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2635B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2635B
CN112172635B CN202011025415.6A CN202011025415A CN112172635B CN 112172635 B CN112172635 B CN 112172635B CN 202011025415 A CN202011025415 A CN 202011025415A CN 112172635 B CN112172635 B CN 1121726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wall
ventilation
damping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54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72635A (zh
Inventor
赵云
许丽君
卫凯
方茹
袁辉
陈�峰
卫寿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mer Vehicle Components Harbin Co ltd
HEILONGJIANG SHENGBANG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Heh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Heh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Heh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254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726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72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2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72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2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blown towards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0Seat suspension devices
    • B60N2/54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mechanical springs
    • B60N2/544Compression or tension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sucked from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78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 systems
    • B60N2/5685Resi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6Lumbar supports
    • B60N2/665Lumbar supports using inflatable blad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4Hydro-pneumatic adjustments of the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76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ssag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座椅滑轨和椅座,所述椅座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梯形通风孔,且椅座靠近梯形通风孔一侧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防滑凸起,所述椅座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挡水机构,且挡水机构包括五至十个导流板,每两个相邻导流板的相对一侧外壁设置有同一个竖板,所述竖板的外壁开设有梯形孔,所述椅座底部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本发明挡水机构能够进行挡水,并将水渍导入至积液袋内,气流能够从梯形孔内流动,从而也不会影响座椅的通风,避免水渍对座椅内部的电路造成短路烧坏,防滑凸起能够提高使用者臀部与椅座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提高了座椅通风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气(NG)、液化石油气(LPG)、乙醇汽油(EG)、甲醇、二甲醚之外的燃料,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安装汽车座椅。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004590A,一种汽车用按摩式通风座椅,包括椅背和椅座,所述椅背的上下侧包括一对转轴,所述转轴上张有一个传送带式的环形气袋;所述环形气袋由非透气弹性面料构成,且该环形气袋面向人体后背的表面开设有一条由气孔阵列而成的横向气孔带,且该面向人体后背的表面前方设有一块连接椅背的、表面光滑的柔性网板;所述的一对转轴由正反连续交替转动的一个步进电机驱动;所述椅背与所述环形气袋相接触的表面光滑;所述椅座的上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上表面开设有气孔;所述环形气袋和气囊通过通气管道连接至一个气泵。该按摩式通风座椅不仅可以同时实现通风和按摩作用,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上述专利中的汽车座椅功能一般都十分强大,带座椅通风和座椅加热,但是座椅的功能多的时候,座椅维修起来就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出现故障,当司乘人员不小心将水弄到座椅上面时,一部分水会顺着通风口进入至座椅内,容易造成座椅内部器件的烧坏,影响座椅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座椅当司乘人员不小心将水弄到座椅上面时,一部分水会顺着通风口进入至座椅内,容易造成座椅内部器件的烧坏,影响座椅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座椅滑轨和椅座,所述椅座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梯形通风孔,且椅座靠近梯形通风孔一侧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防滑凸起,所述椅座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挡水机构,且挡水机构包括五至十个导流板,每两个相邻导流板的相对一侧外壁设置有同一个竖板,所述竖板的外壁开设有梯形孔,所述椅座底部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积液袋,所述螺纹孔的内壁插接有导流槽,且导流槽远离螺纹孔的一端与挡水机构相连接,所述椅座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同一个竖直设置的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通风机,所述通风机的输入端套接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远离通风机的一端位于椅座外部,所述安装板远离通风机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热丝,且电热丝位于挡水机构的下方,所述椅座顶部外壁的一侧设置有椅背,且椅背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插接有头枕,通风机能够从外界抽风进入至座椅内,然后气流从梯形通风孔吹出,从而实现了座椅的通风,通风的过程中如果开启电热丝就能对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座椅的加热,当椅座表面不小心洒水时,挡水机构能够进行挡水,并将水渍导入至积液袋内,气流能够从梯形孔内流动,从而也不会影响座椅的通风,避免水渍对座椅内部的电路造成短路烧坏,防滑凸起能够提高使用者臀部与椅座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提高了座椅通风的效果,当积液袋经过长时间收集液体时,可以用手旋动积液袋将积液袋从座椅上卸下,将其内部的液体倒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椅背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控滑轨,且电控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按摩头,控制马达工作能够带动按摩头转动,控制滑块在电控滑轨内滑动能够调节按摩头的上下位置,从而可以在休息时给司乘人员进行背部按摩,减轻人们的驾驶或者乘坐的疲劳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椅背的另一侧外壁开设有按摩孔,且按摩孔与按摩头形成滑动配合,按摩孔的内壁设置有尼龙网,尼龙网与按摩头相接触,椅背另一侧外壁的两侧均缝接有侧挡,侧挡能够将乘坐者的双肩位置进行限位固定,有助于使得人们养成正确的驾驶姿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座椅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座椅滑动块,且座椅滑动块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减震槽,减震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远离限位槽的一端设置有减震块,减震块的顶部外壁与椅座的底部外壁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槽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减震筒,且减震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磁铁,第一磁铁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减震杆,减震杆的顶端与减震块的底端相连接,减震筒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对一侧磁极相同,由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对一侧磁极相同,在磁力的作用下也能进行减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槽底部内壁设置有五至十个等距离分布的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顶端与减震块的底部外壁相连接,减震弹簧能够进行减震,辅助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能够起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椅背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固定框,且两个固定框的内壁均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远离固定框的一端设置有梯形挤压框,梯形挤压框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凸起,两个固定框相对一侧外壁设置有同一个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三角挡块,坐在后排的乘客能够将手机置于座椅后面的两个梯形挤压框之间,从而能够对手机进行固定,手机的底端可以通过三角挡块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手机倾倒的情况发生,可以方便后排的乘客乘坐时观看电视节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椅背的一侧外壁缝接有置物袋,且置物袋位于固定框的下方,置物袋可以方便后排的乘客放置一些随身携带的物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椅座和椅背的连接处通过魔术贴连接有气囊,且椅背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气泵,气泵的输出端套接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远离气泵的一端与气囊相连通,通过气泵能够向气囊内进行充气,可以将使用者臀部和背部的间隙进行填充,从而能够对使用者的整个背部进行良好的支撑,避免出现长时间乘坐时人们出现背部的不适,充气量可以根据乘坐人的身材进行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整个座椅安装在新能源汽车的主驾驶或者副驾驶进行安装固定,控制座椅滑动块在座椅滑轨内滑动可以调节座椅的前后位置;
S2:当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时,控制马达工作能够带动按摩头转动,控制滑块在电控滑轨内滑动能够调节按摩头的上下位置,从而可以在休息时给司乘人员进行背部按摩,减轻人们的驾驶或者乘坐的疲劳感;
S3: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较大的颠簸感,减震弹簧能够进行减震,与此同时,由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对一侧磁极相同,在磁力的作用下也能进行减震,从而能够对座椅起到双重的减震效果,大大减轻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提高了人们乘坐的舒适性;
S4:使用者在椅座上坐着时,通风机能够从外界抽风进入至座椅内,然后气流从梯形通风孔吹出,从而实现了座椅的通风,通风的过程中如果开启电热丝就能对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座椅的加热,当椅座表面不小心洒水时,挡水机构能够进行挡水,并将水渍导入至积液袋内,气流能够从梯形孔内流动,从而也不会影响座椅的通风,避免水渍对座椅内部的电路造成短路烧坏,防滑凸起能够提高使用者臀部与椅座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提高了座椅通风的效果;
S5:坐在后排的乘客能够将手机置于座椅后面的两个梯形挤压框之间,从而能够对手机进行固定,手机的底端可以通过三角挡块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手机倾倒的情况发生,可以方便后排的乘客乘坐时观看电视节目;
S6:通过气泵能够向气囊内进行充气,可以将使用者臀部和背部的间隙进行填充,从而能够对使用者的整个背部进行良好的支撑,避免出现长时间乘坐时人们出现背部的不适,充气量可以根据乘坐人的身材进行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S7:当积液袋经过长时间收集液体时,可以用手旋动积液袋将积液袋从座椅上卸下,将其内部的液体倒出,然后继续拧上去,座椅在减震的过程中,限位块能够顺着限位槽上下运动,从而方便对座椅进行限位,防止座椅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有通风机、梯形通风孔、电热丝和挡水机构,通风机能够从外界抽风进入至座椅内,然后气流从梯形通风孔吹出,从而实现了座椅的通风,通风的过程中如果开启电热丝就能对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座椅的加热,当椅座表面不小心洒水时,挡水机构能够进行挡水,并将水渍导入至积液袋内,气流能够从梯形孔内流动,从而也不会影响座椅的通风,避免水渍对座椅内部的电路造成短路烧坏,防滑凸起能够提高使用者臀部与椅座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提高了座椅通风的效果。
2、通过设置有马达、按摩头和电控滑轨,控制马达工作能够带动按摩头转动,控制滑块在电控滑轨内滑动能够调节按摩头的上下位置,从而可以在休息时给司乘人员进行背部按摩,减轻人们的驾驶或者乘坐的疲劳感。
3、通过设置有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减震弹簧,减震弹簧能够进行减震,与此同时,由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对一侧磁极相同,在磁力的作用下也能进行减震,从而能够对座椅起到双重的减震效果,大大减轻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提高了人们乘坐的舒适性。
4、通过设置有固定框、梯形挤压框和三角挡块,在后排的乘客能够将手机置于座椅后面的两个梯形挤压框之间,从而能够对手机进行固定,手机的底端可以通过三角挡块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手机倾倒的情况发生,可以方便后排的乘客乘坐时观看电视节目。
5、通过设置有气泵和气囊,通过气泵能够向气囊内进行充气,可以将使用者臀部和背部的间隙进行填充,从而能够对使用者的整个背部进行良好的支撑,避免出现长时间乘坐时人们出现背部的不适,充气量可以根据乘坐人的身材进行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的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的的椅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的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的的固定框结构立体图。
图中:1、椅座;2、防滑凸起;3、梯形通风孔;4、电热丝;5、通风机;6、气囊;7、按摩头;8、马达;9、椅背;10、头枕;11、电控滑轨;12、固定框;13、滑块;14、置物袋;15、第一连接管;16、气泵;17、第二连接管;18、减震槽;19、减震块;20、座椅滑动块;21、减震弹簧;22、座椅滑轨;23、限位槽;24、限位块;25、复位弹簧;26、梯形挤压框;27、连接板;28、三角挡块;29、橡胶凸起;30、积液袋;31、导流槽;32、侧挡;33、尼龙网;34、导流板;35、梯形孔;36、竖板;37、减震杆;38、第一磁铁;39、减震筒;40、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座椅滑轨22和椅座1,所述椅座1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梯形通风孔3,且椅座1靠近梯形通风孔3一侧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防滑凸起2,所述椅座1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挡水机构,且挡水机构包括五至十个导流板34,每两个相邻导流板34的相对一侧外壁设置有同一个竖板36,所述竖板36的外壁开设有梯形孔35,所述椅座1底部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积液袋30,所述螺纹孔的内壁插接有导流槽31,且导流槽31远离螺纹孔的一端与挡水机构相连接,所述椅座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同一个竖直设置的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通风机5,所述通风机5的输入端套接有第二连接管17,且第二连接管17远离通风机5的一端位于椅座1外部,所述安装板远离通风机5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热丝4,且电热丝4位于挡水机构的下方,所述椅座1顶部外壁的一侧设置有椅背9,且椅背9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插接有头枕10,通风机5能够从外界抽风进入至座椅内,然后气流从梯形通风孔3吹出,从而实现了座椅的通风,通风的过程中如果开启电热丝4就能对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座椅的加热,当椅座1表面不小心洒水时,挡水机构能够进行挡水,并将水渍导入至积液袋30内,气流能够从梯形孔35内流动,从而也不会影响座椅的通风,避免水渍对座椅内部的电路造成短路烧坏,防滑凸起2能够提高使用者臀部与椅座1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提高了座椅通风的效果,当积液袋30经过长时间收集液体时,可以用手旋动积液袋30将积液袋从座椅上卸下,将其内部的液体倒出。
所述椅背9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控滑轨11,且电控滑轨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马达8,马达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按摩头7,所述椅背9的另一侧外壁开设有按摩孔,且按摩孔与按摩头7形成滑动配合,按摩孔的内壁设置有尼龙网33,尼龙网33与按摩头7相接触,椅背9另一侧外壁的两侧均缝接有侧挡32,控制马达8工作能够带动按摩头7转动,控制滑块13在电控滑轨11内滑动能够调节按摩头7的上下位置,从而可以在休息时给司乘人员进行背部按摩,减轻人们的驾驶或者乘坐的疲劳感。
所述座椅滑轨2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座椅滑动块20,且座椅滑动块20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减震槽18,减震槽18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3,限位槽2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4,限位块24远离限位槽23的一端设置有减震块19,减震块19的顶部外壁与椅座1的底部外壁相连接,所述减震槽18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减震筒39,且减震筒3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磁铁38,第一磁铁38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减震杆37,减震杆37的顶端与减震块19的底端相连接,减震筒39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第二磁铁40,第一磁铁38和第二磁铁40相对一侧磁极相同,所述减震槽18底部内壁设置有五至十个等距离分布的减震弹簧21,且减震弹簧21的顶端与减震块19的底部外壁相连接,减震弹簧21能够进行减震,与此同时,由于第一磁铁38和第二磁铁40相对一侧磁极相同,在磁力的作用下也能进行减震,从而能够对座椅起到双重的减震效果,大大减轻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提高了人们乘坐的舒适性,座椅在减震的过程中,限位块24能够顺着限位槽23上下运动,从而方便对座椅进行限位,防止座椅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发生。
所述椅背9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固定框12,且两个固定框12的内壁均设置有复位弹簧25,复位弹簧25远离固定框12的一端设置有梯形挤压框26,梯形挤压框26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凸起29,两个固定框12相对一侧外壁设置有同一个连接板27,连接板27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三角挡块28,所述椅背9的一侧外壁缝接有置物袋14,且置物袋14位于固定框12的下方,坐在后排的乘客能够将手机置于座椅后面的两个梯形挤压框26之间,从而能够对手机进行固定,手机的底端可以通过三角挡块28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手机倾倒的情况发生,可以方便后排的乘客乘坐时观看电视节目。
所述椅座1和椅背9的连接处通过魔术贴连接有气囊6,且椅背9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气泵16,气泵16的输出端套接有第一连接管15,第一连接管15远离气泵16的一端与气囊6相连通,通过气泵16能够向气囊6内进行充气,可以将使用者臀部和背部的间隙进行填充,从而能够对使用者的整个背部进行良好的支撑,避免出现长时间乘坐时人们出现背部的不适,充气量可以根据乘坐人的身材进行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在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整个座椅安装在新能源汽车的主驾驶或者副驾驶进行安装固定,控制座椅滑动块20在座椅滑轨22内滑动可以调节座椅的前后位置;
S2:当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时,控制马达8工作能够带动按摩头7转动,控制滑块13在电控滑轨11内滑动能够调节按摩头7的上下位置,从而可以在休息时给司乘人员进行背部按摩,减轻人们的驾驶或者乘坐的疲劳感;
S3: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较大的颠簸感,减震弹簧21能够进行减震,与此同时,由于第一磁铁38和第二磁铁40相对一侧磁极相同,在磁力的作用下也能进行减震,从而能够对座椅起到双重的减震效果,大大减轻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提高了人们乘坐的舒适性;
S4:使用者在椅座上坐着时,通风机5能够从外界抽风进入至座椅内,然后气流从梯形通风孔3吹出,从而实现了座椅的通风,通风的过程中如果开启电热丝4就能对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座椅的加热,当椅座1表面不小心洒水时,挡水机构能够进行挡水,并将水渍导入至积液袋30内,气流能够从梯形孔35内流动,从而也不会影响座椅的通风,避免水渍对座椅内部的电路造成短路烧坏,防滑凸起2能够提高使用者臀部与椅座1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提高了座椅通风的效果;
S5:坐在后排的乘客能够将手机置于座椅后面的两个梯形挤压框26之间,从而能够对手机进行固定,手机的底端可以通过三角挡块28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手机倾倒的情况发生,可以方便后排的乘客乘坐时观看电视节目;
S6:通过气泵16能够向气囊6内进行充气,可以将使用者臀部和背部的间隙进行填充,从而能够对使用者的整个背部进行良好的支撑,避免出现长时间乘坐时人们出现背部的不适,充气量可以根据乘坐人的身材进行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S7:当积液袋30经过长时间收集液体时,可以用手旋动积液袋30将积液袋从座椅上卸下,将其内部的液体倒出,然后继续拧上去,座椅在减震的过程中,限位块24能够顺着限位槽23上下运动,从而方便对座椅进行限位,防止座椅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发生。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包括座椅滑轨(22)和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1)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梯形通风孔(3),且椅座(1)靠近梯形通风孔(3)一侧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防滑凸起(2),所述椅座(1)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挡水机构,且挡水机构包括五至十个导流板(34),每两个相邻导流板(34)的相对一侧外壁设置有同一个竖板(36),所述竖板(36)的外壁开设有梯形孔(35),所述椅座(1)底部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积液袋(30),所述螺纹孔的内壁插接有导流槽(31),且导流槽(31)远离螺纹孔的一端与挡水机构相连接,所述椅座(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同一个竖直设置的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通风机(5),所述通风机(5)的输入端套接有第二连接管(17),且第二连接管(17)远离通风机(5)的一端位于椅座(1)外部,所述安装板远离通风机(5)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热丝(4),且电热丝(4)位于挡水机构的下方,所述椅座(1)顶部外壁的一侧设置有椅背(9),且椅背(9)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插接有头枕(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9)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控滑轨(11),且电控滑轨(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马达(8),马达(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按摩头(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9)的另一侧外壁开设有按摩孔,且按摩孔与按摩头(7)形成滑动配合,按摩孔的内壁设置有尼龙网(33),尼龙网(33)与按摩头(7)相接触,椅背(9)另一侧外壁的两侧均缝接有侧挡(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滑轨(2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座椅滑动块(20),且座椅滑动块(20)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减震槽(18),减震槽(18)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3),限位槽(2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4),限位块(24)远离限位槽(23)的一端设置有减震块(19),减震块(19)的顶部外壁与椅座(1)的底部外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槽(18)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减震筒(39),且减震筒(3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磁铁(38),第一磁铁(38)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减震杆(37),减震杆(37)的顶端与减震块(19)的底端相连接,减震筒(39)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第二磁铁(40),第一磁铁(38)和第二磁铁(40)相对一侧磁极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槽(18)底部内壁设置有五至十个等距离分布的减震弹簧(21),且减震弹簧(21)的顶端与减震块(19)的底部外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9)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固定框(12),且两个固定框(12)的内壁均设置有复位弹簧(25),复位弹簧(25)远离固定框(12)的一端设置有梯形挤压框(26),梯形挤压框(26)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凸起(29),两个固定框(12)相对一侧外壁设置有同一个连接板(27),连接板(27)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三角挡块(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9)的一侧外壁缝接有置物袋(14),且置物袋(14)位于固定框(12)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1)和椅背(9)的连接处通过魔术贴连接有气囊(6),且椅背(9)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气泵(16),气泵(16)的输出端套接有第一连接管(15),第一连接管(15)远离气泵(16)的一端与气囊(6)相连通。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整个座椅安装在新能源汽车的主驾驶或者副驾驶进行安装固定,控制座椅滑动块(20)在座椅滑轨(22)内滑动可以调节座椅的前后位置;
S2:当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时,控制马达(8)工作能够带动按摩头(7)转动,控制滑块(13)在电控滑轨(11)内滑动能够调节按摩头(7)的上下位置,从而可以在休息时给司乘人员进行背部按摩;
S3: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较大的颠簸感,减震弹簧(21)能够进行减震,与此同时,由于第一磁铁(38)和第二磁铁(40)相对一侧磁极相同,在磁力的作用下也能进行减震;
S4:使用者在椅座上坐着时,通风机(5)能够从外界抽风进入至座椅内,然后气流从梯形通风孔(3)吹出,从而实现了座椅的通风,通风的过程中如果开启电热丝(4)就能对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座椅的加热,当椅座(1)表面不小心洒水时,挡水机构能够进行挡水,并将水渍导入至积液袋(30)内,气流能够从梯形孔(35)内流动,从而也不会影响座椅的通风,避免水渍对座椅内部的电路造成短路烧坏,防滑凸起(2)能够提高使用者臀部与椅座(1)之间的间隙;
S5:坐在后排的乘客能够将手机置于座椅后面的两个梯形挤压框(26)之间,从而能够对手机进行固定,手机的底端可以通过三角挡块(28)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手机倾倒的情况发生;
S6:通过气泵(16)能够向气囊(6)内进行充气,可以将使用者臀部和背部的间隙进行填充,从而能够对使用者的整个背部进行良好的支撑;
S7:当积液袋(30)经过长时间收集液体时,可以用手旋动积液袋(30)将积液袋从座椅上卸下,将其内部的液体倒出,然后继续拧上去,座椅在减震的过程中,限位块(24)能够顺着限位槽(23)上下运动。
CN202011025415.6A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21726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5415.6A CN112172635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5415.6A CN112172635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2635A CN112172635A (zh) 2021-01-05
CN112172635B true CN112172635B (zh) 2021-08-06

Family

ID=73944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5415.6A Active CN112172635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726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61784B (zh) * 2023-03-20 2023-12-26 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座椅加热器过温保护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97032A (ja) * 2011-03-22 2012-10-18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CN202243097U (zh) * 2011-09-30 2012-05-30 郑州市金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公交车座椅
JP2013184625A (ja) * 2012-03-09 2013-09-19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CN205667474U (zh) * 2016-03-18 2016-11-02 季善松 简易型室外座椅
CN109094436B (zh) * 2018-08-01 2020-08-21 嵊州市鉴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合降温与按摩于一体的专用农业机械座椅
CN109334526A (zh) * 2018-09-03 2019-02-15 赣州蓉江新区车来养汽车养护店 一种散热汽车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2635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7263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通风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CN105147470A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
CN204870656U (zh) 一种铁皮椅椅架
CN204915365U (zh)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204687891U (zh) 一种带有多功能扶手的汽车座椅
CN106956622A (zh) 一种智能汽车及其座椅
CN209475564U (zh) 一种儿童娱乐用坦克车
CN205524011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
CN215154630U (zh) 高级智能复合椅
CN206520510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车座椅
CN206383857U (zh) 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111216605A (zh) 一种可散热供暖提神的人工智能汽车座椅
CN205344581U (zh) 一种倾角可调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CN211223126U (zh) 一种安全座椅上的通风机构
CN113320559A (zh) 高级智能复合椅
CN206012383U (zh) 一种对头部有保护作用的安全性汽车座椅
CN209381858U (zh) 一种汽车座椅通风加热装置
CN209807686U (zh) 一种可调节的会议椅
CN209037455U (zh) 一种安全舒适型汽车座椅
CN110001478B (zh) 一种磁干扰分流的汽车通风座椅
CN106143233B (zh) 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婴儿专用乘坐装置
CN215552747U (zh) 一种汽车头枕
CN210652779U (zh) 侧式通风汽车座椅
AU2012100226A4 (en) Modified form of auto seat waist cushion
CN216886383U (zh) 一种驾驶员座椅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4

Address after: Building 3, No. 60 Songhua Road, Core Area of Hanan Industrial New City, Harbi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90

Patentee after: Gramer Vehicle Components (Harbi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6, Floor 14, Unit 2, Building 1,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ilding, No. 88, Huanghe Road, Nangang Concentration District, Harbi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90

Patentee before: HEILONGJIANG SHENGBANG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4

Address after: No. 6, Floor 14, Unit 2, Building 1,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uilding, No. 88, Huanghe Road, Nangang Concentration District, Harbi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90

Patentee after: HEILONGJIANG SHENGBANG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43000 building 4, No. 1669, north section of huolishan Avenue, Cihu high tech Zone,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a'anshan Heh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