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7860A - 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7860A
CN112297860A CN202011162444.7A CN202011162444A CN112297860A CN 112297860 A CN112297860 A CN 112297860A CN 202011162444 A CN202011162444 A CN 202011162444A CN 112297860 A CN112297860 A CN 112297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ing force
front axle
braking
max
r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24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7860B (zh
Inventor
初亮
常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1624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78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7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7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7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7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7/00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7/10Dynamic electric regenerative braking
    • B60L7/18Controlling the braking eff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17Using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regulation means to control braking
    • B60T8/172Determining control parameters used in the regulation, e.g. by calculations involving measured or detected para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2270/00Further aspects 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T2270/60Regenerative braking
    • B60T2270/608Electronic brake distribution (EBV/EBD) features related theret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目标车型为驱动电机驱动前轴解耦纯电动汽车,综合考虑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ECE法规下线及后轴制动力限值等限制因素,确定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同时为平衡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与制动安全性最佳的矛盾要求,采用模糊控制方法确定最优前轴制动力,在保证制动安全性前提下,尽量激发电机再生制动潜能,进而协调前轴电液制动力;最后以后轴优先补偿为原则,合理分配制动力以满足总制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 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全球不可再生资源日益短缺的大背景下,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该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车辆的续驶里程并提高节能效果, 制动力分配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好坏,有 必要提出一种制动力分配方法,在满足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与制动安全性最佳 的矛盾前提下,对前后轴制动力以及电机和液压制动力进行合理分配。因此, 针对实验室已有的驱动电机前置前轴解耦式纯电动汽车,提出一种纯电动汽车 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
对大量与再生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方法相关的专利文献等进行检索,总结 典型的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如下:
1.并联制动力分配方法
在传统前后轴液压制动力按固定比例分配基础上,在电机驱动轴叠加电机 再生制动力,仅适用于小强度制动,能量回收效果有限且易影响制动感觉。
2.串联制动力分配方法
在能够获得驾驶员制动意图及独立调节各车轮液压制动力基础上,协调控 制液压与电机制动力,提高能量回收效果,包括以下几种典型方式:
(1)基于β线制动力分配方法
该方法仍保证前后轴制动力按固定比值分配,其中电机驱动轴制动力由电 机优先,液压补偿方式提供,能量回收效果仍较为有限。
(2)基于I线制动力分配方法
该方法保证前后轴制动力按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分配,能量回收效果好, 但对制动系统硬件要求高,且控制较为复杂,容易影响制动安全。
(3)基于ECE法规下线制动力分配方法
适用于前驱车型,可将尽量多制动力分配给驱动轴,并出于安全性考虑有 效利用后轴制动能力,能量回收效果好,但不能很好平衡制动安全性与能量回 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由于受硬软件等各种因素限制,现有制动力分配方法 无法同时保证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以及制动安全性最佳的问题,因此本发明针 对实验室已有的驱动电机前置前轴解耦式纯电动汽车,综合考虑理想制动力分 配曲线,ECE法规下线及后轴制动力限值等限制因素,为了在保证制动安全性的 前提下,尽量激发电机再生制动潜能,从而平衡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与制动安 全性最佳的矛盾要求,提出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P1、综合考虑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ECE法规下线以及后轴制动力等因素, 通过边界条件计算模块确定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
P2、考虑驾驶员制动意图、车辆制动状态以及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通过 电液制动力协调模块对前轴电液制动力进行目标分配;
P3、结合车辆总制动需求以及前轴电液制动力目标值,通过制动力分配补 偿模块进行制动力分配补偿,以满足车辆总制动需求;
进一步地,步骤P1进行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的确定,包括如下步骤:
①输入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以及后轴制动器轮缸压力边界 [Prear_min,Prear_max],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21
其中:pMC表示主缸压力,由主缸压力传感器直接获取,Df、Dr表示前、后 轴制动器有效制动直径,Rf、Rr表示前、后轴轮胎滚动半径,Kbf、Kbr表示前、 后轴制动器制动效能因数;
②计算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ECE法规下线和后轴制动力对前轴制动力的约 束条件
进一步地,满足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时,前轴制动力Ffb与后轴制动力Frb的 关系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22
其中:G表示整车重力,hg表示车辆质心高度,L表示车辆前后轴轴距,b 表示车辆质心到后轴距离;
进而推导出前轴制动力Ffb与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的函数关系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23
其中:z表示制动强度;
进一步地,满足ECE法规下线分配时,结合法规相关要求联立公式: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31
其中:βECE-B表示满足ECE法规下线分配时的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
进而推导出ECE法规限制下,前轴制动力Ffb与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函 数关系式: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32
进一步地,根据后轴制动器轮缸压力边界[Prear_min,Prear_max]得到后轴制动力边界约束条件[Frb_min,Frb_max]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33
其中:rwheel表示后轴制动轮缸半径;
③对需求制动力进行区间划分并确定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
进一步地,以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关系曲线为基础,并结合ECE制动法规 要求,对需求制动力进行区间划分从而确定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划分为3个 区间分别为:小强度区间[0,Flittle]、中强度区间[Flittle,Flarge]、大强度区间[Flarge,+∞], 其中:Flittle为ECE法规下线中制动强度zmin=0.1g时前后轴总制动力,Flarge为ECE 法规下线中制动强度zmax=0.52g时前后轴总制动力;
进一步地,由于在小强度与大强度区间内,前轴制动力均无ECE法规限制, 其对于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的计算方法相同,因此分别以中强度及大强度两种 典型制动需求为例,分析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其中:中强度区间前后轴总需 求制动力为F’total,大强度区间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为F”total
进一步地,当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处于中强度区间为F’total时,ECE法规边界 约束点A'(F’fb1,F’rb1),I曲线边界约束点B'(F’fb2,F’rb2),后轴制动力边界约束点 C'(F’fb3,F’rb3)与D'(F’fb4,F’rb4);
其中:F’fb1=fR(F’total),F’fb2=fI(F’total),F’fb3=F’total-F’rb_min,F’fb4=F’total-F’rb_max
可得到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Ffb_min,Ffb_max]为:
[Ffb_min,Ffb_max]=[F’fb1,F’fb2]∩[F’fb3,F’fb4]
当[Ffb_min,Ffb_max]为非空集合时: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41
进一步地,当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处于大区间为F”total时,此时无ECE法规限 制,I曲线边界约束点B”(F”fb2,F”rb2),后轴制动力边界约束点C”(F”fb3,F”rb3)和 D”(F”fb4,F”rb4);
其中:F”fb2=fI(F”total),F”fb3=F”total-F”rb_min,F”fb4=F”total-F”rb_max
可得到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Ffb_min,Ffb_max]为:
[Ffb_min,Ffb_max]=[F”total,F”fb2]∩[F”fb3,F”fb4]
当[Ffb_min,Ffb_max]为非空集合时: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42
④整理并输出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Ffb_min,Ffb_max]
当Ftotal∈[0,Flittle]∪[Flarge,+∞]时:
[Ffb_min,Ffb_max]=[max(fI(Ftotal),Ftotal-Frb_max),Ftotal-Frb_min]
当Ftotal∈[Flittle,Flarge]时:
[Ffb_min,Ffb_max]=[max(fI(Ftotal),Ftotal-Frb_max),min(fR(Ftotal),Ftotal-Frb_min)]
进一步地,步骤P2进行前轴电液制动力分配,包括如下步骤:
(一)最大电机制动力修正
进一步地,考虑车辆状态及驾驶员制动意图,修正紧急制动和停车制动两 种制动状态下的最大电机制动力,从而更好的协调电机和液压制动力分配;
紧急制动时,为了保证安全性,电机制动要求尽快退出,修正表达式如下:
F′reg_max=min(Freg_max(n),Freg_act(n-1))
其中:F′reg_max表示修正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n)表示当前时刻最大电机 制动力,Freg_act(n-1)表示上一时刻实际电机制动力;
停车制动时,根据车速大小对最大电机制动力进行修正,区间为 [vlow_min,vlow_max],修正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51
其中:Freg_max表示最大电机制动力,vlow_min表示F′reg_max为0的临界车速,vlow_max表示停车制动的门限车速;
(二)最优前轴制动力计算
进一步地,根据步骤P1得到的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Ffb_min,Ffb_max],其上边 界能够实现能量回收的最大化,下边界能够保证最佳的制动安全性,为了在制 动能量回收最大化与制动安全性最佳这两个矛盾要求之间寻找平衡,以确定最 优前轴制动力Ffbopt,本发明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模糊控制器各输入输出参数,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1)计算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定义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52
其中:Freg_act(n-1)表示上一时刻实际电机制动力;
进一步地,构造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的隶属度函数:
ξ* reg={L M H}
其中: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分三个等级,L表示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处于第 一等级,M表示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处于第二等级,H表示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处 于第三等级;
2)计算滑移率相对偏差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可以实时反映滑移率变化,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61
其中:λfopt表示车轮最佳滑移率,λfact表示车轮实际滑移率;
进一步地,构造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的隶属度函数:
δλ={TL L M H TH}
其中: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分五个等级,TL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处于第一等 级,L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处于第二等级,M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处于第三等 级,H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处于第四等级,TH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处于第五等 级;
3)计算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进一步地,模糊控制器还输入有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dδλ/dt,构造滑移率 相对偏差变化率dδλ/dt的隶属度函数:
λ/dt={NBNSZOPSPB}
其中: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dδλ/dt分五个等级,NB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 变化率处于第一等级,NS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处于第二等级,ZO表示滑 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处于第三等级,PS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处于第四等 级,PB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处于第五等级;
4)确定模糊控制器输出参数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进一步地,模糊控制器输出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KF,构造前轴制动力优 化因子KF隶属度函数:
KF={TL L M H TH}
其中: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KF分五个等级,TL表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处 于第一等级,L表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处于第二等级,M表示前轴制动力优 化因子处于第三等级,H表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处于第四等级,TH表示前轴 制动力优化因子处于第五等级;
(2)根据不同等级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制定模糊控制器规则库
进一步地,为在保证制动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多的激发电机再生制动潜 能,对于不同的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划分为三种类型:
1)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处于第一等级时,制定模糊控制器规则库如表1:
表1模糊控制器规则库1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71
2)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处于第二等级时,制定模糊控制器规则库如表2:
表2模糊控制器规则库2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72
3)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处于第三等级时,制定模糊控制器规则库如表3:
表3模糊控制器规则库3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73
(3)根据上述隶属度函数及模糊控制规则,拟合得到规则库输出曲面图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隶属度函数及模糊控制规则,利用MATLAB拟合得到前 轴制动力优化因子KF与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电机制动潜 能因数ξ* reg-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dδλ/dt、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滑移率相对偏差 变化率dδλ/dt的规则库输出曲面图;
(4)确定最优前轴制动力
进一步地,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81
根据模糊控制器规则库输出曲面图以及最优前轴制动力计算公式确定最优 前轴制动力Ffbopt
(三)前轴电液制动力分配
进一步地,以保证最优前轴制动力为基础,同时考虑发挥电机最大制动潜 能,对前轴电液制动力进行分配,步骤如下:
a)输入修正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以及前轴液压 制动力边界条件[Ffhmin,Ffhmax];
b)将修正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上限值Ffhmax求和,判断其值是否小于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若是则继续步骤c),否则进入 步骤d);
c)进行电液制动力分配,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等于修正后最大电机 制动力F′reg_max,目标前轴液压制动力初值Ffh_trgt0等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上 限值Ffhmax,然后直接进入步骤g);
d)进一步将修正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下限 值Ffhmin求和,判断其值是否小于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若是则进入步骤e),否 则进入步骤f);
e)进行电液制动力分配,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等于修正后最大电机 制动力F′reg_max,目标前轴液压制动力初值Ffh_trgt0等于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与修正 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的差值,然后直接进入步骤g);
f)进行电液制动力分配,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等于最优前轴制动力 Ffbopt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下限值Ffhmin的差值,目标前轴液压制动力初值Ffh_trgt0等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下限值Ffhmin,继续进入步骤g);
g)输出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和目标前轴液压制动力初值Ffh_trgt0
进一步地,步骤P3结合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进行制动力分配补偿,由于最 优前轴制动力中的电液制动力分配已经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和能量回收的矛盾平 衡问题,因此为避免破坏平衡以后轴液压制动力优先补偿的原则进行分配,包 括如下步骤:
i)输入为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目标前 轴液压制动力初值Ffh_trgt0
ii)判断后轴液压是否满足所需补偿制动力要求,即是否满足判断条件 Ftotal-Ffh_trgt0-Freg_trgt0≤Frb_max,若满足则说明后轴液压可以完成补偿工作,则制动 力分配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91
然后直接进入步骤vi),否则进入步骤iii);
iii)后轴液压只能完成部分制动力补偿工作,其余部分由前轴电机补偿, 此时后轴液压制动力满足FRL_trgt=FRR_trgt=Frb_max/2,则制动力需补偿量剩余部分为 ΔF′b=Ftotal-Ffh_trgt0-Freg_trgt0-Frb_max,继续判断前轴电机是否满足剩余补偿制动力要 求,即是否满足判断条件Freg_trgt0+ΔF′b≤F′reg_max,若满足则说明前轴电机可以完成 剩余补偿工作,则制动力分配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092
然后直接进入步骤vi),否则进入步骤iv);
iv)由于前轴电机仍无法完成制动力补偿工作,则其余部分由前轴液压补 偿,此时前轴电机制动力满足Freg_trgt=F′reg_max,制动力需补偿量剩余部分为 ΔF″b=Freg_trgt0+ΔF′b-F′reg_max,继续判断前轴液压是否满足剩余补偿制动力要求,即 是否满足判断条件Ffh_trgt0+ΔF″b≤Ffhmax,若满足则说明前轴液压可以完成剩余补偿 工作,则制动力分配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01
然后直接进入步骤vi),否则进入步骤v);
v)前轴液压补偿能力仍然有限,则前轴、后轴以及电机制动力全部取最大 值,制动力分配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02
继续进入步骤vi);
vi)输出目标电机制动力Freg_trgt、目标左前轮液压制动力FFL_trgt、目标右前 轮液压制动力FFR_trgt、目标左后轮液压制动力FRL_trgt、目标右后轮液压制动力 FRR_trgt
与现有发明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目标实施车型为驱 动电机前置前轴解耦式纯电动汽车,综合考虑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ECE法规下 线以及后轴制动力限值等因素,确定了合理的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上边界能 实现能量回收最大化,下边界能保证制动安全性最佳,为进一步优化系统提供 前提条件;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以得到的前轴制动 力边界条件为基础,根据不同制动状态对最大电机制动力进行修正,并采用模 糊控制方法求得最优前轴制动力,在保证制动安全性前提下,尽量激发电机再 生制动潜能,以协调分配电液制动力,从而平衡了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与制动 安全性最佳的矛盾要求;
3.采取后轴液压优先补偿需求制动力的方式,在不打破制动能量回收最大 化与制动安全性最佳相平衡的基础上,满足了前后轴总制动需求,实现了制动 力合理分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的前轴制动力边界条 件确定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的制动边界条件分析 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的前轴电液制动力分 配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的通过模糊控制法确 定最优前轴制动力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的电机制动力潜能因 数ξ* reg隶属度函数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的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 隶属度函数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的滑移率相对偏差变 化率dδλ/dt隶属度函数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的前轴制动力优化因 子KF隶属度函数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的前轴制动力优化因 子KF与电机制动力潜能因数ξ* reg-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电机制动力潜能因数ξ* reg -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dδλ/dt、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 dδλ/dt的规则库输出曲面图;
图1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的电液制动力分配算 法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的制动力补偿分配流 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需注意,在以下描述中,一些来自于制动系统其他软件模 块并与本发明主要内容关联性较小的参数,这里将直接应用,不作重点讨论。
本发明是针对实验室已有的驱动电机前置前轴解耦式纯电动汽车,综合考 虑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ECE法规下线及后轴制动力限值等限制因素,确定前轴 制动力边界条件;同时为平衡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与制动安全性最佳的矛盾要 求,采用模糊控制方法确定最优前轴制动力,在保证制动安全性前提下,尽量 激发电机再生制动潜能,进而协调前轴电液制动力;最后以后轴优先补偿为原 则,合理分配制动力以满足总制动需求,所提出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 分配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参阅图1,包括以下步 骤:
P1、综合考虑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ECE法规下线以及后轴制动力等因素, 通过边界条件计算模块确定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
P2、考虑驾驶员制动意图、车辆制动状态以及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通过 电液制动力协调模块对前轴电液制动力进行目标分配;
P3、结合车辆总制动需求以及前轴电液制动力目标值,通过制动力分配补 偿模块进行制动力分配补偿,以满足车辆总制动需求;
参阅图2,步骤P1进行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的确定,包括如下步骤:
①输入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以及后轴制动器轮缸压力边界 [Prear_min,Prear_max]
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21
其中:pMC表示主缸压力,由主缸压力传感器直接获取,Df、Dr表示前、后 轴制动器有效制动直径,Rf、Rr表示前、后轴轮胎滚动半径,Kbf、Kbr表示前、 后轴制动器制动效能因数;
后轴制动器轮缸压力边界[Prear_min,Prear_max]由制动系统压力估算部分提供,直接从CAN总线获取,本发明不作详述;
②计算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ECE法规下线和后轴制动力对前轴制动力的约 束条件
当前后轴制动力满足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时,前轴制动力Ffb与后轴制动力 Frb的关系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22
其中:G表示整车重力,hg表示车辆质心高度,L表示车辆前后轴轴距,b 表示车辆质心到后轴距离;
进而推导出前轴制动力Ffb与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的函数关系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23
其中:z表示制动强度;
当前后轴制动力满足ECE法规下线分配时,结合法规相关要求联立公式: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31
其中:βECE-B表示满足ECE法规下线分配时的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
进而推导出ECE法规限制下,前轴制动力Ffb与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函 数关系式: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32
再根据后轴制动器轮缸压力边界[Prear_min,Prear_max]得到后轴制动力边界约束 条件[Frb_min,Frb_max]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33
其中:rwheel表示后轴制动轮缸半径;
③对需求制动力进行区间划分并确定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
参阅图3,以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关系曲线为基础,并结合ECE制动法规要 求,对需求制动力进行区间划分从而确定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划分为3个区 间分别为:小强度区间[0,Flittle]、中强度区间[Flittle,Flarge]、大强度区间[Flarge,+∞], 其中:Flittle为ECE法规下线中制动强度zmin=0.1g时前后轴总制动力,Flarge为ECE 法规下线中制动强度zmax=0.52g时前后轴总制动力;
由于在小强度与大强度区间内,前轴制动力均无ECE法规限制,其对于前 轴制动力边界条件的计算方法相同,因此分别以中强度及大强度两种典型制动 需求为例,分析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其中:中强度区间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 为F’total,大强度区间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为F”total
当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处于中强度区间为F’total时,ECE法规边界约束点 A'(F’fb1,F’rb1),I曲线边界约束点B'(F’fb2,F’rb2),后轴制动力边界约束点C'(F’fb3,F’rb3)与D'(F’fb4,F’rb4);
其中:F’fb1=fR(F’total),F’fb2=fI(F’total),F’fb3=F’total-F’rb_min,F’fb4=F’total-F’rb_max
可得到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Ffb_min,Ffb_max]为:
[Ffb_min,Ffb_max]=[F’fb1,F’fb2]∩[F’fb3,F’fb4]
[Ffb_min,Ffb_max]为非空集合时: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41
当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处于大区间为F”total时,此时无ECE法规限制,I曲线 边界约束点B”(F”fb2,F”rb2),后轴制动力边界约束点C”(F”fb3,F”rb3)和D”(F”fb4,F”rb4);
其中:F”fb2=fI(F”total),F”fb3=F”total-F”rb_min,F”fb4=F”total-F”rb_max
可得到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Ffb_min,Ffb_max]为:
[Ffb_min,Ffb_max]=[F”total,F”fb2]∩[F”fb3,F”fb4]
[Ffb_min,Ffb_max]为非空集合时: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42
④整理并输出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Ffb_min,Ffb_max]
当Ftotal∈[0,Flittle]∪[Flarge,+∞]时:
[Ffb_min,Ffb_max]=[max(fI(Ftotal),Ftotal-Frb_max),Ftotal-Frb_min]
当Ftotal∈[Flittle,Flarge]时:
[Ffb_min,Ffb_max]=[max(fI(Ftotal),Ftotal-Frb_max),min(fR(Ftotal),Ftotal-Frb_min)]
参阅图4,步骤P2进行前轴电液制动力分配,包括如下步骤:
(一)最大电机制动力修正
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由电机电池外特性及电池SOC状态模块提供,直接从 CAN总线获取,本发明不做重点叙述,在此基础上考虑驾驶员制动意图及车辆状 态,以修正最大电机制动力,更好协调电机和液压制动力分配;
其中反映驾驶员制动意图及车辆状态的信号包括制动状态信号Mbrk、制动踏 板位移spb、制动踏板速度dspb、当前车速vveh、车轮最佳滑移率λfopt和车轮实际滑 移率λfact;制动踏板位移spb来自踏板位移传感器,制动踏板速度dspb可由对spb求 导得到,其余信号直接从CAN总线获取,非本发明重点,不进行详述;
当车辆速度不为0并且踩制动踏板速度和位移均超过设定门限值时,车辆 处于紧急制动状态;当车辆速度低于门限车速并逐渐下降直至停车时,车辆处 于停车制动状态,上述两种制动状态应进行最大电机制动力修正,修正后最大 电机制动力为Freg_max
紧急制动时,为了保证安全性,电机制动要求尽快退出,修正表达式如下:
Freg_max=min(Freg_max(n),Freg_act(n-1))
其中:Freg_max(n)表示当前时刻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act(n-1)表示上一时刻实 际电机制动力;
停车制动时,根据车速大小对最大电机制动力进行修正,区间为 [vlow_min,vlow_max],修正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51
其中:vlow_min表示Freg_max为0的临界车速,vlow_max表示停车制动的门限车速;
(二)最优前轴制动力计算
参阅图5,根据步骤P1得到的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Ffb_min,Ffb_max],其上边界 能够实现能量回收的最大化,下边界能够保证最佳的制动安全性,为了在制动 能量回收最大化与制动安全性最佳这两个矛盾要求之间寻找平衡,以确定最优 前轴制动力Ffbopt,本发明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模糊控制器各输入输出参数,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1)计算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定义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52
其中:Freg_act(n-1)表示上一时刻实际电机制动力,F′reg_max表示修正后最大电 机制动力;
利用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对电机制动潜能进行量化,进而对制动能量回收 效果进行评价,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0,1],作为模拟控制器的输入之一,当 ξ* reg=0时,电机不发挥制动潜能,当ξ* reg=1时,电机完全发挥制动潜能;
参阅图6,构造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的隶属度函数为:
ξ* reg={L M H}
其中: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分三个等级,L表示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处于第 一等级,范围大致在0~0.2;M表示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处于第二等级,范围大 致在0.2~0.7;H表示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处于第三等级,范围大致在0.7~1;
2)计算滑移率相对偏差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可以实时反映滑移率变化,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61
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0,1],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之一,其值越小,则说明 实际滑移率λfact越靠近最优滑移率λfopt,同时抱死趋势增加,制动安全性降低;
参阅图7,构造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的隶属度函数为:
δλ={TL L M H TH}
其中: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分五个等级,TL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处于第一等 级,范围大致在0~0.35;L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处于第二等级,范围大致在 0.35~0.50;M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处于第三等级,范围大致在0.50~0.70;H 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处于第四等级,范围大致在0.70~0.85;TH表示滑移率相 对偏差处于第五等级,范围大致在0.85~1;
3)计算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模糊控制器还输入有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dδλ/dt,dδλ/dt∈[-1,1]用来体现 滑移率变化的趋势,dδλ/dt∈[-1,0)时相对偏差在减小,dδλ/dt∈(0,1]时相对偏差 在增加;
参阅图8,构造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dδλ/dt的隶属度函数为:
λ/dt={NB NS ZO PS PB}
其中: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dδλ/dt分五个等级,NB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 变化率处于第一等级,范围大致在-1~-0.5;NS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处于 第二等级,范围大致在-0.5~-0.2;ZO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处于第三等 级,范围大致在-0.2~0.25;PS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处于第四等级,范围 大致在0.25~0.7;PB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处于第五等级,范围大致在 0.7~1;
4)确定模糊控制器输出参数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模糊控制器输出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KF,KF∈[0,1],并且其值越接近于 0,则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越靠近前轴制动力最小边界值Ffb_min;其值越接近于1, 则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越靠近前轴制动力最大边界值Ffb_max
参阅图9,构造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KF隶属度函数为:
KF={TL L M H TH}
其中: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KF分五个等级,TL表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处 于第一等级,范围大致在0~0.15;L表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处于第二等级, 范围大致在0.15~0.35;M表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处于第三等级,范围大致 在0.35~0.55;H表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处于第四等级,范围大致在0.55~0.75; TH表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处于第五等级,范围大致在0.75~1;
(2)根据不同等级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制定模糊控制器规则库
为在保证制动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多的激发电机再生制动潜能,对于不 同的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划分为三种类型:
1)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处于第一等级时,制定模糊控制器规则库如表1:
表1模糊控制器规则库1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71
2)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处于第二等级时,制定模糊控制器规则库如表2:
表2模糊控制器规则库2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72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81
3)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处于第三等级时,制定模糊控制器规则库如表3:
表3模糊控制器规则库3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182
(3)根据上述隶属度函数及模糊控制规则,拟合得到规则库输出曲面图
参阅图10,根据上述隶属度函数及模糊控制规则,利用MATLAB拟合得到前 轴制动力优化因子KF与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电机制动潜 能因数ξ* reg-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dδλ/dt、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滑移率相对偏差 变化率dδλ/dt的规则库输出曲面图;
(4)确定最优前轴制动力
定义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计算公式为:
Ffbopt=Ffb_min+(Ffb_max-Ffb_min)□KF
根据模糊控制器规则库输出曲面图以及最优前轴制动力计算公式确定最优 前轴制动力Ffbopt
(三)前轴电液制动力分配
参阅图11,以保证最优前轴制动力为基础,同时考虑发挥电机最大制动潜 能,对前轴电液制动力进行分配,步骤如下:
a)输入修正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以及前轴液压 制动力边界条件[Ffhmin,Ffhmax],其中[Ffhmin,Ffhmax]来自制动系统压力估算模块部分, 直接从CAN总线获取,本发明不作详述;
b)将修正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上限值Ffhmax求和,判断其值是否小于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若是则继续步骤c),否则进入 步骤d);
c)进行电液制动力分配,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等于修正后最大电机 制动力F′reg_max,目标前轴液压制动力初值Ffh_trgt0等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上 限值Ffhmax,然后直接进入步骤g);
d)进一步将修正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下限 值Ffhmin求和,判断其值是否小于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若是则进入步骤e),否 则进入步骤f);
e)进行电液制动力分配,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等于修正后最大电机 制动力F′reg_max,目标前轴液压制动力初值Ffh_trgt0等于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与修正 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的差值,然后直接进入步骤g);
f)进行电液制动力分配,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等于最优前轴制动力 Ffbopt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下限值Ffhmin的差值,目标前轴液压制动力初值 Ffh_trgt0等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下限值Ffhmin,继续进入步骤g);
g)输出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和目标前轴液压制动力初值Ffh_trgt0
参阅图12,步骤P3结合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进行制动力分配补偿,由于最 优前轴制动力中的电液制动力分配已经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和能量回收的矛盾平 衡问题,因此为避免破坏平衡以后轴液压制动力优先补偿的原则进行分配,包 括如下步骤:
i)输入为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目标前 轴液压制动力初值Ffh_trgt0
ii)判断后轴液压是否满足所需补偿制动力要求,即是否满足判断条件Ftotal-Ffh_trgt0-Freg_trgt0≤Frb_max,若满足则说明后轴液压可以完成补偿工作,则制动 力分配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201
然后直接进入步骤vi),否则进入步骤iii);
iii)后轴液压只能完成部分制动力补偿工作,其余部分由前轴电机补偿, 此时后轴液压制动力满足FRL_trgt=FRR_trgt=Frb_max/2,则制动力需补偿量剩余部分为 ΔF′b=Ftotal-Ffh_trgt0-Freg_trgt0-Frb_max,继续判断前轴电机是否满足剩余补偿制动力要 求,即是否满足判断条件Freg_trgt0+ΔF′b≤F′reg_max,若满足则说明前轴电机可以完成 剩余补偿工作,则制动力分配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202
然后直接进入步骤vi),否则进入步骤iv);
iv)由于前轴电机仍无法完成制动力补偿工作,则其余部分由前轴液压补 偿,此时前轴电机制动力满足Freg_trgt=F′reg_max,制动力需补偿量剩余部分为 ΔF″b=Freg_trgt0+ΔF′b-F′reg_max,继续判断前轴液压是否满足剩余补偿制动力要求,即 是否满足判断条件Ffh_trgt0+ΔF″b≤Ffhmax,若满足则说明前轴液压可以完成剩余补偿 工作,则制动力分配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203
然后直接进入步骤vi),否则进入步骤v);
v)前轴液压补偿能力仍然有限,则前轴、后轴以及电机制动力全部取最大 值,制动力分配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744781150000204
继续进入步骤vi);
vi)输出目标电机制动力Freg_trgt、目标左前轮液压制动力FFL_trgt、目标右前轮 液压制动力FFR_trgt、目标左后轮液压制动力FRL_trgt、目标右后轮液压制动力FRR_trgt

Claims (4)

1.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P1、综合考虑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ECE法规下线以及后轴制动力等因素,通过边界条件计算模块确定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
P2、考虑驾驶员制动意图、车辆制动状态以及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通过电液制动力协调模块对前轴电液制动力进行目标分配;
P3、结合车辆总制动需求以及前轴电液制动力目标值,通过制动力分配补偿模块进行制动力分配补偿,以满足车辆总制动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P1进行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的确定,包括如下步骤:
①输入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以及后轴制动器轮缸压力边界[Prear_min,Prear_max],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11
其中:pMC表示主缸压力,由主缸压力传感器直接获取,Df、Dr表示前、后轴制动器有效制动直径,Rf、Rr表示前、后轴轮胎滚动半径,Kbf、Kbr表示前、后轴制动器制动效能因数;
②计算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ECE法规下线和后轴制动力对前轴制动力的约束条件
进一步地,满足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时,前轴制动力Ffb与后轴制动力Frb的关系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12
其中:G表示整车重力,hg表示车辆质心高度,L表示车辆前后轴轴距,b表示车辆质心到后轴距离;
进而推导出前轴制动力Ffb与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的函数关系式为: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13
其中:z表示制动强度;
进一步地,满足ECE法规下线分配时,结合法规相关要求联立公式: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21
其中:βECE-B表示满足ECE法规下线分配时的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
进而推导出ECE法规限制下,前轴制动力Ffb与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函数关系式: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22
进一步地,根据后轴制动器轮缸压力边界[Prear_min,Prear_max]得到后轴制动力边界约束条件[Frb_min,Frb_max]的公式为: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23
其中:rwheel表示后轴制动轮缸半径;
③对需求制动力进行区间划分并确定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
进一步地,以前、后轴制动力分配关系曲线为基础,并结合ECE制动法规要求,对需求制动力进行区间划分从而确定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划分为3个区间分别为:小强度区间[0,Flittle]、中强度区间[Flittle,Flarge]、大强度区间[Flarge,+∞],其中:Flittle为ECE法规下线中制动强度zmin=0.1g时前后轴总制动力,Flarge为ECE法规下线中制动强度zmax=0.52g时前后轴总制动力;
进一步地,由于在小强度与大强度区间内,前轴制动力均无ECE法规限制,其对于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的计算方法相同,因此分别以中强度及大强度两种典型制动需求为例,分析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其中:中强度区间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为F′total,大强度区间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为F″total
进一步地,当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处于中强度区间为F′total时,ECE法规边界约束点A'(F′fb1,F′rb1),I曲线边界约束点B'(F′fb2,F′rb2),后轴制动力边界约束点C'(F′fb3,F′rb3)与D'(F′fb4,F′rb4);
其中:F′fb1=fR(F′total),F′fb2=fI(F′total),F′fb3=F′total-F′rb_min,F′fb4=F′total-F′rb_max
可得到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Ffb_min,Ffb_max]为:
[Ffb_min,Ffb_max]=[F′fb1,F′fb2]∩[F′fb3,F′fb4]
当[Ffb_min,Ffb_max]为非空集合时: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31
进一步地,当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处于大区间为F″total时,此时无ECE法规限制,I曲线边界约束点B″(F″fb2,F″rb2),后轴制动力边界约束点C″(F″fb3,F″rb3)和D″(F″fb4,F″rb4);
其中:F″fb2=fI(F″total),F″fb3=F″total-F″rb_min,F″fb4=F″total-F″rb_max
可得到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Ffb_min,Ffb_max]为:
[Ffb_min,Ffb_max]=[F″total,F″fb2]∩[F″fb3,F″fb4]
当[Ffb_min,Ffb_max]为非空集合时: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32
④整理并输出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Ffb_min,Ffb_max]
当Ftotal∈[0,Flittle]∪[Flarge,+∞]时:
[Ffb_min,Ffb_max]=[max(fI(Ftotal),Ftotal-Frb_max),Ftotal-Frb_min]
当Ftotal∈[Flittle,Flarge]时:
[Ffb_min,Ffb_max]=[max(fI(Ftotal),Ftotal-Frb_max),min(fR(Ftotal),Ftotal-Frb_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P2进行前轴电液制动力分配,包括如下步骤:
(一)最大电机制动力修正
进一步地,考虑车辆状态及驾驶员制动意图,修正紧急制动和停车制动两种制动状态下的最大电机制动力,从而更好的协调电机和液压制动力分配;
紧急制动时,为了保证安全性,电机制动要求尽快退出,修正表达式如下:
F′reg_max=min(Freg_max(n),Freg_act(n-1))
其中:F′reg_max表示修正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n)表示当前时刻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act(n-1)表示上一时刻实际电机制动力;
停车制动时,根据车速大小对最大电机制动力进行修正,区间为[vlow_min,vlow_max],修正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41
其中:Freg_max表示最大电机制动力,vlow_min表示F′reg_max为0的临界车速,vlow_max表示停车制动的门限车速;
(二)最优前轴制动力计算
进一步地,根据步骤P1得到的前轴制动力边界条件[Ffb_min,Ffb_max],其上边界能够实现能量回收的最大化,下边界能够保证最佳的制动安全性,为了在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与制动安全性最佳这两个矛盾要求之间寻找平衡,以确定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本发明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模糊控制器各输入输出参数,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1)计算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定义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42
其中:Freg_act(n-1)表示上一时刻实际电机制动力;
进一步地,构造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的隶属度函数:
ξ* reg={L M H}
其中: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分三个等级,L表示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处于第一等级,M表示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处于第二等级,H表示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处于第三等级;
2)计算滑移率相对偏差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可以实时反映滑移率变化,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51
其中:λfopt表示车轮最佳滑移率,λfact表示车轮实际滑移率;
进一步地,构造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的隶属度函数:
δλ={TL L M H TH}
其中: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分五个等级,TL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处于第一等级,L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处于第二等级,M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处于第三等级,H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处于第四等级,TH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处于第五等级;
3)计算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进一步地,模糊控制器还输入有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dδλ/dt,构造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dδλ/dt的隶属度函数:
λ/dt={NB NS ZO PS PB}
其中: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dδλ/dt分五个等级,NB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处于第一等级,NS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处于第二等级,ZO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处于第三等级,PS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处于第四等级,PB表示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处于第五等级;
4)确定模糊控制器输出参数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并构造其隶属度函数
进一步地,模糊控制器输出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KF,构造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KF隶属度函数:
KF={TL L M H TH}
其中: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KF分五个等级,TL表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处于第一等级,L表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处于第二等级,M表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处于第三等级,H表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处于第四等级,TH表示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处于第五等级;
(2)根据不同等级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制定模糊控制器规则库
进一步地,为在保证制动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多的激发电机再生制动潜能,对于不同的电机制动潜能因数,划分为三种类型:
1)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处于第一等级时,制定模糊控制器规则库如表1:
表1 模糊控制器规则库1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52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61
2)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处于第二等级时,制定模糊控制器规则库如表2:
表2 模糊控制器规则库2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62
3)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处于第三等级时,制定模糊控制器规则库如表3:
表3 模糊控制器规则库3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63
(3)根据上述隶属度函数及模糊控制规则,拟合得到规则库输出曲面图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隶属度函数及模糊控制规则,利用MATLAB拟合得到前轴制动力优化因子KF与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电机制动潜能因数ξ* reg-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dδλ/dt、滑移率相对偏差δλ-滑移率相对偏差变化率dδλ/dt的规则库输出曲面图;
(4)确定最优前轴制动力
进一步地,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64
根据模糊控制器规则库输出曲面图以及最优前轴制动力计算公式确定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
(三)前轴电液制动力分配
进一步地,以保证最优前轴制动力为基础,同时考虑发挥电机最大制动潜能,对前轴电液制动力进行分配,步骤如下:
a)输入修正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以及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Ffhmin,Ffhmax];
b)将修正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上限值Ffhmax求和,判断其值是否小于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若是则继续步骤c),否则进入步骤d);
c)进行电液制动力分配,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等于修正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目标前轴液压制动力初值Ffh_trgt0等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上限值Ffhmax,然后直接进入步骤g);
d)进一步将修正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下限值Ffhmin求和,判断其值是否小于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若是则进入步骤e),否则进入步骤f);
e)进行电液制动力分配,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等于修正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目标前轴液压制动力初值Ffh_trgt0等于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与修正后最大电机制动力F′reg_max的差值,然后直接进入步骤g);
f)进行电液制动力分配,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等于最优前轴制动力Ffbopt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下限值Ffhmin的差值,目标前轴液压制动力初值Ffh_trgt0等于前轴液压制动力边界条件下限值Ffhmin,继续进入步骤g);
g)输出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和目标前轴液压制动力初值Ffh_trgt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P3结合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进行制动力分配补偿,由于最优前轴制动力中的电液制动力分配已经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和能量回收的矛盾平衡问题,因此为避免破坏平衡以后轴液压制动力优先补偿的原则进行分配,包括如下步骤:
i)输入为前后轴总需求制动力Ftotal,目标电机制动力初值Freg_trgt0,目标前轴液压制动力初值Ffh_trgt0
ii)判断后轴液压是否满足所需补偿制动力要求,即是否满足判断条件Ftotal-Ffh_trgt0-Freg_trgt0≤Frb_max,若满足则说明后轴液压可以完成补偿工作,则制动力分配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81
然后直接进入步骤vi),否则进入步骤iii);
iii)后轴液压只能完成部分制动力补偿工作,其余部分由前轴电机补偿,此时后轴液压制动力满足FRL_trgt=FRR_trgt=Frb_max/2,则制动力需补偿量剩余部分为ΔF′b=Ftotal-Ffh_trgt0-Freg_trgt0-Frb_max,继续判断前轴电机是否满足剩余补偿制动力要求,即是否满足判断条件Freg_trgt0+ΔF′b≤F′reg_max,若满足则说明前轴电机可以完成剩余补偿工作,则制动力分配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82
然后直接进入步骤vi),否则进入步骤iv);
iv)由于前轴电机仍无法完成制动力补偿工作,则其余部分由前轴液压补偿,此时前轴电机制动力满足Freg_trgt=F′reg_max,制动力需补偿量剩余部分为ΔF″b=Freg_trgt0+ΔF′b-F′reg_max,继续判断前轴液压是否满足剩余补偿制动力要求,即是否满足判断条件Ffh_trgt0+ΔF″b≤Ffhmax,若满足则说明前轴液压可以完成剩余补偿工作,则制动力分配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83
然后直接进入步骤vi),否则进入步骤v);
v)前轴液压补偿能力仍然有限,则前轴、后轴以及电机制动力全部取最大值,制动力分配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744781140000091
继续进入步骤vi);
vi)输出目标电机制动力Freg_trgt、目标左前轮液压制动力FFL_trgt、目标右前轮液压制动力FFR_trgt、目标左后轮液压制动力FRL_trgt、目标右后轮液压制动力FRR_trgt
CN202011162444.7A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 Active CN112297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2444.7A CN112297860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2444.7A CN112297860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7860A true CN112297860A (zh) 2021-02-02
CN112297860B CN112297860B (zh) 2022-02-08

Family

ID=74330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2444.7A Active CN112297860B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786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7411A (zh) * 2021-04-22 2021-07-23 宝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能量转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484781B2 (ja) 2021-03-22 2024-05-16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車両の制動制御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5433A (zh) * 2006-03-29 2007-10-0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车辆碰撞时制动力分配的装置和方法
US20080093179A1 (en) * 2004-12-09 2008-04-24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Braking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DE102011086706A1 (de) * 2011-11-21 2013-05-23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Verblenden eines Generator-Bremsmoments eines Generators eines rekuperativen Bremssystems mit zwei Bremskreisen und Steuervorrichtung für ein rekuperatives Bremssystem mit zwei Bremskreisen
CN104933264A (zh) * 2015-07-07 2015-09-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分配系数的确定方法
CN105292092A (zh) * 2015-10-09 2016-02-03 吉林大学 商用车集成制动系统分工况制动力分配优化方法
CN105599617A (zh) * 2014-11-14 2016-05-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制动力控制系统及车辆、以及制动力控制方法
CN106218419A (zh) * 2016-08-24 2016-12-14 武汉地和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前后轴驱动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过程的控制方法
CN108081961A (zh) * 2017-11-30 2018-05-2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8263216A (zh) * 2018-01-25 2018-07-10 吉林大学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及制动方法
CN109130887A (zh) * 2018-09-20 2019-01-04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制动补偿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93179A1 (en) * 2004-12-09 2008-04-24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Braking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CN101045433A (zh) * 2006-03-29 2007-10-0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车辆碰撞时制动力分配的装置和方法
DE102011086706A1 (de) * 2011-11-21 2013-05-23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Verblenden eines Generator-Bremsmoments eines Generators eines rekuperativen Bremssystems mit zwei Bremskreisen und Steuervorrichtung für ein rekuperatives Bremssystem mit zwei Bremskreisen
CN105599617A (zh) * 2014-11-14 2016-05-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制动力控制系统及车辆、以及制动力控制方法
CN104933264A (zh) * 2015-07-07 2015-09-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分配系数的确定方法
CN105292092A (zh) * 2015-10-09 2016-02-03 吉林大学 商用车集成制动系统分工况制动力分配优化方法
CN106218419A (zh) * 2016-08-24 2016-12-14 武汉地和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前后轴驱动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过程的控制方法
CN108081961A (zh) * 2017-11-30 2018-05-2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8263216A (zh) * 2018-01-25 2018-07-10 吉林大学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及制动方法
CN109130887A (zh) * 2018-09-20 2019-01-04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制动补偿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84781B2 (ja) 2021-03-22 2024-05-16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車両の制動制御装置
CN113147411A (zh) * 2021-04-22 2021-07-23 宝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能量转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7860B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8566B (zh) 后轮驱动纯电动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081961B (zh) 一种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8688474B (zh)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算法
WO2022027753A1 (zh) 基于路面附着系数识别的整车动态性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81628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方法
CN109703375B (zh)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协调回收控制方法
CN110614921B (zh) 一种电动商用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297860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分配方法
CN109774493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的最优转矩分配方法
CN111976677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复合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588366A (zh) 一种轮毂电机分布式分时四驱电动汽车底盘构型、四驱电动汽车和控制方法
CN113147412A (zh) 一种后驱纯电动商用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
CN109878347B (zh) 一种多轴驱动分布式车辆的车轮扭矩分配方法
CN113459817B (zh) 一种基于轮毂电机车辆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及系统
Chu et al. Study on the braking force allocation dynamic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the fuzzy control logic
Zhe et al. A control strategy of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for intelligent vehicle
CN115534685A (zh) 一种四驱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控制策略及设备
CN112172543B (zh) 适用于牵引电动车辆的新型速度模式下的转矩控制方法
CN112373310B (zh) 一种基于制动强度的纯电动汽车制动力修正方法
CN11251958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分配方法
Chu et al. Integrative control strategy of regenerative and hydraulic braking for hybrid electric car
WO2024045323A1 (zh) 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1251904B (zh)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2606709B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电电混合动力系统参数匹配方法
Chen et al. Regenerative braking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pavement recognition controller for electric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