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1968A - 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1968A
CN112281968A CN202011234851.4A CN202011234851A CN112281968A CN 112281968 A CN112281968 A CN 112281968A CN 202011234851 A CN202011234851 A CN 202011234851A CN 112281968 A CN112281968 A CN 1122819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rushing
sludge
shell
rotating shaf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348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81968B (zh
Inventor
侯钦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2348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19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1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1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81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19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5/00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F5/28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for special purposes for cleaning watercourses or other 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本发明包括清理船,安装在清理船上且沿X方向从左到右依次分布的挖掘机、粉碎装置、固化装置、烘干装置、驾驶室。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一粉碎组件、第二粉碎组件。所述固化装置与粉碎装置通过输送管道连通,固化装置用于搅拌固化剂与淤泥,固化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搅拌组件。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用于盛放与固化剂混合后淤泥的放置盒,用于输送放置盒使放置盒循环利用的输送组件,位于输送组件上方的烘干组件,位于烘干组件一侧的储存箱。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该结构解决了现有清淤方式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缺少淤泥后处理装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塘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
背景技术
海水养殖是利用浅海、滩涂、港湾等水域资源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人类定向利用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养殖的对象主要是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等。海水养殖是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塘养殖是海水养殖的重要分类之一,围塘养殖是指外围海岸线牢固,基本为标准海塘、内陆一侧受高潮位海水影响的潮间带区域、不受波浪影响、有良好的水源、通过档潮泄洪闸控制进排水的养殖池塘。海塘建设和养殖过程中,海塘中死亡的生物体、有机肥料等物质会在塘底越积越多,与塘底的淤泥一起发酵,导致水体中有机质增多,造成缺氧,严重影响水产品的养殖。但是传统的清淤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将塘水抽干、人挖肩挑或污泥泵抽取的清淤方式,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二是缺少淤泥后处理装置,污泥含水量高,体积大,导致需要多次往返卸载淤泥,清淤成本高、清淤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包括清理船,安装在清理船上且沿X 方向从左到右依次分布的挖掘机、粉碎装置、固化装置、烘干装置、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挖掘机用于挖取海塘内的淤泥且将淤泥转移到粉碎装置内;
所述粉碎装置用于粉碎淤泥内的碎石,粉碎装置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上且用于一次粉碎淤泥的第一粉碎组件,安装在外壳上且用于二次粉碎淤泥、位于第一粉碎组件下方的第二粉碎组件;
所述固化装置与粉碎装置通过输送管道连通,固化装置用于搅拌固化剂与淤泥,固化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搅拌组件;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用于盛放与固化剂混合后淤泥的放置盒,用于输送放置盒使放置盒循环利用的输送组件,位于输送组件上方的烘干组件,位于烘干组件一侧的储存箱。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机为 360°旋转反铲液压挖掘机。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粉碎组件包括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外壳内且沿X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转轴,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且位于外壳外的第一齿轮,相邻两个第一齿轮相互啮合,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且沿第一转轴中心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切割刀,相邻两根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切割刀交错分布,安装在外壳上且输出轴安装在其中一根第一转轴上的第一电机;
第二粉碎组件包括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外壳内且沿X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二转轴,安装在第二转轴上且位于外壳外的第二齿轮,相邻两个第二齿轮相互啮合,安装在第二转轴上且沿第二转轴中心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切割刀,相邻两根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切割刀交错分布,安装在外壳上且输出轴安装在其中一根第二转轴上的第二电机。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外壳上且用于保护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罩壳。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壳体内的主搅拌杆,安装在壳体底部且输出轴安装在主搅拌杆上的搅拌电机,安装在壳体顶部的支撑架,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且位于壳体上方、底部安装在主搅拌杆上的第一驱动杆,安装在第一驱动杆且位于支撑架上方的主动齿轮,安装在支撑架顶部且围绕第一驱动杆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四个固定架,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上的第二驱动杆,安装在第二驱动杆上且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移动地安装在第二驱动杆上的驱动环,安装在驱动环上的传动齿轮A,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驱动环上且与水平面垂直的固定块,安装在支撑架上且位于固定架下方、围绕第一驱动杆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四根第一滑杆,安装在支撑架上且位于第一滑杆下方、围绕第一驱动杆环形阵列的四根第二滑杆,安装在固定块底部且移动地安装在第一滑杆上的第一支撑板,通过固定柱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底部且移动地安装在第二滑杆上的第二支撑板,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副搅拌杆,安装在副搅拌杆上且与传动齿轮A啮合的传动齿轮B,安装在第一驱动杆上且沿第一驱动杆中心轴线方向分布的四个凸轮,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第一弹簧,一段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第二弹簧,转动安装在固定柱上且始终与凸轮抵接的动轮,动轮与凸轮一一对应。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凸轮在水平面的投影夹角为90°。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杆上安装有螺旋结构的主搅拌叶;
副搅拌杆上安装有沿副搅拌杆中心轴线均匀分布的多个副搅拌叶。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搅拌叶是折叶式搅拌器。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第一滑杆形状配合的第一通孔,第二支撑板上设有与第二滑杆形状配合的第二通孔;
壳体上设有供副搅拌杆穿过的槽体。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位于搅拌组件下方;
输送组件包括直线形且穿过搅拌组件的第一皮带输送机,与第一皮带输送机平行的第二皮带输送机,位于第一皮带输送机与第二皮带输送机之间且为圆弧结构的一对第三皮带输送机。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安装在第一皮带输送机上且截面为U形结构的烘干壳,安装在烘干壳内且位于烘干壳顶面、侧面的多根电加热管。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盒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且为U形结构的放置架,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放置架上的传动杆,安装在传动杆上且位于无盖结构的盒体,与底板铰接且伸缩杆与箱体底部铰接的电动推杆,倾斜安装在放置架上的第一导向板。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优选的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包括放置在清理船上且位于第一皮带输送机远离第二皮带输送机一侧、无盖结构的箱体,倾斜安装在箱体顶部且位于烘干组件与驾驶室之间的第二导向板;
箱体底部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使箱体底部为V 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相交面位于第一导向板处;
第二导向板与第一导向板平行,第二导向板位于第一导向板下方。
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该结构解决了现有清淤方式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缺少淤泥后处理装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粉碎装置齿轮啮合图;
图4为本发明粉碎装置主视方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固化装置主视方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凸轮俯视方向分布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烘干装置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烘干组件主视方向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储存箱、放置盒右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箱体主视方向剖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
100-清理船,200-挖掘机。
300-粉碎装置,301-外壳,302-第一粉碎组件,303-第二粉碎组件,304-第一转轴,305-第一齿轮,306-第一切割刀,307-第二转轴,308-第二齿轮,309- 第二切割刀。
400-固化装置,401-壳体,402-搅拌组件,403-主搅拌杆,404-搅拌电机, 405-支撑架,406-第一驱动杆,407-主动齿轮,408-固定架,409-第二驱动杆, 410-从动齿轮,411-驱动环,412-传动齿轮A,413-固定块,414-第一滑杆,415- 第二滑杆,416-第一支撑板,417-副搅拌杆,418-传动齿轮B,419-凸轮,420- 第一弹簧,421-第二弹簧,422-主搅拌叶,423-副搅拌叶。
500-烘干装置,501-放置盒,503-输送组件,504-烘干组件,505-储存箱, 506-第一皮带输送机,507-第二皮带输送机,508-第三皮带输送机,509-烘干壳, 510-电加热管,511-底板,512-放置架,513-传动杆,514-盒体,515-电动推杆, 516-第一导向板,517-箱体,518-第二导向板,519-第一斜面,520-第二斜面。
600-驾驶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包括清理船100,安装在清理船100上且沿X方向从左到右依次分布的挖掘机200、粉碎装置300、固化装置 400、烘干装置500、驾驶室600。
挖掘机200用于挖取海塘内的淤泥且将淤泥转移到粉碎装置300内;挖掘机200为360°旋转反铲液压挖掘机200。
通过挖掘机200直接挖取海塘内的淤泥,工作强度降低,工作效率提高。
如图3、图4所示,粉碎装置300用于粉碎淤泥内的碎石,粉碎装置300包括外壳301,安装在外壳301上且用于一次粉碎淤泥的第一粉碎组件302,安装在外壳301上且用于二次粉碎淤泥、位于第一粉碎组件302下方的第二粉碎组件303;
第一粉碎组件302包括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外壳301内且沿X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转轴304,安装在第一转轴304上且位于外壳301外的第一齿轮 305,相邻两个第一齿轮305相互啮合,安装在第一转轴304上且沿第一转轴304 中心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切割刀306,相邻两根第一转轴304上的第一切割刀306交错分布,安装在外壳301上且输出轴安装在其中一根第一转轴304 上的第一电机;
第二粉碎组件303包括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外壳301内且沿X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二转轴307,安装在第二转轴307上且位于外壳301外的第二齿轮 308,相邻两个第二齿轮308相互啮合,安装在第二转轴307上且沿第二转轴307 中心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切割刀309,相邻两根第二转轴307上的第二切割刀309交错分布,安装在外壳301上且输出轴安装在其中一根第二转轴307 上的第二电机。
粉碎装置300还包括安装在外壳301上且用于保护第一齿轮305、第二齿轮 308的罩壳。
通过粉碎装置300对淤泥中的石头彻底粉碎,为下一步的固化做好准备;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第一切割刀306、第二切割刀309转动,使相邻两根第一转轴 304上第一切割刀306、相邻两根第二转轴307上第二切割刀309的转向相反,同时利用相邻两根第一转轴304上第一切割刀306、相邻两根第二转轴307上第二切割刀309的交错分布,避免干涉,提高粉碎效果。
如图5、图6所示,固化装置400与粉碎装置300通过输送管道连通,输送管道上安装有污水泵;固化装置400用于搅拌固化剂与淤泥,固化装置400包括壳体401,安装在壳体401上的搅拌组件402;
壳体401上设有固化剂的投料口,壳体401底部设有多个出料口,出料口上安装有阀门;壳体401底部为圆台结构,圆台为上小下大结构。
搅拌组件402包括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壳体401内的主搅拌杆403,安装在壳体401底部且输出轴安装在主搅拌杆403上的搅拌电机404,安装在壳体 401顶部的支撑架405,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支撑架405上且位于壳体401 上方、底部安装在主搅拌杆403上的第一驱动杆406,安装在第一驱动杆406 且位于支撑架405上方的主动齿轮407,安装在支撑架405顶部且围绕第一驱动杆406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四个固定架408,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固定架 408上的第二驱动杆409,安装在第二驱动杆409上且与主动齿轮407啮合的从动齿轮410,移动地安装在第二驱动杆409上的驱动环411,安装在驱动环411 上的传动齿轮A412,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驱动环411上且与水平面垂直的固定块413,安装在支撑架405上且位于固定架408下方、围绕第一驱动杆406 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四根第一滑杆414,安装在支撑架405上且位于第一滑杆 414下方、围绕第一驱动杆406环形阵列的四根第二滑杆415,安装在固定块413 底部且移动地安装在第一滑杆414上的第一支撑板416,通过固定柱安装在第一支撑板416底部且移动地安装在第二滑杆415上的第二支撑板,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板416、第二支撑板的副搅拌杆417,安装在副搅拌杆417 上且与传动齿轮A412啮合的传动齿轮B418,安装在第一驱动杆406上且沿第一驱动杆406中心轴线方向分布的四个凸轮419,相邻两个凸轮419在水平面的投影夹角为90°,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板416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架405上的第一弹簧420,一段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架405上的第二弹簧421,转动安装在固定柱上且始终与凸轮419抵接的动轮,动轮与凸轮419 一一对应。
凸轮419为盘形凸轮419,第一弹簧420与第二弹簧421保证动轮始终与凸轮419抵接;
主搅拌杆403上安装有螺旋结构的主搅拌叶422;副搅拌杆417上安装有沿副搅拌杆417中心轴线均匀分布的多个副搅拌叶423,副搅拌叶423是折叶式搅拌器。
第一滑杆414、第二滑杆415位于第一驱动杆406的径向方向;第一支撑板 416上设有与第一滑杆414形状配合的第一通孔,第二支撑板上设有与第二滑杆 415形状配合的第二通孔;壳体401上设有供副搅拌杆417穿过的槽体;第二驱动杆409圆柱面上安装有扇形结构的滑柱,驱动环411上设有与滑柱相互配合的滑槽,滑柱插入滑槽内。
通过固化装置400解决了现有清淤缺少淤泥后处理装置,污泥含水量高,体积大的问题;通过搅拌组件402使淤泥与固化剂充分混合,增加淤泥与固化剂的接触面积,避免接触死角存在;
通过搅拌电机404带动第一驱动杆406转动,主动齿轮407与四个从动齿轮410同时啮合,第二驱动杆409转动,传动齿轮A412随第二驱动杆409转动,传动齿轮B418与传动齿轮A412啮合,副搅拌杆417转动,带动副搅拌叶423 转动;同时凸轮419随第一驱动杆406转动,凸轮419与动轮抵接,带动固定柱沿第一滑杆414移动,第一支撑板416、第二支撑板、固定块413随固定柱移动,移动过程中传动齿轮A412与传动齿轮B418始终保持啮合,副搅拌杆417随也随着移动,从而扩大搅拌范围,搅拌效果大大提高,保证淤泥与固化剂混合均匀。
如图7所示,烘干装置500包括用于盛放与固化剂混合后淤泥的放置盒501,用于输送放置盒501使放置盒501循环利用的输送组件503,位于输送组件503 上方的烘干组件504,位于烘干组件504一侧的储存箱505。
通过烘干装置500与固化装置400相配合,加快淤泥中水分蒸发,加快淤泥固化。
输送组件503位于搅拌组件402下方;输送组件503包括直线形且穿过搅拌组件402的第一皮带输送机506,与第一皮带输送机506平行的第二皮带输送机507,位于第一皮带输送机506与第二皮带输送机507之间且为圆弧结构的一对第三皮带输送机508。
如图8所示,烘干组件504安装在第一皮带输送机506上且截面为U形结构的烘干壳509,安装在烘干壳509内且位于烘干壳509顶面、侧面的多根电加热管510。通过烘干组件504加快淤泥内水分蒸发。
如图9所示,放置盒501包括底板511,安装在底板511且为U形结构的放置架512,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放置架512上的传动杆513,安装在传动杆 513上且位于无盖结构的盒体514,与底板511铰接且伸缩杆与箱体517底部铰接的电动推杆515,倾斜安装在放置架512上的第一导向板516。
储存箱505包括放置在清理船100上且位于第一皮带输送机506远离第二皮带输送机507一侧、无盖结构的箱体517,倾斜安装在箱体517顶部且位于烘干组件504与驾驶室600之间的第二导向板518;第二导向板518与第一导向板 516平行,第二导向板518位于第一导向板516下方。
通过电动推杆515带动盒体514转动,实现放置盒501在第二导向板518 上的卸料工作,利用第一导向板516、第二导向板518将盒体514内干燥后的淤泥倒入箱体517内。
如图10所示,箱体517底部包括第一斜面519、第二斜面520,第一斜面 519与第二斜面520使箱体517底部为V形,第一斜面519与第二斜面520的相交面位于第一导向板516处。通过箱体517底部的V形结构,避免淤泥堆积在箱体517一处。
本申请的控制系统采用性能稳定的可编程数控系统PLC作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实现粉碎装置300、固化装置400、烘干装置500的自动控制,并根据实际情况与设置:电动推杆515带动盒体514翻转的角度,第一皮带输送机506、第二皮带输送机507、第三皮带输送机508带动放置盒501每次移动的距离,第一皮带输送机506、第二皮带输送机507、第三皮带输送机508相邻两次工作的间隔时间等参数。控制系统具有示校功能、断点记忆功能、断弧保护功能。
本发明的工作方法如下:
S1:清理船100行驶到需要清淤的位置,挖掘机200对海塘内的淤泥进行挖取,且将淤泥放置到粉碎装置300内;
S2:启动粉碎装置300,粉碎装置300与淤泥进行粉碎;
S3:污水泵将粉碎后的淤泥转移到固化装置400内,向固化装置400内投入固化剂,搅拌组件402将淤泥与固化剂搅拌均匀;
S4:打开阀门,淤泥落入放置盒501内,第一皮带输送机506工作,将放置盒501移送到烘干组件504内,烘干组件504对放置盒501内的淤泥进行烘干;
S5:烘干完成后,第一皮带输送机506工作,第一皮带输送机506将放置盒501移送到就第一第二导向板518处,电动推杆515推动盒体514,使盒体514内的淤泥沿第一导向板516、第二导向板518进入箱体517内;
S6:第一皮带输送机506继续工作,将空的放置盒501移送到第二皮带输送机507上,实现放置盒501的循环利用。
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包括清理船(100),安装在清理船(100)上且沿X方向从左到右依次分布的挖掘机(200)、粉碎装置(300)、固化装置(400)、烘干装置(500)、驾驶室(6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挖掘机(200)用于挖取海塘内的淤泥且将淤泥转移到粉碎装置(300)内;
所述粉碎装置(300)用于粉碎淤泥内的碎石,粉碎装置(300)包括外壳(301),安装在外壳(301)上且用于一次粉碎淤泥的第一粉碎组件(302),安装在外壳(301)上且用于二次粉碎淤泥、位于第一粉碎组件(302)下方的第二粉碎组件(303);
所述固化装置(400)与粉碎装置(300)通过输送管道连通,固化装置(400)用于搅拌固化剂与淤泥,固化装置(400)包括壳体(401),安装在壳体(401)上的搅拌组件(402);
所述烘干装置(500)包括用于盛放与固化剂混合后淤泥的放置盒(501),用于输送放置盒(501)使放置盒(501)循环利用的输送组件(503),位于输送组件(503)上方的烘干组件(504),位于烘干组件(504)一侧的储存箱(5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粉碎组件(302)包括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外壳(301)内且沿X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转轴(304),安装在第一转轴(304)上且位于外壳(301)外的第一齿轮(305),相邻两个第一齿轮(305)相互啮合,安装在第一转轴(304)上且沿第一转轴(304)中心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切割刀(306),相邻两根第一转轴(304)上的第一切割刀(306)交错分布,安装在外壳(301)上且输出轴安装在其中一根第一转轴(304)上的第一电机;
第二粉碎组件(303)包括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外壳(301)内且沿X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二转轴(307),安装在第二转轴(307)上且位于外壳(301)外的第二齿轮(308),相邻两个第二齿轮(308)相互啮合,安装在第二转轴(307)上且沿第二转轴(307)中心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切割刀(309),相邻两根第二转轴(307)上的第二切割刀(309)交错分布,安装在外壳(301)上且输出轴安装在其中一根第二转轴(307)上的第二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300)还包括安装在外壳(301)上且用于保护第一齿轮(305)、第二齿轮(308)的罩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402)包括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壳体(401)内的主搅拌杆(403),安装在壳体(401)底部且输出轴安装在主搅拌杆(403)上的搅拌电机(404),安装在壳体(401)顶部的支撑架(405),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支撑架(405)上且位于壳体(401)上方、底部安装在主搅拌杆(403)上的第一驱动杆(406),安装在第一驱动杆(406)且位于支撑架(405)上方的主动齿轮(407),安装在支撑架(405)顶部且围绕第一驱动杆(406)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四个固定架(408),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固定架(408)上的第二驱动杆(409),安装在第二驱动杆(409)上且与主动齿轮(407)啮合的从动齿轮(410),移动地安装在第二驱动杆(409)上的驱动环(411),安装在驱动环(411)上的传动齿轮A(412),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驱动环(411)上且与水平面垂直的固定块(413),安装在支撑架(405)上且位于固定架(408)下方、围绕第一驱动杆(406)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四根第一滑杆(414),安装在支撑架(405)上且位于第一滑杆(414)下方、围绕第一驱动杆(406)环形阵列的四根第二滑杆(415),安装在固定块(413)底部且移动地安装在第一滑杆(414)上的第一支撑板(416),通过固定柱安装在第一支撑板(416)底部且移动地安装在第二滑杆(415)上的第二支撑板,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板(416)、第二支撑板的副搅拌杆(417),安装在副搅拌杆(417)上且与传动齿轮A(412)啮合的传动齿轮B(418),安装在第一驱动杆(406)上且沿第一驱动杆(406)中心轴线方向分布的四个凸轮(419),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板(416)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架(405)上的第一弹簧(420),一段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架(405)上的第二弹簧(421),转动安装在固定柱上且始终与凸轮(419)抵接的动轮,动轮与凸轮(419)一一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凸轮(419)在水平面的投影夹角为90°。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杆(403)上安装有螺旋结构的主搅拌叶(422);
副搅拌杆(417)上安装有沿副搅拌杆(417)中心轴线均匀分布的多个副搅拌叶(42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503)位于搅拌组件(402)下方;
输送组件(503)包括直线形且穿过搅拌组件(402)的第一皮带输送机(506),与第一皮带输送机(506)平行的第二皮带输送机(507),位于第一皮带输送机(506)与第二皮带输送机(507)之间且为圆弧结构的一对第三皮带输送机(50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504)安装在第一皮带输送机(506)上且截面为U形结构的烘干壳(509),安装在烘干壳(509)内且位于烘干壳(509)顶面、侧面的多根电加热管(510)。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盒(501)包括底板(511),安装在底板(511)且为U形结构的放置架(512),通过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放置架(512)上的传动杆(513),安装在传动杆(513)上且位于无盖结构的盒体(514),与底板(511)铰接且伸缩杆与箱体(517)底部铰接的电动推杆(515),倾斜安装在放置架(512)上的第一导向板(51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505)包括放置在清理船(100)上且位于第一皮带输送机(506)远离第二皮带输送机(507)一侧、无盖结构的箱体(517),倾斜安装在箱体(517)顶部且位于烘干组件(504)与驾驶室(600)之间的第二导向板(518);
箱体(517)底部包括第一斜面(519)、第二斜面(520),第一斜面(519)与第二斜面(520)使箱体(517)底部为V形,第一斜面(519)与第二斜面(520)的相交面位于第一导向板(516)处;
第二导向板(518)与第一导向板(516)平行,第二导向板(518)位于第一导向板(516)下方。
CN202011234851.4A 2020-11-08 2020-11-08 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 Active CN1122819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4851.4A CN112281968B (zh) 2020-11-08 2020-11-08 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4851.4A CN112281968B (zh) 2020-11-08 2020-11-08 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1968A true CN112281968A (zh) 2021-01-29
CN112281968B CN112281968B (zh) 2022-10-04

Family

ID=74351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4851.4A Active CN112281968B (zh) 2020-11-08 2020-11-08 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19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5150A (zh) * 2021-03-16 2021-06-29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基于淤泥回收固塘和底泥修复的鱼塘清淤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14628U (zh) * 2016-08-17 2017-03-15 东莞市智汇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河道淤泥资源化系统
CN207206743U (zh) * 2017-07-31 2018-04-10 新昌县渲渲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带冷却功能的建筑用石灰制浆设备
CN208056151U (zh) * 2018-01-25 2018-11-06 福州华如实业有限公司 内河淤泥处理装置
CN208136999U (zh) * 2018-05-05 2018-11-23 深圳市蛇口招商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淤泥输送系统
CN110005008A (zh) * 2019-04-16 2019-07-12 丁桂平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US20190242091A1 (en) * 2018-02-08 2019-08-08 Xiaojun Liu Water conservating silt discharging device
CN210114997U (zh) * 2019-03-23 2020-02-28 安徽宝嘉德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搅拌装置的搅拌釜
CN111391233A (zh) * 2019-12-25 2020-07-10 江苏东弘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14628U (zh) * 2016-08-17 2017-03-15 东莞市智汇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河道淤泥资源化系统
CN207206743U (zh) * 2017-07-31 2018-04-10 新昌县渲渲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带冷却功能的建筑用石灰制浆设备
CN208056151U (zh) * 2018-01-25 2018-11-06 福州华如实业有限公司 内河淤泥处理装置
US20190242091A1 (en) * 2018-02-08 2019-08-08 Xiaojun Liu Water conservating silt discharging device
CN208136999U (zh) * 2018-05-05 2018-11-23 深圳市蛇口招商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淤泥输送系统
CN210114997U (zh) * 2019-03-23 2020-02-28 安徽宝嘉德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搅拌装置的搅拌釜
CN110005008A (zh) * 2019-04-16 2019-07-12 丁桂平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111391233A (zh) * 2019-12-25 2020-07-10 江苏东弘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5150A (zh) * 2021-03-16 2021-06-29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基于淤泥回收固塘和底泥修复的鱼塘清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1968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5031B (zh) 一种污染水体泥水同步修复船及使用方法
CN106669261B (zh) 一种高效率直接处理水体中蓝藻的设备
KR101028175B1 (ko) 황토분사기능을 갖는 선박형 적조 및 녹조제거 장치
CN112281968B (zh) 一种海塘淤泥清理结构
CN211690506U (zh) 一种水产养殖清淤机构
CN111453952A (zh) 一种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药剂溶解装置
CN217323667U (zh) 一种高度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系统
CN210286893U (zh) 养殖废水高效厌氧处理设备
CN207856839U (zh) 一种多向对流搅拌的渣水搅拌罐
CN203890140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水利循环加速装置
CN111394227B (zh) 一种位置连续可调的搅拌器
CN212099271U (zh) 一种用于池塘底泥上药的处理船
KR100799934B1 (ko) 분뇨 로터리 교반기
KR101574263B1 (ko) 축산 폐기물 교반기
CN211445215U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14345910A (zh) 一种应用于环境保护用的土壤修复系统
CN210410527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质改良剂制备装置
CN210846222U (zh) 一种渔业饵料加工用混合装置
CN209752787U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发酵用均匀混合搅拌装置
CN109680665B (zh) 一种水域藻类浮华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
CN103951091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水利循环加速装置
CN214282780U (zh) 一种农业水产养殖的增氧投饲混料设备
CN215712047U (zh) 一种养殖废水厌氧氨氧化处理装置
CN212864748U (zh) 一种搅拌器
CN217242149U (zh) 一种淡水养殖饲料自动供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