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4143A - 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4143A
CN112274143A CN202011583698.6A CN202011583698A CN112274143A CN 112274143 A CN112274143 A CN 112274143A CN 202011583698 A CN202011583698 A CN 202011583698A CN 112274143 A CN112274143 A CN 112274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 body
target
distance
valu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36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4143B (zh
Inventor
鄢家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uz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uz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uz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uz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36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41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4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4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4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4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nt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包括:获取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目标感应距离;基于所述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469771DEST_PATH_IMAGE001
以及目标感应距离调节检测功率;基于所述检测功率采集人体信息;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判断人体在感应范围内的存在状态。通过确定目标感应范围角度以及目标感应距离,调整检测功率,实现对目标人体信息进行采集,同时根据人体信息获取人体的存在状态,并根据检测到的人体存在状态判断目标人体处于静止或运动状态,并根据存在状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了对目标范围实时检测,避免人体检测的局限性。

Description

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体存在状态检测相关的技术研究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经过不断的研究发展,该领域诞生了多种人体存在状态检测的方法,同时,将人体存在状态检测也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包括人体定位、人体检测、动作检测等。
但传统的人体存在状态检测技术需要大规模的部署物理设备或者要求使用者穿戴特殊的检测仪器,这些造成了传统人体检测的局限性,并且不能在检测到人体存在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用以基于人体存在状态检测装置中的模块相互配合检测在目标范围内人体的存在状态,并根据检测到的人体存在状态判断目标人体处于静止或运动状态,并根据存在状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了对目标范围实时检测,避免人体检测的局限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954043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目标感应距离;
步骤2:基于所述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871052DEST_PATH_IMAGE001
以及目标感应距离调节检测功率;
步骤3:基于所述检测功率采集人体信息;
步骤4: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判断人体在感应范围内的存在状态。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目标感应范围角度,包括:
构建角度信息获取模型,所述角度信息获取模型用于获取检测点至目标初始零点位置的第一范围角信息以及所述检测点至目标终点位置的第二范围角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范围角信息是检测点与目标初始零点连线与参考水平线的第一夹角;
所述第二范围角信息是检测点与目标终点位置连线与参考水平线的第二夹角;
通过预设角度解算算法分别对应解算出第一夹角的夹角范围以及第二夹角的夹角范 围,并从所述二夹角的夹角范围内剔除所述第一夹角的夹角范围,获得目标感应范围,进而 获取对应的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274352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所述预设角度解算算法能够对范围角信息进行解算,从而确定所述范围角信息对应的夹角范围。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获取目标感应距离,包括:
基于所述检测点放置的检测装置向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267716DEST_PATH_IMAGE001
内不同方向循环发射不同占 空比的N个测距脉冲信号;
构建反馈信号接收模型,且所述反馈信号接收模型中包含第一接收单元以及第二接收单元;
当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不到所述测距脉冲信号的反馈信号,且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能接收到所述测距脉冲信号的反馈信号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的占空比计算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
其中,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的占空比计算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具体包括:
获取测距脉冲信号的传播速度以及预设传输时间;
并根据所述传播速度以及预设传输时间,确定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最大检测距离;
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的占空比,获取实际传输时间;
根据所述传播速度以及实际传输时间,确定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者等于两倍的第一距离;
且对应的二分之一倍的第二距离为目标感应距离。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基于所述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490887DEST_PATH_IMAGE001
以 及目标感应距离调节检测功率,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962319DEST_PATH_IMAGE001
和目标感应距离的变化信息,所述变化信息包括M个移 动参数的变化值;
其中,M表示移动参数的个数;
当所有变化值中的最大变化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当前的实际感应距离以及感应范围角度;
其中,所述预设阈值是基于预设感应范围角度和预设感应距离确定的预设变化值;
从预设功率集合中确定与所述当前的实际感应距离以及感应范围角度对应的目标检测功率值;
获取当前的实际检测功率值,并与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进行作差运算;
根据作差结果调节所述当前的实际检测功率值到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基于所述检测功率采集人体信息,包括:
获取人体信息的生理参数数据,并将所述生理参数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云服务器端;
所述云服务器端在接收到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后对所述生理参数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具体步骤包括:
获取待校验数据,其中,所述待校验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字段;
获取预设的校验规则,其中,所述校验规则包括校验注解以及规则表达式;
所述校验注解用于标注所述待校验数据中的字段,所述规则表达式用于表征与所述待校验数据中字段相对应的校验规则;
基于与所述待校验数据中字段相对应的校验规则,获得与所述待校验数据中字段相对应的校验结果;
所述校验结果包含人体生理参数数据中各项指标数据参考预设标准人体信息数据的校验结果;
将所述校验结果与预设警戒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校验结果超过所述警戒阈值时,所述云服务器端主动向目标人体发送状态确认信息;
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目标人体的响应则触发报警功能;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收到所述目标人体的响应,所述云服务器端将所述目标人体信息与预设源人体数据库中的存储人体信息进行匹配;
若完全匹配,表明所述目标人体不存在非法闯入;
否则,同样触发所述报警功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判断人体在感应范围内的存在状态,包括:
构建数据缓存模型,所述数据缓存模型中包含缓存单元;
获取所述人体信息中的人体温度数据,并形成数据帧,且将所述数据帧分存入所述缓存单元;
获取与所述数据帧间隔预设时间的历史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与历史数据帧进行作差运算,得到当前温差帧;
获取感应区域的环境温度值,以及所述人体的体表温度值;
判断所述当前温差帧中是否存在大于预设阈值的数据;
若存在,则根据获取到的人体信息中的人体温度数据、感应区域的环境温度值以及人体的体表温度值确定所述人体的活动信息,并根据所述活动信息,判断所述人体的活动状态;
所述活动状态包括:静止状态、跑动状态;
若不存在,则清空所述缓存单元中的数据帧,并重新进行接收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获取目标检测功率值,并根据目标检测功率值判断是否启动掉电保护功能,具体包括:
构建功率评估模型,基于所述目标感应距离以及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220125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额定工作电 流值以及额定工作电压值;
将所述额定工作电流值以及额定工作电压值输入所述功率评估模型,得到额定功率值;
将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与额定功率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超过所述额定功率值时,启动掉电保护功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
在调节所述实际检测功率值至目标检测功率值时,需对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影响检测功率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得到综合影响因子,并根据相应的影综合影响因子计算需要的目标工作功率值,并将计算结果存储至所述预设功率集合中,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影响检测功率的综合影响因子:
Figure 118811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Figure 344125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所述检测人体状态时影响检测功率的综合影响因子;
Figure 353669DEST_PATH_IMAGE001
表示所述目标感 应范围角度;
Figure 465982DEST_PATH_IMAGE004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自然光的反光率;
Figure 801148DEST_PATH_IMAGE005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大气中的 介质影响因子;
Figure 998911DEST_PATH_IMAGE006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允许的最大范围角;
Figure 77726DEST_PATH_IMAGE007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能 检测到的最远距离;
Figure 310124DEST_PATH_IMAGE008
表示所述目标感应距离;
Figure 537230DEST_PATH_IMAGE009
表示温度变化因子;
Figure 487869DEST_PATH_IMAGE010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 态时人体的体表温度值;
Figure 104795DEST_PATH_IMAGE011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大气环境温度值;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所需要的目标检测功率值:
Figure 191700DEST_PATH_IMAGE012
其中,
Figure 603089DEST_PATH_IMAGE013
表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所需要的目标检测功率值;
Figure 775445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所述检测人体状 态时影响检测功率的综合影响因子;
Figure 179750DEST_PATH_IMAGE014
表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所需要的电压值;
Figure 121161DEST_PATH_IMAGE015
表示在 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的内部电阻值;
Figure 969032DEST_PATH_IMAGE016
表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所用的时间长度值;
Figure 628683DEST_PATH_IMAGE017
表 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所用的总能量;
Figure 587412DEST_PATH_IMAGE018
表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的功率因子;
重复计算多组综合影响因子与所述综合影响因子相对应的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并将一一对应关系生成关系对应表进行存储,实现根据所述实际检测功率值与目标检测功率值的作差结果,快速将所述实际检测功率值调整至目标检测功率值。
优选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383330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目标感应距离;
功率调节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402101DEST_PATH_IMAGE001
以及目标感应距离调节检测功率;
信息采集模块,基于所述检测功率采集人体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判断人体在感应范围内的存在状态。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模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如图1所述,包括:
步骤1:获取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532737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目标感应距离;
步骤2:基于所述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295157DEST_PATH_IMAGE001
以及目标感应距离调节检测功率;
步骤3:基于所述检测功率采集人体信息;
步骤4: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判断人体在感应范围内的存在状态。
该实施例中,目标感应范围角度指的是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所能检测到的最大范围角度。
该实施例中,目标感应距离指的是感应源点到检测到的目标人体之间的距离。
该实施例中,调节检测功率指的是根据目标人体距离检测源点的远近以及目标感应范围角度实时调整检测功率。
该实施例中,人体信息包括人体的体温、运动状态。
该实施例中,存在状态包括运动、静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确定目标感应范围角度以及目标感应距离,调整检测功率,实现对目标人体信息进行采集,同时根据人体信息获取人体的存在状态,并根据检测到的人体存在状态判断目标人体处于静止或运动状态,并根据存在状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了对目标范围实时检测,避免人体检测的局限性。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获取目标感应范围角度,包括:
构建角度信息获取模型,所述角度信息获取模型用于获取检测点至目标初始零点位置的第一范围角信息以及所述检测点至目标终点位置的第二范围角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范围角信息是检测点与目标初始零点连线与参考水平线的第一夹角;
所述第二范围角信息是检测点与目标终点位置连线与参考水平线的第二夹角;
通过预设角度解算算法分别对应解算出第一夹角的夹角范围以及第二夹角的夹角范 围,并从所述二夹角的夹角范围内剔除所述第一夹角的夹角范围,获得目标感应范围,进而 获取对应的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211160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所述预设角度解算算法能够对范围角信息进行解算,从而确定所述范围角信息对应的夹角范围。
该实施例中,第一范围角信息指的是检测点与初始零点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作为第一角度信息。
该实施例中,第二范围角信息指的是检测点与最大检测范围角终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作为第二角度信息。
该实施例中,预设角度解算算法指的是能够将角度信息通过计算换算转换为相应的角度值,便于作差计算。
该实施例中,检测点指的是检测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装置所在的位置点,即为检测点。
该实施例中,目标初始零点位置指的是以检测点为圆心,目标感应距离为半径,以顺时针旋转的半径的另一端为目标初始零点,两者连线为初始旋转位置。
该实施例中,目标终点位置指的是以检测点为圆心,目标感应距离为半径,顺时针旋转,且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装置所能检测到的最大范围角,半径的另一端为目标终点位置。
该实施例中,预设角度解算算法是用来解算范围角信息对应的夹角的取值范围;
其中,范围角信息包括夹角两边的两条母线之间的最小扇形开口对应的弧长值以及最大扇形开口对应的弧长值;
其预设角度解算算法为:
Figure 400833DEST_PATH_IMAGE019
其中,
Figure 769497DEST_PATH_IMAGE020
表示夹角值;
Figure 70029DEST_PATH_IMAGE021
表示弧长值;
Figure 840539DEST_PATH_IMAGE022
表示夹角两边的两条母线长度值;
通过预设角度解算算法计算得到夹角的最小取值以及最大取值,从而确定夹角的取值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获取检测点与初始零点连线与水平连线的夹角,以及获取检测点与目标终点的连线与水平连线的夹角,通过将二者进行作差计算,得到目标感应范围角度,确保了得到的检测角度的准确性,避免了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不会因角度过小而漏检。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获取目标感应距离,包括:
基于所述检测点放置的检测装置向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450380DEST_PATH_IMAGE001
内不同方向循环发射不同占 空比的N个测距脉冲信号;
构建反馈信号接收模型,且所述反馈信号接收模型中包含第一接收单元以及第二接收单元;
当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不到所述测距脉冲信号的反馈信号,且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能接收到所述测距脉冲信号的反馈信号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的占空比计算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
其中,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的占空比计算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具体包括:
获取测距脉冲信号的传播速度以及预设传输时间;
并根据所述传播速度以及预设传输时间,确定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最大检测距离;
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的占空比,获取实际传输时间;
根据所述传播速度以及实际传输时间,确定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者等于两倍的第一距离;
且对应的二分之一倍的第二距离为目标感应距离。
该实施例中,占空比指的是指电路被接通的时间占整个电路工作周期的百分比。
该实施例中,反馈信号接收模型用于接收测距脉冲信号在预设时间内的反馈信号。
该实施例中,第一距离指的是观测点向感应范围内发送的测距脉冲信号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反馈信号时,根据传播速度、预设时间计算得到第一距离。
该实施例中,第二距离指的是根据观测点从发射到接收到测距脉冲信号所用的时间、传播速度计算得到的观测点至目标人体之间的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目标感应范围内不同方向发射占空比不同的测距脉冲信号,并通过测距脉冲信号确定距离观测点的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从而通过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确定目标感应距离,确保观测点能够在有效的距离内检测到目标人体信息。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基于所 述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306341DEST_PATH_IMAGE001
以及目标感应距离调节检测功率,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410563DEST_PATH_IMAGE001
和目标感应距离的变化信息,所述变化信息包括M个移 动参数的变化值;
其中,M表示移动参数的个数;
当所有变化值中的最大变化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当前的实际感应距离以及感应范围角度;
其中,所述预设阈值是基于预设感应范围角度和预设感应距离确定的预设变化值;
从预设功率集合中确定与所述当前的实际感应距离以及感应范围角度对应的目标检测功率值;
获取当前的实际检测功率值,并与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进行作差运算;
根据作差结果调节所述当前的实际检测功率值到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
该实施例中,移动参数的变化值指的是在对目标人体进行检测时,由于目标人体可能处于运动状态,故用移动参数的变化值用来表示目标人体距离观测点距离以及角度的变化。
该实施例中,预设阈值指的是衡量目标人体与初始检测到的距离以及角度变化量的参考值,例如距离可以是10米,角度是30度。
该实施例中,预设功率集合中包含抵抗影响因素所对应的目标检测功率。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获取目标感应范围角度以及目标感应距离的的变化值,并将此变化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当前的实际感应角度以及实际感应距离,并获取相对应的目标检测功率,根据实际检测功率与目标检测功率的差值对实际检测功率调整至目标检测功率,达到了根据实际距离以及角度及时调整工作功率,节省能源的目的。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基于所述检测功率采集人体信息,包括:
获取人体信息的生理参数数据,并将所述生理参数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云服务器端;
所述云服务器端在接收到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后对所述生理参数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具体步骤包括:
获取待校验数据,其中,所述待校验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字段;
获取预设的校验规则,其中,所述校验规则包括校验注解以及规则表达式;
所述校验注解用于标注所述待校验数据中的字段,所述规则表达式用于表征与所述待校验数据中字段相对应的校验规则;
基于与所述待校验数据中字段相对应的校验规则,获得与所述待校验数据中字段相对应的校验结果;
所述校验结果包含人体生理参数数据中各项指标数据参考预设标准人体信息数据的校验结果;
将所述校验结果与预设警戒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校验结果超过所述警戒阈值时,所述云服务器端主动向目标人体发送状态确认信息;
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目标人体的响应则触发报警功能;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收到所述目标人体的响应,所述云服务器端将所述目标人体信息与预设源人体数据库中的存储人体信息进行匹配;
若完全匹配,表明所述目标人体不存在非法闯入;
否则,同样触发所述报警功能。
该实施例中,生理参数数据指的是获取目标人体的生理特征信息,例如身高、体温、体重等。
该实施例中,字段用来描述生理参数数据的某一特征,即数据项,并有唯一的供计算机识别的字段标识符。
该实施例中,预设的校验规则指的是预先设定好的用来对待校验数据进行校验,例如:抽检、全检等。
该实施例中,预设警戒阈值指的是用来衡量检测到的目标人体信息是否有危害性,大于预设警戒阈值即判定存在危害。
该实施例中,预设源人体数据库中包含预先存入的人员生理参数基本信息,在检测时可以与检测数据进行完全匹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集人体信息的生理参数数据,并将生理参数数据传输至云服务器端,云服务器根据预设校验规则对生理参数数据进行校验,并将校验结果与预设警戒阈值进行比较,当大于预设警戒阈值时,云服务器端向目标人体发送确认信息,若没有收到确认信息则判定非法闯入,若收到相应,根据采集到的人体信息与预设源人体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匹配,若没有相匹配数据,同样触发报警功能,确保了在检测到人体信息时及时确认闯入感应范围的人员信息,并根据具体情况触发报警功能,增加了感应的实用性。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判断人体在感应范围内的存在状态,包括:
构建数据缓存模型,所述数据缓存模型中包含缓存单元;
获取所述人体信息中的人体温度数据,并形成数据帧,且将所述数据帧分存入所述缓存单元;
获取与所述数据帧间隔预设时间的历史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与历史数据帧进行作差运算,得到当前温差帧;
获取感应区域的环境温度值,以及所述人体的体表温度值;
判断所述当前温差帧中是否存在大于预设阈值的数据;
若存在,则根据获取到的人体信息中的人体温度数据、感应区域的环境温度值以及人体的体表温度值确定所述人体的活动信息,并根据所述活动信息,判断所述人体的活动状态;
所述活动状态包括:静止状态、跑动状态;
若不存在,则清空所述缓存单元中的数据帧,并重新进行接收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该实施例中,数据帧包括三部分:帧头,数据部分,帧尾。其中,帧头和帧尾包含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比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信息等;数据部分则包含不同时刻对应的体温数据。
该实施例中,历史数据帧指的是经过多次实验训练,获得的不同目标人体在检测时所测到的体温值。
该实施例中,温差帧中包含包含同等条件下数据帧中的体温数据与历史数据帧中的体温数据进行作差得到的温差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获取人体信息中的体温数据,并形成数据帧,同时获取与数据帧间隔预设时间的历史数据帧,并将数据帧与历史数据帧进行作差运算,得到当前温差帧,同时获取当地的环境温度值以及人体的体表温度值,当温差帧中存在大于预设阈值的数据,则根据人体温度数据、感应区域的环境温度值以及人体的体表温度值确定所述人体的活动状态,否则清空所述缓存单元中的数据帧,并重新进行接收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确保了根据人体温度与感应范围区域的环境温度,准确判断人体的活动状态。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获取目标检测功率,并根据目标检测功率值判断是否启动掉电保护功能,具体包括:
构建功率评估模型,基于所述目标感应距离以及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35580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额定工作电 流值以及额定工作电压值;
将所述额定工作电流值以及额定工作电压值输入所述功率评估模型,得到额定功率值;
将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与额定功率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超过所述额定功率值时,启动掉电保护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获取额定工作电流以及额定工作电压,通过计算得到额定功率值,同时将实际检测功率值与额定功率值进行比较,当实际检测功率值大于额定功率值时,启动掉电保护功能,确保在检测时不会因功率过大而损坏,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实施例8:
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
在调节所述实际检测功率值至目标检测功率值时,需对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影响检测功率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得到综合影响因子,并根据相应的影综合影响因子计算需要的目标工作功率值,并将计算结果存储至所述预设功率集合中,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影响检测功率的综合影响因子:
Figure 567055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Figure 910312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所述检测人体状态时影响检测功率的综合影响因子;
Figure 552646DEST_PATH_IMAGE001
表示所述目标感应 范围角度;
Figure 549945DEST_PATH_IMAGE004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自然光的反光率;
Figure 986743DEST_PATH_IMAGE005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大气中的介 质影响因子;
Figure 817295DEST_PATH_IMAGE006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允许的最大范围角;
Figure 263320DEST_PATH_IMAGE007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能检 测到的最远距离;
Figure 128508DEST_PATH_IMAGE008
表示所述目标感应距离;
Figure 1786DEST_PATH_IMAGE009
表示温度变化因子;
Figure 54056DEST_PATH_IMAGE010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 时人体的体表温度值;
Figure 553039DEST_PATH_IMAGE011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大气环境温度值;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所需要的目标检测功率值:
Figure 7154DEST_PATH_IMAGE012
其中,
Figure 51334DEST_PATH_IMAGE013
表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所需要的目标检测功率值;
Figure 590899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所述检测人体状 态时影响检测功率的综合影响因子;
Figure 378727DEST_PATH_IMAGE014
表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所需要的电压值;
Figure 952928DEST_PATH_IMAGE015
表示在 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的内部电阻值;
Figure 168008DEST_PATH_IMAGE016
表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所用的时间长度值;
Figure 444138DEST_PATH_IMAGE017
表 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所用的总能量;
Figure 770077DEST_PATH_IMAGE018
表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的功率因子;
重复计算多组综合影响因子与所述综合影响因子相对应的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并将一一对应关系生成关系对应表进行存储,实现根据所述实际检测功率值与目标检测功率值的作差结果,快速将所述实际检测功率值调整至目标检测功率值。
该实施例中,综合影响因子指的是用来代表影响对人体信息进行检测的所有因素的整合。
该实施例中,目标感应范围角度的取值范围为[
Figure 464363DEST_PATH_IMAGE023
Figure 850345DEST_PATH_IMAGE024
]。
该实施例中,介质影响因子的取值范围为[0.23,0.56]。
该实施例中,人体的体表温度值的取值范围为[
Figure 364503DEST_PATH_IMAGE025
Figure 681084DEST_PATH_IMAGE026
]。
该实施例中,大气环境温度值的取值范围为[
Figure 229877DEST_PATH_IMAGE027
Figure 786760DEST_PATH_IMAGE028
]。
该实施例中,时间长度值的取值范围为[10s,20s]。
该实施例中,功率因子指的是电压与电流相位差的余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计算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的综合影响因子,来计算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抵抗综合影响因子所需要的目标检测功率。在计算综合影响因子时,涉及目标感应范围角度、目标感应距离、环境温度以及人体温度等,使得在计算综合影响因子时涉及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确保了计算得到的综合影响因子具有代表性,在计算目标检测功率值时,涉及到工作电压,内部电阻,以及检测所用的时间长度和所用的总能量,通过物理计算公式准确得出目标检测功率值,同时涉及综合影响因子对功率的影响,使得最终计算得到的目标检测功率值更加准确可靠。
实施例9: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模块,如图2所示: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522635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目标感应距离;
功率调节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455956DEST_PATH_IMAGE001
以及目标感应距离调节检测功率;
信息采集模块,基于所述检测功率采集人体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判断人体在感应范围内的存在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目标感应范围角度以及目标感应距离,调整检测功率,实现对目标人体信息进行采集,达到获取目标人体在感应范围内的存在状态。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626155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目标感应距离;
步骤2:基于所述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371257DEST_PATH_IMAGE001
以及目标感应距离调节检测功率;
步骤3:基于所述检测功率采集人体信息;
步骤4: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判断人体在感应范围内的存在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目标感应范围角度,包括:
构建角度信息获取模型,所述角度信息获取模型用于获取检测点至目标初始零点位置的第一范围角信息以及所述检测点至目标终点位置的第二范围角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范围角信息是检测点与目标初始零点连线与参考水平线的第一夹角;
所述第二范围角信息是检测点与目标终点位置连线与参考水平线的第二夹角;
通过预设角度解算算法分别对应解算出第一夹角的夹角范围以及第二夹角的夹角范 围,并从所述二夹角的夹角范围内剔除所述第一夹角的夹角范围,获得目标感应范围,进而 获取对应的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745738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所述预设角度解算算法能够对范围角信息进行解算,从而确定所述范围角信息对应的夹角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目标感应距离,包括:
基于所述检测点放置的检测装置向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638607DEST_PATH_IMAGE001
内不同方向循环发射不同占空 比的N个测距脉冲信号;
构建反馈信号接收模型,且所述反馈信号接收模型中包含第一接收单元以及第二接收单元;
当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不到所述测距脉冲信号的反馈信号,且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能接收到所述测距脉冲信号的反馈信号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的占空比计算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
其中,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的占空比计算得到对应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具体包括:
获取测距脉冲信号的传播速度以及预设传输时间;
并根据所述传播速度以及预设传输时间,确定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最大检测距离;
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的占空比,获取实际传输时间;
根据所述传播速度以及实际传输时间,确定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者等于两倍的第一距离;
且对应的二分之一倍的第二距离为目标感应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感应 范围角度
Figure 84632DEST_PATH_IMAGE001
以及目标感应距离调节检测功率,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605612DEST_PATH_IMAGE001
和目标感应距离的变化信息,所述变化信息包括M个移动 参数的变化值;
其中,M表示移动参数的个数;
当所有变化值中的最大变化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当前的实际感应距离以及感应范围角度;
其中,所述预设阈值是基于预设感应范围角度和预设感应距离确定的预设变化值;
从预设功率集合中确定与所述当前的实际感应距离以及感应范围角度对应的目标检测功率值;
获取当前的实际检测功率值,并与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进行作差运算;
根据作差结果调节所述当前的实际检测功率值到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并基于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判断是否启动掉电保护功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检测功率采集人体信息,包括:
获取人体信息的生理参数数据,并将所述生理参数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云服务器端;
所述云服务器端在接收到所述生理参数数据后对所述生理参数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具体步骤包括:
获取待校验数据,其中,所述待校验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字段;
获取预设的校验规则,其中,所述校验规则包括校验注解以及规则表达式;
所述校验注解用于标注所述待校验数据中的字段,所述规则表达式用于表征与所述待校验数据中字段相对应的校验规则;
基于与所述待校验数据中字段相对应的校验规则,获得与所述待校验数据中字段相对应的校验结果;
所述校验结果包含人体生理参数数据中各项指标数据参考预设标准人体信息数据的校验结果;
将所述校验结果与预设警戒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校验结果超过所述警戒阈值时,所述云服务器端主动向目标人体发送状态确认信息;
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目标人体的响应则触发报警功能;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收到所述目标人体的响应,所述云服务器端将所述目标人体信息与预设源人体数据库中的存储人体信息进行匹配;
若完全匹配,表明所述目标人体不存在非法闯入;
否则,同样触发所述报警功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判断人体在感应范围内的存在状态,包括:
构建数据缓存模型,所述数据缓存模型中包含缓存单元;
获取所述人体信息中的人体温度数据,并形成数据帧,且将所述数据帧分存入所述缓存单元;
获取与所述数据帧间隔预设时间的历史数据帧,并将所述数据帧与历史数据帧进行作差运算,得到当前温差帧;
获取感应区域的环境温度值以及所述人体的体表温度值;
判断所述当前温差帧中是否存在大于预设阈值的数据;
若存在,则根据获取到的人体信息中的人体温度数据、感应区域的环境温度值以及人体的体表温度值确定所述人体的活动信息,并根据所述活动信息,判断所述人体的活动状态;
所述活动状态包括:静止状态、跑动状态;
若不存在,则清空所述缓存单元中的数据帧,并重新进行接收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目标检测功率值,并根据目标检测功率值判断是否启动掉电保护功能,具体包括:
构建功率评估模型,基于所述目标感应距离以及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541207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额定工作电 流值以及额定工作电压值;
将所述额定工作电流值以及额定工作电压值输入所述功率评估模型,得到额定功率值;
将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与额定功率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值超过所述额定功率值时,启动掉电保护功能。
8.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调节所述实际检测功率值至目标检测功率值时,需对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影响检测功率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得到综合影响因子,并根据相应的影综合影响因子计算需要的目标工作功率,并将计算结果存储至所述预设功率集合中,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影响检测功率的综合影响因子:
Figure 531160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Figure 46455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所述检测人体状态时影响检测功率的综合影响因子;
Figure 953100DEST_PATH_IMAGE001
表示所述目标感应 范围角度;
Figure 590755DEST_PATH_IMAGE004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自然光的反光率;
Figure 585780DEST_PATH_IMAGE005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大气中的介 质影响因子;
Figure 373607DEST_PATH_IMAGE006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允许的最大范围角;
Figure 744546DEST_PATH_IMAGE007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能检 测到的最远距离;
Figure 897310DEST_PATH_IMAGE008
表示所述目标感应距离;
Figure 924172DEST_PATH_IMAGE009
表示温度变化因子;
Figure 312428DEST_PATH_IMAGE010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 时人体的体表温度值;
Figure 928086DEST_PATH_IMAGE011
表示在检测人体状态时大气环境温度值;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所需要的目标检测功率值:
Figure 314067DEST_PATH_IMAGE012
其中,
Figure 890542DEST_PATH_IMAGE013
表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所需要的目标检测功率值;
Figure 957855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所述检测人体状 态时影响检测功率的综合影响因子;
Figure 37807DEST_PATH_IMAGE014
表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所需要的电压值;
Figure 860269DEST_PATH_IMAGE015
表示在 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的内部电阻值;
Figure 48674DEST_PATH_IMAGE016
表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所用的时间长度值;
Figure 981995DEST_PATH_IMAGE017
表 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所用的总能量;
Figure 916453DEST_PATH_IMAGE018
表示在检测人体存在状态时的功率因子;
重复计算多组综合影响因子与所述综合影响因子相对应的所述目标检测功率,并将一一对应关系生成关系对应表进行存储,实现根据所述实际检测功率值与目标检测功率值的作差结果,快速将所述实际检测功率值调整至目标检测功率值。
9.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847500DEST_PATH_IMAGE001
,获取目标感应距离;
功率调节模块,基于所述目标感应范围角度
Figure 132988DEST_PATH_IMAGE001
以及目标感应距离调节检测功率;
信息采集模块,基于所述检测功率采集人体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体信息判断人体在感应范围内的存在状态。
CN202011583698.6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Active CN112274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3698.6A CN112274143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3698.6A CN112274143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4143A true CN112274143A (zh) 2021-01-29
CN112274143B CN112274143B (zh) 2021-06-01

Family

ID=74426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3698.6A Active CN112274143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74143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0920A (zh) * 2004-03-15 2007-03-14 德怀特·埃里克·金策 含烃组成物的提取和处理
CN101561553A (zh) * 2007-12-25 2009-10-21 冯益安 太阳光点聚焦后转变为任意方向高密度传输的平行光系统
CN101646295A (zh) * 2008-08-06 2010-02-10 胡有文 一种节能型可控制节能灯及各种灯带消防人体感应开关
CN102218415A (zh) * 2011-03-10 2011-10-1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真空紫外激光清洗托卡马克第一镜的方法及装置
CN202404389U (zh) * 2011-11-23 2012-08-29 谢登铭 内置多普勒侦测仪的民用电器
CN102854492A (zh) * 2012-07-19 2013-01-02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隧道红外和超声双监实现人员定位的方法
CN102981549A (zh) * 2012-12-05 2013-03-2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光伏最大功率点实时跟踪预测控制方法
CN103198595A (zh) * 2013-03-11 2013-07-10 成都百威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门窗防入侵系统
CN103514355A (zh) * 2012-09-04 2014-01-1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主动式监护报送方法及系统
US20140175492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Soraa, Inc. Dense-luminescent-materials-coated violet leds
CN104239162A (zh) * 2014-09-09 2014-12-24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6321475A (zh) * 2016-11-08 2017-01-11 广东顺德鲁棒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测温的智能人感风扇及实现方法
US20180048135A1 (en) * 2015-07-10 2018-02-15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Retaining structure-based heat transfer and dissipation system and wind generator set
CN108332359A (zh) * 2018-02-09 2018-07-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调节方法、调节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89049A (zh) * 2018-03-29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红外检测距离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045740A (zh) * 2019-05-15 2019-07-23 长春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人类行为模拟的移动机器人实时运动规划方法
CN110568515A (zh) * 2019-08-26 2019-12-13 深圳市枫芒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阵列的人体存在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US10770309B2 (en) * 2015-12-30 2020-09-08 Mattson Technology, Inc. Features for improving process uniformity in a millisecond anneal system
CN111954286A (zh) * 2020-08-06 2020-11-1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0920A (zh) * 2004-03-15 2007-03-14 德怀特·埃里克·金策 含烃组成物的提取和处理
CN101561553A (zh) * 2007-12-25 2009-10-21 冯益安 太阳光点聚焦后转变为任意方向高密度传输的平行光系统
CN101646295A (zh) * 2008-08-06 2010-02-10 胡有文 一种节能型可控制节能灯及各种灯带消防人体感应开关
CN102218415A (zh) * 2011-03-10 2011-10-1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真空紫外激光清洗托卡马克第一镜的方法及装置
CN202404389U (zh) * 2011-11-23 2012-08-29 谢登铭 内置多普勒侦测仪的民用电器
CN102854492A (zh) * 2012-07-19 2013-01-02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隧道红外和超声双监实现人员定位的方法
CN103514355A (zh) * 2012-09-04 2014-01-1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主动式监护报送方法及系统
CN102981549A (zh) * 2012-12-05 2013-03-2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光伏最大功率点实时跟踪预测控制方法
US20140175492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Soraa, Inc. Dense-luminescent-materials-coated violet leds
CN103198595A (zh) * 2013-03-11 2013-07-10 成都百威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门窗防入侵系统
CN104239162A (zh) * 2014-09-09 2014-12-24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校验方法及装置
US20180048135A1 (en) * 2015-07-10 2018-02-15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Retaining structure-based heat transfer and dissipation system and wind generator set
US10770309B2 (en) * 2015-12-30 2020-09-08 Mattson Technology, Inc. Features for improving process uniformity in a millisecond anneal system
CN106321475A (zh) * 2016-11-08 2017-01-11 广东顺德鲁棒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测温的智能人感风扇及实现方法
CN108332359A (zh) * 2018-02-09 2018-07-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调节方法、调节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89049A (zh) * 2018-03-29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红外检测距离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045740A (zh) * 2019-05-15 2019-07-23 长春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人类行为模拟的移动机器人实时运动规划方法
CN110568515A (zh) * 2019-08-26 2019-12-13 深圳市枫芒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阵列的人体存在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1954286A (zh) * 2020-08-06 2020-11-1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UFTON D: "《Fuzzy logic filtering of radar reflectivity to remove non-meteorological echoes using dual polarization radar moments 》", 《A 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DISCUSSIONS》 *
刘石: "《基于PVPT控制的小型光伏微电网混合控制研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孙 璐: "《中波天调网络受环境温度影响引起发射机》", 《西部广播电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4143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8406B (zh) 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的在线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2766103B (zh) 一种机房巡检方法及装置
EP369656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an airborne object
US8847419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a wind turbine
CN107358778A (zh) 一种结合knn算法的火灾报警器
CN106289076B (zh) 输电线路弧垂智能图像在线监测系统
CN111753712A (zh) 电力生产人员安全监测方法、系统以及设备
CN113878214B (zh) 基于lstm与残差分布的焊接质量实时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8492506A (zh) 一种多源数据融合的室内火灾早期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4715154B (zh) 基于kmdl准则判据的核k‑均值航迹关联方法
CN104471359A (zh) 噪声识别装置及噪声识别方法
CN108710637A (zh) 基于时空关系的出租车异常轨迹实时检测方法
CN115808324B (zh) 一种中小跨径桥梁轻量化安全管理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9598947A (zh) 一种车辆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3029327A (zh) 基于度量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的隧道风机预埋基础损伤识别方法
Wang et al. Human detection through RSSI processing with packet dropout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113404655A (zh) 一种基于ps0-anfis的风力发电机传感器状态诊断系统
CN11232658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毒害气体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1986436A (zh) 一种基于紫外、深度神经网络的综合火焰检测方法
CN112274143B (zh) 一种人体存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06081958A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在线监测系统
CN116311775B (zh) 一种穿戴式近电报警设备及监控系统
CN104568438A (zh) 发动机轴承故障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1640282A (zh) 一种配电室内人员安全距离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6256016A (zh) 一种建筑结构体系全过程健康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