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59A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459A CN1122459A CN 95103754 CN95103754A CN1122459A CN 1122459 A CN1122459 A CN 1122459A CN 95103754 CN95103754 CN 95103754 CN 95103754 A CN95103754 A CN 95103754A CN 1122459 A CN1122459 A CN 11224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ing
- height locating
- locating device
- transparent platen
- exposal wind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类的成像设备。在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中,密封装置插于其上放置原像的透明台板与安装该透明台板的框架之间。因此,该透明台板与其上装有该透明台板的框架之间的密封性能得到了改善,从而使得有可能防止外部空气通过该框架与透明台板之间的部分进入该设备。结果,有可能防止影像质量的下降和调色剂消耗的增加。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类的成像设备。
图40描述了常规复印机框架上透明台板的装配结构。在该常规复印机中,框架700上装有一组橡胶板701,其上还装有透明台板702。
在上述复印机中,包含灰尘在内的外部空气通过框架700和透明台板702之间的空隙部分进入该复印机,从而使得透明台板702内表面和光学曝光系统易于受到污染。结果,便产生了影像模糊之类的图像质量下降,也使得调色剂的消耗量大于正常值。
如果该复印机安装在所谓“便利店”中,则防尘措施就变得非常重要。其原因在于,“便利店”所处位置的交通条件优越,或者说它面向街道,同时复印机又位于“便利店”的入口附近,从而许多情况下该复印机会暴露在灰尘和日光之下。
在该复印机中,按常规已采用了对光学曝光系统的防尘措施。具体而言,在该复印机中,为了利用粉状调色剂进行显像,对光学曝光系统必须进行防护以防止该调色剂散落污染。通常,防止光学曝光系统受调色剂散落污染的方法,是将显像部分与该光学曝光系统分离开来。
从另一个角度看,该光学曝光系统被封装在一个密封的空间中,不仅防止了灰尘之类从外部进入该光学曝光系统,而且还减小了外部环境变化对该光学曝光系统的影响。然而,作为复印机曝光的光源,通常使用的是产生大量热量的卤素灯泡,从而对该光学曝光系统必须加以冷却。因此,令该光学曝光系统拥有密封结构是困难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设备能防止外部空气从框架与透明台板之间的空隙部分进入其内,还能防止图像质量下降和调色剂消耗的增加。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设备能够将光学曝光系统封装于一个密封空间内,能够减小外部环境变化对该光学曝光系统的影响,还能够防止灰尘之类从外部进入该光学曝光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透明台板(其上放置原像)与框架部分(透明台板安装其上)之间插入密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框架部分上表面上形成一组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高度定位装置,在该框架部分上表面上通过该高度定位装置外部或内部装有密封装置,在该框架部分还装有透明台板,该透明台板与该密封装置相抵压并被该高度定位装置所抵住。作为密封装置,例如可采用无缝形状的密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框架部分上表面上形成一组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高度定位装置,与该高度定位装置相配的、密封装置中凹槽的形成分别对应于该高度定位装置的位置,该密封装置在框架部分上表面的安装方式是使该高度定位装置分别配合于该密封装置的凹槽内,另外,装于框架部分之上的透明台板与该密封装置相抵压。作为密封装置,例如可采用无缝形状的密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框架部分上表面上形成一组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高度定位装置,密封装置由多个密封器件构成,这些密封器件分别对应于框架部分上表面上相邻高度定位装置之间的部分,该密封器件分别与框架部分上表面上相邻高度定位装置之间的部分中的相应部分相配合,另外,透明台板在框架部分上的安装方式是,该台板与密封装置相抵压并被高度定位装置所抵住。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种成像设备中,透明台板与框架部分(透明台板安装其上)之间的密封性能得到了改善,从而有可能防止外部空气通过该框架部分与透明台板之间的部分进入该设备。所以,就有可能防止图像质量下降和调色剂消耗的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种成像设备,其中原像的曝光通过移动曝光灯泡进行,其特征在于,使用荧光灯作为曝光灯泡,另外,包含该曝光灯泡在内的光学曝光系统被安装在密封箱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种成像设备,其中原像的曝光通过移动曝光灯泡进行,其特征在于,使用荧光灯作为曝光灯泡,包含该曝光灯泡在内的光学曝光系统被安装在密封箱内,该密封箱由具有曝光窗的箱体以及安装其上的透明台板构成,该透明台板的安装方式是为了盖住曝光窗,同时在围绕箱体曝光窗的部分与透明台板之间插入了密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种成像设备,其中原像的曝光通过移动曝光灯泡进行,其特征在于,使用荧光灯作为曝光灯泡,包含该曝光灯泡在内的光学曝光系统被安装在密封箱内,该密封箱由具有曝光窗的箱体以及安装其上的透明台板构成,该透明台板的安装方式是为了盖住曝光窗,该箱体的结构包括向上开口的外壳和固定其上、具有曝光窗的箱盖,同时在围绕箱盖上曝光窗的部分与透明台板之间插入了密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种成像设备,其中原像的曝光通过移动曝光灯泡进行,其特征在于,使用荧光灯作为曝光灯泡,包含该曝光灯泡在内的光学曝光系统被安装在密封箱内,该密封箱由具有曝光窗的箱体以及安装其上的透明台板构成,该透明台板的安装方式是为了盖住曝光窗,该箱体的结构包括具有在其上表面上向下开口的曝光窗的外壳和固定于该外壳上的底面,同时在围绕箱体上曝光窗的部分与透明台板之间插入了密封装置。
例如,在第六、第七和第八种成像设备中,箱体上透明台板的安装结构可以是下列(1)至(3)种情形。
(1)在围绕箱体曝光窗的部分形成一组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高度定位装置,密封装置的安装方式是通过箱体曝光窗周围部分高度定位装置的外部或内部,而透明台板在箱体上的安装方式是,它与该密封装置相抵压并同时被该高度定位装置所抵住。
(2)在围绕箱体曝光窗的部分形成一组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高度定位装置,与该高度定位装置相配的、密封装置中凹槽的形成分别对应于该高度定位装置的位置,该密封装置在箱体曝光窗周围部分的安装方式是使该高度定位装置分别配合于该密封装置的凹槽内,而箱体上透明台板的安装方式是,它与该密封装置相抵压。
(3)在围绕箱体曝光窗的部分形成一组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高度定位装置,密封装置由多个密封器件构成,这些密封器件分别对应于箱体曝光窗周围部分相邻高度定位装置之间的部分,该密封器件分别与箱体曝光窗周围部分相邻高度定位装置之间的部分中的相应部分相配合,而箱体上透明台板的安装方式是,它与该密封装置相抵压并被该高度定位装置所抵住。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第六、第七或第八种成像设备中,包含曝光灯泡在内的光学曝光系统被安装在密封箱之内,从而该光学曝光系统不易受到外部温度和湿度以及来自外界的灰尘的影响。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第七或第八种成像设备中,增强了箱体与透明台板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除了提高了箱体本身的密封性能之外还可能有效地防止灰尘通过箱体与透明台板之间的部分进入该设备。
通过下列关于本发明的详细介绍并参考附图,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外观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一个示意图,它描述了光电图形复印机的整体结构;
图2是一个分解透示图,它描述了装有光学曝光系统的密封箱;
图3是一个横断面图,它描述了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的结构;
图4给出了开槽板的平面图;
图5的曲线给出了原像表面照度特性与沿荧光灯长度位置之间的关系;
图6的曲线给出了光敏鼓轮表面照度特性与沿荧光灯长度位置之间的关系,该荧光灯位于箱内,其中采用了沿其长度具有等宽槽的开槽板;
图7的曲线给出了光敏鼓轮表面照度特性与沿箱内荧光灯长度位置之间的关系,其中采用的是图4所示的开槽板;
图8的曲线给出了原像表面照度特性与荧光灯温度之间的关系;
图9的曲线给出了光敏鼓轮表面电位特性与箱内荧光灯温度之间的关系,其中使用白色原像曝光;
图10的曲线给出了光敏鼓轮表面电位特性与箱内荧光灯温度之间的关系,其中使用灰色原像曝光;
图11的曲线给出了相对于复印机外部温度变化的性能比较,其中光学曝光系统装于密封箱内或不在密封箱内;
图12是一个分解透示图,它描述了密封箱的改进实例;
图13是一个放大截面图,它描述的是从图12中A-A线看时的情形;
图14是一个分解透示图,它描述了密封箱的另一种改进实例;
图15是一个放大截面图,它描述的是从图14中B-B线看时的情形;
图16是一个分解透示图,它描述了密封箱的又一种改进实例;
图17中给出了从图16中C-C线看的截面图,还给出了从图16中D-D线看的放大截面图;
图18是一个分解透示图,它描述了密封箱的再一种改进实例;
图19是一个放大截面图,它描述了安装透明台板之前从图18中E-E线看和从图18中F-F线看时的情形;
图20是一个放大截面图,它描述了安装透明台板之后从图18中E-E线看和从图18中F-F线看时的情形;
图21是一个截面图,它描述了图18中密封箱箱盖和密封装置的改进实例;
图22是一个截面图,它描述了图18中密封箱箱盖和密封装置的另一个改进实例;
图23是一个分解透示图,它描述了该密封箱的又一个改进实例;
图24是从图23中G-G线看的放大截面图;
图25是从图23中H-H线看的放大截面图;
图26是一个截面图,它描述了图23中密封箱密封装置的改进实例;
图27是一个截面图,它描述了图23中密封箱密封装置的另一个改进实例;
图28是一个截面图,它描述了图23中密封箱密封装置的又一个改进实例;
图29是一个分解透示图,它描述了图2中箱体的改进实例;
图30是一个分解透示图,它描述了图2中箱体的另一个改进实例;
图31是一个分解透示图,它描述了图2中箱体的又一个改进实例;
图32是一个分解透示图,它描述了图2中箱体的再一个改进实例;
图33是一个横断面图,它描述了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的另一个实例;
图34是描述线驱动机构的平面图;
图35是描述线驱动机构的前视图;
图36是一个透示图,它描述了该线驱动机构的走线路径;
图37是图34中A局部放大的平面图;
图38是从图37中I-I线看时的透示图;
图39是一个放大的平面图,它描述了线定位装置的改进实例;
图40是一个部分截断透示图,它描述了常规复印机框架中透明台板的装配结构。
现在将参考各附图介绍本发明的方案。
图1描述了光电图形复印机的整体结构。
复印机的组成有主体部、装于主体部上部的光学曝光系统、显像部分和装于主体部中光学曝光系统之下的纸张传送机构
显像部分包括:光敏鼓轮1;用于对该光敏鼓轮1表面光敏层进行充电的充电器;显像装置,它用于将该光敏层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转换成调色剂影像;转换电晕放电器,它用于将光敏层上形成的调色剂影像转换在纸上;分离电晕放电器,它用于将纸与光敏鼓轮1分离;清洁装置,它用于在转换之后去除遗留在光敏鼓轮1表面的调色剂;以及其它一些装置,它们装在光敏鼓轮1的周围,且图中未加以表现。
光学曝光系统装置于密封箱10内。该密封箱10包括上表面具有曝光窗的箱体11和装于该箱体11上以封住该曝光窗的透明台板12。
光学曝光系统的构成包括,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30和透镜单元40。
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包括:一对曝光灯泡21和22,它们用于对放在透明台板12上的原像进行曝光和扫描;以及第一反射镜23,它用于反射由原像反射过来的光线。
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30包括第二和第三反射镜31和32,它们用于将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中第一反射镜23反射来的光线引入透镜单元40。
透镜单元40包括:透镜41,由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30中第三反射镜32反射而来的光线入射于该透镜上;以及第四、第五和第六反射镜42、43和44,用于将来自透镜41的光线引入光敏鼓轮1的表面。光敏鼓轮1被来自透镜单元40的光线所照射,从而在该光敏鼓轮1表面的光敏层上形成静电潜像。
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和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30在扫描电机(图中未示出)的带动下向右和向左来回移动。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30的移动距离是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的1/2,其移动速度为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的1/2。关于纸张传送机构的描述将被略去。
图2描述了装有光学曝光系统的密封箱10。
该密封箱10包括:其上表面具有曝光窗3的箱体11;装于该箱体11上封住该曝光窗3的透明台板12;以及具有矩形框形状的密封装置13,它插入箱体11和透明台板12下表面的四周边缘处。
箱体11包括长方形体形、开口向上的箱壳51和具有曝光窗3的箱盖53。在箱壳51的底表面上形成开槽54,它用于将来自透镜40的光线引入光敏鼓轮1。该开槽54由玻璃板2封住(见图1)。在箱壳51前后侧壁外表面各自的上端形成两个凹槽55。在箱壳51前后侧壁凹槽55处分别形成螺孔56。
另外,在箱壳51前后侧壁各自上端表面形成两上定位凸块57。在本实例中,在箱壳51前后侧壁内表面上分别装有导轨58,该导轨具有L形状的截面,纵向延伸以便导引第一和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和30。该导轨58同时还作为箱壳51的加固装置。在箱壳51右侧壁上装有连接器50,它用于连接来自光学曝光系统内部设备的标准电缆与该箱壳51外部的标准电缆59。在装于箱壳51外部标准电缆59上的连接器53上加装密封装置,用以防止由连接器60所引起的箱壳51密封性能的下降。
在箱盖52曝光窗3的周围形成一个区域,其上表面的高度小于该箱盖53左右两端部分的高度。箱盖52曝光窗3周围区域的下部被称为矩框形部。与箱壳51凹槽55相配合的向下凸起61的形成位置分别对应于箱盖52下表面前后端的凹槽55。向下凸起61各自备有螺旋插孔62。另外,用于配接箱壳51凸起57的沟形凹槽63的形成位置分别对应于箱盖52下表面前后端的凸起57。
矩框形密封装置13装于箱盖52曝光窗3周围的矩框形部。另外,透明台板12安装在密封装置13之上。该透明台板12由定位装置(图中未示出)固定在箱盖52上,使得密封装置13被该透明台板12所压紧。
箱盖52装于箱壳51上,其方式是,凸起61与箱壳51的凹槽55相配接,凹槽63与箱壳51的凸起57相配接,然后该箱盖分别借助将螺栓(图中未示出)从用于紧固该螺栓的凸起61的螺旋插孔62中插入箱壳51的螺孔56而进行固定。
箱壳51和箱盖52可利用整体形成的合成树脂之类的材料制成。该箱壳51和箱盖52也可以用金属薄板加工制成。
图3描述了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的详细构造。
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包括:具有前后延伸开槽25的开槽板24;一对前后延伸的曝光灯泡21和22;以及第一反射镜23。作为曝光灯泡21和22,使用了热阴极型荧光灯。其它类型的荧光灯(例如冷阴极型)也可以用作曝光灯泡21和22。
曲面状的加热装置26和27沿纵向延伸,并分别固定于荧光灯21和22的周围部分。另外,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中装有温度传感器28,用以探测荧光灯21和22周围的温度。再有,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中装有光量传感器29,用以探测由原像反射来的光量。
从每个荧光灯21和22发出的光线被透明台板12上的原像所反射。反射的光线经过开槽25入射到第一反射镜23上。入射到第一反射镜23上的光线被该镜反射至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30。
图5的曲线描述了原像表面照度特性与沿各个荧光灯21和22长度位置的关系。另外,图6的曲线描述了光敏鼓轮1表面照度特性与沿各个荧光灯21和22长度位置的关系,其中荧光灯21和22装于箱中,该箱使用了沿其长度具有等宽槽的开槽板。如图5所示,原像表面照度随各个荧光灯21和22长度位置的变化除其两端外基本上是个常数。然而,如图6所示,由于透镜41的特性而决定,当光线经过透镜41之后光敏鼓轮1表面所获得的照度向沿各荧光灯21和22长度两端处不断衰减。
为了使光线经过透镜41后光敏鼓轮1表面所获的照度沿各个荧光灯21和22长度的变化为常数,就必须使沿开槽板24的槽25的长度上中心位置处的槽宽度为最小,而该槽宽度自该中心处向槽25两端逐渐增加,正如图4所示。图7所描述的是用图4中所示的槽25对照度进行修正之后光敏鼓轮1表面照度特性与沿各个荧光灯21和22长度位置之间的关系。
图8给出了各个荧光灯21和22温度与原像表面照度之间的关系。图9给出了箱内各个荧光灯21和22在白色原像曝光时的温度与光敏鼓轮1表面电位之间的关系。图10给出了箱内各个荧光灯21和22在灰色原像曝光时的湿度与光敏鼓轮1表面电位之间的关系。
正如从图8至图10所看到的那样,由荧光灯21和22在原像表面产生的照度非常敏感地依赖于各个荧光灯21和22湿度的变化。具体来说,当各个荧光灯21和22的温度偏低时,原像表面的照度不足,从而使光敏鼓轮1的表面电位增加。
因而,在本方案中,在荧光灯21和22处分别装有曲面形加热装置26和27,以温度传感器28探测的温度为基础驱动和控制该加热装置,进而保持各个荧光灯21和22的温度恒定。
另外,荧光灯21和22驱动脉冲的占空因子以光量传感器29所探测的光量为基础进行控制,从而获得最稳定的光量。
在上述方案中,光学曝光系统装于密封箱10内,从而该光学曝光系统受外界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另外,外部灰尘不会进入密封箱10,从而使得有可能防止灰尘的有害影响。
图11的曲线分别描述了当复印机光学曝光系统装于密封箱10内和不装在密封箱10内时光敏鼓轮表面照度与沿该复印机中各个荧光灯长度位置之间的关系,其中复印机直接放置于空调附近且在连续复印期间将空调接通电源。
图11(a)所描述的特性是关于复印机中光学曝光和系统装于密封箱10内的情形,而图11(b)则描述了该光学曝光系统不装在密封箱10内的情形。正如从图11(a)和(b)中所看到的那样,在复印机光学曝光系统不装在密封箱内的情况下,光敏鼓轮表面照度随沿该光敏鼓轮长度位置的变化不为常数,而在复印机光学曝光系统装于密封箱内的情况下,光敏鼓轮表面照度随沿该光敏鼓轮长度位置的变化是恒定的。也就是说,在根据上述方案的复印机中,外界温度引起的照度变化很小。
尽管在上述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中,提供了两个荧光灯,但也可以只配备一个荧光灯,还可以配备三个或更多的荧光灯。
图12和13描述了密封箱10的改进实例。在图12中,箱壳与图2中所示相同,所以略去对它的介绍。在图12中,与图2中相同的部分用同样的参考数字进行标记,且不再重复对这些部分的介绍。
密封箱的构成包括:由与图2中箱壳51结构相同的箱壳和具有曝光窗3的箱盖52A所组成的箱体;装于箱上用以盖住曝光窗3的透明台板12;以及具有矩框形状的密封装置13A,它插在该箱与透明台板12下表面周围边沿之间。
用于确定透明台板12安装高度的定位凸起71的形成,其位置位于箱盖52A曝光窗3四周矩框形部分前框上表面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和靠近两端处。凸起71在前框上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形成。定位凸起71同时还在箱盖52A矩框形部分尾框上表面长度方向上的中心和靠近两端的位置形成。矩形凸起71在尾框上表面靠近尾端的位置形成。另外,由硬橡胶制成的橡胶板72固定于各个凸起71的上表面。定位凸起71和固定其上的橡胶板72组成高度定位装置。
矩框形密封装置13A装于箱盖52A矩框形部分的上表面上。此时,该密封装置BA的前框安装于箱盖52A前框上表面上凸起71的里面(或后面),而该密封装置13A的尾框则装于箱盖52A尾框上表面上凸起71的里面(或前面)。
另外,透明台板12装于密封装置13A和橡胶板72之上。该透明台板12在箱盖52A上的安装方式为,密封装置13A被透明台板12所抵压,而该透明台板12又通过橡胶板72并借助定位器(图中未示出)固定在凸起71上,正如图13所表示的那样。箱盖52A固定于箱壳上,其方法与图2所示的方法相同。
尽管在上述实例中,橡胶板72固定于凸起71之上,但也可以不装备橡胶板72。
图14和图15描述了密封箱10的另一种改进实例。该密封箱的结构与图12中所示的一样,只有箱盖定位凸起的位置和密封装置的尺寸不同。在图14中,与图12中相同的部分用同样的参考数字来进行标记,而且有关的介绍将不再重复。
箱盖52B曝光窗周围矩框形部分前框上表面上的各个矩形定位凸起81在前框上表面靠近尾端处形成。箱盖52B矩框形部分尾框上表面上的各个定位凸起81在尾框上表面靠近前端处形成。橡胶板82固定于该各个凸起81上表面上。
密封装置13B具有矩框形状,它装于箱盖52B矩框形部分的上表面上。此时,密封装置13B的前框装在箱盖52B前框上表面上凸起81的内部(或前部),而密封装置13B的尾框装在箱盖52B尾框上表面上凸起81的外部(或后部)。
此外,透明台板12装于密封装置13B和橡胶板82之上。该透明台板12在箱盖52B上的安装方式为,密封装置13B被透明台板12所抵压,而该透明台板12又通过橡胶板82并借助定位器(图中未示出)固定在凸起81上,正如图15所示的那样。
尽管在上述实例中,橡胶板82固定于凸起81上,但也可以不配备橡胶板82。
图16和图17描述了密封箱10的又一种改进实例。该密封箱的结构与图12中相同,只有箱盖的定位凸起和密封装置的结构不同,另外在定位凸起上没有橡胶板。在图16中,与图12中相同的部分用同样的参考数字进行标记,并且相应的介绍将不作重复。
箱盖52C曝光窗3周围矩框形部分前框上表面上各个定位凸起91具有在前框上表面上从前沿到后沿的长度。类似地,箱盖52C矩框形部分尾框上表面上各个定位凸起91具有在尾框上表面上从前沿到后沿的长度。
密封装置13C由6个密封器件101至106组成,它们对应于箱盖52C矩框形部分上表面上相邻定位凸起91之间部分的形状。
密封器件101至106分别与箱盖52C矩框形部分上表面上相邻定位凸起91之间的相应部分相配合。另外,透明台板12装在密封器件101至106和定位凸起91之上。该透明台板12在箱盖52C中的安装方式为,密封装置13C被该透明台板12相抵压,而该透明台板12又由定位器(图中未示出)固定在凸起91之上,正如图17所示的那样。
图18、19和20描述了密封箱的再种改进实例。该密封箱的结构与图12中一样,只有箱盖定位凸起和密封装置的结构不同,并且在定位凸起上不配备薄板。在图18中,与图12中相同的部分用同样的参考数字进行标记,且与其相关的介绍将不再重复。
箱盖52D曝光窗3周围矩框形部分前框上表面上的各个定位凸起111具有从前框上表面前沿到后沿的长度。类似地,箱盖52D矩框形部分尾框上表面上的各个定位凸起111具有从尾框上表面前沿到后沿的长度。
密封装置13D的矩框形状与箱盖52D矩框形部分的形状相同。与定位凸起111相配接的沟形凹槽112在与密封装置13D下表面上定位凸起111的相应位置上形成。各个凹槽112的宽度做得比各个定位凸起111的厚度略小。
密封装置13D安装于箱盖52D矩框形部分上表面之上,其方式为相应的定位凸起111分别配合于凹槽112之中。在此状态下从E-E线看的截面图和从F-F线看的截面图由图19(a)和(b)所示。另外,透明台板12安装于密封装置13D之上。该透明台板12在箱盖52D上的安装方式为,密封装置13D被透明台板12所抵压,而该透明台板12通过密封装置13D并借助定位器(图中未示出)固定在定位凸起111之上。在此状态下从E-E线看的截面图和从F-F线看的截面图由图20(a)和(b)所示。
如图21所示,可以构成定位凸起121,留下靠近箱盖52E矩框形部分前后框上表面外周边沿的部分,用以分别形成凹槽122,而其中定位凸起121要在与密封装置13E中定位凸起121相应的位置上相配合。
另外,如图22所示,可以在箱盖52F矩框形部分前框和尾框上表面外周边沿的侧边形成上升壁123,也可以形成定位凸起131,留下靠近箱盖52F矩框形部分前后框上表面上上升壁123的部分,用以分别形成凹槽132,而其中定位凸起131要在与密封装置13F中定位凸起131相应的位置上相配合。
图23、24和25描述了密封箱10的又一种改进实例。该密封箱的结构与图12中所示的一样,只有箱盖和密封装置的结构不同。在图23中,与图12中相同的部分用同样的参考数字进行标记,且与其相关的介绍将不再重复。
在箱盖52G上表面上形成凹口151,且在该凹口151底表面上配置曝光窗3。从而,凹口151的底表面具有矩框形。矩框形部分前后框上表面曝光窗3的侧面边沿被截去,只留下中心和沿其长度左右两端的部分。该截断部分用参考数字152表示。橡胶板153分别固定于沿矩框形部分前后框上表面曝光穿3侧面边沿长度的中心和左右两端处。
矩框形密封装置13G配接于箱盖52G凹口151且被固定,此后再将透明台板12配入凹口151。该透明台板12在箱盖52G上的安装方式为,密封装置13G被透明台板12所抵压,而透明台板12又被支撑于箱盖52G矩框形部分上的橡胶板153之上。
如图26所示,上述密封装置13G可以用这样的密封装置13H替换,该密封装置13H的截面形状为L形,它具有凹槽161,该凹槽在该密封装置整个周界上形成,用以与透明台板12的外周界边沿相配合。另外,上述密封装置13G还可以用如图27所示的密封装置13I替换,该密封装置13I具有倾斜表面162,而该倾斜表面162的宽度沿该密封装置内周界表面向上而不断增加。再有,上述密封装置13G还可以用如图28所示的密封装置13J替换,该密封装置13J在其内周界表面上端形成向内凸起形状的玻璃挤压装置162。
上述方案及改进方案中所使用的密封装置实例13及13A至13J的制做,一种是用海绵制成,另一种是用海绵做内核,再在该内核周围形成表皮层,而该表皮层的材料是与海绵同类的树脂,再一种是用橡胶制成,还有一种将树脂薄片固定在海绵制成的内核周围。另外,对于密封装置13及13A至13F,还可以使用这样的形式,即在其抵压透明台板12的表面上形成台状凸起。
图29描述了上述方案中如图2所示密封箱箱体11的改进实例。在图29中,与图2中相同的部分被冠以同样的参考数字,且与其相应的介绍将不再重复。
在箱体200中,箱盖202与图2所示相同,而箱壳201则与图2所示不同。具体来说,箱壳201由四个侧壁板211到214和一个底板215组成。固定夹216向内伸出,并在左右侧壁板212和214各自的两端上整体成形。每个固定夹216上都配有一对上下螺栓插孔217。
此外,在底板215上表面前后各端处整体形成向上伸出的两个固定夹218。每个固定夹218上同样也配有一个螺栓插孔219。
在前壁板211和后壁板213的外表面左端分别形成与左侧壁板212的固定夹216相配的凹槽,从而构成了连接部220。另外,在前壁板211和后壁板213的外表面右端分别形成与右侧壁板214的固定夹216相配的凹槽,从而也构成了连接部220。每个连接部220都配有一对上下螺孔221。
与固定夹218相配的凹槽222的形成位置在前侧壁板211和后侧壁板213外表面下端与底端215的固定夹218相对应之处。在前侧壁板211和后侧壁板213外表面下端凹槽222形成之处分别形成螺孔223。
左侧壁板212的固定夹216与前侧壁板211和后侧壁板213左端的连接部220相结合,之后分别将螺栓从螺栓插孔217插入螺孔221以待紧周,进而将左侧壁板212与前侧壁板211和后侧壁板213连接在一起。类似地,右侧壁板214的固定夹216与前侧壁板211和后侧壁板213右端的连接部220相结合,之后分别将螺栓从螺栓插孔217插入螺孔221以待紧固,进而将右侧壁板214与前侧壁板211和后侧壁板213连接在一起。
另外,底板215上相应的固定夹218与前侧壁板211和后侧壁板213上凹槽222相配接,之后分别将螺栓从螺栓插入孔219插入螺孔223以待紧固,进而将底板215与前侧壁板211和后侧壁板213连接在一起。
箱盖202固定于箱壳201上,其方法与图2中所描述的方法相同。
图30描述了上述方案如图2所示箱体的另一种改进实例。图2中箱体由开口向上的箱壳和箱盖组成,而图30中所示的箱体300则由底板301和箱壳302组成,其中箱壳302在其上表面具有曝光窗3并且其开口向下。底板301以图29中所描述的相同方法固定于箱壳302上。
图31和32分别描述了上述方案如图2所示箱体11的其它改进实例。这些箱体专门用于当透镜单元40装于透镜单元箱600中时的情形。在透镜单元箱600左端面上开有光输入狭缝(图中未示出),用于将光线从第二光系统移动装置30处引入。另外,在透镜单元箱600下表面上开有光输出狭缝(图中未示出),用于将第六反射镜44(见图1)反射来的光线引入光敏鼓轮1。光输出狭缝由玻璃板(图中未示出)所封闭。
图31所示的箱体400由底板401和箱壳402组成,其中箱壳402在其上表面上具有曝光窗3并且开口向下。在底板401上配有比透镜单元箱600底面略小的矩形孔洞403。该透镜单元箱600安放并固定在底板401上以便封住该矩形孔洞403。底板401用与图30中所描述的同样方法固定在箱壳402之上。
图32所示的箱体500由底板501和箱壳502组成,其中箱壳502在其上表面上具有曝光窗3并且开口向下。在箱壳502前后侧壁外表面下端的整个长度范围内形成凹槽503。在箱壳502前后侧壁形成凹槽503的位置上形成一对右螺孔和左螺孔504。
在底板501前后边沿处整体形成上升壁505。螺栓插孔506分别在各个上升壁505上与箱壳502螺孔504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再有,在底板501上配有比透镜单元箱600底面略小的矩形孔洞507。该透镜单元箱600安放并固定在底板501上以便封住该矩形孔洞507。
底板501的上升壁505分别与箱壳502的凹槽503相配接,之后分别将螺栓从螺栓插孔506插入螺孔504以待紧固,进而将底板501与箱壳502连接在一起。
关于复印机,原有的台板固定型复印机是人所共知的。这种复印机包括: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它具有包含以光线照射原像的曝光灯和用以在预定方向上反射来自原像反射光线的第一反射镜在内的第一光学系统;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它具有包含用以在预定方向上引导来自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第一反射镜反射光线的第二和第三反射镜在内的第二光学系统。
在这种类型的复印机中,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和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由线驱动机构进行驱动。具体来说,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接于线驱动机构的连线上。相反,第二光线系统移动装置则通过装在该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之上的旋转滑轮而连接在该连线上。随着连线的移动,第一和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便被移动。
影像的聚焦情况依赖于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在连线上的安装位置。所以,调节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在连线上的安装位置,从而就调节了影像的聚焦。换句话说,将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连接于使影像聚焦的连线位置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学系统(如第一和第二光学系统)会被灰尘之类的东西所污染。从而定期需要维修人员对光学系统进行清洁。
在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中,除了曝光灯、第一反射镜之类的器件之外,还配有反射板。由于反射板形状复杂,且第一反射镜尺寸很小,所以难以从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的上方对它们进行清洁。也就是说,难以在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安装在连线上的状态下对反射板和第一反射镜进行清洁。
人们考虑过将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拆离连线以清洁反射板和第一反射镜。然而,这又导致在该第一光学系统的清洁完成并将其重新安装于连线之上时,必须重新调整影像的聚焦。而这种影像聚焦的调整是不容易的,它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劳力。当更换曝光灯泡时同样会遇到这个问题。
本发明申请人所发明的光电图形复印机,它在将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从线驱动机构的连线上拆下再将其重新安装于该连线上之后,可以不进行影像聚焦的调整。该光电图形复印机的整体结构与图1所示的相同,从而其有关的介绍不再重复。
图33描述了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的详细构造。
除了一对曝光灯泡21和22以及第一反射镜23等器件之外,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还包括:反射板851和852,它们用于有效地将来自曝光灯泡21和22的光线引向原像;以及开槽板854,它具有开槽853,且位于由原像反射来的光入射到第一反射镜23的路径之上。曝光灯泡21和22、第一反射镜23、反射板851和852以及开槽板854组成了第一光学系统。在本实例中,使用荧光灯作为曝光灯泡21和22。尽管在上述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中,配备了两个曝光灯,但也可以只配备一个曝光灯,还可以配备三个或更多的曝光灯。
来自各个曝光灯泡21和22的光线通过透明台板12照射到该透明台板12之上的原像上。由原像反射回来的光线经过透明台板12和开口槽863入射到第一反射镜23上。入射到第一反射镜23上的光线被该第一反射镜23反射至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30。
图34、35和36描述了用于驱动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和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30的线驱动机构。虽然如图35和36所示的线驱动机构配备于插入其间的第一光学系统移动20和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30的两侧,而两线驱动机构的结构是相同的,所以将只介绍其中一例的线驱动机构。
第一、第二和第三滑轮961、962和963可旋转地安装于该线驱动机构的安装框架960之上。第一滑轮961由扫描电机(图中未示出)带动旋转。第四滑轮964可旋转地安装于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30的一端。
连线970的一端固定于框架960上形成的线固定器971上。从线固定器971延伸出的连线970依次缠绕第四滑轮964、第三滑轮963和第一滑轮961,每次缠绕若干圈。缠绕过第一滑轮961的连线970进一步依次缠绕第二滑轮962和第四滑轮964,然后通过配置在框架960上的导引装置972和螺旋张力弹簧974连接于装在框架960上的线固定器973之上。
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借助装于其端头的线固定器980安装在连线970上。如图37和38所示,线固定器980包括装于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末端的固定夹981和线挤压板982。固定夹981和线挤压板982借助螺栓983相互结合在一起,其间令连线970穿过,从而使连线970夹于该固定夹981和线挤压板982之间。
沿连线970长度上准备安装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的位置通过生产复印机时调整影像的聚焦而确定,且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就通过线固定器980被固定在沿连线970长度上所确定的位置上。给连线970作标记990,以便使沿连线970长度上确定的位置变得明显。在本实例中,在连线970上线挤压板外部的两个位置上均标上标记990。如图39所示,可以在线挤压板982中心设置一个孔洞984以对连线970上某个位置作标记990(该位置面向该孔洞984)。
在上述光电图形复印机中,标明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在连线970上安装位置的标记990(它们由调整影像的聚焦而确定)是在该复印机生产时给予连线970的。当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拆离连线970而后又重新进行连接时,该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在该连线970上的安装位置可以找到,从而不必再调节影像的聚焦。
由于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在连线970上的安装可如上述很容易地进行,则当需要清洁第一光学系统或更换曝光灯泡21和22时可以方便地从连线970上取下该第一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从而使清洁工作和更换工作变得简便。
尽管在上述方案中,所有叙述是对双连线型复印机进行的(其中双连线型的意思是指线驱动机构配置在两侧,而将第一和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和30插入其间),但本发明同样可应用于单连线型复印机(其中单连线型的意思是指线驱动机构仅配置在第一和第二光学系统移动装置20和30的一侧)。
尽管对本发明的介绍和描述是详细的,但显然可以理解,以上说明仅仅是为了描述和举例而不能作为限制,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只能受权利要求加以限定。
Claims (17)
1.一种成像设备,其中包括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插在放置原像的透明台板与安置透明台板的框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中,在该框架上表面上形成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一组高度定位装置,该密封装置在框架上表面的安装方式为通过该高度定位装置的外部或内部,而该透明台板在框架上的安装状态为由该密封装置所抵压同时对被该高度定位装置所顶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中,在该框架上表面上形成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一组高度定位装置,在该密封装置上与该高度定位装置相应的位置上分别形成与该高度定位装置相匹配的凹槽,该密封装置在框架上表面上的安装方式是使得该高度定位装置分别与该密封装置上的凹槽相配合,而该透明台板在框架上的安装方式是使它被该密封装置所抵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中,在该框架上表面上形成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一组高度定位装置,该密封装置由一组密封器件组成,其中密封器件的位置对应于框架上表面相邻高度定位装置之间的部位,这些密封器件分别配合于该框架上表面相邻高度定位装置之间部分中的相应部分,而该透明台板在框架上的安装方式为,它由该密封装置所抵压并被该高度定位装置所抵住。
5.一种成像设备,它借助移动曝光灯对原像进行曝光,其中,用荧光灯作为曝光灯,而包含该曝光灯的光学曝光系统被安装于密封箱中。
6.一种成像设备,它借助移动曝光灯对原像进行曝光,其中,用荧光灯作为曝光灯,包含该曝光灯的光学曝光系统被安装于密封箱中,该密封箱的结构包括具有曝光窗的箱体和安装于箱体上以封住该箱体的透明台板,而密封装置插入该箱体曝光窗周围部分与该透明台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成像设备,其中,在箱体曝光窗的周围部分形成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一组高度定位装置,密封装置的安装方式是通过该箱体曝光窗周围部分的高度定位装置的外部或内部,而透明台板在箱体上的安装方式是使它被该密封装置所抵压并被该高度定位装置所抵住。
8.根据权利要求6的成像设备,其中,在箱体曝光窗的周围部分形成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一组高度定位装置,在该密封装置上与该高度定位装置相应的位置上分别形成与该高度定位装置相匹配的凹槽,该密封装置在箱体曝光窗周围部分的安装方式是使该高度定位装置分别与该密封装置上的凹槽相配合,而该透明台板在箱体上的安装方式是使它被该密封装置所抵住。
9.根据权利要求6的成像设备,其中,在箱体曝光窗的周围部分形成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一组高度定位装置,该密封装置由一组密封器件组成,其中密封器件的位置对应于箱体曝光窗周围相邻高度定位装置之间的部位,这些密封器件分别配合于该箱体曝光窗周围部分相邻高度定位装置之间部分中的相应部分,而该透明台板在箱体上的安装方式为,它由该密封装置所抵压并被该高度定位装置所抵住。
10.一种成像设备,它借助移动曝光灯对原像进行曝光,其中,使荧光灯作为曝光灯,包含该曝光灯的光学曝光系统被安装于密封箱中,该密封箱的结构包括具有曝光窗的箱体和安装于箱体上以封住该箱体的透明台板,该箱体的结构包括向上开口的箱壳和固定于该箱壳上且具有曝光窗的箱盖,而密封装置插入该箱盖曝光窗周围的部分与该透明台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成像设备,其中,在箱体曝光窗的周围部分形成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一组高度定位装置,密封装置的安装方式是通过该箱体曝光窗周围部分的高度定位装置的外部或内部,而透明台板在箱体上的安装方式是使它被该密封装置所抵压并被该高度定位装置所抵住。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成像设备,其中,在箱体曝光窗的周围部分形成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一组高度定位装置,在该密封装置上与该高度定位装置相应的位置上分别形成与该高度定位装置相匹配的凹槽,该密封装置在箱体曝光窗周围部分的安装方式是使该高度定位装置分别与该密封装置上的凹槽相配合,而该透明台板在箱体上的安装方式是使它被该密封装置所抵住。
13.根据权利要求10的成像设备,其中,在箱体曝光窗的周围部分形成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一组高度定位装置,该密封装置由一组密封器件组成,其中密封器件的位置对应于箱体曝光窗周围相邻高度定位装置之间的部位,这些密封器件分别配合于该箱体曝光窗周围部分相邻高度定位装置之间部分中的相应部分,而该透明台板在箱体上的安装方式是使它被该密封装置所抵压并被该高度定位装置所抵住。
14.一种成像设备,它借助移动曝光灯对原像进行曝光,其中,使用荧光灯作为曝光灯,包含该曝光灯的光学曝光系统被安装于密封箱中,该密封箱的结构包括具有曝光窗的箱体和安装于箱体上以封住该箱体的透明台板,该箱体的结构包括在其上表面具有曝光窗且开口向下的箱壳和固定于该箱壳上的底板,而密封装置插入该箱壳曝光窗周围的部分与该透明台板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成像设备,其中,在箱体曝光窗的周围部分形成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一组高度定位装置,密封装置的安装方式是通过该箱体曝光窗周围部分的高度定位装置的外部或内部,而透明台板在箱体上的安装方式是使它被该密封装置所抵压并被该高度定位装置所抵住。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成像设备,其中,在箱体曝光窗的周围部分形成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一组高度定位装置,在该密封装置上与该高度定位装置相应的位置上分别形成与该高度定位装置相匹配的凹槽,该密封装置在箱体曝光窗周围部分的安装方式是使该高度定位装置分别与该密封装置上的凹槽相配合,而该透明台板在箱体上的安装方式是使它被该密封装置所抵住。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成像设备,其中,在箱体曝光窗的周围部分形成具有向上凸起形状的一组高度定位装置,该密封装置由一组密封器件组成,其中密封器件的位置对应于箱体曝光窗周围相邻高度定位装置之间的部位,这些密封器件分别配合于该箱体曝光窗周围部分相邻高度定位装置之间部分中的相应部分,而该透明台板在箱体上的安装方式是使它被该密封装置所抵压并被该高度定位装置所抵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77656/94 | 1994-04-15 | ||
JP07766194A JP3408619B2 (ja) | 1994-04-15 | 1994-04-15 | 画像形成装置 |
JP077661/94 | 1994-04-15 | ||
JP077655/94 | 1994-04-15 | ||
JP6077655A JPH07287319A (ja) | 1994-04-15 | 1994-04-15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459A true CN1122459A (zh) | 1996-05-15 |
Family
ID=26418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5103754 Pending CN1122459A (zh) | 1994-04-15 | 1995-04-17 | 成像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45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2191A (zh) * | 2011-09-13 | 2013-03-27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原稿读取装置 |
CN104954601A (zh) * | 2014-03-24 | 2015-09-30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
1995
- 1995-04-17 CN CN 95103754 patent/CN112245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2191A (zh) * | 2011-09-13 | 2013-03-27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原稿读取装置 |
CN103002191B (zh) * | 2011-09-13 | 2015-11-04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原稿读取装置 |
CN104954601A (zh) * | 2014-03-24 | 2015-09-30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4954601B (zh) * | 2014-03-24 | 2018-09-28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93425C (zh) | 投影仪 | |
CN1198166C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525239A (zh) |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 |
CN1873521A (zh) | 光调制元件单元,投射光学单元以及图像投射装置 | |
CN1942823A (zh) | 图像显示装置 | |
CN1344968A (zh) | 光源装置及其投影仪 | |
CN101060599A (zh) | 屏幕、背投型投影机及图像显示装置 | |
CN1515937A (zh) | 导引光束的方法、光导设备、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434345A (zh) | 投影机 | |
CN1591210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203366C (zh) | 光学部件的安装结构及投影仪 | |
CN1434348A (zh) | 投影机 | |
CN1754123A (zh) |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 |
CN1692309A (zh) |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 |
CN1598707A (zh) | 光写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530736A (zh) |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 |
CN1287191C (zh) | 偏振光变换装置、照明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 |
CN1182418C (zh) | 液晶投影机及其修理方法 | |
CN1692307A (zh) | 照明装置及照明方法 | |
CN1448757A (zh) | 偏振光变换装置、照明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 |
CN1122459A (zh) | 成像设备 | |
CN1928623A (zh) |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904716A (zh) | 投影仪装置 | |
CN101034251A (zh) | 投影机 | |
CN1301439C (zh) | 装入安装壳的电光装置与投射型显示装置以及安装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