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5467A - 订单推送方法及系统、服务端设备、客户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订单推送方法及系统、服务端设备、客户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5467A
CN112215467A CN202010948328.1A CN202010948328A CN112215467A CN 112215467 A CN112215467 A CN 112215467A CN 202010948328 A CN202010948328 A CN 202010948328A CN 112215467 A CN112215467 A CN 112215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der
label information
label
informa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83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58dao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58dao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58dao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58dao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483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54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5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54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3Lists, e.g. purchase orders, compilation or processing
    • G06Q30/0635Processing of requisition or of purchase order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订单推送方法及系统、服务端设备、客户端设备。其中,订单推送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触发的下单请求,生成相应订单;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计算模型,确定多个派单车辆;获取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多个派单车辆提供的派单服务;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所述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订单推送的准确率,减少订单的取消率。

Description

订单推送方法及系统、服务端设备、客户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订单推送方法及系统、服务端设备、客户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网络订单派送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人们的一日三餐可以从外卖APP下单,APP根据距离的优先级,利用一般的派单模型就近原则派单给可以接单的骑手,骑手配送离得近、可以第一时间送达的订单。但是该派单策略存在一定的弊端,而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大件货物派单的场景中,货物有大件有小件,在有些道路上可能会存在限高,或者有些道路上会限制车牌号等一系列复杂的情况,针对上述情况,有时接单的司机可能无法满足订单的派送条件,无法完成订单的派送,导致订单的取消率偏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订单推送方法及系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订单推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包括:
根据用户触发的下单请求,生成相应订单;
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
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计算模型,确定多个派单车辆;
获取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多个派单车辆提供的派单服务;
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所述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
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订单推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客户端,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下单操作,生成相应订单;
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订单的输入操作,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
将所述订单及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发送到服务端,以由服务端利用所述第一标签及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目标派单车辆,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订单推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二客户端,包括:
响应于司机的注册操作,获取司机的注册信息及第二标签信息;
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端,以便于所述服务端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关联存储,以在需要订单派单时调取。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订单推送系统。该订单推送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服务端;其中,
所述第一客户端,用于响应于用户的下单操作,生成相应订单;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订单的输入操作,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将所述订单及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发送到服务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用于响应于司机的注册操作,获取司机的注册信息及第二标签信息;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端;
所述服务端,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计算模型,确定多个派单车辆;获取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多个派单车辆提供的派单服务;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所述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第二客户端。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服务端设备。该服务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以用于:
根据用户触发的下单请求,生成相应订单;
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
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计算模型,确定多个派单车辆;
获取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多个派单车辆提供的派单服务;
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所述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
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客户端设备。该客户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通信组件;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以用于:
响应于用户的下单操作,生成相应订单;
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订单的输入操作,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
将所述订单及所述第一标签信息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发送到服务端,以由服务端利用所述第一标签及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目标派单车辆,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客户端设备。该客户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通信组件;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以用于:
响应于司机的注册操作,获取司机的注册信息及第二标签信息;
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发送至服务端,以便于所述服务端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关联存储,以在需要订单派单时调取。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基于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计算模型,确定距离较近的多个派单车辆;其次,再利用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与多个派单车辆的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程度,从确定的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基于第一标签信息与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机制推送订单,可以提高用户订单的需求与车辆提供地派单服务的匹配程度,从而可以提高订单推送的准确率,进而减少订单的取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订单推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订单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订单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订单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订单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订单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订单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客户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假设用户使用APP下单请求从A地将冰箱类货物运送到B地。现有技术中,APP会根据距离的优先级,利用就近原则派单给可以接单的派单货运司机。该货运司机接单后,按照约定时间到达A地取货,到达地点后发现自己的车辆的运载能力较小,不能运输该冰箱,就只能将该订单取消,让用户重新下单。又或者,接单的货运司机在前往A地途中,遇到了限高道路无法到达A地,也需要申请取消订单;等等。可见,现有技术这种按照距离进行派单的策略,订单的取消率偏高。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如下各实施例以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各方案存在的问题。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此外,下文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订单推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订单推送系统包括:
第一客户端101,用于响应于用户的下单操作,生成相应订单;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订单的输入操作,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将所述订单及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发送到服务端103;
第二客户端102,用于响应于司机的注册操作,获取司机的注册信息及第二标签信息;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端103。
服务端10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计算模型,确定多个派单车辆;获取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多个派单车辆提供的派单服务;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所述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第二客户端102。
上述第一客户端101和第二客户端102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智能穿戴设备等任意终端设备。
上述服务端103可以布置在本地、网络侧服务端、云端等。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提及的服务端可以是物理服务端,或是部署在单一服务端或者服务端集群上的虚拟服务端。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订单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1中的服务端。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201、根据用户触发的下单请求,生成相应订单;
202、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
203、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计算模型,确定多个派单车辆;
204、获取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多个派单车辆提供的派单服务;
205、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所述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
206、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
上述步骤202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即订单标签信息)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取件和送件的地址、是否存在道路限高、待运输对象的尺寸、待运输对象的质量、是否需要搬运人员和/或工具。
上述步骤203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型可以为现有的一般派单模型,可用于根据就近原则确定多个派单车辆。
上述步骤204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即司机车辆标签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司机车辆所在位置、运输对象的最大尺寸、车辆高度和宽度、最大载重、是否具有搬运人员和/或工具。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基于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计算模型,确定距离较近的多个派单车辆;其次,再利用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与多个派单车辆的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程度,从确定的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基于第一标签信息与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机制推送订单,可以提高用户订单的需求与车辆提供地派单服务的匹配程度,从而可以提高订单推送的准确率,进而减少订单的取消率。
在一种可实现方案中,上述步骤205“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所述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可通过如下过程实现:
2051、利用第二计算模型,计算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分别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度;
2052、按照匹配度,对所述多个派单车辆进行排序;
2053、将排位在预设名次之前的派单车辆作为所述目标派单车辆。
上述步骤2051中,所述第二计算模型可以为推单模型,推单模型的计算原理不同于一般的派单模型,一般的派单模型是根据就近原则派单,而推单模型是根据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分别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度进行派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标签及各第一子标签对应的属性;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标签及各第二子标签对应的属性;以及上述步骤2051“利用所述第二计算模型,计算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任一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度”,可通过如下过程完成匹配度的计算:
20511、计算同类型属性相同的第一子标签及第二子标签的适配程度;
20512、获取各类型属性对应的权重;
20513、基于各类型属性对应的权重及至少一种类型属性相同的第一子标签及第二子标签的适配程度,计算加权平均值;
20514、将所述加权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任一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度。
上述步骤20511中,所述适配程度的含义为所述第一子标签与所述第二子标签的属性的相似度,例如:当属性为“车辆高度”时,若用户需要派单车辆高度为A,实际派单车辆的高度为B,当B大于A时,适配度可为B/A;当B等于A时,适配度为1;当B小于A时,适配度为0(即当派单车辆某属性满足订单属性需求时)。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适配度的计算方法可有多种,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步骤20512中,所述权重可以为各类型属性在派单过程中的需求程度。
上述步骤20513-20514中,所述加权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可为加权平均值=(属性1的权重*属性1的适配度+......+属性n的权重*属性n的适配度)/n。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权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可有多种,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匹配度的计算过程,下面对上述匹配度的计算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假设某用户在下单时有“车辆高度3米;需要2位搬运人员”两种类型属性的需求(即该用户所下订单有两个第一子标签),且“车辆高度”的权重为3,需要搬运人员的的权重为2。用户在下单完成后,实际派单车辆有A、B、C三辆,三个派单车辆与用户订单的第一子标签对应的属性相同的第二子标签分别为“车辆高度3米;可提供2位搬运人员”、“车辆高度2米;可提供2位搬运人员”、“车辆高度4米;可提供3位搬运人员”,那么A、B、C三个派单车辆的第二子标签与用户订单的第一子标签的适配程度分别为“1;1”、“0;1”、“3/4;2/3”,可计算得到A、B、C三个派单车辆的第二子标签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3*1+2*1)/2=2.5;(3*0+2*1)/2=1;(3*3/4+2*2/3)/2=1.8,即第一标签信息与三个派单车辆中任一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度分别为2.5、1、1.8。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01“根据用户触发的下单请求,生成相应订单”,可以通过以下过程实现:
2011、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下单请求,获取所述用户的需求信息;
2012、基于所述用户的需求信息,生成第一标签;
2013、基于所述第一标签,生成相应订单。
上述步骤2011中,所述需求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取件和送件的地址、是否存在道路限高、待运输对象的尺寸、待运输对象的质量、是否需要搬运人员和/或工具。
上述步骤2012中,所述第一标签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子标签,每一个第一子标签可用来展示一种类型属性,类型属性即为用户的需求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03“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网络模型确定至少一个派单车辆”,可通过以下过程实现:
2031、获取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中的取件地址;
2032、利用第一网络模型确定与所述取件地址距离小于第二阈值的派单车辆。
上述步骤2032,假设第二阈值为A,若某可派单车辆距离某订单取件地址的距离小于A,那么该车辆可用于派送该订单;若某可派单车辆距离某订单取件地址的距离大于A,那么该车辆不可用于派送该订单。
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订单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1中的第一客户端。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301、响应于用户的下单操作,生成相应订单;
302、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订单的输入操作,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
303、将所述订单及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发送到服务端,以由服务端利用所述第一标签及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目标派单车辆,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304、从服务端获取所述目标派单车辆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至少一种:司机信息、车牌信息;
305、将所述关联信息与所述订单关联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306、显示多个类型属性对应的输入框;
307、响应于用户在所述输入框内的输入操作,将用户输入的内容作为所述类型属性对应的子标签;
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含至少一个类型属性对应的子标签。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当然,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有些步骤,本实施例也可包含。
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订单推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1中的第二客户端。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401、响应于司机的注册操作,获取司机的注册信息及第二标签信息;
402、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端,以便于所述服务端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关联存储,以在需要订单派单时调取。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403、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订单信息;
404、显示所述订单信息。
上述步骤402中,所述注册信息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司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车辆的车牌号及车型。
上述步骤403-404中,所述订单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取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取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是否存在道路限高、待运输对象的尺寸、待运输对象的质量、是否需要搬运人员和/或工具。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当然,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有些步骤,本实施例也可包含。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订单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用于服务端侧。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51,用于根据用户触发的下单请求,生成相应订单;
获取模块52,用于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
确定模块5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计算模型,确定多个派单车辆;
所述获取模块52,还用于获取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多个派单车辆提供的派单服务;
所述确定模块53,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所述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
发送模块54,用于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53在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所述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时,还用于:
利用第二计算模型,计算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分别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度;
按照匹配度,对所述多个派单车辆进行排序;
将排位在预设名次之前的派单车辆作为所述目标派单车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标签及各第一子标签对应的属性;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标签及各第二子标签对应的属性;以及
所述确定模块53在利用所述第二计算模型,计算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任一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度时,还用于:
计算同类型属性相同的第一子标签及第二子标签的适配程度;
获取各类型属性对应的权重;
基于各类型属性对应的权重及至少一种类型属性相同的第一子标签及第二子标签的适配程度,计算加权平均值;
将所述加权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任一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度。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模块主要用于:
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下单请求,获取所述用户的需求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的需求信息,生成第一标签;
基于所述第一标签,生成相应订单。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53在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网络模型,确定至少一个派单车辆时,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中的取件地址;
利用第一网络模型确定与所述取件地址距离小于第二阈值的派单车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订单推送装置可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上述各模块或单元具体实现的原理可参见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订单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用于第一客户端侧。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61,用于响应于用户的下单操作,生成相应订单;
获取模块62,用于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订单的输入操作,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
发送模块63,用于将所述订单及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发送到服务端,以由服务端利用所述第一标签及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目标派单车辆,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62还用于从服务端获取所述目标派单车辆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至少一种:司机信息、车牌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关联模块,用于将所述关联信息与所述订单关联显示。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多个类型属性对应的输入框;
输入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在所述输入框内的输入操作,将用户输入的内容作为所述类型属性对应的子标签;
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含至少一个类型属性对应的子标签。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订单推送装置可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上述各模块或单元具体实现的原理可参见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订单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用于第二客户端侧。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71,用于响应于司机的注册操作,获取司机的注册信息及,7二标签信息;
发送模块72,用于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端,以便于所述服务端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关联存储,以在需要订单派单时调取。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订单信息;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订单信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订单推送装置可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上述各模块或单元具体实现的原理可参见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服务端设备包括:存储器8001及处理器8002;其中,
所述存储器8001,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8002,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以用于:
根据用户触发的下单请求,生成相应订单;
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
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计算模型,确定多个派单车辆;
获取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多个派单车辆提供的派单服务;
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所述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
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
上述存储器8001可被配置为存储其它各种数据以支持在服务端设备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服务端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存储器8001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上述处理器8002在执行存储器8001中的程序时,除了上面的功能之外,还可实现其它功能,具体可参见前面各实施例的描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客户端设备。如图9所示,该客户端设备包括:存储器9001、处理器9002及通信组件9003;其中,
所述存储器9001,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9002,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以用于:
响应于用户的下单操作,生成相应订单;
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订单的输入操作,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
将所述订单及所述第一标签信息通过所述通信组件9003发送到服务端,以由服务端利用所述第一标签及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目标派单车辆,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
上述处理器除了上面的功能之外,还可实现其它功能,具体可参见前面各实施例的描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客户端设备。该客户端设备的主体结构与上述图9相近。具体的,客户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通信组件;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以用于:
响应于司机的注册操作,获取司机的注册信息及第二标签信息;
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发送至服务端,以便于所述服务端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关联存储,以在需要订单派单时调取。
上述处理器除了上面的功能之外,还可实现其它功能,具体可参见前面各实施例的描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坐标确定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坐标确定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坐标确定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坐标确定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订单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用户触发的下单请求,生成相应订单;
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
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计算模型,确定多个派单车辆;
获取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多个派单车辆提供的派单服务;
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所述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
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所述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包括:
利用第二计算模型,计算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分别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度;
按照匹配度,对所述多个派单车辆进行排序;
将排位在预设名次之前的派单车辆作为所述目标派单车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标签及各第一子标签对应的属性;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标签及各第二子标签对应的属性;以及
利用所述第二计算模型,计算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任一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度,包括:
计算同类型属性相同的第一子标签及第二子标签的适配程度;
获取各类型属性对应的权重;
基于各类型属性对应的权重及至少一种类型属性相同的第一子标签及第二子标签的适配程度,计算加权平均值;
将所述加权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任一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的匹配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触发的下单请求,生成相应订单,包括:
响应于用户触发的下单请求,获取所述用户的需求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的需求信息,生成第一标签;
基于所述第一标签,生成相应订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网络模型确定至少一个派单车辆,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标签信息中的取件地址;
利用第一网络模型确定与所述取件地址距离小于第二阈值的派单车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取件和送件的地址、是否存在道路限高、待运输对象的尺寸、待运输对象的质量、是否需要搬运人员和/或工具;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司机车辆所在位置、运输对象的最大尺寸、车辆高度和宽度、最大载重、是否具有搬运人员和/或工具。
7.一种订单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下单操作,生成相应订单;
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订单的输入操作,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
将所述订单及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发送到服务端,以由服务端利用所述第一标签及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目标派单车辆,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服务端获取所述目标派单车辆的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包括至少一种:司机信息、车牌信息;
将所述关联信息与所述订单关联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多个类型属性对应的输入框;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输入框内的输入操作,将用户输入的内容作为所述类型属性对应的子标签;
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包含至少一个类型属性对应的子标签。
10.一种订单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司机的注册操作,获取司机的注册信息及第二标签信息;
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端,以便于所述服务端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关联存储,以在需要订单派单时调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订单信息;
显示所述订单信息。
12.一种订单推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客户端,用于响应于用户的下单操作,生成相应订单;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订单的输入操作,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将所述订单及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发送到服务端;
第二客户端,用于响应于司机的注册操作,获取司机的注册信息及第二标签信息;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发送至服务端;
服务端,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计算模型,确定多个派单车辆;获取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多个派单车辆提供的派单服务;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所述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第二客户端。
13.一种服务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以用于:
根据用户触发的下单请求,生成相应订单;
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
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利用第一计算模型,确定多个派单车辆;
获取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多个派单车辆提供的派单服务;
基于所述第一标签信息和所述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所述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与所述订单需求匹配的目标派单车辆;
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
14.一种客户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通信组件;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以用于:
响应于用户的下单操作,生成相应订单;
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订单的输入操作,获取所述订单的第一标签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的订单需求;
将所述订单及所述第一标签信息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发送到服务端,以由服务端利用所述第一标签及多个派单车辆对应的第二标签信息,从多个派单车辆中确定目标派单车辆,将所述订单发送至与所述目标派单车辆关联的客户端设备。
15.一种客户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通信组件;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以用于:
响应于司机的注册操作,获取司机的注册信息及第二标签信息;
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通过所述通信组件发送至服务端,以便于所述服务端将所述注册信息及所述第二标签信息关联存储,以在需要订单派单时调取。
CN202010948328.1A 2020-09-10 2020-09-10 订单推送方法及系统、服务端设备、客户端设备 Pending CN1122154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8328.1A CN112215467A (zh) 2020-09-10 2020-09-10 订单推送方法及系统、服务端设备、客户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8328.1A CN112215467A (zh) 2020-09-10 2020-09-10 订单推送方法及系统、服务端设备、客户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5467A true CN112215467A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49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8328.1A Pending CN112215467A (zh) 2020-09-10 2020-09-10 订单推送方法及系统、服务端设备、客户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546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7077A (zh) * 2021-02-20 2021-06-04 一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施工任务派单方法及系统
CN114742336A (zh) * 2021-12-21 2022-07-12 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打车调度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6562557A (zh) * 2023-04-28 2023-08-08 汉唐融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用工智能派单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4245A (zh) * 2016-12-05 2018-06-12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订单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76882A (zh) * 2018-06-15 2018-11-09 天津五八到家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8985496A (zh) * 2018-06-26 2018-12-11 武汉斑马快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车订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428080A (zh) * 2019-08-20 2019-11-08 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闲行程车辆的实时出行订单的派单方法和装置
CN110580575A (zh) * 2019-08-27 2019-12-17 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派发方法及装置
CN111144676A (zh) * 2018-11-05 2020-05-12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车订单分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4245A (zh) * 2016-12-05 2018-06-12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订单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76882A (zh) * 2018-06-15 2018-11-09 天津五八到家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8985496A (zh) * 2018-06-26 2018-12-11 武汉斑马快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车订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144676A (zh) * 2018-11-05 2020-05-12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车订单分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28080A (zh) * 2019-08-20 2019-11-08 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闲行程车辆的实时出行订单的派单方法和装置
CN110580575A (zh) * 2019-08-27 2019-12-17 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派发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7077A (zh) * 2021-02-20 2021-06-04 一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施工任务派单方法及系统
CN114742336A (zh) * 2021-12-21 2022-07-12 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打车调度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6562557A (zh) * 2023-04-28 2023-08-08 汉唐融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用工智能派单系统
CN116562557B (zh) * 2023-04-28 2024-01-26 汉唐融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用工智能派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9464B1 (en) Dynamic adjustment of a presentation area
US20230214768A1 (en) Detecting inventory changes
CN112215467A (zh) 订单推送方法及系统、服务端设备、客户端设备
CA2752640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of single-product-type unlabeled packages
US20140052661A1 (en) Customer centric pickup locations
CN104050553A (zh) 基于云计算的库存与配送管理系统
US2015029426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packages
CN109685429B (zh) 配送能力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423924A (zh) 一种基于saas的物流货物信息链实况跟踪服务平台
CN103403734A (zh) 快递管理
CN112396368A (zh) 配送路线的规划方法及系统、服务端设备
CN107085777A (zh) 一种物流货物实况跟踪方法及装置
CN110858347A (zh) 一种用于物流配送分单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41857B (zh) 一种仓库库存量确定方法和装置
US20200210945A1 (en) Computer storage system for generating warehouse management orders
KR102630280B1 (ko) 폐기물을 수거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시스템, 프로그램,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매체
CN112613765A (zh) 一种订单处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10074A (zh) 仓库中的订单处理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与系统
CN116050978A (zh) 配送路线规划方法、装置、服务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13200A (zh) 库存调拨、订单处理、调度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556706B (zh) 一种导航方法、装置、设备和机器可读介质
US11868934B1 (en) Virtual fulfillment centers for item delivery
JP3596461B2 (ja) 物流管理システムとその管理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4066105B (zh) 运单配送超时预估模型的训练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902373A (zh) 一种送达时间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