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3723A -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3723A
CN112273723A CN201910631684.8A CN201910631684A CN112273723A CN 112273723 A CN112273723 A CN 112273723A CN 201910631684 A CN201910631684 A CN 201910631684A CN 112273723 A CN112273723 A CN 112273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main body
generating device
aerosol generat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16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毅
杜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316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37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3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37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095Preparation of aeroso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ozzle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体和壳体,主体容置于壳体的容置空间,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当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运动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使得气流通道与外界连通。本申请气溶胶产生装置在闭合,即未使用状态下气流通道未与外界连通,而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区域时,即设备在使用状态下,气流通道才与外界连通,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不会受内外部气压差的影响,从而能够避免设备出现气溶胶形成基材泄露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产生装置(即电子雾化设备)包括雾化器和电源装置,设备的进气口通常设置在底部或利用电源装置和雾化器外壳之间的间隙作为进气口,设备的出气口设置雾化器的吸嘴处,设备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直接连通外界。由于设备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与外界连通,因此设备内部气压与外部大气压力之间存在气压差,在设备运输过程中,尤其在空运情况下,设备内部气压与外部大气压力存在较大的气压差,此时由于设备受内外部气压差的影响,雾化器内储存的气溶胶形成基材容易从雾化器的出液孔漏出而导致气溶胶形成基材流向进气口、出气口等地方,从而出现气溶胶形成基材泄露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旨在避免气溶胶产生装置受内外部气压差的影响而出现气溶胶形成基材泄露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
主体,用于雾化气溶胶形成基材以产生气溶胶,具有用于流通空气和/或气溶胶的气流通道;所述主体包括近端、与所述近端相对设置的远端、位于近端和远端之间的表面;以及
壳体,具有容置所述主体的容置空间;所述主体或壳体受外力作用时,所述主体与壳体可相对运动;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受外力作用时可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
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使得所述气流通道与外界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区域形成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入口连通;
或者,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出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顶端、与该顶端相对设置的第一接合端;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底端、与该底端相对设置的第二接合端,所述第二接合端与所述第一接合端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不覆盖所述主体的近端,且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与所述主体的近端接合;
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主体的近端之间产生第二相对位移形成第二区域。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区域形成进气口时,所述第二区域形成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出口连通;
或者,当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出气口时,所述第二区域形成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入口连通。
所述表面包括第一部分;
所述第一接合端与所述第二接合端相互抵接;
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区域时,所述第一区域不覆盖所述第一部分;
或者,
所述第一接合端与所述第二接合端相互套接;
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形成所述第一区域时,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接合端的至少部分区域,或者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第二接合端的至少部分区域。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区域时,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
优选地,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启动指示灯;
所述启动指示灯设置于所述主体或所述壳体上,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时发光并向外部透出。
优选地,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模块;
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在所述主体或壳体运动时,检测所述主体或壳体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主体或壳体当前的位置信息;且在检测到该当前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不匹配时,反馈异常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不启动;在检测到所述主体或壳体运动的位置信息先后与预设的初始位置信息、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主体或壳体运动依次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反馈启动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
优选地,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时间检测模块;
所述时间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主体或壳体依次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所需的运动时间;且在检测到该运动时间超过预设的启动时间时,反馈异常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不启动;在检测到该运动时间小于预设的启动时间时,反馈启动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
优选地,所述时间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后,检测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工作时间,且在检测到气溶胶产生装置当前的工作时间超过预设的工作时间时,反馈关机信号或待机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关机或进入待机状态。
优选地,所述时间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待机后,检测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待机时间,且在检测到气溶胶产生装置当前的待机时间超过预设的待机时间时,反馈关机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关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具有充电接口;
或者,所述主体上具有充电接口,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不覆盖所述充电接口,且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充电接口接合。
优选地,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设置有磨砂层、防滑部、多边棱角、平齐顶端、平齐底端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通过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受外力作用与主体相对运动,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从而使得气流通道与外界连通。本申请气溶胶产生装置在闭合,即未使用状态下气流通道未与外界连通,而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区域时,即设备在使用状态下,气流通道才与外界连通,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不会受内外部气压差的影响,从而能够避免设备出现气溶胶形成基材泄露现象。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闭合状态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闭合状态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打开状态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d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打开状态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气溶胶产生装置一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主体;101、主体的近端;103、主体表面的第一部分;105、充电接口;
200、壳体;201、第一壳体;202、第二壳体;210、第一壳体的顶端;211、第一接合端;220、第二壳体的底端;221、第二接合端;212、第一开口;222、第二开口;
301、第一区域;302、第二区域;
401、位置检测模块;402、时间检测模块;411、传感器组件;412、第一微控制器;413、计时器;414、第二微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在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a至图1d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体100和壳体200,其中,壳体200具有容置空间(图未标出),主体100安装在该容置空间内,在主体100或壳体200受外力作用时,主体100与壳体200可相对运动。
主体100用于对气溶胶形成基材进行雾化,以产生气溶胶,主体100内部具有气流通道(图未示出),气流通道用于流通空气和/或气溶胶。在实际应用中,主体100内部储存有气溶胶形成基材,主体100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时,主体100对气溶胶形成基材进行雾化后产生气溶胶,所产生的气溶胶通过气流通道向外部释出,或者有外部空气进入气流通道将所产生的气溶胶带出外部,以供用户使用气溶胶。
主体100包括近端101、远端(图未标出)和表面(图未标出),该远端与该近端101相对设置,该表面位于该近端101和远端之间,在气溶胶产生装置闭合状态下,主体100的表面被壳体200包覆不可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主体100的近端101和远端,只是用于表示主体100的两个末端,只是相对而言,并不限定“近端”和“远端”具体含义。
壳体200包括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可相对于主体100运动。
当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相对于主体100运动时,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使得气流通道与外界连通。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使得气流通道打开,与外界形成对流,连通外界。
具体地,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可包括以下情况:
对于第一壳体201单独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情况,第一壳体201与主体100与活动连接,第二壳体202可以是与主体100固定连接,不能与主体100相对运动,或者,第二壳体202也可以是与主体100活动连接,可以与主体100相对运动。同理,对于第二壳体202单独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情况,第二壳体202与主体100与活动连接,第一壳体201可以是与主体100固定连接,不能与主体100相对运动;或者,第一壳体201也可以是与主体100活动连接,可以与主体100相对运动。对于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均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情况,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均与主体100活动连接。
当第一壳体201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时,第一壳体201朝主体100的近端101在主体100纵向方向上产生位移,此时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产生相对位移;当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时,第二壳体202朝主体100的远端方向产生位移,此时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也产生相对位移。对于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均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情况,可以是二者同时相对于主体100运动,也可以是依次相对于主体100运动,此时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也产生相对位移。
由此可知,当仅第一壳体201或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或者,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均相对于主体100运动时,均使得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
本实施例优选地,第一壳体201与主体100与活动连接,第二壳体202与主体100固定连接,当第一壳体201受外力作用时,第一壳体201朝主体100的近端101在主体100纵向方向上产生位移,此时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使得气流通道与外界连通。
此处,对于第二壳体202与主体100固定连接的情况,仅以第一壳体201可以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情况为例,当然不仅第一壳体201可以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也可以是可以主体100受外力作用相对于第一壳体201运动,使得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
具体地,第一区域301形成进气口,该进气口与气流通道的入口连通,此时外部空气可以从该第一区域301所形成的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或者,第一区域301形成出气口,该出气口与气流通道的出口连通,此时从外部流进气流通道的空气和/或气溶胶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气溶胶从该第一区域301所形成的出气口释出气流通道。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1包括顶端210和第一接合端211,第一壳体201的顶端210与第一接合端211相对设置;第二壳体202包括底端220和第二接合端221,第二壳体202的底端220与第二接合端221相对设置,第二接合端221与第一接合端211连接。第一壳体201的顶端210与第二壳体202的底端220相对设置,分别为壳体200的顶端和底端。同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顶端和底端,只是用于表示壳体200的两个末端,只是相对而言,并不限定“顶端”和“底端”具体含义。具体地,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1的顶端210具有第一开口212,第一开口212不覆盖主体100的近端101,且第一开口212边缘与主体100的近端101接合。
当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100运动时,除了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之间形成上述第一区域301,即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之间形成上述第一区域301之外,第一壳体201的第一开口212与主体100的近端101之间还产生第二相对位移形成第二区域302。
当然,在第二壳体202相对于主体100运动时,第二壳体202的底端220与主体100的远端之间也产生第三相对位移形成第三区域(图未示出),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当第一区域301形成进气口时,第二区域302形成出气口,该出气口与气流通道的出口连通,此时从外部流进气流通道的空气,和/或,气溶胶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气溶胶从该第一区域301所形成的出气口释出气流通道;或者,当第一区域301形成出气口时,第二区域302形成进气口,该进气口与气流通道的入口连通,此时外部空气可以从该第一区域301所形成的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
具体地,第一区域301为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分离形成的开口区域,该开口区域包括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与主体100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从而形成进气口或出气口。第二区域302第一壳体201的第一开口212与主体100的近端101之间落差形成的中空区域,从而形成出气口或进气口。
本实施例优选地,第一区域301形成进气口,第二区域302形成出气口,该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通气流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从而使得气流通道与外部大气连通。
由于在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未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运动产生相对位移,以形成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情况下,气流通道未与外界连通,使得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在闭合状态(未使用状态)下,即在静置状态下或在运输、携带过程等情况下不会与外界形成对流,从而不会受内外部气压差的影响,有效避免由于受内外部气压差的影响而导致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气溶胶形成基材泄露。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00的表面包括第一部分301。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为两个形状大小相吻合的边缘,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抵接。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可以是端面边缘平齐吻合,直接抵接,也可以是,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中的一端面边缘呈凹缘设置,另一端端面平齐,插入该凹缘内进行抵接。
当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形成上述第一区域301时,所形成的上述第一区域301不覆盖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第一区域301为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与第一接合端211端面、第二接合端221端面围成的开口区域。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接合端221为两个相适配的接合端,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接合端221相互套接,当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之间形成第一区域301时,第一区域301包括第一接合端211的至少部分区域,或者第一区域301包括第二接合端221的至少部分区域,即当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之间形成第一区域301时,所形成的上述第一区域301可以是覆盖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也可以是不覆盖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
具体地,在第一接合端211套接在第二接合端221上的情况下,第一区域301可以是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时,第二接合端221的外表面与第一接合端211端面之间围成的区域,此时第一区域301覆盖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或者,在第二接合端221套接在第一接合端211上的情况下,第一区域301可以是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时,第一接合端211外表面与第二接合端221端面之间围成的区域,此时第一区域301亦覆盖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而对于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直至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接合端221分离且露出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的情况下,第一区域301不覆盖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
上述第一接合端211的外表面可以是第一接合端211的部分区域,也可以是第一接合端211的全部区域;同理,上述第二接合端221的外表面可以是第二接合端221的部分区域,也可以是第二接合端221的全部区域。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也可以是各种形状的不平齐的端面,在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使得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显露出来的情况下,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可围成不同形状的区域,例如,当壳体200是圆管壳,第一接合端211、第二接合端221的端面为相互错位的斜面时,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接合端221围成椭圆状的区域,即所露出的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为椭圆状表面,如图1c和图1d所示。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可以是横向环形的端面,在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使得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显露出来的情况下,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围成一环形区域,即所露出的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为环形表面。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设置有信息显示区,该信息显示区用于显示标识信息、气溶胶形成基材余量信息、环境信息、工作状态信息、电量信息、自身参数信息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气溶胶形成基材余量信息可透明显示,也可数据显示;环境信息包括外部环境信息和/或内部环境信息,外部环境信息包括外部环境温度、湿度等,内部环境信息包括设备内部温度、部件温度等,自身参数信息包括设备内外部气压差、部件阻值等。
通过信息显示区进行信息显示,使得用户在使用气溶胶产生装置时能够获悉当前的状态信息,有助于用户对使用状态进行预判,例如当气溶胶形成基材余量过少的情况下,用户可预判此时可添加气溶胶形成基材,或者更换储存有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容器,或者停止使用设备;当设备内外部气压差过大时,可能导致体验感不佳,从而可选择停止使用等。
具体地,信息显示区可设置于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在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使得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显露出来的情况下,可通过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的信息显示区显示信息。
当然,信息显示区也可以设置在壳体200上,该信息显示区可以是壳体200的部分区域,也可以是壳体200的全部区域。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之间形成上述第一区域301时,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
具体地,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可以仅是气溶胶产生装置上电,即使得主体100上电进入待机状态,在待机状态下受到正常工作信号的触发时气溶胶产生装置才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此时主体100正常工作,对气溶胶形成基材进行雾化以产生气溶胶。
例如,在用户对气溶胶产生装置操作,使得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运动,并与第二壳体202之间形成上述第一区域301时,气溶胶产生装置上电,在气溶胶产生装置上电后,当用户再对气溶胶产生装置进行其他操作(如抽吸、吹气等动作)时,气溶胶产生装置进入才正常工作状态,对气溶胶形成基材进行雾化以产生气溶胶。
或者,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可以是触发气溶胶产生装置上电,同时气溶胶产生装置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例如,在用户对气溶胶产生装置操作,使得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运动,并与第二壳体202之间形成上述第一区域301时,气溶胶产生装置上电,在气溶胶产生装置上电时,用户无需再对气溶胶产生装置进行其他操作,气溶胶产生装置即进行气溶胶形成基材的雾化以产生气溶胶,也就是说,气溶胶产生装置上电后即可产生气溶胶。
本申请通过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与主体100的相对运动可以触发气溶胶产生装置自启动,从而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可以设置机械式电源开关,也可以不设置机械式电源开关。对于气溶胶产生装置不设置机械式电源开关的情况下,通过壳体与主体的相对运动即可触发启动;对于气溶胶产生装置设置机械式电源开关的情况下,通过按压电源开关或者壳体与主体的相对运动均可触发设备启动,从而实现设备功能实现方式的多样化,能够提升用户体验。而且,对于气溶胶产生装置不设置机械式电源开关的情况,还可以不影响设备外观的一致性,而且简化设备结构,有利于缩小设备体积,实现设备的小型化。
本实施例优选地,气溶胶产生装置不在壳体上设置机械式开关,而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内部设置电子开关元件,例如MOS管、三极管或继电器等,当然也可以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内部设置机械式开关。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申请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启动指示灯(图未示出),当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时,该启动指示灯发光,该启动指示灯发出的光向外部透出,启动指示灯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于主体100或壳体200上。
具体地,启动指示灯可以设置在主体100内部,当第一壳体201沿主体100运动形成上述第二区域302时,启动指示灯发出的光依次通过气流通道、第二区域302,或者依次通过主体100与壳体200之间的间隙、第二区域302从第一壳体201的第一开口212向外部散射,或者直接通过主体100与壳体200之间的间隙向外部散射;或者壳体200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透光区,启动指示灯通过该透光区散射光源。
或者,启动指示灯还可以设置在主体100的近端101、主体100的表面或壳体200的内表面,当第一壳体201沿主体100运动形成上述第二区域302时,启动指示灯发出的光通过第二区域302,或者依次通过主体100与壳体200之间的间隙、第二区域302从第一壳体201的第一开口212向外散射,或者直接通过主体100与壳体200之间的间隙向外部散射;或者在壳体200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透光区,启动指示灯通过透光区散射光源。
或者,启动指示灯还可以设置在壳体200上,启动指示灯的光直接向外部发出;启动指示灯还可以是壳体200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壳体200直接发光指示。
通过在启动指示灯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时发光指示,以提示用户设备已启动,同时通过从内部向外部发出光源,或者通过壳体200自身发光方式,也使得设备显示动态色彩,具有酷炫感等,增强客户体验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申请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模块401。
该位置检测模块401在主体100或壳体200运动时,检测主体100或壳体200的位置信息,获取主体100或壳体200当前的位置信息。位置检测模块401可以是实时检测主体100或壳体200的位置信息,也可以是检测主体100或壳体200开始运动和停止运动时的位置信息。位置检测模块401对所获取到的当前位置信息进行存储。
位置检测模块401在获取到主体100或壳体200当前的位置信息后,将主体100或壳体200当前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进行比对,若主体100或壳体200当前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不匹配时,确定主体100或壳体200运动未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从而反馈异常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不启动。
具体地,在主体100与壳体200相对运动,例如第一壳体200相对于主体100运动使得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之间形成第一区域301时,若第一壳体201沿主体100运动的当前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不匹配,即第一壳体201运动未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此时第一壳体201与主体100相对运动形成的第一区域301不是第一壳体201运动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后所形成的区域,则气溶胶产生装置不启动。
从而,在非用户行为情况下使得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100运动,但在第一壳体201停止运动时,第一壳体201未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则气溶胶产生装置判断此时为误操作使得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100运动而不启动,因此能够避免在非用户行为情况下的误操作导致气溶胶产生装置自启动,避免因误操作使得设备自启动导致资源浪费、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本实施例另一方面,位置检测模块401在检测到主体100或壳体200运动过程中的位置信息先后与预设的初始位置信息、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匹配时,确定主体100或壳体200运动依次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反馈启动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即在主体100或壳体200运动过程中,位置检测模块401在检测到主体100或壳体200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初始位置信息匹配之后,主体100或壳体200继续运动后某一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初始位置信息匹配时,确定主体100或壳体200运动先后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进而确定主体100或壳体200是在正常用户行为作用下运动,从而反馈启动信号,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
具体地,以第一壳体201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情况为例,位置检测模块401在第一壳体201运动过程中获取第一壳体201的位置信息,将第一壳体201当前的位置信息分别与预设的初始位置信息和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进行比对。若第一壳体201当前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初始位置信息匹配,则确定此时第一壳体201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若第一壳体201当前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匹配,则确定此时第一壳体201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从而,若在第一壳体201运动过程中,位置检测模块401先检测到第一壳体201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初始位置信息匹配,再检测到第一壳体201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匹配,则确定第一壳体201运动过程中先后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此时,位置检测模块401反馈启动信号,从而触发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
以上仅以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情况进行说明,同理,对于第二壳体202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情况下,第二壳体202停止运动时未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时,同样不能触发气溶胶产生装置自启动。在第二壳体202停止运动时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气溶胶产生装置才自启动。此处,第二壳体202运动所参考的预设的启动位置与第一壳体201运动所参考的预设的启动位置为两个不同的预设的启动位置。
因而,对于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均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情况下,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停止运动时其中一者未历经对应的预设的启动位置时,同样不能触发气溶胶产生装置自启动,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停止运动时二者均历经对应的预设的启动位置时,才触发气溶胶产生装置自启动。
具体地,如图3所示,位置检测模块401包括传感器组件411,以及与该传感器组件411电连接的第一微控制器412。
传感器组件411用于在主体100或壳体200运动时,检测主体100或壳体200的位置信息,获取主体100或壳体200当前的位置信息。第一微控制器412用于根据主体100或壳体200的位置信息,反馈启动信号或异常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或不启动。
传感器组件41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检测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与主体100相对运动过程中是否历经预设位置的传感器,本申请对具有此功能的传感器的类型不做限制。例如,传感器组件411可以是检测第一壳体201和/或第二壳体202在主体100上的运动轨迹的传感器,例如加速度传感器,传感器组件411至少包括一个传感器。第一微控制器412设置在主体100内部,传感器组件411可以设置在主体100内部,也可以设置在主体100表面,还可以设置在壳体200内部,当传感器组件411包括多个传感器的情况下,还可以分设在这三种位置。
具体以第一壳体201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为例,当第一壳体201沿主体100的第一方向,例如沿主体100周向的逆时针方向运动过程中,当传感器组件411未检测到第一壳体201当前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匹配,即未检测到第一壳体201运动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时,第一微控制器412确定第一壳体201运动未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从而反馈异常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不启动。
第一壳体201运动未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可以是运动过程中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但未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的情况,也可以是从预设的初始位置与预设的启动位置之间的任一位置开始运动,但未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的情况。
而当传感器组件411检测到第一壳体201当前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匹配,且第一壳体201在此之前的某一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初始位置信息也匹配时,第一微控制器412确定第一壳体201运动依次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预设的启动位置,从而反馈启动信号,以触发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
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后,当传感器组件411检测到在第一壳体201再沿主体100的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例如第一壳体201沿主体100周向的顺时针方向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即从预设的启动位置离开,或者依次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预设的初始位置,即从预设的启动位置到达预设的初始位置时,第一微控制器412反馈关机信号或待机信号,以触发气溶胶产生装置从启动状态切换为关机状态或进入待机状态。
或者,传感器组件411可以是检测第一壳体201在主体100上历经某个位置点的传感器,例如光电传感器,传感器组件411至少包括在主体100和/或壳体200上间隔设置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检测第一壳体201运动是否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
具体地,以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为例,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初始位置信息匹配,且第二传感器未检测到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匹配时,说明传感器组件411检测到第一壳体201在主体100上运动未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此时第一微控制器412反馈异常信号,以触发气溶胶产生装置不启动。
而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初始位置信息匹配,且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匹配时,说明传感器组件411检测到第一壳体201在主体100上运动依次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此时第一微控制器412反馈启动信号,以触发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
当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100沿相反方向运动再次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即从预设的初始位置离开时,第一微控制器412反馈关机信号或待机信号,以触发气溶胶产生装置从启动状态切换为关机状态或待机状态。或者,在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100沿相反方向运动再次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之后,第一传感器也检测到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100沿该相反方向运动再次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即第一壳体201从预设的启动位置运动到预设的初始位置时,第一微控制器412反馈关机信号或待机信号,以触发气溶胶产生装置从启动状态切换为关机状态或待机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时间检测模块402。
该时间检测模块402用于检测主体100或壳体200运动依次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所需的运动时间;且在检测到该运动时间超过预设的启动时间(如1s)时,反馈异常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不启动;在检测到该运动时间小于预设的启动时间时,反馈启动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
具体地,以第一壳体201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情况为例,当位置检测模块401检测到第一壳体201运动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时,时间检测模块402开始计时,或者记录当前的时间点,而且在位置检测模块401检测到第一壳体201运动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时,时间检测模块402停止计时,获取所记录到的时长,或者时间检测模块402记录当前的时间点,获取两个时间点的时间间隔,此时,若时间检测模块402检测到所记录的时长或时间间隔超过预设的启动时间时,确定为异常现象,则反馈异常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不启动;只有在时间检测模块402检测到所记录的时长或时间间隔小于预设的启动时间时,气溶胶产生装置才自启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实际应用中,在正常的用户行为使得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100运动时,用户动作的连贯性使得第一壳体201运动从预设的初始位置运动到预设的启动位置,此时第一壳体201的运动时间必然小于预设的启动时间,则第一壳体201与主体100的相对运动触发气溶胶产生装置自启动。而在非用户行为的情况下,即在误操作的情况下,第一壳体201被非用户行为的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时,第一壳体201从起始位置开始运动后,会由于作用力不到位,导致第一壳体201运动未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就停止运动,在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因非用户行为的外力作用再次运动后才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此时,位置检测模块401检测到第一壳体201运动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确定为可触发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的条件,然而,由于是非用户行为的误操作引起的第一壳体201经过多次运动才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此过程中,第一壳体201从预设的初始位置到达预设的启动位置所需的运动时间,即第一壳体201从预设的初始位置到达预设的启动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壳体201每次运动的时间,以及中途停止运动的时间总和必然超过预设的启动时间,从而,时间检测模块402反馈异常信号,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不启动。
由此可知,在误操作的情况下,虽然第一壳体201相对于主体100运动依次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但第一壳体201从预设的初始位置到达预设的启动位置所需的时间超过预设的启动时间时,气溶胶产生装置也不启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地对误操作进行检测,通过位置检测模块401和时间检测模块402的双重的误操作检测,能够有效避免气溶胶产生装置因误操作而自启动,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等现象。
进一步地,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后,时间检测模块402检测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工作时间。当检测到气溶胶产生装置当前的工作时间超过预设的工作时间(如10s)时,时间检测模块402反馈关机信号或待机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关机或进入待机状态。
从而,能够在用户使用设备的时间过长时,而设备自身进行的保护,也可避免用户过度使用设备提供的功能而不利于健康等情况;还可以避免由于误操作导致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工作的时间过长,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此外,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处于待机状态下,时间检测模块402检测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待机时间。当检测到气溶胶产生装置当前的待机时间超过预设的待机时间(如2min)时,时间检测模块402反馈关机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关机。
从而,能够在长时间待机情况下,未有用户启用设备时,设备自动进入关机状态,能够在用户忘记关机或误操作导致设备长时间待机等情况下自动关机,节省资源,也能够避免安全隐患。
具体地,如图3所示,时间检测模块402包括计时器413,以及与该计时器413电连接的第二微控制器414。计时器413用于记录主体100或壳体200运动依次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所需的运动时间,第二微控制器414根据该运动时间反馈启动信号或异常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或不启动。而且,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后,计时器413记录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工作时间,第二微控制器414根据该工作时间,控制气溶胶产生装置维持正常工作状态,或者控制气溶胶产生装置关机或进入待机状态。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处于待机状态下后,计时器413记录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待机时间,第二微控制器414根据该待机时间,控制气溶胶产生装置维持待机状态或切换为关机状态。
本实施例以第一壳体201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为例,当计时器413记录第一壳体201运动依次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所需的运动时间超过预设的启动时间时,第二微控制器414反馈异常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不启动;当计时器413所记录的运动时间小于预设的启动时间时,第二微控制器414反馈启动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
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后,计时器413记录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工作时间,第二微控制器414检测到计时器413所记录的工作时间超过预设的工作时间时,反馈关机信号或待机信号,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从正常工作状态切换为关机或待机状态;而当计时器413所记录的工作时间小于预设的工作时间时,第二微控制器414仍反馈启动信号,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维持正常工作状态。
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处于待机状态的情况下,计时器413记录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待机时间,第二微控制器414在检测到计时器413所记录的待机时间超过预设的待机时间时,反馈关机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从待机状态或切换为关机状态,而当气溶胶产生装置当前的待机时间小于预设的待机时间时,气溶胶产生装置仍处于待机状态。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时,若气溶胶产生装置收到启动触发,则从待机状态启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是对于气溶胶产生装置从闭合状态下开始运动的先后两个不同位置,而对于,气溶胶产生装置从打开状态下开始运动的情况,预设的启动位置、预设的初始位置分别是先后两个不同位置。上述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可以是主体100或壳体200运动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也可以是主体100或壳体200运动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之间的先后两个不同位置。上述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可以是从预设的初始位置开始运功,也可以是运动过程中经过预设的初始位置,也可以是停止运动时到达预设的初始位置;同理,上述历经预设的启动位置可以是从预设的启动位置开始运功,也可以是运动过程中经过预设的启动位置,也可以是停止运动时到达预设的启动位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主体上具有充电接口105,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不覆盖充电接口105,且第二开口的边缘与充电接口接合。
如图1b所示,第二壳体202的底端220具有第二开口222,主体100的远端具有充电接口105,第二开口222不覆盖充电接口105,且第二开口222的边缘与充电接口105接合。
或者,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1或第二壳体202上具有充电接口105,优选地,充电接口105可设置在第二壳体202的底端220。
充电接口105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给气溶胶产生装置充电。该充电接口105为无线充电接口或有线充电接口,无线充电接口例如可以是接触式磁吸充电接口或无线感应充电接口,有线充电接口例如可以是micro USB充电接口或Type-C充电接口。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使用和放置,气溶胶产生装置设置有磨砂层、防滑部、多边棱角、平齐顶端、平齐底端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壳体200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层,壳体200的外表面设置有凸条、凸点等防滑部,壳体200设置为多边棱角形状,从而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在使用过程起到防滑作用,而且在停置时起到防滚落作用,另外使得设备外形美观,且有触感。再者,若气溶胶产生装置设置有顶端和/或底端平齐,则气溶胶产生装置不仅可以横向停置,也可以竖向停置而不倒下。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壳体200套设有软质护套,对设备起保护作用,例如设备摔落时能够减缓冲击力,此外,还可以增加触感,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壳体200外部设置有温感层,或者壳体200为温感壳,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当设备内部变化时,壳体200随温度变化显示不同颜色,或者各区段呈不同颜色或渐变色显示。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壳体200外部设置有光感层,或者壳体200为光感壳,当在较低光线环境下时,壳体200自发光。
本申请根据气溶胶产生装置实际形状,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所受的外力作用可以是旋转、拉拔、推动或按压等方式,例如,如图1a至图1d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呈圆柱状或类似圆柱状设置,使得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可以受外力旋转、拉拔、推动或按压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再如,如图2a至图2b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呈棱柱状或类似棱柱状设置,使得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可以受外力拉拔、推动或按压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
具体地,对于第一壳体201受外力作用单独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情况:
当第一壳体201受外力旋转一定角度,例如90°或180°时,第一壳体201沿主体100的周向转动,此时在主体100的纵向方向上,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第一壳体201的第一开口212与主体100的近端101之间产生第二相对位移形成第二区域302。
或者,当第一壳体201受外力向主体100的近端101拉拔或推动一定距离,例如1cm或2cm时,第一壳体201沿主体100的纵向移动,此时在主体100的纵向方向上,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第一壳体201的第一开口212与主体100的近端101之间产生第二相对位移形成第二区域302。
或者,当第一壳体201受外力按压时,按压可以是触碰式按压,也可以是按压一定时长,例如3s或5s,此时第一壳体201沿主体100的纵向移动,或者第一壳体201沿主体100的周向转动,在主体100的纵向方向上,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第一壳体201的第一开口212与主体100的近端101之间产生第二相对位移形成第二区域302。
对于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均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情况:
当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受外力向相反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例如90°或180°时,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均沿主体100的周向转动,此时在主体100的纵向方向上,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第一壳体201的第一开口212与主体100的近端101之间产生第二相对位移形成第二区域302。
或者,当第一壳体201受外力向主体100的近端101拉拔或推动一定距离,第二壳体202受外力向主体100的远端拉拔或推动一定距离,例如1cm或2cm时,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沿主体100的纵向向相反方向移动,此时在主体100的纵向方向上,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第一壳体201的第一开口212与主体100的近端101之间产生第二相对位移形成第二区域302。
或者,当第一壳体201或第二壳体202受外力向按压,或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同受外力向按压时时,按压可以是触碰式按压,也可以是按压一定时长,例如3s或5s,此时第一壳体201沿主体100的纵向移动,或者第一壳体201沿主体100的周向转动,在主体100的纵向方向上,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第一壳体201的第一开口212与主体100的近端101之间产生第二相对位移形成第二区域302。
对于第二壳体202受外力作用单独相对于主体100运动的情况:
当第二壳体202受外力旋转一定角度,例如90°或180°时,第二壳体202沿主体100的周向转动,此时在第二壳体202的纵向方向上,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
或者,当第二壳体202受外力向主体100的近端101拉拔或推动一定距离,例如1cm或2cm时,第二壳体202沿主体100的纵向移动,此时在主体100的纵向方向上,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
或者,当第二壳体202受外力按压时,按压可以是触碰式按压,也可以是按压一定时长,例如3s或5s,此时第二壳体202沿主体100的纵向移动,或者第二壳体202沿主体100的周向转动,在主体100的纵向方向上,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
当然,第二壳体202相对于主体100运动时,除了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与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301,第二壳体202的底端与主体的远端之间也可以落差形成一第三区域,此第三区域也可以与第一区域301或第二区域201配合形成进气口或出气口,与气流通道连通。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上述第一区域301、第二区域302,以及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仅为定义表示,对于只有第一壳体201受外力作用,或者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均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两种情况,该两种情况下的第一区域301的面积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且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同理,该两种情况下的第二区域302的面积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且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同理,该两种情况下,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的面积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且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此均不做限制。
区别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与图1a至图1d所示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区别在于形状的不同,图2a和图2b所示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呈棱柱状,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的端面是横向方形环状端面,在第一壳体201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或者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均受外力作用相对于主体100运动使得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显露出来的情况下,第一壳体201的第一接合端211、第二壳体202的第二接合端221围成一环形区域,即所露出的主体100表面的第一部分103为方形环状表面。
参照图1a至图1d,以及图2a至图2b,图1a至图1d为本申请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a至图2b所示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结构是图1a至图1d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结构的另一种结构,在某些情况下,除了壳体200不能与主体100相对旋转之外,其他情况均适用上述实施例。例如,在壳体200和主体100均是棱柱形的情况下,壳体200不能与主体100相对旋转,而在壳体200棱柱状,主体100是圆柱状的情况下,壳体200可以与主体100相对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结构包括图1a至图1d,以及图2a和图2b两种结构,但不限于这两种结构。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
主体,用于雾化气溶胶形成基材以产生气溶胶,具有用于流通空气和/或气溶胶的气流通道;所述主体包括近端、与所述近端相对设置的远端、位于近端和远端之间的表面;以及
壳体,具有容置所述主体的容置空间;所述主体或所述壳体受外力作用时,所述主体与壳体可相对运动;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受外力作用时可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
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产生第一相对位移形成第一区域,使得所述气流通道与外界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入口连通;
或者,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出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顶端、与该顶端相对设置的第一接合端;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底端、与该底端相对设置的第二接合端,所述第二接合端与所述第一接合端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不覆盖所述主体的近端,且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与所述主体的近端接合;
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主体的近端之间产生第二相对位移形成第二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区域形成进气口时,所述第二区域形成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出口连通;
或者,当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出气口时,所述第二区域形成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入口连通。
所述表面包括第一部分;
所述第一接合端与所述第二接合端相互抵接;
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区域时,所述第一区域不覆盖所述第一部分;
或者,
所述第一接合端与所述第二接合端相互套接;
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形成所述第一区域时,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接合端的至少部分区域,或者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第二接合端的至少部分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区域时,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启动指示灯;
所述启动指示灯设置于所述主体或所述壳体上,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时发光并向外部透出。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模块;
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在所述主体或壳体运动时,检测所述主体或壳体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主体或壳体当前的位置信息;
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在检测到该当前的位置信息与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不匹配时,反馈异常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不启动;
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在检测到所述主体或壳体运动的位置信息先后与预设的初始位置信息、预设的启动位置信息匹配时,确定所述主体或壳体运动依次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反馈启动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时间检测模块;
所述时间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主体或壳体依次历经预设的初始位置和预设的启动位置所需的运动时间;且在检测到该运动时间超过预设的启动时间时,反馈异常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不启动;在检测到该运动时间小于预设的启动时间时,反馈启动信号,以使得气溶胶产生装置启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具有充电接口;
或者,所述主体上具有充电接口,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不覆盖所述充电接口,且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充电接口接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设置有磨砂层、防滑部、多边棱角、平齐顶端、平齐底端中的至少一种。
CN201910631684.8A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Pending CN1122737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1684.8A CN112273723A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1684.8A CN112273723A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3723A true CN112273723A (zh) 2021-01-29

Family

ID=74418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1684.8A Pending CN112273723A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737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2788B (zh) 具有帶檢測器的可移動關閉件之氣溶膠產生裝置
US10770913B2 (en) Re-charging pack for an e-cigarette
US11547152B2 (en) Re-charging pack for an e-cigarette
EP3125708B1 (en) Re-charging pack for an e-cigarette
WO2005073452A3 (en) Fabric article treating device and system with static control
JP2010535660A (ja) 動きを検知する揮発性物質用の蒸発装置
CN211323041U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1323050U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1323042U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03486611B (zh) 一种智能打火机
CN211323049U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09130927A1 (ja) 噴霧装置
CN112273723A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2205674A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1482982U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2273721A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2205673A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2273722A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19140852A1 (zh) 一种电子烟
CN107713010B (zh) 一种环保烟盒
KR20210081561A (ko) 휴대용 에어로졸 발생기의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CN212841699U (zh) 烟具及点烟器
CN216931921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08064594U (zh) 具烟雾产生装置的警示鞋
US20240090584A1 (en)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uch an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00 workshop B, No.2, Gongye 3rd road, Langxi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zhuolin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0 the 1st, 2nd, 3rd, 4th and 5th floors of workshop B, No.2, Gongye 3rd road, Langxi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re located in the workshop 4-3 of tongfuyu Industrial Zone, Aiqun Road, Shangw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which is engaged in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zhuoline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