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2964B - 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2964B
CN112242964B CN202011498942.9A CN202011498942A CN112242964B CN 112242964 B CN112242964 B CN 112242964B CN 202011498942 A CN202011498942 A CN 202011498942A CN 112242964 B CN112242964 B CN 1122429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che
unit
storage unit
forwarded
target forwa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89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42964A (zh
Inventor
封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ai Microelectron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uta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uta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uta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989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429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2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2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42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29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05Buffering arrangements using dynamic buffer spa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04L49/103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using a shared central buffer; using a shared memo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mory System Of A Hierarch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其中,待转发报文被保存于多个缓存单元内;第一存储单元,用于暂存目标转发次数;第二存储单元,用于暂存缓存单元的剩余使用次数;更新单元,用于形成剩余使用次数;以及对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释放单元,用于释放缓存单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在每个缓存单元对应的报文数据完全使用完毕后即可直接释放,不仅能够明显提高缓存单元的释放效率,还能够以相同的缓存回收机制直接实现单播报文和多播报文的缓存单元的释放,降低逻辑运算的复杂程度,扩大适用范围,简化缓存单元释放的控制流程。

Description

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交换机是一种用于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交换机的工作原理通常是当交换机收到数据时,检查数据的目的MAC地址,然后把数据从目的主机所在的接口转发出去。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将报文转发的过程分为单播报文转发和多播报文转发。所谓单播是指主机之间一对一的通讯模式,此时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对数据仅仅进行转发不进行复制;所谓多播是指主机之间一对多的通讯模式,此时的交换机和路由器仅仅向有需求者复制并转发其所需数据,即有选择的复制并将数据传输给多个有需求的主机。
现有技术中,交换机在转发报文的过程中,待转发的报文通常是以占用多个缓存单元的方式暂存在交换机中。然而,对于一个长报文来说,以一个缓存单元为256字节为例,一个10000字节的长包需要占用40个缓存单元,则在多次转发报文的过程中,这40个缓存单元会被一直占用,直到所有缓存单元全部使用完毕,整个报文转发完毕后才能对这40个缓存单元进行缓存释放。现有技术中的缓存释放机制的延迟比较大,缓存的使用效率较低。并且,针对单播报文转发时只需要使用一次就能够将所有缓存单元释放,而针对多播报文转发时需要所有缓存单元的使用次数全部达到转发次数时才能够释放缓存单元,因此造成单播报文转发和多播报文转发在缓存释放机制上的不一致,从而导致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两种控制逻辑来分别对单播转发和多播转发进行控制,使得整个交换机系统的设计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
其中,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所述缓存单元释放系统中包括一第一缓存区,待转发报文被保存于所述第一缓存区中的多个缓存单元内;
所述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具体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待转发报文被保存于所述第一缓存区中时,暂存所述待转发报文所对应的目标转发次数;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暂存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每个所述缓存单元的剩余使用次数;
更新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缓存区、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用于:
在所述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提取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并进行更新,以形成暂存于第二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所述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分别对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暂存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释放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缓存区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达到一预设的释放阈值时,所述释放单元释放所述剩余使用次数所对应的所述缓存单元。
优选的,还包括:
一配置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缓存区和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用于从所述待转发报文的头部获取对应的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并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单元。
优选的,采用一寄存器作为所述第一存储单元;
于所述寄存器中设置一缓存字段,所述缓存字段中包括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ID、所述目标转发次数以及校验ID;
则所述配置单元根据所述待转发报文的头部读取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ID以及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并写入所述寄存器中,同时生成所述校验ID。
优选的,采用一随机存储器作为所述第二存储单元;
则在所述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所述更新单元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建立关联于所述缓存单元且用于承载所述剩余使用次数的缓存项,并在所述缓存项中存入根据所述目标转发次数更新后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所述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所述更新单元于所述缓存项中对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优选的,采用一第一随机存储器作为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以及采用一第二随机存储器作为所述第二存储单元,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和所述第二随机存储器的存储区域的深度相同;
则所述配置单元根据所述待转发报文的头部读取所述目标转发次数,随后将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分别作为关联于每个所述缓存单元的初始使用次数并保存于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中;
在所述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所述更新单元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建立关联于所述缓存单元且用于承载所述剩余使用次数的缓存项,并在所述缓存项中存入根据对应的所述缓存单元的所述目标转发次数更新后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所述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所述更新单元于所述缓存项中对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方法,包括一第一缓存区,待转发报文被保存于所述第一缓存区中的多个缓存单元内;
所述缓存单元释放方法包括:
步骤S1,在所述待转发报文被保存于所述第一缓存区中时,暂存所述待转发报文所对应的目标转发次数至第一存储单元;
步骤S2,暂存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每个所述缓存单元的剩余使用次数至第二存储单元;
步骤S3,在所述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提取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并进行更新,以形成暂存于第二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所述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分别对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暂存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步骤S4,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达到一预设的释放阈值时,释放所述剩余使用次数所对应的所述缓存单元。
优选的,所述步骤S1还包括:
从所述待转发报文的头部获取对应的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并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单元。
优选的,采用一寄存器作为所述第一存储单元;
于所述寄存器中设置一缓存字段,所述缓存字段中包括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ID、所述目标转发次数以及校验ID;
则所述步骤S1,根据所述待转发报文的头部读取所述待转发报文的报文ID以及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并写入所述寄存器中,同时生成所述校验ID。
优选的,采用一随机存储器作为所述第二存储单元;
则在所述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所述步骤S3,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建立关联于所述缓存单元且用于承载所述剩余使用次数的缓存项,并在所述缓存项中存入根据所述目标转发次数更新后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所述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于所述缓存项中对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优选的,采用一第一随机存储器作为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以及采用一第二随机存储器作为所述第二存储单元,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和所述第二随机存储器的存储区域的深度相同;
则所述步骤S1,根据所述待转发报文的头部读取所述目标转发次数,随后将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分别作为关联于每个所述缓存单元的初始使用次数并保存于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中;
在所述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所述步骤S3,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建立关联于所述缓存单元且用于承载所述剩余使用次数的缓存项,并在所述缓存项中存入根据对应的所述缓存单元的所述目标转发次数更新后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所述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于所述缓存项中对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在每个缓存单元对应的报文数据完全使用完毕后即可直接释放,不仅能够明显提高缓存单元的释放效率,还能够以相同的缓存回收机制直接实现单播报文和多播报文的缓存单元的释放,降低逻辑运算的复杂程度,扩大适用范围,简化缓存单元释放的控制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配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的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的另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存储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
其中,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如图1所示,缓存单元释放系统中包括一第一缓存区,待转发报文被保存于第一缓存区中的多个缓存单元1内;
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具体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2,用于在待转发报文被保存于第一缓存区中时,暂存待转发报文所对应的目标转发次数;
第二存储单元3,用于暂存待转发报文的每个缓存单元1的剩余使用次数;
更新单元4,分别连接第一缓存区、第一存储单元2和第二存储单元3,用于:
在缓存单元1首次被使用完毕后,从第一存储单元2中提取目标转发次数并进行更新,以形成暂存于第二存储单元3中的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缓存单元1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分别对第二存储单元3中暂存的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释放单元5,分别连接第一缓存区和第二存储单元3,在第二存储单元3中的剩余使用次数达到一预设的释放阈值时,释放单元5释放剩余使用次数所对应的缓存单元1。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将待转发的报文保存至多个缓存单元1,其中一个缓存单元中的报文在每次被使用完毕后,更新单元4将会相应的更新该缓存单元对应的剩余使用次数,当更新后的剩余使用次数达到释放阈值时,释放单元5可以释放该缓存单元,使该缓存单元实现回收释放。不同现有技术中需要所有缓存单元中的报文全部使用完毕才能释放,本发明在每个缓存单元以目标转发次数使用完毕后即可直接释放,由此可见,本发明能够明显提高缓存单元的释放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单播报文的缓存单元释放时,缓存单元对应的目标使用次数为1次,而应用于多播报文的缓存单元释放时,缓存单元对应的目标使用次数为多次,由于应用在单播报文和多播报文的缓存单元的释放过程中,两种方式之间的区别仅在于目标使用次数的不同,而暂存目标更新次数,更新对应的剩余使用次数、是否达到释放条件等的过程均相同,也就是说,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针对单播报文和多播报文需要对应使用不同的缓存回收机制才能实现缓存单元的释放,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相同的缓存回收机制、相同的控制逻辑直接实现单播报文和多播报文的缓存单元的存储释放,由此可见,本发明不仅能够降低逻辑运算的复杂程度,还能够扩大适用范围,简化缓存单元释放的控制流程。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
一配置单元6,分别连接第一缓存区和第一存储单元2,用于从待转发报文的头部获取对应的目标转发次数并存储至第一存储单元2。
具体地,配置单元6连接第一缓存区和第一存储单元2,根据存储待转发报文的头部的缓存单元的地址获取待转发报文的头部,以生成对应的目标转发次数并存储至第一存储单元2,也就是说,当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应用于单播报文的缓存释放时,配置单元6将目标转发次数设置为1次并存储至第一存储单元2,而当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应用于多播报文的缓存释放时,配置单元6将目标转发次数设置为对应的多次并存储至第一存储单元2。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通过配置单元6将该报文的目标转发次数保存至第一存储单元2,在第一次使用缓存单元1后,更新单元4将根据第一存储单元2中的目标转发次数,更新第二存储单元3中对应的缓存单元1的剩余使用次数,释放单元5也是根据第二存储单元3的剩余使用次数进行释放,由此可见,在缓存单元的释放过程中,将目标转发次数预先保存至第一存储单元2,使得在实际操作中使用不同的缓存单元1时,均可通过第一存储单元2存储的目标转发次数,对第二存储单元3中对应于缓存单元1的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采用一寄存器21作为第一存储单元2;
于寄存器21中设置一缓存字段,缓存字段中包括待转发报文的报文ID、目标转发次数以及校验ID;
则配置单元6根据待转发报文的头部读取待转发报文的报文ID以及目标转发次数并写入寄存器21中,同时生成校验ID。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一随机存储器31作为第二存储单元3;
则在缓存单元1首次被使用完毕后,更新单元4在第二存储单元3中建立关联于缓存单元1且用于承载剩余使用次数的缓存项,并在缓存项中存入根据目标转发次数更新后的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缓存单元1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更新单元4于缓存项中对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具体地,采用一寄存器21作为第一存储单元2,寄存器21设置一缓存字段,缓存字段中包括待转发报文的报文ID(如图3(a)中的21A)、目标转发次数(如图3(a)中的21B)以及校验ID(如图3(a)中的21C),配置单元6根据待转发报文的头部读取待转发报文的报文ID以及目标转发次数并写入寄存器21中,同时生成校验ID。在第一次使用缓存单元1完毕后,更新单元4在随机存储器31中建立对应于该缓存单元1的缓存项,该缓存项中存入剩余使用次数,此时的剩余使用次数可为目标转发次数进行减一处理后的数值;在后续使用该缓存单元1完毕后,即第二次使用该缓存单元1、第三次使用该缓存单元1等情况时,更新单元4将对应更新随机存储器31中对应于该缓存单元1的缓存项中的剩余使用次数,更新后的剩余使用次数可为当前的剩余使用次数进行减一处理后的数值。进一步地,释放单元5在更新后的剩余使用次数达到释放阈值时,可以释放对应的缓存单元1,释放阈值可设置为0。由此可见,基于该实施方式,能够降低经济成本,缩小硬件设计面积。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采用一第一随机存储器22作为第一存储单元2,以及采用一第二随机存储器32作为第二存储单元3,第一随机存储器22和第二随机存储器32的存储区域的深度相同;
则配置单元6根据待转发报文的头部读取目标转发次数,随后将目标转发次数分别作为关联于每个缓存单元1的初始使用次数并保存于第一随机存储器22中;
在缓存单元1首次被使用完毕后,更新单元4在第二存储单元3中建立关联于缓存单元1且用于承载剩余使用次数的缓存项,并在缓存项中存入根据对应的缓存单元1的目标转发次数更新后的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缓存单元1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更新单元4于缓存项中对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具体地,第一随机存储器22作为第一存储单元2,第二随机存储器32作为第二存储单元3,配置单元6将目标转发次数分别作为关联于每个缓存单元1的初始使用次数并保存于第一随机存储器22中,也就是说,第一随机存储器22中保存所有缓存单元1的初始使用次数,对于不同的缓存单元可获取对应的初始使用次数并进行相应更新,也就是说,在第一次使用其中一个缓存单元,此处为便于表述,可记录为缓存单元1A,可以同步读取第一随机存储器22和第二随机存储器32,即更新单元4将根据第一随机存储器22中保存的缓存单元A的初始使用次数,在第二随机存储器32中建立对应于缓存单元1A的缓存项,该缓存项中存入此时的缓存单元1A的剩余使用次数;在后续使用该缓存单元1A后,即第二次使用缓存单元1A、第三次使用缓存单元1A等情况时,更新单元4将直接更新第二随机存储器32中缓存单元1A的剩余使用次数。相应的,在第一次使用与上述不同的缓存单元时,如缓存单元1B时,更新单元4根据第一随机存储器22中保存的缓存单元1B的初始使用次数,在第二随机存储器32中建立对应于缓存单元1B的缓存项,该缓存项中存入此时的缓存单元1B的剩余使用次数;在后续使用该缓存单元1B后,即第二次使用缓存单元1B、第三次使用缓存单元1B等情况时,更新单元4将更新第二随机存储器32中缓存单元1B的剩余使用次数。由此可见,基于该实施方式,能够简化结构设计,便于逻辑判断。其中,在第一次使用缓存单元完毕后,更新单元4更新的剩余使用次数可为目标转发次数进行减一处理后的数值;而在后续使用缓存单元完毕后,更新单元4更新的剩余使用次数可为当前的剩余使用次数进行减一处理后的数值。
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方法,包括一第一缓存区,待转发报文被保存于第一缓存区中的多个缓存单元内;
如图4所示,缓存单元释放方法包括:
步骤S1,在待转发报文被保存于第一缓存区中时,暂存待转发报文所对应的目标转发次数至第一存储单元;
步骤S2,暂存待转发报文的每个缓存单元的剩余使用次数至第二存储单元;
步骤S3,在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从第一存储单元中提取目标转发次数并进行更新,以形成暂存于第二存储单元中的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分别对第二存储单元中暂存的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步骤S4,在第二存储单元中的剩余使用次数达到一预设的释放阈值时,释放剩余使用次数所对应的缓存单元。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方法,通过步骤S1至步骤S4,在每个缓存单元完全使用完毕之后即可直接释放,以明显提高缓存单元的释放效率,并且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相同的缓存回收机制直接实现单播报文和多播报文的存储释放,由此可见,本发明不仅能够降低逻辑运算的复杂程度,还能够扩大适用范围,简化存储单元释放的控制流程。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还包括:
从待转发报文的头部获取对应的目标转发次数并存储至第一存储单元。
具体地,应用于单播报文的缓存释放时,可以将目标转发次数设置为1次,而应用于多播报文的缓存释放时,可以将目标转发次数设置为对应的多次。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一寄存器作为第一存储单元;
于寄存器中设置一缓存字段,缓存字段中包括待转发报文的报文ID、目标转发次数以及校验ID;
则步骤S1,根据待转发报文的头部读取待转发报文的报文ID以及目标转发次数并写入寄存器中,同时生成校验ID。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一随机存储器作为第二存储单元;
则在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步骤S3,在第二存储单元中建立关联于缓存单元且用于承载剩余使用次数的缓存项,并在缓存项中存入根据目标转发次数更新后的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于缓存项中对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具体地,采用一寄存器作为第一存储单元,采用一随机存储器作为第二存储单元,在第一次使用缓存单元完毕后,在随机存储器中建立对应于该缓存单元的缓存项,该缓存项中存入剩余使用次数,此时的剩余使用次数可为目标转发次数进行减一处理后的数值;在后续使用该缓存单元完毕后,即第二次使用该缓存单元、第三次使用该缓存单元等情况时,将对应更新随机存储器中对应于该缓存单元的剩余使用次数,更新后的剩余使用次数可为当前的剩余使用次数进行减一处理后的数值。由此可见,基于该实施方式,能够降低经济成本,缩小硬件设计面积。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一第一随机存储器作为第一存储单元,以及采用一第二随机存储器作为第二存储单元,第一随机存储器和第二随机存储器的存储区域的深度相同;
则步骤S1,根据待转发报文的头部读取目标转发次数,随后将目标转发次数分别作为关联于每个缓存单元的初始使用次数并保存于第一随机存储器中;
在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步骤S3,在第二存储单元中建立关联于缓存单元且用于承载剩余使用次数的缓存项,并在缓存项中存入根据对应的缓存单元的目标转发次数更新后的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于缓存项中对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具体地,第一随机存储器作为第一存储单元,第二随机存储器作为第二存储单元,在第一次使用缓存单元时,可以同步读取第一随机存储器和第二随机存储器,以更新第二随机存储器中的缓存单元的剩余使用次数;在后续使用该缓存单元后,将直接更新第二随机存储器中缓存单元的剩余使用次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在每个缓存单元对应的报文数据完全使用完毕后即可直接释放,不仅能够明显提高缓存单元的释放效率,还能够以相同的缓存回收机制直接实现单播报文和多播报文的缓存单元的释放,降低逻辑运算的复杂程度,扩大适用范围,简化缓存单元释放的控制流程。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单元释放系统中包括一第一缓存区,待转发长报文被保存于所述第一缓存区中的多个缓存单元内;
所述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具体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待转发长报文被保存于所述第一缓存区中时,暂存所述待转发长报文所对应的目标转发次数;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暂存所述待转发长报文的每个所述缓存单元的剩余使用次数;
更新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缓存区、所述第一存储单元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用于:
在所述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提取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并进行更新,以形成暂存于第二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所述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分别对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暂存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释放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缓存区和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达到一预设的释放阈值时,所述释放单元释放所述剩余使用次数所对应的所述缓存单元;
一配置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缓存区和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用于从所述待转发长报文的头部获取对应的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并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单元;
采用一寄存器作为所述第一存储单元;
于所述寄存器中设置一缓存字段,所述缓存字段中包括所述待转发长报文的报文ID、所述目标转发次数以及校验ID;
则所述配置单元根据所述待转发长报文的头部读取所述待转发长报文的报文ID以及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并写入所述寄存器中,同时生成所述校验ID;
采用一随机存储器作为所述第二存储单元;
则在所述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所述更新单元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建立关联于所述缓存单元且用于承载所述剩余使用次数的缓存项,并在所述缓存项中存入根据所述目标转发次数更新后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所述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所述更新单元于所述缓存项中对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第一随机存储器作为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以及采用一第二随机存储器作为所述第二存储单元,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和所述第二随机存储器的存储区域的深度相同;
则所述配置单元根据所述待转发长报文的头部读取所述目标转发次数,随后将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分别作为关联于每个所述缓存单元的初始使用次数并保存于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中;
在所述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所述更新单元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建立关联于所述缓存单元且用于承载所述剩余使用次数的缓存项,并在所述缓存项中存入根据对应的所述缓存单元的所述目标转发次数更新后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所述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所述更新单元于所述缓存项中对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3.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缓存区,待转发长报文被保存于所述第一缓存区中的多个缓存单元内;
所述缓存单元释放方法包括:
步骤S1,在所述待转发长报文被保存于所述第一缓存区中时,暂存所述待转发长报文所对应的目标转发次数至第一存储单元;
步骤S2,暂存所述待转发长报文的每个所述缓存单元的剩余使用次数至第二存储单元;
步骤S3,在所述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提取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并进行更新,以形成暂存于第二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所述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分别对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暂存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步骤S4,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达到一预设的释放阈值时,释放所述剩余使用次数所对应的所述缓存单元;
所述步骤S1还包括:
从所述待转发长报文的头部获取对应的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并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单元;
采用一寄存器作为所述第一存储单元;
于所述寄存器中设置一缓存字段,所述缓存字段中包括所述待转发长报文的报文ID、所述目标转发次数以及校验ID;
则所述步骤S1,根据所述待转发长报文的头部读取所述待转发长报文的报文ID以及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并写入所述寄存器中,同时生成所述校验ID;
采用一随机存储器作为所述第二存储单元;
则在所述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所述步骤S3,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建立关联于所述缓存单元且用于承载所述剩余使用次数的缓存项,并在所述缓存项中存入根据所述目标转发次数更新后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所述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于所述缓存项中对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存单元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第一随机存储器作为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以及采用一第二随机存储器作为所述第二存储单元,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和所述第二随机存储器的存储区域的深度相同;
则所述步骤S1,根据所述待转发长报文的头部读取所述目标转发次数,随后将所述目标转发次数分别作为关联于每个所述缓存单元的初始使用次数并保存于所述第一随机存储器中;
在所述缓存单元首次被使用完毕后,所述步骤S3,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建立关联于所述缓存单元且用于承载所述剩余使用次数的缓存项,并在所述缓存项中存入根据对应的所述缓存单元的所述目标转发次数更新后的所述剩余使用次数;以及
在所述缓存单元后续每次被使用完毕后,于所述缓存项中对所述剩余使用次数进行更新。
CN202011498942.9A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2429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8942.9A CN112242964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8942.9A CN112242964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2964A CN112242964A (zh) 2021-01-19
CN112242964B true CN112242964B (zh) 2021-06-04

Family

ID=74175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8942.9A Active CN112242964B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4296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2351A (zh) * 2002-04-17 2003-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交换芯片传输数据过程中缓存的管理和分配方法
CN102821045A (zh) * 2012-08-03 2012-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播报文复制方法及装置
CN103179050A (zh) * 2011-12-20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入队和出队管理方法及数据包处理装置
CN109660471A (zh) * 2018-12-14 2019-04-19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fpga的指针回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0992C (zh) * 2003-12-30 2007-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多播转发的方法
CN104133784B (zh) * 2014-07-24 2017-08-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缓存管理方法与装置
US20180083876A1 (en) * 2016-09-20 2018-03-22 Radisys Corporation Optimization of multi-table lookups for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2351A (zh) * 2002-04-17 2003-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太网交换芯片传输数据过程中缓存的管理和分配方法
CN103179050A (zh) * 2011-12-20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入队和出队管理方法及数据包处理装置
CN102821045A (zh) * 2012-08-03 2012-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播报文复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60471A (zh) * 2018-12-14 2019-04-19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fpga的指针回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2964A (zh) 202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5213B2 (en) IP hard disk and storage system, and data operation methods therefor
CN103731355A (zh) 避免mac地址学习时哈希冲突的方法及系统
CN109981431B (zh) 一种can总线控制器数据存储电路及数据存储方法
CN103577125A (zh) 一种应用于高端磁盘阵列的跨控制器组写镜像方法和装置
CN103248579B (zh) 基于FPGA的UDP/IPv6硬件协议栈及实现方法
EP3657744B1 (en) Message processing
JPWO2013061604A1 (ja) リング型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ノード装置およびその経路切替制御方法
US20200059827A1 (en) Message Cache Management in a Mesh Network
CN106713470A (zh) 一种分布式缓存更新方法及缓存更新系统
CN110058816A (zh) 一种基于ddr的高速多用户队列管理器及方法
CN112242964B (zh) 一种交换机中的缓存单元释放系统及方法
CN108280041A (zh) 一种内部集成电路主机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US74006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
CN112600764B (zh) 直通转发模式的调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223311A (zh) 一种队列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6055397B (zh) 队列表项维护方法与装置
WO2024021801A1 (zh) 报文转发装置及方法、通信芯片及网络设备
CN116074247B (zh) 硬件流表老化方法、软件流表老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RE39026E1 (en) Bus protocol
KR100954595B1 (ko) 다중 이더넷 링 망에서의 보호 절체 방법
CN108632148B (zh) 基于预读取方式的学习mac地址的装置及方法
CN107040455A (zh) 一种基于redis的即时消息通讯方法和系统
CN106708755A (zh) Pcie接口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8337299B (zh) Nat信息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4430310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宽带接入服务器、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4, No. 78, Keling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215159

Patentee after: Yutai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building 4, No.78, Keling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Yutai Microelectronic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