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1695B - 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1695B
CN112301695B CN202010015480.4A CN202010015480A CN112301695B CN 112301695 B CN112301695 B CN 112301695B CN 202010015480 A CN202010015480 A CN 202010015480A CN 112301695 B CN112301695 B CN 112301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air
plate
drying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54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01695A (zh
Inventor
孙锦
吴登军
王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154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1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1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1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01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1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12Casings; Tubs
    • D06F39/14Doors or covers; Securing mean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6Heating arrangements, e.g. gas heating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中,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处理衣物的处理区,所述箱体上开设对应所述处理区的衣物出入口;门组件,连接所述箱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衣物出入口,所述门组件内设有用于烘干衣物的烘道,所述烘道具有供外界气流流入的入口及烘干衣物后的气流排出的出口。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不影响处理区工作的前提下,通过门组件上的烘道来烘干小件衣物,从而既提高了衣物处理设备的能量利用率,又便于对不同衣物进行分区处理,使用便利。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烘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衣物洗涤和晾干,现有的洗衣机等衣物处理设备往往具有衣物烘干功能。但对于少量衣物,比如内衣、袜子等小件衣物,存在单独烘干需求时,往往导致需要重新开启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功能,使得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影响衣物处理设备的能量利用率,不满足节能降耗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干系统及衣物处理设备,旨在提高衣物处理设备的能量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烘干衣物的处理区,所述箱体上开设对应所述处理区的衣物出入口;门组件,连接所述箱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衣物出入口,所述门组件内设有用于烘干衣物的烘道,所述烘道具有供外界气流流入的入口及烘干衣物后的气流排出的出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组件包括:门体,所述门体上开设开口,所述门体内具有第一烘道;盖板,连接于所述门体的外侧,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罩体,连接于所述门体的内侧,且包覆所述开口,所述罩体的内壁区域形成用于容纳衣物的第二烘道,所述第二烘道连通所述第一烘道,其中,所述第一烘道的入口作为所述烘道的入口,所述第二烘道的出口作为所述烘道的出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体包括:门外壳,所述门外壳相应于所述开口处开设第一开口;门内壳,所述门内壳相应于所述开口处开设第二开口;风道盖体,所述风道盖体与所述门外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烘道,所述门内壳上开设进风口,所述风道盖体上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位置开设作为所述第一烘道的入口的进风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体包括:门外壳;门内壳;门衬板,所述门衬板位于所述门外壳与所述门内壳之间,所述门衬板与所述门外壳及所述门内壳中的至少之一配合形成用于气流通过的所述第一烘道;其中,所述开口依次贯通所述门外壳、所述门衬板及所述门内壳。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体还包括:风道盖体,所述风道盖体与所述门衬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烘道,所述风道盖体上开设作为所述第一烘道的入口的进风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盖体位于所述门衬板上朝向所述门内壳的一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内壳上开设进风口,所述风道盖体上的所述进风孔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外壳上朝向所述风道盖体的一侧,在与所述风道盖体相对的位置形成第一凹部;和/或,所述风道盖体上朝向所述门外壳的一侧形成第二凹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衬板上朝向所述风道盖体的一侧,在与所述风道盖体相对的位置形成第一凹部;和/或,所述风道盖体上朝向所述门衬板的一侧形成第二凹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内壳上开设作为所述第二烘道的出口的第二出风口,使得所述第二烘道内的气流经所述第二出风口导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盖体与所述门外壳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连接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烘道于所述风道盖体与所述门外壳之间的相接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盖体与所述门衬板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连接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烘道于所述风道盖体与所述门衬板之间的相接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盖体在内壁面设有用于导流的导风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风道盖体的下端,所述导风板自所述风道盖体的下端向上端延伸,且所述导风板的底端具有朝向所述进风孔的弧形段。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板沿所述风道盖体的水平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在所述风道盖体的高度方向上形成多个风道。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盖体的上端具有朝所述门内壳延伸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顶端形成作为所述第一烘道的出口的第一连通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加热模块,用于对待进入所述烘道的气流进行加热或者在所述烘道内加热气流;风机,用于驱动外界气流进入所述烘道。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组件包括风道盖体,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风道盖体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风机与所述烘道的入口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烘道的入口之间设有用于减噪的降噪装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晾衣架,所述晾衣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烘道内,所述晾衣架包括:烘道支架,所述烘道支架内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具有与所述第二烘道的入口连通的连通孔及至少两个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出口区域;至少两个支撑板,与各所述出口区域对应设置,用于晾置待烘干的衣物。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道支架包括:第一板状中空件,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上设置所述第二连通孔;第二板状中空件,所述第二板状中空件位于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上方;第一衔接中空件,连接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板状中空件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三端;第二衔接中空件,连接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板状中空件上与所述第二端相对的第四端;其中,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所述第二板状中空件、所述第一衔接中空件及所述第二衔接中空件的内部中空区域合围形成所述导流通道,所述至少两个所述出口区域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上表面的第一出口区域和开设于所述第二板状中空件的上表面的第二出口区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口区域上;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出口区域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口区域开设多个第一出气孔;和/或,所述第二出口区域开设多个第二出气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多个第三出气孔;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多个第四出气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第一分隔垫;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板状中空件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第二分隔垫。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晾衣架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烘道支架上,用于将所述烘道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烘道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通孔设于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下表面;所述定位机构为固接于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下表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与所述第二连通孔相对的位置开设第三连通孔,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烘道内,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第一烘道的出口对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通孔设于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下表面;所述定位机构为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在所述第二连通孔处开设的定位部,所述晾衣架经所述定位部固定在所述第二烘道内,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一烘道的出口对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门组件内设有用于烘干衣物的烘道,可以利用该烘道对衣物进行单独烘干,尤其是在对小件衣物有单独烘干需求时,可以避免启动箱体内的处理区,或者即便在箱体内的处理区已经开启的情况下,亦可以在不影响该处理区工作的前提下,通过门组件上的烘道来烘干小件衣物,从而既提高了衣物处理设备的能量利用率,又便于对不同衣物进行分区处理,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门组件处于打开衣物出入口的状态;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衣物处理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门组件处于关闭衣物出入口的状态,盖板处于打开门体上的开口的状态;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衣物处理设备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门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门组件的第二烘道内设置晾衣架;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门组件、加热模块及晾衣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道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道盖体与门外壳配合形成第一烘道的结构示意;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门组件、加热模块、风机及晾衣架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晾衣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晾衣架的正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晾衣架中气流流向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门组件、加热模块、风机及晾衣架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省略风道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衣物处理设备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其中,加热模块位于烘道的外部。
附图标记说明:
1、门组件;11、门体;12、盖板;13、罩体;14、开口;15、第一烘道;16、第二烘道;17、第一密封圈;
111、门外壳;112、门内壳;113、风道盖体;114、密封件;115、线塞;116、门衬板;1161、第一凹部;1162、通孔;
14A、第一开口;14B、第二开口;14C、第三开口;1121、第二进风口;1122、第二出风口;
1131、进风孔;1132、导风板;11321、弧形段;1133、第二凹部;1134、过渡段;
1135、第一连通孔;1136、安装边;11361、安装孔;11362、卡扣结构;
2、加热模块;
3、风机;
4、晾衣架;
41、烘道支架;42、支撑板;42A、第一支撑板;42B、第二支撑板;
411、导流通道;4111、第二连通孔;4112、出口区域;4112A、第一出口区域;4112B、第二出口区域;
412、第一板状中空件;413、第二板状中空件;414、第一衔接中空件;415、第二衔接中空件;
412A、第一端;412B、第二端;413A、第三端;413B、第四端;
416、第一分隔垫;417、第二分隔垫;
418、安装板;4181、第三连通孔;
4121、定位部;
421、第三出气孔;422、第四出气孔;
5、波纹管;
6、箱体;
61、前封门;611、衣物出入口;612、第一进风口;613、第一出风口;
62、桶体;
63、处理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如图1至图3所示,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箱体6和门组件1。其中,箱体6内设有用于处理衣物的处理区63,箱体6上开设对应处理区63的衣物出入口611。门组件1连接箱体6,用于打开和关闭衣物出入口611,门组件1内设有用于烘干衣物的烘道,烘道具有供外界气流流入的入口及烘干衣物后的气流排出的出口。
这里,该衣物处理设备可以为洗衣机或烘衣机或者带烘衣功能的洗衣机。箱体6内设有桶体62,桶体62具有敞口端,桶体内的区域形成处理区63,可以容纳衣物,以对衣物进行洗涤或者洗涤及烘干或者烘干。箱体6还包括前封门61,前封门61位于桶体62的敞口端,衣物出入口611设于前封门61上与桶体61的敞口端相对的位置,以使得桶体62的敞口端经衣物出入口611连通至外部。
这里,门组件1可以铰接于前封门61,可以相对前封门61转动,以打开或者关闭衣物出入口611。如图1所示,衣物出入口611处于打开状态,用户可以经衣物出入口611将待处理的衣物放入处理区63内。如图2所示,衣物出入口611处于关闭状态,这时,可以对处理区63内的衣物进行处理。处理区63内可以对其内的衣物进行洗涤,也可以通过引入热风对其内的衣物进行烘干。
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通过在门组件1内设有用于烘干衣物的烘道,可以利用该烘道对衣物进行单独烘干,尤其是在对小件衣物有单独烘干需求时,可以避免启动箱体6内的处理区63,或者即便在箱体6内的处理区63已经开启的情况下,亦可以在不影响该处理区63工作的前提下,通过门组件1上的烘道来烘干小件衣物,从而既提高了衣物处理设备的能量利用率,又便于对不同衣物进行分区处理,使用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衣物可以做广义理解,包括但限于:内衣、鞋子、帽子、袜子等。
在一实施例中,门组件1内的烘道的入口和出口均连通至箱体6的内部。这样,可以不影响衣物处理设备的美观性,使得衣物处理设备上的烘道隐蔽且空间紧凑,不影响其他部件的布置,不占用额外的空间。
如图1所示,前门封61上开设第一进风口612、第一出风口613,门组件1的内侧开设作为烘道入口的第二进风口1121、作为烘道出口的第二出风口1122。这样,当门组件1关闭衣物出入口611时,烘道的入口与第一进风口612连通,烘道的出口与第一出风口613连通。这样,烘道的入口、出口均连通至箱体6内,不影响衣物处理设备的美观性,使得衣物处理设备上的烘道隐蔽且空间紧凑,不影响其他部件的布置,不占用额外的空间。
实际应用中,第二进风口1121与第一进风口612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圈,利于增强配合时的气密性。可选地,第二出口风1122与第二出风口612之间也可以设置密封圈,利于增强配合时的气密性。
实际应用中,如图3所示,第一出风口613自前门封61的后侧延伸至箱体6的内部,以将烘道排出的气流排出至箱体6内,并经箱体6上的出口排走。
实际应用中,门组件1内的烘道包括第一烘道和第二烘道。请参阅图4至图6,该门组件1包括:门体11、盖板12及罩体13。其中,门体11上开设开口14,门体11内具有第一烘道15。盖板12连接于门体11的外侧,用于打开和关闭开口14。罩体13连接于门体11的内侧,且包覆开口14,罩体13的内壁区域形成用于容纳衣物的第二烘道16,第二烘道16连通第一烘道15。第一烘道15具有入口,第一烘道15的出口连通第二烘道16的入口,第二烘道16具有出口。第一烘道15的入口即上述烘道的入口,第二烘道16的出口即上述烘道的出口。
可以理解的是,罩体13为沿轴向延伸设定长度的壳体,该壳体具有敞口端,该壳体的后端可以逐渐缩小或者等口径延伸。该敞口端连接于所述门体11,且覆盖开口14,从而在罩体13的内壁区域形成第二烘道16。在一应用示例中,门体11为洗衣机门体,罩体13为安装于洗衣机门体上的玻璃门,可以利用玻璃门的内腔形成第二烘道。
如图2所示,衣物出入口611处于关闭状态时,可以经盖板12打开门组件1上的开口,从而可以将小件衣物置入第二烘道内,进行单独烘干作业。具体地,盖板12可以铰接于门体11上,转动盖板12,打开门体11上的开口14,从而将待烘干的小件衣物放入第二烘道16内,盖上盖板12,关闭开口14。第一烘道15将加热后的气流引出至第二烘道16,从而对第二烘道16内的小件衣物进行烘干。烘干完毕后,打开盖板12,从而可以通过开口14将烘干后的小件衣物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门体11包括:门外壳111、门内壳112及门衬板116,门衬板116位于门外壳111与门内壳112之间,门衬板116与门外壳111及门内壳112中的至少之一配合形成用于气流通过的第一烘道。具体地,可以是门衬板116与门内壳112之间形成第一烘道、或者门衬板116与门外壳111之间形成第一烘道、或者门衬板116与门内壳112之间及门衬板116与门外壳111之间分别形成第一烘道。
如图6所示,可以在门内壳112的下端设置作为第一烘道入口的第二进风口1121,在门内壳112的上端设置作为第二烘道出口的第二出风口1122。这样,气流可以自门内壳112的下端的第二进风口1121进入第一烘道,并自下而上,依次流经第一烘道、第二烘道,再经门内壳112的上端的第二出风口1122排出。
这里,门体11上开设贯通门外壳111、门衬板116及门内壳112的开口14。具体地,门外壳111相应于开口14处开设第一开口14A,门内壳112相应于开口14处开设第二开口14B,门衬板116相应于开口14处开设第三开口14C。贯通的第一开口14A、第三开口14C及第二开口14B形成开口14,以供衣物进入第二烘道16内或者将衣物自第二烘道16内取出。
第一烘道15由门衬板116与门外壳111及门内壳112中的至少之一配合形成,便于第一烘道15的组装,且为后续烘道的检修提供了便利,提高了设备的可维护性。
实际应用中,当第一烘道15由门衬板116与门外壳111连接配合形成时,门外壳111及门衬板116中的至少之一可以在对接处的内壁面设置凹部,形成第一烘道15。第一烘道15的入口可以设置在门外壳111上。可以先将门衬板116安装至门外壳111上,组装好后再与门内壳112连接,集成性好,生产效率高。且当第一烘道内存现故障时,可以仅拆卸下门内壳112,即可进行维护检修,比如,确认第一烘道的外壁是否存在气体外泄,提高了设备的可维护性。
当第一烘道15由门衬板116与门内壳112连接配合形成时,门内壳112及门衬板116中的至少之一可以在对接处的内壁面设置凹部,形成第一烘道15。第一烘道15的入口可以设置在门内壳112上。可以先将门衬板116安装至门内壳112上,组装好后再与门外壳111连接,集成性好,生产效率高。且当第一烘道内存现故障时,可以仅拆卸下门外壳111,即可进行维护检修,比如,确认第一烘道的外壁是否存在气体外泄。相较于第一烘道由门衬板116与门外壳111连接配合形成,采用门衬板116与门内壳112连接配合第一烘道的方式,检修时,由于仅需拆卸门外壳111,作业空间较于拆卸门内壳112更为宽敞,更利于维护的便利性。此外,通过将第一烘道设置于贴近门壳体111,且通过门衬板116与门外壳111隔离,避免了第一烘道内的热量直接传递至门外壳111上,能有效避免烫伤人员,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实际应用中,若门衬板116与门外壳111之间、及门衬板116与门内壳112之间均形成第一烘道,则门内壳112及门衬板116中的至少之一可以在对接处的内壁面设置凹部,形成一第一烘道,门外壳111与门衬板116中的至少之一可以在对接处的内壁面设置凹部,形成另一第一烘道。实际应用中,门外壳111对应的第一烘道可以与门内壳112对应的第一烘道错开布置,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门体内部的空间设置烘道,提高烘干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及图6所示,门体11还包括风道盖体113,风道盖体113与门衬板116之间形成第一烘道15,风道盖体113上开设作为第一烘道15的入口的进风孔1131。这样,在组装时,可以先将门衬板116与风道盖体113组装后,再将组装风道盖体113后的门衬板116分别与门外壳111、门内壳112组装即可。集成性好,且便于组件批量化生产,降低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风道盖体113组装于门衬板116上朝向门内壳112的一侧,可以将第一烘道15形成于门衬板116上远离门外壳111的一侧,避免了第一烘道15内的热量直接传递至门外壳111上,能有效避免烫伤人员,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门衬板116上朝向风道盖体113的一侧,在与风道盖体113相对的位置形成第一凹部1161;和/或,风道盖体113上朝向门衬板116的一侧形成第二凹部1133。这样,可以利用第一凹部1161和/或第二凹部1133形成第一烘道15,进而充分利用门体11的内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风道盖体113与门衬板116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连接的密封件114,密封件114用于密封第一烘道15于风道盖体113与门衬板116之间的相接处。实际应用中,该密封件114可以为橡胶密封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门内壳112在风道盖体113的相对位置可以掏空设计,风道盖体113可以固定在门内壳112上的掏空处或者透过所述掏空处与门外壳111或者门衬板116配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不影响门内壳112的整体性,如图6所示,风道盖体113位于门内壳112与门衬板116之间,风道盖体113与门衬板116连接形成第一烘道15。门内壳112上开设第二进风口1121,风道盖体113上与第二进风口1121相对的位置开设作为第一烘道15的入口的进风孔1131。
在一些实施例中,门内壳112上开设作为第二烘道16的出口的第二出风口1122,使得第二烘道16内的气流经第二出风口1122导出。实际应用中,可以在门衬板116上开设连通第三开口14C的通孔1162,该通孔1162与门内壳体112上的第二出风口1122连通,从而可以将第二烘道16内的气流依次经通孔1162、第二出风口1122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风道盖体113在内壁面开设用于导流的导风板1132。导风板1132可以在风道盖体113的内壁面形成多个流道,利用导风板1132的导流作用,可以减少第一烘道15内的湍流,从而有效降低气流通过第一烘道15产生的风噪。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1132可以一体成型于风道盖体113的内壁面上,从而对第一烘道15内的气流进行导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1132可以固接于风道盖体113的内壁面上。比如,可以通过粘接、焊接、或者通过紧固件等方式固定连接于风道盖体113的内壁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7,进风孔1131位于风道盖体113的下端,导风板1132自风道盖体113的下端向上端延伸,且导风板1132的底端具有朝向进风孔1131的弧形段11321。通过设置弧形段11321,可以更好的衔接经进风孔1131导入的气流,从而及时将气流分流至相应的流道内。
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在进风孔1131处设置栅格过滤网,可以有效过滤气流中大颗粒的杂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1132位于第二凹部1133处,可以使得气流贴着壁体进行分流,进一步减少第一烘道15内的湍流,降低风噪。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11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风板1132沿风道盖体113的水平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在风道盖体113的高度方向上形成多个流道。
如图7所示,进风孔1131位于风道盖体113图示的左下角,风道盖体113的内壁面形成第二凹部1133,多个导风板1132水平间隔设置,且自风道盖板113的下端向上端延伸,各导风板1132的下端设有向左弯曲以指向进风孔1131的弧形段11321,可以很好地对经进风孔1131进入的气流进行分流,以减少第一烘道15内的湍流,从而有效降低气流经过第一烘道15产生的风噪。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盖体113的上端具有朝门内壳112延伸的过渡段1134,过渡段1134的顶端形成作为第一烘道15的出口的第一连通孔1135,第一连通孔1135延伸至罩体13中。实际应用中,该过渡段1134可以为弧形段,这样,可以改变烘道出口的朝向,便于与后续结构配合,比如,可以顺利地将第一烘道15内的气流导出至第二烘道16内。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烘道15的出口处,门衬板116上与过渡段1134相对的位置亦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可以与过渡段1134的倾斜方向一致,使得出口的位置右移,以更好的对接罩体12的内腔形成的第二烘道1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风道盖体113的边缘形成用于与门衬板116配合的安装边1136。通过安装边1136与门外壳111安装,以形成供气流通过的第一烘道15。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边1136上开设安装孔11361和/或用于卡扣连接的卡扣结构11362。
实际应用中,可以将风道盖体113通过安装边1136上的卡扣结构11362锁紧于门衬板116上。这里,卡扣结构11362可以为具有弹性的抵接件或者凸边等类似结构。可选地,还可以通过安装孔11361及紧固件将所述风道盖体113固接于门衬板116上,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门组件可以省去门衬板116,直接利用风道盖体113与门外壳111之间形成第一烘道15。可选地,风道盖体113与门外壳111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连接的密封件,密封件用于密封第一烘道15于风道盖体113与门外壳111之间的相接处。可选地,可以在门外壳111上开设连通第一开口14A的孔,该孔与门内壳体112上的第二出风口1122连通,从而可以将第二烘道16内的气流依次经该孔、第二出风口1122排出。可选地,门外壳111上与过渡段1134相对的位置亦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可以与过渡段1134的倾斜方向一致,使得出口的位置右移,以更好的对接罩体12的内腔形成的第二烘道16。可选地,可以将风道盖体113通过安装边1136上的卡扣结构11362锁紧于门外壳111上。可选地,还可以通过安装孔11361及紧固件将所述风道盖体113固接于门外壳111上,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加热模块2及风机3。其中,加热模块2,用于对待进入烘道的气流进行加热或者在烘道内加热气流;风机3,用于驱动气流进入烘道。
实际应用中,外界的空气可以经风机3导入第一烘道15内,加热模块2可以对空气加热,使得加热后的空气可以在第一烘道15和第二烘道16内流动,从而对第二烘道16内的衣物进行烘干。加热模块2可以设于门组件1上,用于对在烘道内加热气流;或者,可以将加热模块2设置于连通烘道的入口的管路上,即在烘道的外部加热气流,加热后的气流进入烘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3的出口可以经波纹管5连通第一烘道15的入口。具体地,如图6所示,波纹管5可以连通门内壳112上的第二进风口1121及风道盖体113上的进风孔1131,从而将外部的空气导入第一烘道15内,并经风道盖体113导流至第二烘道16内,第二烘道16内的高温气流可以经门内壳112上的第二出风口1122排出。
实际应用中,为了增强烘干系统的气密性,如图6所示,可以在盖板12与门外壳111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17,该第一密封圈17用于在盖板12关闭时封闭开口14。
实际应用中,加热模块2可以为电阻加热器、红外加热器等加热装置。优选地,加热模块2选用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热敏电阻加热器。该加热模块2可以置于第一烘道和/或第二烘道内,以对烘道内的气流加热。
在一实施例中,加热模块2可以设置于风道盖体113上。如图6所示,门组件1包括风道盖体113,且风道盖体113具有第一连通孔1135(如图7所示),加热模块2设置于第一连通孔1135处。这样,可以利用第一连通孔1135处的空间安装加热模块2,并对气流流入第二烘道16之前进行加热,以确保第二烘道内气流的烘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模块2可以设置于风机3与烘道的入口之间。如图15所示,加热模块2设于风机3的出口与第一进风口612之间,即在烘道的外部加热气流,加热后的气流在风机3的驱动下依次进入第一烘道15及第二烘道16。实际应用中,如图6所示,加热模块2可以经线塞115连接外部的电源,该线塞115可以为具有电源接口的转接件。线塞115可以设置于密封件114安装处,通过线塞115和密封件114,对第一烘道15于风道盖体113与门外壳111之间的相接处进行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及图6所示,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晾衣架4,晾衣架4设置于第二烘道16内,晾衣架4包括:烘道支架41及支撑板42。其中,烘道支架41内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连通第一烘道15的第一连通孔1135,以导入加热后的气流,导流通道具有至少两个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出口区域,相应出口区域处设置支撑板42,支撑板42上可以晾置待烘干的衣物,从而实现对不同衣物的分区烘干,且通过在不同高度上设置支撑板,可以充分利用高度空间来分区烘干,尤其适用于小件衣物的烘干。
请参阅图10至图12,晾衣架4包括:烘道支架41及至少两个支撑板42。其中,烘道支架41内设有导流通道411,导流通道411具有连通第一烘道15的第二连通孔4111及至少两个位于不同高度的出口区域4112。各出口区域4112处对应设置支撑板42,支撑板42用于晾置待烘干的衣物。
实际应用中,第二连通孔4111连通第一连通孔1135,加热后的气流经第二连通孔4111进入导流通道411后,通过导流通道411导流,分流至位于不同高度的相应出口区域4112,并经相应出口区域4112流出,从而对相应支撑板42上的衣物进行烘干。本发明实施例的晾衣架,可以实现对不同衣物的分区烘干,且通过在不同高度上设置支撑板42,可以充分利用高度空间来分区烘干,尤其适用于小件衣物的烘干。
举例来说,若用户有同时烘干帽子和袜子的需求,则可以将帽子、袜子分别放置于位于不同高度的支撑板42上,这样,可以在物理空间上对衣物进行分区烘干,满足了用户的烘干需求。
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高度空间的容量,相应设置出口区域的数量,从而可以形成两层或者多层的出口区域。此外,若出口区域的面积较大,同一出口区域的支撑板的数量亦可以限于一个,可以为多个。
下面以出口区域的数量为两个,每个出口区域设置一个支撑板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晾衣架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11所示,烘道支架41整体呈中空的环状结构。该烘道支架41包括:第一板状中空件412、第二板状中空件413、第一衔接中空件414、第二衔接中空件415。其中,第二板状中空件413位于第一板状中空件412的上方;第一衔接中空件414连接第一板状中空件412的第一端412A和第二板状中空件413上与第一端412A相对的第三端413A;第二衔接中空件415连接第一板状中空件412的第二端412B和第二板状中空件413上与第二端412B相对的第四端413B。这样,第一板状中空件412、第二板状中空件413、第一衔接中空件414及第二衔接中空件415的内部中空区域合围形成导流通道411(如图12所示)。
如图12所示,该烘道支架41具有两个出口区域4112,分别为:开设于第一板状中空件412的上表面的第一出口区域4112A和开设于第二板状中空件413的上表面的第二出口区域4112B。支撑板42包括:第一支撑板42A和第二支撑板42B。第一支撑板42A设置于第一出口区域4112A上,第二支撑板42B设置于第二出口区域4112B上。
为了能让加热后的气流能够分流至第一出口区域4112A和第二出口区域4112B。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板状中空件412上设置第二连通孔4111。具体地,该第二连通孔4111可以设置在第一板状中空件412的下表面,这样,加热后的气流经第一板状中空件412的下表面进入后,一部分气流向上经第一出口区域4112A流出,以对第一支撑板42A上晾置的衣物进行烘干;余下气流分别沿第一衔接中空件414的内部管道、第二衔接中空件415的内部管道向上导流至第二板状中空件413内,并经第二板状中空件413上的第二出口区域4112B流出,以对第二支撑板42B上晾置的衣物进行烘干。
这里,第一出口区域4112A、第二出口区域4112B可以为整体开口。为了让气流能够更为均匀地导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出口区域4112A开设多个第一出气孔,和/或,第二出口区域4112B开设多个第二出气孔,从而将气流均匀分散导出。其中,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的数量和大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合理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支撑板42A上开设多个第三出气孔421,和/或,第二支撑板42B上开设多个第四出气孔422。具体地,第一支撑板42A和第二支撑板42B上均开设栅格状开孔,这样,可以使得加热后的气流更加均匀地导流至整个支撑板的板面,以对支撑板板面上的衣物进行均匀加热,烘干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支撑板42A与第一板状中空件41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第一分隔垫416;和/或,第二支撑板42B与第二板状中空件413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第二分隔垫417。具体地,第一分隔垫416可以为第一板状中空件412的上表面的凸起结构,第一支撑板42A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第一分隔垫416上,这样,既可以实现第一支撑板42A的固定,且避免了对第一板状中空件412的壁体的破坏,确保了流体在导流通道内的导流效果。第二分隔垫417可以为第二板状中空件413的上表面的凸起结构,第二支撑板42B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第二分隔垫417上,这样,既可以实现第二支撑板42B的固定,且避免了对第二板状中空件413的壁体的破坏,确保了流体在导流通道内的导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晾衣架4还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设置于烘道支架41上,用于将烘道支架41固定至第二烘道16内。这里,定位机构可以根据第二烘道16上的安装面对应设置在烘道支架41的壁体上。该定位机构可以为开设于烘道支架41的壁体上的凸起、凹槽,或者为粘接、焊接等方式固接于所述烘道支架41上的安装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晾衣架4安装于第二烘道16内,如图11所示,导流通道411的第二连通孔4111设于第一板状中空件412的下表面;定位机构为固接于第一板状中空件412的下表面的安装板418,安装板418上与第二连通孔4111相对的位置开设第三连通孔4181。实际应用中,安装板418可以连接至风道盖体113上,从而通过安装板418将烘道支架41固定在第二烘道16内,第三连通孔4181与第一连通孔1135对接,从而有效衔接第一烘道15的出口,第一烘道15的出口流出的气流,经过导流通道411导流后,进入第二烘道1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导流通道411的第二连通孔4111设于第一板状中空件412的下表面,定位机构为第一板状中空件412在第二连通孔4111处开设的定位部4121,该定位部4121可以为凹槽或者凸起。烘道支架41经定位部4121连接在风道盖体113上,具体地,风道盖体113的顶端可以设置于定位部4121配合的结构,第二连通孔4111与第一连通孔1135对接,从而有效衔接第一烘道15的出口,第一烘道15的出口流出的气流,经过导流通道411导流后,进入第二烘道16。
如图13及图14所示,门内壳112的下端开设第二进风口1121、上端开设第二出风口1122,风道盖体113上开设进气孔1131,门衬板116的上端开设通孔1162。当安装有风道盖体113的门衬板116与门内壳112装配连接后,门内壳112上的第二进风口1121与进气孔1131相对,门内壳112上的第二出风口1122与通孔1162相对,这样,风机3输出的气流可以依次经第二进风口1121、进气孔1131进入第一烘道15,第二烘道16内的气流可以经通孔1162、第二出风口1122排出。
在一应用示例中,该衣物处理设备为滚筒洗衣机,滚筒洗衣机的门组件包括门体及安装于门体后侧的玻璃门(相当于上述的罩体),所述门体的前侧设有用于关闭和打开玻璃门的敞口端的小门(相当于上述的盖体)。门体内设有上述的第一烘道,玻璃门的内腔形成上述的第二烘道。这样,滚筒洗衣机的桶体内的洗烘区域与玻璃门内的第二烘道可以互不影响的单独工作。当滚筒洗衣机洗涤衣物或者烘干衣物时,门体关闭。可以在中途打开或者关闭小门,以放入小件衣物,实现分区烘干,并在烘干完毕后取出烘干后的小件衣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处理衣物的处理区,所述箱体上开设对应所述处理区的衣物出入口;
门组件,连接所述箱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衣物出入口,所述门组件内设有用于烘干衣物的烘道,所述烘道具有供外界气流流入的入口及烘干衣物后的气流排出的出口;
所述门组件包括:
门体,所述门体上开设开口,所述门体内具有第一烘道;
盖板,连接于所述门体的外侧,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
罩体,连接于所述门体的内侧,且包覆所述开口,所述罩体的内壁区域形成用于容纳衣物的第二烘道,所述第二烘道连通所述第一烘道;
其中,所述第一烘道的入口作为所述烘道的入口,所述第二烘道的出口作为所述烘道的出口;
所述门体包括:
门外壳,所述门外壳相应于所述开口处开设第一开口;
门内壳,所述门内壳相应于所述开口处开设第二开口;
风道盖体,所述风道盖体与所述门外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烘道,所述门内壳上开设进风口,所述风道盖体上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位置开设作为所述第一烘道的入口的进风孔;
或者,所述门体包括:
门外壳;
门内壳;
门衬板,所述门衬板位于所述门外壳与所述门内壳之间,所述门衬板与所述门外壳及所述门内壳中的至少之一配合形成用于气流通过的所述第一烘道;
其中,所述开口依次贯通所述门外壳、所述门衬板及所述门内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门体包括所述门衬板,所述门体还包括:
风道盖体,所述风道盖体与所述门衬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烘道,所述风道盖体上开设作为所述第一烘道的入口的进风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盖体位于所述门衬板上朝向所述门内壳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内壳上开设进风口,所述风道盖体上的所述进风孔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外壳上朝向所述风道盖体的一侧,在与所述风道盖体相对的位置形成第一凹部;和/或,
所述风道盖体上朝向所述门外壳的一侧形成第二凹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衬板上朝向所述风道盖体的一侧,在与所述风道盖体相对的位置形成第一凹部;和/或,
所述风道盖体上朝向所述门衬板的一侧形成第二凹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内壳上开设作为所述第二烘道的出口的第二出风口,使得所述第二烘道内的气流经所述第二出风口导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盖体与所述门外壳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连接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烘道于所述风道盖体与所述门外壳之间的相接处。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盖体与所述门衬板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连接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烘道于所述风道盖体与所述门衬板之间的相接处。
10.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盖体在内壁面设有用于导流的导风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风道盖体的下端,所述导风板自所述风道盖体的下端向上端延伸,且所述导风板的底端具有朝向所述进风孔的弧形段。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板沿所述风道盖体的水平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在所述风道盖体的高度方向上形成多个风道。
1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盖体的上端具有朝所述门内壳延伸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顶端形成作为所述第一烘道的出口的第一连通孔。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
加热模块,用于对待进入所述烘道的气流进行加热或者在所述烘道内加热气流;
风机,用于驱动外界气流进入所述烘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组件包括风道盖体,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风道盖体上。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风机与所述烘道的入口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烘道的入口之间设有用于减噪的降噪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
晾衣架,所述晾衣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烘道内,所述晾衣架包括:
烘道支架,所述烘道支架内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具有与所述第二烘道的入口连通的连通孔及至少两个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出口区域;
至少两个支撑板,与各所述出口区域对应设置,用于晾置待烘干的衣物。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道支架包括:
第一板状中空件,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上设置所述第二连通孔;
第二板状中空件,所述第二板状中空件位于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上方;
第一衔接中空件,连接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板状中空件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三端;
第二衔接中空件,连接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板状中空件上与所述第二端相对的第四端;
其中,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所述第二板状中空件、所述第一衔接中空件及所述第二衔接中空件的内部中空区域合围形成所述导流通道,所述至少两个所述出口区域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上表面的第一出口区域和开设于所述第二板状中空件的上表面的第二出口区域。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板包括:
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口区域上;
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出口区域上。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口区域开设多个第一出气孔;和/或,
所述第二出口区域开设多个第二出气孔。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多个第三出气孔;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多个第四出气孔。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第一分隔垫;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板状中空件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第二分隔垫。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晾衣架还包括:
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烘道支架上,用于将所述烘道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烘道内。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通孔设于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下表面;
所述定位机构为固接于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下表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与所述第二连通孔相对的位置开设第三连通孔,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烘道内,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第一烘道的出口对接。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通孔设于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的下表面;
所述定位机构为所述第一板状中空件在所述第二连通孔处开设的定位部,所述晾衣架经所述定位部固定在所述第二烘道内,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一烘道的出口对接。
CN202010015480.4A 2020-01-07 2020-01-07 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112301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5480.4A CN112301695B (zh) 2020-01-07 2020-01-07 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5480.4A CN112301695B (zh) 2020-01-07 2020-01-07 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1695A CN112301695A (zh) 2021-02-02
CN112301695B true CN112301695B (zh) 2022-03-29

Family

ID=74336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5480.4A Active CN112301695B (zh) 2020-01-07 2020-01-07 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16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5234A (zh) * 2022-03-24 2022-07-22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洗涤设备的门组件及洗涤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1695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9972B (zh) 衣物干燥机
US8104192B2 (en) Laundry dryer
EP2539502A2 (en) Dryer
CN218090201U (zh) 衣物护理设备的箱体组件以及衣物护理设备
CN112301695B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12301679B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01570933B (zh) 衣物处理机
CN210104319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11101351B (zh) 烘干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2301694B (zh) 门组件及具有该门组件的烘干系统
CN112323416B (zh) 门组件及具有该门组件的烘干系统
CN217052784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1748985A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09958110U (zh) 衣物处理设备
US11359329B2 (en) Dryer appliance having fluid-ventilation features
CN111101350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2301625A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12301683B (zh) 晾衣架及烘干系统
US9359709B2 (en) Dryer appliance with features for limiting air leakages
KR101880589B1 (ko) 건조기
CN219280288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12103396U (zh) 风道盖体及具有该风道盖体的烘道
CN219280316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19280315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12103358U (zh) 衣物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