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3778A - 一种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3778A
CN112243778A CN202011092951.8A CN202011092951A CN112243778A CN 112243778 A CN112243778 A CN 112243778A CN 202011092951 A CN202011092951 A CN 202011092951A CN 112243778 A CN112243778 A CN 112243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soybeans
soil
camellia oleifera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29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育才
张俣
罗剑锋
向国红
李向阳
敬媛蓉
谢晶
张志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0929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437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3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3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40Fabaceae, e.g. beans or pe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5/00Fertilisers containing magnes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3/00Fertilisers from human or animal excrements, e.g. man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10Solid or semi-solid fertilisers, e.g. powders
    • C05G5/12Granules or flak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所述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翻,在土壤中掺入灭菌剂后加入促生长肥料,并将肥料翻入土中;在高垄上开小穴种植大豆,在低垄区进行油茶种植植株的种植。本发明在种植前进行整地,深翻土壤并进行杀虫消毒,能够减少种植中出现的病虫害;在种植中采用高垄育苗,可以提高地温,大豆苗受光均匀,有利于生长;低垄种植油茶灌水方便,有利于抗旱、防风。进行油茶果的采收限定时间,油茶果的油脂含量达到最高值,油质好,品质更高。本发明的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能够实现油茶、大豆的套种,节约土地资源且能够实现油茶和大豆品质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油茶是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的木本科油料作物,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茶适合栽培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对降水量和日照时长上的要求较高,油茶在地球上主要的分布范围为北半球。油茶具有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油茶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左右,比橄榄油高出7%,油酸含量达80%~83%,亚油酸达7%~13%,并富含维生素A、B、D、E等,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茶籽油因其油质佳、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保健功能好而成为了全球最优质的食用植物油,长期食用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茶籽油除了用于食用,还可继续深加工成为保健用油、注射用油等深加工产品。油茶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茶籽油及其精加工产品的价值。
大豆,属一年生草本,大豆营养全面,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不仅高,而且质量好,且氨基酸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容易被消化吸收;大豆脂肪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以组织胆固醇的吸收,对动脉硬化患者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品。豆渣中的膳食纤维对促进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体废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同时,膳食纤维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浆胆固醇、调节胃肠功能及胰岛素水平等功能。
立体种植是指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种植条件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养模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但是目前暂无将油茶和大豆进行套种的方案。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目前暂无将油茶和大豆进行套种的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所述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光照充足的向阳低山进行种植区域的选择,将土质疏松且透气性好、土壤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22%的区域作为种植区域;进行种植区域灌溉路线的铺设与排水管道的开挖,完善灌排水条件;
所述灌溉路线的铺设与排水管道的开挖,包括:
(1)确定种植区域,依照油茶树种植的方向确定灌溉线路以及排水管道的走向;
(2)在种植区域外侧进行蓄水池的开挖,所述蓄水池进行排出废水的收集以及将排出废水进行处理后输送至灌溉线路进行灌溉;
(3)灌溉线路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取水线路和喷水线路;所述取水线路内部设置微型抽水泵和水处理器;所述喷水线路包括多个个喷水口;
步骤二,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翻处理,在翻土过程中进行土壤中石块、塑料或是其他障碍物的清除;在疏松的土壤中掺入灭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和杀虫,并将疏松土壤进行1-2天暴晒;在疏松土壤中加入促生长肥料,并将肥料翻入土中;
所述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翻处理包括:
(2.1)将种植区域的石块、塑料或是其他障碍物进行清理,将树叶或是遗漏的大豆以及油茶种留在地面;
(2.2)利用采用立式旋耕机松碎土壤,打松土壤上层1/2-2/3深度的土壤,细碎土壤的深度≤20cm;
(2.3)利用加高型犁柱三铧犁继续深翻,将表土和树叶或是遗漏的大豆以及油茶种埋入土中,同时用挖机整平表面,即可;
步骤三,选择树龄为2-5年、树形完整、树冠开张、枝条披垂、生长良好的油茶树作为油茶种植植株;选择颗粒饱满且整齐均匀、表皮完整无机械损伤、无霉变的大豆颗粒作为大豆种子;
步骤四,在种植区域做垄,垄高15-20厘米,宽30-40厘米,以山地等高线为垄向;在2-3月份进行大豆种植,在高垄上开小穴种植大豆,穴间距为0.2-0.3m,每小穴播2粒大豆种子,播撒完毕后覆盖大豆营养土;
步骤五,在低垄区按照行距为3-4m、株距为2-3m进行油茶种植植株的种植,在种植后进行油茶肥料的施加,浇水使土壤充分浸透;
步骤六,进行田间管理,在阴雨天气及时进行排水,在持续干旱天气进行灌溉;以及进行病、虫害的治理;在9-10月进行大豆和油茶果的采收,采收时优先采摘果色泽明亮、果壳有裂纹的油茶果实;
所述进行田间管理包括:
(6.1)对栽种的大豆以及油茶苗进行查苗补苗,并于油茶种植20天后进行中耕除草并结合追肥;
(6.2)对大豆在苗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进行追肥;对油茶在幼苗、成熟期进行追肥;
(6.3)对油茶枝蔓进行修理,减少下部枝蔓的比例,提高冠层高度,保证有良好透气;
(6.4)于茎叶期采用化学除草的方法进行大豆除草处理,同时采用人工防治以及化学试剂结合的方法分别进行大豆与油茶的病、虫害治理。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蓄水池为“U”型蓄水池。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将排出废水进行处理后输送至灌溉线路进行灌溉,包括:
1)抽取蓄水池内的上层水,水通过滤网进行初步过滤;
2)初步过滤的水进入水箱,静置沉淀;
3)再次抽取上层水与絮凝剂混合,去除混合后混合液中的杂质,得到处理后的水;
4)处理后的水经微型抽水泵抽取进入灌溉线路,由喷水口喷出进行灌溉。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深翻深度为45-55cm。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促生长肥料按照质量份数由大豆秸秆6-8份、木薯渣4-5份、油茶饼粕2-3份、豆粕2-3份、椰糠3-4份、牛粪5-8份、腐殖酸1-2份组成。
进一步,所述促生长肥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A,将大豆秸秆切段,并将大豆秸秆段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大豆秸秆碎屑;
步骤B,将油茶饼粕、豆粕置于蒸馏水中进行浸泡,得到混合浆液;
步骤C,将木薯渣、椰糠、牛粪混合,然后加入腐殖酸,进行腐熟发酵,得到发酵肥料;
步骤D,将大豆秸秆碎屑和混合浆液加入发酵肥料中,混合均匀,进行二次发酵,得到促生长肥料。
进一步,步骤C中,所述进行腐熟发酵为:发酵温度为50-60℃,发酵天数为20-30天。
进一步,步骤D中,所述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温度为35-45℃,发酵时间为6-12天。
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油茶肥料按照质量份数由果木屑4-6份、玉米淀粉2-3份、包膜剂1-2份、硫酸镁1-2份、高岭土3-4份、微硅粉2-3份组成。
进一步,所述油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Ⅰ,将果木屑、玉米淀粉过筛,混合,得到混合料A;
步骤Ⅱ,将高岭土进行充分研磨,得到高岭土粉末,与硫酸镁、微硅粉混合,得到混合料B;
步骤Ⅲ,将混合料A与混合料B进行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混合肥料;
步骤Ⅳ,在混合肥料中加入包膜剂,置于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得到油茶肥料。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在种植前进行整地,深翻土壤并进行杀虫消毒,能够减少种植中出现的病虫害;在种植中采用高垄育苗,可以提高地温,大豆苗受光均匀,有利于生长;低垄种植油茶,灌水方便,节约用水,有利于抗旱、防风。进行油茶果的采收限定时间,油茶果的油脂含量达到最高值,油质好,品质更高。本发明的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能够实现油茶、大豆的套种,节约土地资源且能够实现油茶和大豆品质的提升。
本发明采用先旋把上层土壤经过旋耕后土壤松碎,并使其先于犁翻土块翻转而落入沟底,从而可以降低土壤犁翻实际厚度,减轻犁翻牵引阻力,犁耕作业方法,内翻、外翻均可以实现,先松碎上层土壤,使机具能快速达到有效耕深只要求旋耕打松土壤,减少土壤比阻,降低拖拉机功率消耗。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有良好的翻耕和覆盖性能,实现耕深一致、沟底平整,不漏耕、不重耕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灌溉路线的铺设与排水管道的开挖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排出废水进行处理后输送至灌溉线路进行灌溉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促生长肥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肥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选择光照充足的向阳低山进行种植区域的选择,将土质疏松且透气性好、土壤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22%的区域作为种植区域;进行种植区域灌溉路线的铺设与排水管道的开挖,完善灌排水条件;
S102,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翻处理,深翻深度为45-55cm,在翻土过程中进行土壤中石块、塑料或是其他障碍物的清除;在疏松的土壤中掺入灭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和杀虫,并将疏松土壤进行1-2天暴晒;在疏松土壤中加入促生长肥料,并将肥料翻入土中;
S103,选择树龄为2-5年、树形完整、树冠开张、枝条披垂、生长良好的油茶树作为油茶种植植株;选择颗粒饱满且整齐均匀、表皮完整无机械损伤、无霉变的大豆颗粒作为大豆种子;
S104,在种植区域做垄,垄高15-20厘米,宽30-40厘米,以山地等高线为垄向;在2-3月份进行大豆种植,在高垄上开小穴种植大豆,穴间距为0.2-0.3m,每小穴播2粒大豆种子,播撒完毕后覆盖大豆营养土;
S105,在低垄区按照行距为3-4m、株距为2-3m进行油茶种植植株的种植,在种植后进行油茶肥料的施加,浇水使土壤充分浸透;
S106,进行田间管理,在阴雨天气及时进行排水,在持续干旱天气进行灌溉;以及进行病、虫害的治理;在9-10月进行大豆和油茶果的采收,采收时优先采摘果色泽明亮、果壳有裂纹的油茶果实。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方法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步骤S101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灌溉路线的铺设与排水管道的开挖,包括:
S201,确定种植区域,依照油茶树种植的方向确定灌溉线路以及排水管道的走向;
S202,在种植区域外侧进行蓄水池的开挖,所述蓄水池进行排出废水的收集以及将排出废水进行处理后输送至灌溉线路进行灌溉;
S203,灌溉线路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取水线路和喷水线路;所述取水线路内部设置微型抽水泵和水处理器;所述喷水线路包括多个个喷水口。
步骤S202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蓄水池为“U”型蓄水池。
如图3所示,步骤S202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排出废水进行处理后输送至灌溉线路进行灌溉,包括:
S301,抽取蓄水池内的上层水,水通过滤网进行初步过滤;
S302,初步过滤的水进入水箱,静置沉淀;
S303,再次抽取上层水与絮凝剂混合,去除混合后混合液中的杂质,得到处理后的水;
S304,处理后的水经微型抽水泵抽取进入灌溉线路,由喷水口喷出进行灌溉。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方法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翻处理包括:
将种植区域的石块、塑料或是其他障碍物进行清理,将树叶或是遗漏的大豆以及油茶种留在地面;利用采用立式旋耕机松碎土壤,打松土壤上层1/2-2/3深度的土壤,细碎土壤的深度≤20cm;利用加高型犁柱三铧犁继续深翻,将表土和树叶或是遗漏的大豆以及油茶种埋入土中,同时用挖机整平表面,即可。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方法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促生长肥料按照质量份数由大豆秸秆6-8份、木薯渣4-5份、油茶饼粕2-3份、豆粕2-3份、椰糠3-4份、牛粪5-8份、腐殖酸1-2份组成。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促生长肥料的制备方法为:
S401,将大豆秸秆切段,并将大豆秸秆段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大豆秸秆碎屑;
S402,将油茶饼粕、豆粕置于蒸馏水中进行浸泡,得到混合浆液;
S403,将木薯渣、椰糠、牛粪混合,然后加入腐殖酸,进行腐熟发酵,得到发酵肥料;
S404,将大豆秸秆碎屑和混合浆液加入发酵肥料中,混合均匀,进行二次发酵,得到促生长肥料。
步骤S4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腐熟发酵为:发酵温度为50-60℃,发酵天数为20-30天。
步骤S4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温度为35-45℃,发酵时间为6-12天。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方法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步骤S105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肥料按照质量份数由果木屑4-6份、玉米淀粉2-3份、包膜剂1-2份、硫酸镁1-2份、高岭土3-4份、微硅粉2-3份组成。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S501,将果木屑、玉米淀粉过筛,混合,得到混合料A;
S502,将高岭土进行充分研磨,得到高岭土粉末,与硫酸镁、微硅粉混合,得到混合料B;
S503,将混合料A与混合料B进行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混合肥料;
S504,在混合肥料中加入包膜剂,置于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得到油茶肥料。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方法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田间管理包括:
对栽种的大豆以及油茶苗进行查苗补苗,并于油茶种植20天后进行中耕除草并结合追肥;对大豆在苗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进行追肥;对油茶在幼苗、成熟期进行追肥;对油茶枝蔓进行修理,减少下部枝蔓的比例,提高冠层高度,保证有良好透气;于茎叶期采用化学除草的方法进行大豆除草处理,同时采用人工防治以及化学试剂结合的方法分别进行大豆与油茶的病、虫害治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优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光照充足的向阳低山进行种植区域的选择,将土质疏松且透气性好、土壤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22%的区域作为种植区域;进行种植区域灌溉路线的铺设与排水管道的开挖,完善灌排水条件;
所述灌溉路线的铺设与排水管道的开挖,包括:
(1)确定种植区域,依照油茶树种植的方向确定灌溉线路以及排水管道的走向;
(2)在种植区域外侧进行蓄水池的开挖,所述蓄水池进行排出废水的收集以及将排出废水进行处理后输送至灌溉线路进行灌溉;
(3)灌溉线路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取水线路和喷水线路;所述取水线路内部设置微型抽水泵和水处理器;所述喷水线路包括多个个喷水口;
步骤二,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翻处理,在翻土过程中进行土壤中石块、塑料或是其他障碍物的清除;在疏松的土壤中掺入灭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和杀虫,并将疏松土壤进行1-2天暴晒;在疏松土壤中加入促生长肥料,并将肥料翻入土中;
所述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翻处理包括:
(2.1)将种植区域的石块、塑料或是其他障碍物进行清理,将树叶或是遗漏的大豆以及油茶种留在地面;
(2.2)利用采用立式旋耕机松碎土壤,打松土壤上层1/2-2/3深度的土壤,细碎土壤的深度≤20cm;
(2.3)利用加高型犁柱三铧犁继续深翻,将表土和树叶或是遗漏的大豆以及油茶种埋入土中,同时用挖机整平表面,即可;
步骤三,选择树龄为2-5年、树形完整、树冠开张、枝条披垂、生长良好的油茶树作为油茶种植植株;选择颗粒饱满且整齐均匀、表皮完整无机械损伤、无霉变的大豆颗粒作为大豆种子;
步骤四,在种植区域做垄,垄高15-20厘米,宽30-40厘米,以山地等高线为垄向;在2-3月份进行大豆种植,在高垄上开小穴种植大豆,穴间距为0.2-0.3m,每小穴播2粒大豆种子,播撒完毕后覆盖大豆营养土;
步骤五,在低垄区按照行距为3-4m、株距为2-3m进行油茶种植植株的种植,在种植后进行油茶肥料的施加,浇水使土壤充分浸透;
步骤六,进行田间管理,在阴雨天气及时进行排水,在持续干旱天气进行灌溉;以及进行病、虫害的治理;在9-10月进行大豆和油茶果的采收,采收时优先采摘果色泽明亮、果壳有裂纹的油茶果实;
所述进行田间管理包括:
(6.1)对栽种的大豆以及油茶苗进行查苗补苗,并于油茶种植20天后进行中耕除草并结合追肥;
(6.2)对大豆在苗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进行追肥;对油茶在幼苗、成熟期进行追肥;
(6.3)对油茶枝蔓进行修理,减少下部枝蔓的比例,提高冠层高度,保证有良好透气;
(6.4)于茎叶期采用化学除草的方法进行大豆除草处理,同时采用人工防治以及化学试剂结合的方法分别进行大豆与油茶的病、虫害治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蓄水池为“U”型蓄水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将排出废水进行处理后输送至灌溉线路进行灌溉,包括:
1)抽取蓄水池内的上层水,水通过滤网进行初步过滤;
2)初步过滤的水进入水箱,静置沉淀;
3)再次抽取上层水与絮凝剂混合,去除混合后混合液中的杂质,得到处理后的水;
4)处理后的水经微型抽水泵抽取进入灌溉线路,由喷水口喷出进行灌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深翻深度为45-5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促生长肥料按照质量份数由大豆秸秆6-8份、木薯渣4-5份、油茶饼粕2-3份、豆粕2-3份、椰糠3-4份、牛粪5-8份、腐殖酸1-2份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生长肥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A,将大豆秸秆切段,并将大豆秸秆段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得到大豆秸秆碎屑;
步骤B,将油茶饼粕、豆粕置于蒸馏水中进行浸泡,得到混合浆液;
步骤C,将木薯渣、椰糠、牛粪混合,然后加入腐殖酸,进行腐熟发酵,得到发酵肥料;
步骤D,将大豆秸秆碎屑和混合浆液加入发酵肥料中,混合均匀,进行二次发酵,得到促生长肥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进行腐熟发酵为:发酵温度为50-60℃,发酵天数为20-30天。
8.如权利要求6所述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温度为35-45℃,发酵时间为6-12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油茶肥料按照质量份数由果木屑4-6份、玉米淀粉2-3份、包膜剂1-2份、硫酸镁1-2份、高岭土3-4份、微硅粉2-3份组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Ⅰ,将果木屑、玉米淀粉过筛,混合,得到混合料A;
步骤Ⅱ,将高岭土进行充分研磨,得到高岭土粉末,与硫酸镁、微硅粉混合,得到混合料B;
步骤Ⅲ,将混合料A与混合料B进行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混合肥料;
步骤Ⅳ,在混合肥料中加入包膜剂,置于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得到油茶肥料。
CN202011092951.8A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 Pending CN1122437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2951.8A CN112243778A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2951.8A CN112243778A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3778A true CN112243778A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42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2951.8A Pending CN112243778A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油茶套种大豆增产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4377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46959U (zh) * 2013-05-22 2013-12-18 厦门鹭路兴绿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灌溉系统
CN106034727A (zh) * 2016-07-28 2016-10-26 桐城市牯牛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大豆与红薯立体种植的方法
CN106134557A (zh) * 2016-06-15 2016-11-23 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一种分层式先旋后犁的深翻作业方法
CN106922348A (zh) * 2017-02-28 2017-07-07 叙永县鸿艺粉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产紫薯的种植方法
CN107242073A (zh) * 2017-06-14 2017-10-13 贵州祥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防治病害的油茶间作方法
CN208480283U (zh) * 2018-07-13 2019-02-12 湖北汇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油茶树种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46959U (zh) * 2013-05-22 2013-12-18 厦门鹭路兴绿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灌溉系统
CN106134557A (zh) * 2016-06-15 2016-11-23 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一种分层式先旋后犁的深翻作业方法
CN106034727A (zh) * 2016-07-28 2016-10-26 桐城市牯牛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大豆与红薯立体种植的方法
CN106922348A (zh) * 2017-02-28 2017-07-07 叙永县鸿艺粉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产紫薯的种植方法
CN107242073A (zh) * 2017-06-14 2017-10-13 贵州祥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防治病害的油茶间作方法
CN208480283U (zh) * 2018-07-13 2019-02-12 湖北汇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油茶树种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5253A (zh) 有机百香果的种植方法
CN106233996B (zh) 早熟辣椒、水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4604498A (zh) 一种紫心火龙果种植培育方法
CN102986437A (zh) 一种两面针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7409736A (zh) 黄精的种植方法
CN108901684A (zh) 一种提高藜麦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08718935A (zh) 一种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CN107371939A (zh) 一种提高猕猴桃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07278610A (zh) 藜麦苗‑谷子的轮作种植方法
CN106982623A (zh) 一种富硒黄豆的高产种植法
CN109247205A (zh) 一种金丝皇菊无公害栽培方法
CN107624518A (zh) 增加生物碳储量和碳封存量的方法
CN108040535A (zh) 一种辣木绿色栽培管理方法
CN105340528A (zh) 一种桑树林下套种半夏的方法
CN104186158A (zh) 一种玛咖育苗种植方法
CN103992152A (zh) 一种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54582A (zh) 一种无刺花椒的秋季育苗技术
CN106233997A (zh) 一种长季节辣椒的水旱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13039989A (zh) 丘陵山区富硒果园改土控草的智能生态化种植方法
CN106258420B (zh) 一种夏秋辣椒的水旱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13243260A (zh) 一种紫苏与魔芋混作的栽培方法
CN112154884A (zh) 一种核桃林下套种魔芋的方法
CN110583408A (zh) 一种高产牛大力的种植方法
CN106305050A (zh) 越夏辣椒、菜用蚕豆、早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6234000B (zh) 秋辣椒与豌豆、早稻、荸荠、毛豆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