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0825B - 一种停车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停车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0825B
CN112270825B CN202011207112.6A CN202011207112A CN112270825B CN 112270825 B CN112270825 B CN 112270825B CN 202011207112 A CN202011207112 A CN 202011207112A CN 112270825 B CN112270825 B CN 1122708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vehicle
parking area
position information
park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71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0825A (zh
Inventor
朱波
顾蒙
曹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aoli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aoliu Sha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aoliu Sha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aoliu Sha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71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08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0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0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0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0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20Monitoring the location of vehicles belonging to a group, e.g. fleet of vehicles, countable or determined number of vehicles
    • G08G1/207Monitoring the location of vehicles belonging to a group, e.g. fleet of vehicles, countable or determined number of vehicles with respect to certain areas, e.g. forbidden or allowed areas with possible alerting when inside or outside bounda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3Clustering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停车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共享车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距离待停车辆的位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第一停车区域是由第二停车区域来确定的真实停车区域,第二停车区域为电子地图规划的电子停车区域;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和待停车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若位于第一停车区域内,允许待停车辆进行停车。本申请利用精准的第一停车区域来判定是否允许待停放车辆进行停车,可以提高停车判定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停车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共享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停车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车辆的普及,使用共享车辆的人们越来越多,停放共享车辆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当用户请求停放共享车辆时,一种方式为服务器通常仅利用现有的电子地图来确定用户的停车位置是否处于设定好的停车区域内,但现有的电子地图上的定位会存在误差,而车辆区域的区域面积通常较小,会出现车辆在停车区域,识别成不在停车区域,或车辆不在停车区域,识别成在停车区域的情况;另一种方式为利用高精度经纬度测量仪进行车辆停放区域的确定,但高精度经纬度测量仪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停车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不仅可以准确的识别出停车点的位置,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较少费用。
本申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停车判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
根据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距离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所述第一停车区域是由第二停车区域来确定的真实停车区域,所述第二停车区域为电子地图规划的电子停车区域;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获取到的车辆的位置信息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地图上的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与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包括:
针对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的每个车辆停放位置,以该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为圆心,以第二预设距离为半径,确定该车辆停放位置对应的区域;
判断每个车辆停放位置对应的区域中包含的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密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密度阈值;
基于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密度阈值对应的车辆停放位置,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热力聚集区域;
将所述热力聚集区域,确定为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密度阈值对应的车辆停放位置,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热力聚集区域,包括:
利用密度聚类算法,对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密度阈值对应的车辆停放位置进行聚类,得到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热力聚集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包括:
判断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中的一个第一停车区域内;
若位于,则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若不位于,则不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停车判定装置,所述停车判定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距离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所述第一停车区域是由第二停车区域来确定的真实停车区域,所述第二停车区域为电子地图规划的电子停车区域;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述停车判定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子地图上的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获取电子地图上的第二停车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与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以下步骤确定第一停车区域:
针对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的每个车辆停放位置,以该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为圆心,以第二预设距离为半径,确定该车辆停放位置对应的区域;
判断每个车辆停放位置对应的区域中包含的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密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密度阈值;
基于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密度阈值对应的车辆停放位置,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热力聚集区域;
将所述热力聚集区域,确定为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以下步骤确定热力聚集区域:
利用密度聚类算法,对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密度阈值对应的车辆停放位置信息进行聚类,得到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热力聚集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包括:
位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中的一个第一停车区域内;
停车判定单元,用于若位于,则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若不位于,则不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进行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停车判定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停车判定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停车判定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利用精准的第一停车区域来判定是否允许待停放车辆进行停车,与现有技术采用仅利用现有的电子地图来确定用户的停车位置是否处于设定好的停车区域内,会出现判定错误的情况,或者,采用高精度经纬度测量仪进行车辆停放区域的确定,价格较昂贵相比,本申请可以提高停车判定的准确性的同时,并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获取电子地图上的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根据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基于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与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精确的车辆停放的第一停车区域,可以提高停车判定的准确性。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停车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停车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停车判定装置的功能模块图之一;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停车判定装置的功能模块图之二;
图5示出了图3中的第一判断模块的功能模块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300-停车判定装置;310-第一获取模块;320-第一确定模块;330-第一判断模块;332-位置判断单元;334-停车判定单元;340-第二获取模块;350-第二确定模块;360-第三确定模块;600-电子设备;610-处理器;620-存储器;630-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的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应当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没有逻辑的上下文关系的步骤可以反转顺序或者同时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内容的指引下,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也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使用本申请内容,结合特定应用场景“共享车辆停放”,给出以下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下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进行共享车辆停放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具体的应用场景作限制,任何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停车判定方法及装置的方案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共享车辆的普及,使用共享车辆的人们越来越多,停放共享车辆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当用户请求停放共享车辆时,一种方式为服务器通常仅利用现有的电子地图来确定用户的停车位置是否处于设定好的停车区域内,但现有的电子地图上的定位会存在误差,而车辆区域的区域面积通常较小,会出现车辆在停车区域,识别成不在停车区域,或,车辆不在停车区域,识别成在停车区域的情况;另一种方式为利用高精度经纬度测量仪进行车辆停放区域的确定,但高精度经纬度测量仪的成本较高。
针对上述问题,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距离待停车辆的位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第一停车区域是由第二停车区域来确定的真实停车区域,第二停车区域为电子地图规划的电子停车区域;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和待停车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若位于第一停车区域内,允许待停车辆进行停车。本申请利用精准的第一停车区域来判定是否允许待停放车辆进行停车,可以提高停车判定的准确性。
为便于对本申请进行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停车判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停车判定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或云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在接收到用户的停车请求时,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具体地,可以通过用户手机定位来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获取待停车辆上安装的定位装置反馈的定位信息来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
由于被使用的车辆定位更能反映出车辆的实际位置,优选地,可以通过待停车辆的定位来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可以理解为管理共享车辆的服务器,同理,云平台可以理解为管理共享车辆的云平台,服务器可以与多个共享车辆以及多个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S120:根据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距离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所述第一停车区域是由第二停车区域来确定的真实停车区域,所述第二停车区域为电子地图规划的电子停车区域。
在具体实施中,获取到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之后,确定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是否处于设定好的停车区域,具体地,从多个设定好的停车区域中选取距离待停车辆的位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停车区域,确定为第一停车区域,这里,满足要求的第一停车区域可能有多个。其中,第一预设距离可以由设定的停车区域的大小来确定,比如,通常停车区域为30m*50m,可以将第一预设距离设为30米左右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停车区域是由第二停车区域通过一些处理方式最终精确的真实停车区域,正常在电子地图上规划出来的电子停车区域是并准确的,所以才会出现车辆明明已经到达了指定区域却不能进行停车的尴尬情形。所以可以通过将粗略的电子停车区域进行处理,得到精确地的第一停车区域。
S130: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在具体实施中,根据确定出的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和待停车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来确定是否允许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进一步地,步骤S130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中的一个第一停车区域内;若位于,则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若不位于,则不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在具体实施中,通过待停车辆是否处于确定出的任意一个第一停车区域内,来判断是否允许待停车车辆进行停放。若待停车辆位于确定的任意一个第一停车区域内,说明待停放车辆停放在设定好的停车区域了,则允许待停车辆进行停车;若不位于,说明待停放车辆未停放在设定好的停车区域,则不允许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停车判定方法,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距离待停车辆的位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第一停车区域是由第二停车区域来确定的真实停车区域,第二停车区域为电子地图规划的电子停车区域;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和待停车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若位于第一停车区域内,允许待停车辆进行停车。本申请利用精准的第一停车区域来判定是否允许待停放车辆进行停车,可以提高停车判定的准确性。
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停车判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0:获取所述电子地图上的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第二停车区域为电子地图规划的电子停车区域,因此,可以从电子地图上直接获取各个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
S220:根据所述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针对获取的多个第二停车区域中的任意一个第二停车区域,根据第二停车区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的位置信息,来确定该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
这里,历史行车订单,可以是过去一个月的历史行车订单,也可以是过去一年的。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通常是第二停车区域内的,当然也可以是距离第二停车区域最近的位置等等。
S230:基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与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
在具体实施中,根据获取的第二停车区域,确定了该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各个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来共同确定与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具体地,可以将这些车辆停放位置的聚集区域确定为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
S240: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
S250:根据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距离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所述第一停车区域是由第二停车区域来确定的真实停车区域,所述第二停车区域为电子地图规划的电子停车区域。
S260: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30中基于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与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针对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的每个车辆停放位置,以该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为圆心,以第二预设距离为半径,确定该车辆停放位置对应的区域。
在具体实施中,确定了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的每个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之后,针对任意车辆的位置信息为圆心,以第二预设距离为半径,该第二预设距离可以根据设定的停放区域进行预设,可以得到该车辆的停放位置对应的圆形区域,进而,得到历史行车订单中的每个车辆停放位置对应的圆形区域。
步骤(2),判断每个车辆停放位置对应的区域中包含的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密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密度阈值。
在具体实施中,在确定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位置对应圆形区域之后,对所有落入该区域内的其他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数量进行统计,进而得出该圆形区域内的车辆停放密度,并判断该圆形区域内的车辆停放密度与预设密度阈值的关系。
步骤(3),基于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密度阈值对应的车辆停放位置,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热力聚集区域。
在具体实施中,若历史行车订单中的任一车辆停放位置对应的车辆停放密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密度阈值,则保留该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若车辆停放密度小于预设密度阈值,说明这样的车辆停放位置为边缘点,进而,可以将不满足密度要求的停放位置对应的位置信息删除。对筛选出来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进行密度聚类处理,得到热力聚集区域。
步骤(4),将所述热力聚集区域,确定为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
在具体实施中,得到的热力聚集区域趋近于真实停车区域,故,可以将热力聚集区域确定为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
进一步地,步骤(3)中基于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密度阈值对应的车辆停放位置,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热力聚集区域,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密度聚类算法,对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密度阈值对应的车辆停放位置信息进行聚类,得到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热力聚集区域。
一示例中,有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得到了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假设从今年1月份开始想要以一年为整计算第一停车区域,那么到现在的日期并没有达到一年整,所以明年1月份为期限,直到明年1月份的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均算作历史记录。那么这个记录是会不断的进行更新的,在对今天以前的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进行了密度聚类计算之后,还会有新的位置信息进入历史记录当中,每有新的车停入时,实时采集一种终端以及车辆的位置信息,参与密度聚合计算,计算出的第一停车区域更具有说服力。
另一示例中,有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获取电子地图上规划的初始停车区域,确定第二停车区域,在获取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信息或者经纬度信息,将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信息筛选出停车密度小于预设密度阈值的位置,并对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信息进行去噪处理,确定符合预设密度阈值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将第二停车区域确定为热力聚集区域,得到热力聚集区域之后,通过密度聚类处理,将热力聚集区域确定为趋近于真实停车区域的第一停车区域。在进行密度聚类计算的过程当中,行车订单记录会出现更新的情况,每当有车停入时,实时的采集手机以及车辆的位置信息或者经纬度信息,参与密度聚类计算,使区域范围更加趋近于真实范围。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停车判定方法对应的停车判定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停车判定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停车判定装置300的功能模块图之一,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停车判定装置300的功能模块图之二,图5示出了图3中的第一判断模块的功能模块图。
如图3所示,停车判定装置3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320,用于根据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距离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所述第一停车区域是由第二停车区域来确定的真实停车区域,所述第二停车区域为电子地图规划的电子停车区域;
第一判断模块330,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如图4所示,停车判定装置300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340,用于获取所述电子地图上的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获取电子地图上的第二停车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35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360,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与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
如图4所示,第三确定模块360,具体用于根据以下步骤确定第一停车区域:
针对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的每个车辆停放位置,以该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为圆心,以第二预设距离为半径,确定该车辆停放位置对应的区域;
判断每个车辆停放位置对应的区域中包含的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密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密度阈值;
基于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密度阈值对应的车辆停放位置,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热力聚集区域;
将所述热力聚集区域,确定为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
如图4所示,第三确定模块360,用于根据以下步骤确定热力聚集区域:
利用密度聚类算法,对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密度阈值对应的车辆停放位置信息进行聚类,得到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热力聚集区域。
如图5所示,第一判断模块330包括:
位置判断单元332,用于判断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中的一个第一停车区域内;
停车判定单元334,用于若位于,则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若不位于,则不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参见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20和总线630,所述存储器620存储有所述处理器6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600运行时,所述处理器610与所述存储器620之间通过所述总线630进行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610运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1或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停车判定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1或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停车判定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存储介质能够为通用的存储介质,如移动磁盘、硬盘等,所述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能够执行上述停车判定方法,可以精准的第一停车区域来判定是否允许待停放车辆进行停车,可以提高停车判定的准确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所述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所述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所述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停车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判定方法包括:
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
根据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距离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所述第一停车区域是由第二停车区域来确定的真实停车区域,所述第二停车区域为电子地图规划的电子停车区域;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在所述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之前,所述停车判定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地图上的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包括:
针对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的每个车辆停放位置,以该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为圆心,以第二预设距离为半径,确定该车辆停放位置对应的区域;
判断每个车辆停放位置对应的区域中包含的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密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密度阈值;
基于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密度阈值对应的车辆停放位置,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热力聚集区域;
将所述热力聚集区域,确定为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密度阈值对应的车辆停放位置,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热力聚集区域,包括:
利用密度聚类算法,对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密度阈值对应的车辆停放位置信息进行聚类,得到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热力聚集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包括:
判断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中的一个第一停车区域内;
若位于,则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若不位于,则不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4.一种停车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判定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距离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所述第一停车区域是由第二停车区域来确定的真实停车区域,所述第二停车区域为电子地图规划的电子停车区域;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子地图上的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停车区域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的每个车辆停放位置,以该车辆停放位置的位置信息为圆心,以第二预设距离为半径,确定该车辆停放位置对应的区域;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每个车辆停放位置对应的区域中包含的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的车辆停放密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密度阈值;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历史行车订单中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密度阈值对应的车辆停放位置,确定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热力聚集区域;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热力聚集区域,确定为与所述第二停车区域对应的第一停车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停车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包括:
位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待停车辆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停车区域中的一个第一停车区域内;
停车判定单元,用于若位于,则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若不位于,则不允许所述待停车辆进行停车。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进行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停车判定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停车判定方法的步骤。
CN202011207112.6A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停车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70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7112.6A CN112270825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停车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7112.6A CN112270825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停车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0825A CN112270825A (zh) 2021-01-26
CN112270825B true CN112270825B (zh) 2022-08-02

Family

ID=74345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7112.6A Active CN112270825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停车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708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5040B (zh) * 2021-09-30 2023-05-16 宁波小遛共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共享车辆的停车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6798234B (zh) * 2023-08-28 2024-01-26 北京阿帕科蓝科技有限公司 车站参数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1395A1 (en) * 2017-11-07 2019-05-16 Neutron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 parkinhg mana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96747A1 (en) * 2012-12-21 2016-07-07 Parkopedia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Available Parking Spaces
US10275948B2 (en) * 2014-12-02 2019-04-30 Operr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filling a parking meter
CN108061876A (zh) * 2017-11-15 2018-05-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定位方法和装置
TW202020473A (zh) * 2018-11-27 2020-06-01 奇異平台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圍欄以及電子圍欄系統
CN111862577B (zh) * 2019-05-21 2022-07-12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停车区域状态的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1395A1 (en) * 2017-11-07 2019-05-16 Neutron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 parkinhg manag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0825A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0825B (zh) 一种停车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951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622881B (zh) 一种智能泊车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3313961B (zh) 导航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51554A (zh) 一种违停路段信息采集方法和系统
CN111861643A (zh) 一种乘车位置的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3198B (zh) 车位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15365B (zh) 基于车联网的智慧城市停车管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GB2540413A (en) System for processing parking transactions
CN111859171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31764A (zh) 一种停留站点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953845A (zh) 车辆行驶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145584A (zh) 基于PaaS平台的车库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542425B (zh) 导航路径选择方法、导航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860904A (zh) 上车点排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10250A (zh) 推荐及提示空闲车位、寻车路线提示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817015B (zh) 虚拟停车场划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562100A (zh) 一种用户绑定方法及装置
CN111292148A (zh) 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768254A (zh) 一种订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RU2683909C1 (ru) Способ дл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оплаты парковки
CN109416858A (zh) 一种停取车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4694389A (zh) 换电站的排队车辆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4945136B (zh) 一种通知车主挪车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26588A (zh) 车辆投放区域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01 (201) -6, Building 5, Building 6 and 7, Kexin Building, Shounan Street,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1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Xiaoli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401-1, No.6 and No.7, building 5, Kexin building, Shounan street,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000

Patentee before: NINGBO LIUBI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