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1143B - 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1143B
CN112261143B CN202011147352.1A CN202011147352A CN112261143B CN 112261143 B CN112261143 B CN 112261143B CN 202011147352 A CN202011147352 A CN 202011147352A CN 112261143 B CN112261143 B CN 1122611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 information
monitored
current position
time
per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73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61143A (zh
Inventor
尹荣鹏
王建强
刘福辉
李敏
惠海静
李维宁
马述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hua Wisdom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hua Wisdom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hua Wisdom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hua Wisdom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473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11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1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114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9199 priority patent/WO2022083375A1/zh
Priority to ZA2021/09263A priority patent/ZA202109263B/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61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1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14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通过获取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当上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位于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时,按照预先划分的至少一个工作时间段,确定第一时间所处的目标工作时间段,根据目标工作时间段和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判断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若存在异常,则上报待监测人员异常的当前位置信息。由于当前位置信息中包括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坐标及对应的第一时间,因而能够实时分析待监测人员的移动轨迹,从而在发生一处停留或无上报行为时及时判断并上报,不仅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监管效率,也能够为待监测人员的工作考核提供依据。

Description

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市智慧城市、城管平台的快速推进和建设,为了及时发现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城管队员对相应责任区的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城管队员在日常的巡查工作中,没有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巡查,或是在一个地方长期逗留,导致巡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相关技术中,为了对城管队员进行监督,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手持移动端的GPS和网络等综合定位设备获取城管队员的位置信息,进而通过查看城管队员的移动轨迹来发现异常情况。然而,从海量的位置数据中分析每位城管队员在工作时间段内的工作情况,不仅工作量非常大,同时也存在分析不准确的情况,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可以准确、高效地判断待监测人员的异常位置信息,既可以提醒待监测人员在巡查期间不要长时间停留,也能够为工作考核提供依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待监测人员所处的当前位置坐标以及与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
当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位于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时,按照预先划分的至少一个工作时间段,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所处的目标工作时间段;
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和所述待监测人员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其中,所述异常包括一处停留行为和无上报行为;
当所述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存在异常时,上报异常的当前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和所述待监测人员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第一次获取的位置信息;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预设工作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并根据所述起始时间以及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
如果否,则获取所述待监测人员的历史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在异常。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起始时间以及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工作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和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计算第一时间差;
比较所述第一时间差与第一预设时长;
若所述第一时间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则所述待监测人员存在无上报行为;
若所述第一时间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则所述待检测人员不存在无上报行为。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0~30分钟。
可选地,所述历史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待监测人员所处的历史位置坐标以及与所述历史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二时间;
所述根据所述历史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历史位置信息中最后一次获取位置信息时的第三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时间是否位于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内;
如果否,则所述待监测人员在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内存在无上报行为;
如果是,则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历史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活动范围。
可选地,当所述第三时间位于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内,所述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历史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活动范围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历史位置坐标与所述当前位置坐标的最小外接圆;
比较第一预设半径和所述最小外接圆的半径;
若所述最小外接圆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半径,则所述待监测人员在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内存在一处停留行为;
若所述最小外接圆的半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半径,则所述待监测人员在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内不存在一处停留行为。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半径为300~500米。
可选地,当所述第三时间不位于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内,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工作时间段与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工作时间段;
若存在,则所述待监测人员在其他工作时间段中存在无上报行为。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人员位置异常监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待监测人员所处的当前位置坐标以及与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位于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时,按照预先划分的至少一个工作时间段,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所处的目标工作时间段;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和所述待监测人员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其中,所述异常包括一处停留行为和无上报行为;
上报模块,用于当所述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存在异常时,上报异常的当前位置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当上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位于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时,按照预先划分的至少一个工作时间段,确定第一时间所处的目标工作时间段,根据目标工作时间段和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判断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若存在,则上报待监测人员异常的当前位置信息。由于当前位置信息中包括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坐标及对应的第一时间,因而能够实时分析待监测人员的移动轨迹,从而在发生一处停留或无上报行为时及时判断并上报,不仅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监管效率,也能够为待监测人员的工作考核提供依据。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目前,对于需要外出作业的外勤人员,如推销员、城管队员,由于他们的工作地点不固定,因此在上班时间内需要通过手持移动端的GPS和网络等综合定位设备及时上报自己所处的位置,以便于管理人员进行监督。但是,相关技术中,管理人员在获取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后,只能从海量的位置数据中逐个分析待监测人员的移动轨迹,并判断其在工作时间内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工作量极大,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容易出现分析不准确的情况。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当前位置信息包括待监测人员所处的当前位置坐标以及与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
步骤102、当该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位于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时,按照预先划分的至少一个工作时间段,确定第一时间所处的目标工作时间段;
步骤103、根据目标工作时间段和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判断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其中,异常包括一处停留行为和无上报行为;
步骤104、当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存在异常时,上报异常的当前位置信息。
具体地,上述步骤101中,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可以利用预设应用程序App中的GPS模块进行实时采集,其中,当前位置信息包括当前位置坐标以及与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示例性地,若当前位置信息为P1(116.350629,37.432777),10:30,则表示待监测人员在十点三十分时处于坐标为P1(116.350629,37.432777)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预设App中的GPS模块可以按照一定的采集频率获取并上传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例如,采集频率为10~20次/分钟。应当理解,若采集频率设置的过小,那么会获取到待监测人员的大量当前位置信息,造成数据冗余,进而不利于提高算法的实时性;反之,若采集频率设置的过大,则不能获取到待监测人员的实时移动轨迹,也无法及时发现异常的当前位置信息;因此,将采集频率设置为10~20次/分钟,有效地平衡了上述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此外,移动端app针对各自登录用户(待监测人员)分别进行分析判断,不会占用服务资源,计算迅速快,也进一步保证了实时性。
可选地,在执行步骤102之前,可以先判断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是否位于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若第一时间不在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则表示此时不是工作时间,因而无需对当前位置信息进行处理,此种设计方式更加有利于提高上述方法的实时性。进一步地,预设工作时间被划为多个工作时间段,例如,预设工作时间为8:30~18:00,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包括第一个工作时间段8:30~12:00和第二个工作时间段14:00~18:00,那么仍以第一时间为10:30为例,显然,其位于第一个工作时间段,即第一个工作时间段8:30~12:00就是目标工作时间段。
可以理解的是,一处停留是指待监测人员在某区域内停留超过一定时长的行为,无上报则是指待监测人员在预设时间段内持续未上报自身位置信息的行为。在上述步骤103中,确定目标工作时间段后,可以根据目标工作时间段及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判断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一处停留行为和无上报行为,从而实时分析待监测人员的移动轨迹,并在移动轨迹出现异常时迅速上报,不仅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监管效率,也能够为待监测人员的工作考核提供依据。
图2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2,上述步骤103中,根据目标工作时间段和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判断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步骤1031、判断当前位置信息是否为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第一次获取的位置信息;
步骤1032、如果是,则确定预设工作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并根据起始时间以及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
步骤1033、如果否,则获取待监测人员的历史位置信息,并根据历史位置信息以及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在异常。
具体而言,获取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后,根据当前位置信息中包含的第一时间,判断本次获取的当前位置信息是否为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获取的第一个当前位置信息;若否,则需要获取所采集的待监测人员的历史位置信息,结合历史位置信息以及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进一步判断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在异常;若是,则表示此前没有采集到该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因此可以根据第一时间与预设工作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判断待监测人员是否存在无上报行为。显然,此种设计方式有利于在大量的当前位置信息中快速发现异常,保证了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可选地,上述步骤1032中,根据起始时间以及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工作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和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计算第一时间差;
比较第一时间差与第一预设时长;
若第一时间差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待监测人员存在无上报行为;
若第一时间差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则待检测人员不存在无上报行为。
具体而言,当本次获取的当前位置信息是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获取的第一个当前位置信息时,计算第一时间与预设工作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之差;若二者之差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表示待监测人员存在无上报行为,反之,若二者之差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则表示待监测人员不存在无上报行为。可选地,第一预设时长为20~30分钟。若当前位置信息为P1(116.350629,37.432777),10:30,预设工作时间为8:30~18:00,第一预设时长为20分钟,那么第一时间为10:30,工作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为8:30,二者之差为2小时,由于2小时超过第一预设时长,因此需上报待监测人员的无上报行为。
可见,此种设计方式计算计算复杂度低,有利于在大量的当前位置信息中快速发现异常,保证了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的实时性,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2,历史位置信息包括待监测人员所处的历史位置坐标以及与历史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二时间;
上述步骤1033中,根据历史位置信息以及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确定历史位置信息中最后一次获取位置信息时的第三时间;
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三时间,判断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
本实施例中,当本次获取的当前位置信息不是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获取的第一个当前位置信息时,需要进一步获取所采集的待监测人员的历史位置信息。其中,历史位置信息包括在第一时间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长范围内,待监测人员所处的所有历史位置坐标以及与历史位置坐标分别对应的第二时间,从中确定历史位置信息中最后一次获取位置信息时的第三时间后,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三时间确定待监测人员是否存在无上报行为,保证了对待监测人员异常的位置信息分析的准确性。
图3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3,根据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判断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步骤S1、判断第三时间是否位于目标工作时间段内;
步骤S2、如果否,则待监测人员在目标工作时间段内存在无上报行为;
步骤S3、如果是,则根据当前位置信息和历史位置信息,确定待监测人员的活动范围。
具体而言,当第三时间不在上述目标工作时间之内,即第一时间和第三时间位于不同的工作时间段时,可以直接确定待监测人员在目标工作时间段内存在无上报行为。示例性地,若预设工作时间为8:30~18:00,第一个工作时间段为8:30~12:00,第二个工作时间段为14:00~18:00,当前位置信息为P1(116.350629,37.432777),10:30,历史位置信息中最后一次获取的位置信息为P2(116.350693,37.432733),15:30,由于10:30和15:30分别位于不同的工作时间段,因此待监测人员在目标工作时间段14:00~18:00内存在无上报行为。
可选地,当第三时间不位于目标工作时间段内,上述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还包括:
判断第一工作时间段与目标工作时间段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工作时间段;
若存在,则待监测人员在其他工作时间段中存在无上报行为。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工作时间的划分方式有多种,其可以被划为多个工作时间段,例如,预设工作时间为8:30~18:00,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包括第一个工作时间段8:30~11:30、第二个工作时间段12:00~14:00以及第三个工作时间段15:00~18:00,若第一时间为17:30、第三时间为9:00,则可以判断待监测人员在第二个工作时间段内也存在无上报行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的实时性。
图4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请参见图4,上述步骤S3中,当第三时间位于目标工作时间段内,根据当前位置信息和历史位置信息,确定待监测人员的活动范围的步骤,包括:
S31、计算历史位置坐标与当前位置坐标的最小外接圆;
S32、比较第一预设半径和最小外接圆的半径;
S33、若最小外接圆的半径小于第一预设半径,则待监测人员在目标工作时间段内存在一处停留行为;
S34、若最小外接圆的半径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半径,则待监测人员在目标工作时间段内不存在一处停留行为。
具体而言,若第三时间位于第一时间所处的目标工作时间段内,则计算各个历史位置坐标与当前位置坐标的最小外接圆,应当理解,该最小外接圆表示待监测人员在第二预设时长范围内的活动范围,因而可以通过比较上述最小外接圆的半径与第一预设半径,来判断待监测人员在目标工作时间段内是否出现一处停留行为。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增量法计算得到各个坐标的外接圆,计算方法简单,便于准确、快速地确定待监测人员的活动范围,从而为后续分析待监测人员的移动轨迹提供了依据。
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半径为300~500米。例如,第一预设半径为400米、第二预设时长为30分钟,也就是说,当待监测人员在30分钟内的活动半径不超过400米时,就会被判定为一处停留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将待监测人员规定的巡查范围设置为半径在300~500米之间的圆形,但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待监测人员的巡查范围可以根据实际的管理需求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人员位置异常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当前位置信息包括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坐标以及与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
确定模块20,用于当该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位于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时,按照预先划分的至少一个工作时间段,确定第一时间所处的目标工作时间段;
判断模块30,用于根据目标工作时间段和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判断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其中,异常包括一处停留行为和无上报行为;
上报模块40,用于当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存在异常时,上报异常的当前位置信息。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当上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位于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时,按照预先划分的至少一个工作时间段,确定第一时间所处的目标工作时间段,根据目标工作时间段和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判断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若存在,则上报待监测人员异常的当前位置信息。由于当前位置信息中包括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坐标及对应的第一时间,因而能够实时分析待监测人员的移动轨迹,从而在发生一处停留或无上报行为时及时判断并上报,不仅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监管效率,也能够为待监测人员的工作考核提供依据。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7)

1.一种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待监测人员所处的当前位置坐标以及与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
当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位于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时,按照预先划分的至少一个工作时间段,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所处的目标工作时间段;
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和所述待监测人员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其中,所述异常包括一处停留行为和无上报行为;
当所述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存在异常时,上报异常的当前位置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和所述待监测人员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第一次获取的位置信息;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预设工作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并根据所述起始时间以及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
如果否,则获取所述待监测人员的历史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在异常;
所述历史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待监测人员所处的历史位置坐标以及与所述历史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二时间;
所述根据所述历史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历史位置信息中最后一次获取位置信息时的第三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具体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时间是否位于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内;
如果否,则所述待监测人员在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内存在无上报行为;
如果是,则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历史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活动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起始时间以及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工作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和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计算第一时间差;
比较所述第一时间差与第一预设时长;
若所述第一时间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则所述待监测人员存在无上报行为;
若所述第一时间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则所述待监测人员不存在无上报行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0~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时间位于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内,所述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历史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活动范围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历史位置坐标与所述当前位置坐标的最小外接圆;
比较第一预设半径和所述最小外接圆的半径;
若所述最小外接圆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半径,则所述待监测人员在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内存在一处停留行为;
若所述最小外接圆的半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半径,则所述待监测人员在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内不存在一处停留行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半径为300~500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时间不位于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内,还包括:
判断第一工作时间段与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工作时间段;
若存在,则所述待监测人员在其他工作时间段中存在无上报行为;
所述第一工作时间段,是预设工作时间被划为多个工作时间段中的第一个时间段。
7.一种人员位置异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待监测人员所处的当前位置坐标以及与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位于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时,按照预先划分的至少一个工作时间段,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所处的目标工作时间段;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和所述待监测人员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其中,所述异常包括一处停留行为和无上报行为;
上报模块,用于当所述待监测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存在异常时,上报异常的当前位置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和所述待监测人员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是否为所述预设工作时间范围内第一次获取的位置信息;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预设工作时间范围的起始时间,并根据所述起始时间以及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
如果否,则获取所述待监测人员的历史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在异常;
所述历史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待监测人员所处的历史位置坐标以及与所述历史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二时间;
所述根据所述历史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当前位置坐标对应的第一时间,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位置信息是否在异常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历史位置信息中最后一次获取位置信息时的第三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三时间,判断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是否存在异常,具体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时间是否位于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内;
如果否,则所述待监测人员在所述目标工作时间段内存在无上报行为;
如果是,则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和所述历史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待监测人员的活动范围。
CN202011147352.1A 2020-10-23 2020-10-23 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261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7352.1A CN112261143B (zh) 2020-10-23 2020-10-23 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
PCT/CN2021/119199 WO2022083375A1 (zh) 2020-10-23 2021-09-18 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
ZA2021/09263A ZA202109263B (en) 2020-10-23 2021-11-18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omaly monitoring of personnel loc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7352.1A CN112261143B (zh) 2020-10-23 2020-10-23 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1143A CN112261143A (zh) 2021-01-22
CN112261143B true CN112261143B (zh) 2022-04-01

Family

ID=74263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7352.1A Active CN112261143B (zh) 2020-10-23 2020-10-23 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1143B (zh)
WO (1) WO2022083375A1 (zh)
ZA (1) ZA2021092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6956B (zh) * 2022-04-06 2024-04-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异常状态矿井违规生产的监测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3028A (zh) * 2020-06-24 2020-09-01 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人员监测系统及人员监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409577A1 (pl) * 2014-09-24 2016-03-29 Tenvirk Spółka Z Ograniczoną Odpowiedzialnością Sposób i system automatycznego monitorowania obecności
CN108053610A (zh) * 2018-01-16 2018-05-18 山东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被监控者异常行为分析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08391090A (zh) * 2018-03-16 2018-08-10 中山市嘟嘟天地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远程监控通讯建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375953B (zh) * 2018-03-26 2020-12-2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状态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0100461A1 (ja) * 2018-11-15 2020-05-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被監視者監視支援システムのセンサ装置、監視画像保存方法および被監視者監視支援システム
CN109829630A (zh) * 2019-01-07 2019-05-31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管理人员信息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993431B (zh) * 2019-03-29 2023-04-25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一种作业人员位置信息监管方法和系统
CN111260898A (zh) * 2020-01-22 2020-06-09 上海杰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11340331B (zh) * 2020-02-10 2023-11-14 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管理工作中监督员停留行为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2017320A (zh) * 2020-08-30 2020-12-01 浙江知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离线巡查并判定人员人身安全的巡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3028A (zh) * 2020-06-24 2020-09-01 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人员监测系统及人员监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2109263B (en) 2022-05-25
CN112261143A (zh) 2021-01-22
WO2022083375A1 (zh) 2022-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975378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设备环境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2147982B (zh) 一种扇区动态容量预测的方法
CN105516925A (zh) 基于地理围栏的人员管理方法
CN102541013B (zh) 阳极保护设备远程监控、预警及故障诊断系统与方法
CN111639885A (zh) 一种农污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2111797A (zh) 一种故障的诊断方法和设备
CN106940678B (zh) 一种系统实时健康度评估分析方法及装置
Pauzi et al. Development of iot based weather reporting system
CN112261143B (zh) 人员位置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5116870A (zh) 空调机组的故障分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57390A (zh) 一种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管控大数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3761234A (zh) 水电厂设备的巡检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49774A (zh) 基于寿命分析和健康监测的设备智能维护平台
KR100564362B1 (ko) 도시철도차량 유지보수 정보화 예방정비 분석을 이용한예방 정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160598A (zh) 一种基于动态能耗基准的能源预测与能耗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3094325A (zh) 设备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385714B1 (ko) 위치 및 환경 통합 정보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90081691A (ko) 머신러닝 알고리즘을 이용한 공정 이상 감지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180083480A (ko) IoT 기반의 상수도 수질 예측 기법
Farhat et al. Medical equipment efficient failure management in IoT environment
CN108664696B (zh) 一种冷水机组运行状态的测评方法及装置
CN116504039A (zh) 一种室内设备的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240250A (zh) 一种水处理监管系统和方法
CN116205623A (zh) 设备维护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93142A (zh) 智慧园区管理方法及管理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