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4019A - 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4019A
CN112184019A CN202011043471.2A CN202011043471A CN112184019A CN 112184019 A CN112184019 A CN 112184019A CN 202011043471 A CN202011043471 A CN 202011043471A CN 112184019 A CN112184019 A CN 112184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thickness
range
theoretical
actual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34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4019B (zh
Inventor
李勤
黄贤辉
黄汉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434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4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4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4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4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4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8Performance of employee with respect to a job fun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技能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在预设区域内测量多个测量点的实际膜厚,计算测量结果中的比例值A、B、E,根据比例E确定第一影响系数C。然后,比较漆层的实际膜厚平均值与理论平均膜厚范围,确定第二影响系数M,得到实际初始得分I。最后由测量值计算出变异系数,确定第三影响系数D。最终得到实际技能分N。本发明将评定结果量化,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利于精细化涂装施工质量管理,从而保证了喷漆作业效率与船体的防腐蚀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能评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船舶领域,船体上漆膜厚度的质量对船体的腐蚀防护有明显影响。由于目前大部分的喷涂作业为人工喷涂,在实际喷涂施工过程,由于施工人员技能水平不同,直接导致喷涂的漆层膜厚不均匀。喷涂技能水平高的喷涂人员,能有效的提高作业效率,漆膜厚度符合要求,且又能够减少用漆量,降低成本。现阶段评定喷漆人员的喷涂技能的方法大多是根据平均膜厚与漆膜外观来进行判定,不利于精细化涂装施工质量管理,且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多,缺失客观性,从而影响喷漆作业效率与船体的防腐蚀性能。
基于此,亟需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将评定结果量化,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利于精细化涂装施工质量管理,从而保证了喷漆作业效率与船体的防腐蚀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包括:
S1、设定检测标准和理论膜厚H,并在预设区域内喷涂油漆,形成漆膜;
S2、在所述预设区域内测量多个预设测量点的实际膜厚;
S3、根据所述检测标准设定第一预设膜厚H1以及第二预设膜厚H2,且所述第一预设膜厚H1<理论膜厚H<第二预设膜厚H2,计算所述实际膜厚<H1的测量点的数量占全部测量点数量的比例A,所述实际膜厚>H2的测量点的数量占全部测量点数量的比例B,以及所述实际膜厚在H1~H范围内的测量点的数量占全部测量点数量的比例E;
S4、根据所述检测标准确定E的理论值范围为0~L,若1+L-E≥1,则第一影响系数C=1,若1+L-E<1,则第一影响系数C=1+L-E;
S5、设置理论初始分J以及理论平均膜厚范围,并根据步骤S2中的多个所述实际膜厚,计算测得的实际膜厚平均值,比较所述实际膜厚平均值与所述理论平均膜厚范围,得到第二影响系数M,且计算实际初始分I=J*M;
S6、根据多个所述实际膜厚以及所述膜厚的平均值,得到膜厚的标准差和膜厚的变异系数;
S7、设置预设变异系数范围,比较所述膜厚的变异系数与所述预设变异系数范围,得到第三影响系数D;
S8、得到实际技能得分N为:N=I*(1-A)*(1-B)*C*D。
优选地,所述检测标准依照IMO MSC.215(82)决议中的90/10规则。
优选地,所述E的理论值范围为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膜厚H1为所述理论膜厚H的90%。
优选地,所述第二预设膜厚H2为所述理论膜厚H的200%。
优选地,步骤S5中的所述理论初始分J为100。
优选地,步骤S5具体为:设置所述理论平均膜厚范围为理论膜厚H的100%~140%,若所述膜厚的平均值在所述预设平均膜厚范围内,则所述第二影响系数M=1;若所述实际膜厚平均值不在所述平均膜厚范围内,则所述第二影响系数M<1,且所述实际膜厚平均值每超过所述平均膜厚范围理论膜厚H的10%,所述第二影响系数M在1的基础上依次递减0.05。
优选地,步骤S7具体为:设置所述预设变异系数范围为0~5%,若所述膜厚的变异系数在所述变异系数范围内,则所述第三影响系数D=1;若所述膜厚的变异系数不在所述变异系数范围内,则所述第三影响系数D<1,且所述膜厚的变异系数每超过所述预设变异系数范围5%,所述第三影响系数D在1的基础上依次递减0.01。
优选地,步骤S2中的所述预设测量点在所述预设区域内均匀分布。
优选地,步骤S2中的所述预设测量点的数量不小于50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预设区域内测量多个测量点的实际膜厚,更准确地表现预设测量区域的实际膜厚平均值。计算比例值A、B、E能够了解漆层的实际膜厚在各个区域的分布,也便于根据比例E确定第一影响系数C。然后,比较漆层的实际膜厚平均值与理论平均膜厚范围,判定漆层的平均值是否在理论范围内,确定第二影响系数M,得到实际初始得分I。最后由测量值计算出变异系数,判定各个测量值与实际膜厚平均值的差异,确定第三影响系数D。最终得到实际技能分N。本实施例提供的评定方法能够从漆层的实际膜厚在各个区域的分布、判定漆层的平均值是否在理论范围内和各个测量值与实际膜厚平均值的差异几个方面共同评定,且将评定结果量化,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利于精细化涂装施工质量管理,从而保证了喷漆作业效率与船体的防腐蚀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将评定结果量化,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利于精细化涂装施工质量管理,从而保证了喷漆作业效率与船体的防腐蚀性能。
具体地,如图1所示,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包括:
S1、设定检测标准和理论膜厚H,并在预设区域内喷涂油漆,形成漆膜。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标准依照IMO MSC.215(82)决议中的90/10规则。即所有测量点的90%的测量结果应大于或等于名义干膜厚度,余下10%的测量结果应不限于名义干膜厚度的0.9,其中名义干膜厚度在本实施例中为理论膜厚H。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耐腐蚀的要求,可将检测标准调整为IMO MSC.215(82)决议中的85/15规则或为其他规则,在此不作限定。
S2、在预设区域内测量多个预设测量点的实际膜厚。
优选地,步骤S2中的预设测量点在预设区域内均匀分布,且步骤S2中的预设测量点的数量不小于50个,有利于更客观全面的体现同一喷漆工人的技能水平。
S3、根据检测标准设定第一预设膜厚H1以及第二预设膜厚H2,且第一预设膜厚H1<理论膜厚H<第二预设膜厚H2,计算实际膜厚<H1的测量点的数量占全部测量点数量的比例A,实际膜厚>H2的测量点的数量占全部测量点数量的比例B,以及实际膜厚在H1~H范围内的测量点的数量占全部测量点数量的比例E。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膜厚H1为理论膜厚H的90%,第二预设膜厚H2为理论膜厚H的20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膜厚H2还可以放宽为理论膜厚H的300%或为其他数值,在此不作限定。且可以理解的是,比例A与比例B之和为不合格的测量点比例,在H~H2范围内的测量点为合格的测量点。计算比例A、B和E,也能够便于喷漆工人有针对性的改善自身的喷漆技能水平。
S4、根据检测标准确定E的理论值范围为0~L,若1+L-E≥1,则第一影响系数C=1,若1+L-E<1,则第一影响系数C=1+L-E;
具体地,根据检测标准90/10规则中的规定,E的理论值范围为0~10%,即L为10%。利于将评定结果量化,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评定结果的客观性。若E在0~10%内,即E<L,则1+L-E≥1,则判定占比例E范围内的测量点不影响了漆层膜厚的质量,在允许范围内;若E超过10%,即E>L,则1+L-E<1,则判定占比例E范围内的测量点影响了漆层膜厚的质量,降低了喷漆工人的技能水平。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检测标准为85/15规则或其他规则,则L可取15%或其他数值,在此不作限定。
S5、设置理论初始分J以及理论平均膜厚范围,并根据步骤S2中的多个实际膜厚,计算测得的实际膜厚平均值,比较实际膜厚平均值与理论平均膜厚范围,得到第二影响系数M,且计算实际初始分I=J*M。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5中的理论初始分J为100。在其他实施例中,理论初始分J还可以为其他数值,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理论平均膜厚范围根据用漆量、喷漆环境、施工方法以及待喷漆件的表面结构而定。可以理解的是,若用漆量较小、喷漆环境无风、无气喷涂施工或待喷漆件的表面结构较为简单,则理论平均膜厚范围中的上限可适当降低;反之,升高。在其他实施例中,理论平均膜厚范围还可以为理论膜厚H的100%~130%或其他数值,在此不作限定。比较实际膜厚平均值与理论平均膜厚范围,主要为了判定整个喷漆过程中用漆量及喷漆环境等因素对于漆层膜厚的影响,
具体地,步骤S5具体为:设置理论平均膜厚范围为理论膜厚H的100%~140%,若膜厚的平均值在预设平均膜厚范围内,则第二影响系数M=1;若实际膜厚平均值不在平均膜厚范围内,则第二影响系数M<1,且实际膜厚平均值每超过平均膜厚范围理论膜厚H的10%,第二影响系数M在1的基础上依次递减0.05。即当实际膜厚平均值为理论膜厚H的150%时,第二影响系数M为0.95,以此类推。同理,实际膜厚平均值每超过平均膜厚范围理论膜厚H的10%,第二影响系数M在1的基础上依次递减0.05。量化第二影响系数M的设置方法,利于将评定结果量化,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实际膜厚平均值不在平均膜厚范围内时,第二影响系数M还可以为其他的设置方法,在此不作限定。
S6、根据多个实际膜厚以及膜厚的平均值,得到膜厚的标准差和膜厚的变异系数。
可以理解的是,全部实际膜厚的变异系数能够表达全部测量值与平均膜厚的偏离程度,即测量点的膜厚数值与实际平均膜厚的差异,差异越小,变异系数越小;反之,增大。由于每个喷漆工人喷涂后的实际平均膜厚可能不同,使用变异系数更能直观的体现出各测量点与实际平均膜厚之间的偏差。
S7、设置预设变异系数范围,比较膜厚的变异系数与预设变异系数范围,得到第三影响系数D。
优选地,步骤S7具体为:设置预设变异系数范围为0~5%,若膜厚的变异系数在变异系数范围内,则第三影响系数D=1;若膜厚的变异系数不在变异系数范围内,则第三影响系数D<1,且膜厚的变异系数每超过预设变异系数范围5%,第三影响系数D在1的基础上依次递减0.01。即当变异系数为10%时,第三影响系数D为0.99,以此类推。量化第三影响系数D的设置方法,利于将评定结果量化,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变异系数范围还可以为其它数值,第二影响系数M还可以为其他的设置方法,在此不作限定。
S8、得到实际技能得分N为:N=I*(1-A)*(1-B)*C*D。
在预设区域内测量多个测量点的实际膜厚,更准确地表现预设测量区域的实际膜厚平均值。计算比例值A、B、E能够了解漆层的实际膜厚在各个区域的分布,也便于根据比例E确定第一影响系数C。然后,比较漆层的实际膜厚平均值与理论平均膜厚范围,判定漆层的平均值是否在理论范围内,确定第二影响系数M,得到实际初始得分I。最后由测量值计算出变异系数,判定各个测量值与实际膜厚平均值的差异,确定第三影响系数D。最终得到实际技能分N。本实施例提供的评定方法能够从漆层的实际膜厚在各个区域的分布、判定漆层的平均值是否在理论范围内和各个测量值与实际膜厚平均值的差异几个方面共同评定,且将评定结果量化,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利于精细化涂装施工质量管理,从而保证了喷漆作业效率与船体的防腐蚀性能。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设定检测标准和理论膜厚H,并在预设区域内喷涂油漆,形成漆膜;
S2、在所述预设区域内测量多个预设测量点的实际膜厚;
S3、根据所述检测标准设定第一预设膜厚H1以及第二预设膜厚H2,且所述第一预设膜厚H1<理论膜厚H<第二预设膜厚H2,计算所述实际膜厚<H1的测量点的数量占全部测量点数量的比例A,所述实际膜厚>H2的测量点的数量占全部测量点数量的比例B,以及所述实际膜厚在H1~H范围内的测量点的数量占全部测量点数量的比例E;
S4、根据所述检测标准确定E的理论值范围为0~L,若1+L-E≥1,则第一影响系数C=1,若1+L-E<1,则第一影响系数C=1+L-E;
S5、设置理论初始分J以及理论平均膜厚范围,并根据步骤S2中的多个所述实际膜厚,计算测得的实际膜厚平均值,比较所述实际膜厚平均值与所述理论平均膜厚范围,得到第二影响系数M,且计算实际初始分I=J*M;
S6、根据多个所述实际膜厚以及所述膜厚的平均值,得到膜厚的标准差和膜厚的变异系数;
S7、设置预设变异系数范围,比较所述膜厚的变异系数与所述预设变异系数范围,得到第三影响系数D;
S8、得到实际技能得分N为:N=I*(1-A)*(1-B)*C*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标准依照IMO MSC.215(82)决议中的90/10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的理论值范围为0~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膜厚H1为所述理论膜厚H的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膜厚H2为所述理论膜厚H的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的所述理论初始分J为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为:设置所述理论平均膜厚范围为理论膜厚H的100%~140%,若所述膜厚的平均值在所述预设平均膜厚范围内,则所述第二影响系数M=1;若所述实际膜厚平均值不在所述平均膜厚范围内,则所述第二影响系数M<1,且所述实际膜厚平均值每超过所述平均膜厚范围理论膜厚H的10%,所述第二影响系数M在1的基础上依次递减0.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具体为:设置所述预设变异系数范围为0~5%,若所述膜厚的变异系数在所述变异系数范围内,则所述第三影响系数D=1;若所述膜厚的变异系数不在所述变异系数范围内,则所述第三影响系数D<1,且所述膜厚的变异系数每超过所述预设变异系数范围5%,所述第三影响系数D在1的基础上依次递减0.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所述预设测量点在所述预设区域内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所述预设测量点的数量不小于50个。
CN202011043471.2A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 Active CN112184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3471.2A CN112184019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3471.2A CN112184019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4019A true CN112184019A (zh) 2021-01-05
CN112184019B CN112184019B (zh) 2023-08-08

Family

ID=73946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3471.2A Active CN112184019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401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55081A (ko) * 2007-11-28 2009-06-02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표면조도를 이용한 비접촉식 도막 측정장치 및 그의 방법
CN101930938A (zh) * 2009-06-25 2010-12-29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监测膜厚均匀性的方法
CN108387587A (zh) * 2018-01-22 2018-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缺陷检测方法及缺陷检测设备
CN110261196A (zh) * 2019-06-17 2019-09-20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ng燃料舱上的油漆的喷涂试验方法
CN110346544A (zh) * 2019-06-17 2019-10-18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漆喷涂试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55081A (ko) * 2007-11-28 2009-06-02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표면조도를 이용한 비접촉식 도막 측정장치 및 그의 방법
CN101930938A (zh) * 2009-06-25 2010-12-29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监测膜厚均匀性的方法
CN108387587A (zh) * 2018-01-22 2018-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缺陷检测方法及缺陷检测设备
CN110261196A (zh) * 2019-06-17 2019-09-20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ng燃料舱上的油漆的喷涂试验方法
CN110346544A (zh) * 2019-06-17 2019-10-18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漆喷涂试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4019B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offitt et al. Trends in the transitory variance of male earnings
MX2007001273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predecir las propiedades de una mezcla quimica.
CN114862266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业产品生产质量监测分析系统
Lampe et al. Probabilistic model for corrosion degradation of tanker and bulk carrier
CN108918261B (zh) 一种用少量试验测定材料构件疲劳寿命规律的方法
CN112184019A (zh) 一种喷漆工人的喷涂技能评定方法
CN114018832B (zh) 一种钢表面涂层防护等级的评估方法
Barbucci et al. Study of chromate-free pretreatments and primers for the protection of galvanised steel sheets
EP3150776A1 (en) Coated metal pl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exterior building material
JP5077960B2 (ja) 屋外鋼構造物の塗膜形成方法
CN114676999A (zh) 一种飞机外观漆料涂层颜色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
CN113051770B (zh) 基于环境因素的漆膜耐蚀性能综合评价方法
CN113094810A (zh) 一种涂层重量计算方法及船舶涂层重心计算方法
Dominguez et al. A statistical model for fatigue crack growth under random loads including retardation effects
CN116341276A (zh) 涂装工艺评分方法
WO2022270506A1 (ja) 塗膜の性状の変動量の予測方法及び予測システム、塗布物の製造条件の変動量の予測方法及び予測システム、塗布物の製造方法
RU2666413C1 (ru) Покрытый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й лист,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а также конструкцион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для наруж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CN109926235A (zh) 确定涂装机器人的性能影响因素大小的方法及涂装工艺
JP2002318227A (ja) 表面処理鋼材の寿命予測方法、表面処理鋼材、表面処理鋼材の設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733379A (zh) 一种门座起重机金属结构风险评估方法
Scala et al. Multi-objective decision analysis for workforce planning: A case study
Pirooz et al. Preliminary Extreme Wind Speed Estimates for the Auckland Region
KR20200067851A (ko) 페인트의 색 제어를 위한 복수의 색 품질 지시자들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NL2031067B1 (en) Hybrid bi-modal non-gaussian response amplitud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model based method for estimating fatigue damage of offshore structure
CN115619377A (zh) 一种船舶综合保障方案评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