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7035B - 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7035B
CN112187035B CN202011072369.5A CN202011072369A CN112187035B CN 112187035 B CN112187035 B CN 112187035B CN 202011072369 A CN202011072369 A CN 202011072369A CN 112187035 B CN112187035 B CN 112187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module
limiting
signal
mc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23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7035A (zh
Inventor
郭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An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An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An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An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23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70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7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7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7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7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6Mea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02H3/025Disconnection after limiting, e.g. when limiting is not sufficient or for facilitating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3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e.g. by masking incorrect turn-on or turn-off signals, e.g. due to current spikes in current mod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及电子设备,包括限流分档模块和MCU控制模块;限流分档模块包括多条限流支路,限流分档模块通过连通不同的限流支路实现不同程度的限流,MCU控制模块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至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连通不同的限流支路,本发明中,限流分档模块通过控制多条限流支路的连通实现多档限流,显著提高了启动电流的抑制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生产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之一,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水平居世界前列,并且在一次性能源生成和消费中占的比重最大,达到六成左右。目前,煤炭依然作为主要能源在生产中使用。然而,矿山开采条件非常恶劣,煤矿井下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尘,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爆炸事故,是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当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发生开路或短路这类电气故障时,即使微小的能量也能引起易燃、易爆气体发生爆炸,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并且有可能造成重大的事故和损失。为了安全起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据有关资料表明,出现故障的电路中约有70%是由供电电源造成的。由此可见,提高矿井下本质安全(本安)电源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质安全(本安)系统中一台本安电源通常给一台设备或多台设备供电,启动电流会叠加,这种情况在本质安全电路中是特别常见的,由于本安电源有最大输出电流限制,若用电设备启动电流过大超出本安电源的输出上限,将触发本安电源的过流保护动作造成启动失败,特别是多台设备同时启动电流叠加的情况下,影响更为严重。目前的软启动是采用NTC(负温度系数温敏电阻)、压控软启动电路实现的。NTC有电流抑制效果有限、稳定工作后存在压降等问题;压控软启动电流具有不错的启动电流抑制效果,但启动电流仍比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其目的在于基于MCU的程控欠压、过流、短路保护的软启动装置,明显提高了启动电流的抑制效果。
第一方面,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包括限流分档模块和MCU控制模块;所述限流分档模块包括N条限流支路,所述限流分档模块通过连通不同的限流支路实现不同程度的限流,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所述MCU控制模块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连通不同的限流支路。本发明中,限流分档模块通过控制多条限流支路的连通实现多档限流,提高了电流抑制效果。
优选地,所述MCU控制模块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连通不同的限流支路包括以下步骤: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连通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一连通信号连通第一限流支路;经过第一预设延迟时间后,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连通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二连通信号连通第二限流支路;依次进行,经过第N-1预设延迟时间后,MCU控制模块发送第N连通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N连通信号连通第N限流支路。
优选地,所述MCU控制模块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限流分档模块之前,还包括电流错峰控制步骤,所述电流错峰控制步骤包括:MCU控制模块产生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随机数,所述MCU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随机数生成对应的延迟时间。
优选地,还包括电流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线路上的电流信号;
当第一限流支路处于连通状态的情况下,电流检测模块发送第一电流信号至MCU控制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电流信号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流阈值,若是,MCU控制模块发送短路保护中断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短路保护中断信号永久断开所有限流支路。
优选地,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线路上的电压信号;所述MCU控制模块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限流分档模块之前,还包括初始化步骤,所述初始化步骤包括:
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断开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一断开信号断开所有限流支路;电压检测模块发送第一电压信号至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是否小于预设电压阈值。
优选地,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连通不同的限流支路之后,电压检测模块发送第二电压信号至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判断第二电压信号是否小于预设电压阈值;
当第二电压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电流检测模块发送第二电流信号至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判断第二电流信号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流阈值,若是,MCU控制模块发送过流保护中断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过流保护中断信号永久断开所有限流支路;若否,MCU控制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优选地,当MCU控制模块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MCU控制模块启动定时唤醒程序;当MCU控制模块处于唤醒状态的情况下,MCU控制模块发送第N连通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N连通信号连通第N限流支路。
优选地,所述多条限流支路中,各条限流支路均具有不同的阻抗特性。
优选地,还包括过压保护模块,过压保护模块包括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的正极、负极连接。
第二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1的逻辑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过压保护模块、限流分档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包括限流分档模块和MCU控制模块。其中,限流分档模块包括多条限流支路,限流分档模块通过连通不同的限流支路实现不同程度的限流。MCU控制模块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至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连通不同的限流支路。其中,多条限流支路为N条,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本实施例中,限流分档模块包括4条限流支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限流支路中分别包括MOS管Q1、Q2、Q3、Q4,MOS管用于控制所在线路的通断。第一、第二、第三限流支路还分别包括电阻值依次降低的电阻R1、R5、R9,电阻R1、R5、R9的阻值为可调节/不可调节。
图3为实施例1的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断开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一断开信号断开所有限流支路。电压检测模块发送第一电压信号至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判断第一电压信号是否小于预设电压阈值即是否欠压;若处于欠压状态,保持所有限流支路处于断开状态;若不处于欠压状态,进入步骤二;
步骤二:MCU控制模块产生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随机数,MCU控制模块根据随机数生成对应的延迟时间,经过对应的延迟时间后,进入步骤三;
本实施例中,随机延时间隔为100ms,随机数的预设范围为1~48,对应的延迟时间为100~4800ms,当软启动模块的数量多于1个的情况下,各个软启动模块均随机延迟一段时间进入步骤三,可实现电流错峰控制,减小了启动电流。
步骤三: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连通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一连通信号连通MOS管Q1,即连通包含大限流电阻的第一限流支路;
经过第一预设延迟时间后,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连通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二连通信号连通MOS管Q2,即连通包含中限流电阻的第二限流支路;
经过第二预设延迟时间后,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三连通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三连通信号连通MOS管Q3,即连通包含小限流电阻的第三限流支路;
经过第三预设延迟时间后,MCU控制模块发送第四连通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四连通信号连通MOS管Q4,即连通不包含电阻的第四限流支路。其中,第一预设延迟时间、第二预设延迟时间和第三预设延迟时间相同/不相同。四条限流支路全部连通后,进入步骤四;
另外,第一限流电路连通后,电流检测模块U2发送第一电流信号至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判断第一电流信号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流阈值,若是,MCU控制模块发送短路保护中断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短路保护中断信号永久断开所有限流支路。
步骤四:电压检测模块发送第二电压信号至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判断第二电压信号是否小于预设电压阈值;
若第二电压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电流检测模块发送第二电流信号至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判断第二电流信号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流阈值,若是,MCU控制模块发送过流保护中断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过流保护中断信号永久断开所有限流支路;若否,MCU控制模块进入休眠状态,进入步骤五;若第二电压信号小于预设电压阈值,进入步骤一;
步骤五:当MCU控制模块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MCU控制模块启动定时唤醒程序;当MCU控制模块处于唤醒状态的情况下,MCU控制模块发送第四连通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四连通信号连通第四限流支路,进入步骤四。
本实施例中,每条限流支路均具有不同的阻抗特性。
本实施例还包括过压保护模块和第一限流模块,过压保护模块包括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D1,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D1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的正极、负极连接;第一限流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正极连接,输出端与MCU控制模块的供电输入端连接。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
对无软启动、压控软启动、和本实施例(仅包含一个软启动模块)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无软启动状态下,启动电流峰值为13A,包含压控软启动模块的状态下,启动电流峰值为700mA,包含本实施例实现的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的状态下,启动电流峰值为200mA,本实施例明显改善了启动电流的抑制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限流分档模块和MCU控制模块;
所述限流分档模块包括N条限流支路,所述限流分档模块通过连通不同的限流支路实现不同程度的限流,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所述MCU控制模块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连通不同的限流支路;
所述MCU控制模块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连通不同的限流支路包括以下步骤:
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连通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一连通信号连通第一限流支路;
经过第一预设延迟时间后,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二连通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二连通信号连通第二限流支路;
依次进行,经过第N-1预设延迟时间后,MCU控制模块发送第N连通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N连通信号连通第N限流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MCU控制模块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限流分档模块之前,还包括电流错峰控制步骤,所述电流错峰控制步骤包括:
MCU控制模块产生一个预设范围内的随机数,所述MCU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随机数生成对应的延迟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线路上的电流信号;
当第一限流支路处于连通状态的情况下,电流检测模块发送第一电流信号至MCU控制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第一电流信号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流阈值,若是,MCU控制模块发送短路保护中断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短路保护中断信号永久断开所有限流支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线路上的电压信号;
所述MCU控制模块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限流分档模块之前,还包括初始化步骤,所述初始化步骤包括:
MCU控制模块发送第一断开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一断开信号断开所有限流支路;
电压检测模块发送第一电压信号至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是否小于预设电压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连通不同的限流支路之后,电压检测模块发送第二电压信号至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判断第二电压信号是否小于预设电压阈值;
当第二电压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阈值的情况下,电流检测模块发送第二电流信号至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判断第二电流信号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流阈值,若是,MCU控制模块发送过流保护中断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限流分档模块根据过流保护中断信号永久断开所有限流支路;若否,MCU控制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当MCU控制模块处于休眠状态的情况下,MCU控制模块启动定时唤醒程序;当MCU控制模块处于唤醒状态的情况下,MCU控制模块发送第N连通信号至限流分档模块,所述限流分档模块根据第N连通信号连通第N限流支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N条限流支路中,每条限流支路均具有不同的阻抗特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压保护模块,过压保护模块包括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的正极、负极连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
CN202011072369.5A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1870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2369.5A CN112187035B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2369.5A CN112187035B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7035A CN112187035A (zh) 2021-01-05
CN112187035B true CN112187035B (zh) 2022-12-06

Family

ID=73948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2369.5A Active CN112187035B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7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3940A (zh) * 2022-05-09 2022-06-03 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直流电源的下电电路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8861A (ja) * 2000-04-11 2001-10-26 Asahi Optical Co Ltd 電源回路及び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2007323592A (ja) * 2006-06-05 2007-12-13 Fuji Electric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ソフトスタート回路及び半導体装置
CN202503435U (zh) * 2011-12-31 2012-10-24 珠海拓普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安电路恒流斜坡升压软启动电路
CN107834650A (zh) * 2017-11-21 2018-03-23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限流器及移动电源限流装置
JP2018113550A (ja) * 2017-01-10 2018-07-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プルアップ抵抗内蔵ドライバ
CN109828169A (zh) * 2019-02-01 2019-05-3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电气防火限流保护器电气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18545A (zh) * 2019-08-30 2019-11-29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双向限流模块的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
CN110535100A (zh) * 2019-10-14 2019-12-03 江苏为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us电压分档的逆变器保护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77615B2 (en) * 2013-02-18 2016-03-01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LED drive circui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8861A (ja) * 2000-04-11 2001-10-26 Asahi Optical Co Ltd 電源回路及び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2007323592A (ja) * 2006-06-05 2007-12-13 Fuji Electric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ソフトスタート回路及び半導体装置
CN202503435U (zh) * 2011-12-31 2012-10-24 珠海拓普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安电路恒流斜坡升压软启动电路
JP2018113550A (ja) * 2017-01-10 2018-07-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プルアップ抵抗内蔵ドライバ
CN107834650A (zh) * 2017-11-21 2018-03-23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限流器及移动电源限流装置
CN109828169A (zh) * 2019-02-01 2019-05-3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电气防火限流保护器电气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18545A (zh) * 2019-08-30 2019-11-29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双向限流模块的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
CN110535100A (zh) * 2019-10-14 2019-12-03 江苏为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us电压分档的逆变器保护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7035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87035B (zh) 一种基于mcu的软启动模块及电子设备
CN110190740B (zh) Pfc电路的容错保护方法、电路及空调器
CN210350769U (zh) 一种过流过压欠压保护电路
CN217824724U (zh) 一种具有故障恢复自启动的本安电源电路
CN103094932A (zh) 一种供电系统及其电源保护电路
CN116316493A (zh) 短路电流抑制电路、服务器设备及过流抑制电路
CN215267624U (zh) 一种用于端口设备的风扇供电保护电路
CN202363872U (zh) 一种供电系统及其电源保护电路
CN212231073U (zh) 一种具有报警和延时自恢复功能的过流保护电路
CN111244926B (zh) 一种可用于混合直流输电的可控避雷器
CN203722203U (zh) 一种工业车辆电路过载保护器
CN101763699A (zh) 一种省电的led灯报警电路
CN219268493U (zh) 一种本安型poe网口安全电路
CN220985364U (zh) 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5731499U (zh) 一种基于能量延时判别电路的固体继电器
CN217036746U (zh) 一种矿用检测设备限流保护电路
CN220754335U (zh) Poe供电及受电设备的过流及短路保护电路
CN216146082U (zh) 一种中继模块电路
CN220711156U (zh) 一种蓄电池放电保护电路
CN109217459A (zh) 一种多路电源输入的切换电路
CN210074773U (zh) 一种老化架用逐层上电装置
CN219678105U (zh) 一种本质安全输出保护电路
CN220822613U (zh) 一种防止跳电的短路保护器
CN215580367U (zh) 一种本安电源保护电路
CN114269050B (zh) 一种led灯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