端为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一端,所述DC-DC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池的第二端,所述DC-DC模块的第四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池的第一端,所述储能电池的第三端为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三端,所述储能电池的第四端为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的第四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
交流电源,用于提供交流电压;
LLC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压转化成直流电压并给所述主控板供电;
整流硅桥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压转化成直流电压;
电解电容,用于对所述整流硅桥模块转化后的直流电压进行滤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硅桥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三端,所述整流硅桥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所述整流硅桥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端,所述整流硅桥模块的第四端与所述电解电容的第一端的共接点为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端,所述整流硅桥模块的第五端与所述电解电容的第二端的共接点为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端,所述LLC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三端,所述LLC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四端,所述交流电源的第四端与所述LLC模块的第二端的共接点为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三端,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三端与所述LLC模块的第一端的共接点为所述供电单元的第四端,所述LLC模块的第三端为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五端,所述LLC模块的第四端为所述供电单元的第六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单元包括风机驱动板和风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一端为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一端,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二端为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二端,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三端为所述风机单元的第三端,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四端连接风机,所述风机驱动板的第五端为所述风机单元的第四端。
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
冷媒循环回路,使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四通阀和减压器组成回路中进行循环;
压缩机,用于进行将低温低压冷媒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冷媒气体并排至冷凝器的工作;
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其中,一个为冷凝器进行工作,另一个为蒸发器进行工作;
四通阀,用于控制所述冷媒回路中冷媒流向,以使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进行切换;
以及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电压控制电路。
10.一种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空调处于开启状态且母线电压高于预设阈值时,将再生电势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到所述能量回收单元;
当所述空调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所述能量回收单元给所述主控板供电。
CN202011120257.2A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能量回收方法及空调 Pending CN1123038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0257.2A CN112303863A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能量回收方法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0257.2A CN112303863A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能量回收方法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3863A true CN112303863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28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0257.2A Pending CN112303863A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能量回收方法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38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3009A (zh) * 2021-10-28 2022-01-28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风扇转速控制系统、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以及工程机械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7485A (ja) * 1999-03-30 2000-10-13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用コンプレッサモータ制御装置
CN101090253A (zh) * 2006-06-16 2007-12-1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压缩机控制部
CN201113564Y (zh) * 2007-10-26 2008-09-10 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压缩机能量再生控制装置
CN201173637Y (zh) * 2008-03-13 2008-12-31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风冷式制冷热泵空调
CN102801378A (zh) * 2011-05-27 2012-11-28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电机控制装置以及具备它的空气调节机
CN102889649A (zh) * 2011-07-18 2013-01-23 王康平 一种空调器
JP2016167901A (ja) * 2015-03-09 2016-09-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同期機用制御装置、圧縮機、電気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7485A (ja) * 1999-03-30 2000-10-13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用コンプレッサモータ制御装置
CN101090253A (zh) * 2006-06-16 2007-12-1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压缩机控制部
CN201113564Y (zh) * 2007-10-26 2008-09-10 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压缩机能量再生控制装置
CN201173637Y (zh) * 2008-03-13 2008-12-31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风冷式制冷热泵空调
CN102801378A (zh) * 2011-05-27 2012-11-28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电机控制装置以及具备它的空气调节机
CN102889649A (zh) * 2011-07-18 2013-01-23 王康平 一种空调器
JP2016167901A (ja) * 2015-03-09 2016-09-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同期機用制御装置、圧縮機、電気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3009A (zh) * 2021-10-28 2022-01-28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风扇转速控制系统、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以及工程机械
CN113983009B (zh) * 2021-10-28 2023-10-27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风扇转速控制系统、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以及工程机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4579B2 (en) Converter circuit and motor driving apparatus
US7614245B2 (en) Fuel cell power generation refrigerating system
JP6732126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EP3523875B1 (en) Variable speed drive with a battery
CN112303863A (zh) 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能量回收方法及空调
JP2001178177A (ja) 電動機駆動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13328661A (zh) 一种变频空调器及一种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电路和方法
CN215216784U (zh) 一种电池冷却与机组一体制冷系统
CN214665074U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14857742A (zh) 空调器和供电电路的故障控制方法
CN112303864A (zh) 一种空调电压控制电路、能量回收方法和空调
CN113685963B (zh) 一种空调净化控制电路和空调器
CN113883703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JP2014090637A (ja) 太陽電池システム
CN213402828U (zh) 一种三相无电解电容变频器电路和空调
CN213542795U (zh) 一种室内机待机功耗控制电路和空调器
CN213395630U (zh) 一种室外空调器
CN112212460B (zh) 一种空调器和停机控制方法
CN213395621U (zh)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控制电路及空调器
CN216693841U (zh) 一种蓄能装置及空调器
CN112306134B (zh) 一种空调基板供电保护电路和空调
CN213273116U (zh) 一种空调器压缩机软启动电路及空调器
CN2761998Y (zh) 储能式空调
CN217464707U (zh) 一种空调器
CN112254313B (zh) 一种空调器和交流电压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