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3852B - 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03852B CN112303852B CN202011192305.9A CN202011192305A CN112303852B CN 112303852 B CN112303852 B CN 112303852B CN 202011192305 A CN202011192305 A CN 202011192305A CN 112303852 B CN112303852 B CN 1123038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heat exchanger
- outdoor heat
- air
- outdoor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外机。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外机存在的通过设置加热装置来避免融霜过程中结冰会导致空调的成本增加,且存在漏电隐患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通过判断室外换热器在冷媒管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是否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并在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并非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时,则控制风扇朝向室外换热器吹风。如此,当室外换热器的实际温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结冰温度值时,表明室外换热器的翅片容易挂冰,此时通过风扇向室外换热器吹风,能使室外换热器上的融霜水迅速流下,从而防止了室外换热器挂冰导致除霜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两部分,空调机组在制热时,室外机中的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吸热,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室外空气中的湿气会在室外换热器上凝结成霜,导致降低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以及空调机组的制热效果。这时,还需要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
在除霜过程中,室外机中的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放热以融化室外换热器表面的霜,由于产生的融霜水的流速慢,融霜水很容易在室外换热器的翅片、翅片的固定板以及接水盘上挂冰,导致除霜不彻底。目前的室外机一般会在翅片固定板及接水盘上设置加热装置,以避免在融霜过程中结冰。
但是,室外机中设置加热装置会导致空调的成本增加,且存在漏电隐患的问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外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外机存在的通过设置加热装置来避免融霜过程中结冰会导致空调的成本增加,且存在漏电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外机。
首先,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中,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风扇以及位于所述风扇下部的室外换热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除霜模式下获取所述室外换热器在冷媒管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判断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是否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若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并非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则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室外换热器吹风。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除霜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室外换热器吹风时,所述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能覆盖所述室外换热器朝向所述风扇的一侧;或者,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在所述室外换热器朝向所述风扇的一侧之间往复移动。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除霜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室外换热器吹风之前,在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结冰温度值的所有实际温度值中确定实际温度值所对应的最大的高度位置,并将所述室外换热器在最大的高度位置处的横截面确定为吹风横截面;以及,在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室外换热器吹风时,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能覆盖所述吹风横截面或者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在所述吹风横截面的边界之间往复移动。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除霜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当所述风扇的出风角度范围能够调节时,在所述风扇的出风角度与所述吹风横截面所在的高度位置的映射关系中,所述风扇的出风角度范围随所述吹风横截面所在的高度位置的增大而增大,以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能覆盖所述吹风横截面;或者当所述风扇的摆风角度范围能够绕垂直于其主轴的轴线调节时,在所述风扇的摆风角度范围与所述吹风横截面所在的高度位置的映射关系中,所述风扇的摆风角度范围随所述吹风横截面所在的高度位置的增大而增大,以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在所述吹风横截面的边界之间往复移动。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除霜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判断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是否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时,按照高度位置由大到小的顺序将不同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与所述预设结冰温度值进行比较,直至所述实际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结冰温度值,并将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结冰温度值的实际温度值对应的高度位置处的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横截面确定为吹风横截面;以及,在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室外换热器吹风时,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能覆盖所述吹风横截面或者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在所述吹风横截面的边界之间往复移动。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除霜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室外换热器吹风时,每隔设定时间重新获取所述室外换热器在冷媒管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除霜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空调室外机退出除霜模式后,控制所述风扇的出风面背向所述室外换热器。
然后,在本发明提供的采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的空调室外机中,所述空调室外机的风扇包括轮毂、多个叶片、第一主电机、第一副电机、第一主齿轮和第一副齿轮;多个所述叶片绕所述轮毂的轴线间隔设置在所述轮毂的外周,所述第一主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轮毂同轴连接;所述叶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轮毂上,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轮毂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副齿轮;所述轮毂上设置有第一副电机,所述第一副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主齿轮,所述第一副电机设置成驱动所述第一副齿轮与所述第一主齿轮进行啮合传动,使所述叶片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调节所述风扇的出风角度范围。
同时,在本发明提供的采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的空调室外机中,所述空调室外机的风扇包括轮毂、叶片、机架、第二主电机、第二副电机、第二副齿轮和第二主齿轮;多个所述叶片绕所述轮毂的轴线间隔设置在所述轮毂的外周,所述第二主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轮毂同轴连接;所述第二主电机的外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转轴沿着所述第二主电机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副齿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二副电机,所述第二副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主齿轮,所述第二副电机设置成驱动所述第二主齿轮与所述第二副齿轮进行啮合传动,以使所述轮毂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以调节所述风扇的摆风角度范围。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外机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调室外机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管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通过判断室外换热器在冷媒管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是否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并在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并非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时,则控制风扇朝向室外换热器吹风。如此,当室外换热器的实际温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结冰温度值时,表明室外换热器的翅片容易挂冰,此时通过风扇向室外换热器吹风,能使室外换热器上的融霜水迅速流下,从而防止了室外换热器挂冰导致除霜效果差的问题。
此外,在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外机中,风扇通过调整出风角度范围或者摆风角度范围,能够及时地朝室外换热器上存在挂冰风险的高度位置的吹风横截面及以下部分进行吹风,以提高室外换热器上的融霜水向下流动的效果,并进一步有效地防止了室外换热器挂冰导致除霜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外机。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中室外换热器与风扇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1的风扇中叶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1的风扇中第一主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2的风扇中第二主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2的风扇中第二副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室外换热器;11-翅片;12-冷媒管;13-温度传感器;14- 接水盘;
2-风扇;
21-轮毂;
22-叶片;
231-第一主电机;232-第二主电机;233-连接杆;234-固定环;235-第二转轴;
241-第一副电机;242-第二副电机;
251-第一主齿轮;252-第二主齿轮;
261-第一副齿轮;262-第二副齿轮;
27-导流罩;271-风栅;
28-机架;281-固定板;282-延伸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附图中空调室外机的风扇设置在其顶部,但是这种位置关系非一成不变的,在不偏离本发明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风扇也可以设置在空调室外机的前侧,且当风扇设置在空调室外机的前侧时,也能够应用本发明的除霜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外机存在的通过设置加热装置来避免融霜过程中结冰会导致空调的成本增加,且存在漏电隐患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风扇2及空调室外机。
首先,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风扇2中,如图3至图5所示,该风扇2包括轮毂21、多个叶片22、第一主电机231、第一副电机241、第一主齿轮251和第一副齿轮261;多个叶片22绕轮毂21 的轴线间隔设置在轮毂21的外周,第一主电机231的输出轴与轮毂21同轴连接;叶片22通过第一转轴(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在轮毂21上,第一转轴沿轮毂21的径向设置,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副齿轮261;轮毂21上设置有第一副电机241,第一副电机24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主齿轮251,第一副电机241设置成驱动第一副齿轮261与第一主齿轮251进行啮合传动,使叶片22绕第一转轴转动。
示例性地,轮毂21可以包括沿其轴向的轴套(图中未示出),第一主电机231的输出轴伸入轴套并与轴套固定连接。例如,第二主电机 232的输出轴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与轴套固定连接。
同时,为了防止第一主电机231带动轮毂21转动时,第一主电机231的输出轴与轴套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还可以将第一主电机231的输出轴沿其长度方向至少一侧设置成平面;同时,将轴套的轴孔沿其长度方向至少一侧设置成平面。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风扇2中,第一主电机231驱动轮毂21转动带动叶片22产生风量,第一副电机241驱动第一副齿轮261与第一主齿轮251进行啮合传动,使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在轮毂 21上的叶片22绕轮毂21的径向转动,以改变风扇2的风向。从而,在空调室外机除霜过程中,能够使风扇2朝室外换热器1吹风,并能够通过调整出风角度范围,及以下部分及时地朝室外换热器1上存在挂冰风险的高度位置的吹风横截面及以下部分进行吹风,保证存在挂冰风险的吹风横截面以下部分的融霜水快速流动,以提高室外换热器1上的融霜水向下流动的效果,并有效地防止了室外换热器1挂冰导致除霜效果差的问题。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风扇2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风扇2还包括导流罩27和机架28,导流罩27的一端设置有风栅271而另一端与机架28连接;第一主电机231的机壳连接在机架28上,并且第一主电机 231连接轮毂21的一端朝向风栅271。
示例性地,该导流罩27可以提高风进入空调室外机或者由空调室外机向外吹出的效率,导流罩27上的风栅271可以防止异物进入风扇 2和空调室外机,保证风扇2和空调室外机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导流罩 27通过机架28与第一主电机231进行连接,机架28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空调室外机的壳体上。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风扇2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风扇2还包括连接杆233和固定环234;连接杆233设置在第一主电机231的机壳上,连接杆233上具有第一连接孔;固定环234上具有第二连接孔;第一主电机231穿过固定环234且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将连接杆233和固定环234连接;第一主电机231通过固定环234连接在机架28上。
示例性地,第一主电机231的机壳两侧各设置一个连接杆233,两个连接杆233设置在固定环234的轴线两侧,以实现对第一主电机231与固定环234的可靠连接,并提高第一主电机231与机架28的连接强度。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风扇2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机架28包括固定板281和延伸臂282;固定板281连接在导流罩27的外侧,延伸臂282连接在固定板281背向导流罩27的一侧,第一主电机231通过固定环234连接在机架28的延伸臂282上。
示例性地,固定板281除了连接导流罩27和延伸臂282之外,固定板281还主要将风扇2连接在空调室外机的壳体上。该延伸臂282的一端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该固定板281上,该延伸臂282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固定环234上。
然后,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外机中,如图1和图2 所示,该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1和本【实施例1】中以上任一实施方式的风扇2;室外换热器1位于风扇2的下部;室外换热器1包括冷媒管 12和多个翅片11,多个翅片11平行于风扇2的轴线间隔设置,冷媒管12在多个翅片11之间横向延伸并来回穿插形成由上向下的冷媒流路。
示例性地,由于本【实施例1】中的空调室外机使用了上文及图3至图5说明的风扇2,从而在空调室外机除霜过程中,能够改变风扇 2的风向使其朝室外换热器1吹风,并能够通过调整风扇2的出风角度范围,使风扇2能及时地朝室外换热器1上存在挂冰风险的高度位置的吹风横截面及以下的部分进行吹风,以提高室外换热器1上的融霜水向下流动的效果,并有效地防止了室外换热器1挂冰导致除霜效果差的问题。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外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翅片11和/或冷媒管1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从而,能够通过该温度传感器13来检测室外换热器1表面的实际温度,并根据室外换热器1的实际温度来控制风扇2的风向和出风角度范围。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外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室外换热器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3有多个;多个温度传感器13分别设置在冷媒管12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
示例性地,室外换热器1的翅片11和/或冷媒管12上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13,多个温度传感器13分别设置在冷媒管12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由于同一高度位置的冷媒管12/翅片11的温度基本相同,所以在同一高度位置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13能基本满足在该高度位置的温度检测需求。如此,温度传感器13的该设置位置和数量能够匹配冷媒在由上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冷媒的温度逐渐将低且室外换热器1的挂冰风险逐渐增加的规律,从而能更好地根据室外换热器1不同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确定风扇2的出风角度范围,并进一步有效地防止了室外换热器1挂冰导致除霜效果差的问题。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外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空调室外机还包括接水盘14,接水盘14设置在室外换热器1的下部。从而,由室外换热器1流下来的融霜水能够通过接水盘14实现集中处理,避免空调室外机产生的融霜水乱排放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实施例2】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外机存在的通过设置加热装置来避免融霜过程中结冰会导致空调的成本增加,且存在漏电隐患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风扇2及空调室外机。
首先,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风扇2中,如图3、图6和图7所示,该风扇2包括轮毂21、多个叶片22、机架28、第二主电机232、第二副电机242、第二副齿轮262和第二主齿轮252;多个叶片22绕轮毂21的轴线间隔设置在轮毂21的外周,第二主电机232的输出轴与轮毂21同轴连接;第二主电机232的外周通过第二转轴235转动连接在机架28上,第二转轴235沿着第二主电机232的径向设置,第二转轴235 上设置有第二副齿轮262,机架28上设置有第二副电机242,第二副电机 24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主齿轮252,第二副电机242设置成驱动第二主齿轮252与第二副齿轮262进行啮合传动,以使轮毂21绕第二转轴235转动。
示例性地,第二转轴235的一端与第二主电机232固定连接,第二转轴235的另一端与机架28转动连接。风扇2可以通过机架28连接在空调室外机的壳体上,例如机架28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再固定连接在空调室外机的壳体上。第二主电机232带动轮毂21和叶片22绕第二转轴235可实现360度旋转,以实现对风扇2的风向调整。机架28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空调室外机的壳体上。
其中,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风扇2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轮毂21包括沿其轴向的轴套(图中未示出),第二主电机232的输出轴伸入轴套并与轴套连接,例如第二主电机232的输出轴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与轴套固定连接。为了防止第二主电机232带动轮毂21转动时,第二主电机232的输出轴与轴套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还可以将第一主电机231的输出轴沿其长度方向至少一侧设置成平面;同时,将轴套的轴孔沿其长度方向至少一侧设置成平面。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风扇2中,第二主电机232驱动轮毂21转动带动叶片22产生风量,第二副电机242驱动第二副齿轮262与第二主齿轮252进行啮合传动,使通过第二转轴235连接在机架28上的第二主电机232绕其径向转动。从而,在空调室外机除霜过程中,能够改变风扇2的风向使其朝室外换热器1吹风,并能够通过调整摆风角度范围,使风扇2及时地朝室外换热器1上存在挂冰风险的高度位置的吹风横截面及以下部分进行吹风,以提高室外换热器1上的融霜水向下流动的效果,并有效地防止了室外换热器1挂冰导致除霜效果差的问题。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风扇2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风扇2还包括连接杆233和固定环234;连接杆233设置在第二主电机232的机壳上,连接杆233上具有第一连接孔;固定环234上具有第二连接孔;第二主电机232穿过固定环234且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将连接杆233和固定环234连接;固定环234上连接有第二转轴235。
示例性地,第二主电机232的机壳两侧各设置一个连接杆233,两个连接杆233设置在固定环234的轴线两侧,以实现对第二主电机232与固定环234的可靠连接,并提高第二主电机232与固定环234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第二转轴235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固定环 234上。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风扇2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风扇2还包括导流罩27,导流罩27的一端设置有风栅271而另一端与机架28 连接。
示例性地,该导流罩27可以提高风进入空调室外机或者由空调室外机向外吹出的效率,导流罩27上的风栅271可以防止异物进入风扇 2,保证风扇2和空调室外机运行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风扇2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机架28包括固定板281和延伸臂282;固定板281连接在导流罩27的外侧,延伸臂282连接在固定板281背向导流罩27的一侧,第二副电机242设置在延伸臂282上,延伸臂282与第二转轴235转动连接。
示例性地,固定板281除了连接导流罩27和延伸臂282之外,固定板281还主要将风扇2连接在空调室外机的壳体上,即实现机架28与空调室外机的壳体的连接。该延伸臂282的一端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该固定板281上,该延伸臂282的另一端可以设置轴承或者供第二转轴235的一端转动的圆孔。
然后,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如图1和图2所示,该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1和本【实施例2】中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风扇2;室外换热器1位于风扇2的下部;室外换热器1包括冷媒管12和多个翅片11,多个翅片11平行于风扇2的轴线间隔设置,冷媒管12在多个翅片11之间横向延伸并来回穿插形成由上向下的冷媒流路。
示例性地,由于本【实施例2】中的空调室外机使用了上文及图3、图6和图7说明的风扇2,从而在空调室外机除霜过程中,能够改变风扇2的风向使其朝室外换热器1吹风,并能够通过调整风扇2的摆风角度范围,使风扇2能及时地朝室外换热器1上存在挂冰风险的高度位置的吹风横截面及以下的部分进行吹风,以提高室外换热器1上的融霜水向下流动的效果,并有效地防止了室外换热器1挂冰导致除霜效果差的问题。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外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室外换热器1的翅片11和/或冷媒管12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从而,能够通过该温度传感器13来检测室外换热器1表面的实际温度,并根据室外换热器1的实际温度来控制风扇2的风向和摆风角度范围。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外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室外换热器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3有多个;多个温度传感器13分别设置在冷媒管12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
示例性地,室外换热器1的翅片11和/或冷媒管12上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13,多个温度传感器13分别设置在冷媒管12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同一高度位置的冷媒管12/翅片11的温度基本相同,所以在同一高度位置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13能基本满足在该高度位置的温度检测需求。如此,温度传感器13的该设置位置和数量能够匹配冷媒在由上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冷媒的温度逐渐将低且室外换热器1的挂冰风险逐渐增加的规律,从而能更好地根据室外换热器1不同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确定风扇2的摆风角度范围,并进一步有效地防止了室外换热器1挂冰导致除霜效果差的问题。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外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空调室外机还包括接水盘14,接水盘14设置在室外换热器1的下部。从而,由室外换热器1流下来的融霜水能够通过接水盘14实现集中处理,避免空调室外机产生的融霜水乱排放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实施例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外机存在的通过设置加热装置来避免融霜过程中结冰会导致空调的成本增加,且存在漏电隐患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外机。
首先,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中,请参照图1至图7,该空调室外机包括风扇2以及位于风扇2下部的室外换热器1。如图8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1、在除霜模式下获取室外换热器1在冷媒管12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
S2、判断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是否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
S3、若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并非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则控制风扇2朝向室外换热器1吹风。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在空调室外机在室外换热器1中,多个翅片11一般沿竖直方向设置,冷媒管12横向穿过多个翅片11,然后相邻的两个横向设置的冷媒管12之间通过弯管连接以形成冷媒流路。冷媒在流动过程中由冷媒管12最上方的入口端进入,经过多个横向设置的冷媒管12之后由冷媒管12最下方的出口流出。同时,在空调室外机除霜过程中,冷媒刚开始进入冷媒管12时的温度较高,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放热对翅片11和冷媒管12进行融霜,冷媒的温度在流动过程中逐渐降低。由于室外换热器1下部温度较低,且融霜水都是向下流动,所以室外换热器 1由上向下挂冰的风险逐渐增加。空调室外机在室外换热器1的冷媒管12 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以通过这些温度传感器13来检测室外换热器1在冷媒管12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
本实施例中的预设结冰温度值为根据融霜水在流动过程中结冰的难易程度确定的温度值,例如该预设结冰温度值可以为-20℃或者其他值。可以理解的是,若预设结冰温度值设置的越高,则能更好地保证空调室外机避免挂冰,但同时风扇2的工作时间也较长;若预设结冰温度值设置的越低,保证空调室外机避免挂冰的可靠性会降低,但同时风扇2的工作时间会缩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该预设结冰温度值的具体数值。
空调机组在制热或者制冷时,空调室外机的风扇2的出风面一般是背向室外换热器1的,即风扇2向外吹风。本实施例为了防止室外换热器1挂冰,在除霜时,若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并非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即室外换热器1某处的实际温度较低且容易发生挂霜现象,则控制风扇2朝向室外换热器1吹风。
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室外机退出除霜模式后,可以控制风扇2的出风面背向室外换热器1。
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通过判断室外换热器1在冷媒管12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是否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并在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并非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时,则控制风扇2朝向室外换热器1吹风。如此,当室外换热器1的实际温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结冰温度值时,表明室外换热器1的翅片11容易挂冰,此时通过风扇向室外换热器1吹风,能使室外换热器1上的融霜水迅速流下,从而防止了室外换热器1挂冰导致除霜效果差的问题。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除霜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3中在控制风扇2朝向室外换热器1吹风时,该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使风扇2的出风面能覆盖室外换热器1朝向风扇2的一侧;或者,使风扇2的出风面在室外换热器1朝向风扇2的一侧之间往复移动。
示例性地,在如图4和图5所示的风扇2中,第一主电机231 驱动轮毂21转动带动叶片22产生风量,第一副电机241驱动第一副齿轮 261与第一主齿轮251进行啮合传动,使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在轮毂21上的叶片22绕轮毂21的径向转动。从而,在空调室外机除霜过程中,能够改变风扇2的风向使其朝室外换热器1吹风,并能够通过调整出风角度范围,使风扇2的出风面能覆盖室外换热器1朝向风扇2的一侧。从而,能够使风扇2及时地朝室外换热器1整体进行吹风,以提高室外换热器1上的融霜水向下流动的效果,并有效地防止了室外换热器1挂冰导致除霜效果差的问题。
此外,在如图6和图7所示的风扇2中,第二主电机232驱动轮毂21转动带动叶片22产生风量,第二副电机242驱动第二副齿轮262与第二主齿轮252进行啮合传动,使通过第二转轴235连接在机架28上的第二主电机232绕其径向转动。从而,在空调室外机除霜过程中,能够改变风扇2的风向使其朝室外换热器1吹风,并能够通过调整风扇2的摆风角度范围,即能够使风扇2的出风面在室外换热器1朝向风扇2的一侧之间往复移动。从而,能够使风扇2及时地朝室外换热器1整体进行吹风,以提高室外换热器1上的融霜水向下流动的效果,并有效地防止了室外换热器1挂冰导致除霜效果差的问题。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除霜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3控制风扇2朝向室外换热器1吹风之前,在小于或等于预设结冰温度值的所有实际温度值中确定实际温度值所对应的最大的高度位置,并将室外换热器1在最大的高度位置处的横截面确定为吹风横截面;以及,在步骤S3中控制风扇2朝向室外换热器 1吹风时,使风扇2的出风面能覆盖吹风横截面或者使风扇2的出风面在吹风横截面的边界之间往复移动。
示例性地,由于室外换热器1中冷媒由上向下流动,所以室外换热器1上部的温度较高而下部的温度较低,在小于或等于预设结冰温度值的所有实际温度值中确定实际温度值所对应的最大的高度位置之后,可以只向室外换热器1容易挂冰的部位吹风,以提高防止室外换热器1挂冰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和图5所示的风扇2通过调整出风角度范围,风扇2的出风面能覆盖吹风横截面;如图6和图7所示的风扇2通过调整摆风角度范围,能够使风扇2的出风面在吹风横截面的边界之间往复移动。如此,风扇2的出风能够吹到室外换热器1的吹风横截面及以下的部分,以加速室外换热器1的吹风横截面以下部分的融霜水向下流动。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除霜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吹风横截面的位置越高则该高度位置的横向设置的冷媒管12的位置越高,风扇2需要更大的出风角度范围或者摆风角度范围才能保证吹到室外换热器1的吹风横截面及以下的部分。
所以,在步骤S3中,当风扇2的出风角度范围能够调节时(参照图4和图5及上文的介绍),在风扇2的出风角度与吹风横截面所在的高度位置的映射关系中,风扇2的出风角度范围随吹风横截面所在的高度位置的增大而增大,以使风扇2的出风面能覆盖吹风横截面;或者当风扇2 的摆风角度范围能够绕垂直于其主轴的轴线调节时(参照图6和图7),在风扇2的摆风角度范围与吹风横截面所在的高度位置的映射关系中,风扇2的摆风角度范围随吹风横截面所在的高度位置的增大而增大,以使风扇2的出风面在吹风横截面的边界之间往复移动。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除霜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2中在判断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是否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时,按照高度位置由大到小的顺序将不同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与预设结冰温度值进行比较,直至实际温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结冰温度值,并将小于或等于预设结冰温度值的实际温度值对应的高度位置处的室外换热器1的横截面确定为吹风横截面;以及,步骤S3中在控制风扇2朝向室外换热器1吹风时,使风扇2的出风面能覆盖吹风横截面(可以通过图4和图5所示的风扇2实现)或者使风扇2的出风面在吹风横截面的边界之间往复移动(可以通过图6和图7所示的风扇2实现)。
示例性地,通过在短时间内由上向下逐个地判断室外换热器1的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是否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使得判断过程更简单,提高了本实施例的除霜控制方法运行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除霜控制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当室外换热器1的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时,虽然不需要执行步骤S3,但由于室外换热器1表面的温度会动态变化,所以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检测一次,以保证能及时避免室外换热器1发生挂冰,或者削弱室外换热器1挂冰的严重程度。
所以,该除霜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控制风扇2朝向室外换热器1吹风时,每隔设定时间重新获取室外换热器1在冷媒管12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文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详细步骤,但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步骤进行组合、拆分及调换顺序,如此修改后的技术方案并没有改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因此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可以同时获取室外换热器1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在获取室外换热器1各高度位置的全部实际温度值后再与预设结冰温度值进行比较;此外,还可以按照由上向下的顺序逐个获取室外换热器1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比较之后根据需要再获取室外换热器1 的下一个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将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作为程序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除霜控制方法的空调室外机中,如图1至图5所示,该空调室外机的风扇2包括轮毂21、多个叶片22、第一主电机231、第一副电机241、第一主齿轮251和第一副齿轮261;多个叶片22绕轮毂21的轴线间隔设置在轮毂21的外周,第一主电机231的输出轴与轮毂21同轴连接;叶片22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轮毂21上,第一转轴沿轮毂21的径向设置,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副齿轮 261;轮毂21上设置有第一副电机241,第一副电机24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主齿轮251,第一副电机241设置成驱动第一副齿轮261与第一主齿轮 251进行啮合传动,使叶片22绕第一转轴转动,以调节风扇2的出风角度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该空调室外机及其中风扇2的详细说明请参见【实施例1】。此外,本实施例说明的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除霜控制方法的空调室外机,是指空调机组中采用该实施方式说明的空调室外机时,空调机组中的控制单元可以按照上述除霜控制方法来控制该空调室外机,以实现本实施例在除霜过程中防止室外机挂冰的目的。
同时,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除霜控制方法的空调室外机中,如图1、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该空调室外机的风扇2包括轮毂21、叶片22、机架28、第二主电机232、第二副电机242、第二副齿轮262和第二主齿轮252;多个叶片22绕轮毂21的轴线间隔设置在轮毂21的外周,第二主电机232的输出轴与轮毂21同轴连接;第二主电机232的外周通过第二转轴235转动连接在机架28上,第二转轴235 沿着第二主电机232的径向设置,第二转轴235上设置有第二副齿轮262,机架28上设置有第二副电机242,第二副电机24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主齿轮252,第二副电机242设置成驱动第二主齿轮252与第二副齿轮262 进行啮合传动,以使轮毂21绕第二转轴235转动,以调节风扇2的摆风角度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该空调室外机及其中风扇2的详细说明请参见【实施例2】。此外,本实施例说明的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除霜控制方法的空调室外机,是指空调机组中采用该实施方式说明的空调室外机时,空调机组中的控制单元可以按照上述除霜控制方法来控制该空调室外机,以实现本实施例在除霜过程中防止室外机挂冰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两种空调室外机中,风扇2通过调整出风角度范围或者摆风角度范围,能够及时地朝室外换热器1上存在挂冰风险的高度位置的吹风横截面及以下部分进行吹风,以提高室外换热器1上的融霜水向下流动的效果,并进一步有效地防止了室外换热器1挂冰导致除霜效果差的问题。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风扇以及位于所述风扇下部的室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除霜模式下获取所述室外换热器在冷媒管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
判断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是否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
若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并非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则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室外换热器吹风;
所述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室外换热器吹风之前,在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结冰温度值的所有实际温度值中确定实际温度值所对应的最大的高度位置,并将所述室外换热器在最大的高度位置处的横截面确定为吹风横截面;以及,
在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室外换热器吹风时,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能覆盖所述吹风横截面或者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在所述吹风横截面的边界之间往复移动;
当所述风扇的出风角度范围能够调节时,在所述风扇的出风角度与所述吹风横截面所在的高度位置的映射关系中,所述风扇的出风角度范围随所述吹风横截面所在的高度位置的增大而增大,以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能覆盖所述吹风横截面;或者
当所述风扇的摆风角度范围能够绕垂直于其主轴的轴线调节时,在所述风扇的摆风角度范围与所述吹风横截面所在的高度位置的映射关系中,所述风扇的摆风角度范围随所述吹风横截面所在的高度位置的增大而增大,以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在所述吹风横截面的边界之间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室外换热器吹风时,所述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能覆盖所述室外换热器朝向所述风扇的一侧;或者,
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在所述室外换热器朝向所述风扇的一侧之间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判断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是否均大于预设结冰温度值时,按照高度位置由大到小的顺序将不同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与所述预设结冰温度值进行比较,直至所述实际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结冰温度值,并将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结冰温度值的实际温度值对应的高度位置处的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横截面确定为吹风横截面;以及,
在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室外换热器吹风时,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能覆盖所述吹风横截面或者使所述风扇的出风面在所述吹风横截面的边界之间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风扇朝向所述室外换热器吹风时,每隔设定时间重新获取所述室外换热器在冷媒管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的实际温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空调室外机退出除霜模式后,控制所述风扇的出风面背向所述室外换热器。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室外机的风扇包括轮毂、多个叶片、第一主电机、第一副电机、第一主齿轮和第一副齿轮;
多个所述叶片绕所述轮毂的轴线间隔设置在所述轮毂的外周,所述第一主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轮毂同轴连接;
所述叶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轮毂上,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轮毂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副齿轮;所述轮毂上设置有第一副电机,所述第一副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主齿轮,所述第一副电机设置成驱动所述第一副齿轮与所述第一主齿轮进行啮合传动,使所述叶片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调节所述风扇的出风角度范围。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霜控制方法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室外机的风扇包括轮毂、叶片、机架、第二主电机、第二副电机、第二副齿轮和第二主齿轮;
多个所述叶片绕所述轮毂的轴线间隔设置在所述轮毂的外周,所述第二主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轮毂同轴连接;
所述第二主电机的外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转轴沿着所述第二主电机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副齿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二副电机,所述第二副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主齿轮,所述第二副电机设置成驱动所述第二主齿轮与所述第二副齿轮进行啮合传动,以使所述轮毂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以调节所述风扇的摆风角度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管横向延伸的各高度位置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92305.9A CN112303852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外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92305.9A CN112303852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外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03852A CN112303852A (zh) | 2021-02-02 |
CN112303852B true CN112303852B (zh) | 2022-11-22 |
Family
ID=74332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92305.9A Active CN112303852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外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0385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15412B (zh) * | 2021-03-01 | 2022-07-12 | 深圳第二世界跨境电商有限公司 | 一种5g通信基站用主动式散热装置 |
CN113074440B (zh) * | 2021-05-08 | 2022-04-19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4198865B (zh) * | 2021-11-19 | 2023-06-20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46471A (ja) * | 1997-02-28 | 1998-09-14 | Toyotomi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の除霜構造 |
JP2002089930A (ja) * | 2000-09-20 | 2002-03-27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01726042A (zh) * | 2008-10-30 | 2010-06-0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室外机 |
CN103123194A (zh) * | 2012-03-31 | 2013-05-29 |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 多联式空调机组的除霜方法 |
JP2014114999A (ja) * | 2012-12-07 | 2014-06-26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5674645A (zh) * | 2016-04-14 | 2016-06-15 | 天津商业大学 | 快速融霜排水热泵室外机机构 |
JP2017062049A (ja) * | 2015-09-24 | 2017-03-30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8758864A (zh) * | 2018-06-29 | 2018-11-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其除霜方法 |
CN208846787U (zh) * | 2018-08-28 | 2019-05-10 | 上海兆雪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源热泵及其融霜水不积存型室外机 |
CN110173939A (zh) * | 2019-05-17 | 2019-08-27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 |
JP2019219129A (ja) * | 2018-06-21 | 2019-12-2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
2020
- 2020-10-30 CN CN202011192305.9A patent/CN1123038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46471A (ja) * | 1997-02-28 | 1998-09-14 | Toyotomi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の除霜構造 |
JP2002089930A (ja) * | 2000-09-20 | 2002-03-27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01726042A (zh) * | 2008-10-30 | 2010-06-0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室外机 |
CN103123194A (zh) * | 2012-03-31 | 2013-05-29 |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 多联式空调机组的除霜方法 |
JP2014114999A (ja) * | 2012-12-07 | 2014-06-26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JP2017062049A (ja) * | 2015-09-24 | 2017-03-30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5674645A (zh) * | 2016-04-14 | 2016-06-15 | 天津商业大学 | 快速融霜排水热泵室外机机构 |
JP2019219129A (ja) * | 2018-06-21 | 2019-12-2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CN108758864A (zh) * | 2018-06-29 | 2018-11-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其除霜方法 |
CN208846787U (zh) * | 2018-08-28 | 2019-05-10 | 上海兆雪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源热泵及其融霜水不积存型室外机 |
CN110173939A (zh) * | 2019-05-17 | 2019-08-27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03852A (zh) | 2021-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03852B (zh) | 空调室外机的除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外机 | |
EP2993418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10410991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0504269C (zh) | 冷却塔的冷却控制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冷却塔 | |
KR101199180B1 (ko) | 공기조화 유닛 | |
JP4151625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08758864A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其除霜方法 | |
JP2010096474A (ja) | 空調制御装置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
CN104515226A (zh) | 除湿装置 | |
CN107906991B (zh) | 无动力热管散热系统及室内温度调节系统 | |
CN105444283A (zh) | 一种窗式空调器 | |
JP5693990B2 (ja) | 空気熱源ヒートポンプエアコン | |
CN114992799A (zh)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CN205641433U (zh) | 空调外壳和窗机空调 | |
CN104930597B (zh) | 一种空调器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 |
JP2013104619A (ja) | 空調室内機 | |
CN213810900U (zh) |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风扇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3810899U (zh) |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风扇及空调室外机 | |
CN106643202B (zh) | 冷凝器 | |
CN113685975A (zh) | 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 |
CN206459529U (zh) | 一种翅片式换热器 | |
CN217817105U (zh) |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 |
JP6471345B2 (ja) | 熱交換器 | |
JP2022170533A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 |
JP2022170532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