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5260A -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5260A
CN112185260A CN202011092164.3A CN202011092164A CN112185260A CN 112185260 A CN112185260 A CN 112185260A CN 202011092164 A CN202011092164 A CN 202011092164A CN 112185260 A CN112185260 A CN 112185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cover plate
display panel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21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5260B (zh
Inventor
周超
陈立强
王研鑫
石佳凡
王作家
李尚鸿
向炼
余正茂
税禹单
贺雪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921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52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5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5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5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5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支撑层、显示层与盖板,显示层设于所述支撑层的一侧,盖板设于所述显示层背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显示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内;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显示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支撑层内。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改善了柔性显示面板断裂的情况,提升了弯折能力和信赖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显示产品的结构逐渐多样化,人们对显示产品的结构要求也逐渐提升。柔性显示变得日益重要,对柔性显示模组结构的要求也日益增高。
但是,目前柔性折叠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发现面板容易发生断裂,且断裂位置集中在弯折区。因此,如何兼顾优化弯折性能的同时进一步解决弯折区断裂问题已成为柔性显示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改善了柔性显示面板断裂的情况,提升了弯折能力和信赖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
支撑层;
显示层,设于所述支撑层的一侧;
盖板,设于所述显示层背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显示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内;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显示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支撑层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支撑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层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内;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盖板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层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显示层的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内;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显示层的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支撑层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支撑层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层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内;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盖板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层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偏光层,设于所述显示层与所述盖板之间,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偏光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偏光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层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偏光层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偏光层的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层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显示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盖板上正投影的边缘至所述盖板的边缘距离为100μm-400μm;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显示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支撑层上正投影的边缘至所述支撑层的边缘距离为100μm-400μ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权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为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包括外弯与内弯;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即弯折后显示的一面被露在外侧,显示层的至少弯折区在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盖板内,即显示层的至少弯折区在盖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盖板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盖板至少在弯折区相对显示层具有凸出去的外延部,盖板至少在弯折区相对显示层的尺寸较大;在盖板进行弯折时,通过外延部能够降低盖板弯折区边缘处的翘曲量,进而降低盖板在弯折区的边缘应力,从而避免盖板在弯折区的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显示层的至少弯折区相对盖板上的尺寸较小,能够有效避免显示层弯折时产生的翘曲导致盖板翘曲量的增加,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即弯折后显示的一面相向靠近隐藏于内侧,显示层的至少弯折区在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支撑层内,即显示层的至少弯折区在支撑层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支撑层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支撑层至少在弯折区相对显示层具有凸出去的外延部,支撑层至少在弯折区相对显示层的尺寸较大;在支撑层进行弯折时,通过外延部能够降低盖板弯折区边缘处的翘曲量,进而降低支撑层在弯折区的边缘应力,从而避免支撑层在弯折区的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显示层的至少弯折区相对支撑层上的尺寸较小,能够有效避免显示层弯折时产生的翘曲导致支撑层翘曲量的增加,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的截面图;
图2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的截面图;
图4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3的仰视图;
图5为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的截面图;
图6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5的仰视图;
图7为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的截面图;
图8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图7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装置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目前,折叠产品的面板在多次弯折后,弯折区极易出现断裂情况。经仿真和实验发现,其原因在于弯折区边缘出现翘曲,导致弯折区边缘处应力增大,其应变也呈现出倍数增加的趋势。
本公开的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图4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支撑层10、显示层20与盖板30,显示层20设于支撑层10的一侧,盖板30设于显示层20背离支撑层10的一侧;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显示层20的至少弯折区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位于盖板30内;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显示层20的至少弯折区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位于支撑层10内。
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为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包括外弯与内弯;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即弯折后显示的一面被露在外侧,显示层20的至少弯折区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位于盖板30内,即显示层20的至少弯折区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盖板30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盖板30至少在弯折区相对显示层20具有凸出去的外延部,盖板30至少在弯折区相对显示层20的尺寸较大;在盖板30进行弯折时,通过外延部能够降低盖板30弯折区边缘处的翘曲量,进而降低盖板30在弯折区的边缘应力,从而避免盖板30在弯折区的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显示层20的至少弯折区相对盖板30上的尺寸较小,能够有效避免显示层20弯折时产生的翘曲导致盖板30翘曲量的增加,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即弯折后显示的一面相向靠近隐藏于内侧,显示层20的至少弯折区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位于支撑层10内,即显示层20的至少弯折区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支撑层10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支撑层10至少在弯折区相对显示层20具有凸出去的外延部,支撑层10至少在弯折区相对显示层20的尺寸较大;在支撑层10进行弯折时,通过外延部能够降低盖板30弯折区边缘处的翘曲量,进而降低支撑层10在弯折区的边缘应力,从而避免支撑层10在弯折区的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显示层20的至少弯折区相对支撑层10上的尺寸较小,能够有效避免显示层20弯折时产生的翘曲导致支撑层10翘曲量的增加,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如图1和图2所示,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支撑层10的至少弯折区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层2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内,即支撑层10的至少弯折区在显示层2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显示层2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显示层20至少在弯折区相对支撑层10具有凸出去的外延部,即显示层20至少在弯折区相对支撑层10的尺寸较大,支撑层10、显示层20与盖板30至少在弯折区的边缘形成阶梯状结构;在显示层20进行弯折时,通过外延部能够降低显示层20弯折区边缘处的翘曲量,进而降低显示层20在弯折区的边缘应力,从而避免显示层20在弯折区的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支撑层10的至少弯折区相对显示层20上的尺寸较小,能够有效避免支撑层10弯折时产生的翘曲导致显示层20翘曲量的增加,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如图3和图4所示,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盖板30的至少弯折区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层20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内,即盖板30的至少弯折区在支撑层10上正投影的边缘与显示层20在支撑层10上正投影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显示层20至少在弯折区相对盖板30具有凸出去的外延部,即显示层20至少在弯折区相对盖板30的尺寸较大,支撑层10、显示层20与盖板30至少在弯折区的边缘形成阶梯状结构;在显示层20进行弯折时,通过外延部能够降低显示层20弯折区边缘处的翘曲量,进而降低显示层20在弯折区的边缘应力,从而避免显示层20在弯折区的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盖板30的至少弯折区相对显示层20上的尺寸较小,能够有效避免盖板30弯折时产生的翘曲导致显示层20翘曲量的增加,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如图1和图2所示,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显示层20的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位于盖板30内,即显示层20的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盖板30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盖板30的边缘一圈相对显示层20具有凸出去的外延部,即盖板30整体相对显示层20的尺寸较大;在盖板30进行弯折时,通过一圈外延部能够进一步降低盖板30的翘曲量,进而进一步降低盖板30的边缘应力,从而进一步避免盖板30在弯折区的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显示层20整体相对盖板30上的尺寸较小,能够进一步有效避免显示层20弯折时产生的翘曲导致盖板30翘曲量的增加,提高显了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如图3和图4所示,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显示层20的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位于支撑层10内,即显示层2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支撑层10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支撑层10的边缘一圈相对显示层20具有凸出去的外延部,即支撑层10整体相对显示层20的尺寸较大;在支撑层10进行弯折时,通过一圈外延部能够进一步降低盖板30边缘处的翘曲量,进而进一步降低支撑层10的边缘应力,从而避免支撑层10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显示层20整体相对支撑层10上的尺寸较小,能够进一步有效避免显示层20弯折时产生的翘曲导致支撑层10翘曲量的增加,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如图1和图2所示,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支撑层1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层2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内,即支撑层10在显示层2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显示层2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显示层20的边缘一圈相对支撑层10具有凸出去的外延部,即显示层20整体相对支撑层10的尺寸较大,支撑层10、显示层20与盖板30的边缘一圈形成阶梯状结构;在显示层20进行弯折时,通过一圈外延部能够进一步降低显示层20弯折时边缘处的翘曲量,进而进一步降低显示层20的边缘应力,从而进一步避免显示层20的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支撑层10整体相对显示层20上的尺寸较小,能够进一步有效避免支撑层10弯折时产生的翘曲导致显示层20翘曲量的增加,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如图3和图4所示,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盖板30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层20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内,即盖板30在支撑层10上正投影的边缘与显示层20在支撑层10上正投影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显示层20的边缘一圈相对盖板30具有凸出去的外延部,即显示层20整体相对盖板30的尺寸较大,支撑层10、显示层20与盖板30的边缘一圈形成阶梯状结构;在显示层20进行弯折时,通过一圈外延部能够进一步降低显示层20边缘处的翘曲量,进而进一步降低显示层20的边缘应力,从而进一步避免显示层20的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盖板30整体相对显示层20上的尺寸较小,能够进一步有效避免盖板30弯折时产生的翘曲导致显示层20翘曲量的增加,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如图5和图6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偏光层40。偏光层40设于显示层20与盖板30之间,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偏光层40的至少弯折区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位于盖板30内,即偏光层40的至少弯折区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盖板30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盖板30至少在弯折区相对偏光层40具有凸出去的外延部,盖板30至少在弯折区相对偏光层40的尺寸较大;在盖板30进行弯折时,通过外延部能够降低盖板30弯折区边缘处的翘曲量,进而降低盖板30在弯折区的边缘应力,从而避免盖板30在弯折区的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偏光层40的至少弯折区相对盖板30上的尺寸较小,能够有效避免偏光层40弯折时产生的翘曲导致盖板30翘曲量的增加,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如图7和图8所示,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偏光层40的至少弯折区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层20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内,即偏光层40的至少弯折区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显示层2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显示层20至少在弯折区相对偏光层40具有凸出去的外延部,显示层20至少在弯折区相对支撑层10的尺寸较大;在显示层20进行弯折时,通过外延部能够降低弯折区边缘处的翘曲量,进而降低显示层20在弯折区的边缘应力,从而避免显示层20在弯折区的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偏光层40的至少弯折区相对显示层20上的尺寸较小,能够有效避免偏光层40弯折时产生的翘曲导致显示层20翘曲量的增加,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如图5和图6所示,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偏光层4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位于盖板30内,即偏光层4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盖板30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盖板30的边缘一圈相对偏光层40具有凸出去的外延部,盖板30整体相对偏光层40的尺寸较大;在盖板30进行弯折时,通过一圈外延部能够进一步降低盖板30边缘处的翘曲量,进而进一步降低盖板30的边缘应力,从而进一步避免盖板30的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偏光层40整体相对盖板30上的尺寸较小,能够进一步有效避免偏光层40弯折时产生的翘曲导致盖板30翘曲量的增加,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如图7和图8所示,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偏光层40的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层20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内,即偏光层4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显示层2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显示层20的边缘一圈相对偏光层40具有凸出去的外延部,显示层20整体相对支撑层10的尺寸较大;在显示层20进行弯折时,通过一圈外延部能够进一步降低弯折区边缘处的翘曲量,进而进一步降低显示层20边缘应力,从而进一步避免显示层20在弯折区的边缘产生裂纹;同时,由于偏光层40的至少弯折区相对显示层20上的尺寸较小,能够有效避免偏光层40弯折时产生的翘曲导致显示层20翘曲量的增加,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如图5和图6所示,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支撑层1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层2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内,显示层2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位于偏光层4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内,偏光层40在盖板30上的正投影位于盖板30内,即支撑层10、显示层20、偏光层40与盖板30的边缘形成阶梯结构,能够进一步各层的边缘应力,从而进一步避免各层的边缘产生裂纹。
如图7和图8所示,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盖板30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位于偏光层40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内,偏光层40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位于显示层20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内,显示层20在支撑层10上的正投影位于支撑层10内,即支撑层10、显示层20、偏光层40与盖板30的边缘形成阶梯结构,能够进一步各层的边缘应力,从而进一步避免各层的边缘产生裂纹。
示例的,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显示层20的至少弯折区在盖板30上正投影的边缘至盖板30的边缘距离为100μm-400μm,例如100μm、200μm、300μm、400μm等,当然,显示层20的至少弯折区在盖板30上正投影的边缘至盖板30的边缘距离也可小于100μm或大于400μm,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当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显示层20的至少弯折区在支撑层10上正投影的边缘至支撑层10的边缘距离为100μm-400μm,例如100μm、200μm、300μm、400μm等,当然,显示层20的至少弯折区在支撑层10上正投影的边缘至支撑层10的边缘距离也可小于100μm或大于400μm,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示例的,如图1-图4所示,支撑层10、显示层20与盖板30中任意相邻两层之间的边缘的间距可均为100μm-400μm,例如100μm、200μm、300μm、400μm等,当然,任意相邻两层之间的边缘的间距也可小于100μm或大于400μm,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如图5-图6所示,支撑层10、显示层20、偏光层40与盖板30中任意相邻两层之间的边缘的间距可均为100μm-400μm,例如100μm、200μm、300μm、400μm等,当然,任意相邻两层之间的边缘的间距也可小于100μm或大于400μm,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示例的,支撑层10可由SUS不锈钢材料形成;显示层20可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层,例如由衬底、驱动层、第一电极层、显示材料层、第二电极层等显示功能层组成,本公开不进行详细阐述;盖板30可为玻璃盖板;偏光片可根据显示层20确定是否设置,显示面板还可根据需要设置其它功能层,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新增的功能层与其相邻的层级可至少在弯折区的边缘设置一定的间距,以降低各层的边缘应力;凡是增设其它功能层的技术方案,且与本公开的技术效果相同,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为柔性显示装置,例如可折叠手机、电子纸、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面板、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或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其具有的有益效果请参照上述关于显示面板中的论述,在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层;
显示层,设于所述支撑层的一侧;
盖板,设于所述显示层背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显示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内;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显示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支撑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支撑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层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内;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盖板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层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显示层的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内;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显示层的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支撑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支撑层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层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内;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盖板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层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偏光层,设于所述显示层与所述盖板之间,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偏光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偏光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层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偏光层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盖板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偏光层的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层在所述支撑层上的正投影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外弯时,所述显示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盖板上正投影的边缘至所述盖板的边缘距离为100μm-400μm;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形态被配置为内弯时,所述显示层的至少所述弯折区在所述支撑层上正投影的边缘至所述支撑层的边缘距离为100μm-400μm。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092164.3A 2020-10-13 2020-10-13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185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2164.3A CN112185260B (zh) 2020-10-13 2020-10-13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2164.3A CN112185260B (zh) 2020-10-13 2020-10-13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5260A true CN112185260A (zh) 2021-01-05
CN112185260B CN112185260B (zh) 2023-12-22

Family

ID=73951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2164.3A Active CN112185260B (zh) 2020-10-13 2020-10-13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526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08699A1 (en) * 2016-01-15 2017-07-20 William James McDermid Projected neutral bend axis hinge
JP2017142376A (ja) * 2016-02-10 2017-08-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8735789A (zh) * 2018-05-30 2018-11-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77887A (zh) * 2018-12-19 2019-02-2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0627728U (zh) * 2019-12-30 2020-05-26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1640775A (zh) * 2020-06-12 2020-09-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08699A1 (en) * 2016-01-15 2017-07-20 William James McDermid Projected neutral bend axis hinge
JP2017142376A (ja) * 2016-02-10 2017-08-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8735789A (zh) * 2018-05-30 2018-11-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77887A (zh) * 2018-12-19 2019-02-2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0627728U (zh) * 2019-12-30 2020-05-26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1640775A (zh) * 2020-06-12 2020-09-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5260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8682B (zh) 柔性显示装置
US11175764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20050543A1 (en) Display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7329627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8743310B2 (en) Flat display
CN109727539B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2179162A1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1782541B2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1024274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2967604B (zh) 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983426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display module
CN110767092B (zh) 显示装置
WO2021031512A1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US8367936B2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for forming monitor
US11450824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2185260A (zh)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12164317A (zh) 支撑结构、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US20220312601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back plate thereof
CN115206189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US1101254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1846822B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
CN112673336B (zh) 覆晶薄膜cof、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8218925A1 (zh) 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211427747U (zh) 一种防止爆灯的平板背光源模组及平板显示设备
JP5924379B2 (ja) 情報表示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