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7492A - 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及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及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7492A
CN112187492A CN201910585688.7A CN201910585688A CN112187492A CN 112187492 A CN112187492 A CN 112187492A CN 201910585688 A CN201910585688 A CN 201910585688A CN 112187492 A CN112187492 A CN 112187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internet
things
social activity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56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Qinch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Qinch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Qinch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Qinch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56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74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7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74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包括政府物联网和多个社会活动物联网,多个社会活动物联网包括社会活动物联网A和社会活动物联网B;多个对象分平台包括以自然人作为物理实体的自然人分平台和以组织作为物理实体的组织分平台;社会活动物联网A将自然人分平台作为用户平台为自然人提供社会活动服务;社会活动物联网B将组织分平台作为用户平台为组织提供社会活动服务。本发明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及构建方法,将智慧城市中物联网的服务对象进行了明确,并实现了对整个智慧城市体系架构的设计,将智慧城市中所有的物联网统一到了一个完整的架构下,有利于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并且也有利于政府对智慧城市体系的监管。

Description

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及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及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智慧城市的发展速度也曾一度滞缓,其中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长远规划,各个不同领域之间信息分割明显,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各个城市的标准不一,没有统一的建设要求体系。这将会导致不同城市所建设的智慧城市系统多少存在差异,彼此之间信息无法共享、整合、分析。当城市之间或者跨地区产业、跨产业合作企业之间信息无法共享,在全国范围内的智慧城市系统管理上带来不便。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由于政府角色的定位不够准确,在很多方面政府干预过多,减缓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政策不落实,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
智慧城市的体系实际是由大量参与到智慧城市运作的物联网组成的,在现有技术中,这些物联网的服务对象各不相同,并且各物联网各自为政,严重阻碍了智慧城市体系的发展,也不利于政府对智慧城市体系的监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智慧城市体系中物联网的服务对象各不相同,并且各物联网各自为政,严重阻碍了智慧城市体系的发展,也不利于政府对智慧城市体系的监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及构建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包括政府物联网和多个社会活动物联网;所述政府物联网包括依次互联的人民用户平台、政府服务平台、政府管理平台、政府传感网络平台和对象平台C;所述对象平台C包括多个对象分平台,所述多个社会活动物联网包括社会活动物联网A和社会活动物联网B;所述多个对象分平台包括以自然人作为物理实体的自然人分平台和以组织作为物理实体的组织分平台;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A将自然人分平台作为用户平台为自然人提供社会活动服务;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B将组织分平台作为用户平台为组织提供社会活动服务。
本发明应用时,在本发明的智慧城市体系中,根据服务方式和服务对象的不同,首先将智慧城市物联网分为政府物联网和社会活动物联网两种,其中政府物联网是直接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并且不需要产生商业利益,而社会活动物联网的服务对象可以是人民大众中的部分自然人,也可以是组织,社会活动物联网向自然人或组织提供社会活动服务,这种社会活动可以是文化活动也可以是经济活动。自然人是人民大众的组成部分,但是无法代表全部的人民大众,而组织是指智慧城市体系中各种工矿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集合体。社会活动物联网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对自然人或者组织提供服务,在本发明中社会活动物联网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了社会活动物联网A和社会活动物联网B。
为了对政府物联网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中政府物联网包括依次互联的人民用户平台、政府服务平台、政府管理平台、政府传感网络平台和对象平台C,其中人民用户平台是接受政府物联网服务的;政府服务平台是向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信息并接收人民用户平台的控制信息;政府管理平台对整个政府物联网进行全面统筹管理;政府传感网络平台为获取对象平台C中的服务数据并将服务数据交互至所述政府管理平台,并将政府管理平台下发的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平台C;而对象平台C则为政府物联网提供感知信息,并执行控制。也就是说在政府物联网中,由政府提供给人民用户平台的服务数据主要来源于对象平台C中的自然人或者组织。所以本发明将政府物联网对象平台C中的自然人平台或者组织平台作为社会活动物联网的用户平台来搭建社会活动物联网,可以明确在智慧城市体系中,不同服务对象物联网之间的关系。
在本发明实现过程中,每个平台都是具有物理实体的,所以是一种完善的结构,例如对于社会活动物联网A来说,社会活动物联网A是直接服务于自然人而不是全体民众的,这种社会活动物联网A可以是电子商务体系下的物联网,也可以是服务于自然人的其他物联网,如智慧小区物联网、智慧校园物联网等等。而对于社会活动物联网B来说,社会活动物联网B是直接服务于组织的,这种社会活动物联网B可以是为工厂提供服务的工业物联网,也可以服务于组织的其他物联网,如物流物联网、智慧园区物联网等等,在这些物联网中都是每个平台都是具有物理实体的,本发明将这些物联网的服务对象进行了明确,并实现了对整个智慧城市体系架构的设计,将智慧城市中所有的物联网统一到了一个完整的架构下,有利于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并且也有利于政府对智慧城市体系的监管。
进一步的,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A包括:自然人用户平台:用于接受社会活动物联网A服务;服务平台A:用于向自然人用户平台提供服务信息,和/或接收自然人用户平台的控制信息;管理平台A:用于对整个社会活动物联网A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对象平台A:用于为社会活动物联网A提供感知信息,和/或执行控制;传感网络平台A:用于获取对象平台A中的服务数据并将服务数据交互至所述管理平台A和/或将管理平台A下发的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平台A。
本发明应用时,为了明确社会活动物联网A中的架构体系,采用了已有的一种五平台式的架构体系来实现明确社会活动物联网A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B包括:组织用户平台:用于接受社会活动物联网B服务;服务平台B:用于向组织用户平台提供服务信息,和/或接收组织用户平台的控制信息;管理平台B:用于对整个社会活动物联网B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对象平台B:用于为社会活动物联网B提供感知信息,和/或执行控制;传感网络平台B:用于获取对象平台B中的服务数据并将服务数据交互至所述管理平台B和/或将管理平台B下发的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平台B。
本发明应用时,为了明确社会活动物联网B中的架构体系,采用了已有的一种五平台式的架构体系来实现明确社会活动物联网B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政府物联网直接向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数据并接受人民用户平台控制信息。
本发明应用时,政府物联网在智慧城市中是作为主干深入参与到智慧城市体系中,而政府物联网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向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数据并接受人民用户平台控制信息。
进一步的,当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发展至为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时,社会活动物联网在政府管理平台的授权下成为政府物联网。
本发明应用时,智慧城市体系的发展必然会伴随着物联网自身的发展,为了使得物联网可以最终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好更高效的服务,在本发明中可以将社会活动物联网A扩展为政府物联网,例如社会活动物联网A为智慧小区物联网时,仅仅为小区内的自然人提供商业服务,而当该智慧小区物联网得到认可并推广至所有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小区时,社会活动物联网A的服务对象就变成了人民大众,相当于是直接为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此时社会活动物联网A就可以在政府管理平台的授权下成为政府物联网,由政府直接为人民大众提供服务,极大的提高了本发明的扩展性和适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的类型包括文化物联网和经济物联网;所述文化物联网为社会活动物联网的用户提供文化服务;所述经济物联网为社会活动物联网的用户提供商业服务。
本发明应用时,社会活动物联网根据所提供服务的类型分为文化物联网和经济物联网,当提供的服务类型为文化宣传类,如广告、视频传媒等物联网时,则社会活动物联网为文化物联网;当提供的服务类型为以产生商业利益为目的时,如电商物联网时,则社会活动物联网为经济物联网。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中文化物联网经济物联网的分类和前文中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A社会活动物联网B的分类是相互独立的,文化物联网经济物联网的是根据提供服务的类型进行分类的,而社会活动物联网A社会活动物联网B是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的。另外社会活动物联网A和社会活动物联网B都可以为文化物联网和经济物联网中的任意一种,两种分类直接是完全独立的。
一种智慧城市体系构建方法,包括:建立政府物联网,所述政府物联网包括依次互联的人民用户平台、政府服务平台、政府管理平台、政府传感网络平台和对象平台C;在对象平台C建立多个对象分平台,所述多个对象分平台包括以自然人作为物理实体的自然人分平台和以组织作为物理实体的组织分平台;以自然人分平台作为用户平台建立社会活动物联网A,以组织分平台作为用户平台建立社会活动物联网B;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A为自然人提供社会活动服务,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B为组织提供社会活动服务。
进一步的,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A包括:自然人用户平台:用于接受社会活动物联网A服务;服务平台A:用于向自然人用户平台提供服务信息,和/或接收自然人用户平台的控制信息;管理平台A:用于对整个社会活动物联网A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对象平台A:用于为社会活动物联网A提供感知信息,和/或执行控制;传感网络平台A:用于获取对象平台A中的服务数据并将服务数据交互至所述管理平台A和/或将管理平台A下发的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平台A。
进一步的,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B包括:组织用户平台:用于接受社会活动物联网B服务;服务平台B:用于向组织用户平台提供服务信息,和/或接收组织用户平台的控制信息;管理平台B:用于对整个社会活动物联网B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对象平台B:用于为社会活动物联网B提供感知信息,和/或执行控制;传感网络平台B:用于获取对象平台B中的服务数据并将服务数据交互至所述管理平台B和/或将管理平台B下发的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平台B。
进一步的,所述政府物联网直接向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数据并接受人民用户平台控制信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及构建方法,将智慧城市中物联网的服务对象进行了明确,并实现了对整个智慧城市体系架构的设计,将智慧城市中所有的物联网统一到了一个完整的架构下,有利于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并且也有利于政府对智慧城市体系的监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包括政府物联网和多个社会活动物联网;所述政府物联网包括依次互联的人民用户平台、政府服务平台、政府管理平台、政府传感网络平台和对象平台C;所述对象平台C包括多个对象分平台,所述多个社会活动物联网包括社会活动物联网A和社会活动物联网B;所述多个对象分平台包括以自然人作为物理实体的自然人分平台和以组织作为物理实体的组织分平台;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A将自然人分平台作为用户平台为自然人提供社会活动服务;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B将组织分平台作为用户平台为组织提供社会活动服务。
本实施例实施时,在本发明的智慧城市体系中,根据服务方式和服务对象的不同,首先将智慧城市物联网分为政府物联网和社会活动物联网两种,其中政府物联网是直接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并且不需要产生商业利益,而社会活动物联网则的服务对象可以是人民大众中的部分自然人,也可以是组织,社会活动物联网向自然人或组织提供社会活动服务,这种社会活动可以是文化活动也可以是经济活动。自然人是人民大众的组成部分,但是无法代表全部的人民大众,而组织是指智慧城市体系中各种工矿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集合体。社会活动物联网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对自然人或者组织提供服务,在本发明中社会活动物联网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了社会活动物联网A和社会活动物联网B。
为了对政府物联网进行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说明,本发明中政府物联网包括依次互联的人民用户平台、政府服务平台、政府管理平台、政府传感网络平台和对象平台C,其中人民用户平台是接受政府物联网服务的;政府服务平台是向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信息并接收人民用户平台的控制信息;政府管理平台对整个政府物联网进行全面统筹管理;政府传感网络平台为获取对象平台C中的服务数据并将服务数据交互至所述政府管理平台,并将政府管理平台下发的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平台C;而对象平台C则为政府物联网提供感知信息,并执行控制。也就是说在政府物联网中,由政府提供给人民用户平台的服务数据主要来源于对象平台C中的自然人或者组织。所以本发明将政府物联网对象平台C中的自然人平台或者组织平台作为社会活动物联网的用户平台来搭建社会活动物联网,可以明确在智慧城市体系中,不同服务对象物联网之间的关系。
在本发明实现过程中,每个平台都是具有物理实体的,所以是一种完善的结构,例如对于社会活动物联网A来说,社会活动物联网A是直接服务于自然人而不是全体民众的,这种社会活动物联网A可以是电子商务体系下的物联网,也可以是服务于自然人的其他物联网,如智慧小区物联网、智慧校园物联网等等。而对于社会活动物联网B来说,社会活动物联网B是直接服务于组织的,这种社会活动物联网B可以是为工厂提供服务的工业物联网,也可以服务于组织的其他物联网,如物流物联网、智慧园区物联网等等,在这些物联网中都是每个平台都是具有物理实体的,本发明将这些物联网的服务对象进行了明确,并实现了对整个智慧城市体系架构的设计,将智慧城市中所有的物联网统一到了一个完整的架构下,有利于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并且也有利于政府对智慧城市体系的监管。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A包括:自然人用户平台:用于接受社会活动物联网A服务;服务平台A:用于向自然人用户平台提供服务信息,和/或接收自然人用户平台的控制信息;管理平台A:用于对整个社会活动物联网A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对象平台A:用于为社会活动物联网A提供感知信息,和/或执行控制;传感网络平台A:用于获取对象平台A中的服务数据并将服务数据交互至所述管理平台A和/或将管理平台A下发的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平台A。
本实施例实施时,为了明确社会活动物联网A中的架构体系,采用了已有的一种五平台式的架构体系来实现明确社会活动物联网A的功能。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B包括:组织用户平台:用于接受社会活动物联网B服务;服务平台B:用于向组织用户平台提供服务信息,和/或接收组织用户平台的控制信息;管理平台B:用于对整个社会活动物联网B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对象平台B:用于为社会活动物联网B提供感知信息,和/或执行控制;传感网络平台B:用于获取对象平台B中的服务数据并将服务数据交互至所述管理平台B和/或将管理平台B下发的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平台B。
本实施例实施时,为了明确社会活动物联网B中的架构体系,采用了已有的一种五平台式的架构体系来实现明确社会活动物联网B的功能。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所述政府物联网直接向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数据并接受人民用户平台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实施时,政府物联网在智慧城市中是作为主干深入参与到智慧城市体系中,而政府物联网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向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数据并接受人民用户平台控制信息。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当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发展至为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时,社会活动物联网在政府管理平台的授权下成为政府物联网。
本实施例实施时,智慧城市体系的发展必然会伴随着物联网自身的发展,为了使得物联网可以最终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好更高效的服务,在本发明中可以将社会活动物联网A扩展为政府物联网,例如社会活动物联网A为智慧小区物联网时,仅仅为小区内的自然人提供商业服务,而当该智慧小区物联网得到认可并推广至所有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小区时,社会活动物联网A的服务对象就变成了人民大众,相当于是直接为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此时社会活动物联网A就可以在政府管理平台的授权下成为政府物联网,由政府直接为人民大众提供服务,极大的提高了本发明的扩展性和适用性。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的类型包括文化物联网和经济物联网;所述文化物联网为社会活动物联网的用户提供文化服务;所述经济物联网为社会活动物联网的用户提供商业服务。
本实施例实施时,社会活动物联网根据所提供服务的类型分为文化物联网和经济物联网,当提供的服务类型为文化宣传类,如广告、视频传媒等物联网时,则社会活动物联网为文化物联网;当提供的服务类型为以产生商业利益为目的时,如电商物联网时,则社会活动物联网为经济物联网。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中文化物联网经济物联网的分类和前文中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A社会活动物联网B的分类是相互独立的,文化物联网经济物联网的是根据提供服务的类型进行分类的,而社会活动物联网A社会活动物联网B是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的。另外社会活动物联网A和社会活动物联网B都可以为文化物联网和经济物联网中的任意一种,两种分类直接是完全独立的。
一种智慧城市体系构建方法,包括:建立政府物联网,所述政府物联网包括依次互联的人民用户平台、政府服务平台、政府管理平台、政府传感网络平台和对象平台C;在对象平台C建立多个对象分平台,所述多个对象分平台包括以自然人作为物理实体的自然人分平台和以组织作为物理实体的组织分平台;以自然人分平台作为用户平台建立社会活动物联网A,以组织分平台作为用户平台建立社会活动物联网B;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A为自然人提供社会活动服务,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B为组织提供社会活动服务。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A包括:自然人用户平台:用于接受社会活动物联网A服务;服务平台A:用于向自然人用户平台提供服务信息,和/或接收自然人用户平台的控制信息;管理平台A:用于对整个社会活动物联网A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对象平台A:用于为社会活动物联网A提供感知信息,和/或执行控制;传感网络平台A:用于获取对象平台A中的服务数据并将服务数据交互至所述管理平台A和/或将管理平台A下发的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平台A。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B包括:组织用户平台:用于接受社会活动物联网B服务;服务平台B:用于向组织用户平台提供服务信息,和/或接收组织用户平台的控制信息;管理平台B:用于对整个社会活动物联网B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对象平台B:用于为社会活动物联网B提供感知信息,和/或执行控制;传感网络平台B:用于获取对象平台B中的服务数据并将服务数据交互至所述管理平台B和/或将管理平台B下发的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平台B。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所述政府物联网直接向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数据并接受人民用户平台控制信息。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政府物联网和多个社会活动物联网;所述政府物联网包括依次互联的人民用户平台、政府服务平台、政府管理平台、政府传感网络平台和对象平台C;所述对象平台C包括多个对象分平台,所述多个社会活动物联网包括社会活动物联网A和社会活动物联网B;
所述多个对象分平台包括以自然人作为物理实体的自然人分平台和以组织作为物理实体的组织分平台;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A将自然人分平台作为用户平台为自然人提供社会活动服务;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B将组织分平台作为用户平台为组织提供社会活动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A包括:
自然人用户平台:用于接受社会活动物联网A服务;
服务平台A:用于向自然人用户平台提供服务信息,和/或接收自然人用户平台的控制信息;
管理平台A:用于对整个社会活动物联网A进行全面统筹管理;
对象平台A:用于为社会活动物联网A提供感知信息,和/或执行控制;
传感网络平台A:用于获取对象平台A中的服务数据并将服务数据交互至所述管理平台A和/或将管理平台A下发的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平台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B包括:
组织用户平台:用于接受社会活动物联网B服务;
服务平台B:用于向组织用户平台提供服务信息,和/或接收组织用户平台的控制信息;
管理平台B:用于对整个社会活动物联网B进行全面统筹管理;
对象平台B:用于为社会活动物联网B提供感知信息,和/或执行控制;
传感网络平台B:用于获取对象平台B中的服务数据并将服务数据交互至所述管理平台B和/或将管理平台B下发的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平台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政府物联网直接向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数据并接受人民用户平台控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发展至为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时,社会活动物联网在政府管理平台的授权下成为政府物联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的类型包括文化物联网和经济物联网;所述文化物联网为社会活动物联网的用户提供文化服务;所述经济物联网为社会活动物联网的用户提供商业服务。
7.一种智慧城市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政府物联网,所述政府物联网包括依次互联的人民用户平台、政府服务平台、政府管理平台、政府传感网络平台和对象平台C;
在对象平台C建立多个对象分平台,所述多个对象分平台包括以自然人作为物理实体的自然人分平台和以组织作为物理实体的组织分平台;
以自然人分平台作为用户平台建立社会活动物联网A,以组织分平台作为用户平台建立社会活动物联网B;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A为自然人提供社会活动服务,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B为组织提供社会活动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体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A包括:
自然人用户平台:用于接受社会活动物联网A服务;
服务平台A:用于向自然人用户平台提供服务信息,和/或接收自然人用户平台的控制信息;
管理平台A:用于对整个社会活动物联网A进行全面统筹管理;
对象平台A:用于为社会活动物联网A提供感知信息,和/或执行控制;
传感网络平台A:用于获取对象平台A中的服务数据并将服务数据交互至所述管理平台A和/或将管理平台A下发的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平台A。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体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社会活动物联网B包括:
组织用户平台:用于接受社会活动物联网B服务;
服务平台B:用于向组织用户平台提供服务信息,和/或接收组织用户平台的控制信息;
管理平台B:用于对整个社会活动物联网B进行全面统筹管理;
对象平台B:用于为社会活动物联网B提供感知信息,和/或执行控制;
传感网络平台B:用于获取对象平台B中的服务数据并将服务数据交互至所述管理平台B和/或将管理平台B下发的控制信息传输至对象平台B。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体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政府物联网直接向人民用户平台提供服务数据并接受人民用户平台控制信息。
CN201910585688.7A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及构建方法 Pending CN1121874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5688.7A CN112187492A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及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5688.7A CN112187492A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及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7492A true CN112187492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15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5688.7A Pending CN112187492A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及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74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1987A (zh) * 2022-10-24 2022-12-16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街道管理方法、物联网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65491U (zh) * 2010-06-09 2011-03-16 常州司曼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庭服务系统
CN105915581A (zh) * 2016-03-26 2016-08-31 成都秦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系统
CN105931168A (zh) * 2016-04-15 2016-09-07 广州葵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息栅格服务的智慧城市服务架构
CN106127379A (zh) * 2016-06-22 2016-11-16 中智城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灯联网传感器群和云计算的智慧城市组建方法
CN106131077A (zh) * 2016-08-30 2016-11-16 青岛亿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生活服务系统
CN106230846A (zh) * 2016-08-10 2016-12-14 成都秦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物联网对象平台
CN106254480A (zh) * 2016-08-10 2016-12-21 成都秦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
CN106302683A (zh) * 2016-08-10 2017-01-04 成都秦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体系
US20170185992A1 (en) * 2015-12-23 2017-06-29 Zoomtoll, LLC Software application for smart city standard platform
CN108629718A (zh) * 2017-03-17 2018-10-09 物成物联网(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商业模式的物联网体系架构运营平台
KR101931552B1 (ko) * 2018-07-10 2018-12-24 (주) 넥스모어시스템즈 도시통합운영센터에서의 IoT 기반 스마트 쓰레기 수거 최적화 경로 제공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65491U (zh) * 2010-06-09 2011-03-16 常州司曼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庭服务系统
US20170185992A1 (en) * 2015-12-23 2017-06-29 Zoomtoll, LLC Software application for smart city standard platform
CN105915581A (zh) * 2016-03-26 2016-08-31 成都秦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系统
CN105931168A (zh) * 2016-04-15 2016-09-07 广州葵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息栅格服务的智慧城市服务架构
CN106127379A (zh) * 2016-06-22 2016-11-16 中智城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灯联网传感器群和云计算的智慧城市组建方法
CN106230846A (zh) * 2016-08-10 2016-12-14 成都秦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物联网对象平台
CN106254480A (zh) * 2016-08-10 2016-12-21 成都秦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
CN106302683A (zh) * 2016-08-10 2017-01-04 成都秦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体系
CN106131077A (zh) * 2016-08-30 2016-11-16 青岛亿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生活服务系统
CN108629718A (zh) * 2017-03-17 2018-10-09 物成物联网(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商业模式的物联网体系架构运营平台
KR101931552B1 (ko) * 2018-07-10 2018-12-24 (주) 넥스모어시스템즈 도시통합운영센터에서의 IoT 기반 스마트 쓰레기 수거 최적화 경로 제공방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邵泽华: "物联网与互联网", 《物联网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1987A (zh) * 2022-10-24 2022-12-16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街道管理方法、物联网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1776409B2 (en) 2022-10-24 2023-10-03 Chengdu Qinch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s,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s and storage mediums for street management in smart citi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thi et al. VOST: A case study in voluntary digital participation for collaborative emergency management
Guo et al. The emergence of visual crowdsens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Zhang et al. CAP: Community activity prediction based on big data analysis
Muhammad et al. Intelligent and energy-efficient data prioritization in green smart cities: Curr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CN105787837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教学系统
CN102402652B (zh) 一种权限控制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8846911A (zh) 一种考勤方法及装置
Liao et al. Securing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 smart cities using blockchain enabled software-defined internet of drones
CN112332981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hen RETRACTED: Smart campus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CN110795806A (zh) 一种智联网体系架构
CN107948596A (zh) 一种乡镇管理系统
Sun et al. Wearable mobile internet devices involved in big data solution for education
CN102880697A (zh) 人地关系网络模型及数据处理方法
Li et al. Research on smart campus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six domain model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N112187492A (zh) 一种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及构建方法
Ferrara et al. An AI approach to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human interactions with urban environments
CN109447858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泛在学习环境构建方法
Brou et al.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benefits and risks
CN111507874A (zh) 智慧校园aiot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方法
Cortés-Polo et al. A novel methodology based on orthogonal projections for a mobile network data set analysis
CN110659437A (zh) 一种城市智慧广告设计交流信息系统
CN113220675A (zh) 一种基于WiFi定位数据的高校学生行为分析系统及方法
DeHart et al. Becoming a smart city: A textual analysis of the US smart city finalists
Rebrina et al. Smart technologies in protest communication: Current practices and tren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