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3600A - 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3600A
CN112303600A CN202011295885.4A CN202011295885A CN112303600A CN 112303600 A CN112303600 A CN 112303600A CN 202011295885 A CN202011295885 A CN 202011295885A CN 112303600 A CN112303600 A CN 112303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lamp body
air
air inlet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958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军敏
朱嘉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esida Stag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esida Stag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esida Stag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esida Stag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958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36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3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36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6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 F21V29/67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fans
    • F21V29/67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fans the fans being used for inta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6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 F21V29/67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fans
    • F21V29/677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fans the fans being used for discharg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8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the elements having apertures, ducts or channels, e.g. heat radiation h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1/00Gas-tight or water-tight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1/00Gas-tight or water-tight arrangements
    • F21V31/005Seal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31/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codes F21W2102/00-F21W2121/00
    • F21W2131/10Outdoor lighting
    • F21W2131/105Outdoor lighting of arena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31/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codes F21W2102/00-F21W2121/00
    • F21W2131/40Lighting for industrial, commercial, recreational or military use
    • F21W2131/406Lighting for industrial, commercial, recreational or military use for theatres, stages or film studi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灯臂、灯体、光源、进风机构、用于引导从进风机构进入的气流经过光源的引导机构、及用于将从引导机构散发的气流向灯体外输送的出风机构;灯臂与灯体铰接;光源和引导机构均设置在灯体内;进风机构和出风机构均设置在灯体上;灯体上设置有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第一散热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孔;第二散热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孔;第一散热腔内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灯体内的第一防水机构;第二散热腔内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从第一出风口进入灯体内的第二防水机构;本申请具有在使灯体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的同时还保证了其防水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摇头光束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摇头光束灯通常是用在舞台、广场等地点,因此,摇头光束灯难免会出现在露天场合中,从而摇头光束灯需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以免雨水进入摇头光束灯的灯体内部,对灯体内部的器件造成损坏。
另外,摇头光束灯的在运行时由于光源发光后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灯体内部温度升高,为了使内部的器件以及各项功能能够正常工作,通常需要良好的散热结构才能保证摇头光束灯的正常运作,但是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通常会影响摇头光束灯的防水性能,因此,研究一种在使灯体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的同时还保证了其防水性能的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具有在使灯体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的同时还保证了其防水性能的功能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包括:灯臂、灯体、光源、进风机构、用于引导从所述进风机构进入的气流经过光源的引导机构、及用于将从所述引导机构散发的气流向灯体外输送的出风机构;所述灯臂与灯体铰接;所述光源和引导机构均设置在灯体内;所述进风机构和出风机构均设置在灯体上;所述灯体上设置有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所述第一散热腔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进风机构进风的第一进风孔;所述第二散热腔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出风机构出风的第一出风孔;所述第一散热腔内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灯体内的第一防水机构;所述第二散热腔内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从所述第一出风口进入灯体内的第二防水机构。
可选的,所述灯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吸收所述光源散发的热量的鳍片组件和用于将所述鳍片组件散发的热量输送至灯体外的散热风扇;所述灯体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散热风扇进风的第二进风孔和若干用于供所述散热风扇出风的第二出风孔。
可选的,所述鳍片组件包括:用于吸收所述光源散发的热量的第一鳍片组、若干用于将所述第一鳍片组的热量传输给第二鳍片组的导热管、用于将从所述导热管吸收的热量传输给散热风扇的第二鳍片组;所述第一鳍片组和光源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管与第一鳍片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鳍片组与导热管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进风机构包括:用于从所述第一进风孔进风的进风风机和进风导槽;所述进风风机设置在灯体上;所述进风导槽的一端与进风风机的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引导机构。
可选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用于将从所述进风机构进入的气流输送给光源的第一风机组件、用于将所述光源的气流输送给出风机构的第二风机组件、用于防止所述进风机构的气流直接输送给鳍片组件的第一挡板、及用于防止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气流直接流向第二风机组件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出风的第一风口;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进风的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第二风机组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设置在灯体内;所述第一挡板的两端均与鳍片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两端均与鳍片组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出风风机和用于将所述出风风机的气流导向所述出风孔的出风导槽:所述出风风机设置在灯体内部;所述出风导槽的一端与灯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出风风机。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水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灯体上的雨水分流至第一进风口两侧的第一分流板组件、用于防止所述灯体上的雨水从第一进风口的边缘进入灯体内的第一隔板和用于防止雨水直接滴入第一进风口的第一挡雨板;所述第一分流板组件和第一隔板均设置在第一散热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挡雨板通过螺栓与第一散热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挡雨板完全覆盖第一散热腔的顶部;所述第一挡雨板上设置有第一散热风窗和若干用于供所述第一散热腔内的雨水流出的第一通孔。
可选的,所述第二防水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灯体上的雨水分流至第一出风口两侧的第二分流板组件、用于防止所述灯体上的雨水从第一出风口的边缘进入灯体内的第二隔板和用于防止雨水直接滴入第一出风口的第二挡雨板;所述第二分流板组件和第二隔板均设置在第二散热腔的底部;所述第二挡雨板通过螺栓与第二散热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挡雨板完全覆盖第二散热腔的顶部;所述第二挡雨板上设置有第二散热风窗和若干用于供所述第二散热腔内的雨水流出的第二通孔。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进风机构、引导机构、出风机构和第一防水机构和第二防水机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在本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2.通过引导机构的设置,确保了冷气流能够经过光源,然后出风机构快速地将经过光源后的热气流输送至灯体外部,使得本装置的散热效果更好;
3.通过鳍片组件和散热风扇的设置,进一步加快了本装置对光源的散热速度,提高了本装置的降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灯体的剖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鳍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进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出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一防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引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体;11、灯臂;12、第一进风孔;13、第一出风孔;14、第二进风孔;15、第二出风孔;2、散热风扇;3、光源;4、进风机构;41、进风风机;42、进风导槽;5、引导机构;51、第一风机组件;52、第二风机组件;53、第一挡板;531、第一风口;54、第二挡板;541、第二风口;6、出风机构;61、出风风机;62、出风导槽;7、第一防水机构;71、第一分流板组件;72、第一隔板;73、第一挡雨板;731、第一散热风窗;732、第一通孔;8、第二防水机构;9、鳍片组件;91、第一鳍片组;92、导热管;93、第二鳍片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灯臂11、灯体1、光源3、进风机构4、用于引导从进风机构4进入的冷气流经过光源3的引导机构5、及用于将从引导机构5散发的热气流向灯体1外输送的出风机构6;灯臂11与灯体1铰接;光源3和引导机构5均设置在灯体1内;进风机构4和出风机构6均设置在灯体1上;灯体1上设置有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第一散热腔的底部设置有供进风机构4进风的第一进风孔12;第二散热腔的底部设置有供出风机构6出风的第一出风孔13;第一散热腔内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灯体1内的第一防水机构7;第二散热腔内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从第一出风口进入灯体1内的第二防水机构8。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中还包括灯座;灯座与灯臂11固定连接;通过灯臂11与灯体1的铰接,使得灯体1能够转动,实现摇头灯的摇头功能。灯体1内还设置有光学组件,灯体1的顶端设置有镜头;光源3采用的是高压卤素气体放电灯泡,在其他实施例中还能采用白炽灯或LED灯珠;在本装置运行的情况下,光源3发出光束,光学组件对光源3发出的光束进行调节,经过光学组件调节后的光束从镜头发射出去;光源3持续发出光束的情况下,光源3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进风机构4从第一进风口将冷气流输送入灯体1内,通过引导机构5的作用,确保进风机构4输送的冷气流能够经过光源3,并吸收光源3产生的大量热量从而将冷气流转换成热气流,出风机构6将经过光源3后的热气流从第一出风口输送至灯体1外,实现灯体1内部的冷热空气交换,从而达到散热效果,实现灯体1内部的快速降温。
通过第一防水机构7和第二防水机构8的设置,防止了雨水从第一进风口和/或第一出风口进入灯体1内从而导致本装置的损坏,本装置在达到了良好的散热性能的同时还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水性能。
在本申请中灯体1包括:镜头壳体、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镜头壳体、上壳体和中壳体均呈圆筒状;镜头壳体、上壳体和中壳体的两端均开口;上壳体的顶端、中壳体的顶端和下壳体的顶端均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采用硅胶或树脂等具有防水性质的材料制成;镜头壳体的底端与上壳体的顶端、上壳体的底端与中壳体的顶端、中壳体的底端与下壳体的顶端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拧紧螺丝后,挤压密封圈实现整个灯体1的密封防雨效果;在实现整个灯体1具有防雨效果的同时还实现了灯体1的可拆装,便于对灯体1内部的部件进行检修和更换;镜头设置在镜头壳体内,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均设置在上壳体上,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呈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灯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吸收光源3散发的热量的鳍片组件9和用于将鳍片组件9散发的热量输送至灯体1外的散热风扇2;鳍片组件9设置在光源3周围,便于更好地吸收光源3产生的热量;下壳体的底部上设置有用于供散热风扇2进风的第二进风孔14;下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供散热风扇2出风的第二出风孔15。
通过鳍片组件9的设置,鳍片组件9直接吸收光源3产生的热量,然后散热风扇2对鳍片组件9进行散热降温处理,散热风扇2从第二进风口将冷气流输送给鳍片组件9,冷气流吸收鳍片组件9的热量转换成热气流,然后从第二出风口出去,将鳍片组件9上的热量输送至灯体1外,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对光源3的散热能力,加强了本装置的散热降温效果,能够更好的保护灯体1内部的器件。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鳍片组件9包括:用于吸收光源3散发的热量的第一鳍片组91、若干用于将第一鳍片组91的热量传输给第二鳍片组93的导热管92、用于将从导热管92吸收的热量传输给散热风扇2的第二鳍片组93;在本申请中光源3位于中壳体内;下壳体的顶端具有连接板,以隔绝中壳体和下壳体的空间,以免对光源3发出的光线产生影响;第一鳍片组91设置在连接板朝向中壳体的一侧,第二鳍片组93设置在连接板朝向中壳体的一侧,导热管92的一端与第一鳍片组9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连接板与第二鳍片组93固定连接。
在光源3产生热量的情况下,第一鳍片组91吸收光源3所产生的热量,引导机构5带来的冷风会经过第一鳍片组91然后带走第一鳍片组91的部分热量,与此同时,导热管92会将第一鳍片组91上的热量传递给第二鳍片组93,然后散热风扇2对第二鳍片组93进行散热降温处理,通过第二鳍片组93的设置,能够和进风机构4、引导机构5及出风机构6共同分担第一鳍片组91的热量,进一步加快了本装置的散热降温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所示,进风机构4包括:用于从第一进风孔12进风的进风风机41和进风导槽42;进风风机41设置在上壳体上,进风风机41正对第一进风口;进风导槽42的一端与进风风机41的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引导机构5。
在运行的过程中,进风风机41将冷风输送给进风导槽42,冷风顺着进风导槽42进入引导机构5;通过进风导槽42的设置,确保了冷风能够进入引导机构5内,确保了气流的流动方向,实现了对光源3的精确散热,使得本装置的散热降温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7所示,引导机构5包括:用于将从进风机构4进入的气流输送给光源3的第一风机组件51、用于将光源3的气流输送给出风机构6的第二风机组件52、用于防止进风机构4的气流直接输送给鳍片组件9的第一挡板53、及用于防止第一风机组件51的气流直接流向第二风机组件52的第二挡板54;第一挡板53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一风机组件51出风的第一风口531;第二挡板54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二风机组件52进风的第二风口541;第一风机组件51、第二风机组件52、第一挡板53和第二挡板54均设置在灯体1内;第一挡板53的两端均与鳍片组件9连接;第二挡板54的两端均与鳍片组件9连接。
在本申请中第一风机组件51位于光源3的一侧,第二风机组件52位于光源3的另一侧;第一风机组件51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设置在连接板上;第一挡板53具有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呈相对设置,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均向着灯体1侧壁的方向延伸,第一折弯部的外表面与第一鳍片组9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折弯部的外表面与第一鳍片组9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位于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之间;第二风机组件52包括第三风机和第四风机;第三风机和第四风机均设置在连接板上;第二挡板54的一侧与第一鳍片组91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侧与第一鳍片组9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三风机和第四风机均位于第二挡板54和灯体1的侧壁之间;第一挡板53、第二挡板54和第一鳍片组91形成一个容置腔;光源3位于容置腔内;通过第二挡板54的设置,确保了从进风机构4进入的冷气流完全进入第一挡板53和第二挡板54之间,防止冷气流进入第一鳍片组91,保证了对光源3内部和外部的散热。
如图7所示,进风导槽42的另一端正对第一风机组件51;第一风机组件51将进风导槽42内的冷气流吹向光源3的内部和外部,第一风机组件51输送的冷气流给光源3外部散热后穿过第一鳍片组91后输送给第二风机组件52,以便于第二风机组件52给光源3散热,从而形成一个风路循环。冷气流吸收光源3产生的热量后变成热气流,容置腔内的热气流饱和后被出风机构6排出灯体,保证了引导机构5内的气流的流通,加快了气流的流通速度,进而使得本装置对光源3的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出风机构6包括:出风风机61和用于将出风风机61的气流导向出风孔的出风导槽62:出风风机61设置在中壳体内部;出风导槽62的一端与上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出风口正对;出风导槽62的另一端向中壳体内延伸并正对出风风机61。
在本申请中出风风机61位于第二风机组件52的正上方;在运行的过程中,出风风机61将光源3散热后饱和多余的热气流吹向出风导槽62,热气流沿着出风导槽62从第一出风口出去,实现灯体1内部的冷热气流的交换,通过出风风机61和出风导槽62的设置,确保了热气流的流动方向,而且加快了热气流的流动速度,提高了冷热气流的交换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降温速度。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一防水机构7包括:用于将灯体1上的雨水分流至第一进风口两侧的第一分流板组件71、用于防止灯体1上的雨水从第一进风口的边缘进入灯体1内的第一隔板72和用于防止雨水直接滴入第一进风口的第一挡雨板73;第一分流板组件71和第一隔板72均设置在第一散热腔的底部;第一隔板72呈环状,第一隔板72和第一进风口共轴;第一分流板组件71位于第一隔板72的上方;第一挡雨板73通过螺栓与第一散热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中第一分流板组件71包括:第一分流板、第二分流板和第三分流板;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呈相对设置;第三分流板位于第一隔板72的上方;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均位于第三分流板的上方;通过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的设置将第一散热腔底部的水流分成三部分,两侧的水流分别从第一隔板72的两侧流过;中间的水流流过第三分流板,经过第三分流板的分流后中间的水流顺着第一隔板72的外侧流下,确保第一散热腔内的水流不会流入第一进风口内。
通过第一挡雨板73的设置,阻碍了雨水直接滴入第一进风口内,在本申请中第一隔板72的上端与第一挡雨板73抵接,第一隔板72的下端与第一挡雨板73之间留有间隙,便于进风机构4的进风。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一挡雨板73完全覆盖第一散热腔的顶部;第一挡雨板73的侧壁均与第一散热腔的侧壁抵接;第一挡雨板73上设置有第一散热风窗731和若干用于供第一散热腔内的雨水流出的第一通孔732;第一散热风窗731位于第一隔板72的上方,第一通孔732位于第一隔板72的下方。
通过第一挡雨板73完全覆盖第一散热腔的顶部,更为有效地阻碍了雨水直接滴入第一进风口内,以免雨水对灯体1内部的部件造成损坏;通过第一散热风窗731的设置,实现了进风机构4的进风;通过第一通孔732的设置,便于将第一散热腔内残余的雨水排出。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二防水机构8包括:用于将灯体1上的雨水分流至第一出风口两侧的第二分流板组件、用于防止灯体1上的雨水从第一出风口的边缘进入灯体1内的第二隔板和用于防止雨水直接滴入第一出风口的第二挡雨板;第二分流板组件和第二隔板均设置在第二散热腔的底部;第二隔板呈环状,第二隔板与第一出风口共轴;第二分流板组件位于第二隔板的上方;第二挡雨板通过螺栓与第二散热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中第二分流板组件和第一分流板组件71的结构相同;第二分流板组件包括:第四分流板、第五分流板和第六分流板;第四分流板和第五分流板呈相对设置;第六分流板位于第二隔板的上方;第四分流板和第五分流板均位于第六分流板的上方;通过第四分流板和第五分流板的设置将第二散热腔底部的水流分成三部分,两侧的水流分别从第二隔板的两侧流过;中间的水流流过第六分流板,经过第六分流板的分流后中间的水流顺着第二隔板的外侧流下,确保第二散热腔内的水流不会流入第一出风口内。
通过第二挡雨板的设置,阻碍了雨水直接滴入第一出风口内,在本申请中第二隔板的上端与第二挡雨板抵接,第二隔板的下端与第二挡雨板之间留有间隙,便于出风机构6的出风。
进一步地,第二挡雨板完全覆盖第二散热腔的顶部;第二挡雨板的侧壁与第二散热腔的侧壁抵接;第二挡雨板上设置有第二散热风窗和若干用于供第二散热腔内的雨水流出的第二通孔;第二散热风窗位于第二隔板的上方,第二通孔位于第二隔板的下方。
通过第二挡雨板完全覆盖第二散热腔的顶部,更为有效地阻碍了雨水直接滴入第一出风口内,以免雨水对灯体1内部的部件造成损坏;通过第二散热风窗的设置,实现了出风机构6的出风;通过第二通孔的设置,便于将第二散热腔内残余的雨水排出。
本发明的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其在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的同时还保证了灯体1的防水性能;通过鳍片组件9和散热风扇2的设置,加快了本装置对光源3的散热速度,提高了本装置的降温效率。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臂、灯体、光源、进风机构、用于引导从所述进风机构进入的气流经过光源的引导机构、及用于将从所述引导机构散发的气流向灯体外输送的出风机构;所述灯臂与灯体铰接;所述光源和引导机构均设置在灯体内;所述进风机构和出风机构均设置在灯体上;所述灯体上设置有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所述第一散热腔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进风机构进风的第一进风孔;所述第二散热腔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出风机构出风的第一出风孔;所述第一散热腔内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灯体内的第一防水机构;所述第二散热腔内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从所述第一出风口进入灯体内的第二防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吸收所述光源散发的热量的鳍片组件和用于将所述鳍片组件散发的热量输送至灯体外的散热风扇;所述灯体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散热风扇进风的第二进风孔和若干用于供所述散热风扇出风的第二出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组件包括:用于吸收所述光源散发的热量的第一鳍片组、若干用于将所述第一鳍片组的热量传输给第二鳍片组的导热管、用于将从所述导热管吸收的热量传输给散热风扇的第二鳍片组;所述第一鳍片组和光源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管与第一鳍片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鳍片组与导热管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构包括:用于从所述第一进风孔进风的进风风机和进风导槽;所述进风风机设置在灯体上;所述进风导槽的一端与进风风机的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引导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包括:用于将从所述进风机构进入的气流输送给光源的第一风机组件、用于将所述光源的气流输送给出风机构的第二风机组件、用于防止所述进风机构的气流直接输送给鳍片组件的第一挡板、及用于防止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气流直接流向第二风机组件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出风的第一风口;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进风的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第二风机组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设置在灯体内;所述第一挡板的两端均与鳍片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两端均与鳍片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出风风机和用于将所述出风风机的气流导向所述出风孔的出风导槽:所述出风风机设置在灯体内部;所述出风导槽的一端与灯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出风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灯体上的雨水分流至第一进风口两侧的第一分流板组件、用于防止所述灯体上的雨水从第一进风口的边缘进入灯体内的第一隔板和用于防止雨水直接滴入第一进风口的第一挡雨板;所述第一分流板组件和第一隔板均设置在第一散热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挡雨板通过螺栓与第一散热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雨板完全覆盖第一散热腔的顶部;所述第一挡雨板上设置有第一散热风窗和若干用于供所述第一散热腔内的雨水流出的第一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灯体上的雨水分流至第一出风口两侧的第二分流板组件、用于防止所述灯体上的雨水从第一出风口的边缘进入灯体内的第二隔板和用于防止雨水直接滴入第一出风口的第二挡雨板;所述第二分流板组件和第二隔板均设置在第二散热腔的底部;所述第二挡雨板通过螺栓与第二散热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雨板完全覆盖第二散热腔的顶部;所述第二挡雨板上设置有第二散热风窗和若干用于供所述第二散热腔内的雨水流出的第二通孔。
CN202011295885.4A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 Pending CN1123036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5885.4A CN112303600A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5885.4A CN112303600A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3600A true CN112303600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34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5885.4A Pending CN112303600A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360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80513A1 (en) Efficient heat-dissipating waterproof stage lamp
CN213453561U (zh) 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
CN210831580U (zh) 一种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
CN205388258U (zh) 一种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led工矿灯
CN112303600A (zh) 一种防雨摇头光束灯的新型密封散热结构
CN114893759B (zh) 基于框架结构成型具有低温散热的医用灯具
CN216693114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led照明灯具
CN114570625B (zh) 一种用于固化机的降温机构、固化机及固化生产线
CN210223056U (zh) 一种散热交通信号灯
CN111102494A (zh) 一种散热性良好的led路灯
CN211502707U (zh) 一种灯具电动调焦装置
CN211260387U (zh) 一种led聚光灯
CN209496237U (zh) 一种荧光轮散热装置
CN219588888U (zh) 一种新型led变焦聚光灯
WO2021082232A1 (zh) 一种舞台灯内循环散热系统
CN214580959U (zh) 一种防水灯具新型散热结构
CN105423237B (zh) 一种大功率成像灯led光源部件
CN216113942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led灯具
CN217540506U (zh) 一种具有双重散热器的舞台灯
CN220367516U (zh) 一种投影设备
CN217540503U (zh) 一种具有双重散热装置的舞台灯
CN109884844A (zh) 一种荧光轮散热装置
CN219588786U (zh) 一种隧道形光源
CN216667293U (zh) 一种封闭式防爆照明箱
CN220707290U (zh) 一种具有辅助散热功能的灯头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