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4118A - 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4118A
CN112214118A CN202011104996.2A CN202011104996A CN112214118A CN 112214118 A CN112214118 A CN 112214118A CN 202011104996 A CN202011104996 A CN 202011104996A CN 112214118 A CN112214118 A CN 112214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ouch
time period
included angle
sty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49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4118B (zh
Inventor
付从华
刘国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0499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41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4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411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4099 priority patent/WO2022078495A1/zh
Priority to EP21879536.7A priority patent/EP4231121A4/en
Priority to US18/133,506 priority patent/US2023025922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4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41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06F3/0383Signal control means within the point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2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external devices, e.g. smart pens, via the digitiser sensing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ctive external devices, e.g. active pens, for transmitting changes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to be received by the digiti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领域。触控笔包括设备主体和触控部,触控部设置于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设置于触控部背离设备主体的一端的第一电极、设置于触控部的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以及设置于设备主体的控制电路,且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通过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可以使得电极的尺寸增加,保证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效率,同时,使用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任一电极检测夹角信息,可以较为准确的测量出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触控屏可以夹角的不同控制笔迹的粗细使得呈现到触控屏上笔迹可以更接近真实书写的笔锋效果。

Description

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各种电子设备中,人机交互系统的利用非常普及。在操作人机交互系统时,通过各种触控笔,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实现如精确点击、书写以及绘画等功能。
触控笔的工作原理是在笔尖中间嵌有第一电极并在触控笔中设置通信器件。当触控笔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触控屏上划动时,第一电极与触控屏之间构成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存在,使得触控屏能够检测到笔尖的位置,即第一检测区域;通信器件的存在,能够实现触控屏与触控笔之间的数据通信。但是现有的触控笔的笔锋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真实书写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笔的笔锋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真实书写的需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笔,包括:
设备主体和触控部,所述触控部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
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背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分布;
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三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间隔分布;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且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
在所述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三区域形成第三电容,所述触控设备具有触控面,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触控面上间隔分布;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第三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夹角信息为所述触控笔与所述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的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笔的控制方法,所述触控笔包括设备主体和触控部,所述触控部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背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分布;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三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间隔分布;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且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在所述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三区域形成第三电容,所述触控设备具有触控面,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触控面上间隔分布;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第三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夹角信息为所述触控笔与所述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的信息;
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触控笔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所述夹角信息,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为一个通信周期内不完全重叠的时间段。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为一个通信周期内不完全重叠的时间段。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易失的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配置成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被配置成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笔,包括设备主体和触控部,触控部设置于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设置于触控部背离设备主体的一端的第一电极、设置于触控部的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的第二电极和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第三电极,以及设置于设备主体的控制电路,且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在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配合的情况下,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第二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电容,第三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三区域形成第三电容,触控设备具有触控面,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在触控面上间隔分布。通过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可以使得电极的尺寸增加,保证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效率,同时,使用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任一电极检测夹角信息,可以较为准确的测量出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触控设备可以根据夹角的不同控制笔迹的粗细使得呈现到触控设备上笔迹可以更接近真实书写的笔锋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夹角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量夹角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式的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式的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式的电路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触控笔;101-设备主体;102-触控部;11-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13-第三电极;131-第一子电极;132-第二子电极;133-第三子电极;14-控制电路;21-第一电容;22-第二电容;23-第三电容;30-触控设备;31-第一区域;32-第二区域;33-第三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2所示,该触控笔10可以包括:设备主体101、触控部102、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第三电极13和控制电路14。
具体地,触控部设置于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第一电极11设置于触控部背离设备主体的一端,第二电极12和第三电极13均设置于触控部,且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和第三电极13间隔分布,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和第三电极13均与控制电路14连接,进一步地,至少部分第一电极显露于触控部背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以用于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进行通信。在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配合的情况下,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第二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电容,第三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三区域形成第三电容,触控设备具有触控面,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在触控面上间隔分布。其中,第二电极用来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第三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夹角信息为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笔,包括设备主体和触控部,触控部设置于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设置于触控部背离设备主体的一端的第一电极、设置于触控部的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的第二电极和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第三电极,以及设置于设备主体的控制电路,且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电连接,在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配合的情况下,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第二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电容,第三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三区域形成第三电容,触控设备具有触控面,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在触控面上间隔分布。本实施例中,触控笔可以利用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实现数据传输,并且通过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可以使得电极的尺寸增加,保证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效率,同时,使用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任一电极检测夹角信息,可以较为准确的测量出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触控设备可以根据夹角的不同控制笔迹的粗细使得呈现到触控设备上笔迹可以更接近真实书写的笔锋效果。
进一步地,触控设备可以是具有触控屏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具体地本申请中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部的表面与触控笔的轴线不平行,例如触控部可以是圆弧状结构或圆台状结构。可选地,触控部还可以为锥形结构,例如介意是圆锥形结构或者是三棱锥、四棱锥等多边锥形结构,锥形的结构的顶部设置于远离设备主体的一端,第一电极设置于锥形顶部,且至少部分第一电极显露于锥形的顶部,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均可以设置在锥形的外表面。进一步地,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的个数可以均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各种情况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由于各个电极间隔分布,因此,各个电极之间可以设置有绝缘区,绝缘区内设有绝缘材料,如橡胶、硅胶、塑料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均可以用来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以下对可以存在的情况进行举例,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均可以用来检测夹角信息,此时数据通信信息的传输可以通过其他电极进行,也可以通过设置于触控笔的其他通信模块进行,例如蓝牙模块、WiFi模块、毫米波通信模块等。
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均可以用来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一个用来检测夹角信息,另一个用来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第二电极可以用来检测第一角度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第三电极可以用来检测第二角度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其中,第一角度信息为第二电极与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的信息,第二角度信息为第三电极与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的信息。
第二电极可以用来传输第一数据通信信息,第三电极可以用来传输第二数据通信信息。
进一步地,在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一个用来检测夹角信息,一个用来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的情况下,为了夹角信息的检测更加准确,同时数据传输的效率更高,在以触控笔的轴线为法线的平面上,第二电极的投影面积与第三电极的投影面积不相同。
具体地,当第二电极用来检测夹角信息,第三电极用来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时,第二电极的投影面积小于第三电极的投影面积;相应的,当第三电极用来检测夹角信息,第二电极用来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时,第三电极的投影面积小于第二电极的投影面积。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均为环形电极,且在触控笔的轴线方向上间隔分布。
也就是,将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环绕触控部设置,无论触控笔如何转动,均可以检测夹角信息和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由导体材料,如铜棒等制作而成,当第一电极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时,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控制电路产生的高压脉冲信号通过第一电容耦合到触控设备,触控设备检测到触控笔的第一电极的靠近,在触控设备上感应出一个相应的第一区域,由于第一电极设置于锥形的尖部,尺寸较小,在触控设备上感应出的面积也较小,可近似认为是一个“点”,可以假设为O点。第一电极11的作用主要是在触控设备上触发笔迹。
触控笔的触控部可以由绝缘材料,如橡胶、硅胶、塑料等制作而成,为了更准确的检测出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可以设置在触控部的外表面,环绕笔尖设置。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均处于触控部的表面,即处于一个平面内,方便后续测量距离,检测夹角信息。通常,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可以通过激光镭雕、注塑、喷涂、粘胶贴合、热压等工艺结合到笔尖外表面。
为了进一步提升夹角的检测精度,用来检测夹角信息的电极的尺寸可以设置为较为小的尺寸,以第二电极为例,第二电极12的尺寸可以设置为较小的尺寸,第二电极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当触控笔靠近触控设备时,第二电极与触控设备上对应的区域形成第二电容,控制电路产生的高压脉冲信号通过第二电容耦合到触控设备上,触控设备从而可以检测到触控笔的第二电极的靠近,在触控设备上感应相互一个相应的第二区域,由于第二电极的尺寸较小,在触控设备上感应出的面积也较小,可以近似认为是一个“点”,可以假设为P点。
具体地,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信息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确定。
由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触控笔上的位置是确定的,进而可以确定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触控笔上的距离D2,在触控笔靠近触控设备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触控设备上感应出的位置分别为O点和P点,相应的也可以确定出O点和P点的之间的距离D1,因此可以根据三角函数确定出触控笔与触控设备30之间的夹角θ,具体如下:cosθ=D1/D2。
进一步可以确定出θ=arccos(D1/D2)。
第二电极的作用可以是检测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角度,从而检测出触控笔的倾斜角度。当触控笔倾向触控设备的角度较大时,触控设备控制显示出的笔迹比较细;当触控笔倾向触控设备的角度较小时,触控设备控制显示出的笔迹比较粗,以此来模拟真实书写的笔锋效果。第二电极也可以用来与触控设备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为了使数据传输的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用来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的电极的尺寸相对设置的较大,以第三电极传输数据通信信息为例,当第三电极的尺寸较大,第三电极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当触控笔靠近触控设备时,第三电极与触控设备上对应的区域形成第三电容,控制电路产生的高压脉冲信号通过第三电容耦合到触控设备,触控设备检测到触控笔的第三电极的靠近,在触控设备上感应出一个相应的第三区域,由于第三电极的尺寸较大,在触控设备上感应出的面积也较大,第三电极与触控设备的耦合面积较大,更适合传输数据,以实现触控笔与终端之间通过触控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例如,触控笔将按压力度数据通过第三电容传递给触控设备,触控设备将触觉反馈控制指令通过第三电容传递给触控笔。
进一步地,第三电极13可以包括多个子电极,多个子电极并联电连接,且多个子电极在触控笔的轴线方向上间隔分布。例如图2中的第一子电极131、第二子电极132、第三子电极133,子电极的个数本申请中不做具体限定,以实际情况为准。
具体地,多个子电极的面积可以不完全相同,在一种实施例中,各个子电极可以在触控部102远离设备主体101的一端起沿着轴线方向上面积逐渐增大,已进行数据通信信息的传输或夹角信息的检测。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子电极在沿触控笔轴线方向上的面积均可以与第二电极在沿触控笔轴线方向上的面积相近。
进一步地,触控笔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具体地,在触控笔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触控笔通过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检测夹角信息;在触控笔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情况下,触控笔通过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说要说明的是,至少一个电极是指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一个,由于可以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一电极以外的任意一个电极即可检测出夹角信息,因此,只需要第二电极或是多个子电极中的一个即可。同样的,进行数据通信信息的传输也可以只采用除第一电极以外的一个电极即可。下述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与本实施例中相同,下述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采用哪个电极进行数据通信信息的传输,可以通过数据的大小或种类等来确定。例如,数据较大时,可以将数据分为两个或多个数据包,再按照电极面积的大小,来分别传输上述两个或多个数据包,可以使得数据传输更快,不容易丢失数据。再例如,可以通过不同的电极来传输按压力度、加速度等数据。
在进行数据通信信息的传输时,可以通过第二电极或第三电极的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为了保证数据通信的速率和精度,可以通过第三电极13的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两个并联进行数据通信信息的传输,或通过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数据通信信息的传输。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触控笔和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大小,来增加与控制电路连接的子电极的并联个数,由于夹角较大意味着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电容耦合程度降低,数据传输效率、稳定性均可能降低,可以通过较多的电极来弥补电容耦合程度的降低带来的数据传输效率的降低、稳定性的降低,改善通信质量。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夹角的大小,来改变角度检测的电极,也就是,当夹角较小时,电极在触控设备上的投影的位置变化较慢,角度检测可能会不太灵敏,此时,可以利用距离第一电极较远的电极来进行角度检测,以增大D1的距离增量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当夹角较大时,电极在触控设备上的投影的位置变化较快,角度检测较为灵敏,坐标数据容易产生抖动,此时可以适当减小D1的距离增量来抑制检测灵敏度,即利用与第一电极较近的电极来检测夹角信息,使得测得的数据更为准确。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可以包括打码电路、数据通信电路和电路切换模块。
具体地,打码电路和数据通信电路分别与电路切换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分别与电路切换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触控笔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触控笔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打码电路电连接;在触控笔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数据通信电路电连接。
也就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控制打码电路与电极连接,以及控制数据通信电路与电极连接。
具体地,打码电路可以包括两个打码子电路,第一打码子电路和第二打码子电路。两个打码电路分别通过切换模块与第一电极和其他电极连接,用于检测夹角信息,其中其他电极指的是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第一打码子电路与第二打码子电路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第一打码子电路与第二打码子电路完全相同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打码电路,即该打码电路同时与第一电极和其他电极连接。第一打码子电路和第二打码子电路也可以完全不同,例如产生的高压脉冲信号的幅度、频率、占空比、相位等均不同,甚至脉冲波形的调制和编码规则均不同。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夹角的变化趋势,来改变夹角信息检测的电极,也就是,当夹角较小时,电极在触控设备上的投影的位置变化较慢,角度检测可能会不太灵敏,此时,可以利用距离第一电极较远的电极来进行夹角信息的检测,以增大D1的距离增量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当夹角较大时,电极在触控设备上的投影的位置变化较快,角度检测较为灵敏,坐标数据容易产生抖动,此时可以适当减小D1的距离增量来抑制检测灵敏度,即采用距离第一电极较近的电极进行夹角信息的检测,使得测得的数据更为准确,也就是,通过第二打码子电路连接不同的电极,来改变D1增量的大小,使得夹角信息检测的数据更加准确。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以两个打码电路为例,在倾角检测时间段内、数据通信时间段外,第一打码子电路与第一电极连接,第二打码子电路可以根据夹角的大小,适应性的选择与第二电极或第三电极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多个子电极并联电连接,且多个子电极在触控笔的轴线方向上间隔分布,打码电路和数据通信电路分别与电路切换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极和各个子电极分别与电路切换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在触控笔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打码电路根据夹角信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电连接;在触控笔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数据通信电路根据夹角信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电连接。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以两个打码电路为例,在倾角检测时间段内、数据通信时间段外,第一打码子电路与第一电极连接,第二打码子电路可以根据夹角的大小,适应性的选择与第二电极、第一子电极131、第二子电极132和第三子电极133连接,如图3所示,为夹角较小时,利用距离第一电极11较远的第三子电极133来进行角度检测,即第一打码子电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一电极连接,第二打码子电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三子电极连接,以增大D1的距离增量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如图4所示,为夹角较大时,利用距离第一电极11较近的第二电极12来进行角度检测,即第一打码子电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一电极连接,第二打码子电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二电极连接,以减小D1的距离增量来抑制检测灵敏度,使得测得的数据更为准确。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触控笔和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大小,来增加子电极并联的个数,也就是,数据通信电路连接的电极的个数不同,由于夹角较大意味着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电容耦合程度降低,数据传输效率、稳定性均可能降低,可以通过较多的电极来弥补电容耦合程度的降低带来的数据传输效率的降低、稳定性的降低,改善通信质量,即利用电路切换模块控制数据通信电路连接较多的电极来改善通信质量。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以两个打码电路为例,第一打码子电路与第一电极11连接,第二打码子电路与第二电极12连接,如图5所示,当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较小时,第一打码子电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一电极连接,第二打码子电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二电极连接,数据通信电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一子电极131连接;如图6所示,当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稍大时,第一打码子电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一电极连接,第二打码子电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二电极连接,数据通信电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一子电极131和第二子电极132连接;如图7所示,当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较大时,第一打码子电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一电极连接,第二打码子电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二电极连接,数据通信电路通过电路切换模块与第一子电极131、第二子电极132和第三子电极133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摸设备,用于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笔进行通信,该触摸设备可以感应触控笔上的各个电极,并通过触控笔上的各个电机实现夹角的检测,也可以对上述电极传输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反馈。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笔的控制方法,该触控笔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触控笔,该触控笔包括设备主体和触控部,触控部设置于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第一电极,第一电极设置于触控部背离设备主体的一端;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设置于触控部,且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间隔分布;第三电极,第三电极设置于触控部,且第三电极分别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间隔分布;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设置于设备主体,且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电连接;在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配合的情况下,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第二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电容,第三电极与触控设备的第三区域形成第三电容,触控设备具有触控面,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在触控面上间隔分布;其中,第二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第三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夹角信息为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的信息。如图8所述,该控制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801所示的步骤。
在步骤S801中,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其中,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为一个通信周期内不完全重叠的时间段。
也就是说,在一个通信周期内,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可以不重叠,也可以是部分重叠。
可选地,第一时间段可以在第二时间段之前,第一时间段也可以在第二时间段之前,具体顺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通过多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来检测夹角信息,可以使得检测夹角信息的电极的面积减小,使得测量出的夹角信息更加准确,使得呈现到触控设备上笔迹可以更接近真实书写的笔锋效果。通过检测到的夹角信息确定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的电极,可以使得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效率更高。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的步骤之前,该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电极向触控设备发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触控笔在触控设备的显示屏上的坐标。
也就是,触控笔首先可以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进行识别匹配,然后在触控设备上确定出一个坐标,以便后续进行夹角检测和数据通信信息的传输。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时间段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时间段之后。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可以包括: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将向触控设备发送夹角信息。
其中,夹角信息用于指示触控设备调节触控笔迹的粗细。也就是,触控设备可以根据夹角信息控制触控笔迹的粗细。具体地,笔迹的粗细与夹角成反比。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多个子电极并联电连接,且多个子电极在触控笔的轴线方向上间隔分布。
相应的,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可以包括: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控制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子电极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也就是,第三电极中的多个子电极可以传输数据通信信息,也可以检测夹角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时间段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时间段之后的情况下,该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夹角信息,确定第一目标电极,第一目标电极为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控制第一目标电极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和/或,
根据夹角信息,确定第二目标电极,第二目标电极为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第二目标电极为下一个通信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的电极。
也就是,第一时间段在第二时间段之前的情况,在本周期内,先检测夹角信息,然后根据夹角信息确定出目标电极进行数据通信信息的传输,或是,根据当前夹角信息,确定出目标电极进行下一周期的夹角信息的检测。
相应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时间段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时间段之后的情况下,该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上一个通信周期内检测的夹角信息,确定第三目标电极,第三目标电极为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控制第三目标电极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和/或,
根据上一个通信周期内检测的夹角信息,确定第四目标电极,第四目标电极为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控制第四目标电极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
具体地,可以根据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控制与控制电路导通的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子电极的个数。
其中,电极的个数与夹角成正比。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与控制电路导通的电极的个数大于或等于两个的情况下,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与控制电路导通的电极的大小,确定各个电极与触控设备传输数据的大小。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与控制电路导通的电极的个数大于或等于两个的情况下,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与控制电路导通的电极的大小,确定各个电极与触控设备传输数据的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已在上述结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其中,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为一个通信周期内不完全重叠的时间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模块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通过多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来检测夹角信息,可以使得检测夹角信息的电极的面积减小,使得测量出的夹角信息更加准确,使得呈现到触控设备上笔迹可以更接近真实书写的笔锋效果。通过检测到的夹角信息确定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的电极,可以使得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效率更高。
可选地,装置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
具体地,该发送模块,用于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电极向触控设备发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触控笔在触控设备的显示屏上的坐标。
可选地,第二时间段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时间段之后;第一控制模块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
具体地,该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将向触控设备发送夹角信息。
可选地,第三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多个子电极并联电连接,且多个子电极在触控笔的轴线方向上间隔分布;第一控制模块可以包括:第二控制子模块。
具体地,该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控制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子电极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可选地,第二时间段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时间段之后;该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夹角信息,确定第一目标电极,第一目标电极为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目标电极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和/或,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夹角信息,确定第二目标电极,第二目标电极为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第二目标电极为下一个通信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的电极。
可选地,第一时间段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时间段之后;该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上一个通信周期内检测的夹角信息,确定第三目标电极,第三目标电极为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三目标电极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和/或,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上一个通信周期内检测的夹角信息,确定第四目标电极,第四目标电极为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控制第四目标电极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图8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存储在存储器9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9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901执行时实现上述触控笔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10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0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001、网络模块1002、音频输出单元1003、输入单元1004、传感器1005、显示单元1006、用户输入单元1007、接口单元1008、存储器1009、以及处理器10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0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1010,用于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其中,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为一个通信周期内不完全重叠的时间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通过多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来检测夹角信息,可以使得检测夹角信息的电极的面积减小,使得测量出的夹角信息更加准确,使得呈现到触控设备上笔迹可以更接近真实书写的笔锋效果。通过检测到的夹角信息确定传输数据通信信息的电极,可以使得触控笔与触控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效率更高。
可选的,处理器1010还用于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电极向触控设备发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触控笔在触控设备的显示屏上的坐标。
也就是,触控笔首先可以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进行识别匹配,然后在触控设备上确定出一个坐标,以便后续进行夹角检测和数据通信信息的传输。
可选的,处理器1010还用于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将向触控设备发送夹角信息。
可选的,处理器1010还用于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控制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子电极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也就是,第三电极中的多个子电极可以传输数据通信信息,也可以检测夹角信息。
可选的,处理器1010还用于根据夹角信息,确定第一目标电极,第一目标电极为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控制第一目标电极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和/或,根据夹角信息,确定第二目标电极,第二目标电极为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第二目标电极为下一个通信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的电极。
可选的,处理器1010还用于根据上一个通信周期内检测的夹角信息,确定第三目标电极,第三目标电极为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控制第三目标电极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和/或,根据上一个通信周期内检测的夹角信息,确定第四目标电极,第四目标电极为第二电极和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控制第四目标电极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0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0041和麦克风10042,图形处理器10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0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061。用户输入单元1007包括触控面板10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072。触控面板10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0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0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10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10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触控笔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触控笔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易失的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配置成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触控笔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被配置成用于执行上述触控笔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21)

1.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和触控部,所述触控部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
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背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分布;
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三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间隔分布;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且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
在所述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三区域形成第三电容,所述触控设备具有触控面,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触控面上间隔分布;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第三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夹角信息为所述触控笔与所述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在以所述触控笔的轴线为法线的平面上,所述第二电极的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三电极的投影面积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均为环形电极,且在所述触控笔的轴线方向上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所述多个子电极并联电连接,且所述多个子电极在所述触控笔的轴线方向上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在所述触控笔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触控笔通过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检测所述夹角信息;
在所述触控笔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触控笔通过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打码电路、数据通信电路和电路切换模块,所述打码电路和所述数据通信电路分别与所述电路切换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分别与所述电路切换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触控笔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在所述触控笔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所述电路切换模块与所述打码电路电连接;
在所述触控笔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所述电路切换模块与所述数据通信电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所述多个子电极并联电连接,且所述多个子电极在所述触控笔的轴线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打码电路和所述数据通信电路分别与所述电路切换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和各个所述子电极分别与所述电路切换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
在所述触控笔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打码电路根据所述夹角信息通过所述电路切换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电连接;
在所述触控笔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数据通信电路根据所述夹角信息通过所述电路切换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电连接。
8.一种触控笔的控制方法,所述触控笔包括设备主体和触控部,所述触控部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至少一端;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背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分布;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部,且所述第三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间隔分布;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且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在所述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一区域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二区域形成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的第三区域形成第三电容,所述触控设备具有触控面,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触控面上间隔分布;其中,所述第二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第三电极用于检测夹角信息或传输数据通信信息,所述夹角信息为所述触控笔与所述触控设备之间的夹角的信息;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触控笔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所述夹角信息,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为一个通信周期内不完全重叠的时间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触控笔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向所述触控设备发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在所述触控设备的显示屏上的坐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间段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
所述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将向所述触控设备发送所述夹角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所述多个子电极并联电连接,且所述多个子电极在所述触控笔的轴线方向上间隔分布;
所述在所述触控笔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所述夹角信息,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包括:
在所述触控笔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所述夹角信息,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时间段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的情况下,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夹角信息,确定第一目标电极,所述第一目标电极为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
控制所述第一目标电极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
和/或,
根据所述夹角信息,确定第二目标电极,所述第二目标电极为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所述第二目标电极为下一个通信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检测所述夹角信息的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段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时间段之后的情况下,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上一个通信周期内检测的夹角信息,确定第三目标电极,所述第三目标电极为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
控制所述第三目标电极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
和/或,
根据上一个通信周期内检测的夹角信息,确定第四目标电极,所述第四目标电极为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控制所述第四目标电极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
14.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触控笔通过第一电极与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数据通信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为一个通信周期内不完全重叠的时间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控笔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向所述触控设备发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触控笔在所述触控设备的显示屏上的坐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间段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将向所述触控设备发送所述夹角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所述多个子电极并联电连接,且所述多个子电极在所述触控笔的轴线方向上间隔分布;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触控笔通过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触控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在一个通信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在第一时间段内检测所述夹角信息,控制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子电极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间段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之后;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夹角信息,确定第一目标电极,所述第一目标电极为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目标电极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
和/或,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夹角信息,确定第二目标电极,所述第二目标电极为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所述第二目标电极为下一个通信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检测所述夹角信息的电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段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时间段之后;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上一个通信周期内检测的夹角信息,确定第三目标电极,所述第三目标电极为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目标电极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传输所述数据通信信息;
和/或,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上一个通信周期内检测的夹角信息,确定第四目标电极,所述第四目标电极为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子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控制所述第四目标电极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检测夹角信息。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笔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2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笔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04996.2A 2020-10-15 2020-10-15 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2141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4996.2A CN112214118B (zh) 2020-10-15 2020-10-15 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PCT/CN2021/124099 WO2022078495A1 (zh) 2020-10-15 2021-10-15 一种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EP21879536.7A EP4231121A4 (en) 2020-10-15 2021-10-15 STYLUS AND ASSOCIATED CONTROL METHOD, AS WELL AS ELECTRONIC DEVICE
US18/133,506 US20230259221A1 (en) 2020-10-15 2023-04-11 Styl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4996.2A CN112214118B (zh) 2020-10-15 2020-10-15 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4118A true CN112214118A (zh) 2021-01-12
CN112214118B CN112214118B (zh) 2024-01-26

Family

ID=7405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4996.2A Active CN112214118B (zh) 2020-10-15 2020-10-15 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59221A1 (zh)
EP (1) EP4231121A4 (zh)
CN (1) CN112214118B (zh)
WO (1) WO202207849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8148A (zh) * 2021-03-15 2021-08-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触控笔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3325961A (zh) * 2021-06-11 2021-08-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WO2022078495A1 (zh) * 2020-10-15 2022-04-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N114661175A (zh) * 2022-03-22 2022-06-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WO2023185210A1 (zh) * 2022-03-29 2023-10-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触控笔及触控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4914A1 (en) * 2005-10-05 2007-04-05 Geaghan Bernard O Interleaved electrodes for touch sensing
CN103927060A (zh) * 2013-01-14 2014-07-16 上海海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装置和终端
CN104969159A (zh) * 2013-02-12 2015-10-07 索尼公司 传感器装置、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031598B1 (en) * 2017-06-16 2018-07-24 Adonit Co., Ltd. Adjustable effective electrode surface area stylus and coordinate detection method therefor
US20180314356A1 (en) * 2017-04-27 2018-11-0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ensing a stylus on a display device and a device for sensing a stylus
CN109683733A (zh) * 2019-01-02 2019-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笔、触控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感测方法
CN111221435A (zh) * 2019-12-30 2020-06-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38320B2 (en) * 2011-06-22 2014-01-28 Apple Inc. Stylus orientation detection
CN105278704A (zh) * 2014-07-17 2016-01-27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笔
US9874966B2 (en) * 2015-04-28 2018-01-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lectrostatic device having spaced electrodes
CN107357472A (zh) * 2016-05-10 2017-11-17 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系统、触控笔及其检测方法
US10474277B2 (en) * 2016-05-31 2019-11-12 Apple Inc. Position-based stylus communication
KR20180015987A (ko) * 2016-08-04 2018-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펜과 관련된 정보를 판단하는 터치 감지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과 펜
TWI597645B (zh) * 2016-10-05 2017-09-01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容筆發射與應用訊號的方法及應用此方法之電容筆
CN110471546B (zh) * 2019-08-21 2023-06-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笔、触控面板、触控系统和触控方法
CN112214118B (zh) * 2020-10-15 2024-0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4914A1 (en) * 2005-10-05 2007-04-05 Geaghan Bernard O Interleaved electrodes for touch sensing
CN103927060A (zh) * 2013-01-14 2014-07-16 上海海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装置和终端
CN104969159A (zh) * 2013-02-12 2015-10-07 索尼公司 传感器装置、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80314356A1 (en) * 2017-04-27 2018-11-0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ensing a stylus on a display device and a device for sensing a stylus
US10031598B1 (en) * 2017-06-16 2018-07-24 Adonit Co., Ltd. Adjustable effective electrode surface area stylus and coordinate dete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9683733A (zh) * 2019-01-02 2019-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笔、触控面板、显示装置及触控感测方法
CN111221435A (zh) * 2019-12-30 2020-06-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8495A1 (zh) * 2020-10-15 2022-04-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N113268148A (zh) * 2021-03-15 2021-08-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触控笔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3268148B (zh) * 2021-03-15 2022-08-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触控笔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5373531A (zh) * 2021-03-15 2022-11-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触控笔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5373531B (zh) * 2021-03-15 2023-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触控笔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3325961A (zh) * 2021-06-11 2021-08-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CN114661175A (zh) * 2022-03-22 2022-06-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CN114661175B (zh) * 2022-03-22 2023-08-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WO2023185210A1 (zh) * 2022-03-29 2023-10-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触控笔及触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4118B (zh) 2024-01-26
EP4231121A4 (en) 2024-04-03
US20230259221A1 (en) 2023-08-17
EP4231121A1 (en) 2023-08-23
WO2022078495A1 (zh)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4118A (zh) 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KR101642621B1 (ko) 2개의 레벨을 갖는 터치 감지식 버튼
EP2713254A1 (en) Touch event reporting method,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KR20150003626A (ko) 디지타이저 모드 전환 방법
US20130117717A1 (en) 3d user inter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3821113B (zh) 电子设备和触控笔的交互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KR20110113157A (ko) 전자 디바이스용 입력 방법 및 입력 디바이스, 이러한 방법을 수행하는 명령이 저장되어 있는 비일시적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US20150177858A1 (en) Contact type finger mous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60041635A1 (en) Active stylus p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ata input system
WO2022166754A1 (zh) 触控面板、电子设备及工作状态的控制方法
US20170024124A1 (en)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put device
CN105446563B (zh) 降低等待时间的混合感测
CN104049778B (zh) 主动式电容笔
US20170075446A1 (en) Single point charger
CN106598422B (zh) 混合操控方法及操控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8415646A (zh) 触控功能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4656878A (zh) 手势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80275773A1 (en) Electronic eraser
WO2018166057A1 (zh) 一种输出触控信号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2476607B1 (ko) 좌표 측정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TWI484385B (zh) 觸控面板及其使用方法
CN117032485A (zh) 基于触控笔的使用方法和装置
CN113961070A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TWI498793B (zh) 光學觸控系統及光學觸控控制方法
CN113031793B (zh) 轮廓采集方法、装置以及智能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