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9299A - 一种船用制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用制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9299A
CN112249299A CN202011277611.2A CN202011277611A CN112249299A CN 112249299 A CN112249299 A CN 112249299A CN 202011277611 A CN202011277611 A CN 202011277611A CN 112249299 A CN112249299 A CN 112249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water
hot water
hot
heat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76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志清
张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ong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776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492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9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92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2/00Arrangements of ventilation, heating, cool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3J2/12Heating;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2/00Arrangements of ventilation, heating, cool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3J2/12Heating; Cooling
    • B63J2002/125Heating; Cooling making use of waste energ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空间利用率高、成本低、加热效果好且不会影响船舶性能的船用制热装置。本发明包括热水套、抽水泵、热水箱以及空调机组,所述热水套套设在船舶发动机的排气管上,所述抽水泵与所述热水套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与船舶海水进水口连接,所述热水箱内设置有加热盘管,所述热水套的出水口、所述加热盘管以及所述空调机组依次连接,所述加热盘管与所述空调机组之间设置有分流组件,所述抽水泵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分流组件电信号连接。本发明应用于船舶发动机余热利用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船用制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船舶发动机余热利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用制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游艇、公务艇及高速客船要求航速高,同时要保证生活舒适度。为此,需要在船上配置最少的设备的同时满足生活需求。常规船舶一般会在船上设置电加热水柜或热水器等作为船上热水供应装置。为此,需将发电机组加大,这样势必造成船舶本身重量加重,同时增加了船舶油耗,影响船舶航速。另外,由于游艇、公务艇、高速客船本身为快速型船舶,机舱空间很狭小。因此机舱的温度会很高,导致主机不能正常运行,故而需要设置降温装置进行冷却降温。另外,需要海水进行工作的空调装置,在海水温度低于5℃时,空调装置无法运行,常见的方法也是通过电加热器或热水锅炉进行海水的加热使进水温度能够达到空调装置的运作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空间利用率高、成本低、加热效果好且不会影响船舶性能的船用制热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热水套、抽水泵、热水箱以及空调机组,所述热水套套设在船舶发动机的排气管上,所述抽水泵与所述热水套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与船舶海水进水口连接,所述热水箱内设置有加热盘管,所述热水套的出水口、所述加热盘管以及所述空调机组依次连接,所述加热盘管与所述空调机组之间设置有分流组件,所述抽水泵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分流组件电信号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将所述热水套套设在船舶发动机的排气管上,进而与发动机排放的废气进行热交换,一方面实现对废气进行冷却降低排放气体的温度,另一方面对所述抽水泵抽入的海水进行加热,通过将热水输送至所述热水箱内的加热盘管进行淡水的加热,进而满足船舶上的日常生活需求。另外将经过所述加热盘管的热水输送至所述空调机组,进而实现在海水温度较低无法直接使用的情况下,为所述空调机组供水,使所述空调机组能够正常工作为舱室供冷或供暖,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进行海水温度的检测,进而控制所述分流组件的工作。通过所述分流组件对所述加热盘管输出的水进行控制,在海水温度的足够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空调机组供水并排放至船外。通过利用船舶发动机排气的热量进行海水加热,进而节省能耗,同时免除安装加热器的需求,减少船舶的负载,提高船舶的性能和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热水套的外壁上包覆有隔热棉。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所述热水套的外壁包覆所述隔热棉,防止热量散失,同时避免周围的环境温度过高。
一个优选方案是,船舶发动机的排气管出口设置有若干喷淋孔,所述热水套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调节阀与若干所述喷淋孔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将所述热水套的出水口与若干所述喷淋孔连接,实现输出热水的同时分流对排气管的出口进行冷却降温。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调节阀进行喷淋流量的控制。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热水套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调节阀与所述加热盘管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调节阀进行所述加热盘管内热水流量的控制。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分流组件包括第三调节阀和第一排船外阀,所述第三调节阀和所述第一排船外阀均与所述加热盘管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三调节阀与所述空调机组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二排船外阀,所述第一排船外阀和所述第二排船外阀均与船舶外部连通。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第三调节阀控制是否将加热后的海水输入所述空调机组,所述第一排船外阀和所述第二排船外阀均用于将降温后的海水排回海中。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热水套的进水口靠近船舶发动机排气管的排气口,所述热水套的出水口靠近船舶发动机排气管的进气口。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采用逆流的形式提高热吸收效率,充分将排气管出口部分的废气进行降温,同时利用排气管进气口处温度较高,提升输出时热水的温度。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加热盘管呈螺旋状或若干U形管首尾依次连接形成。
由上述方案可见,采用弯折的方式使加热后的海水能够在所述热水箱内停留更长的时间,进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热水套、所述抽水泵、所述加热盘管以及所述分流组件的内壁均设有防腐蚀涂层。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所述防腐蚀涂层防止海水腐蚀管道,所述防腐蚀涂层为不会在海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热水套1、抽水泵2、热水箱3以及空调机组4,所述热水套1套设在船舶发动机的排气管5上,所述抽水泵2与所述热水套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抽水泵2的进水口与船舶海水进水口连接,所述热水箱3内设置有加热盘管6,所述热水套1的出水口、所述加热盘管6以及所述空调机组4依次连接,所述加热盘管6与所述空调机组4之间设置有分流组件,所述抽水泵2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分流组件电信号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套1的外壁上包覆有隔热棉7。
在本实施例中,船舶发动机的排气管5出口设置有若干喷淋孔,所述热水套1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调节阀8与若干所述喷淋孔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套1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调节阀9与所述加热盘管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组件包括第三调节阀10和第一排船外阀11,所述第三调节阀10和所述第一排船外阀11均与所述加热盘管6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三调节阀10与所述空调机组4连接,所述空调机组4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二排船外阀12,所述第一排船外阀11和所述第二排船外阀12均与船舶外部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套1的进水口靠近船舶发动机排气管5的排气口,所述热水套1的出水口靠近船舶发动机排气管5的进气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盘管6呈螺旋状或若干U形管首尾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热水套1、所述抽水泵2、所述加热盘管6以及所述分流组件的内壁均设有防腐蚀涂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所述抽水泵2将海水抽入所述热水套1中,水流经过所述热水套1时,与船舶的排气管进行热量交换,进而对排气管进行冷却,加热后的热水从出水口输出。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调节阀9进入所述加热盘管6,另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调节阀8从若干所述喷淋孔喷出进行排气的冷却。所述加热盘管6对进入所述热水箱3内的淡水进行加热,进而供给生活用。
当船舶外部的海水温度低于5℃时,所述第三调节阀10开启,经所述加热盘管6热交换后的水流供所述空调机组4工作用,并通过所述第二排船外阀12将使用后的水排出。
当船舶外部的海水温度高于5℃时,所述第三调节阀10关闭,所述加热盘管6输出的水流通过所述第一排船外阀11排出船外。

Claims (8)

1.一种船用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水套(1)、抽水泵(2)、热水箱(3)以及空调机组(4),所述热水套(1)套设在船舶发动机的排气管(5)上,所述抽水泵(2)与所述热水套(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抽水泵(2)的进水口与船舶海水进水口连接,所述热水箱(3)内设置有加热盘管(6),所述热水套(1)的出水口、所述加热盘管(6)以及所述空调机组(4)依次连接,所述加热盘管(6)与所述空调机组(4)之间设置有分流组件,所述抽水泵(2)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分流组件电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套(1)的外壁上包覆有隔热棉(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船舶发动机的排气管(5)出口设置有若干喷淋孔,所述热水套(1)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调节阀(8)与若干所述喷淋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套(1)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调节阀(9)与所述加热盘管(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包括第三调节阀(10)和第一排船外阀(11),所述第三调节阀(10)和所述第一排船外阀(11)均与所述加热盘管(6)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三调节阀(10)与所述空调机组(4)连接,所述空调机组(4)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二排船外阀(12),所述第一排船外阀(11)和所述第二排船外阀(12)均与船舶外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套(1)的进水口靠近船舶发动机排气管(5)的排气口,所述热水套(1)的出水口靠近船舶发动机排气管(5)的进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管(6)呈螺旋状或若干U形管首尾依次连接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套(1)、所述抽水泵(2)、所述加热盘管(6)以及所述分流组件的内壁均设有防腐蚀涂层。
CN202011277611.2A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船用制热装置 Pending CN1122492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7611.2A CN112249299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船用制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7611.2A CN112249299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船用制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9299A true CN112249299A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65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7611.2A Pending CN112249299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船用制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4929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83067B1 (en) Potable water temperature management system
CN109139328B (zh) 发动机热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KR101767556B1 (ko) 극지 운항 선의 기관실 공기조화 방법
CN206954482U (zh) 一种lng燃料船舶的中央冷却水系统
CN213677107U (zh) 一种船用制热装置
KR20180051934A (ko) 선박용 냉각 시스템 및 이를 구비한 선박
CN112249299A (zh) 一种船用制热装置
CN106403284A (zh) 一种基于回收余热的船舶热泵热水系统
US7803256B2 (en) Corrosion protection system
CN109695512A (zh) 一种船舶柴油机余热利用多功能装置
CN108979811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源散热及废热利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322634A (zh) 一种船用主机冷却水余热利用装置
CN201166447Y (zh) 热水发生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热泵热水系统
CN209819874U (zh) 一种船用燃油加热装置
US9074779B2 (en) Distribution module for water heater
CN209142371U (zh) 采用船舶动力散热水为热源的舱室供暖系统
CN112078773A (zh) 一种串并联集成的船用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180076919A (ko) 선박의 공조 시스템
CN214138921U (zh) 一种节能加热供水装置
JPH0329523Y2 (zh)
KR20220033833A (ko) 선박용 온수 공급 시스템
CN112537432A (zh) 一种空调制冷制热兼用系统
CN116853477A (zh) 极地应急发电舱室防寒系统和船舶
RU2396450C1 (ru)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CN112389623A (zh) 一种节能加热供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