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5232A - 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5232A
CN112265232A CN202011064282.3A CN202011064282A CN112265232A CN 112265232 A CN112265232 A CN 112265232A CN 202011064282 A CN202011064282 A CN 202011064282A CN 112265232 A CN112265232 A CN 112265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late
straight
ejection mechanism
product
moto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42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佩
金伟
俞方敏
王一栋
徐利永
李恒青
王正亮
王晓锋
华祥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angzheng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angzheng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angzheng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angzheng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42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52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5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52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4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for undercut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4Electrical apparatus, e.g. sparking plug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模架,模架的前侧为产品成型侧,产品成型侧上设置若干模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各模芯后方的第一直顶机构、第二直顶机构、第三直顶机构、以及斜顶机构,第一直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直顶针,第二直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直顶针,第三直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三直顶针,斜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斜顶针,第一直顶针的一端穿过模芯后凸伸到产品主体的内侧底面的第一定位凹槽内,第二直顶针的一端穿过模芯后凸伸到产品耳部的第二定位凹槽内,第三直顶针的一端穿过产品成型侧后与浇道内的凝料相抵。该机构倒钩不会挂斜顶、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电机罩壳,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内部凹陷的主体1a、以及设置在主体1a两侧的两个耳部2a,所述主体1a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倒钩3a。由于存在倒钩3a,如果设计直顶机构作为顶出机构,则产品顶出后还需依靠人工去剥离倒钩3a,生产效率非常低下。如果设计斜顶机构作为顶出机构,产品一次顶出,有时候倒钩3a还会挂在斜顶上面,因此还是需要人工去检查,属于半自动化生产,虽然相对于直顶机构有所改进,但还是无法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倒钩不会挂斜顶、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的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模架,所述模架的前侧为产品成型侧,所述产品成型侧上设置若干模芯,所述模芯排成两行,所述两行模芯之间设置浇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各模芯后方的第一直顶机构、第二直顶机构、第三直顶机构、以及斜顶机构,所述第一直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直顶针,所述第二直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直顶针,所述第三直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三直顶针,所述斜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斜顶针,所述第一直顶针的一端穿过模芯后凸伸到产品主体的内侧底面的第一定位凹槽内,所述第二直顶针的一端穿过模芯后凸伸到产品耳部的第二定位凹槽内,所述第三直顶针的一端穿过产品成型侧后与浇道内的凝料相抵,所述斜顶针的一端穿过模芯后与产品主体的倒钩搭接,所述第一直顶针和斜顶针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模架上的可前后直线运动的第一活动板相连,所述第二直顶针和第三直顶针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模架上的可前后直线运动的第二活动板相连,所述第一活动板设置在第二活动板的后侧,所述模架的后侧还设有与第二活动板相连的前后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之间还设有自动脱扣机构,用于向前运动至设定位置时脱扣而使原来同步运动的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分开且第二活动板在前后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单独运动,而在向后运动至设定位置之后使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重新锁定在一起同步运动。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次顶出过程:由前后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由初始位置向前同步运动,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向前运动时带动第一直顶针、第二直顶针、第三直顶针和斜顶针均向前顶出,而使产品和浇道内的凝料均从产品成型侧上顶出,同时在顶出的过程中,第一直顶针和第二直顶针均对产品起到定位的作用,而使斜顶杆能够顺利与倒钩分离;第二次顶出过程:当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向前运动至设定位置时,设置在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之间的自动脱扣机构脱扣,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分离,第二活动板继续在前后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前运动,而第二活动板继续向前运动还带动第二直顶针和第三直顶针继续向前顶出,第二直顶针在顶出的过程也具有定位的作用,从而能保证产品倒钩完全脱离斜顶,因此能够避免产品挂在斜顶上,并且产品在第二直顶针的瞬间推力和产品自重的作用下会自动从第二直顶针上自由脱落,同时浇道内的凝料也在第三直顶针的瞬间推力和凝料自重的作用下自动从第三直顶针上脱落;回复过程:由前后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活动板向后运动,当第二活动板向后运动至设定位置之后,设置在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之间的自动脱扣机构又会自动锁定,而使第二活动板又与第一活动板连接在一起同步运动,当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运动至初始位置时,第一直顶针、第二直顶针、第三直顶针和斜顶针也回缩至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顶出动作。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在第一次顶出过程中,利用第一直顶针和第二直顶针的定位作用和斜顶针的侧向偏移作用,可使斜顶能可靠地从产品的倒钩中分离出来;然后在第二次顶出过程中,利用第二直顶针的定位作用,能够保证倒钩与斜顶完全分开,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倒钩挂斜顶的问题;另外整个生产过程中,产品和浇道凝料的顶出和脱落都是自动进行的,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作为优选,所述模架包括前后间隔设置且两侧连接在一起的前座体和后座体,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设置在前后座体之间,所述第一活动板与前座体之间设有四根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板固定,另一端与前座体前后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与前座体之间设有四根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一端与第二活动板固定,另一端与前座体前后滑动连接。该设置可使模架结构稳固,且方便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安装,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且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均具有导向的作用,还具有使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复位的作用,从而能保证顶出机构能够连续不断地自动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前后座体之间还设有若干支撑杆。该设置可使整体结构更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动板上设有向前穿过第二活动板且可与前座体相抵的第一限位柱。该设置可利用第一限位柱来控制第一活动板上的第一直顶针和斜顶的顶出高度,且利用第一限位柱与前座体相抵,可减少对第一活动板的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活动板上设有可与前座体相抵的第二限位柱。该设置可利用第二限位柱来控制第二活动板上的第二直顶针和第三直顶针的顶出高度,且利用第二限位柱与前座体相抵,可减少对第二活动板的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浇道通过潜伏浇口与产品侧面相连。设置潜伏浇口,有利于凝料与产品自动分离,从而更方便实现自动化生产。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脱扣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活动板上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卡槽,所述第二活动板上设有在初始位置时卡在卡槽内的L型卡钩,还包括设置在模架上可驱动卡槽上下运动的触发结构,用于在第二活动板由初始位置向前运动至设定位置时,使卡槽向上或向下移动而使L型卡钩脱落卡槽,而向后运动至设定位置之后又使卡槽向相反方向移动而重新使L型卡钩卡入到卡槽内。该自动脱扣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通过弹簧与导向座上下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导向座相连,另一端与卡槽相连。该卡槽的上下活动结构简单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触发结构为L型导向条,所述L型导向条的钩部在第二活动板运动至设定位置处时可向上或向下抵压卡槽。该触发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机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在初始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在第一次顶出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在第二次顶出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在初始位置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在初始位置处隐藏部分模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在初始位置处隐藏导向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在初始位置处第一直顶针、第二直顶针、第三直顶针、斜顶针与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电机罩壳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发明在初始位置处第一直顶针、第二直顶针、第三直顶针、斜顶针与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发明在第一次顶出后第一直顶针、第二直顶针、第三直顶针、斜顶针与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发明在第二次顶出后第一直顶针、第二直顶针、第三直顶针、斜顶针与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图中:1a-主体,2a-耳部,3a-倒钩;
本发明图中:1-模架,2-产品成型侧,3-模芯,4-浇道,5-第一直顶针,6-第二直顶针,7-第三直顶针,8-斜顶针,9-第一定位凹槽,10-第二定位凹槽,11-凝料,12-倒钩,13-第一活动板,14-第二活动板,15-前后直线驱动装置,16-自动脱扣机构,17-前座体,18-后座体,19-第一导向柱,20-第二导向柱,21-支撑杆,22-第一限位柱,23-第二限位柱,24-潜伏浇口,25-导向座,26-卡槽,27-L型卡钩,28-触发结构,29-弹簧,30-L型导向条,31-钩部,32-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模架1,所述模架1的前侧为产品成型侧2,所述产品成型侧2上设置若干模芯3,所述模芯3排成两行,所述两行模芯3之间设置浇道4,还包括设置在各模芯3后方的第一直顶机构、第二直顶机构、第三直顶机构、以及斜顶机构,所述第一直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直顶针5,所述第二直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直顶针6,所述第三直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三直顶针7,所述斜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斜顶针8,所述第一直顶针5的一端穿过模芯3后凸伸到产品32主体的内侧底面的第一定位凹槽9内,所述第二直顶针6的一端穿过模芯3后凸伸到产品32耳部的第二定位凹槽10内,所述第三直顶针7的一端穿过产品成型侧2后与浇道4内的凝料11相抵,所述斜顶针8的一端穿过模芯3后与产品32主体的倒钩12搭接,所述斜顶针8与倒钩12的搭接采用现有技术即可,所述第一直顶针5和斜顶针8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模架1上的可前后直线运动的第一活动板13相连,所述第二直顶针6和第三直顶针7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模架1上的可前后直线运动的第二活动板14相连,所述第一活动板13设置在第二活动板14的后侧,所述模架1的后侧还设有与第二活动板14相连的前后直线驱动装置15,所述第一活动板13与第二活动板14之间还设有自动脱扣机构16,用于向前运动至设定位置时脱扣而使原来同步运动的第一活动板13与第二活动板14分开且第二活动板14在前后直线驱动装置15的驱动下单独运动,而在向后运动至设定位置之后使第一活动板13与第二活动板14重新锁定在一起同步运动。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次顶出过程:由前后直线驱动装置15驱动第一活动板13和第二活动板14由初始位置向前同步运动,第一活动板13和第二活动板14向前运动时带动第一直顶针5、第二直顶针6、第三直顶针7和斜顶针8均向前顶出,而使产品和浇道4内的凝料11均从产品成型侧2上顶出,同时在顶出的过程中,第一直顶针5和第二直顶针6均对产品32起到定位的作用,而使斜顶杆能够顺利与倒钩12分离;第二次顶出过程:当第一活动板13和第二活动板14向前运动至设定位置时,设置在第一活动板13与第二活动板14之间的自动脱扣机构16脱扣,第一活动板13与第二活动板14分离,第二活动板14继续在前后直线驱动装置15的驱动下向前运动,而第二活动板14继续向前运动还带动第二直顶针6和第三直顶针7继续向前顶出,第二直顶针6在顶出的过程也具有定位的作用,从而能保证产品32倒钩12完全脱离斜顶,因此能够避免产品32挂在斜顶上,并且产品32在第二直顶针6的瞬间推力和产品32自重的作用下会自动从第二直顶针6上自由脱落,同时浇道4内的凝料11也在第三直顶针7的瞬间推力和凝料11自重的作用下自动从第三直顶针7上脱落;回复过程:由前后直线驱动装置15驱动第二活动板14向后运动,当第二活动板14向后运动至设定位置之后,设置在第一活动板13与第二活动板14之间的自动脱扣机构16又会自动锁定,而使第二活动板14又与第一活动板13连接在一起同步运动,当第一活动板13和第二活动板14运动至初始位置时,第一直顶针5、第二直顶针6、第三直顶针7和斜顶针8也回缩至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顶出动作。
本发明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在第一次顶出过程中,利用第一直顶针5和第二直顶针6的定位作用和斜顶针8的侧向偏移作用,可使斜顶能可靠地从产品32的倒钩12中分离出来;然后在第二次顶出过程中,利用第二直顶针6的定位作用,能够保证倒钩12与斜顶完全分开,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倒钩12挂斜顶的问题;另外整个生产过程中,产品32和浇道4凝料11的顶出和脱落都是自动进行的,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作为优选,所述模架1包括前后间隔设置且两侧连接在一起的前座体17和后座体18,所述第一活动板13和第二活动板14设置在前后座体18之间,所述第一活动板13与前座体17之间设有四根第一导向柱19,所述第一导向柱19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板13固定,另一端与前座体17前后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14与前座体17之间设有四根第二导向柱20,所述第二导向柱20的一端与第二活动板14固定,另一端与前座体17前后滑动连接。该设置可使模架1结构稳固,且方便第一活动板13和第二活动板14的安装,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且第一导向柱19和第二导向柱20均具有导向的作用,还具有使第一活动板13和第二活动板14复位的作用,从而能保证顶出机构能够连续不断地自动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前后座体18之间还设有若干支撑杆21。该设置可使整体结构更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动板13上设有向前穿过第二活动板14且可与前座体17相抵的第一限位柱22。该设置可利用第一限位柱22来控制第一活动板13上的第一直顶针5和斜顶的顶出高度,且利用第一限位柱22与前座体17相抵,可减少对第一活动板13的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活动板14上设有可与前座体17相抵的第二限位柱23。该设置可利用第二限位柱23来控制第二活动板14上的第二直顶针6和第三直顶针7的顶出高度,且利用第二限位柱23与前座体17相抵,可减少对第二活动板14的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浇道4通过潜伏浇口24与产品32侧面相连。设置潜伏浇口24,有利于凝料11与产品32自动分离,从而更方便实现自动化生产。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脱扣机构16包括设置在第一活动板13上的导向座25,所述导向座25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卡槽26,所述第二活动板14上设有在初始位置时卡在卡槽26内的L型卡钩27,还包括设置在模架1上可驱动卡槽26上下运动的触发结构28,用于在第二活动板14由初始位置向前运动至设定位置时,使卡槽26向上或向下移动而使L型卡钩27脱落卡槽26,而向后运动至设定位置之后又使卡槽26向相反方向移动而重新使L型卡钩27卡入到卡槽26内。该自动脱扣机构16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26通过弹簧29与导向座25上下活动连接,所述弹簧29的一端与导向座25相连,另一端与卡槽26相连。该卡槽26的上下活动结构简单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触发结构28为L型导向条30,所述L型导向条30的钩部31在第二活动板14运动至设定位置处时可向上或向下抵压卡槽26。该触发结构28简单可靠。

Claims (9)

1.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模架(1),所述模架(1)的前侧为产品成型侧(2),所述产品成型侧(2)上设置若干模芯(3),所述模芯(3)排成两行,所述两行模芯(3)之间设置浇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各模芯(3)后方的第一直顶机构、第二直顶机构、第三直顶机构、以及斜顶机构,所述第一直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直顶针(5),所述第二直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直顶针(6),所述第三直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三直顶针(7),所述斜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斜顶针(8),所述第一直顶针(5)的一端穿过模芯(3)后凸伸到产品(32)主体的内侧底面的第一定位凹槽(9)内,所述第二直顶针(6)的一端穿过模芯(3)后凸伸到产品(32)耳部的第二定位凹槽(10)内,所述第三直顶针(7)的一端穿过产品成型侧(2)后与浇道(4)内的凝料(11)相抵,所述斜顶针(8)的一端穿过模芯(3)后与产品(32)主体的倒钩(12)搭接,所述第一直顶针(5)和斜顶针(8)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模架(1)上的可前后直线运动的第一活动板(13)相连,所述第二直顶针(6)和第三直顶针(7)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模架(1)上的可前后直线运动的第二活动板(14)相连,所述第一活动板(13)设置在第二活动板(14)的后侧,所述模架(1)的后侧还设有与第二活动板(14)相连的前后直线驱动装置(15),所述第一活动板(13)与第二活动板(14)之间还设有自动脱扣机构(16),用于向前运动至设定位置时脱扣而使原来同步运动的第一活动板(13)与第二活动板(14)分开且第二活动板(14)在前后直线驱动装置(15)的驱动下单独运动,而在向后运动至设定位置之后使第一活动板(13)与第二活动板(14)重新锁定在一起同步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1)包括前后间隔设置且两侧连接在一起的前座体(17)和后座体(18),所述第一活动板(13)和第二活动板(14)设置在前后座体(18)之间,所述第一活动板(13)与前座体(17)之间设有四根第一导向柱(19),所述第一导向柱(19)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板(13)固定,另一端与前座体(17)前后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14)与前座体(17)之间设有四根第二导向柱(20),所述第二导向柱(20)的一端与第二活动板(14)固定,另一端与前座体(17)前后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座体(18)之间还设有若干支撑杆(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13)上设有向前穿过第二活动板(14)且可与前座体(17)相抵的第一限位柱(2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板(14)上设有可与前座体(17)相抵的第二限位柱(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道(4)通过潜伏浇口(24)与产品(32)侧面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脱扣机构(16)包括设置在第一活动板(13)上的导向座(25),所述导向座(25)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卡槽(26),所述第二活动板(14)上设有在初始位置时卡在卡槽(26)内的L型卡钩(27),还包括设置在模架(1)上可驱动卡槽(26)上下运动的触发结构(28),用于在第二活动板(14)由初始位置向前运动至设定位置时,使卡槽(26)向上或向下移动而使L型卡钩(27)脱落卡槽(26),而向后运动至设定位置之后又使卡槽(26)向相反方向移动而重新使L型卡钩(27)卡入到卡槽(26)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6)通过弹簧(29)与导向座(25)上下活动连接,所述弹簧(29)的一端与导向座(25)相连,另一端与卡槽(26)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结构(28)为L型导向条(30),所述L型导向条(30)的钩部(31)在第二活动板(14)运动至设定位置处时可向上或向下抵压卡槽(26)。
CN202011064282.3A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Pending CN1122652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4282.3A CN112265232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4282.3A CN112265232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5232A true CN112265232A (zh) 2021-01-26

Family

ID=74338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4282.3A Pending CN112265232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523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44154U (zh) * 2014-04-18 2014-09-24 宁波市华宝塑胶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模具脱模机构
CN104494065A (zh) * 2014-12-05 2015-04-08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汽车前门上框架抽芯机构
CN206264270U (zh) * 2016-12-13 2017-06-20 厦门精卫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控制开模顺序的注塑模具
CN107639797A (zh) * 2017-10-27 2018-01-30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汽车仪表板顶出机构
CN210501233U (zh) * 2019-07-30 2020-05-12 四川科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顶飞流道的模具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44154U (zh) * 2014-04-18 2014-09-24 宁波市华宝塑胶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模具脱模机构
CN104494065A (zh) * 2014-12-05 2015-04-08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汽车前门上框架抽芯机构
CN206264270U (zh) * 2016-12-13 2017-06-20 厦门精卫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控制开模顺序的注塑模具
CN107639797A (zh) * 2017-10-27 2018-01-30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汽车仪表板顶出机构
CN210501233U (zh) * 2019-07-30 2020-05-12 四川科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顶飞流道的模具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钟毓斌, 机械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37570U (zh) 内分型模具及其脱模机构
CN110757744B (zh) 一种具有后模整段倒扣脱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CN112265232A (zh) 一种用于电机罩壳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111331796B (zh) 注塑模具的定模斜顶顶出机构
CN211105227U (zh) 一种橡胶螺丝成型加工的加料装置
CN215396648U (zh) 一种具有新型抽芯结构的模具结构
CN218519081U (zh) 互感器外壳成型模具
CN111873332A (zh) 脱模机构以及采用该脱模机构的模具
CN111331795B (zh) 注塑模具的侧斜顶抽芯机构
WO2023040049A1 (zh) 一种注塑模具交叉斜顶脱倒扣机构
CN215095410U (zh) 一种炸锅注塑模具侧板倒扣卡位脱模机构
CN209869300U (zh) 一种行位先复位的模具结构
CN210161543U (zh) 一种二次顶出注塑模具
CN110014557B (zh) 模具顶出机构
CN208452207U (zh) 注塑模具顶针板的二次顶出机构
CN112248311B (zh) 一种汽车门板上框架的模具脱模结构
CN218399270U (zh) 一种新型后模抽芯结构
CN115255330B (zh) 金属型低压模具的被动式下顶出装置
CN220864679U (zh) 注塑模具的斜顶抽芯机构
CN211221635U (zh) 散热器自动脱模机构
CN115195053A (zh) 一种新型后模抽芯结构
CN220052719U (zh) 一种多功能顶出模具
CN220742012U (zh) 一种具有二次顶出结构的模具
CN217454593U (zh) 可脱倒扣的模具及其二次脱倒扣机构
CN211363334U (zh) 一种折叠叉子注塑模具的滑块弹出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