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2864B - 信号接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信号接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2864B
CN112242864B CN202011103348.5A CN202011103348A CN112242864B CN 112242864 B CN112242864 B CN 112242864B CN 202011103348 A CN202011103348 A CN 202011103348A CN 112242864 B CN112242864 B CN 1122428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diversity
signal receiving
signal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33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42864A (zh
Inventor
陈卫
龙知顺
罗伟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033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428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2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2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42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2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0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81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based on current reception conditions, e.g. switching to different antenna when signal level is below thres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2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predefined selection sche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接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信号接收系统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具有第一信号接收点以及第二信号接收点;主集接收链路,所述主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点,另一端连接主集天线;分集接收链路,所述分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点,另一端连接分集天线。通过设置多路信号接收链路,使得信号接收时长减小,进而降低接收信号过程中信号被干扰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信号接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接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手机、平板及个人数字助理等移动终端因其携带便携性逐渐被用户所青睐,用户可将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内的信号接收系统实现GPS信号、LTE信号等的信号接收。
相关技术中,以接收GPS信号的GPS信号接收系统为例,现有的GPS信号接收系统接收信号的时间较长,且由于接收时间长,因此在接收信号的过程中也易被其他因素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系统方法,可以减少接收信号的时长,并且也可减小接收信号过程中信号被干扰的可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具有第一信号接收点以及第二信号接收点;
主集接收链路,所述主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点,另一端连接主集天线;
分集接收链路,所述分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点,另一端连接分集天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主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一放大器,在所述分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二放大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主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设置在所述主集天线与所述第一放大器之间;
在所述分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二滤波器设置在所述分集天线与所述第二放大器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主集接收链路上还设置有第三滤波器,所述第三滤波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点与所述第一放大器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主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四滤波器,所述第四滤波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点与所述第一放大器之间;
在所述分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五滤波器,所述第五滤波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点与所述第二放大器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分集接收链路上还设置有第六滤波器,所述第六滤波器设置在所述分集天线与所述第二放大器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应用于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系统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具有第一信号接收点以及第二信号接收点;主集接收链路,所述主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点,另一端连接主集天线;分集接收链路,所述分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点,另一端连接分集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将主集信号及分集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芯片;
利用所述控制芯片确定当前信号质量是否满足预设通信条件;
若所述控制芯片确定当前信号质量不满足预设通信条件,则控制所述控制芯片切换当前接收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所述控制芯片切换当前接收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将接收模式切换为原始接收模式,并利用所述控制芯片确定在所述原始接收模式中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预设通信条件;
若所述控制芯片确定在所述原始接收模式中的信号质量不满足预设通信条件,则禁止切换为所述原始接收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信号接收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系统,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具有第一信号接收点以及第二信号接收点;主集接收链路,所述主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点,另一端连接主集天线;分集接收链路,所述分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点,另一端连接分集天线。通过设置多路信号接收链路,使得信号接收时长减小,进而降低接收信号过程中信号被干扰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系统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系统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系统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系统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系统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信号接收系统的信号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系统及移动终端,以下将对信号接收系统及移动终端进行详细说明。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或智能腕表等设备。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与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00,包括:充电接口10、电路板20、壳体组件30、显示屏40以及信号接收系统50。
其中,充电接口10由对所述壳体组件30进行开孔得到,以使外部充电线可连接本移动终端100,并对移动终端100进行充电。电路板20以及信号接收系统50设置在该壳体组件30内部,且电路板20与信号接收系统50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或发送信号指令至信号接收系统50。其中,电路板2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可以设置在电路板20上,电路板20上还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接口)、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陀螺仪、微动组件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4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20。
其中,显示屏40可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显示屏4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系统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该信号接收系统50包括:
控制芯片11,所述控制芯片11具有第一信号接收点111以及第二信号接收点112;
主集接收链路,所述主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点111,另一端连接主集天线121;
分集接收链路,所述分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点112,另一端连接分集天线131。
其中,主集接收链路以及分集接收链路用于接收由其他移动终端或基站发送的信号,将电磁波转换为电信号进而传输至控制芯片11。
具体的,控制芯片11具有第一信号接收点111以及第二信号接收点112,因此控制芯片11可通过两信号接收点分别连接两条信号接收链路,控制芯片11可通过比对、交叉复用等方式将接收到的信号用于各种计算。以GPS信号为例,可通过接收到的GPS信号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所处位置,也即定位计算。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控制芯片11连接有主集接收链路以及分集接收链路,因此由主集接收链路及分集接收链路的接收信号的方式可以将信号接收系统的工作方式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分集模式,在分集模式中,主集接收链路与分集接收链路接收的信号相同,两接收链路同时接收,接收到的信号能量为单路的2倍,也即信号的接收能力提高1倍。第二类为MIMO模式,在MIMO模式中,主集接收链路与分集借楼链路接收的信号不同,相对于分集模式来说,在相同的时间内,MIMO模式接收信号的速度为分集模式的两倍,加快了信号接收速度。但分集模式接收信号时抗干扰能力高于MIMO模式。因此可设定一些切换条件,用来对两工作模式进行切换。
例如:在信号接收系统刚刚启动时,需要下载大量星历信息,这时采用MIMO模式,可以快速完成信息下载,快速进行定位完成定位后,需要对位置持续定位和更新,需要持续接收卫星信号,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也容易受到干扰,这时使用分集模式,即使在一些弱信号环境下,也能收到足够信号完成定位,接收机灵敏度高。又比如在某一通讯时刻,控制芯片根据当前通讯质量,比如误码和干扰信号突然增加,将通讯从MIMO模式切换为分集模式,以降低干扰。
又比如当前工作在分集模式,干扰情况稳定,则短暂切换为MIMO模式查看干扰情况是否可接受,如果可接受则切换为MIMO模式,快速完成信息传输,减少定位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系统,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具有第一信号接收点以及第二信号接收点;主集接收链路,所述主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点,另一端连接主集天线;分集接收链路,所述分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点,另一端连接分集天线。通过设置多路信号接收链路,使得信号接收时长减小,进而降低接收信号过程中信号被干扰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主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一放大器122,在所述分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二放大器132。
其中,为了提高主集天线以及分集天线接收信号的能力,提高信号接收系统的接收灵敏度,可通过在主集接收链路以及分集接收链路上均设置放大器的方式,从而放大由主集天线以及分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该放大器可以为低噪声放大器(LNA)。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系统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在所述主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一滤波器123,所述第一滤波器123设置在所述主集天线121与所述第一放大器122之间;
在所述分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二滤波器133,所述第二滤波器133设置在所述分集天线131与所述第二放大器132之间。
其中,为了提高主集接收链路以及分集接收链路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可在主集接收链路以及分集接收链路中分别设置第一滤波器123,第二滤波器133。从而通过第一滤波器123滤除主集接收链路上指定通讯频带之外的其他信号(干扰信号),通过第二滤波器133滤除分集接收链路上指定通讯频带之外的其他信号(干扰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系统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在所述主集接收链路上还设置有第三滤波器124,所述第三滤波器124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点111与所述第一放大器122之间。
其中,图5与图4的区别在于,图5在主集接收链路上第一信号接收点111与第一放大器122之间设置有第三滤波器124。该第三滤波器124用于对经第一放大器122放大后的信号进行二次滤波,进一步滤除干扰信号,提高主集接收链路接收信号时的抗干扰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系统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在所述主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四滤波器125,所述第四滤波器125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点111与所述第一放大器122之间;
在所述分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五滤波器134,所述第五滤波器134设置在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点112与所述第二放大器132之间。
其中,图6与图4的区别在于,图4中主集接收链路以及分集接收链路上的滤波器设置在接收天线(主集天线121以及分集天线131)与放大器(第一放大器122以及第二放大器132)之间,图4中的滤波器用于滤除未经放大器放大的接收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图6中主集接收链路以及分集接收链路上的滤波器设置在小信号接收点(第一信号接收点111以及第二信号接收点112)与放大器(第一放大器122以及第二放大器132)之间,图6中的滤波器用于滤除经放大器放大后的接收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可以理解,将滤波器设置在信号接收点与放大器之间的目的在于: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干扰信号更易被滤波器滤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系统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在所述分集接收链路上还设置有第六滤波器135,所述第六滤波器135设置在所述分集天线131与所述第二放大器132之间。
其中,图7与图6的区别在于,图7在分集接收链路上分集天线131与第二放大器132之间设置有第六滤波器135。该第六滤波器135用于对未经第二放大器132放大的信号进行滤波,并通过第五滤波器134进行二次滤波,进一步滤除干扰信号,提高分集接收链路接收信号时的抗干扰能力。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如上述的信号接收系统的信号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信号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101、将主集信号及分集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芯片。
其中,当需要接收信号时,控制主集接收链路以及分集接收链路分别通过主集天线,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主集信号以及分集信号传输至控制芯片。
步骤102、利用所述控制芯片确定当前信号质量是否满足预设通信条件。
其中,由于信号接收系统的工作模式分为分集模式以及MIMO模式,因此需要根据接收到的主集信号以及分集信号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后信号,并判断合并后信号是否满足预设通信条件。
例如:在信号接收系统刚刚启动时,需要下载大量星历信息,这时采用MIMO模式,可以快速完成信息下载,快速进行定位完成定位后,需要对位置持续定位和更新,需要持续接收卫星信号,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也容易受到干扰,这时使用分集模式,即使在一些弱信号环境下,也能收到足够信号完成定位,接收机灵敏度高。又比如在某一通讯时刻,控制芯片根据当前通讯质量,比如误码和干扰信号突然增加,将通讯从MIMO模式切换为分集模式,以降低干扰。
步骤103、若所述控制芯片确定当前信号质量不满足预设通信条件,则控制所述控制芯片切换当前接收模式。
其中,若确定当前信号质量不满足预设通信条件,则切换工作模式,也即控制控制芯片切换当前接收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所述控制芯片切换当前接收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1)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将接收模式切换为原始接收模式,并利用所述控制芯片确定在所述原始接收模式中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预设通信条件;
(2)若所述控制芯片确定在所述原始接收模式中的信号质量不满足预设通信条件,则禁止切换为所述原始接收模式。
其中,由于MIMO模式的接收速率快,因此本申请预先设定MIMO模式为原始工作模式,当在步骤103中将MIMO模式切换为分集模式后,可间隔预设时间切换回MIMO模式,并确定当前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MIMO模式,若不满足,则继续使用分集模式。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多条指令,其中,所述指令适合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所述的放电控制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具有第一信号接收点以及第二信号接收点,且所述控制芯片用于控制切换分集模式以及MIMO模式;
主集接收链路,所述主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点,另一端连接主集天线;
分集接收链路,所述分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点,另一端连接分集天线,在分集模式中,主集接收链路与分集接收链路接收的信号相同,两接收链路同时接收,在MIMO模式中,主集接收链路与分集接收链路接收的信号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一放大器,在所述分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二放大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设置在所述主集天线与所述第一放大器之间;
在所述分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二滤波器设置在所述分集天线与所述第二放大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集接收链路上还设置有第三滤波器,所述第三滤波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点与所述第一放大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四滤波器,所述第四滤波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点与所述第一放大器之间;
在所述分集接收链路上设置有第五滤波器,所述第五滤波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点与所述第二放大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集接收链路上还设置有第六滤波器,所述第六滤波器设置在所述分集天线与所述第二放大器之间。
7.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应用于信号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系统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具有第一信号接收点以及第二信号接收点,且所述控制芯片用于控制切换分集模式以及MIMO模式;主集接收链路,所述主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点,另一端连接主集天线;分集接收链路,所述分集接收链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点,另一端连接分集天线,在分集模式中,主集接收链路与分集接收链路接收的信号相同,两接收链路同时接收,在MIMO模式中,主集接收链路与分集接收链路接收的信号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将主集信号及分集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芯片;
利用所述控制芯片确定当前信号质量是否满足预设通信条件;
若所述控制芯片确定当前信号质量不满足预设通信条件,则控制所述控制芯片切换当前接收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控制芯片切换当前接收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将接收模式切换为原始接收模式,并利用所述控制芯片确定在所述原始接收模式中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预设通信条件;
若所述控制芯片确定在所述原始接收模式中的信号质量不满足预设通信条件,则禁止切换为所述原始接收模式。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7及8任一项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信号接收系统。
CN202011103348.5A 2020-10-15 2020-10-15 信号接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12242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3348.5A CN112242864B (zh) 2020-10-15 2020-10-15 信号接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3348.5A CN112242864B (zh) 2020-10-15 2020-10-15 信号接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2864A CN112242864A (zh) 2021-01-19
CN112242864B true CN112242864B (zh) 2023-03-10

Family

ID=74168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3348.5A Active CN112242864B (zh) 2020-10-15 2020-10-15 信号接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4286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1371A (zh) * 2015-07-31 2017-02-15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终端接收信号的方法
CN107275780A (zh) * 2017-05-04 2017-10-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对终端天线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的方法
WO2017219516A1 (zh) * 2016-06-21 2017-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以及装置、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640B (zh) * 2016-08-12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切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1371A (zh) * 2015-07-31 2017-02-15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终端接收信号的方法
WO2017219516A1 (zh) * 2016-06-21 2017-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以及装置、移动终端
CN107275780A (zh) * 2017-05-04 2017-10-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对终端天线的工作状态进行切换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2864A (zh) 202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1356B2 (en) Radio frequency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tenna switching,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07454214B (zh) 终端设备的天线结构、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40128007A1 (en) Mobile device and tunable antenna therein
EP12010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avoid interference between co-locate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N108462522B (zh) 天线控制方法、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90223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5721716A (zh) 降低辐射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494464B (zh) 天线控制方法、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77289B (zh) 电子装置
CN105490002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721002A (zh) 一种终端滤波方法、系统、装置和可滤波终端
CN108832944B (zh) 功率补偿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00104665A (ko) Dual sim 동작을 동시에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2242864B (zh) 信号接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152649B (zh) 射频电路、终端设备、信号传输方法及存储介质
EP4072029A1 (en) Radio frequenc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5122657A (ja) 携帯端末
CN110212939B (zh) 一种gnss芯片的前处理模块及终端设备
EP3761444A1 (en) Terminal device
KR100717921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의 알에프 캘리브레이션 수행 장치 및방법
CN115378455B (zh) 射频前端模组、射频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5117598B (zh) 一种天线模组和终端设备
CN215934903U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12886987B (zh)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1123655U (zh) 智能手表精准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