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2367A - 一种管控告警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控告警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2367A
CN112182367A CN202010989981.2A CN202010989981A CN112182367A CN 112182367 A CN112182367 A CN 112182367A CN 202010989981 A CN202010989981 A CN 202010989981A CN 112182367 A CN112182367 A CN 112182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deployment
control data
contro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99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勇灵
石立阳
王文晓
周攀锋
钟微宇
董锐锋
曹毅
余银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Public Security Bureau
PCI Sunt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Public Security Bureau
PCI Sun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Public Security Bureau, PCI Sunte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Public Security Bureau
Priority to CN2020109899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23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2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23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控告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各个布控采集端上传的布控数据,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基于布控数据包含的告警标签,使用预设的告警等级匹配规则为布控数据匹配告警等级,根据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对布控数据进行自动告警提示,提升布控数据处理效率。并且,在进行布控数据告警提示时,采用分等级告警的方式,可以直观地提示布控数据的紧急情况,进一步优化布控数据的告警提示和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管控告警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公安大数据管理布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控告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对一些重点人员进行较好的管控,在公安行业中,通常会设置相关公安布控平台,利用公安布控平台实时获取重点人员(即布控对象)的布控数据,基于布控数据对重点人员进行实时监控,以达到较好的布控效果。
但是,现有的公安布控平台在处理布控数据时,大多是由管理人员进行人工处理,并进一步基于布控数据进行告警提示。由于布控数据量相对较大,人工处理布控数据需要投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相对较大,且容易延误相关布控情况的告警和处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管控告警方法及装置,能够基于布控数据实时进行分等级告警,提升布控数据处理效率,优化布控数据处理效果。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控告警方法,包括:
获取各个布控采集端上传的布控数据,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
基于所述布控数据包含的所述告警标签,使用预设的告警等级匹配规则为所述布控数据匹配告警等级;
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
进一步的,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包括:
对所述布控数据进行解析识别,确定所述布控数据包含的数据来源信息、行为类型信息和管控区域信息;
基于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并根据所述数据来源信息、所述行为类型信息和所述管控区域信息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
进一步的,在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之前,还包括:
基于预定义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统一标准的所述布控数据,所述布控数据至少包含所述数据来源信息、所述行为类型信息和所述管控区域信息。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包括:
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查询预设的告警等级与告警方式的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相应的告警方式,并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
进一步的,在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之前,还包括:
解析所述布控数据包含的身份信息,提取所述身份信息与预存的布控对象信息比对,对与所述布控对象信息匹配的所述布控数据匹配对应的布控对象,对不与所述布控对象信息匹配的所述布控数据丢弃或独立存储。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还包括:
提取所述布控数据所匹配的布控对象;
基于所述布控对象查询预设的布控对象与处理人员的绑定关系,确定对应的所述处理人员;
将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发送至所述处理人员的终端。
进一步的,在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之后,还包括:
实时监听所述处理人员的终端返回的告警处理结果,若设定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告警处理结果,将所述告警处理结果与所述布控数据及对应的所述告警等级绑定生成告警记录并存储;若设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告警处理结果,重新发送所述告警提醒。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控告警装置,包括:
标签添加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布控采集端上传的布控数据,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
等级匹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布控数据包含的所述告警标签,使用预设的告警等级匹配规则为所述布控数据匹配告警等级;
告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管控告警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管控告警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各个布控采集端上传的布控数据,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基于布控数据包含的告警标签,使用预设的告警等级匹配规则为布控数据匹配告警等级,根据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对布控数据进行自动告警提示,提升布控数据处理效率。并且,在进行布控数据告警提示时,采用分等级告警的方式,可以直观地提示布控数据的紧急情况,进一步优化布控数据的告警提示和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管控告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公安布控平台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告警标签添加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告警提醒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处理人员确定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布控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管控告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本申请提供的管控告警方法,旨在通过解析布控数据内容,并对布控数据添加告警标签的方式,以对布控数据进行告警分级。最终根据告警等级选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以此可以实现布控数据的自动告警提示。并通过分级告警的方式,方便处理人员(如公安民警)明确布控数据的重要性,对告警等级高的布控数据进行重点处理,告警等级相对较低的布控数据可延缓或者忽略,以此可实现布控数据的针对性处理,提升布控数据的处理效率。相对于传统的公安布控平台,其对应接收到的布控数据,一般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由于布控数据量庞大,要处理这些布控数据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并且,人工处理布控数据时难以筛选较为重要的布控数据,在对布控数据进行处理时,其针对性不强。基于此,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管控告警方法,以解决现有布控平台布控数据处理繁杂、布控数据处理缺乏针对性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图1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管控告警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管控告警方法可以由管控告警设备执行,该管控告警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管控告警设备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理实体构成,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实体构成。一般而言,该管控告警设备可以是公安布控平台。
下述以公安布控平台为执行管控告警方法的主体为例,进行描述。参照图1,该管控告警方法具体包括:
S110、获取各个布控采集端上传的布控数据,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
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安布控平台可以从多个布控数据来源采集布控数据,公安布控平台通过相关接口接入各个布控采集端上传的布控数据,以实现布控数据的收集。其中,布控采集端根据实际设定可以是城市各个视频监控云平台、技侦平台、相关资源服务平台(如银行、售票处等)、相关卡口平台(如车站、高速路口等)、网络安全平台乃至各个第三方互联网络平台等。上述各个布控采集端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众多的服务数据、运行数据等。而由于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大多都会依托于上述相关平台,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从这些布控采集端采集布控数据,即可通过布控数据了解到布控对象的相关情况。例如,基于平台服务数据了解到布控对象在某一售票处购买了前往“B”地的车票,则根据这一服务数据,即可获知布控对象将要前往“B”地,以此来具象地了解布控对象的行踪,实现更好的布控效果。
进一步的,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公安布控平台12对接各个布控采集终端11,以收集各个布控采集终端11上传的布控数据。公安布控平台12接收到布控数据之后,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管控告警方法进行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将告警提醒发送至相关布控数据处理人员的终端13。根据布控数据不同的告警方式以针对性地处理各个布控数据告警。处理人员通过终端13即可获知这一布控数据的具体情况,并进行相关处理,以此完成整个布控数据的处理流程。
具体的,对应公安布控平台一端,在接收到布控数据之后,基于预定义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统一标准的所述布控数据,所述布控数据至少包含所述数据来源信息、所述行为类型信息和所述管控区域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布控数据是从多个布控采集终端采集到的,各个布控采集终端采集到的布控数据形式不同,为了便于后续对布控数据添加标签,所以需要先对布控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得到统一形式的布控数据。其中,该预定义规则主要是用于检测识别布控数据中包含的数据来源信息、行为类型信息和管控区域信息。其中,数据来源即为各个对应的布控采集终端,行为类型即为当前或者未来某一时间点布控对象的行为类型,管控区域即为当前或者未来某一时间点布控对象所处的区域,该管控区域信息可以包含具体的经纬度信息,也可以是某一场所、建筑信息等。该预定义规则可以通过对上述信息进行检测识别提取的方式以归一化处理布控数据。例如,基于布控对象乘坐网约车前往“A”地的布控数据,即可对这一布控数据进行具体内容提取,确定数据来源信息为网约车平台,行为类型信息为乘坐网约车,管控区域信息为“A”地。通过相关内容进行信息提取的方式有很多,在此不做固定限制。通过上述布控数据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到统一标准的布控数据。需要说明的是,该布控数据至少需要包含数据来源信息、行为类型信息和管控区域信息,以便于后续基于这些信息进行标签添加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公安布控平台接收到布控数据之后,还通过解析所述布控数据包含的身份信息,提取所述身份信息与预存的布控对象信息比对,对与所述布控对象信息匹配的所述布控数据匹配对应的布控对象,对不与所述布控对象信息匹配的所述布控数据直接丢弃或独立存储。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各个布控采集终端上传的布控数据相对较多,为了减少布控数据的处理,只对公安布控平台所要管控的布控对象的布控数据进行告警提醒。本申请实施例的公安布控平台在接收到布控数据之后,会对布控数据进行筛选,提取其中包含平台预存的布控对象信息的布控数据,并为这部分布控数据匹配对应的布控对象,以进一步进行告警标签添加处理。而对应不包含布控对象信息的布控数据,则直接将其丢弃或者独立存储这部分布控数据。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布控对象信息还可以直接发送至各个布控采集终端,以便于布控采集终端明确公安布控平台所要管控的布控对象,并在上传布控数据时,只检测并上传身份信息与布控对象信息相对应的布控数据。以此可减少公安布控平台的数据筛选操作,进一步提升布控数据告警效率。
在确定布控数据后,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参照图3,告警标签添加流程包括:
S1101、对所述布控数据进行解析识别,确定所述布控数据包含的数据来源信息、行为类型信息和管控区域信息;
S1102、基于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并根据所述数据来源信息、所述行为类型信息和所述管控区域信息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
具体的,为了便于后续根据布控数据添加的告警标签进行告警等级的匹配,在此对各个布控数据进行告警标签的添加操作。其中,根据布控数据包含的数据来源信息、行为类型信息和管控区域信息进行告警标签的添加。数据来源信息标记了布控数据的来源平台,即上述视频监控云平台、技侦平台、相关资源服务平台(如银行、售票处等)、相关卡口平台(如车站、高速路口等)、网络安全平台乃至各个第三方互联网络平台等各个布控采集终端。并且,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添加相应的平台作为布控采集终端。行为类型信息标记了布控数据所产生的行为,以“民航订票”为例,标记了该条布控数据是对用户的民航订票行为做了监控所产生的数据。该行为类型具体可以是手机定位、人脸抓拍、车辆卡口抓拍、铁路订票、民航订票、网吧上网、打的出行、旅店住宿等。并且,根据实际需要,行为类型支持不断扩展和添加。管控区域信息是对布控数据所产生的地理位置或区域信息进行分析,将位置或区域的信息标记出来。其中,管控区域信息具体可以包含:区域名称,即管控区域的命名,如C市;地点,即通过地图定位选取某个地点并返回地点名称和经纬度,其中经纬度可不显示;区域动作类型,包括“进入”和“离开”等;半径范围,如全部、1公里、2公里或3公里等,半径范围一般以选择的地点为中心圆点选择管控区域的半径范围,其中“全部”的定义是指用地图选中的地点的名称,去匹配后台保存的地点的范围,以实现精确匹配;时间段,即选择该管控区域的关注时间段,一般默认为“00:00--23:59”。
进一步的,通过解析识别布控数据中包含的关键字段,确定布控数据中的数据来源信息、行为类型信息和管控区域信息,进而进行告警标签的添加。可以理解的是,对应每一种类型的数据来源信息、行为类型信息和管控区域信息,都预先配置了相应的告警标签。后续在确定布控数据包含的信息之后,即可对应进行告警标签添加,以此来确定各个布控数据的告警标签。
S120、基于所述布控数据包含的所述告警标签,使用预设的告警等级匹配规则为所述布控数据匹配告警等级。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确定的布控数据包含的告警标签,进行告警等级的配置。在此之前,公安布控平台预先设置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匹配规则,以对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划分等级,从而根据告警等级的强弱给出对等的提醒方式,有区别性地进行告警提醒。对于处理人员而言,根据接收到的不同告警提醒,可以针对性的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对应告警等级较高的告警提醒,处理人员可立即进行处理,而对应告警等级较低的告警提醒,在处理布控数据时,处理人员可以延缓处理或者直接忽略。具体的,告警等级可包括1、2、3、4、5等多个告警等级。其中“1”为最强等级,以此依次减弱。对应不同的告警等级,预先与相应的数据来源标签、行为类型标签以及管控区域标签绑定,后续在对布控数据匹配告警等级时,根据布控数据包含的告警标签查询上述告警等级与标签的绑定关系,即可确定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告警提醒的分级设置以及不同告警等级所绑定标签信息的设定,均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布控数据告警分级需求设定。公安布控平台管控人员可查看和管理当前平台配置的告警等级数据,并对告警等级进行新增、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同样的,不同告警等级所绑定的标签信息,也可以由管理人员进行新增、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S130、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
进一步的,在确定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之后,即可对应进行该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本申请实施例在进行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时,根据不同的告警等级使用不同的告警方式进行告警提醒。在此之前,对应不同的告警等级,为每个告警等级设置相应的告警方式,以便于后续根据各个告警等级设置的告警方式进行告警提醒的发送。
具体的,参照图4,告警提醒的流程包括:
S1301、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查询预设的告警等级与告警方式的映射关系;
S1302、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相应的告警方式,并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
本申请实施例中,告警方式可以是PC端告警推送提醒、短信提醒(发送短信消息)、政务微信提醒(发送政务微信消息)、app消息提醒(app消息栏消息提醒方式)、拨打电话提醒等。并且,根据实际告警需求,告警方式还可以支持不断扩展增加,告警方式的选用有很多,在此不做固定限制。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告警方式,通过预先设定不同告警等级与告警方式的映射关系,以便于后续根据映射关系确定各个告警等级的告警方式,进而进行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各个告警等级配置告警方式以建立映射关系时,对于一个告警等级,可以配置多个告警方式。并且,一般而言,告警等级越高,其配置的告警方式就越多。以此来实现对高告警等级布控数据的强告警提醒效果。例如,对应“1”级告警的告警等级,为其配置所有告警方式。后续某一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确定为该“1”级告警时,则通过上述所有告警方式进行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一个告警等级也可以只配置一种告警方式。其中,对于告警等级较高的布控数据,可使用“拨打电话提醒”的告警方式进行告警提醒。而对应告警等级较低的布控数据,可使用“PC端告警推送提醒”等简单的消息推送提醒的告警方式,以此来区分不同告警方式下对处理人员提醒的强弱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处理人员(即公安民警)而言,其需要处理的布控数据相对较多,为了便于处理人员区分不同布控数据的重要性,需要根据不同告警等级使用不同的告警方式进行告警提醒,以便于处理人员根据告警提醒的强弱效果来确定当前布控数据的重要性。基于布控数据重要性的强弱,处理人员即可针对性的处理重要性高的布控数据,而对应告警等级偏低,也就是重要性偏低的布控数据,则可以延缓处理或者直接忽略。
具体的,在进行布控数据告警提醒的发送时,需要确定接收该布控数据告警提醒的处理人员。参照图5,处理人员确定流程包括:
S1303、提取所述布控数据所匹配的布控对象;
S1304、基于所述布控对象查询预设的布控对象与处理人员的绑定关系,确定对应的所述处理人员;
S1305、将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发送至所述处理人员的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预先在公安布控平台上为各个处理人员分配布控对象,根据需要进行管控的布控对象信息,将所有的布控对象分配给各个处理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处理人员均分配了相应数量的布控对象,以此建立处理人员与布控对象的绑定关系。后续在确定布控数据告警提醒的接收方时,根据该布控数据所属的布控对象,查询布控对象与处理人员的绑定关系,根据绑定关系即可确定接收该布控数据告警提醒的处理人员,进而将告警提醒发送至该处理人员的终端。可以理解的是,处理人员需要预先在公安布控平台上登记手机号、相关客户端账号或终端标识等信息,以便于后续通过手机号、终端标识或者客户端账号发送告警提醒至处理人员的终端,以此完成告警提醒的发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安布控平台发送完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之后,还实时监听所述处理人员的终端返回的告警处理结果,若设定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告警处理结果,将所述告警处理结果与所述布控数据及对应的所述告警等级绑定生成告警记录并存储;若设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告警处理结果,重新发送所述告警提醒。可以理解的是,为了确保布控数据得到较好的处理,公安布控平台需要明确每一条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都提醒到位,以避免相关告警提醒疏漏导致布控数据处理延误的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告警处理结果反馈超时的告警提醒进行重发处理,以保证处理人员能够及时接收该告警提醒,并前往处理布控数据。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告警提醒的重发处理机制可以只针对部分告警等级较高的布控数据,对于告警等级较低的布控数据,可以直接忽略,不进行告警处理结果的监听。此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处理人员返回的告警处理结果与所述布控数据及对应的所述告警等级绑定生成告警记录并存储,以便于后续相关管理人员根据布控需求进行历史告警记录的查询分析,以此可得到更好的布控效果。
举例而言,参照图6,提供布控数据处理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在进行布控数据处理时,通过公安布控平台接收各个告警来源(即布控采集终端)上传的布控数据。在接收布控数据时,通过http接入、消息订阅、短信拦截、ftp解析等方式接入布控数据。并且,根据实际布控数据采集需求,还可以增设相应的数据接入方式和相关布控采集终端。进一步的,公安布控平台基于接收到的布控数据进行管控对象匹配,若匹配到管控对象,则进一步进行告警标签添加,反之则将布控数据独立存储。完成告警标签添加之后,通过告警等级匹配并确定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而推送相应的布控数据告警提醒至处理人员的终端。处理人员通过PC端或者APP端等方式,即可接收到各类告警方式发送过来的布控数据告警提醒,以此来完成布控数据的处理。
上述,通过获取各个布控采集端上传的布控数据,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基于布控数据包含的告警标签,使用预设的告警等级匹配规则为布控数据匹配告警等级,根据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对布控数据进行自动告警提示,提升布控数据处理效率。并且,在进行布控数据告警提示时,采用分等级告警的方式,可以直观地提示布控数据的紧急情况,进一步优化布控数据的告警提示和处理效果。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管控告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管控告警装置具体包括:标签添加模块21、等级匹配模块22和告警模块23。
其中,标签添加模块21用于获取各个布控采集端上传的布控数据,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
等级匹配模块22用于基于所述布控数据包含的所述告警标签,使用预设的告警等级匹配规则为所述布控数据匹配告警等级;
告警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
上述,通过获取各个布控采集端上传的布控数据,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基于布控数据包含的告警标签,使用预设的告警等级匹配规则为布控数据匹配告警等级,根据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对布控数据进行自动告警提示,提升布控数据处理效率。并且,在进行布控数据告警提示时,采用分等级告警的方式,可以直观地提示布控数据的紧急情况,进一步优化布控数据的告警提示和处理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管控告警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管控告警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照图8,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通信模块33、输入装置34及输出装置35。该电子设备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输入装置及输出装置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存储器3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管控告警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管控告警装置中的标签添加模块、等级匹配模块和告警模块)。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模块33用于进行数据传输。
处理器3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管控告警方法。
输入装置3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35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上述提供的电子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管控告警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管控告警方法,该管控告警方法包括:获取各个布控采集端上传的布控数据,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基于所述布控数据包含的所述告警标签,使用预设的告警等级匹配规则为所述布控数据匹配告警等级;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管控告警方法,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管控告警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管控告警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管控告警方法,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管控告警方法。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管控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各个布控采集端上传的布控数据,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
基于所述布控数据包含的所述告警标签,使用预设的告警等级匹配规则为所述布控数据匹配告警等级;
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控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包括:
对所述布控数据进行解析识别,确定所述布控数据包含的数据来源信息、行为类型信息和管控区域信息;
基于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并根据所述数据来源信息、所述行为类型信息和所述管控区域信息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控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之前,还包括:
基于预定义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统一标准的所述布控数据,所述布控数据至少包含所述数据来源信息、所述行为类型信息和所述管控区域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控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包括:
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查询预设的告警等级与告警方式的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相应的告警方式,并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控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之前,还包括:
解析所述布控数据包含的身份信息,提取所述身份信息与预存的布控对象信息比对,对与所述布控对象信息匹配的所述布控数据匹配对应的布控对象,对不与所述布控对象信息匹配的所述布控数据丢弃或独立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控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还包括:
提取所述布控数据所匹配的布控对象;
基于所述布控对象查询预设的布控对象与处理人员的绑定关系,确定对应的所述处理人员;
将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发送至所述处理人员的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控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之后,还包括:
实时监听所述处理人员的终端返回的告警处理结果,若设定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告警处理结果,将所述告警处理结果与所述布控数据及对应的所述告警等级绑定生成告警记录并存储;若设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告警处理结果,重新发送所述告警提醒。
8.一种管控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签添加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布控采集端上传的布控数据,根据预设的告警标签添加规则对所述布控数据添加相应的告警标签;
等级匹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布控数据包含的所述告警标签,使用预设的告警等级匹配规则为所述布控数据匹配告警等级;
告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等级使用相应的告警方式进行所述布控数据的告警提醒。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管控告警方法。
10.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管控告警方法。
CN202010989981.2A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管控告警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1823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9981.2A CN112182367A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管控告警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9981.2A CN112182367A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管控告警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2367A true CN112182367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56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89981.2A Pending CN112182367A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管控告警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236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7856A (zh) * 2021-08-10 2021-11-16 广州民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登机信息确认的方法及装置
CN115484186A (zh) * 2022-09-16 2022-12-16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6145A (zh) * 2017-05-17 2017-10-17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布控对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32200A (zh) * 2017-10-24 2018-03-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告警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86667A (zh) * 2017-10-11 2018-04-06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8364438A (zh) * 2017-12-28 2018-08-03 武汉烽火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前端感知数据的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1047294A (zh) * 2019-12-13 2020-04-21 云粒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布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78512A (zh) * 2019-11-05 2020-04-28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告警记录生成方法、装置、告警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92459A (zh) * 2018-11-15 2020-05-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布控方法和布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6145A (zh) * 2017-05-17 2017-10-17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布控对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86667A (zh) * 2017-10-11 2018-04-06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7832200A (zh) * 2017-10-24 2018-03-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告警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64438A (zh) * 2017-12-28 2018-08-03 武汉烽火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前端感知数据的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1192459A (zh) * 2018-11-15 2020-05-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布控方法和布控装置
CN111078512A (zh) * 2019-11-05 2020-04-28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告警记录生成方法、装置、告警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47294A (zh) * 2019-12-13 2020-04-21 云粒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布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7856A (zh) * 2021-08-10 2021-11-16 广州民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登机信息确认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57856B (zh) * 2021-08-10 2024-05-28 广州民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登机信息确认的方法及装置
CN115484186A (zh) * 2022-09-16 2022-12-16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84186B (zh) * 2022-09-16 2024-05-28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94585A1 (en) Automatic Claim Generation
IL267727A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nitoring security and creating alerts
CN109996193B (zh) 基于智信平台的短信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和设备
CN105468608B (zh) 一种基于众包的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412264A (zh) 预先缓存与旅行目的地相关的数据
CN109357681B (zh) 与手持无线装置协调的车辆导航服务
US9622048B2 (en) SNS based incident management
CN112182367A (zh) 一种管控告警方法及装置
WO2022142685A1 (zh) 传染病的传染概率预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US2018013210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from access control device to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WO2018103282A1 (zh) 一种基于定位的信息推送方法及其系统
US10572943B1 (en) Maintaining current insurance information at a mobile device
CN110267207B (zh) 智能位置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556167B (zh)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343538A1 (en) Responding to changes in social traffic in a geofenced area
CN110689693A (zh) 一种路径监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Ibraheem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low-cost secure vehicle tracking system
TW201024670A (en) Local information service method and syste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0012426B (zh) 消亡poi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60468A (zh)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异常路况的监测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123778B (zh) 监控车辆使用状况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612614A (zh) 汽车的防盗追踪装置
CN112330061A (zh) 面向服务对象的差异化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系统
CN203283185U (zh) 汽车的防盗追踪装置
CN106912070B (zh) 基于iBeacon技术的商旅区域人流密度监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