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2047A -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2047A
CN112272047A CN202011175291.XA CN202011175291A CN112272047A CN 112272047 A CN112272047 A CN 112272047A CN 202011175291 A CN202011175291 A CN 202011175291A CN 112272047 A CN112272047 A CN 112272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information
groups
prb
frequency do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52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2047B (zh
Inventor
许华
林亚男
沈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72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2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2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20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43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hop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pace frequency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终端在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上发送上行信息,每个传输资源包括N个资源组,每个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元,N为正整数;其中,各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

Description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2月23日的PCT国际专利申请PCT/CN2018/077003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80005267.6、发明名称为“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一种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第四代移动通信长期演进(4G LTE)系统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用于将来自UE的上行控制信息(UCI)传送到基站(eNB)。UCI包括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传输的Ack/Nack、由用户设备(UE)测量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调度请求(SR)。可以在位于带宽边缘的物理资源块(PRB)中传输PUCCH。UCI也可以与上行数据一起由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承载。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新无线(5G NR)系统中,出现一些新的设计要求,要求低延迟和快速反馈。例如,一个时隙可以被分成上行和下行部分。下行部分由一个或多个符号组成,并且可以在时隙的起始处从gNB(其类似于LTE中的eNB)被发送到UE,下行部分之后是切换时段(switching period,又称为保护时段GP),其中UE完成从下行接收到上行发送的切换。接下来是上行部分,其中UE在一个或多个符号中进行上行发送。为了获得快速的反馈(并且由此使得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变快),可以要求UE在同一时隙中为下行部分承载的PDSCH反馈Ack/Nack(也许还有其他的UCI)。为此,NR中引入新的PUCCH,将其在一个时隙的末尾处被发送。由于该PUCCH仅可以占用该时隙的最后一个或几个符号,因此它被称为具有短时长的PUCCH(或短格式的PUCCH,或简称为短PUCCH)。
在5G NR系统中,如何为PUCCH设计传输资源,以实现更灵活和更有效的上行信息传输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包括:终端在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上发送上行信息,每个传输资源包括N个资源组,每个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元,N为正整数;其中,各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终端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端口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在多于一个传输资源上发送上行信息时,所述多于一个传输资源位于不同的频域和/或不同的时域符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时域符号中,每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来自不同资源组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交织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通过半静态信令或动态信令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信息的传输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传输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组用于传输RS或UCI。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接收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在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上接收上行信息,每个传输资源包括N个资源组,每个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元,N为正整数;其中,各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终端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端口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在多于一个传输资源上接收上行信息,并且所述多于一个传输资源的频段和/或时域符号彼此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时域符号中,每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来自不同资源组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交织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半静态信令或动态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UCCH的所述传输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组用于传输RS或UCI。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在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上发送上行信息,每个传输资源包括N个资源组,每个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元,N为正整数;其中,各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终端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端口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在多于一个传输资源上发送上行信息,并且所述多于一个传输资源的频段和/或时域符号彼此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时域符号中,每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来自不同资源组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交织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半静态信令或动态信令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信息的传输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传输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组用于传输RS或UCI。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上接收上行信息,每个传输资源包括N个资源组,每个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元,N为正整数;其中,各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终端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端口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在多于一个传输资源上接收上行信息,并且所述多于一个传输资源的频段和/或时域符号彼此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时域符号中,每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来自不同资源组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交织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半静态信令或动态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UCCH的所述传输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传输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组用于传输RS或UCI。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信息发送方法。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信息接收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终端在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上发送上行信息,每个每个传输资源包括N个资源组,每个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元,N为正整数;其中,各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划分和分配提供了各种灵活方式以支持短PUCCH的不同设计方面,包括可伸缩性,RS开销,信道估计,干扰,分集。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将一个PRB中的资源划分成3个组以用于短PUCCH的示例的资源示意图;
图3为将一个PRB中的资源划分成2个组以用于短PUCCH的替代示例的资源示意图;
图4为将2个PRB中的资源划分成3个组以用于短PUCCH的示例的资源示意图;
图5为在2个符号上将用于短PUCCH的1个PRB中的资源划分成若干个组的示例的资源示意图;
图6为2符号短PUCCH的直接资源分组的示例的资源示意图;
图7为具有资源分组的相同符号上的跳频的资源示意图;
图8为用于跨2个符号的短PUCCH的STBC发送分集方案的资源示意图;
图9为短PUCCH的FSTD发送分集的资源示意图;
图10为用于跨2个符号的短PUCCH的STBC发送分集方案的资源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接收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短PUCCH主要包含Ack/Nack,其有效载荷为1-2比特以上。期望的设计标准是,短PUCCH具有从低有效载荷(1-2比特)到高有效载荷(>2比特)的良好可伸缩性。另外,还期望能够将具有1个符号的短PUCCH扩展到具有2个符号(或者可能大于2个符号)的短PUCCH。需要考虑的其它方面包括频率分集,功率提升,良好的PUCCH能力,RS开销,PAPR/CM,干扰分集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几种分配/配置资源单元/组的方式,其可以以非常灵活的方式用来供NR系统中的短PUCCH发送RS和UCI。该方法具有可伸缩性以适应不同的有效载荷,并且适用于具有一个或多个符号的短PUCCH。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支持不同短PUCCH的跳频、发送分集和CDM复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信息发送方法应用于终端侧,如图1所示,所述信息发送方法包括以下在框中示出的操作。所述操作起始于框101。
在框101处,终端在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上发送上行信息,每个传输资源包括N个资源组,每个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元,N为正整数;其中,各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终端的上行信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端口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时域符号中,每个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来自不同资源组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交织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组用于传输RS或UCI。
参照图2,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和期望,用于短PUCCH的资源可以被分成几个组。图1给出一个例子,其中一个PRB中的资源(又称为资源元素RE)被分成三组。各组的RE在频率上均匀分布,各组的RE与其他组的RE交织。每个组的资源可以用来发送参考信号(RS)或UCI。例如,组1中的RE可以用于承载RS,而组2和3中的RE可以用于承载UCI。为了具有良好的信道估计性能,期望RS在频率上均匀分布,因此来自各组的RE交织在一起。来自不同UE的短PUCCH可以通过此结构使用码分复用(CDM)进行复用。例如,如图1所示,在一个PRB中,每组具有4个RE,因此,一定长度的4个正交序列(或准正交的)可以用来(例如,在组1中)复用来自4个UE的4个RS。类似地,如果QPSK用于短PUCCH,则可以承载4比特的UCI,并且可以在每个组(例如,组2和3中)中发送2个比特。在每个组,一定长度的4个正交准正交Gold序列可以用来传播UCI的QPSK调制符号,并与其他的短PUCCH的UCI的QPSK调制符号进行复用。总共,来自4个UE的4个短PUCCH可以被复用在一个资源组中。这样的复用方式也可以用来实现发送分集。例如,如果该UE具有2个发送天线端口,并且每个发送天线端口使用不同的序列,则使用图1所示的结构,来自两个UE(每个UE具有2个发送天线)的短PUCCH可被复用在同一资源组中。
图2只显示了一种完成分组的方式。图3显示了另一种分组方式,其中一个PRB中的RE被分成两组而不是三组。每组有6个RE。对于这样的分组,可以使用一个组来传送RS,使用另一组传送UCI。由于每组有6个RE,因此可以使用6个正交或准正交序列,在一个PRB的每个组中分别复用6个短PUCCH及其相应的RS。或者,如果使用发送分集并且每个天线被分配单独的序列,则可以在一个PRB上复用来自3个UE(每个UE具有2个发射天线端口)的短PUCCH。
参照图4,图4所示的例子使用一个PRB作为资源单元。实际上,为了复用更多的短PUCCH,可以使用两种替代方案:一种是使用频分复用FDM方式,即为不同的短PUCCH分配不同的PRB(这里一个PRB被视为一个资源单元),并且在每个PRB内,可使用分组和CDM来复用多个短PUCCH。第二种方法是将多个PRB作为一个资源单元。如图3中示出,例如,两个PBR可作为一个资源单元,在该资源单元(2个PRB)中的资源被分成3组,每个组有8个RE(与之对比的是,当一个资源单元为1个PRB时,每个组具有4个RE)。通过这样做,可以使用更长的正交或准正交序列,首先可以提高信道估计性能,其次可允许在每个单元(现在为8个,而一个资源单元为1个PRB时为4个)中复用更多的短PUCCH。当然,与FDM方式相比,总的PUCCH复用能力是相同的。使用更长的资源单元与较短的资源单元相比,还可以使干扰更加稳定。
如图5所示,1个符号的短PUCCH上的资源分组可以扩展为用2个符号的短PUCCH。图4显示了这样一个例子,其中相同的资源分组方式可以应用于这两个符号,符号N是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而符号N-1是时隙中的倒数第二个符号。这些资源组可以用来承载RS或UCI。例如,组1和4用来承载RS,其他组用来承载UCI。可以使用不同符号中的组来携带相同类型的信号或不同类型的信号。例如,如果沿时间方向使用CDM来提高短PUCCH能力,则可以使用在各个符号的在时间上对齐的相应组来承载相同类型的符号。例如,组1和组4可以用来承载RS,而组2和5可以用来携带同一个UCI集,而组3和6可以用来携带另一UCI集。在这种情况下,正交覆盖码(OCC)可以进一步应用于两个符号的在时间上对齐的每对RE,如图5所示。这将允许复用更多的PUCCH,并使2符号短PUCCH在一个PRB上的能力加倍。如果在时间方向上不应用CDM,那么每个符号上的每个组可以用于承载不同的UCI。例如,符号N-1上的组1可以用于承载RS,而组2,3,4,5,6可以用于承载相同UE的不同UCI集。此外,在每个组中,来自不同UE的多个短PUCCH可以使用CDM方式进行复用。可以使用类似的机制/扩展来构造多个符号上的短PUCCH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如图6所示,可以将用于2符号短PUCCH的资源直接一起分组,而不是使用1符号短PUCCH的分组的扩展。图6示出了在2个符号中的RE在时间和频率上均一起分组,而非在每个符号上沿频率方向分组。然后,可以分配每个组以发送RS和UCI。例如,组1可以用于发送RS,而组2和3可以用来发送调制/扩频UCI。相同的内容(针对RS和UCI)可以用于在不同符号上的时间对齐的一对RE上发送,并且OCC可以应用于时间上的每对RE上,以增加短PUCCH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在多于一个传输资源上发送上行信息时,所述多于一个传输资源位于不同的频域和/或不同的时域符号。
如图7和图8所示,短PUCCH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具有频率分集增益。考虑到用于承载PUCCH的符号的数量很小,这一点尤为重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承载UE的相同UCI集的相同单元/组可以在频率上分开发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跳频。图7显示了如何在同一个符号上实现跳频的示例,而图8显示了如何在两个符号间实现跳频的示例。后一种情况也将实现允许功率提升,因为在两个不同的符号上发送了两个跳频时机。
此外,除了频率分集,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分集方案来提高短PUCCH的覆盖范围。一种分集方案是发送分集。如上所述,实现发送分集的一种方式是,针对来自不同发送天线端口的信号,使用不同的序列。或者,也可以考虑其他的发送分集方案。在沿频率方向使用CDM来复用来自不同UE的短PUCCH的情况下,SFBC方案会破坏序列顺序,从而破坏正交性,因此可能不适合用于发送分集。可考虑的一种技术是频率切换发送分集(FSTD)方案。图9给出一个例子,其中组1可以用于RS传输,来自每个发送天线的RS可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组2和3用于发送来自每个天线端口的同一UCI集。当从天线端口#1发送组2时,在该天线端口上与组3对应的RE被置空(nulled),从而避免对从天线端口#2的发送造成干扰,而当从天线端口#2发送组3时,在该天线端口上与组2对应的RE被置空(nulled)。每组中的一个RE与另一组中的一个RE成对,其中在每个对上,相同的调制/扩频符号(例如,图9所示的S1、S2、S3和S4)分别从每个天线端口发送。该方案可应用于1个符号或2个符号的短PUCCH。
对于2符号短PUCCH,可以考虑的另一种发送分集方案是空时分组码(STBC)方案。图10给出一个例子。组1和4仍用于RS和CDM(例如,使用时间上的OCC)可用于从每个天线端口创建正交RS。组2和5在时间上对齐的每对RE上发送的调制和扩频符号用STBC来编码并从每个天线端口发送。在组3和6中的对应RE对上发送的符号也是如此。通过应用STBC方案,每组中的扩频序列保持正交,因此可以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对多个短PUCCH进行复用。STBC方案从每个天线端口产生两个正交流,其可以避免流间干扰,因此与其他发送分集方案相比,可实现优化发送分集增益。此外,该方案不需要额外的资源(序列)来实现发送分集,并因此保持与单天线端口相同的短PUCCH能力,且gNB处的简单解码器即可用于解码STBC。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通过半静态信令或动态信令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信息的传输资源。也即:资源单元和组的配置(可包括资源单元和组的大小、每个单元中组的数量等)可以半静态的方式通知给UE。一些组可以用于RS传输,其他组可以用于UCI,这样的分配可以是半静态配置或动态指示的。不同的单元和组可以用来发送相同或不同的UCI。如果UCI的有效载荷增加,则可以将更多单元/组分配给不同的UCI。为了提高短PUCCH能力,可以分配更多PRB或具有更多PRB的更长单元。通常,这种资源划分和分配提供了各种灵活方式以支持短PUCCH的不同设计方面,包括可伸缩性,RS开销,信道估计,干扰,分集。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接收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侧,如图11所示,所述信息接收方法包括以下在框中示出的操作。所述操作起始于框1101。
在框1101处,网络设备在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上接收上行信息,每个传输资源包括N个资源组,每个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元,N为正整数;其中,各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终端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端口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在多于一个传输资源上接收上行信息,并且所述多于一个传输资源的频段和/或时域符号彼此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时域符号中,每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来自不同资源组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交织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半静态信令或动态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UCCH的所述传输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传输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组用于传输RS或UCI。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网络设备侧的实施例可参照终端设备侧的实施例进行理解,网络设备侧的信息反馈方法与终端设备的信息反馈方法具有对应的流程和效果。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12所示,所述信息发送装置包括发送单元1201。
发送单元1201用于在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上发送上行信息,每个传输资源包括N个资源组,每个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元,N为正整数;其中,各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终端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端口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1201在多于一个传输资源上发送上行信息,并且所述多于一个传输资源的频段和/或时域符号彼此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时域符号中,每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来自不同资源组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交织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1202,用于通过半静态信令或动态信令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信息的传输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传输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组用于传输RS或UCI。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12所示的信息发送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发送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12所示的信息发送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或者,发送单元1201可由发送器实现,接收单元1202可由接收器实现。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接收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13所示,所述信息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单元1301。
接收单元1301用于在至少一个传输资源上接收上行信息,每个传输资源包括N个资源组,每个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元,N为正整数;其中,各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终端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资源组中,使用不同的正交序列来发送不同端口的上行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1301在多于一个传输资源上接收上行信息,并且所述多于一个传输资源的频段和/或时域符号彼此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时域符号中,每个所述资源组中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均匀分布,来自不同资源组的资源单元在频域上交织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1302,用于通过半静态信令或动态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UCCH的所述传输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传输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组用于传输RS或UCI。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13所示的信息接收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接收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13所示的信息接收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信息发送装置和信息接收装置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信息发送方法或信息接收方法。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如图14所示,计算机设备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02(处理器10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设备100还可包括比图14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4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设备10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设备10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IC,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06可以为射频(RF,Radio Frequency)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在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PRB上发送上行信息,每个PRB在频域上包括N个资源组,每个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单元RE,N为正整数;
其中,在同一时域符号中,各个所述资源组中的RE在频域上均匀分布,不同资源组的RE在频域上交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PRB在频域上包括2个资源组,所述2个资源组中的一个资源组用于传输参考信号RS,另一个资源组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C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PRB在时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半静态信令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PRB。
5.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在至少一个PRB上接收上行信息,每个PRB在频域上包括N个资源组,每个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RE,N为正整数;
其中,在同一时域符号中,各个所述资源组中的RE在频域上均匀分布,不同资源组的RE在频域上交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PRB在频域上包括2个资源组,所述2个资源组中的一个资源组用于传输RS,另一个资源组用于传输UCI。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PRB在时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半静态信令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PRB。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175291.XA 2017-03-09 2018-02-23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720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69177P 2017-03-09 2017-03-09
US62/469,177 2017-03-09
PCT/CN2018/077003 WO2018161800A1 (en) 2017-03-09 2018-02-23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and storage medium
CN201880005267.6A CN110521259B (zh) 2017-03-09 2018-02-23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5267.6A Division CN110521259B (zh) 2017-03-09 2018-02-23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2047A true CN112272047A (zh) 2021-01-26
CN112272047B CN112272047B (zh) 2022-04-15

Family

ID=634489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5267.6A Active CN110521259B (zh) 2017-03-09 2018-02-23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202011175291.XA Active CN112272047B (zh) 2017-03-09 2018-02-23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5267.6A Active CN110521259B (zh) 2017-03-09 2018-02-23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2) CN110521259B (zh)
TW (1) TWI664865B (zh)
WO (1) WO20181618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2299B (zh) * 2018-09-30 2024-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23142120A1 (zh) * 2022-01-30 2023-08-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存储介质、产品及程序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3256A (zh) * 2007-09-10 2010-08-11 Lg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导频子载波分配的无线通信系统
CN102263722A (zh) * 2010-05-26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频域资源的映射方法和系统
US20120127948A1 (en) * 2009-08-06 2012-05-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
CN102904665A (zh) * 2011-07-25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20103A (zh) * 2012-01-21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312438A (zh) * 2012-03-12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4046516A1 (en) * 2012-09-24 2014-03-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212B (zh) * 2007-04-27 2012-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请求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2932932B (zh) * 2011-08-12 2017-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rs与pusch的协调传输方法及系统
US9226305B2 (en) * 2011-11-07 2015-12-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dium access control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3256A (zh) * 2007-09-10 2010-08-11 Lg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导频子载波分配的无线通信系统
US20120127948A1 (en) * 2009-08-06 2012-05-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
CN102263722A (zh) * 2010-05-26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频域资源的映射方法和系统
CN102904665A (zh) * 2011-07-25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20103A (zh) * 2012-01-21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312438A (zh) * 2012-03-12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4046516A1 (en) * 2012-09-24 2014-03-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Discussion on NR-PDCCH structure》",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 R1-170247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2047B (zh) 2022-04-15
CN110521259A (zh) 2019-11-29
TW201834487A (zh) 2018-09-16
CN110521259B (zh) 2020-11-20
TWI664865B (zh) 2019-07-01
WO2018161800A1 (en) 2018-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4649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10192413B (zh) 用于复用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Takeda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heart of the 5G air interface: An overview of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5G new radio
CN10514139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47196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504914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08370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로 다른 상향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6119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for providing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services
WO2013043018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004125A (zh) 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1184945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155439A (zh) 用于dft预编码的信道的传送分集的系统和方法
WO2013020268A1 (en) Provisioning of resource element allocations within physical resources of a downlink channel
KR20180105555A (ko) 네트워크 협력통신을 위한 하향링크 컨트롤 정보 설정 방법
KR20180099412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및 데이터 신호의 사용자 구분 방법 및 장치
KR20210095430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채널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23010716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자원 설정 방법 및장치
CN112272047B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2311513A (zh) 一种dmrs端口指示方法及装置
EP432267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through plurality of slo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8011324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을 위한 탐색공간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KR2021004337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위상 추정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20106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for providing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services
KR102670264B1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의 참조 신호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9274469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设计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