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0043A - 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和电池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和电池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0043A
CN112290043A CN202010995210.4A CN202010995210A CN112290043A CN 112290043 A CN112290043 A CN 112290043A CN 202010995210 A CN202010995210 A CN 202010995210A CN 112290043 A CN112290043 A CN 112290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low
plate body
main
electroly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52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蒙
李京浩
李昂
王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eru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952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00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0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0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71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 H01M8/0273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with 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in the form of a fra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58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 H01M8/026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characterised by grooves, e.g. their pitch or dep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58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 H01M8/0263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having meandering or serpentine pa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8Regenerative fuel cells, e.g. redox flow batteries or secondary fuel cells
    • H01M8/184Regeneration by electrochemical means
    • H01M8/188Regeneration by electrochemical means by recharging of redox couples containing fluids; Redox flow type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和电池单元,所述流体板框包括板体、开口、主流通道、均流凹槽、通孔、限流凹槽、盲孔和第二密封台,板体设有开口、主流通道、均流凹槽和通孔,开口、主流通道和通孔均贯通板体且适于配合电极,板体包括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流凹槽与主流通道连通且从板体的第一侧面朝向板体的第二侧面凹入,均流凹槽的内壁面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凸部。本发明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通过主流通道和均流凹槽能够降低电解液压力,通过均流凹槽和凸部能够使电解液均匀进入电极中,提高电池的能量效率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和电池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和电池单元。
背景技术
电化学储能是目前各类储能应用中,除抽水蓄能之外应用最广泛、技术发展最快、产业基础最好的储能技术。液流电池技术是一种大规模、搞笑的电化学储能技术,通过反应活性物质的价态变化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与能量存储。电池堆是液流电池中关键部件之一,且电池堆包括流体板框,流体板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电解液在电池内循环流动的承载装置,既要为电堆中的各零部件提供支撑、装配位置,又要提供均匀的电解液流道,同时还要满足密封要求。
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液流框装置,其包括液流框和盖板,且该液流框装置包括多级流道以实现流体分配。然而,该液流框装置由液流框和盖板组成,存在装配难度大,密封性能差等问题;相关技术中还提出了一种电池一体化装置,其采用粘接的方法将膜与两侧的液流框和电极连接,简化了组装过程,保证了密封性。然而,该电池一体化装置存在进液流体不均匀造成电池均一性差、内部流体分布不均匀导致电池内阻大以及采用粘结剂容易对电解液造成污染且由脱落阻塞流道的风险等问题,降低电池堆的能量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该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结构简单,电解液分配均匀,提高了电池的能量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包括:板体,所述板体设有开口、主流通道、均流凹槽,所述开口和所述主流通道沿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板体且适于配合电极,所述板体包括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均流凹槽与所述主流通道连通且从所述板体的第一侧面朝向所述板体的第二侧面凹入,所述均流凹槽包括主路凹槽、第一支路凹槽和第二支路凹槽,所述主路凹槽与所述开口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第二支路凹槽在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且位于所述主路凹槽邻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主路凹槽与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第二支路凹槽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凹槽的内壁面和所述第二支路凹槽的内壁面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凸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通过主流通道和均流凹槽能够降低电解液压力,使电解液均匀进入电极中,提高电池的能量效率且结构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流凹槽的底面设有挡流凸台,所述挡流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主路凹槽之间、所述第二支路凹槽和所述主路凹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第二支路凹槽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流凸台包括第一凸段和第二凸段,所述第一凸段沿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段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段包括在其延伸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凸段相连,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第二支路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凸段的一侧,所述主路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凸段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凸段间隔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第二支路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段的外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密封台,所述第一密封台沿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密封台上设有多个沿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从所述第一密封台的邻近所述开口的一侧面沿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凹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板体上还设有缓冲流槽,所述缓冲流槽从所述板体的第一侧面朝向所述板体的第二侧面凹入,所述缓冲流槽位于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第二支路凹槽远离所述主路凹槽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路凹槽的内壁面包括远离所述主路凹槽的第一内壁面,所述第二支路凹槽的内壁面包括远离所述主路凹槽的第二内壁面,所述凸部设在所述第一内壁面和所述第二内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部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所述第一凸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凸部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凸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凸部的横截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内的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主路凹槽的连通处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二支路凹槽内的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支路凹槽和所述主路凹槽的连通处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为一个,所述第二凸部为多个,所述第三凸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凸部中的一部分第二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凸部中的另一部分第二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多个所述第三凸部中的一部分第三凸部位于所述一部分第二凸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凸部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三凸部中的另一部分第三凸部位于所述另一部分第二凸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凸部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部分第二凸部的数量与所述另一部分第二凸部的数量相同,和/或,所述一部分第三凸部的数量与所述另一部分第三凸部的数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流凹槽包括第一均流凹槽和第二均流凹槽,所述第一均流凹槽和所述第二均流凹槽分别对应地位于所述开口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均流凹槽和所述第二均流凹槽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板体还设有限流凹槽和盲孔,所述限流凹槽和所述盲孔均从所述板体的第二侧面朝向该板体的第一侧面凹入,所述主流通道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主流通道和第二主流通道,所述限流凹槽包括间隔布置的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和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和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相对布置且均弯曲延伸,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流通道连通,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负极电极液凹槽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流通道连通,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盲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和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凹段、第二凹段和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一凹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凹段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所述第一凹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凹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相连,
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一凹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流通道连通,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二凹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一凹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流通道连通,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二凹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盲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和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中的每一个还包括第二弯曲段,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二弯曲段连通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二凹段和所述通孔,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二弯曲段连通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二凹段和所述盲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板体上设有第二密封台,所述第二密封台从所述板体的第一侧面朝向远离所述板体的第二侧面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二密封台为环形且环绕所述开口布置,所述均流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台与所述开口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台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从所述第二密封台的内侧面向外凹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电池单元,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电极,所述电极设在所述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的开口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单元,电解液能够均匀进入电极中,提高电池的能量效率且装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流体板框第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流体板框第二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流体板框100,
板体1,开口2,主流通道3,均流凹槽4,通孔5,限流凹槽6,盲孔7,第二密封台8,
第一主流通道31,第二主流通道32,
主路凹槽41,第一支路凹槽42,第二支路凹槽43,凸部44,挡流凸台45,缓冲流槽46,第一均流凹槽47,第二均流凹槽48,
第一内壁面421,
第二内壁面431,
第一凸部441,第二凸部442,第三凸部443,
第一凸段451,第二凸段452,第一密封台453,
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1,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2,第一凹段63,第二凹段64,第一弯曲段65,第二弯曲段6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流体板框100包括板体1、开口2、主流通道3、均流凹槽4、通孔5、限流凹槽6、盲孔7和第二密封台8。
板体1上设有开口2、主流通道3、均流凹槽4和通孔5,开口2、主流通道3和通孔5均沿板体的厚度方向(例如图1和图2中垂直于页面的方向)贯通板体1且适于配合电极(未示出)。板体包括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流凹槽4与主流通道3连通且从板体的第一侧面朝向板体1的第二侧面凹入。
均流凹槽4包括主路凹槽41、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主路凹槽41与开口2在板体1的长度方向(图1中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在本体1的宽度方向(图1中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且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位于主路凹槽41邻近开口2的一侧。主路凹槽41与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分别连通,第一支路凹槽42的内壁面和第二支路凹槽43的内壁面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凸部4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100,通过设在板体1上的均流凹槽4能够形成供电解液流动的通道,电解液通过电池单元外部泵送至主流通道3后进入均流凹槽4中并通过主路凹槽41、第一支路凹槽42、第二支路凹槽43和位于第一支路凹槽41的内壁面和第二支路凹槽42的内壁面的凸部44流入电极中,通过均流凹槽4的设置能够增加电解液流动长度,从而减小旁路电阻,为电解液进入电极前提供一定的阻力,减小电解液进入电池电极的阻力差。
进入均流凹槽4中的电解液通过均流凹槽4中的主路凹槽41、第一支路凹槽42、第二支路凹槽43和位于第一支路凹槽42的内壁面和第二支路凹槽43的内壁面的凸部44后能够使电解液更加均匀进入电极中,使电池单元内的电压均衡,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均流凹槽4的底面设有挡流凸台45,挡流凸台45位于第一支路凹槽42和主路凹槽41之间、第二支路凹槽43和主路凹槽41之间以及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100,挡流凸台45设在第一支路凹槽42和主路凹槽41之间、第二支路凹槽43和主路凹槽41之间以及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之间能够使电解液流至均流凹槽4中的主路凹槽41时进行均流,且能够将电解液分成两股,其中一股电解液流入第一支路凹槽42中,另一股电解液流入第二支路凹槽43中,使电解液分配更加均匀,从而使电解液更加均匀的进入电极中,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流凸台45包括第一凸段451和第二凸段452,第一凸段451沿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凸段452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凸段451包括在其延伸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端(如图1所示的第一凸段451的左端)和第二端(如图1所示的第一凸段451的右端)以及位于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连接部,连接部与第二凸段452相连。
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位于第一凸段451的一侧(如图1所示,上述一侧指的是相对于第一凸段,靠近开口的一侧),主路凹槽41位于第一凸段451的另一侧(如图1所示,上述另一侧指的是相对于第一凸段,远离开口一侧),第二凸段间隔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100,挡流凸台45呈T形,当电解液处于主路凹槽41时,挡流凸台45的第一凸段451能够将电极液均流并延长电解液的路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段451的外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密封台453,第一密封台453沿板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密封台453上设有多个沿板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凹部,第一凹部从第一密封台453的邻近开口2的一侧面沿远离开口2的方向凹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通过密封垫与第一密封台453的第一凹部配合能够完成对均流通道4的密封,防止电解液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板体1上还设有缓冲流槽46,缓冲流槽46从板体1的第一侧面朝向板体的第二侧面凹入,缓冲流槽46位于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远离主路凹槽41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100,缓冲流槽46中的电解液在进入电极前,通过缓冲流槽46能够再次进行均流以使电解液分散的更均匀,在电解液进入电极时,能够有更多的电解液进入电极内,从而增大电极的有效反应比表面积,进而提高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路凹槽42的内壁面包括远离主路凹槽41的第一内壁面421,第二支路凹槽43的内壁面包括远离主路凹槽41的第二内壁面431,凸部44设在第一内壁面421和第二内壁面43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100,凸部44设在第一内壁面421和第二内壁面431能够使通过主路凹槽41流至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的电解液与凸部44接触时,凸部能够自然将电解液向凸部44两侧分流,进一步将电解液均匀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部44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凸部441、第二凸部442和第三凸部443,第一凸部44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凸部442的横截面积,第二凸部44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凸部443的横截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路凹槽42内的第一凸部441与第一支路凹槽42和主路凹槽41的连通处在板体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第二支路凹槽43内的第一凸部441与第二支路凹槽43和主路凹槽41的连通处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部441为一个,第二凸部442为多个,第三凸部443为多个,多个第二凸442部中的一部分第二凸部位于第一凸部441在板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
多个第二凸部442中的另一部分第二凸部位于第一凸部441在板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即如图1所示,在第一凸部441左侧和第一凸部441右侧分别设有第二凸部442,多个第三凸部443中的一部分第三凸部位于一部分第二凸部的远离第一凸部的一侧,多个第三凸部中的另一部分第三凸部位于另一部分第二凸部的远离第一凸部的一侧,即如图1所示,在第一凸部441左侧的第二凸部442的左侧还设有第三凸部443和在第一凸部441右侧的第二凸部442的右侧还设有第三凸部44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100,当电解液从主路凹槽41流向第一支路凹槽42时,电解液首先和与第一支路凹槽42和主路凹槽41的连通处对应的第一凸部441接触,通过第一凸部441电解液自然再次分成两股,并向第一凸部441两侧流至位于第一凸部441两侧的第二凸部442上,通过水流惯性经过第二凸部442后再流至同侧的第三凸部443处,由于第一凸部44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凸部442的横截面面积、第二凸部44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三凸部443的横截面面积,能够使电解液通过第一凸部441、第二凸部442和第三凸部443均流时,产生层级均流效果,能够进一步降低电解液中的应力,使电解液从主路凹槽41流入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时,电解液分配均匀且平稳。
当电解液从主路凹槽41流向第二支路凹槽43时,电解液首先和与第二支路凹槽43和主路凹槽41的连通处对应的第一凸部441接触,通过第一凸部441电解液自然再次分成两股,并向第一凸部441两侧流至位于第一凸部441两侧的第二凸部442上,通过水流惯性再流至同侧的第三凸部443处,由于第一凸部44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凸部442的横截面面积、第二凸部44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三凸部443的横截面面积,能够使电解液通过第一凸部441、第二凸部442和第三凸部443均流时,产生层级均流效果,能够进一步降低电解液中的应力,使电解液从主路凹槽41流入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时,电解液分配均匀且平稳。
通过第一支路凹槽和第二支路凹槽中的第一凸部441、第二凸部442和第三凸部443能够进一步使电解液分布均匀,以使电解液更加均匀的进入电极中,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部分第二凸部442的数量与另一部分第二凸部442的数量相同,和/或,一部分第三凸部443的数量与另一部分第三凸部443的数量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通过设置相同的第一凸部441、第二凸部442和/或第三凸部443,能够使进入缓冲流槽46的电解液相对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均流凹槽4包括第一均流凹槽47和第二均流凹槽48,第一均流凹槽47和第二均流凹槽48分别对应地位于开口2在板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一均流凹槽47和第二均流凹槽48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板体1还设有限流凹槽6和盲孔7,限流凹槽6和盲孔7均从板体1的第二侧面朝向该板体1的第一侧面凹入,主流通道3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主流通道31和第二主流通道32,限流凹槽6包括间隔布置的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1和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2,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1和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2相对布置且均弯曲延伸,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1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一主流通道31连通,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1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与通孔5连通,负极电极液凹槽62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二主流通道32连通,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2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与盲孔7连通,盲孔7在流体板框100长度方向上与通孔5对应且盲孔7与在流体板框100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侧边的距离与通孔5与在流体板框100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侧边的距离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100,在实际使用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将两块流体板框100的第一侧面相互贴合使用,根据电解液性质将两块流体板框区分为正极流体板框和负极流体板框,正极流体板框的盲孔7与负极流体板框的通孔5相对应,正极电解液通过第一主流通道31进入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1中,并通过弯曲延伸的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1进一步增加正极电解液的路程以进一步降低旁路电阻,当正极电解液流至通孔5时,由于负极流体板框上与正极流体板框上通孔对应的位置为盲孔,正极电解液只能通过正极流体板框的通孔5进入正极流体板框的均流通道4中,同时由于盲孔7从负极流体板框的板体的第二侧面朝向该板体的第一侧面凹入,正极电解液经过盲孔7时,正极电解液能够在盲孔中堆积,方便正极电解液通过正极流体板框的通孔5进入正极流体板框的均流通道4中。
同样的方法,负极电解液进入与负极流体板框的均流通道4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1和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2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凹段63、第二凹段64和第一弯曲段65,第一凹段63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凹段64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第一凹段63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弯曲段65与第二凹段64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相连,
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1的第一凹段63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一主流通道31连通,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1的第二凹段64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通孔5连通,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2的第一凹段63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二主流通道32连通,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2的第二凹段64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盲孔7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100,正极限流凹槽61和负极限流凹槽62通过大体平行的第一凹段63和第二凹段64与第一弯曲段65形成折叠盘绕的蛇形通道,使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在有限的空间内延长流动路程,以降低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的电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1和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2中的每一个还包括第二弯曲段66,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1的第二弯曲段66连通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1的第二凹段64和通孔5,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2的第二弯曲段66连通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62的第二凹段64和盲孔7。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100,通过第二弯曲段66能够使电解液流入通孔5时更加平滑,能够进一步增加电解液的流动流程,降低电解液的电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板体1上设有第二密封台8,第二密封台8从板体1的第一侧面朝向远离板体的第二侧面的方向凸出,第二密封台8为环形且环绕开口2布置,均流凹槽4位于第二密封台8与开口之间,第二密封台8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凹部,第二凹部从第二密封台8的内侧面向外凹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100,通过第二密封台8和密封垫的密封配合,能够防止电解液流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一种电池单元,包括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100和电极,电极设在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的开口2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单元,电解液能够均匀进入电极中,提高电池的能量效率且装配方便。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性的流体板框100。
如图1-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板框包括板体1、开口2、主流通道3、均流凹槽4、通孔5盲孔7和第二密封台8。
板体1包括沿板体1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板体1中部开设有开口2,主流通道3和通孔5贯穿板体1,板体1的第二侧面上设有限流凹槽6和盲孔7,限流凹槽6和盲孔7沿板体1的第而侧面上板体1的第一侧面凹入。
如图2所示,限流凹槽6包括两个正极限流凹槽61和两个负极限流凹槽62,正极限流凹槽61和负极限流凹槽62在流体板框的宽度方向上和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即如图2所示,在板体1的上端,沿板体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正极限流凹槽61和负极限流凹槽62,在本体的下端还设置有正极限流凹槽61和负极限流凹槽62,上端的正极限流凹槽61与下端的负极电极液限流凹槽6在板体1上下方向上相对。
正极电极液限流凹槽61和负极限流凹槽62中均设有第一凹段63、第二凹段64、第一弯曲段65和第二弯曲段66,第一凹段63和第二凹段64大体平行,第一凹段63和第二凹段64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在如图2所示的宽度方向(图2中左右方向)上,左端均为第一端,右端均为第二端,在位于板体1上方的正极限流凹槽61中,第一凹段63的第二端与第一主流通道31连通,第一凹段63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弯曲段65与第二凹段6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凹段64的第二端与位于板体1上端的通孔5通过第二弯曲段66连通。
在位于板体1上方的负极限流凹槽62中,第一凹段63的第一端与第二主流通道32连通,第一凹段63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弯曲段65与第二凹段64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凹段64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弯曲段66与位于板体1上端的盲孔7连通。
在位于板体1下方的负极限流凹槽62中,第一凹段63的第二端与第二主流通道32连通,第一凹段63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弯曲段65与第二凹段64的第一段连接,第二凹段64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弯曲段66与位于板体1下端的盲孔7连通。
在位于板体1下方的正极限流凹槽61中,第一凹段63的第一端与第一主流通道31连通,第一凹段63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弯曲段65与第二凹段64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凹段64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弯曲段66与位于板体1下端的通孔5连通。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流体板框100组成电池单元时,电池单元由多个流体板框100的板体1相互贴合,流体板框100的板体1的第一侧面与相邻流体板体100的板体1的第一侧面贴合,流体板框100的板体1的第二侧面与相邻流体板体100的板体1的第二侧面贴合,板体1的第二侧面相互贴合时,相邻两个板体1中的一个板体1的第二侧面上的盲孔7与相邻两哥板体1中的另一个板体1的第二侧面上的通孔7相对,相邻两个板体1中的一个板体1的开口2中安装有电极电极,相邻两个板体1中的一个板体1的开口2中安装有负极电极,负极电解液流入负极电极中,正极电解液流入正极电极中,当相邻相关流体板框100的板体1的第一侧面相互贴合时,相邻两个板体1的之间设置有双极板,当相邻相关流体板框100的板体1的第二侧面相互贴合时,相邻两个板体1的之间设置有隔膜。如图1所示,板体1的第一侧面上设有均流凹槽4,均流凹槽4中设置有挡流凸台45,挡流凸台45具有第一凸段451和第二凸段452,第一凸段451沿板体1宽度方向延伸,第二凸段452沿板体1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凸段45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如图1所示,左端为第一端,右端为第二端,第一凸段451的第一端和第一凸段451的第二端之间为连接部,第二凸段452与连接部连接。
第一凸段451远离板体1的第二侧面的表面上设有沿板体左右方向设有第一密封台453,第一密封台453上沿板体1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凹部,第一凹部从第一密封台453邻近开口的侧面向第一密封台453凹入,第一凸段451远离板体1的第二侧面的表面上还设有与第一凹部相配合的凸起。
挡流凸台45将均流凹槽4分为主路凹槽41、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主路凹槽41远离开口2,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通过第二凸段452左右间隔且与主路凹槽41连通。
均流凹槽4包括第一均流凹槽47和第二均流凹槽48,第一均流凹槽47位于开口2的上端和板体1之间的上端板体1上,第二均流凹槽48位于开口2的下端和板体1之间的下端板体1上,第一均流凹槽47和第二均流凹槽48在板体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
位于板体1上端的通孔5贯穿第一均流凹槽47中的主路凹槽41,位于板体1下端的通孔5贯穿第二凹槽中的主路凹槽41。
第一均流凹槽47和开口2上端之间板体1上设有一个缓冲流槽46,位于第一均流凹槽47和开口2上端之间板体1上的缓冲流槽46与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连通。
第二均流凹槽48和开口2下端之间的板体1上设有还设有一个缓冲流槽46,位于第二均流凹槽48和开口2下端之间板体1上的缓冲流槽46与第二均流凹槽48中的第一支路凹槽42和第二支路凹槽43连通。
第一均流凹槽47的第一支路凹槽42中具有远离第一均流凹槽47中主路凹槽41的第一内壁面421,第一均流凹槽47的第二支路凹槽43中具有远离第一均流凹槽47中主路凹槽41的第二内壁面431,第一均流凹槽47中的第一内壁面421和第二内壁面431上设有凸部44,第一均流凹槽47中的凸部44包括第一凸部441、第二凸部442和第三凸部443且第一凸部44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凸部442的横截面积,第二凸部44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凸部443的横截面积。
第二均流凹槽48的第一支路凹槽42中具有远离第二均流凹槽48中主路凹槽41的第一内壁面421,第二均流凹槽48的第二支路凹槽43中具有远离第二均流凹槽48中主路凹槽41的第二内壁面431,第二均流凹槽48中的第一内壁面421和第二内壁面431上设有凸部44,第二均流凹槽48的凸部44包括第一凸部441、第二凸部442和第三凸部443且第一凸部44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凸部442的横截面积,第二凸部44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凸部443的横截面积。
在板体1的第一侧面上环绕开口2设置有第二密封台8,均流凹槽4位于第二密封台8和开口2之间,第二密封台8上沿第二密封台8周向间隔布置有第二凹部,第二凹部从第二密封台8邻近开口2的侧面向第二密封台8内凹入,第二密封台8和开口2之间设有与第二凹部相配合的凸起。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6)

1.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设有开口、主流通道和均流凹槽,所述开口和所述主流通道沿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板体且适于配合电极,所述板体包括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均流凹槽与所述主流通道连通且从所述板体的第一侧面朝向所述板体的第二侧面凹入,所述均流凹槽包括主路凹槽、第一支路凹槽和第二支路凹槽,所述主路凹槽与所述开口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第二支路凹槽在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且位于所述主路凹槽邻近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主路凹槽与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第二支路凹槽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凹槽的内壁面和所述第二支路凹槽的内壁面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凹槽的底面设有挡流凸台,所述挡流凸台位于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主路凹槽之间、所述第二支路凹槽和所述主路凹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第二支路凹槽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凸台包括第一凸段和第二凸段,所述第一凸段沿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段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段包括在其延伸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位于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凸段相连,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第二支路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凸段的一侧,所述主路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凸段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凸段间隔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第二支路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段的外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密封台,所述第一密封台沿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密封台上设有多个沿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从所述第一密封台的邻近所述开口的一侧面沿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凹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还设有缓冲流槽,所述缓冲流槽从所述板体的第一侧面朝向所述板体的第二侧面凹入,所述缓冲流槽位于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第二支路凹槽远离所述主路凹槽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凹槽的内壁面包括远离所述第主路凹槽的第一内壁面,所述第二支路凹槽的内壁面包括远离所述主路凹槽的第二内壁面,所述凸部设在所述第一内壁面和所述第二内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所述第一凸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凸部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凸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凸部的横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内的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支路凹槽和所述主路凹槽的连通处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二支路凹槽内的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支路凹槽和所述主路凹槽的连通处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为一个,所述第二凸部为多个,所述第三凸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凸部中的一部分第二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凸部中的另一部分第二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多个所述第三凸部中的一部分第三凸部位于所述一部分第二凸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凸部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三凸部中的另一部分第三凸部位于所述另一部分第二凸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凸部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部分第二凸部的数量与所述另一部分第二凸部的数量相同,和/或,所述一部分第三凸部的数量与所述另一部分第三凸部的数量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凹槽包括第一均流凹槽和第二均流凹槽,所述第一均流凹槽和所述第二均流凹槽分别对应地位于所述开口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均流凹槽和所述第二均流凹槽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还设有限流凹槽和盲孔,所述限流凹槽和所述盲孔均从所述板体的第二侧面朝向该板体的第一侧面凹入,所述主流通道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主流通道和第二主流通道,所述限流凹槽包括间隔布置的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和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和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相对布置且均弯曲延伸,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流通道连通,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负极电极液凹槽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流通道连通,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盲孔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和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凹段、第二凹段和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一凹段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凹段的长度方向大体平行,所述第一凹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凹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相连,
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一凹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流通道连通,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二凹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一凹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流通道连通,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二凹段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盲孔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和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中的每一个还包括第二弯曲段,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二弯曲段连通所述正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二凹段和所述通孔,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二弯曲段连通所述负极电解液限流凹槽的第二凹段和所述盲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设有第二密封台,所述第二密封台从所述板体的第一侧面朝向远离所述板体的第二侧面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二密封台为环形且环绕所述开口布置,所述均流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台与所述开口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台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从所述第二密封台的内侧面向外凹入。
16.一种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体板框,所述流体板框为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
电极,所述电极设在所述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的开口内。
CN202010995210.4A 2020-09-21 2020-09-21 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和电池单元 Pending CN112290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5210.4A CN112290043A (zh) 2020-09-21 2020-09-21 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和电池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5210.4A CN112290043A (zh) 2020-09-21 2020-09-21 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和电池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0043A true CN112290043A (zh) 2021-01-29

Family

ID=74420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5210.4A Pending CN112290043A (zh) 2020-09-21 2020-09-21 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和电池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004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3959A1 (en) * 2000-03-13 2001-10-25 Ovshinsky Stanford R. Novel fuel cell cathodes and their fuel cells
CN101192676A (zh) * 2007-05-29 2008-06-04 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液流电池装置的电堆结构
JP2017010791A (ja) * 2015-06-23 2017-01-1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セルフレーム、セルスタック、及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CN106784918A (zh) * 2017-01-05 2017-05-31 苏州久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用液流框及其单电池
CN208589496U (zh) * 2018-08-09 2019-03-08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框及其液流电池
CN110048141A (zh) * 2019-04-22 2019-07-23 高岩 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板框流道及液流电池流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3959A1 (en) * 2000-03-13 2001-10-25 Ovshinsky Stanford R. Novel fuel cell cathodes and their fuel cells
CN101192676A (zh) * 2007-05-29 2008-06-04 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液流电池装置的电堆结构
JP2017010791A (ja) * 2015-06-23 2017-01-1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セルフレーム、セルスタック、及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CN106784918A (zh) * 2017-01-05 2017-05-31 苏州久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用液流框及其单电池
CN208589496U (zh) * 2018-08-09 2019-03-08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框及其液流电池
CN110048141A (zh) * 2019-04-22 2019-07-23 高岩 一种液流电池电极板框流道及液流电池流道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EN CC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stack with bipolar plate incorporated with innovative flow-field combination", 《JOURNAL OF FUEL CEL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11, 30 June 2014 (2014-06-30), pages 031008 *
余姝媛;叶强;: "基于高效紧凑设计的液流电池管路优化方法", 电源技术, no. 11, pages 108 - 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4243B2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flow battery with improved electrolyte distribution
US8039162B2 (en) Unit cell for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EP2579376B1 (en) Fuel cell
US20140329168A1 (en) Hybrid bipolar plate assembly for fuel cells
CN212783525U (zh) 气体扩散组件、膜电极组件、燃料电池单元和燃料电池堆
JP2002260709A (ja) 固体高分子型セルアセンブリ、燃料電池スタックおよび燃料電池の運転方法
CN101395751A (zh) 电池层叠体和设有所述电池层叠体的燃料电池
KR20170083526A (ko) 전지 셀 및 레독스 플로우 전지
KR101555651B1 (ko) 가스켓을 구비한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US8221930B2 (en) Bipolar separators with improved fluid distribution
CN112290045B (zh) 电池单元
EP2054965B1 (en) Bipolar separators with improved fluid distribution
JP5603894B2 (ja) 燃料電池
CN112993307A (zh) 用于燃料电池的弹性体电池框架
CN112290043A (zh) 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和电池单元
CN112290044B (zh) 用于液流电池的负极流体板框和电池单元
CN107534179B (zh) 燃料电池堆
JP6233220B2 (ja) 燃料電池
CN112290046A (zh) 用于液流电池的流体板框
JP2014241222A (ja) 燃料電池
CN219393429U (zh) 燃料电池
US20220109165A1 (en) Bipolar plate, cell frame, cell stack, and redox flow battery
JP2024004030A (ja)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CN117476992A (zh) 一种小流阻的轻量化液流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1

Address after: 102209 7th floor, block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future science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Heru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9 Beijing Changping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Applicant before: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SCIENCE &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