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20595A - 传动线缆和固定器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动线缆和固定器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20595A
CN112220595A CN202011242958.3A CN202011242958A CN112220595A CN 112220595 A CN112220595 A CN 112220595A CN 202011242958 A CN202011242958 A CN 202011242958A CN 112220595 A CN112220595 A CN 112220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avity
cable
transmission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429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飞
刘颖
董永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429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205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20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205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48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having means for fixation to the vessel wall, e.g. bar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02/823Stents, different from stent-grafts, adapted to cover an aneury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002/950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retaining means other than an outer sleeve, e.g. male-female connector between stent and instru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动线缆和固定器输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传动管、线缆连接管件、柔性编织线缆和驱动头;驱动头前端面设有定位部,驱动头内设有贯通的第一空腔,柔性编织线缆内设有贯通的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线缆连接管件的管腔以及传动管的管腔依次连通。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中等硬度的空心管作为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的空心线缆进行使用时,线缆弯曲性能差从而不能穿过过于弯曲迂回的血管管路,导致安装有这类线缆的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的可应用手术场景受限,以及使用过程中,当线缆在稍微弯曲的血管中动作时容易划伤人体血管组织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传动线缆和固定器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传动线缆和固定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是一种十分凶险的血管类疾病,对患者生命威胁极大,主要由高血压、动脉硬化、损伤、感染等原因造成主动脉发生局限性扩张,在高压血流冲击下慢慢呈现瘤样。主动脉经过长时间的扩张,血管壁变得非常脆弱,非常容易出现破裂,动脉瘤一旦破裂,必将引起大量出血,有人体内“炸弹”之称,在欧美地区被列为10大致命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发病率及检出率已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外科治疗方法主要有开放手术、杂交手术和腔内修复治疗。
腔内修复治疗即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简称EVA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微创的血管腔内手术,其是通过主动脉远端如人体股动脉切口,将装载有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推送至病变部位,覆膜支架展开隔绝病变动脉,重建血运通道,从而减小动脉瘤体压力,达到治疗目的。腔内修复治疗属于完全介入治疗,无需开胸开腹,相对于开放治疗和杂交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创介入行腔内修复治疗的出现和发展,已经逐渐替代开放式外科手术成为治疗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的手术首选。
传统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虽然优势明显,但至少存在如下缺点: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仍存在不足,覆膜支架释放后通过自体弹性附着于人体血管内部,在高压、高速的血流冲击作用下有出现内漏和覆膜支架移位的风险。内漏和/或覆膜支架移位可能造成瘤体术后无法缩小或出现瘤体的持续增大,使介入手术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其中“和/或”表示内漏和覆膜支架移位同时发生或仅发生一种;
对于已经出现内漏或者覆膜支架移位的情况,目前有一种方法是通过机械的方式植入短段移植物,即植入医用固定器,以增加锚定长度,使覆膜支架和血管壁贴合更紧密,从而消除覆膜支架位移或内漏,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到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其一般与可调弯鞘管配合使用,组成固定系统,进而解决传统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后容易出现内漏和/或覆膜支架位移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多种多样,均至少包括操作手柄和传动线缆,配合调弯鞘管进行使用。
其中,传动线缆包括实心线缆和空心线缆,实心线缆由于为实心结构,从而不能配合引导丝或其他线缆进行使用,为能配合引导丝或其他线缆进行使用,在有些医疗固定器输送装置中,采用中等硬度的空心管作为传动线缆进行使用,即上述空心线缆,但是,这类线缆虽然能够配合引导丝或其他线缆进行使用,但是至少存在有弯曲性能差从而不能穿过过于弯曲迂回的血管管路,导致安装有这类线缆的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的可应用手术场景受限,以及使用过程中,当线缆在稍微弯曲的血管中动作时容易划伤人体血管组织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线缆和固定器输送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采用中等硬度的空心管作为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的空心线缆进行使用时,线缆弯曲性能差从而不能穿过过于弯曲迂回的血管管路,导致安装有这类线缆的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的可应用手术场景受限,以及使用过程中,当线缆在稍微弯曲的血管中动作时容易划伤人体血管组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动线缆,该传动线缆应用于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传动管、线缆连接管件、柔性编织线缆和驱动头;
在所述驱动头的前端面设置有定位凸起,在所述驱动头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所述驱动头的第一空腔,在所述柔性编织线缆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所述柔性编织线缆的第二空腔;
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线缆连接管件的管腔以及所述传动管的管腔依次连通。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手柄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线缆;
其中:所述输送手柄包括前手柄、后手柄和传动固定件;
在所述前手柄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所述前手柄的手柄前腔,在所述后手柄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所述后手柄的手柄后腔,所述传动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手柄后腔内;所述传动管穿过所述手柄前腔,且所述传动管的后端连接于所述传动固定件;
在所述传动固定件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槽,在所述手柄后腔的腔体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传动固定件的前端螺纹连接于所述手柄前腔的腔体壁;所述后手柄配置成能够相对所述前手柄转动,以驱动所述传动固定件带动所述传动线缆前后滑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传动固定件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所述传动固定件的固定腔,所述传动管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固定腔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传动固定件上开设有锁紧孔,在所述锁紧孔的内部设置有顶丝,所述顶丝将所述传动管锁定于所述固定腔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器输送装置还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前手柄,所述传动线缆穿过所述输送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器输送装置还包括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管座、排气管和单通阀;
所述管座设置于所述前手柄的内部,在所述管座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所述管座的管腔,所述传动管穿过所述管座的管腔且在所述传动管的外管壁与所述管座的管腔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所述传动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孔连接,所述单通阀设置于所述排气管上,且所述单通阀配置成仅能使所述管座的管腔内的空气朝向所述排气管的远离所述管座的一端流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组件还包括管座盖,所述管座盖设置于所述前手柄的内部且盖设于所述管座的后端面,在所述管座盖上开设有穿孔,所述传动管穿过所述穿孔,所述密封圈被挤压于所述管座和所述管座盖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器输送装置还包括后释放组件;所述后释放组件包括后释放线缆和后释放手轮;
所述后释放线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线缆连接管件的管腔、所述传动管的管腔、所述固定腔以及所述手柄后腔;在所述后释放线缆的前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连接螺纹;
所述后释放线缆的后端固定于所述后释放手轮,所述后释放手轮设置于所述后手柄的后端且配置成能够相对所述后手柄转动以及相对所述后手柄前后移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释放组件还包括后释放线缆固定件,所述后释放线缆固定件包括本体和贯通所述本体的固定孔;在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后释放线缆以后端穿过所述固定孔后卡装于所述固定凹槽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本体;
在所述后释放手轮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有所述后释放线缆的所述本体安装于所述安装通孔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有所述后释放线缆的所述本体过盈配合于所述安装通孔内;和/或,在所述后释放手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凸条,其中,“和/或”表示“安装有所述后释放线缆的所述本体过盈配合于所述安装通孔内”和“在所述后释放手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凸条”两结构同时或择一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动线缆,该传动线缆应用于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传动管、线缆连接管件、柔性编织线缆和驱动头;在驱动头的前端面设置有定位凸起,在驱动头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驱动头的第一空腔,在柔性编织线缆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柔性编织线缆的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线缆连接管件的管腔以及传动管的管腔依次连通。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线缆中,驱动头的第一空腔、柔性编织线缆的第二空腔、线缆连接管件的管腔以及传动管的管腔依次连通,从而,可配合穿过引导丝或其他操作线缆进行使用。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线缆1通过设置线缆连接管件,组合形成后段硬性结构-传动管、前段柔性结构-柔性编织线缆的组合结构,以保证传动线缆后段与操作手柄之间硬性传动连接,进而保证传动线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动线缆的动作方向和角度与操作手柄实际控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传动线缆前段能够伸入到弯曲的可调弯鞘管的鞘管管路中以及迂回的血管管路中向人体组织输送医用固定器,以使空心的传动线缆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手术场景,且可尽可能地降低传动线缆1前段划伤人体血管组织的概率。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线缆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中等硬度的空心管作为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的空心线缆进行使用时,线缆弯曲性能差从而不能穿过过于弯曲迂回的血管管路,导致安装有这类线缆的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的可应用手术场景受限,以及使用过程中,当线缆在稍微弯曲的血管中动作时容易划伤人体血管组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固定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手柄和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传动线缆;其中:输送手柄包括前手柄、后手柄和传动固定件;在前手柄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前手柄的手柄前腔,在后手柄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后手柄的手柄后腔,传动固定件设置于手柄后腔内;传动管穿过手柄前腔,且传动管的后端连接于传动固定件;在传动固定件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槽,在手柄后腔的腔体壁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滑动连接于限位槽内;传动固定件的前端螺纹连接于手柄前腔的腔体壁;后手柄配置成能够相对前手柄转动,以驱动传动固定件带动传动线缆前后滑动。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传动线缆,因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能够达到第一方面提供的传动线缆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线缆对应的医用固定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线缆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线缆中柔性编织线缆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线缆中柔性编织线缆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D为图2B或图2C中柔性编织线缆的编织旋向示意图;
图3为图2A中驱动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驱动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安装有医用固定器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中输送手柄的内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中手柄后腔腔体壁上限位块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中后释放手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释放手轮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中后释放线缆固定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后释放线缆固定件的剖视图;
图13为固定器植入过程中,固定器输送装置与可调弯鞘管、以及覆膜支架的位置关系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在向人体内植入医用固定器时第一状态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在向人体内植入医用固定器时第二状态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在向人体内植入医用固定器时第三状态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标:100-医用固定器;110-定位孔;200-可调弯鞘管;300-覆膜支架;400-血管壁;1-传动线缆;11-传动管;12-线缆连接管件;13-柔性编织线缆;14-驱动头;141-定位凸起;2-输送手柄;21-前手柄;22-后手柄;220-限位块;23-传动固定件;230-限位槽;231-顶丝;232-后盖;233-后密封圈;3-输送管;4-排气组件;41-管座;42-排气管;43-单通阀;44-密封圈;45-管座盖;5-后释放组件;51-后释放线缆;52-后释放手轮;520-安装通孔;521-防滑凸条;53-后释放线缆固定件;531-本体;5311-固定凹槽;5312-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的传动线缆,参照图1至图4,该传动线缆1包括依次连接的传动管11、线缆连接管件12、柔性编织线缆13和驱动头14,其具体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粘接、铆压方式等连接方式。
具体地,在驱动头14的前端面设置有定位部,以与医用固定器100上的固定器定位结构相互扣合,例如,驱动头14前端面的定位部为如图2A至图4所示的定位凸起141,医用固定器100上的固定器定位结构为定位孔110,定位凸起141和定位孔110均为多边形,以使定位凸起141与定位孔110相互扣合的情况下,驱动头14旋转可带动医用固定器100跟随转动,以旋入或旋出血管壁。进一步地,在驱动头14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驱动头14的第一空腔,在柔性编织线缆13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柔性编织线缆13的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线缆连接管件12的管腔以及传动管11的管腔依次连通;其中,柔性编织线缆13可以但不限于由不锈钢丝或其他材质编织而成的螺旋管状结构,其具体的编织结构可以是单层管状结构,也可以是双层或三层或更多层的管状结构,较佳但不限于如图2B、图2C、图2D所示,每层均由多根线缆并排缠绕形成管状结构且形成的多层管状结构依次套接,以每层管状结构上多根线缆并排缠绕的缠绕方向为编织旋向,每相邻两层管状结构的编织旋向相反,沿柔性编织线缆13的延伸方向,每相邻两层管状结构中,外层管状结构的长度大于内层管状结构的长度,其中,并排缠绕形成管状结构的多根线缆可如图2B所示径向截面为方形,也可如图2C所示径向截面为圆形,或者其径向截面形成为其他未图示出的可选形状。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线缆1中,驱动头14的第一空腔、柔性编织线缆13的第二空腔、线缆连接管件12的管腔以及传动管11的管腔依次连通,从而,可配合穿过引导丝或其他操作线缆进行使用。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线缆1通过设置线缆连接管件12,组合形成后段硬性结构-传动管11、前段柔性结构-柔性编织线缆13的组合结构,以保证传动线缆1后段与操作手柄之间硬性传动连接,进而保证传动线缆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动线缆1的动作方向和角度与操作手柄实际控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传动线缆1前段能够伸入到弯曲的可调弯鞘管的鞘管管路中以及迂回的血管管路中向人体组织输送医用固定器100,以使空心的传动线缆1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手术场景,且可尽可能地降低传动线缆1前段划伤人体血管组织的概率。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线缆1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中等硬度的空心管作为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的空心线缆进行使用时,线缆弯曲性能差从而不能穿过过于弯曲迂回的血管管路,导致安装有这类线缆的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的可应用手术场景受限,以及使用过程中,当线缆在稍微弯曲的血管中动作时容易划伤人体血管组织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器输送装置,参照图5至图8,结合图13至图16,该固定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手柄2和实施例一提供的传动线缆1,具体地,参照图5至图8,结合图13,该输送手柄2包括前手柄21、后手柄22和传动固定件23;在前手柄21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前手柄21的手柄前腔,在后手柄22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后手柄22的手柄后腔,传动固定件23设置于手柄后腔内,为便于制造,前手柄21和后手柄22优选采用图示中的上下两半壳体相互对接的结构。传动管11穿过手柄前腔,且传动管11的后端连接于传动固定件23。在传动固定件23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槽230,在手柄后腔的腔体壁上设置有限位块220,限位块220滑动连接于限位槽230内;传动固定件23的前端螺纹连接于手柄前腔的腔体壁;后手柄22配置成能够相对前手柄21转动,以驱动传动固定件23带动传动线缆1前后滑动。使用时,通过相对前手柄21转动后手柄22,即可利用限位块220和限位槽230带动传动固定件23相对前手柄21转动,进而使传动固定件23沿前后方向滑动,进而推拉传动线缆1,以使传动线缆1转动的同时向前伸出或缩回,进而达到转动以及移动传动线缆1前端将医用固定器100旋入血管壁,以及,向后移动传动线缆1,以使传动线缆1前端脱离医用固定器100的功能。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包括实施例一中描述的传动线缆1,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能够达到实施例一中传动线缆1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其中,传动线缆1的具体结构和能够达到的效果可参考实施例一获得。
本实施例中,传动管11的后端连接于传动固定件23的具体连接形式具有多种,例如但不限于站接或焊接等,为便于拆装和调整,较为优选地,如图14至图16所示,在传动固定件23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传动固定件23的固定腔,传动管11的后端连接于固定腔内,继续参照图14至图16,进一步优选地,在传动固定件23上开设有锁紧孔,在锁紧孔的内部设置有顶丝231,顶丝231将传动管11锁定于固定腔内。
另外,如图14至图16所示,较佳地,在传动固定件23后端还设置有后盖232,在后盖232与传动固定件23之间设置有后密封圈233,从而通过后密封圈233和后盖232达到防止传动管11和传动固定件23之间漏血的功能。
继续参照图5至图8,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该固定器输送装置还包括输送管3,输送管3的后端连接于前手柄21,传动线缆1穿过输送管3,由此,可通过输送管3对传动线缆1进行保护。
继续参照图5至图8,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该固定器输送装置还包括排气组件4,具体地,该排气组件4包括管座41、排气管42和单通阀43;管座41设置于前手柄21的内部,在管座41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管座41的管腔,传动管11穿过管座41的管腔且在传动管11的外管壁与管座41的管腔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4,以避免从传动管11的外管壁与管座41的管腔内壁之间漏血;在传动管11的管壁上开设有排气孔,排气管42的一端与排气孔连接,单通阀43设置于排气管42上,且单通阀43配置成仅能使管座41的管腔内的空气朝向排气管42的远离管座41的一端流动。从而,可通过排气组件4及时排出传动管11内的气体,避免手术过程引发中风。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排气组件4还包括管座盖45,管座盖45设置于前手柄21的内部且盖设于管座41的后端面,在管座盖45上开设有穿孔,传动管11穿过穿孔,密封圈44被挤压于管座41和管座盖45之间。
另外,在对固定器输送装置进行使用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为提高对医用固定器100植入位置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例的多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参照图5至图16,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还包括后释放组件5;该后释放组件5包括后释放线缆51和后释放手轮52;其中,后释放线缆51依次穿过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线缆连接管件12的管腔、传动管11的管腔、固定腔以及手柄后腔;在后释放线缆51的前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连接螺纹;后释放线缆51的后端固定于后释放手轮52,后释放手轮52设置于后手柄22的后端且配置成能够相对后手柄22转动以及相对后手柄22前后移动,相应地,在医用固定器100上开设有螺纹孔。
其使用方式可具体参阅图13至图16,配合可调弯鞘管200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器输送装置进行使用,具体地,以该固定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3进行说明:
使用前,先将医用固定器100吸到固定器输送装置的输送管3前端内,具体地,相对前手柄21转动后手柄22,使传动固定件23带动传动线缆1转动并前移,以使医用固定器100上的固定器定位结构与传动线缆1前端的定位部相互扣合;正向旋转后释放手轮52,以使后释放线缆51的前端螺纹连接于医用固定器100上的螺纹孔内;反向旋转后手柄22,从而将医用固定器100吸到固定器输送装置的输送管3前端内;
然后,如图13所示,将该固定器输送装置与可调弯鞘管200进行组合,输送管3前端伸入到人体组织内的手术位置处;相对前手柄21正向旋转后手柄22,传动固定件23转动以带动传动线缆1转动的同时向前滑动,进而可将医用固定器100旋入血管壁400;
再然后,通过医学影像观测医用固定器100的植入情况:
若医用固定器100沿径向植入到血管壁400内,即医用固定器100的植入位置未发生偏离,则可如图15所示,逆向转动后释放手轮52并使后释放手轮52脱离于后手柄22,再如图16所示,向后撤出整个固定器输送装置;
若通过医学影像观测到医用固定器100并未沿径向植入到血管壁400内,即医用固定器100的植入位置发生了偏离,则相对前手柄21反向旋转后手柄22,从而将医用固定器100重新吸到固定器输送装置的输送管3前端内,再重新正向旋转前手柄21,直至观测到医用固定器100沿径向植入到血管壁400内后按照图15和图16所示使后释放手轮52脱离于后手柄22并向后撤出整个固定器输送装置,或者,直接将整个固定器输送装置撤出人体以将偏离的医用固定器100取出至人体外;
特别地,为使医学影像清楚可观,可在医用固定器100和传动线缆1前端的驱动头14上均设置医学显影物。
本优选实施例通过设置上述的后释放组件,从而,能够在医用固定器100的植入过程中,医用固定器100的植入位置发生偏离的情况下,将已植入的医用固定器100取出后重新植入到血管壁400以固定覆膜支架300,或将将已植入的医用固定器100取出至人体外,提高医用固定器100植入位置的精准度以及提高手术安全性。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后释放线缆51的后端固定于后释放手轮52的具体固定方式有多种,例如但不限于粘接、打结连接或其他连接方式,为便于拆装更换后释放线缆51,较为优选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上述后释放组件5还包括后释放线缆固定件53,后释放线缆固定件53包括本体531和贯通本体531的固定孔5312;在后释放线缆固定件53的本体53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固定凹槽5311,后释放线缆51以后端穿过固定孔5312后卡装于固定凹槽5311内的方式安装于后释放线缆固定件53的本体531;在后释放手轮5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通孔520,安装有后释放线缆51的本体531安装于该安装通孔520内。
在以上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有后释放线缆51的后释放线缆固定件53的本体531可以但不限于通过顶丝等连接于该安装通孔520内,较佳地,安装有后释放线缆51的后释放线缆固定件53的本体531过盈配合于该安装通孔520内,从而,更加易于制造。
另外,为增加使用过程中对后释放手轮52的握持力,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在后释放手轮5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凸条521。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本说明书中的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传动线缆(1),应用于医用固定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连接的传动管(11)、线缆连接管件(12)、柔性编织线缆(13)和驱动头(14);
在所述驱动头(14)的前端面设置有定位部,在所述驱动头(14)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所述驱动头(14)的第一空腔,在所述柔性编织线缆(13)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所述柔性编织线缆(13)的第二空腔;
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线缆连接管件(12)的管腔以及所述传动管(11)的管腔依次连通。
2.一种固定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手柄(2)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线缆(1);
所述输送手柄(2)包括前手柄(21)、后手柄(22)和传动固定件(23);
在所述前手柄(21)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所述前手柄(21)的手柄前腔,在所述后手柄(22)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所述后手柄(22)的手柄后腔,所述传动固定件(23)设置于所述手柄后腔内;所述传动管(11)穿过所述手柄前腔,且所述传动管(11)的后端连接于所述传动固定件(23);
在所述传动固定件(23)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槽(230),在所述手柄后腔的腔体壁上设置有限位块(220),所述限位块(220)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230)内;所述传动固定件(23)的前端螺纹连接于所述手柄前腔的腔体壁;所述后手柄(22)配置成能够相对所述前手柄(21)转动,以驱动所述传动固定件(23)带动所述传动线缆(1)前后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固定件(23)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所述传动固定件(23)的固定腔,所述传动管(11)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固定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固定件(23)上开设有锁紧孔,在所述锁紧孔的内部设置有顶丝(231),所述顶丝(231)将所述传动管(11)锁定于所述固定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输送装置还包括输送管(3),所述输送管(3)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前手柄(21),所述传动线缆(1)穿过所述输送管(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输送装置还包括排气组件(4),所述排气组件(4)包括管座(41)、排气管(42)和单通阀(43);
所述管座(41)设置于所述前手柄(21)的内部,在所述管座(41)的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所述管座(41)的管腔,所述传动管(11)穿过所述管座(41)的管腔且在所述传动管(11)的外管壁与所述管座(41)的管腔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4);
在所述传动管(11)的管壁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管(42)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孔连接,所述单通阀(43)设置于所述排气管(42)上,且所述单通阀(43)配置成仅能使所述管座(41)的管腔内的空气朝向所述排气管(42)的远离所述管座(41)的一端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4)还包括管座盖(45),所述管座盖(45)设置于所述前手柄(21)的内部且盖设于所述管座(41)的后端面,在所述管座盖(45)上开设有穿孔,所述传动管(11)穿过所述穿孔,所述密封圈(44)被挤压于所述管座(41)和所述管座盖(4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器输送装置还包括后释放组件(5);所述后释放组件(5)包括后释放线缆(51)和后释放手轮(52);
所述后释放线缆(5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线缆连接管件(12)的管腔、所述传动管(11)的管腔、所述固定腔以及所述手柄后腔;在所述后释放线缆(51)的前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连接螺纹;
所述后释放线缆(51)的后端固定于所述后释放手轮(52),所述后释放手轮(52)设置于所述后手柄(22)的后端且配置成能够相对所述后手柄(22)转动以及相对所述后手柄(22)前后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释放组件(5)还包括后释放线缆固定件(53),所述后释放线缆固定件(53)包括本体(531)和贯通所述本体(531)的固定孔(5312);在所述本体(53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固定凹槽(5311),所述后释放线缆(51)以后端穿过所述固定孔(5312)后卡装于所述固定凹槽(5311)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本体(531);
在所述后释放手轮(5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通孔(520),安装有所述后释放线缆(51)的所述本体(531)安装于所述安装通孔(52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所述后释放线缆(51)的所述本体(531)过盈配合于所述安装通孔(520)内;和/或,在所述后释放手轮(5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凸条(521)。
CN202011242958.3A 2020-11-09 2020-11-09 传动线缆和固定器输送装置 Pending CN1122205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2958.3A CN112220595A (zh) 2020-11-09 2020-11-09 传动线缆和固定器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2958.3A CN112220595A (zh) 2020-11-09 2020-11-09 传动线缆和固定器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20595A true CN112220595A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22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42958.3A Pending CN112220595A (zh) 2020-11-09 2020-11-09 传动线缆和固定器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205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64972B2 (ja) 腔内人工器官のための相互接続されたレッグ延長部
US6699186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ploying and implantable biosensor
KR101260518B1 (ko) 스텐트 그래프트, 스텐트 그래프트 전달 시스템, 그리고스텐트 그래프트를 이식하기 위한 키트 및 방법
US8523931B2 (en) Dual concentric guidewire and methods of bifurcated graft deployment
US11478235B2 (en) Closure apparatus with flexible sealable member and flexible support member
US5997556A (en) Surgical fastener
EP1779809B1 (en) Combined film-coated stent which can bend in any direction
US6520974B2 (en) Surgical fastener
JP3285594B2 (ja) 大動脈移植片、及び腹大動脈瘤を修復するための装置
US20060224232A1 (en) Hybrid modular endovascular graft
US6270516B1 (en) Repair apparatus for use in surgical procedures
US6248118B1 (en) Heat activated surgical fastener
CA2576903A1 (en) A new apicoaortic conduit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using
KR20090003163A (ko) 스텐트 그래프트의 근위 단부를 자가-조심하기 위한 전달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50001805A (ko) 탈분지 스텐트 그래프트 가지 및 이의 사용방법
JP2003522591A (ja) 外科処置で使用するための一時的ステント組立体
CN110037829B (zh) 医用固定器输送器及固定系统
CN112842619A (zh) 弓部覆膜支架和覆膜支架输送器
CN213607219U (zh) 传动线缆和固定器输送装置
CN113274170A (zh) 植入物输送装置
CN112220595A (zh) 传动线缆和固定器输送装置
JP2000350785A (ja) ステント(又はステントグラフト)留置装置
EP4205701A1 (en) Covered stent
JP2005523068A (ja) 外科用締結具を配置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10301302U (zh) 医用固定器输送器及固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6201, 2 / F, building 1, 27 Yongwang Road,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ial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600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Huamai Taike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201, 2 / F, building 1, 27 Yongwang Road, Daxing biomedical industrial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600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PERCUTEK THERAPEUT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