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3306A - 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3306A
CN112203306A CN202011074457.9A CN202011074457A CN112203306A CN 112203306 A CN112203306 A CN 112203306A CN 202011074457 A CN202011074457 A CN 202011074457A CN 112203306 A CN112203306 A CN 112203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layer
management
terminal
real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44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3306B (zh
Inventor
刘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44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33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3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3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3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3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领域。该终端包括:第一物理层实体和第二物理层实体;第一物理层实体,用于处理物理层的非实时类业务,非实时类业务包括:物理层的业务管理、物理层的资源管理、以及物理层的功耗管理中的至少一项:第二物理层实体,用于处理物理层的实时类业务,实时类业务包括:物理层的数据传输调度与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服务中的至少一项。该终端中对LTE与NR的物理层统一控制,能够更简洁的实现终端对LTE与NR的支持,避免了每个RAT各自控制自己的物理层过程与载波资源,进而导致的LTE PHY控制模块与NR PHY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机制过于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包括了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技术与新空口(New Radio,NR)技术。
在同时支持LTE技术与NR技术的终端中,每个RAT各自控制自己的物理层过程与载波资源,示例性的,终端中设置有LTE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控制模块与NR PHY控制模块,对于PHY资源的调度,采用LTE PHY控制模块与NR PHY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机制来协调。
上述LTE PHY控制模块与NR PHY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机制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第一物理层实体和第二物理层实体;
第一物理层实体,用于处理物理层的非实时类业务,非实时类业务包括:物理层的业务管理、物理层的资源管理、以及物理层的功耗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物理层实体,用于处理物理层的实时类业务,实时类业务包括:物理层的数据传输调度与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服务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层实体,用于向第二物理层实体发送第一信息;
第二物理层实体,用于接收第一物理层实体发送的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处理实时类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物理层实体,用于向第一物理层实体发送第二信息;
第一物理层实体,用于接收第二物理层实体发送的第二信息,根据第二信息调整非实时类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包括:n个第二物理层实体,每一个第二物理层实体对应一个激活的载波(Carrier,CC),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二物理层实体,用于处理与自身对应的CC上的实时类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n个第二物理层实体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对应的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e,SCS)相同,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配置使用终端中同一个中央处理器核(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ore,CPU Core)。
在一些实施例中,n个第二物理层实体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对应的载波的SCS不同,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配置使用终端中的不同CPU Core。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层实体上的非实时性业务配置使用终端中的一个CPUCore。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层的业务管理包括:LTE的业务管理和NR的业务管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LTE的业务管理包括:
物理层状态控制、物理层服务管理、无线链路监测(Radio Link Monitor,RLM)管理、物理层配置管理、通用地址参数(Generic Address Parameter,GAP)管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4G-5G联合组网(EUTRA-NR Dual-Connectivity,ENDC)管理、测量调度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EUTRA(Evolved UTRA)即是UTRA演进,UTRA(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即是通用地面无线接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NR的业务管理包括:
物理层状态控制、物理层服务管理、波束管理、物理层配置管理、GAP管理、CA管理、测量调度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层的资源管理包括:物理层资源管理和射频资源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
连接态非连续接收(Connec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CDRX)控制、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系统信息消息(System Information message,SI)、寻呼Paging、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搜索空间(Search Space)、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管理、自动频率控制(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AFC)/自定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层的数据传输调度包括:
小区时序管理(Active CellTime Update)、数据传输时延调度信息更新(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INFO Update,TTI INFO Update)、射频行为调度(RadioFrequency Action Schedule,RF Action Schedule)、载波间射频协调管理(CC RFAlignment)、射频GAP处理控制(RF GAP Handler)、物理层子系统TTI配置控制(SubSystemTTI Configuration,SS TTI Configuration)、射频TTI配置控制(RF TTIConfiguration)、时频管理(Timing/Freq Handling)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物理层实体与第二物理层实体的终端中,该方法包括:
第一物理层实体处理物理层的非实时类业务,非实时类业务包括:物理层的业务管理、物理层的资源管理、以及物理层的功耗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物理层实体处理物理层的实时类业务,实时类业务包括:物理层的数据传输调度与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服务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物理层模块与第二物理层模块,该装置包括:
第一物理层模块,用于处理物理层的非实时类业务,非实时类业务包括:物理层的业务管理、物理层的资源管理、以及物理层的功耗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物理层模块,用于处理物理层的实时类业务,实时类业务包括:物理层的数据传输调度与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服务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处理器;
与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各个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上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各个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同时支持LTE与NR的终端中设置了第一物理层实体与第二物理层实体,分别用于处理物理层的非实时类业务与实时类业务,不再采用每个RAT各自控制自已的物理层过程与载波资源的处理方式,真正实现了LTE与NR下物理层的统一控制,能够更简洁的实现终端对LTE与NR的支持,避免了每个RAT各自控制自己的物理层过程与载波资源,进而导致的LTE PHY控制模块与NR PHY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机制过于复杂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协议栈的物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一般的,LTE与NR的物理层是独立控制的,即每个RAT各自控制各自的物理层过程和载波资源,比如,采用LTE PHY控制模块来实现LTE的物理层控制,采用NR PHY控制模块来实现NR的物理层控制,此时,在同时支持LTE与NR的终端中,上述LTE PHY控制模块与NR PHY控制模块之间需要通信机制来协调,而上述通信机制过于复杂,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来解决上述LTE PHY控制模块与NR PHY控制模块之间通信机制过于复杂的问题。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接入网12和终端设备14。
接入网12中包括若干个网络设备120。网络设备120可以是基站,所述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系统中,称为eNodeB或者eNB;在5G NR-U系统中,称为gNodeB或者g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基站”这一描述可能会变化。为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为终端设备14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网络设备。
终端设备14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网络设备120与终端设备14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非授权频段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NR-U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下一代通信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以及车联网(Vehicleto Everything,V2X)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一个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2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200包括:第一物理层实体(也即PHY Controller HL1C)201和第二物理层实体(也即PHYController LL1C)202;
第一物理层实体201,用于处理物理层的非实时类业务,非实时类业务包括:物理层的业务管理、物理层的资源管理、以及物理层的功耗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物理层实体202,用于处理物理层的实时类业务,实时类业务包括:物理层的数据传输调度与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服务中的至少一项。
也即对4G与5G的协议栈(Protocol Stack,PS)中的物理层控制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物理层控制划分为第一物理层实体与第二物理层实体,以对4G/5G物理层资源(即4G/5G PHY Resource)进行调度。
其中,PHY Controller HL1C主要负责4G和5G的PS接口,且负责物理层所有的业务管理、共有资源管理以及LL1C功耗管理。PHY Controller LL1C主要负责每个4G和5G载波的每个TTI动态调度以管理所有数据业务和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层实体201,用于向第二物理层实体202发送第一信息;
第二物理层实体202,用于接收第一物理层实体201发送的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处理实时类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物理层实体202,用于向第一物理层实体201发送第二信息;
第一物理层实体201,用于接收第二物理层实体202发送的第二信息,根据第二信息调整非实时类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包括:n个第二物理层实体202,每一个第二物理层实体202对应一个激活的载波CC,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二物理层实体202,用于处理与自身对应的载波CC上的实时类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n个第二物理层实体202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202对应的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相同,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202配置使用终端中的同一个中央处理器核。
在一些实施例中,n个第二物理层实体202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202对应的载波的SCS不同,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202配置使用终端中的不同中央处理器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层实体201上的非实时性业务配置使用终端中的一个中央处理器核。
如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层实体201包括:LTE的业务管理301、NR的业务管理302、物理层资源管理303、射频资源管理304、以及物理层的功率管理305。
其中,物理层的业务管理包括:LTE的业务管理301和NR的业务管理302。
在一些实施例中,LTE的业务管理301包括:
物理层状态控制21、物理层服务管理22、RLM管理23、载波配置管理24、GAP管理25、CA/ENDC管理26、测量调度27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NR的业务管理302包括:
物理层状态控制31、物理层服务管理32、波束管理33、载波配置管理34、GAP管理35、CA管理36、测量调度37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层的资源管理包括:物理层资源管理303和射频资源管理304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服务306包括:
CDRX控制41、MIB 42、SI 43、Paging 44、RA 45、SRS 46、SR 47、SPS 48、CSI 49、搜索空间50、TA管理51、AFC/AGC 52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调度307包括:
小区时序管理61、TTI调度信息更新62、射频行为调度63、载波间射频协调管理64、射频GAP处理控制65、物理层子系统TTI配置控制66、射频TTI配置控制67、时频管理68中的至少一项。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同时支持LTE与NR的终端,在终端中设置了第一物理层实体与第二物理层实体,分别用于处理物理层的非实时类业务与实时类业务,不再采用每个RAT各自控制自已的物理层过程与载波资源的处理方式,真正实现了LTE与NR下物理层的统一控制,能够更简洁的实现终端对LTE与NR的支持,避免了每个RAT各自控制自己的物理层过程与载波资源,进而导致的LTE PHY控制模块与NR PHY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机制过于复杂的问题。
图4示出了一个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终端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第一物理层实体处理物理层的非实时类业务。
上述非实时类业务包括:物理层的业务管理、物理层的资源管理、以及物理层的功耗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层实体接收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发送的第三信息,根据第三信息处理非实时类业务。示例性的,第一物理层实体根据第三信息为数据传输配置载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物理层实体向第一物理层发送第一信息,第一物理层实体接收第二物理层发送的第二信息,根据第二信息调整非实时类业务。示例性的,第一物理层根据第二信息确定一个载波上的数据传输结束,对该载波资源进行再分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层的资源管理是指对LTE与NR的共有资源的综合管理,物理层的资源管理包括:物理层资源管理和射频资源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物理层的功耗管理是第一物理层实体对第二物理层实体的功耗管理。
步骤402,第二物理层实体处理物理层的实时类业务。
上述实时类业务包括:物理层的数据传输调度与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服务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层实体向第二物理层实体发送第一信息;第二物理层实体接收第一物理层实体发送的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处理实时类业务。示例性的,第二物理层实体根据第一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包括:n个第二物理层实体,每一个第二物理层实体对应一个激活的CC,n为大于1的正整数;相应地,第二物理层实体处理与自身对应的载波CC上的实时类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服务包括:CDRX控制、MIB、SI、Paging、RA、SRS、SR、SPS、CSI、搜索空间、TA管理、AFC/AGC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调度包括:
小区时序管理、数据传输时延TTI调度信息更新、射频行为调度、载波间射频协调管理、射频GAP处理控制、物理层子系统TTI配置控制、射频TTI配置控制、时频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小区时序管理,用于管理小区的时序信息;
TTI调度信息更新,用于更新TTI的调度信息;
射频行为调度,用于对射频行为的控制调度;
载波间射频协调管理,用于控制不同载波之间对射频通用资源控制协调的管理;
射频GAP处理控制,用于控制射频在进入退出以及在GAP过程中的行为;
物理层子系统TTI配置控制,用于物理层子系统TTI级别的动态行为配置,包括上行、下行、测量以及反馈的控制;
射频TTI配置控制,用于准备并调度TTI级别射频的行为参数;
时频管理,用于载波上时域/频域的管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协议栈中采用第一物理层实体与第二物理层实体分别处理物理层的非实时类业务与实时类业务,不再采用每个RAT各自控制自已的物理层过程与载波资源的处理方式,真正实现了LTE与NR下物理层的统一控制,能够更简洁的实现终端对LTE与NR的支持,避免了每个RAT各自控制自己的物理层过程与载波资源,进而导致的LTE PHY控制模块与NR PHY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机制过于复杂的问题,也即减少了LTE与NR的消息交互和物理层控制设计的复杂度。
该方法考虑了物理层控制的不同特性的不同要求进行分层管理,以达到从资源管理、性能管理、功耗管理方面的优化和平衡;物理层资源与射频资源的统一管理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LTE和NR在ENDC场景下资源冲突解决的复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中运行有多核中央处理器;第一物理层实体上的非实时性业务配置使用终端中的一个中央处理器核。
若n个第二物理层实体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对应的载波的SCS相同,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配置使用终端中的同一个中央处理器核。若n个第二物理层实体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对应的载波的SCS不同,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配置使用终端中的不同中央处理器核。
其中,第二物理层实体与第一物理层实体配置使用不同的中央处理器核。
上述将SCS这一调度需求相同的实时类业务在终端的同一个中央处理器核上运行,将SCS这一调度需求不同的实时类业务在终端的不同中央处理器核上处理,以及将非实时类业务与实时类业务在终端的不同中央处理器核上处理,可以避免调度需求不同的业务在终端的同一中央处理器核上处理时,需要不断的调整调度需求、切换业务这一情况,综合考虑第一物理层实体处理非实时类业务,第二物理层实体处理实时类业务则对实时性要求高这一情况,也即LTE和NR的载波TTI周期有很大不同,上述中央处理器核的配置使用方式极大程度的减轻了不同调度需求业务切换造成中央处理器的资源浪费。
每一个中央处理器核的处理容量有限,终端还根据上述处理容量对中央处理器核上运行的第二物理层实体进行调度。比如,一个中央处理器核可以支持三个第二物理层实体的运行,当存在四个第二物理层实体时,采用两个中央处理器核支持第二物理层实体的运行,每个中央处理器核支持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的运行;当一个物理层实体上的数据传输结束时,释放该物理层实体,则剩余三个物理层实体正在运行,将三个物理层实体调度至一个中央处理器核上运行,这一调度方法也能够避免中央处理器的资源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层的业务管理包括:LTE的业务管理和NR的业务管理。
可选地,上述LTE的业务管理包括:物理层状态控制、物理层服务管理、RLM管理、载波配置管理、GAP管理、CA/ENDC管理、测量调度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物理层状态控制,用于控制物理层状态的转换,物理层状态包括空状态、小区选择态、空闲态、小区接入态、以及连接态中的至少一种;
物理层服务管理,用于管理物理层需要提供的所有服务的状态;
RLM管理,用于监测服务小区的链路是否可用于无线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
载波配置管理,用于管理物理层对所有载波的配置信息;GAP管理,用于管理整个调度过程中的GAP使用;
CA/ENDC管理,用于控制载波聚合、EUTRA-NR双连接性;
测量调度,用于控制所述物理层的所有测量行为,包括同频测量、异频测量、以及IRAT测量。
可选地,上述NR的业务管理包括:物理层状态控制、物理层服务管理、波束管理、载波配置管理、GAP管理、CA管理、测量调度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物理层状态控制,用于控制物理层状态的转换,物理层状态包括空状态、小区选择态、空闲态、小区接入态、以及连接态中的至少一种;
物理层服务管理,用于管理物理层需要提供的所有服务的状态;
波束管理,用于建立和维护波束对,包括:初始波束建立、波束调整、波束恢复;
载波配置管理,用于管理物理层对所有载波的配置信息;
GAP管理,用于管理整个调度过程中的GAP使用;
CA管理,用于控制载波聚合;
测量调度,用于控制物理层的所有测量行为,包括同频测量、异频测量、以及IRAT测量。
该方法中第一物理层实体能够支持LTE与NR的全部的非实时类业务的处理、以及实时类业务的调度。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对一个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终端采用多核处理器,将HL1C分配到固定的CPU core上,如果需要做多SIM的需求扩展,只需要在HL1C上增加更多的LTE的业务管理和NR的业务管理就可以简单扩展,也就是说,一个SIM对应一个LTE的业务管理和一个NR的业务管理。对于LL1C可以进一步在载波和CPU负荷相结合的维度上来动态调整CPU资源分配,也即仍然根据实时类业务需求增加第二物理层实体。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二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终端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该装置包括第一物理层模块501与第二物理层模块502;
第一物理层模块501,用于处理物理层的非实时类业务,非实时类业务包括:物理层的业务管理、物理层的资源管理、以及物理层的功耗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物理层模块502,用于处理物理层的实时类业务,实时类业务包括:物理层的数据传输调度与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服务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层模块501,用于向第二物理层模块502发送第一信息;
第二物理层模块502,用于接收第一物理层模块501发送的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处理实时类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物理层模块502,用于向第一物理层模块501发送第二信息;
第一物理层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二物理层模块502发送的第二信息,根据第二信息调整非实时类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n个第二物理层模块502,每一个第二物理层模块502对应一个激活的CC,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二物理层模块502,用于处理与自身对应的CC上的实时类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n个第二物理层模块502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模块502对应的载波的SCS相同,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模块502配置使用终端中的同一个中央处理器核。
在一些实施例中,n个第二物理层模块502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模块502对应的载波的SCS不同,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模块502配置使用终端中的不同中央处理器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层模块501上的非实时性业务配置使用终端中的一个中央处理器核。
在一些实施例中,业务管理包括:LTE的业务管理和NR的业务管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LTE的业务管理包括:
物理层状态控制、物理层服务管理、RLM管理、载波配置管理、GAP管理、CA/ENDC管理、测量调度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NR的业务管理包括:
物理层状态控制、物理层服务管理、波束管理、载波配置管理、GAP管理、CA管理、测量调度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层的资源管理包括:
物理层资源管理和射频资源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服务包括:
CDRX控制、MIB、SI、Paging、RA、SRS、SR、SPS、CSI、搜索空间、TA管理、AFC/AGC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调度包括:
小区时序管理、数据传输时延TTI调度信息更新、射频行为调度、载波间射频协调管理、射频GAP处理控制、物理层子系统TTI配置控制、射频TTI配置控制、时频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在协议栈中采用第一物理层模块与第二物理层模块分别处理物理层的非实时类业务与实时类业务,不再采用每个RAT各自控制自已的物理层过程与载波资源的处理方式,真正实现了LTE与NR下物理层的统一控制,能够更简洁的实现终端对LTE与NR的支持,避免了每个RAT各自控制自己的物理层过程与载波资源,进而导致的LTE PHY控制模块与NR PHY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机制过于复杂的问题,也即减少了LTE与NR的消息交互和物理层控制设计的复杂度。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处理器601、接收器602、发射器603、存储器604和总线605。
处理器6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6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602和发射器6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604通过总线605与处理器601相连。
存储器604可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601用于执行该至少一个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直连通信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紧凑型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上述通信方法。
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物理层实体和第二物理层实体;
所述第一物理层实体,用于处理物理层的非实时类业务,所述非实时类业务包括:所述物理层的业务管理、所述物理层的资源管理、以及所述物理层的功耗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物理层实体,用于处理所述物理层的实时类业务,所述实时类业务包括:所述物理层的数据传输调度与所述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服务中的至少一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物理层实体,用于向所述第二物理层实体发送第一信息;
所述第二物理层实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物理层实体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处理所述实时类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物理层实体,用于向所述第一物理层实体发送第二信息;
所述第一物理层实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物理层实体发送的所述第二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调整所述非实时类业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n个所述第二物理层实体,每一个所述第二物理层实体对应一个激活的载波CC,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物理层实体,用于处理与自身对应的所述载波CC上的实时类业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第二物理层实体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对应的载波的子载波间隔SCS相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配置使用所述终端中的同一个中央处理器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第二物理层实体中存在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对应的载波的SCS不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物理层实体配置使用所述终端中的不同中央处理器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理层实体上的所述非实时性业务配置使用所述终端中的一个中央处理器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层的业务管理包括:长期演进LTE的业务管理和新空口NR的业务管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LTE的业务管理包括:
物理层状态控制、物理层服务管理、无线链路监测RLM管理、载波配置管理、通用地址参数GAP管理、载波聚合CA/4G-5G联合组网ENDC管理、测量调度中的至少一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NR的业务管理包括:
物理层状态控制、物理层服务管理、波束管理、载波配置管理、GAP管理、CA管理、测量调度中的至少一项。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层的资源管理包括:
物理层资源管理和射频资源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服务包括:
连接态非连续接收CDRX控制、主信息块MIB、系统信息消息SI、寻呼Paging、随机接入RA、探测参考信号SRS、调度请求SR、半持续调度SPS、信道状态信息CSI、搜索空间、定时提前TA管理、自动频率控制AFC/自定增益控制AGC中的至少一项。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调度包括:
小区时序管理、数据传输时延TTI调度信息更新、射频行为调度、载波间射频协调管理、射频GAP处理控制、物理层子系统TTI配置控制、射频TTI配置控制、时频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第一物理层实体与第二物理层实体的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物理层实体处理物理层的非实时类业务,所述非实时类业务包括:所述物理层的业务管理、所述物理层的资源管理、以及所述物理层的功耗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物理层实体处理所述物理层的实时类业务,所述实时类业务包括:所述物理层的数据传输调度与所述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服务中的至少一项。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物理层模块与第二物理层模块;
所述第一物理层模块,用于处理物理层的非实时类业务,所述非实时类业务包括:所述物理层的业务管理、所述物理层的资源管理、以及所述物理层的功耗管理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物理层模块,用于处理所述物理层的实时类业务,所述实时类业务包括:所述物理层的数据传输调度与所述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服务中的至少一项。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2011074457.9A 2020-10-09 2020-10-09 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03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4457.9A CN112203306B (zh) 2020-10-09 2020-10-09 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4457.9A CN112203306B (zh) 2020-10-09 2020-10-09 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3306A true CN112203306A (zh) 2021-01-08
CN112203306B CN112203306B (zh) 2023-01-17

Family

ID=74013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4457.9A Active CN112203306B (zh) 2020-10-09 2020-10-09 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33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3439A1 (zh) * 2021-11-23 2023-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8475A (zh) * 2012-09-27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rat网络下的无线资源协调调度方法
CN104349342A (zh) * 2013-08-01 2015-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管理方法和装置
WO2017177438A1 (zh) * 2016-04-15 2017-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484250A (zh) * 2016-06-07 2017-12-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实体管理方法、快速控制媒介访问控制实体及系统
CN107645743A (zh) * 2016-07-22 2018-01-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08293255A (zh) * 2016-02-05 2018-07-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8322939A (zh) * 2017-01-16 2018-07-2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种物理层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109586886A (zh) * 2019-01-10 2019-04-05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US20190182702A1 (en) * 2017-12-13 2019-06-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user equipment in power saving mode
CN110192407A (zh) * 2017-01-05 2019-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US20200053584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On-demand physical layer reporting by a ue
CN111510951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567018A (zh) * 2018-01-08 2020-08-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离物理层功能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8475A (zh) * 2012-09-27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rat网络下的无线资源协调调度方法
CN104349342A (zh) * 2013-08-01 2015-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8293255A (zh) * 2016-02-05 2018-07-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17177438A1 (zh) * 2016-04-15 2017-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484250A (zh) * 2016-06-07 2017-12-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实体管理方法、快速控制媒介访问控制实体及系统
CN107645743A (zh) * 2016-07-22 2018-01-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10192407A (zh) * 2017-01-05 2019-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8322939A (zh) * 2017-01-16 2018-07-2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种物理层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US20190182702A1 (en) * 2017-12-13 2019-06-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user equipment in power saving mode
CN111567018A (zh) * 2018-01-08 2020-08-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离物理层功能的方法
US20200053584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On-demand physical layer reporting by a ue
CN109586886A (zh) * 2019-01-10 2019-04-05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CN111510951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代修文等: "5G中CU-DU网络部署建议", 《通信与信息技术》 *
董春波: "FBMC/OQAM系统中基于前导设计的信道估计研究",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3439A1 (zh) * 2021-11-23 2023-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3306B (zh)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95551C (en) Reducing collisions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discovery resources
KR20150046122A (ko) 저비용 머신 타입 통신 장치들을 사용하는 통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23015659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rrc stat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082556A1 (e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pability signaling framework
CN111869281B (zh) 定位测距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20110752A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사이드링크 통신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23171401A (ja) 強化されたマルチ接続動作
CN112203306B (zh) 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606136A (zh) Drx参数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31645A (zh) 在带宽部分上进行通信的方法
JP2023526163A (ja) 情報指示方法、装置、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US20230292375A1 (en)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302765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other system information, and device medium
US20230413291A1 (en) Method for carrier determin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40073735A1 (en) Qos control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30104067A1 (en) Random access resourc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4011632A1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36558A1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41071A1 (zh) 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20295445A1 (en) Enhanced mechanisms for handling operation requests for single/multi-connection devices
WO2022067518A1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JP2022530163A (ja) 新無線(nr)における優先2ステップ無線アクセスチャネル(rach)の方法
CN117835426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5226207A (zh)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7882477A (zh) 随机接入报告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