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25738B - 作为tlr8激动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作为tlr8激动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25738B
CN112225738B CN202011505228.8A CN202011505228A CN112225738B CN 112225738 B CN112225738 B CN 112225738B CN 202011505228 A CN202011505228 A CN 202011505228A CN 112225738 B CN112225738 B CN 1122257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action
synthesis
mmol
substitu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52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25738A (zh
Inventor
王永广
常俊美
贾冰洁
苏小庭
戴信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kaiyuan Pharmaceut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kaiyuan Pharmaceut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kaiyuan Pharmaceut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kaiyuan Pharmaceut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052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257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25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25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25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257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7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20Antivirals for DNA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2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leukemi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ir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nc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作为TLR8激动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化合物是具有式Ⅰ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Figure 131432DEST_PATH_IMAGE001
;式中,R1代表苯并[d][1,3]二氧戊烷‑5‑基、取代的苯基、不取代的苯基、取代的芳杂环基或不取代的芳杂环基;R2代表氢、取代的C1‑C6烷基或不取代的C1‑C6烷基;R3代表氢、取代的C1‑C6烷基或不取代的C1‑C6烷基;R2与R3相同或不同。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特异性高、副作用低,能够作为药物组合物的主要成分,通过激活TLR8活性,提高免疫系统能力,可以有效治疗、缓解和/或预防由于免疫机制所引起的各种相关疾病,例如癌症和病毒性感染等。

Description

作为TLR8激动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作为TLR8激动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Toll样受体(TLR)家族是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重要蛋白家族,参与固有免疫应答并促进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发展,其主要表达于免疫细胞,目前,在人体有超过10个TLRs被发现,其中TLR1/2/4/5/6位于细胞膜上,TLR3/7/8/9则位于内涵体中,主要功能是识别来自病原体细胞内的外源性核酸类物质。
TLR7/8/9被认为是抗癌和抗病毒免疫疗法的新靶点,例如TLR7活化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对病毒性感染产生应答,诱导高水平的干扰素α,并诱导主要细胞对内源性病毒抗原的适应性T细胞应答。TLR8表达更广泛,调节性T细胞(Tregs)具有强有力的免疫应答抑制能力,是有效的癌症免疫治疗的主要障碍,TLR8信号通路被证明是逆转Tregs细胞抑制功能导致肿瘤被抑制所必要且充分的条件,同时研究也表明,TLR8激动剂不仅可以通过单独治疗起作用,还可以通过增强宿主免疫应答来提高多种化疗及靶向抗癌药物的疗效。
因此,TLR8是目前免疫疗法一个比较热门的靶点,迫切需要确定一种能够作为TLR8激动剂的新的化合物,制备该化合物对研究肿瘤或病毒药物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作为TLR8激动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其用途,该化合物特异性高、副作用低,能够作为药物组合物的主要成分,通过激活TLR8活性,提高免疫系统能力,可以有效治疗、缓解和/或预防由于免疫机制所引起的各种相关疾病,例如癌症、病毒性感染等,对研究肿瘤或病毒药物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Figure 518368DEST_PATH_IMAGE001
式中,R1代表苯并[d][1,3]二氧戊烷-5-基、取代的苯基、不取代的苯基、取代的芳杂环基或不取代的芳杂环基;
R2代表氢、取代的C1-C6烷基或不取代的C1-C6烷基;
R3代表氢、取代的C1-C6烷基或不取代的C1-C6烷基;
R2与R3相同或不同;
其中,当所述R2代表取代的C1-C6烷基时,取代基为羟基、甲基、甲氧基、二甲基氨基或乙基;
当所述R3代表取代的C1-C6烷基时,取代基为羟基、甲基、甲氧基、二甲基氨基或乙基。
需要说明的是:(1)“苯基”是指以苯环为官能团的基团。(2)“芳基”是指具有完全共轭的π电子系统的全碳单环或稠环多环 (亦即,共享相邻碳原子对的环)基团。如果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至少含有一个杂原子就是芳杂环基。(3)“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那些保留母体化合物的生物有效性及特性的盐。该盐包括:酸加成盐,其是通过母体化合物的游离碱与无机酸或与有机酸的 反应而获得的;所述无机酸诸如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硝酸、磷酸、硫酸及高氯酸等;所述有机酸诸如乙酸、草酸、(D)或(L)苹果酸、马来酸、甲烷磺酸、乙烷磺酸、对甲苯磺酸、水杨酸、酒石酸、苯磺酸、苯甲酸、樟脑磺酸、柠檬酸、富马酸、葡萄糖酸、谷氨酸、 羟乙磺酸、乳酸、马来酸、扁桃酸、黏液酸、双羟萘酸、泛酸、琥珀酸、酒石酸或丙二酸等;优选为盐酸或(L)-苹果酸;或者当母体化合物中存在的酸质子被置换为金属离子或与有机碱配位时,形成盐,所述金属离子例如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或铝离子;所述有机碱诸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缓血酸胺、N-甲基葡糖胺及类似物。
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特异性高、副作用低,能够作为药物组合物的主要成分,通过激活TLR8活性,提高免疫系统能力,可以有效治疗、缓解和/或预防由于免疫机制所引起的各种相关疾病,例如癌症、病毒性感染等。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Figure 763404DEST_PATH_IMAGE002
中间体III的合成:
化合物II与脲于碱存在的第一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III;
中间体IV的合成:
中间体III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第二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IV;
中间体VI的合成:
中间体IV与化合物V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碱存在的第三反应溶剂中加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VI;
中间体VII的合成:
中间体VI与氧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第四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VII;
中间体VIII的合成:
中间体VII与氯代试剂于碱存在的第五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VIII;
化合物I的合成:
中间体VIII与化合物Ⅸ于碱存在的第六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I。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以化合物II与脲为起始原料,通过合成中间体III、中间体IV、中间体VI、中间体VII和中间体VIII,最终得到化合物I。在合成中间体III时,化合物II与脲于碱存在的第一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在合成中间体IV时,中间体III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第二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在合成中间体VI时,中间体IV与化合物V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碱存在的第三反应溶剂中加热进行反应;在合成中间体VII时,中间体VI与氧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第四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在合成中间体VIII时,中间体VII与氯代试剂于碱存在的第五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在合成化合物I时,中间体VIII与化合物Ⅸ于碱存在的第六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该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操作方便,设备条件要求不高,极易实现,且后处理简单,收率高,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选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并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需要说明的是,(1)“药物组合物”是指一种或多种本文中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与其它化学成分(诸如生理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及赋形剂)的混合物。药物组合物的目的旨在促进化合物给予生物。(2)“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对生物不产生明显刺激且不会消除所给予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特性的载体,例如:稀释剂,如水等;填充剂,如淀粉、蔗糖等;粘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湿润剂,如甘油;崩解剂,如琼脂、碳酸钙和碳酸氢钠;吸收促进剂,如季铵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吸附载体,如高岭土和皂粘土;润滑剂,如滑石粉、硬 脂酸钙和硬脂酸镁和聚乙二醇等。另外,还可以在上述药物组合物中加入其它辅料,如香味剂和甜味剂等。(3)“治疗有效量”是指足以实现预期应用的本发明所述化合物的量。治疗有效量可以取决于以下因素而改变:预期应用(体外或者体内),或者所治疗的受试者和疾病病症,如受试者的重量和年龄、疾病病症的严重性和给药方式等,其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地确定。具体剂量将取决于以下因素而改变:所选择的特定化合物、所述依据的给药方案、是否与其它化合物组合给药、给药的时间安排、所给药的组织和所承载的物理递送系统。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LR8激动剂,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选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并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需要说明的是,“激动剂”也称兴奋剂,是指能增强另一种分子活性、促进某种反应的一类分子。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TLR8激动剂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肿瘤和/或病毒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生化试剂;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材料、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获得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获得;所述实验试剂用量,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实验操作中试剂用量;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Figure 277562DEST_PATH_IMAGE001
式中,R1代表苯并[d][1,3]二氧戊烷-5-基、取代的苯基、不取代的苯基、取代的芳杂环基或不取代的芳杂环基;
R2代表氢、取代的C1-C6烷基或不取代的C1-C6烷基;
R3代表氢、取代的C1-C6烷基或不取代的C1-C6烷基;
R2与R3相同或不同;
其中,当所述R2代表取代的C1-C6烷基时,取代基为羟基、甲基、甲氧基、二甲基氨基或乙基;
当所述R3代表取代的C1-C6烷基时,取代基为羟基、甲基、甲氧基、二甲基氨基或乙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化合物特异性高、副作用低,能够作为药物组合物的主要成分,通过激活TLR8活性,提高免疫系统能力,可以有效治疗、缓解和/或预防由于免疫机制所引起的各种相关疾病,例如癌症、病毒性感染等。
进一步地,当所述R1代表取代的苯基时,取代基为氟、氯、溴、甲氧基、甲基或乙基。
进一步地,当所述R1代表取代的芳杂环基时,取代基为氟、氯、溴、甲氧基、甲基或乙基。
进一步地,当所述R2代表取代的C1-C6烷基时,所述R2选自下述结构之一:
Figure 16979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300193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450552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186427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385327DEST_PATH_IMAGE007
进一步地,当所述R3代表取代的C1-C6烷基时,所述R3选自下述结构之一:
Figure 54206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362084DEST_PATH_IMAGE008
Figure 116413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915742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439127DEST_PATH_IMAGE007
进一步地,所述R1选自下述结构之一:
Figure 868971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189225DEST_PATH_IMAGE011
Figure 464349DEST_PATH_IMAGE012
Figure 170137DEST_PATH_IMAGE013
进一步地,所述
Figure 505303DEST_PATH_IMAGE014
选自下述结构之一:
Figure 234225DEST_PATH_IMAGE015
Figure 624624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122601DEST_PATH_IMAGE017
Figure 35193DEST_PATH_IMAGE018
Figure 454673DEST_PATH_IMAGE019
进一步地,式Ⅰ所示结构可以为但不限于下述结构:
Figure 602758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548717DEST_PATH_IMAGE021
Figure 960107DEST_PATH_IMAGE022
1 2 3
Figure 73792DEST_PATH_IMAGE023
Figure 697672DEST_PATH_IMAGE024
Figure 763717DEST_PATH_IMAGE025
4 5 6
Figure 142745DEST_PATH_IMAGE026
Figure 536818DEST_PATH_IMAGE027
Figure 105333DEST_PATH_IMAGE028
7 8 9
Figure 635672DEST_PATH_IMAGE029
Figure 513498DEST_PATH_IMAGE030
Figure 129287DEST_PATH_IMAGE031
10 11 12
Figure 29DEST_PATH_IMAGE032
Figure 650453DEST_PATH_IMAGE033
Figure 105705DEST_PATH_IMAGE034
13 14 15
Figure 599003DEST_PATH_IMAGE035
Figure 368376DEST_PATH_IMAGE036
Figure 14252DEST_PATH_IMAGE037
16 17 18
Figure 843668DEST_PATH_IMAGE038
Figure 496366DEST_PATH_IMAGE039
19 20。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Figure 459643DEST_PATH_IMAGE040
(1)中间体III的合成:化合物II与脲于碱存在的第一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III。
(2)中间体IV的合成:中间体III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第二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IV。
(3)中间体VI的合成:中间体IV与化合物V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碱存在的第三反应溶剂中加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VI。
(4)中间体VII的合成:中间体VI与氧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第四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VII。
(5)中间体VIII的合成:中间体VII与氯代试剂于碱存在的第五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VIII。
(6)化合物I的合成:中间体VIII与化合物Ⅸ于碱存在的第六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I。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以化合物II与脲为起始原料,通过合成中间体III、中间体IV、中间体VI、中间体VII和中间体VIII,最终得到化合物I。在合成中间体III时,化合物II与脲于碱存在的第一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在合成中间体IV时,中间体III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第二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在合成中间体VI时,中间体IV与化合物V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碱存在的第三反应溶剂中加热进行反应;在合成中间体VII时,中间体VI与氧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第四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在合成中间体VIII时,中间体VII与氯代试剂于碱存在的第五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在合成化合物I时,中间体VIII与化合物Ⅸ于碱存在的第六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该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操作方便,设备条件要求不高,极易实现,且后处理简单,收率高,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碱包括甲醇钠、乙醇钠、氢化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第一反应溶剂包括甲醇、乙醇、叔丁醇、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0℃~80℃,例如反应温度可以为0℃、10℃、20℃、30℃、40℃、50℃、60℃、70℃或80℃等。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包括钯碳、兰尼镍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第二反应溶剂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0℃~80℃,例如反应温度可以为0℃、10℃、20℃、30℃、40℃、50℃、60℃、70℃或80℃等。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催化剂包括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II)、四(三苯基膦)钯、双(二亚芐基丙酮)钯、醋酸钯、[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中的至少一种,在上述催化剂作用下,均可以实现较快地合成中间体VI。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碱包括碳酸钾、碳酸铯、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磷酸钾、醋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第三反应溶剂包括甲苯、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30℃~120℃,例如反应温度可以为30℃、40℃、50℃、60℃、70℃、80℃、90℃、100℃、110℃或120℃等。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所述氧化剂为高碘酸钠。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所述催化剂为水合三氯化钌。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所述第四反应溶剂包括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反应温度为20℃~80℃,例如反应温度可以为20℃、30℃、40℃、50℃、60℃、70℃或80℃等。
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所述氯代试剂包括三氯氧磷、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所述碱包括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吗啉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所述第五反应溶剂包括甲苯、乙腈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反应温度为20℃~120℃,例如反应温度可以为20℃、30℃、40℃、50℃、60℃、70℃、80℃、90℃、100℃、110℃或120℃等。
进一步地,在步骤(6)中,所述碱包括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吗啉、吡啶、碳酸钾、碳酸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6)中,所述第六反应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吡啶、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6)中,反应温度为20~100℃,例如反应温度可以为20℃、30℃、40℃、50℃、60℃、70℃、80℃、90℃或100℃等。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选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并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实施例的药物组合物可通过将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盐与适宜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合而制备,例如可配制成固态、半固态、液态或气态制剂,如片剂、丸剂、胶囊剂、粉剂、颗粒剂、膏剂、乳剂、悬浮剂、溶液剂、栓剂、注射剂、吸入剂、凝胶剂、微球及气溶胶等。
给予本发明实施例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物组合物的典型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口服、直肠、透黏膜、经肠给药,或者局部、经皮、吸入、肠胃外、舌下、阴道内、鼻内、眼内、腹膜内、肌内、皮下、静脉内给药。
本发明实施例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本领域众所周知的方法制造,如常规的混合法、溶解法、制粒法、制糖衣药丸法、磨细法、乳化法、冷冻干燥法等等。
对于口服给药,可以通过将活性化合物与本领域熟知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来配制该药物组合物。这些载体能使本发明的化合物被配制成片剂、丸剂、锭剂、糖衣剂、胶囊剂、液体、凝胶剂、浆剂、悬浮剂等,用于对患者的口服给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LR8激动剂,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选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并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对称中心;该化合物因此可以个别(R)-立体异构体或(S)-立体异构体形式制备或以其混合物形式制备。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的特定化合物的描述或名称意欲包括个别对映异构体与其外消旋混合物或其它混合物。 用于测定立体化学构型及分离立体异构体的方法在本领域中是熟知的(参见"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的第4章中的论述,第4版,J. March,John Wiley及Sons,New York,1992)。因此,本发明亦涵盖具有激活TLR8活性的任何立体异构形式、其相应对映异构体(d-异构体及l-异构体或(+)异构体及(-)异构体)及其非对映异构体及其混合物且不限于任一种立体异构形式。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TLR8激动剂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肿瘤和/或病毒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肿瘤选自皮肤癌、膀胱癌、卵巢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肺癌、骨癌、脑癌、直肠癌、食管癌、舌癌、肾癌、宫颈癌、子宫体癌、子宫内膜癌、睾丸癌、泌尿癌、黑素癌、星型细胞癌、脑膜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肝细胞癌、支气管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多发性骨髓瘤、基底细胞瘤、精原细胞瘤、软骨肉瘤、肌肉瘤、纤维肉瘤。
进一步地,所述病毒性疾病选自甲肝、乙肝、丙肝。
本发明先后进行过多次试验,现举一部分试验结果作为参考对发明进行进
一步详细描述,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R)-2-氨基-7-(3-氟苯基)-4-((1-羟基-2-甲基己烷-2-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819080DEST_PATH_IMAGE041
中间体1c的合成:
将化合物1a(297.1g,1000.0mmol)、化合物1b(60.0g,1000.0mmol)、甲醇钠(MeONa,216.0g,4000.0mmol)溶于甲醇(MeOH,3000ml)中,于25℃搅拌反应10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减压浓缩除去甲醇,加水(50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100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得到淡黄色固体,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重结晶得到208.3g的中间体1c,收率为81.3%,中间体1c为白色固体。
中间体1d的合成:
将上述得到的中间体1c(208g,812.2mmol)、10%钯碳(含水为50%~60%)(20.0g)溶于甲醇(MeOH,1000ml),用氢气置换2次后于25℃氢化反应8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过滤,滤液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13.2g的中间体1d,收率为83.9%,中间体1d为类白色固体。
中间体1f的合成:
将中间体1d(16.6g,100.0mmol)、化合物1e(17.4g,100.0mmol)、Pd(dppf)2Cl2([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3.7g,5.0mmol)、K2CO3(27.6g,200.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0ml),升温至80℃搅拌反应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用稀盐酸调pH至5-6,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20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过滤,滤液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7.6g的中间体1f,收率为67.7%,中间体1f为类白色固体。
中间体1g的合成:
将中间体1f(17.0g,65.4mmol)、水合三氯化钌(RuCl3,1.5g,6.5mmol)、高碘酸钠(NaIO4,28.0g,130.8mmol)溶于乙酸乙酯(EtOAc,200ml)和纯化水(200ml)中,于25℃搅拌反应1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静置、分层,得到有机层1和水层,水层用乙酸乙酯(200ml)萃取,得到有机层2,合并有机层1和有机层2,有机层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4.4g的中间体1g,收率为80.4%,中间体1g为类白色固体。
中间体1h的合成:
将中间体1g(14.0g,51.1mmol)、N,N-二异丙基乙胺(DIEA,13.2g,102.2mmol)溶于甲苯(Toluene,100ml)中,于25℃下加入三氯氧磷(POCl3,31.1g,204.4mmol),升温至8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100ml)淬灭反应,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1.3g的中间体1h,收率为75.7%,中间体1h为淡黄色油状液体。
化合物1的合成:
将中间体1h(292mg,1.0mmol)、化合物1i(131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67mg的化合物1,收率为43.0%,ESI(+) m/z=388.2,化合物1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2
2-氨基-7-(3-氟苯基)-4-((1,3-二甲氧基丙烷-2-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461808DEST_PATH_IMAGE042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中间体1d、中间体1f、中间体1g和中间体1h的合成。
化合物2的合成:
将中间体1h(292mg,1.0mmol)、化合物2a(119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95mg的化合物2,收率为52.0%,ESI(+) m/z=376.2,化合物2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3
2-氨基-7-(3-氟苯基)-4-((1-(二甲基氨基)-3-甲氧基丙烷-2-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273906DEST_PATH_IMAGE043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中间体1d、中间体1f、中间体1g和中间体1h的合成。
化合物3的合成:
将中间体1h(292mg,1.0mmol)、化合物3a(132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08mg的化合物3,收率为53.6%,ESI(+) m/z=389.2,化合物3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4
2-氨基-7-(3-氟苯基)-4-((1-(二甲基氨基)- 5-甲氧基戊烷-3-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712977DEST_PATH_IMAGE044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中间体1d、中间体1f、中间体1g和中间体1h的合成。
化合物4的合成:
将中间体1h(292mg,1.0mmol)、化合物4a(160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88mg的化合物4,收率为45.2%,ESI(+) m/z=417.2,化合物4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5
2-氨基-7-(3-氟苯基)-4-((1-羟基-5-甲氧基戊烷-3-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723659DEST_PATH_IMAGE045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中间体1d、中间体1f、中间体1g和中间体1h的合成。
化合物5的合成:
将中间体1h(292mg,1.0mmol)、化合物5a(133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12mg的化合物5,收率为54.5%,ESI(+) m/z=390.2,化合物5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6
2-氨基-7-(3-氟-4-甲氧基苯基)-4-((1-羟基-2-甲基己烷-2-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488352DEST_PATH_IMAGE046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
中间体6b的合成:
将中间体1d(16.6g,100.0mmol)、化合物6a(20.5g,100.0mmol)、Pd(dppf)2Cl2([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3.7g,5.0mmol)、K2CO3(27.6g,200.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0ml),升温至80℃搅拌反应8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用稀盐酸调pH至5-6,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20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过滤、滤液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9.0g的中间体6b,收率为65.5%,中间体6b为类白色固体。
中间体6c的合成:
将中间体6b(19.0g,65.5mmol)、水合三氯化钌(RuCl3,1.5g,6.5mmol)、高碘酸钠(NaIO4,28.0g,130.8mmol)溶于乙酸乙酯(EtOAc,200ml)和纯化水(200ml)中,于25℃下搅拌反应1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静置、分层,得到有机层1和水层,水层用乙酸乙酯(200ml)提取,得到有机层2,将有机层1和有机层2合并,有机层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5.3g的中间体6c,收率为76.8%,中间体6c为类白色固体。
中间体6d的合成:
将中间体6c(15.0g,49.3mmol)、N,N-二异丙基乙胺(DIEA,12.7g,98.7mmol)溶于甲苯(Toluene,100ml)中,于25℃下加入三氯氧磷(POCl3,30.0g,197.4mmol),升温至8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100ml)淬灭反应,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9.8g的中间体6d,收率为61.8%,中间体6d为淡黄色油状液体。
化合物6的合成:
将中间体6d(322mg,1.0mmol)、化合物1i(131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30mg的化合物6,收率为55.2%,ESI(+) m/z=418.2,化合物6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7
2-氨基-7-(3-氟-4-甲氧基苯基)-4-((1,3-二甲氧基丙烷-2-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584484DEST_PATH_IMAGE047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按照实施例6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6b、中间体6c、和中间体6d的合成。
化合物7的合成:
将中间体6d(322mg,1.0mmol)、化合物2a(119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55mg的化合物7,收率为63.0%,ESI(+) m/z=406.2,化合物7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8
2-氨基-7-(3-氟-4-甲氧基苯基)-4-((1-(二甲基氨基)-3-甲氧基丙烷-2-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296088DEST_PATH_IMAGE048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按照实施例6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6b、中间体6c、和中间体6d的合成。
化合物8的合成:
将中间体6d(322mg,1.0mmol)、化合物3a(132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62mg的化合物8,收率为62.7%,ESI(+) m/z=419.2,化合物8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9
2-氨基-7-(3-氟-4-甲氧基苯基)-4-((1-(二甲基氨基)-5-甲氧基戊烷-3-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974326DEST_PATH_IMAGE049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按照实施例6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6b、中间体6c、和中间体6d的合成。
化合物9的合成:
将中间体6d(322mg,1.0mmol)、化合物4a(160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25mg的化合物9,收率为50.4%,ESI(+) m/z=447.2,化合物9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10
2-氨基-7-(3-氟-4-甲氧基苯基)-4-((1-羟基-5-甲氧基戊烷-3-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113183DEST_PATH_IMAGE050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按照实施例6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6b、中间体6c、和中间体6d的合成。
化合物10的合成:
将中间体6d(322mg,1.0mmol)、化合物5a(133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18mg的化合物10,收率为52.0%,ESI(+) m/z=420.2,化合物10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11
(R)-2-氨基-7-(6-甲氧基吡啶-3-基)-4-((1-羟基-2-甲基己烷-2-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24507DEST_PATH_IMAGE051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
中间体11b的合成:
将中间体1d(16.6g,100.0mmol)、化合物11a(18.8g,100.0mmol)、Pd(dppf)2Cl2([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3.7g,5.0mmol)、K2CO3(27.6g,200.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0ml),升温至80℃搅拌反应8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用稀盐酸调pH至5-6,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20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过滤、滤液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7.3g的中间体11b,收率为63.4%,中间体11b为类白色固体。
中间体11c的合成:
将中间体11b(17.0g,62.3mmol)、水合三氯化钌(RuCl3,1.4g,6.2mmol)、高碘酸钠(NaIO4,26.2g,122.6mmol)溶于乙酸乙酯(EtOAc,200ml)和纯化水(200ml)中,于25℃下搅拌反应1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静置、分层,得到有机层1和水层,水层用乙酸乙酯(200ml)提取,得到有机层2,合并有机层1和有机层2,有机层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5.8g的中间体11c,收率为88.4%,中间体11c为类白色固体。
中间体11d的合成:
将中间体11c(15.0g,52.3mmol)、N,N-二异丙基乙胺(DIEA,13.5g,104.5mmol)溶于甲苯(Toluene,100ml)中,于25℃下加入三氯氧磷(POCl3,31.8g,209.2mmol),升温至8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100ml)淬灭反应,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2.0g的中间体11d,收率为75.1%,中间体11d为淡黄色油状液体。
化合物11的合成:
将中间体11d(305mg,1.0mmol)、化合物1i(131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40mg的化合物11,收率为60.%,ESI(+) m/z=401.2,化合物11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12
2-氨基-7-(6-甲氧基吡啶-3-基)-4-((1,3-二甲氧基丙烷-2-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274223DEST_PATH_IMAGE052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按照实施
例1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1b、中间体11c和中间体11d的合成。
化合物12的合成:
将中间体11d(305mg,1.0mmol)、化合物2a(119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28mg的化合物12,收率为58.8%,ESI(+) m/z=389.2,化合物12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13
2-氨基-7-(6-甲氧基吡啶-3-基)-4-((1-(二甲基氨基)-3-甲氧基丙烷-2-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259496DEST_PATH_IMAGE053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按照实施例1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1b、中间体11c和中间体11d的合成。
化合物13的合成:
将中间体11d(305mg,1.0mmol)、化合物3a(132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63mg的化合物13,收率为66.6%,ESI(+) m/z=402.2,化合物13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14
2-氨基-7-(6-甲氧基吡啶-3-基)-4-((1-(二甲基氨基)-5-甲氧基戊烷-3-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490626DEST_PATH_IMAGE054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按照实施例1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1b、中间体11c和中间体11d的合成。
化合物14的合成:
将中间体11d(305mg,1.0mmol)、化合物4a(160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47mg的化合物14,收率为57.8%,ESI(+) m/z=430.2,化合物14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15
2-氨基-7-(6-甲氧基吡啶-3-基)-4-((1-羟基-5-甲氧基戊烷-3-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561351DEST_PATH_IMAGE055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按照实施例1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1b、中间体11c和中间体11d的合成。
化合物15的合成:
将中间体11d(305mg,1.0mmol)、化合物5a(133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16mg的化合物15,收率为53.7%,ESI(+) m/z=403.2,化合物15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16
(R)-2-氨基-7-(苯并[d][1,3]二氧戊烷-5-基)-4-((1-羟基-2-甲基己烷-2-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614757DEST_PATH_IMAGE056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
中间体16b的合成:
将中间体1d(16.6g,100.0mmol)、化合物16a(20.0g,100.0mmol)、Pd(dppf)2Cl2([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3.7g,5.0mmol)、K2CO3(27.6g,200.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0ml),升温至80℃搅拌反应8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用稀盐酸调pH至5-6,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20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过滤,滤液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7.1g的中间体16b,收率为59.8%,中间体16b为类白色固体。
中间体16c的合成:
将中间体16b(17.0g,59.4mmol)、水合三氯化钌(RuCl3,1.3g,6.0mmol)、高碘酸钠(NaIO4,25.4g,118.8mmol)溶于乙酸乙酯(EtOAc,200ml)和纯化水(200ml)中,于25℃下搅拌反应12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静置、分层,得到有机层1和水层,水层用乙酸乙酯(200ml)萃取,得到有机层2,合并有机层1和有机层2,有机层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4.2g的中间体16c,收率为86.2%,中间体16c为类白色固体。
中间体16d的合成:
将中间体16c(14.0g,44.0mmol)、N,N-二异丙基乙胺(DIEA,11.4g,88.0mmol)溶于甲苯(Toluene,100ml)中,于25℃下加入三氯氧磷(POCl3,26.8g,176.0mmol),升温至8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100ml)淬灭反应,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10.5g的中间体16d,收率为75.1%,中间体16d为淡黄色油状液体。
化合物16的合成:
将中间体16d(318mg,1.0mmol)、化合物1i(131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27mg的化合物16,收率为55.0%,ESI(+) m/z=414.2,化合物16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17
2-氨基-7-(苯并[d][1,3]二氧戊烷-5-基)-4-((1,3-二甲氧基丙烷-2-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516854DEST_PATH_IMAGE057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按照实施例16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6b、中间体16c和中间体16d的合成。
化合物17的合成:
将中间体16d(318mg,1.0mmol)、化合物2a(119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40mg的化合物17,收率为60.0%,ESI(+) m/z=402.2,化合物17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18
2-氨基-7-(苯并[d][1,3]二氧戊烷-5-基)-4-((1-(二甲基氨基)-3-甲氧基丙烷-2-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997514DEST_PATH_IMAGE058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按照实施例16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6b、中间体16c和中间体16d的合成。
化合物18的合成:
将中间体16d(318mg,1.0mmol)、化合物3a(132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55mg的化合物18,收率为61.6%,ESI(+) m/z=415.2,化合物18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19
2-氨基-7-(苯并[d][1,3]二氧戊烷-5-基)-4-((1-(二甲基氨基)-5-甲氧基戊烷-3-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864189DEST_PATH_IMAGE059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按照实施例16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6b、中间体16c和中间体16d的合成。
化合物19的合成:
将中间体16d(318mg,1.0mmol)、化合物4a(160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18mg的化合物19,收率为49.3%,ESI(+) m/z=443.2,化合物19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20
2-氨基-7-(苯并[d][1,3]二氧戊烷-5-基)-4-((1-羟基-5-甲氧基戊烷-3-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3,4-d]嘧啶-8(5H)-酮的制备
Figure 721287DEST_PATH_IMAGE060
按照实施例1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c和中间体1d的合成,按照实施例16所示合成方法进行中间体16b、中间体16c和中间体16d的合成。
化合物20的合成:
将中间体16d(318mg,1.0mmol)、化合物5a(133mg,1.0mmol)、三乙胺(Et3N,202mg,2.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0ml)中,升温至60℃搅拌反应4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完毕后加水(20ml)淬灭反应,之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液萃取两次,每次萃取所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为30ml,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干燥、浓缩,柱层析分离得到238mg的化合物20,收率为57.3%,ESI(+) m/z=416.2,化合物20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21生物活性的评价
采用细胞测试法在表达有TLR8家族成员的人胚胎肾细胞(HEK293)中进行,化合物激活TLR后,引起下游NF~kB活化,进而激活分泌性胚胎碱性磷酸酶报告基因,通过Quanti-Blue(InvivoGen)试剂检测胚胎碱性磷酸酶活性从而反应TLR8激动剂的活性。
详细的实验方法如下:
HEK-BLUE-hTLR8细胞株购自Invivogen公司,在含4.5g/L葡萄糖(Sigma-Aldrich)和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37℃、湿度95%和5%CO2
化合物试验浓度为0.5nM至15μM共10个浓度梯度。加入已知活性的TLR8激动剂作为阳性对照,及1μL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阴性对照。
细胞处理如下:将细胞从培养皿中移出并离心去除培养基,用10mL预热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pH7.4)重悬于T-150瓶,加入12mL预热的培养基,上下轻轻吹打,显微镜下计数。立即用培养基配成200 , 000个/mL单细胞悬液,200μL/孔(40,000个/孔)加到96孔板。DMSO终浓度为0.5%。
加入化合物,并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吸取20μL/孔上清至180μL 37℃预热的Quanti-Blue中,在37℃孵育1.5小时,用分光光度计在650nm检测吸光度(OD值)。激动效应计算公式如下:
效应%=(给药组OD平均值-DMSO组OD平均值)/(阳性药组OD平均值-DMSO组OD平均值)×100
用Graphpad软件拟合浓度-效应曲线,并计算出EC50
注:阳性对照为VTX-2337(motolimod),化学名称为:2-氨基-N ,N-二丙基-8-(4-(吡咯烷-1-羰基)苯基)-3H-苯并[b]氮杂卓-4-甲酰胺。
EC50值的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示1~10μM,++表示0.1~1μM,+++表示<0.1μM
Figure 415573DEST_PATH_IMAGE061
从上表可以看出,化合物3、化合物5、化合物9、化合物10、化合物12、化合物17和化合物20激活TLR8的能力最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Figure 550576DEST_PATH_IMAGE001
式中,R1代表苯并[d][1,3]二氧戊烷-5-基、取代的苯基、不取代的苯基、取代的芳杂环基或不取代的芳杂环基;
R2代表氢、取代的C1-C6烷基或不取代的C1-C6烷基;
R3代表氢、取代的C1-C6烷基或不取代的C1-C6烷基;
R2与R3相同或不同;
其中,当所述R2代表取代的C1-C6烷基时,取代基为羟基、甲基、甲氧基、二甲基氨基或乙基;
当所述R3代表取代的C1-C6烷基时,取代基为羟基、甲基、甲氧基、二甲基氨基或乙基;
当所述R1代表取代的苯基时,取代基为氟、氯、溴、甲氧基、甲基或乙
基;
当所述R1代表取代的芳杂环基时,取代基为氟、氯、溴、甲氧基、甲基或
乙基;
所述芳杂环基为吡啶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R2代表取代的C1-C6烷基时,所述R2选自下述结构之一:
Figure 988511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877970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350539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323043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248274DEST_PATH_IMAGE006
当所述R3代表取代的C1-C6烷基时,所述R3选自下述结构之一:
Figure 472582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737341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21692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554260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582258DEST_PATH_IMAGE0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R1选自下述结构之一:
Figure 967103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156776DEST_PATH_IMAGE008
Figure 650075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216185DEST_PATH_IMAGE0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
Figure 517853DEST_PATH_IMAGE011
选 自下述结构之一:
Figure 612848DEST_PATH_IMAGE012
Figure 999967DEST_PATH_IMAGE013
Figure 448397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338993DEST_PATH_IMAGE015
Figure 604889DEST_PATH_IMAGE0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选自下述的化合物:
Figure 213725DEST_PATH_IMAGE017
Figure 387218DEST_PATH_IMAGE018
Figure 991374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959330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524304DEST_PATH_IMAGE021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Figure 235908DEST_PATH_IMAGE022
中间体III的合成:
化合物II与脲于碱存在的第一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III;
中间体IV的合成:
中间体III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第二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IV;
中间体VI的合成:
中间体IV与化合物V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碱存在的第三反应溶剂中加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VI;
中间体VII的合成:
中间体VI与氧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于第四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VII;
中间体VIII的合成:
中间体VII与氯代试剂于碱存在的第五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VIII;
化合物I的合成:
中间体VIII与化合物Ⅸ于碱存在的第六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I。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体VIII与化合物Ⅸ于碱存在的第六反应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I的步骤中:
所述碱包括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吗啉、吡啶、碳酸钾、碳酸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六反应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吡啶、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反应温度为20~100℃。
8.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选自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并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9.一种TLR8激动剂,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选自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并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肿瘤和/或病毒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CN202011505228.8A 2020-12-18 2020-12-18 作为tlr8激动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其用途 Active CN1122257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5228.8A CN112225738B (zh) 2020-12-18 2020-12-18 作为tlr8激动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5228.8A CN112225738B (zh) 2020-12-18 2020-12-18 作为tlr8激动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25738A CN112225738A (zh) 2021-01-15
CN112225738B true CN112225738B (zh) 2021-04-13

Family

ID=74124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5228.8A Active CN112225738B (zh) 2020-12-18 2020-12-18 作为tlr8激动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257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527A1 (zh) * 2022-02-24 2023-08-31 广东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嘧啶并芳香环类化合物及其在药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2981A2 (en) * 2004-12-09 2006-06-15 Abbott Laboratories Antagonists to the vanilloid receptor subtype 1 (vr1) and uses thereof
WO2017184462A1 (en) * 2016-04-18 2017-10-26 Celgene Quanticel Research, Inc. Therapeutic compound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2981A2 (en) * 2004-12-09 2006-06-15 Abbott Laboratories Antagonists to the vanilloid receptor subtype 1 (vr1) and uses thereof
WO2017184462A1 (en) * 2016-04-18 2017-10-26 Celgene Quanticel Research, Inc. Therapeutic compound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novel 8-oxo-pyridopyrimidine Jak1/2 inhibitors;Labadie, Sharada et al.;《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130827;第23卷(第21期);5923-593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25738A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44128B (zh) Kras-g12c抑制剂
EP3385262B1 (en) 4-(3h-indol-5-yl)-n-(pyridin-2-yl)pyrimidin-2-amine derivatives as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medical use thereof
WO2021218110A1 (zh) 一类苯并噻唑基联芳基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094289B (zh) 吡啶并嘧啶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WO2006113509A2 (en) Quinobenzoxazine analog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reof
EP1453812B1 (en) Cytotoxic agents
CN112745335A (zh) 一种三并杂环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14163457A (zh) 嘧啶并五元氮杂环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12225738B (zh) 作为tlr8激动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其用途
EP4165045A1 (en) Dual kinase-bromodomain inhibitors
TW479058B (en) 2,7-substituted octahydro-pyrrolo[1,2-a]pyrazine derivatives
JP2018135268A (ja) 新規ヘテロアリールアミノ−3−ピラゾール誘導体およびその薬理学上許容される塩
IL300352A (en) The compositions for cutting and fusion modulation
CN116554150A (zh) 第四代egfr抑制剂
CN115427407B (zh) 一种新型n-杂环bet溴结构域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
CN112569239B (zh) 作为tlr8激动剂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1654401A (zh) 不对称联苯类化合物、含有它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KR102606167B1 (ko) 불소 함유 치환 벤조티오펜 화합물, 그의 약학적 조성물 및 응용
ZA200402626B (en) New hydroxyalkylindolocarbazole compounds, a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WO2010007248A2 (fr) Nouveaux derives tricycliques, leu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les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qui les contiennent
CN111410667A (zh) 新型(1,2,4)三唑并(1,5-a)吡啶基磷氧化物及其用途
CN113582994B (zh) 具有trk激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其用途
FI118767B (fi) Uudet akronysiinianalogit, menetelmä niiden valmistamiseksi ja niitä sisältävät farmaseuttiset koostumukset
CN114853736B (zh) 具有trk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制备方法、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2225737B (zh) 具有hdac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制备方法、组合物及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mpounds used as TLR8 agonists,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compositions, and their use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3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Co.,Ltd. Beijing Pinggu Branch

Pledgor: BEIJING XINKAIYUA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11000036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