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5513B - 基于cbt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心理治疗系统、终端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cbt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心理治疗系统、终端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5513B
CN112185513B CN202010933604.7A CN202010933604A CN112185513B CN 112185513 B CN112185513 B CN 112185513B CN 202010933604 A CN202010933604 A CN 202010933604A CN 112185513 B CN112185513 B CN 1121855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learning
psychological
module
learn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36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5513A (zh
Inventor
黄立
任志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Tongxiang Mirr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Tongxiang Mirr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Tongxiang Mirr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Tongxiang Mirr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336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55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5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5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5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5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mental therapies, e.g. psychological therapy or autogenous train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根据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获取用户当前的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获取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最近解锁时间,判断最近解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若是,则按照预设学习顺序从未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中选择一个作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解锁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向用户显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病理讲解资料和自我训练资料;其中,心理学习模块基于第五版精神病统计诊断手册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和认知行为疗法设计。本发明能够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帮助用户改善PTSD症状。

Description

基于CBT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心理治疗系统、终端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理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CBT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心理治疗系统、终端和介质。
背景技术
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在经历或者目睹他人遭遇死亡威胁或者严重伤害,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并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基于网络的心理干预逐渐流行。与面对面干预相比,网络心理咨询有隐匿性,高效率等特点,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节省人工成本缓解心理咨询支持供不应求的状态,还可以作为面对面咨询的辅助工具。
然而网络心理咨询质量参差不齐,用户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咨询师;缺少使用反馈,用户的咨询体验难以得到即时改进;而且和线下心理咨询一样,也存在心理负担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CBT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心理治疗系统、终端和介质。
一种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根据所述解锁指令获取用户当前的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获取所述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最近解锁时间,判断所述最近解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
若所述最近解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则按照预设学习顺序从未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中选择一个作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解锁所述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向用户显示所述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病理讲解资料和自我训练资料;
其中,所述心理学习模块基于第五版精神病统计诊断手册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和认知行为疗法设计,对应创伤再体验、回避行为、负面想法与认知以及高度唤醒中的至少一个诊断症状。
一种心理治疗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根据所述解锁指令获取用户当前的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最近解锁时间,判断所述最近解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
选择模块,用于若所述最近解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则按照预设学习顺序从未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中选择一个作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解锁模块,用于解锁所述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向用户显示所述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病理讲解资料和自我训练资料;
其中,所述心理学习模块基于第五版精神病统计诊断手册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得出,分别对应创伤再体验、回避行为、负面想法与认知以及高度唤醒的诊断症状。
一种心理治疗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心理学习模块基于第五版精神病统计诊断手册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得出,基于认知行为疗法设计,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向用户显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心病理讲解和自我训练,可以确保用户的学习效果,提升用户的学习兴趣,从而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帮助用户改善PTSD症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心理治疗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心理治疗终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存储介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资料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根据解锁指令获取用户当前的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CBT(Cognitive Behavior Treatment,认知行为疗法)是A.T Beck在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行为取向的心理疗法,认为不合理信念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在CBT的视角下,PTSD(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形成是由于经典条件反射习得的恐惧心理与回避行为以及创伤导致的负面信念,而矫正PTSD则需要面对恐惧心理,挑战负面信念。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基于CBT(Cognitive Behavior Treatment,认知行为疗法)设计心理学习模块,心理学习模块基于DSM-5(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of Mental Disorders,第五版精神病统计诊断手册)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得出。具体地说,基于PTSD在DSM-5中的诊断标准进行设计,每个心理学习模块都对应一个PTSD症状,针对该PTSD症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在本实施场景中,心理学习模块包括当创伤又来临模块、逃避有用吗模块、面对糟糕的心情和想法模块和让自己平静下来模块,这些心理学习模块分别对应创伤再体验症状、回避行为症状、负面想法症状与认知以及高度唤醒症状。在每个学习模块中,都将以人机对话的形式展开学习。在其他实施场景中,心理学习模块包括当创伤又来临模块、逃避有用吗模块、面对糟糕的心情和想法模块和让自己平静下来模块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从而对应创伤再体验、回避行为、负面想法与认知以及高度唤醒中的一个或多个诊断症状。
当用户感觉自身情绪有PTSD倾向或者想对PTSD有所了解时,可以启动对心理学习模块的学习。各心理学习模块在初始时均为锁定状态,需要用户输入解锁指令,将心理学习模块解锁后才能进行学习。在本实施场景中,用户需要完成上一个心理学习模块后,才能解锁下一个心理学习模块进行学习。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场景中,心理学习模块还包括导入模块和结束模块,导入模块用于给用户提供必要的程序说明和疗法使用说明,当用户完成注册后,首先学习导入模块,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学习。结束模块用于获取结束疗程时的用户反馈,从而可以根据用户反馈对各个心理学习模块进行改进,提升用户使用效果。
在本实施场景中,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该解锁指令可以是用户单击或者双击想要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或者是用户登录成功等,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根据解锁指令获取当前的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S102:获取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最近解锁时间,判断最近解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若是,则执行步骤S103,若否,执行步骤S105。
在本实施场景中,获取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解锁时间,选择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作为最近解锁时间。例如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包括当创伤又来临模块和逃避有用吗模块,分别获取这两个个模块的解锁时间:2020年1月13号和2020年1月15号,则最近解锁时间为2020年1月15号。
在其他实施场景中,由于各心理学习模块必须按照预设的顺序进行学习,则可以直接获取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中排序最靠后的心理学习模块的解锁时间作为最近解锁时间。例如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包括当创伤又来临模块和逃避有用吗模块,逃避有用吗模块的解锁时间为2020年1月15号,则最近解锁时间为2020年1月15号。
获取当前时间,可以通过终端中自带的计时应用获取当前时间。计算最近解锁时间和当前时间之间的差值,例如当前时间为2020年1月20号,与近解锁时间为2020年1月15号之间的差值为5天。判断该差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例如预设间隔时长为3天,则差值大于预设间隔时长。又例如预设间隔时长为7天,则差值小于预设间隔时长。在本实施场景中,设置预设间隔时长,是为了给用户留出充分的时间对心理学习模块的内容进行学习,以达到对PTSD症状的干预疗效。
在其他实施场景中,若用户当前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为导入模块,则无需判断差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解锁当创伤又来临模块。
S103:按照预设学习顺序从未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中选择一个作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在本实施场景中,若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并未指定想要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则根据预设学习顺序将未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中排序第一的心理学习模块作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例如,用户当前面对糟糕的心情和想法模块和让自己平静下来模块尚未完成学习,则面对糟糕的心情和想法模块在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中排序第一,解锁面对糟糕的心情和想法模块。
若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指定了想要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则结合用户当前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判断用户是否可以学习该心理学习模块。例如用户当前是面对糟糕的心情和想法模块和让自己平静下来模块尚未完成学习,用户指定想要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为让自己平静下来模块,面对糟糕的心情和想法模块在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中排序第一,用户不能学习让自己平静下来模块,因此可以为用户解锁面对糟糕的心情和想法模块,或者提示用户面对糟糕的心情和想法模块尚未完成学习,请先学习面对糟糕的心情和想法模块。
在其他实施场景中,用户数的解锁指令中指定的想要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为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则根据用户的指示执行,解锁该指定的想要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在本实施场景中,预设学习顺序可以是由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由程序统一设置。进一步地,根据用户的心理状态,例如PTSD严重程度设置。具体地说,当用户首次登陆程序是,向用户显示向登陆测试题,获取用户针对这些登陆测试题输入的登陆测试答案,获取登陆测试题的预设评分标准,根据预设评分标准对用户输入的登陆测试答案进行评析,获取用户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严重程度,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严重程度设置所述预设学习顺序。
例如,当用户的PTSD严重程度低于预设严重阈值时,可以仅仅学习部分内容,或者跳过部分内容学习。当用户的PTSD严重程度高于预设严重阈值时,需要按照顺序学习全部的内容。
S104:解锁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向用户显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病理讲解资料和自我训练资料。
在本实施场景中,解锁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与用户进行互动。每个心理学习模块包括病理讲解资料和自我训练资料两个资料。病理讲解资料是针对各个诊断症状的表现,基于PTSD coach与DSM-5,对各个症状出现的原因及其对个体的影响进行解释,让用户了解自身的症状,并接纳自己的症状。而自我训练资料则是通过结合正念疗法与CBT疗法,通过引导式练习让用户在保证安全场域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自我症状干预。
自我训练资料以认知重构为主要练习,结合正念冥想与一定的暴露练习,对PTSD的不同症状进行长期反复的干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CBT的认知改变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因此每个心理学习模块的自我训练资料的练习材料都将通过日常作业的形式让用户反复体验,并真正习得自我干预的技巧。
S105:显示最近解锁时间对应的心理学习模块的病理讲解资料和自我训练资料。
在本实施场景中,显示最近解锁时间对应的心理学习模块的病理讲解和自我训练中的至少一个资料。例如,最近解锁时间为2020年1月15号,最近解锁时间是用于解锁面对糟糕的心情和想法模块,则显示面对糟糕的心情和想法模块病理讲解和自我训练中的至少一个,使得用户可以充分学习。
进一步地,可以获取用户的学习记录,用户的学习记录包括了用户已经学习了的心理学习模块,在显示最近解锁时间对应的病理讲解和自我训练中的至少一个时,略过已经学习了的病理讲解和已经练习了的自我训练,可以有效为用户节省时间。
在其他实施场景中,也可以直接重新显示近解锁时间对应的心理学习模块的病理讲解和自我训练中的至少一个,使用户可以重新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心理学习模块基于第五版精神病统计诊断手册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得出,基于认知行为疗法设计,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向用户显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心病理讲解和自我训练,可以确保用户的学习效果,提升用户的学习兴趣,从而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帮助用户改善PTSD症状。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获取用户当前的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步骤S201与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202:判断用户是否完成全部心理学习模块的学习。若是,执行步骤S203。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可以获取用户的学习记录,用户的学习记录包括了用户已经学习了的心理学习模块,根据用户的学习记录判断用户是否完成全部心理学习模块。或者可以获取用户最近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判断该心理学习模块是否为让自己平静下来模块,若是,则判定用户完成全部心理序列模块的学习。还可以获取用户解锁让自己平静下来模块的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若是,判定用户完成全部心理序列模块的学习。
S203:提示用户学习积极心理模块,积极心理模块用于帮助用户对生活意义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进行探索。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考虑到CBT疗法的指导性较强,用户在进行症状练习之后可能缺少感性的支持与生活意义的探索,因此,在用户学习完心理学习模块之后,提示用户学习积极心理模块。积极心理模块用于帮助用户对生活意义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进行探索,从而帮助用户更快地调节心理状态,改善PTSD的症状。
在其他实施场景中,用户并未完成全部的心理学习模块,则提示用户当前应该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在用户学习完心理学习模块之后,提示用户学习积极心理模块。积极心理模块用于帮助用户对生活意义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进行探索,从而帮助用户更快地调节心理状态,改善PTSD的症状。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获取用户当前的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步骤S301与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302:判断用户是否完成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若是,执行步骤S304。若否,执行步骤S303。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可以获取用户的学习记录,用户的学习记录包括了用户已经学习了的心理学习模块,根据用户的学习记录判断用户是否完成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状态。或者可以获取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病理讲解和自我训练两个资料是否均已完成,若均已完成,则判定用户完成了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还可以用户解锁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若是,判定用户完成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S303:向用户提供创伤反应程度测评试题,获取并保存用户输入的第一测评答案,根据测评答案获取用户的当前创伤反应程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由于PTSD患者极易被“唤起”(即用户随时可能感到恐慌和不安),因此在每次学习心理学习模块时,用户均需进行PTSD症状的测评,测评时的创伤反应程度测评试题根据PCL-5(创伤后压力症候群量表-第5版)标准量表得出,以评定用户当前的创伤反应程度。获取并保存用户输入的第一测评答案,对用户学习不同的心理学习模块时的创伤反应程度进行记录和分析,可以获取用户的心理状态变化,从而可以对心理学习模块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帮助用户调节心理状态。
S304:再次向用户提供创伤反应程度测评试题,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测评答案,根据第一测评答案和第二测评答案获取用户的学习反馈。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当用户完成一心理学习模块的学习之后,再次向用户提供创伤反应程度测评试题,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测评答案,根据第一测评答案和第二测评答案对该心理学习模块对应的诊断症状的自我干预效果进行评估,获取用户的学习反馈,可以将该学习反馈以可视化的形式,例如形成报表、报告等等,反馈给用户,以便后续学习与研究的进行。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在用户学习心理学习模块时和完成心理学习模块之后,向用户提供创伤反应程度测评试题,根据用户输入的答案评定用户当前的创伤反应程度,以及评估自我干预效果,获取用户的学习反馈,能够更好地掌握用户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有助于进一步帮助用户调节心理状态。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检测到用户当天首次登入,向用户显示签到页面,提示用户输入当前的心情愉悦程度,获取用户输入的当前心情愉悦程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检测到用户当天首次登入时,向用户显示签到页面,提示用户输入当前心情愉悦程度,具体地,签到页面可以显示1-10的选项,由用户选择合适的数值表示当前心情愉悦程度,可以预设数值越高,心情越愉悦。或者可签到页面可是显示一输入框,用户可以在输入框中输入当前心情愉悦程度,可以是文字,例如还行、很好、抑郁等等,或者是心情愉悦程度的评分,例如9分、2分、0分等等,可以预设分数越高,心情越愉悦。获取用户输入的心情愉悦程度。
S402:根据用户在预设天数内输入的当前心情愉悦程度生成心情变化曲线,显示心情变化曲线。
在本实施场景中,根据用户在预设天数内输入的当前心情愉悦程度生成心情变化曲线,并显示该变化曲线。例如,可以收集一周内用户输入的心情愉悦程度,生成心情变化曲线,将该心情变化曲线显示于屏幕的上端或者下端,且在用户学习心理学习模块的内容时,依旧显示心情变化曲线,可以让用户清楚了解自己的学习是否起到疗效。
在其他实施场景中,还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显示指令显示心情变化曲线,显示指令可以包括心情变化曲线的起止日期,获取用户在起止日期内输入的心情愉悦程度,生成并显示心情变化曲线。
S403: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获取用户当前的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S404:获取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最近解锁时间,判断最近解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若是,则执行步骤S405,若否,执行步骤S409。
S405:按照预设学习顺序从未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中选择一个作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S406:解锁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向用户显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病理讲解资料和自我训练资料。
在本实施场景中,步骤S403-S406与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4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407:获取用户输入的学习笔记,记录学习笔记。
在本实施场景中,用户可以在学习病理讲解资料和/或练习自我训练资料时输入学习笔记,例如用户在学习病理讲解资料时的个人感悟,或者练习自我训练资料时的错题整理。用户可以通过输入一个记录指令,例如双击屏幕,或者点击预设虚拟按键的操作,唤醒记录功能,然后开始输入学习笔记,从而响应该记录指令,记录用户输入的学习笔记。
S408:获取用户输入的显示笔记指令,根据显示笔记指令显示学习笔记。
在本实施场景中,用户可以输入显示笔记指令,例如双击屏幕,或者点击预设虚拟按键的操作,根据显示笔记指令显示记录的学习笔记。
进一步地,用户可能记录了较多的学习笔记,可以将记录的学习笔记整理出目录,显示该目录,用户可以点击目录中的内容,跳转至对应的学习笔记处,避免了用户查找所花费的时间。或者,用户在输入的显示笔记指令中包括了需要显示的学习笔记的关键词,根据该关键词显示对应的学习笔记。
S409:显示最近解锁时间对应的心理学习模块的病理讲解资料和自我训练资料。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步骤S409与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5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在预设天数内输入的当前心情愉悦程度生成心情变化曲线,显示心情变化曲线,可以有效反馈用户的情绪改善效果,记录学习笔记并根据显示笔记指令显示学习笔记,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果,有效帮助用户改善PTSD症状。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检测到用户登出时,获取用户当前解锁的心理学习模块。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用户在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解锁后,可以对该心理学习模块的内容进行学习,例如学习病理讲解资料和练习自我训练资料。但是用户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有电话拨入或者其他事项需要立即处理,而无法继续学习时,可以选择登出,在处理完事项后重新登入。
当检测到用户登出时,获取用户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进一步地,可以记录用户当前的学习进度,例如观看病理讲解资料的某视频多少分钟,或者完成自我训练资料的试题多少题等等。
S502:判断用户是否完成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若是,执行步骤S503,若否,执行步骤S504。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步骤S502与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中的步骤S302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503:检测到用户再次登入时,将预设学习顺序中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下一个心理学习模块作为待学习心理学习模块。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检测到用户再次登入时,将预设学习顺序中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下一个心理学习模块作为待学习心理学习模块。例如,用户当前学习的是逃避有用吗模块,已经完成学习,则将面对糟糕的心情和想法模块作为待学习心理学习模块。
S504:记录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检测到用户再次登入时,将当前解锁的心理学习模块作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在本实施场景中,记录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检测到用户再次登入时,可以通过人机对话方式重新向用户显示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病理讲解资料和自我训练资料。进一步地,可以获取用户的登出时间和再次登入时间的时间差,判断时间差是否大于预设差值,若时间差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差值,例如5分钟、10分钟等等,则可以获取当前的学习进度,接着当前的学习进行度显示病理讲解资料和自我训练资料,若时间差大于预设差值,则为了确保用户的学习效果,重新向用户显示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中检测到用户登出时,获取用户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检测到用户再次登入时,将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作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可以有效记录用户的学习记录,避免重复学习,节约用户的时间。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的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601:接收用户输入的求救指令,根据求救指令拨打危机干预机构热线。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用户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危机,例如情绪崩溃等,可以输入求救指令,例如点击预设的求助虚拟按键、或者长按、敲击、双击屏幕等操作,根据用户输入的求救指令拨打危机干预机构热线。
可以预先存储有全国危机干预机构的热线,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求救指令后,通过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方法获取到用户的当前位置,选择距离用户的当前位置最近的危机干预机构的热线进行拨打。例如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在上海,则拨打上海外服心理援助中心自杀干预热线,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在浙江,则拨打杭州心理研究与干预中心救助热线。
S602:将用户的登入权限锁定预设锁定时长,以使得用户在预设锁定时长内无法登入。
在本实施场景中,将用户的登入权限锁定预设时长,例如24小时,用户在这段时间内无法登入。可以有效避免用户在PTSD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无法起到改善效果。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求救指令,根据求救指令拨打危机干预机构热线,可以有效确保用户安全。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心理治疗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心理治疗系统10包括获取模块11、判断模块12、选择模块13、解锁模块14。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根据解锁指令获取用户当前的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判断模块12用于获取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最近解锁时间,判断最近解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选择模块13用于若最近解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则按照预设学习顺序从未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中选择一个作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解锁模块14用于解锁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向用户显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病理讲解资料和自我训练资料。
其中,心理学习模块基于第五版精神病统计诊断手册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得出,分别对应创伤再体验、回避行为、负面想法与认知以及高度唤醒的诊断症状。
判断模块12还用于判断用户是否完成全部心理学习模块的学习,若用户完成全部心理学模块的学习,则提示用户学习积极心理模块,积极心理模块用于帮助用户对生活意义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进行探索。
判断模块12还用于判断用户是否完成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若用户尚未完成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则向用户提供创伤反应程度测评试题,获取并保存用户输入的第一测评答案,根据第一测评答案获取用户的当前创伤反应程度;若用户已经完成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则再次向用户提供创伤反应程度测评试题,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测评答案,根据第一测评答案和第二测评答案获取用户的学习反馈。
获取模块11还用于检测到用户当天首次登入,向用户显示签到页面,提示用户输入当前的心情愉悦程度;获取用户输入的当前心情愉悦程度;根据用户在预设天数内输入的当前心情愉悦程度生成心情变化曲线,显示心情变化曲线。
解锁模块14还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学习笔记,记录学习笔记;获取用户输入的显示笔记指令,根据显示笔记指令显示学习笔记。
心理治疗系统10还包括检测模块15,检测模块15用于检测到用户登出时,获取并记录用户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当前解锁的心理学习模块,判断用户是否完成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若用户未完成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则记录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检测到用户再次登入时,将当前解锁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作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若用户已完成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则检测到用户再次登入时,将预设学习顺序中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下一个心理学习模块作为待学习心理学习模块。
心理治疗系统10还包括求救模块16,求救模块16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求救指令,根据求救指令拨打危机干预机构热线;将用户的登入权限锁定预设锁定时长,以使得用户在预设锁定时长内无法登入。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心理治疗系统基于第五版精神病统计诊断手册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和认知行为疗法设计心理学习模块,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向用户显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心病理讲解和自我训练,可以确保用户的学习效果,提升用户的学习兴趣,从而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帮助用户改善PTSD症状。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心理治疗终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心理治疗终端20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处理器21耦接存储器22。存储器2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1在工作时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图1-图4所示的方法。详细的方法可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心理治疗终端基于第五版精神病统计诊断手册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和认知行为疗法设计心理学习模块,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向用户显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心病理讲解和自我训练,可以确保用户的学习效果,提升用户的学习兴趣,从而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帮助用户改善PTSD症状。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存储介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存储介质30中存储有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31,计算机程序31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图1-图4所示的方法,详细的方法可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30可以是终端中的存储芯片、硬盘或者是移动硬盘或者优盘、光盘等其他可读写存储的工具,还可以是服务器等等。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可以用于基于第五版精神病统计诊断手册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和认知行为疗法设计心理学习模块,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向用户显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心病理讲解和自我训练,可以确保用户的学习效果,提升用户的学习兴趣,从而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帮助用户改善PTSD症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资料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请输入具体实施内容资料。

Claims (9)

1.一种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根据所述解锁指令获取用户当前的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获取所述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最近解锁时间,判断所述最近解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
若所述最近解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则按照预设学习顺序从未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中选择一个作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解锁所述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向用户显示所述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病理讲解资料和自我训练资料;
其中,所述心理学习模块基于第五版精神病统计诊断手册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和认知行为疗法设计,对应创伤再体验、回避行为、负面想法与认知以及高度唤醒中的至少一个诊断症状;
判断用户是否完成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若用户尚未完成当前学习的所述心理学习模块,则向用户提供创伤反应程度测评试题,获取并保存用户输入的第一测评答案,根据所述第一测评答案获取用户的当前创伤反应程度;
若用户已经完成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则再次向用户提供所述创伤反应程度测评试题,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测评答案,根据所述第一测评答案和所述第二测评答案获取用户的学习反馈;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测评答案和所述第二测评答案获取用户的学习反馈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所述学习反馈以可视化的形式反馈给用户,用于掌握用户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帮助用户调节心理状态,根据所述学习反馈对各个心理学习模块进行改进,提升用户使用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用户是否完成全部所述心理学习模块的学习,若用户完成全部所述心理学模块的学习,则提示用户学习积极心理模块,所述积极心理模块块用于帮助用户对生活意义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进行探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的步骤之前包括:
检测到用户当天首次登入,向用户显示签到页面,提示用户输入当前的心情愉悦程度;
获取用户输入的当前心情愉悦程度;
根据用户在预设天数内输入的当前心情愉悦程度生成心情变化曲线,显示所述心情变化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学习笔记,记录所述学习笔记;
获取用户输入的显示笔记指令,根据所述显示笔记指令显示所述学习笔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用户登出时,获取所述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判断用户是否完成所述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若用户未完成所述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则记录所述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检测到用户再次登入时,将所述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作为所述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若用户已完成所述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则检测到用户再次登入时,将所述预设学习顺序中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下一个心理学习模块作为所述待学习心理学习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求救指令,根据所述求救指令拨打危机干预机构热线;
将用户的登入权限锁定预设锁定时长,以使得用户在所述预设锁定时长内无法登入。
7.一种心理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解锁指令,根据所述解锁指令获取用户当前的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已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最近解锁时间,判断所述最近解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
选择模块,用于若所述最近解锁时间与当前时间之差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间隔时长,则按照预设学习顺序从未完成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中选择一个作为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解锁模块,用于解锁所述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向用户显示所述待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的病理讲解资料和自我训练资料;
其中,所述心理学习模块基于第五版精神病统计诊断手册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得出,分别对应创伤再体验、回避行为、负面想法与认知以及高度唤醒的诊断症状;
判断用户是否完成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
若用户尚未完成当前学习的所述心理学习模块,则向用户提供创伤反应程度测评试题,获取并保存用户输入的第一测评答案,根据所述第一测评答案获取用户的当前创伤反应程度;
若用户已经完成当前学习的心理学习模块,则再次向用户提供所述创伤反应程度测评试题,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测评答案,根据所述第一测评答案和所述第二测评答案获取用户的学习反馈;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测评答案和所述第二测评答案获取用户的学习反馈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所述学习反馈以可视化的形式反馈给用户,用于掌握用户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帮助用户调节心理状态,根据所述学习反馈对各个心理学习模块进行改进,提升用户使用效果。
8.一种心理治疗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33604.7A 2020-09-08 2020-09-08 基于cbt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心理治疗系统、终端和介质 Active CN1121855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3604.7A CN112185513B (zh) 2020-09-08 2020-09-08 基于cbt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心理治疗系统、终端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33604.7A CN112185513B (zh) 2020-09-08 2020-09-08 基于cbt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心理治疗系统、终端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5513A CN112185513A (zh) 2021-01-05
CN112185513B true CN112185513B (zh) 2024-03-29

Family

ID=73924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3604.7A Active CN112185513B (zh) 2020-09-08 2020-09-08 基于cbt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心理治疗系统、终端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55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3665A (zh) * 2021-05-13 2021-08-06 四川望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在线情绪干预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4270A2 (en) * 2007-10-04 2009-04-09 Neuronix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ssing and treating medical conditions related 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for enhancing cognitive functions
CN107169272A (zh) * 2017-05-04 2017-09-15 北京心海导航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认知行为训练方法及系统
CN108780663A (zh) * 2015-12-18 2018-11-09 科格诺亚公司 数字个性化医学平台和系统
WO2019161050A1 (en) * 2018-02-18 2019-08-22 Akili Interactive Labs, Inc. Cognitive platform including computerized elements coupled with a therapy for mood disorder
CN110743074A (zh) * 2019-08-05 2020-02-04 北京泷信科技有限公司 呼吸引导设备及其心理调节训练方法
CN111564203A (zh) * 2020-04-30 2020-08-21 深圳市镜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act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治疗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599441A (zh) * 2020-04-26 2020-08-2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快速心理调节智能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59715A1 (en) * 2016-08-05 2019-05-3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thods of cognitive fitness detection and training and systems for practic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4270A2 (en) * 2007-10-04 2009-04-09 Neuronix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ssing and treating medical conditions related 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for enhancing cognitive functions
CN108780663A (zh) * 2015-12-18 2018-11-09 科格诺亚公司 数字个性化医学平台和系统
CN107169272A (zh) * 2017-05-04 2017-09-15 北京心海导航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认知行为训练方法及系统
WO2019161050A1 (en) * 2018-02-18 2019-08-22 Akili Interactive Labs, Inc. Cognitive platform including computerized elements coupled with a therapy for mood disorder
CN110743074A (zh) * 2019-08-05 2020-02-04 北京泷信科技有限公司 呼吸引导设备及其心理调节训练方法
CN111599441A (zh) * 2020-04-26 2020-08-2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快速心理调节智能系统
CN111564203A (zh) * 2020-04-30 2020-08-21 深圳市镜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act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治疗终端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fficacy and mechanisms of mobile application-delivered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China: 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Ziyi Zhao 等;《Internet Interventions 30 (2022) 100585》;20211111;第1-9页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研究新进展(DSM-5新标准);邓明昱;《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24卷(第5期);第641-650页 *
基于ACT的抑郁症计算机化治疗:效果、匹配及改变机制;任志洪;《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科技辑》;20150215;第E071-2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5513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ouza et al. Time to process information in working memory improves episodic memory
Hasher et al. Aging and long term memory: Deficits are not inevitable
Syed et al. Improving learning outcomes with gaze tracking and automatic question generation
CN112185513B (zh) 基于cbt的心理治疗控制方法、心理治疗系统、终端和介质
US20150221056A1 (en) Adjustable and dynamically updated dynamic academic pace-chart engine
Krix et al. Providing eyewitnesses with initial retrieval support: What works at immediate and subsequent recall?
AU2016388440A1 (en) Systems and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s for assessing social competency
US20190266909A1 (en)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ministering an examination
CN109685007A (zh) 用眼习惯的预警方法、用户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Masataka Differences in arithmetic subtraction of nonsymbolic numerosities by deaf and hearing adults
US20080243775A1 (en) Data Extraction Supporting System
Manzi et al. Long-term memory for performed and observed actions: Retrieval awareness and source monitoring
US2023011141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personality traits
WO2003067555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to optimize human associative memory and to enhance human memory
Stephens et al. Modeling age differences in effects of pair repetition and proactive interference using a single parameter.
Khalil et al. Evaluating the Usability of a Study Support Mobile App for Higher Education
CN111564203A (zh) 基于act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治疗终端和存储介质
US2021005707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aching actions to develop individualized, focused decision-making skills over time
Tipper et al. The face inhibition effect: Social contrast or motor competition?
Peng et al. Motor expertise interacts with physical enactment to enhance action memory
US20200390357A1 (en) Event related brain imaging
Schweickert et al. Parallel effects of memory set activation and search on timing and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Walker et al. Maintaining cognitive health in older adults: Australians’ experience of targeted computer-based training, using the brain fitness program
WO2024090187A1 (ja) エピソード記憶能力改善装置、プログラム、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Nguyen et al. Moving forward on the road to recovery after concussion: participant experience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rvention for persisting post-concussion sympto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