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1016A -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71016A CN112171016A CN202011086561.XA CN202011086561A CN112171016A CN 112171016 A CN112171016 A CN 112171016A CN 202011086561 A CN202011086561 A CN 202011086561A CN 112171016 A CN112171016 A CN 1121710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ding
- stainless steel
- austenitic stainless
- clock
- nb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6—Arc welding or cutting making use of shielding ga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2—Automatic feeding or moving of electrodes or work for spot or seam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33—Means for feeding electrodes, e.g. drums, rolls, mo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235—Preliminary treat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32—Accesso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包括:S1、选择焊接材料并制定焊接工艺参数;S2、加工焊接坡口;S3、准备焊前工序;S4、采用氏体不锈钢背部免充氩气保护的STT半自动封底焊进行焊接。本发明可以根据熔滴的不同过渡过程,自动调节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波形,在整个焊接周期里精确控制流过焊丝的电流,从而达到电弧所需的瞬时热量,同时解决了CO2气体保护焊短路过渡飞溅大的技术难题,确保焊接电弧的稳定燃烧和有效控制焊缝成形。将STT半自动封底焊技术应用于奥氏体不锈钢(304/304L、316/316L)的封底焊接,实现了奥氏体不锈钢大管径管子的背部免充氩气保护的焊接,避免了由于充气导致的潜在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保证了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25%、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常见的奥氏体不锈钢有304/304L,316/316L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在石油化工,海洋平台,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地的热导率、高电阻率、高线膨胀系数,焊接时容易产生拉应力。另外奥氏体焊缝陈胜方向性很强的柱状晶,促使有害杂质的偏析,容易形成晶间液态薄膜。奥氏体不锈钢,在焊接时对热裂纹的敏感性较高,易产生弧坑裂纹、液化裂纹;易出现晶间腐蚀,可能在三个部位出现,即焊缝晶间腐蚀、过热区刀蚀、热影响区;易析出脆性相,在奥氏体中存在铁素体时,焊缝在650℃-850℃停留时间过长,有可能析出一种脆硬的金属间化合物,降低塑性、韧性和抗晶间腐蚀性能。针对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及焊接性分析,焊接工艺要点为:(1)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TIG焊、MIG焊、焊条电弧焊等;(2)焊前不需要预热;(3)控制层间温度,Max200℃,最好<100℃;(4)快速冷却,尽量减少在450℃-850℃的停留时间;(5)工艺上,采用低线能量(小电流、快速焊);(6)操作上,采用宅焊道、多道焊、不摆动技术,注意填满弧坑;(7)正确选用焊接材料,选用低含碳量和含稳定化元素的焊材,含适量铁素体促进元素(Cr、Mo、Si等)的焊材,限制焊缝中杂质含量;(8)背面惰性气体保护;(9)清理时,采用奥氏体不锈钢钢丝刷;(10)加工场地,材料、工具要清理,与其他材料分开存放;(11)焊后颜色处理及酸洗。随着奥氏体不锈钢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焊接质量及焊接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焊接方法的选择以及焊接工艺的制定尤为重要。
加拿大液化石油天然气(LNG Canada)项目,项目技术规格书中首次提到奥氏体不锈钢的NBG焊接工艺;The No Backing Gas(NBG)GMAW modified welding processutilizes computer controlled waveform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systemfeedback sensors to enhance control of the weld deposit.Controlled type andshape of weld droplets pump shielding gas(external to the pipe)through theroot gap to protect the pipe’s internal surface at the root area fromoxidation.This technique makes high quality root pass and eliminates the needfor argon backing gas on the inside of the pipe,thus improving safety byeliminating argon asphyxiation risks.采用计算机控制波形技术和电子系统反馈传感器对无背部保护气(NBG)GMAW焊接工艺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对熔敷金属的控制。在管道外部通过根部间隙泵入保护气体,控制焊接熔滴的类型和形状;以达到保护管道内部表面的根部区域不被氧化;该技术保证了根部焊道的高质量,消除了奥氏体不朽钢焊接时背部需要充氩气保护的需要,从而消除了氩气窒息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STT是“Surface Tension Transfer”的英文缩写,即“表面张力过渡”,是一种控制熔敷金属过渡方式的技术,由美国林肯公司开发。致力于解决普通CO2气体保护焊短路过渡产生大量飞溅、电弧不稳定、焊缝成型不好、根焊质量差的问题,通过控制熔敷金属过渡行为来达到减小飞溅、稳定电弧、控制成型和达到较好的根焊质量的目的,同时提高焊接生产效率。
STT气保护半自动焊是一种以表面张力为主要熔滴过渡力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它采用独特的波形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熔滴的不同过渡过程,自动调节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波形,在整个焊接周期里精确控制流过焊丝的电流,从而达到电弧所需的瞬时热量,同时解决了CO2气体保护焊短路过渡飞溅大的技术难题,确保焊接电弧的稳定燃烧和有效控制焊缝成形。
STT控制的焊接方法就是在形成短路“小桥”后焊接电流瞬间减小,在表面张力、重力和电磁力作用下,拉断金属“小桥”,使熔滴由短路过渡转变为自由过渡。这种方法其实质就是利用电弧本身作为传感器来检测电弧电压,根据电压来判断熔滴过渡的瞬时形态,从而根据检测到的电弧电压的变化,按照STT的要求控制瞬时电弧电流的变化,利用表面张力的作用达到熔滴平稳过渡的目的。
STT半自动封底焊,可实现全位置焊接,封底焊接时要求焊接方向立下焊接,STT气保护半自动焊具有以下优点:①引弧容易,电弧燃烧稳定;②飞溅极小,焊接烟尘少,噪声小;③焊缝成形美观,焊接质量好,可有效地减少管道打底焊道的未熔合缺陷;④精确的热输入控制可以减少焊接变形和烧穿;⑤焊接成本较低,在焊接碳钢和低合金钢时可采用100%CO2气体保护;⑥焊接速度快,焊接效率高;⑦焊后不需清渣,节省了层间清理时间;⑧操作容易,焊工不需要经过太长时间的培训。
奥氏体不锈钢传统的焊接方法为手工氩弧焊GTAW、焊条电弧焊SMAW、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焊FCAW、埋弧焊SAW,不论采用哪种组合的焊接方法,都需要采用氩弧焊GTAW进行封底焊接,背部充氩气保护,保证根部焊道的焊接质量,保证背部成型,防止背部氧化。GTAW封底焊接虽然保证了焊接质量,但是送丝速度慢,焊接速度慢,焊接效率低;背部需要密封,充氩气保护,充气过程操作复杂,需要保证背部气体的氧气浓度降低到一定值以后才可以开始焊接,所耗时间长,更拉低了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效率,且焊接大管径管子时,背部充气,一方面管道内都是惰性气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人员窒息的风险;另一方面会使管子内气压增大,潜在诸多不安全因素。STT半自动封底焊技术也曾被用于西气东输碳钢管道的封底焊接,效率可提高3-5倍,但是STT半自动封底焊技术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要求背部免充氩气保护,在国内还未进行过任何成功尝试。因此,奥氏体不锈钢的根部焊接问题尤为重要,既要求保证焊接质量,又可以提高焊接效率,能规避不安全因素,背部免充气保护的焊接工艺有待发展。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即奥氏体不锈钢背部免充氩气保护(NBG,No Backing Gas)的STT半自动封底焊焊接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包括:
S1、选择焊接设备和材料并制定焊接工艺参数;
S2、加工焊接坡口;
S3、准备焊前工序;
S4、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的NBG焊接工艺进行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S1具体包括:选择焊接设备,焊接材料、选择焊接方法、选择焊接保护气体以及制定焊接工艺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选择焊接设备为:
选择林肯STT焊接设备,具体包括POWER WAVE S350的焊接电源+POWER FEED25M送丝机+POWER WAVE STT模块;
所述选择焊接材料具体为:
根据奥氏体不锈钢的母材,304/304L不锈钢选用AWS A5.9 ER308LSi的焊丝,316/316L不锈钢选用AWS A5.9 ER316LSi的焊丝;Si含量限制在0.65%-0.9%之间,焊丝直径为1.0mm或者0.9mm。
进一步的,所述选择焊接方法具体为:
封底焊焊接工艺采用GMAW-S的焊接方法,采用STT半自动封底焊接,背部免充氩气保护;热焊道采用GMAW-P的方法小电流快速焊接,避免或减小热焊道热输入大对封底焊道的后热氧化作用;采用GMAW-P、GTAW、FCAW-G或者SAW焊接方法进行填充及盖面层的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选择焊接保护气体具体为:
GMAW-S封底焊接,选用二元混合气或者三元混合气,二元混合气的成分及混合比为98%Ar+2%CO2;三元混合气的成分及混合比为90%He+7.5%Ar+2.5%CO2;气体流量15~25L/Min。
进一步的,所述制定焊接工艺参数具体为:
采用林肯STT焊接设备,可以根据需求调节不同的模式,使用GMAW-S即STT模式进行封底焊接;通过调节焊机上送丝速度的大小,来匹配焊接电流和焊接电压,进而控制焊接热输入的大小,焊接热输入根据ASME SEC IX,QW-409.1(c)的计算方法计算瞬时热输入,需要确保根部焊道的热输入小于17.6KJ/in(0.69KJ/mm),热焊道的热输入小于25KJ/in(1.0KJ/mm);层间温度小于150℃。
进一步的,所述S2具体为:
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待焊工件坡口,坡口形式单边30°V型坡口,钝边1-2mm,根部组对间隙2-5mm;其中,为避免焊接过程中的收缩变形,管子上半部分3点钟-12点钟-9点钟位置段的间隙控制在2-4mm,管子下半部分3点钟-6点钟-9点钟位置段的间隙控制在4-5mm。
进一步的,所述S3包括:
S31、坡口组对,检查坡口加工质量,确保坡口及其25mm区域的完好,从管体材料中切取点焊块,将点焊块焊于坡口内进行组对,坡口组对间隙为2-5mm,管子错边量小于1mm;
S32、清理坡口表面,使用不锈钢专用钢丝刷对焊接坡口及两侧至少25mm范围内进行清理;
S33、去除待焊件湿气,用电吹风机对待焊工件进行烘干,去除母材表面的水分。
进一步的,所述S4包括:
封底焊道采用STT模式,方向立向下进行焊接,为防止焊接变形引起间隙缩小,先焊接仰焊位置,即先焊接5点钟到6点钟,7点钟到6点钟的位置;然后再焊接12点到5点,12点到7点的位置;
热焊道和填充盖面层的焊接采用GMAW-P模式,方向立向上进行焊接;
每焊完一道焊缝,用不锈钢专用钢丝刷清理焊缝表面;
控制焊接保护气体的流量为15-25L/Min;
焊接时控制封底层的焊接热输入小于等于0.69KJ/mm,热焊道采用小电流快速焊,控制热焊道的热输入小于等于1.0KJ/mm,焊接层间温度控制在150℃以下;
对焊接过场中的所有数据参数进行完整记录;
对封底焊后正/背面成型和颜色进行拍照记录;
对热焊道后正面和背面成型和颜色进行拍照记录;
对填充焊道后的正面成型和背面颜色进行拍照记录。
进一步的,所述一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还包括:
焊接完成后,根据ASME的相关检测及试验标准,对焊接接头进行NDT无损检测。
采用本发明的焊接工艺焊接的奥氏体不锈钢,其他焊接方法(GMAW-P或GTAW或FCAW-G或SAW)填充盖面获得的焊接接头NDT检测结果合格,焊接质量完好,未出现焊接缺陷;背面成型良好,背面稍有氧化和飞溅,但背面氧化的颜色,飞溅,满足项目规格书的接收准则;获得的焊缝的化学成分满足标准规范和项目规格书的要求,获得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弯曲韧性,冲击吸收功,硬度)满足标准规范和项目规格书的要求,焊缝的拉伸强度大于母材,弯曲试验结果满足ASME Sec.IX中弯曲试验结果的接收准则,在管子的3点或9点位置,6点位置的焊缝WM、熔合线FL、熔合线+2(FL+2),熔合线+5(FL+5)取样进行-196℃的冲击试验,冲击功及侧向膨胀量满足项目规格书的接收准则要求。ISO 8249方法的铁素体含量Ferrite scope测试结果,铁素体平均值含量在3-7之间。ASTM E562铁素体金相法point count测试结果,铁素体平均值含量在3-9之间;均满足项目规格书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1的焊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1的焊接接头硬度打点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焊接接头背面氧化情况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焊接接头背面飞溅情况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2的焊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子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包括:
S1、选择焊接材料并制定焊接工艺参数;作为优选,所述S1具体包括:选择焊接材料、选择焊接方法、选择焊接保护气体以及制定焊接工艺参数。
作为优选,所述选择焊接材料具体为:
与GTAW选用的焊材不同,根据STT背部免充氩气的特殊性,根据奥氏体不锈钢的母材,304/304L不锈钢选用AWS A5.9 ER308LSi的焊丝,316/316L不锈钢选用AWS A5.9ER316LSi的焊丝;Si含量限制在0.65%-0.9%之间,焊丝直径为1.0mm或者0.9mm。Si在焊缝中起到脱氧的作用,优先于Cr,Fe与O发生反应,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合金元素的氧化,起到保护作用。Si增加了熔敷金属的流动性和润湿性,对根部焊道的熔合有促进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选择焊接方法具体为:
封底焊焊接工艺采用GMAW-S的焊接方法,采用STT半自动封底焊接,背部免充氩气保护;热焊道采用GMAW-P的方法小电流快速焊接,避免或减小热焊道热输入大对封底焊道的后热氧化作用;根据管子壁厚大小,采用GMAW-P、GTAW、FCAW-G或者SAW焊接方法进行填充及盖面层的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选择焊接保护气体具体为:
GMAW-S封底焊接,选用二元混合气或者三元混合气,二元混合气的成分及混合比为98%Ar+2%CO2;三元混合气的成分及混合比为90%He+7.5%Ar+2.5%CO2;气体流量15~25L/Min。
作为优选,所述制定焊接工艺参数具体为:
采用林肯STT焊接设备,可以根据需求调节不同的模式,使用GMAW-S即STT模式进行封底焊接;通过调节焊机上送丝速度的大小,来匹配焊接电流和焊接电压,进而控制焊接热输入的大小,焊接热输入根据ASME SEC IX,QW-409.1(c)的计算方法计算瞬时热输入,需要确保根部焊道的热输入小于17.6KJ/in(0.69KJ/mm),热焊道的热输入小于25KJ/in(1.0KJ/mm);层间温度小于150℃。
S2、加工焊接坡口;作为优选,所述S2具体为: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待焊工件坡口,坡口形式单边30°V型坡口,钝边1-2mm,根部组对间隙2-5mm,其中,为避免焊接过程中的收缩变形,管子上半部分3点钟-12点钟-9点钟位置段的间隙控制在2-4mm,管子下半部分3点钟-6点钟-9点钟位置段的间隙控制在4-5mm。
S3、准备焊前工序;作为优选,所述S3包括:
S31、坡口组对,检查坡口加工质量,确保坡口及其25mm区域的完好,从管体材料中切取点焊块,将点焊块焊于坡口内进行组对,坡口组对间隙为2-5mm,管子错边量小于1mm;S32、清理坡口表面,使用不锈钢专用钢丝刷对焊接坡口及两侧至少25mm范围内进行清理;S33、去除待焊件湿气,用电吹风机对待焊工件进行烘干,去除母材表面的水分。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焊接质量,对坡口及组对间隙、错边量等的要求较高。母材热膨胀系数比较大,焊接变形相对明显,在后焊的位置,坡口根部间隙会明显收缩,对于打底焊道而言,会增加未熔合的风险,需要留有足够的根部间隙。
S4、采用氏体不锈钢背部免充氩气保护的STT半自动封底焊进行焊接。作为优选,所述S4包括:
需要说明的是,焊接时须由操作熟练,有相应焊工证的焊工进行焊接。封底焊道采用STT模式,方向立向下进行焊接,为防止焊接变形引起间隙缩小,可以先焊接仰焊位置,即先焊接5点钟到6点钟,7点钟到6点钟的位置;然后再焊接12点到5点,12点到7点的位置。
热焊道和填充盖面层的焊接采用GMAW-P模式,方向立向上进行焊接。热焊道的焊接采用GMAW-P模式,方向立向上进行焊接;即6点钟到3点钟再到12点钟,6点钟到9点钟再到12点钟;填充和盖面采用GMAW-P模式的焊接方法,或者改变另外的焊接方法如FCAW-G,GTAW,SAW,焊接位置及方向根据实际的工况定。
为防止焊丝中的元素在焊接冶金过程产生的些许杂质溶入下一层焊道,进而影响焊接接头的腐蚀性能,每焊完一道焊缝,用不锈钢专用钢丝刷清理焊缝表面。
控制焊接保护气体的流量为15-25L/Min。
焊接时控制封底层的焊接热输入小于等于0.69KJ/mm,热焊道采用小电流快速焊,控制热焊道的热输入小于等于1.0KJ/mm,焊接层间温度控制在150℃以下。
对焊接过场中的所有数据参数进行完整记录;即对打底焊、热焊道、填充焊的工艺模式、参数设置、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气体流量、层间温度、焊接方向进行完整记录。
对封底焊后正/背面成型和颜色进行拍照记录。
对热焊道后正面和背面成型和颜色进行拍照记录。
对填充焊道后的正面成型和背面颜色进行拍照记录。
作为优选,所述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还包括:
焊接完成后,根据ASME的相关检测及试验标准,对焊接接头进行NDT无损检测。包括目视检测VT、射线检测RT、渗透检测PT;其中外观检测,要求重点检测管道内部氧化,飞溅,熔合情况。根据ASTM的相关试验标准做破坏性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夏比冲击试验、宏观形貌观察和硬度测试。在管子的3点或9点位置,6点位置的根部和盖面层,根据ISO 8249做铁素体含量Ferrite scope测试。在管子的3点或9点位置,6点位置的根部,根据ASTM E562进行铁素体金相法point count测试。
采用本发明的焊接工艺焊接的奥氏体不锈钢,其他焊接方法(GMAW-P或GTAW或FCAW-G或SAW)填充盖面获得的焊接接头NDT检测结果合格,焊接质量完好,未出现焊接缺陷;背面成型良好,背面稍有氧化和飞溅,但背面氧化的颜色,飞溅,满足项目规格书的接收准则;获得的焊缝的化学成分满足标准规范和项目规格书的要求,获得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弯曲韧性,冲击吸收功,硬度)满足标准规范和项目规格书的要求,焊缝的拉伸强度大于母材,弯曲试验结果满足ASME Sec.IX中弯曲试验结果的接收准则,在管子的3点或9点位置,6点位置的焊缝WM、熔合线FL、熔合线+2(FL+2),熔合线+5(FL+5)取样进行-196℃的冲击试验,冲击功及侧向膨胀量满足项目规格书的接收准则要求。ISO 8249方法的铁素体含量Ferrite scope测试结果,铁素体平均值含量在3-7之间。ASTM E562铁素体金相法point count测试结果,铁素体平均值含量在3-9之间;均满足项目规格书的要求。
为使本发明更易理解,下面举2个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选用ASTM A358 304L的奥氏体不锈钢母材,规格Φ355mm×15.09mm,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S1、选择焊接材料并制定焊接工艺参数:
选择焊接设备:据NBG焊接工艺的特殊性,及市场焊接设备的可实现性,选择林肯STT焊接设备;具体包括POWER WAVE S350的焊接电源+POWER FEED 25M送丝机+POWER WAVESTT模块,三部分组合,选择特定的焊接模式,来实现奥氏体不锈钢的NBG焊接。
选择焊接材料:跟GTAW选用的焊材不同,根据STT背部免充氩气的特殊性,根据奥氏体不锈钢的母材,304/304L不锈钢选用AWS A5.9 ER308LSi的焊丝,焊材牌号为KMS-308LSi;Si含量限制在0.65%-0.9%之间,焊丝直径为0.9mm。Si在焊缝中起到脱氧的作用,优先于Cr,Fe与O发生反应,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合金元素的氧化,起到保护作用。Si增加了熔敷金属的流动性和润湿性,对根部焊道的熔合有促进作用。
选择焊接方法:封底焊焊接工艺采用STT半自动封底焊焊接,背部免充氩气保护;热焊道采用GMAW-P的方法小电流快速焊接,避免或减小热焊道热输入大对封底焊道的后热氧化作用;根据管子壁厚大小,填充及盖面层采用GMAW-P进行焊接。
选择焊接保护气体以及制定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的制定,采用林肯STT焊接设备;具体包括POWER WAVE S350的焊接电源+POWER FEED 25M送丝机+POWER WAVE STT模块,可以根据需求调节不同的模式,使用GMAW-S即STT模式进行封底焊接;保护气体使用二元混合气,纯度为98%Ar+2%CO2;气体流量22L/Min;通过调节焊机上送丝速度的大小,来匹配焊接电流和焊接电压,进而控制焊接热输入的大小,焊接热输入根据ASME SEC IX,QW-409.1(c)的计算方法计算瞬时热输入,热输入计算公式为:Heat input(KJ/mm)=Energy(KJ)/Weld Bead Length(mm),尽量确保根部焊道的热输入小于17.6KJ/in(0.69KJ/mm),热焊道的热输入小于25KJ/in(1.0KJ/mm);层间温度小于150℃。
S2、加工焊接坡口:
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待焊工件坡口,坡口形式单边30°V型坡口,钝边1-2mm,根部间隙2-5mm,其中,为避免焊接过程中的收缩变形,管子上半部分3点钟-12点钟-9点钟位置段的间隙控制在2-4mm,管子下半部分3点钟-6点钟-9点钟位置段的间隙控制在4-5mm。
S3、准备焊前工序:
S31、坡口组对:为保证焊接质量,对坡口及组对间隙、错边量等的要求较高。母材热膨胀系数比较大,焊接变形相对明显,在后焊的位置,坡口根部间隙会明显收缩,对于打底焊道而言,会增加未熔合的风险,需要留有足够的根部间隙;检查坡口加工质量,确保坡口及其25mm区域的完好。从管体材料中切取点焊块。将点焊块焊于坡口内进行组对,坡口组对间隙为2-5mm,管子错边量小于1mm。
S32、清理坡口表面:使用不锈钢专用钢丝刷对焊接坡口及两侧至少25mm范围内进行清理。
S33、去除待焊件湿气:用电吹风机对待焊工件进行烘干,去除母材表面的水分。
S4、采用奥氏体不锈钢NBG焊进行焊接:
需要说明的是,焊接施焊位置为5G位置,即可以在平焊、立焊、仰焊进行焊接。采用GMAW-S的焊接方法,选用STT半自动焊进行封底焊接,GMAW-P进行热焊道的焊接,热焊道小电流快速焊;采用GMAW-P焊接方法进行填充及盖面层的焊接。
焊接过程控制:封底焊道采用GMAW-S(STT),协同或者非协同模式,方向立向下进行焊接,为防止焊接变形引起间隙缩小,可以先焊接仰焊位置,即先焊接5点钟到6点钟,7点钟到6点钟的位置;然后再焊接12点到5点,12点到7点的位置;热焊道层的焊接采用GMAW-P模式,方向立向上进行焊接;即6点钟到3点钟再到12点钟,6点钟到9点钟再到12点钟;填充层和盖面层采用GMAW-P模式的焊接方法,或者改变另外的焊接方法如FCAW-G,GTAW,SAW,焊接位置及方向根据实际的工况定;为防止焊丝中的元素在焊接冶金过程产生的些许杂质溶入下一层焊道,进而影响焊接接头的腐蚀性能,每焊完一道焊缝,需要用不锈钢专用钢丝刷清理焊缝表面;控制保护气体的流量为15-25L/Min。焊接时控制封底层的焊接热输入小于等于0.69KJ/mm,热焊道采用小电流快速焊,控制热焊道的热输入小于等于1.0KJ/mm,焊接层间温度控制在150℃以下。对打底焊、热焊道、填充焊的工艺模式、参数设置、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气体流量、层间温度、焊接方向进行完整记录;封底焊后正/背面成型和颜色进行拍照记录,热焊道后正面和背面成型和颜色进行拍照记录,填充焊道后的正面成型和背面颜色进行拍照记录。
作为优选,所述奥氏体不锈钢背部免充氩气的STT半自动封底焊焊接工艺中,STT+GMAW-P焊接完成后,对焊接接头进行NDT无损检测,包括目视检测VT、射线检测RT、渗透检测PT;根据ASTM的相关试验标准做破坏性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夏比冲击试验、宏观形貌观察和硬度测试;根据ISO 8249做铁素体含量测试。
NDT检测结果为:VT、RT、PT结果均合格;背部成型完好,虽有轻微氧化及飞溅,但满足项目规格书的接受准则。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为: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弯曲韧性、冲击韧性均满足相关标准及项目规格书的要求,宏观形貌结果表明:焊缝熔合良好,无未熔合、未焊透、咬边、裂纹等焊接缺陷,错边量及焊缝余高较小。硬度测试结果为焊接接头的最大硬度值小于248HV,满足相关标准及项目规格书的要求。
铁素体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焊缝的铁素体含量Fn在3.0-7.0之间,满足项目规格书的要求。
点腐蚀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在22℃,24h条件下,点腐蚀失重量小于132g/m2。
实施例1采用上述步骤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焊接工艺焊接的奥氏体不锈钢,加GMAW-P填充盖面获得的焊接接头NDT测试结果合格,焊接质量完好,未出现焊接缺陷;背面成型良好,背面稍有氧化,但背面氧化情况,满足项目规格书的接受准则;获得的焊缝的化学成分满足标准规范和项目规格书的要求,获得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弯曲韧性,冲击吸收功,硬度)满足标准规范和项目规格书的要求;获得的焊缝的铁素体含量在3-7之间;焊接接头根据ASTM G48 Method A点腐蚀失重量小于132g/m2,满足项目规格书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实际的焊接工艺参数见表1所示;实际的焊道分布图如图2所示;冲击试验结果见表2.1和表2.2所示;硬度试验结果见表3.1和表3.2所示;ISO 8249铁素体测试结果见表4所示;ASTM E562铁素体含量测试结果见表5所示;
表1焊接工艺参数
表2. 1管子6点钟位置冲击试验结果
表2. 2管子3点钟位置冲击试验结果
表3. 1管子3点钟位置硬度试验结果
表3. 2管子6点钟位置硬度试验结果
表4 ISO 8249铁素体实验结果
表5 ASTM E562铁素体实验结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选用ASTM A358 304L的奥氏体不锈钢母材,规格Φ355mm×15.09mm,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2的大部分步骤、参数设置以及操作过程均与实施例1相同,下面仅记载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部分,其余不再赘述:
选用的焊接保护气体为三元混合气,气体成分及混合比为:90%He+7.5%Ar+2.5%CO2。
实施例2实际的焊接工艺参数见表6所示;实际的焊道分布图如图6所示;冲击试验结果见表7.1和表7.2所示;硬度试验结果见表8.1和表8.2所示;ISO 8249铁素体测试结果见表9所示:
表6焊接工艺参数
表7. 1管子6点钟位置冲击试验结果
表7. 2管子3点钟位置冲击试验结果
表8. 1管子6点钟位置硬度试验结果
表8. 1管子3点钟位置硬度试验结果
表9焊接接头铁素体试验测试结果
作为优选,所述实施例2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中,焊接完成后,根据ASME的相关检测及试验标准,对焊接接头进行NDT无损检测,包括目视检测VT、射线检测RT、渗透检测PT;其中外观检测,要求重点检测管道内部氧化,飞溅,熔合情况。根据ASTM的相关试验标准做破坏性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夏比冲击试验、宏观形貌观察和硬度测试。在管子的3点或9点位置,6点位置的根部和盖面层,根据ISO 8249做铁素体含量Ferrite scope测试。
实施例2采用本发明的焊接工艺焊接的奥氏体不锈钢,GMAW-P填充盖面获得的焊接接头NDT检测(VT、PT、RT)结果合格,焊接质量完好,未出现焊接缺陷;背面成型良好,背面稍有氧化和飞溅,但背面氧化的颜色,飞溅颗粒较少,且最大颗粒直径小于1.6mm,满足项目规格书的接收准则,背面氧化情况图如图4所示,背面飞溅情况如图5所示;获得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弯曲韧性,冲击吸收功,硬度)满足标准规范和项目规格书的要求,焊缝的拉伸强度大于母材的标准抗拉强度要求,弯曲试验结果满足ASME Sec.IX中弯曲试验结果的接收准则,在管子的3点或9点位置,6点位置的焊缝WM、熔合线FL、熔合线+2(FL+2),熔合线+5(FL+5)取样进行-196℃的冲击试验,冲击功及侧向膨胀量满足项目规格书的接收准则要求;冲击试验结果见表7所示。取两组硬度试样,硬度打点图见图3所示,硬度测试点试验结果见表8所示;ISO8249方法的铁素体含量Ferrite scope测试结果见表9所示,铁素体平均值含量在3-7之间。均满足项目规格书的接收要求。
为使本发明更易理解,特提供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1)焊接电源:采用林肯先进的POWER WAVE S350焊接电源;
(2)STT模块:连接焊接电源,可以调节STT模式,通过感应线可以实时控制电流电压,检测电弧电压,根据电压来判断熔滴过渡的瞬时形态,从而根据检测到的电弧电压的变化,按照STT的要求控制瞬时电弧电流的变化,利用表面张力的作用达到熔滴平稳过渡的目的。
(3)送丝机:采用林肯先进的POWER FEED 25M的送丝机,匹配连接焊接电源,可以调节送丝速度,并起到送丝的作用;
(4)送丝轮:连接在送丝机上,承载焊丝,滚动送丝;
(5)焊枪:接导电嘴,连接工件,焊接时通过对焊枪的控制操作完成工件的焊接;
(6)工件:待焊工件为奥氏体不锈钢(304/304L或306/316L)钢管,焊接位置为5G多位置,背部不需要充氩气保护;
(7)接地线:连接工件和焊接设备;
(8)感应线:连接工件和焊接设备,通过感应线检测焊接电弧;
(9)焊接坡口:将奥氏体不锈钢(304/304L或306/316L)管子开单边30°V型坡口,顿边1-2mm,坡口组对时,保证管子错边小于1mm,组对间隙2-5mm。
本发明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的优点: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是一种以表面张力为主要熔滴过渡力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它采用独特的波形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熔滴的不同过渡过程,自动调节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波形,在整个焊接周期里精确控制流过焊丝的电流,从而达到电弧所需的瞬时热量,同时解决了CO2气体保护焊短路过渡飞溅大的技术难题,确保焊接电弧的稳定燃烧和有效控制焊缝成形。将STT半自动封底焊技术应用于奥氏体不锈钢(304/304L、316/316L)的封底焊接,实现了奥氏体不锈钢大管径管子的背部免充氩气保护的焊接,避免了由于充气导致的潜在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保证了焊接质量,大幅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全位置封底焊接的焊接效率。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在本申请概括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内。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降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结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10)
1.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选择焊接设备和材料并制定焊接工艺参数;
S2、加工焊接坡口;
S3、准备焊前工序;
S4、采用奥氏体不锈钢NBG焊进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选择焊接设备,选择焊接材料、选择焊接方法、选择焊接保护气体以及制定焊接工艺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焊接设备具体为:包括POWER WAVE S350的焊接电源+POWER FEED 25M送丝机+POWER WAVE STT模块;
选择焊接材料具体为:
根据奥氏体不锈钢的母材,304/304L不锈钢选用AWS A5.9 ER308LSi的焊丝,316/316L不锈钢选用AWS A5.9 ER316LSi的焊丝;Si含量限制在0.65%-0.9%之间,焊丝直径为1.0mm或者0.9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焊接方法具体为:
封底焊焊接工艺采用GMAW-S的焊接方法,采用STT半自动封底焊接,背部免充氩气保护;热焊道采用GMAW-P的方法小电流快速焊接,避免或减小热焊道热输入大对封底焊道的后热氧化作用;采用GMAW-P、GTAW、FCAW-G或者SAW焊接方法进行填充及盖面层的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焊接保护气体具体为:
GMAW-S封底焊接,选用二元混合气或者三元混合气,二元混合气的成分及混合比为98%Ar+2%CO2;三元混合气的成分及混合比为90%He+7.5%Ar+2.5%CO2;气体流量15~25L/Min。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定焊接工艺参数具体为:
采用林肯STT焊接设备,可以根据需求调节不同的模式,使用GMAW-S即STT模式进行封底焊接;通过调节焊机上送丝速度的大小,来匹配焊接电流和焊接电压,进而控制焊接热输入的大小,焊接热输入根据ASME SEC IX,QW-409.1(c)的计算方法计算瞬时热输入,需要确保根部焊道的热输入小于17.6KJ/in(0.69KJ/mm),热焊道的热输入小于25KJ/in(1.0KJ/mm);层间温度小于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为:
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待焊工件坡口,坡口形式单边30°V型坡口,钝边1-2mm,根部间隙2-5mm;其中,为避免焊接过程中的收缩变形,管子上半部分3点钟-12点钟-9点钟位置段的间隙控制在2-4mm,管子下半部分3点钟-6点钟-9点钟位置段的间隙控制在4-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
S31、坡口组对,检查坡口加工质量,确保坡口及其25mm区域的完好,从管体材料中切取点焊块,将点焊块焊于坡口内进行组对,坡口组对间隙为2-5mm,管子错边量小于1mm;
S32、清理坡口表面,使用不锈钢专用钢丝刷对焊接坡口及两侧至少25mm范围内进行清理;
S33、去除待焊件湿气,用电吹风机对待焊工件进行烘干,去除母材表面的水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
封底焊道采用STT模式,方向立向下进行焊接,为防止焊接变形引起间隙缩小,可以先焊接仰焊位置,即先焊接5点钟到6点钟,7点钟到6点钟的位置;然后再焊接12点到5点,12点到7点的位置;
热焊道和填充盖面层的焊接采用GMAW-P模式,方向立向上进行焊接;
每焊完一道焊缝,用不锈钢专用钢丝刷清理焊缝表面;
控制焊接保护气体的流量为15-25L/Min;
焊接时控制封底层的焊接热输入小于等于0.69KJ/mm,热焊道采用小电流快速焊,控制热焊道的热输入小于等于1.0KJ/mm,焊接层间温度控制在150℃以下;
对焊接过场中的所有数据参数进行完整记录;
对封底焊后正/背面成型和颜色进行拍照记录;
对热焊道后正面和背面成型和颜色进行拍照记录;
对填充焊道后的正面成型和背面颜色进行拍照记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焊接完成后,根据ASME的相关检测及试验标准,对焊接接头进行NDT无损检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86561.XA CN112171016B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86561.XA CN112171016B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71016A true CN112171016A (zh) | 2021-01-05 |
CN112171016B CN112171016B (zh) | 2023-06-06 |
Family
ID=73950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86561.XA Active CN112171016B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71016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30264A (zh) * | 2020-01-19 | 2020-06-05 |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 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 |
CN113510398A (zh) * | 2021-07-08 | 2021-10-19 | 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 | 输送lng奥氏体不锈钢管的制造方法 |
CN113798718A (zh) * | 2021-11-03 | 2021-12-17 |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 一种液化天然气管线免背保护气体焊接的工艺方法 |
CN114713938A (zh) * | 2022-03-29 | 2022-07-08 | 奥特(南京)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工艺管道机器人自动打底工艺方法 |
CN115091135A (zh) * | 2022-07-05 | 2022-09-23 | 江苏华之益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奥氏体不锈钢的堆焊层铁素体含量的工艺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4170A (zh) * | 2002-08-01 | 2003-06-18 | 新疆石油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全自动外焊机焊接管道的焊接工艺 |
CN1491771A (zh) * | 2003-09-30 | 2004-04-28 | 北京工业大学 | 不锈钢管背面无保护实芯焊丝打底焊接技术 |
CN101648311A (zh) * | 2008-08-15 | 2010-02-17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底管线焊接方法 |
CN101954524A (zh) * | 2010-10-21 | 2011-01-26 | 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 | 超高强钢与异种高强钢的焊接工艺 |
US20110297658A1 (en) * | 2009-01-13 | 2011-12-08 | Lincoln Global, Inc. | Method and system to start and use combination filler wire feed and high intensity energy source for welding |
CN102528244A (zh) * | 2012-02-14 | 2012-07-04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双金属复合海管的半自动钨极氩弧焊接工艺方法 |
CN106112222A (zh) * | 2016-07-29 | 2016-11-16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碳钢海底管线环焊缝无衬垫全自动对接焊工艺 |
-
2020
- 2020-10-12 CN CN202011086561.XA patent/CN11217101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4170A (zh) * | 2002-08-01 | 2003-06-18 | 新疆石油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全自动外焊机焊接管道的焊接工艺 |
CN1491771A (zh) * | 2003-09-30 | 2004-04-28 | 北京工业大学 | 不锈钢管背面无保护实芯焊丝打底焊接技术 |
CN101648311A (zh) * | 2008-08-15 | 2010-02-17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底管线焊接方法 |
US20110297658A1 (en) * | 2009-01-13 | 2011-12-08 | Lincoln Global, Inc. | Method and system to start and use combination filler wire feed and high intensity energy source for welding |
CN101954524A (zh) * | 2010-10-21 | 2011-01-26 | 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 | 超高强钢与异种高强钢的焊接工艺 |
CN102528244A (zh) * | 2012-02-14 | 2012-07-04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双金属复合海管的半自动钨极氩弧焊接工艺方法 |
CN106112222A (zh) * | 2016-07-29 | 2016-11-16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碳钢海底管线环焊缝无衬垫全自动对接焊工艺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 "《焊接手册 第2卷 材料的焊接》", 31 August 2001 * |
巨创: "锈钢管道药芯焊丝免充氩打底焊接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
隋永莉等: "STT型逆变焊机在" 西气东输" 管道工程中的应用", 《焊接技术》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30264A (zh) * | 2020-01-19 | 2020-06-05 |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 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 |
CN111230264B (zh) * | 2020-01-19 | 2023-10-20 |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 304l奥氏体不锈钢mig焊的焊接方法 |
CN113510398A (zh) * | 2021-07-08 | 2021-10-19 | 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 | 输送lng奥氏体不锈钢管的制造方法 |
CN113798718A (zh) * | 2021-11-03 | 2021-12-17 |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 一种液化天然气管线免背保护气体焊接的工艺方法 |
CN114713938A (zh) * | 2022-03-29 | 2022-07-08 | 奥特(南京)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工艺管道机器人自动打底工艺方法 |
CN115091135A (zh) * | 2022-07-05 | 2022-09-23 | 江苏华之益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奥氏体不锈钢的堆焊层铁素体含量的工艺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71016B (zh) | 2023-06-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71016B (zh) |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nbg焊接工艺 | |
WO2012102794A1 (en) | High toughness weld metals with superior ductile tearing resistance | |
Lienert et al. | ASM handbook, volume 6A: welding fundamentals and processes | |
US2006023154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ort-circuit welding | |
Torbati et al. | Optimization procedures for GMAW of bimetal pipes | |
US20210114132A1 (en) | Welding waveform for stainless steel applications | |
Kumar et al.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IG welding parameters on aluminum 6061 alloy using firefly algorithm | |
CN109396612A (zh) | 一种uns n08825镍基材料管道实芯焊丝熔化极脉冲mig焊接工艺 | |
JP6439882B2 (ja) | 立向き狭開先ガスシールドアーク溶接方法 | |
Torbati et al. | Welding bimetal pipes in duplex stainless steel | |
JP6801494B2 (ja) | ガスシールドアーク溶接用フラックス入りワイヤ、および溶接継手の製造方法 | |
Rampaul | Pipe welding procedures | |
JP2019048324A (ja) | ガスシールドアーク溶接用フラックス入りワイヤ、及び溶接継手の製造方法 | |
Majumdar | Underwater welding-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scope | |
EP3019304A1 (en) | High fracture toughness welds in thick workpieces | |
Mustafa et al. | Automatic welding machine for pipeline using MIG welding process | |
CN105195866B (zh) |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的管端全自动根焊方法 | |
JP4745900B2 (ja) | 低温靭性、耐低温割れ性、および全姿勢溶接時のビード形状が良好な高強度溶接金属 | |
KR20140010107A (ko) | 니켈 함량이 높은 강철의 용접용 플럭스-코어드 와이어 | |
Pitrun et al. | Diffusible hydrogen content in rutile flux-cored arc welds as a function of the welding parameters | |
JP2019048323A (ja) | ガスシールドアーク溶接用フラックス入りワイヤ、及び溶接継手の製造方法 | |
ATE462523T1 (de) | Verfahren zum schweissen zwei werkstücke aus duktilem eis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hochduktilen,fehlerreduzierten schweissnaht | |
Das et al. | Experience with advanced welding techniques (RMD & P-GMAW) with seamless metal cored wire for Oil & Gas pipeline industries | |
CN108213661A (zh) | 一种机器人双丝垂直立焊高强钢构件的焊接方法 | |
CN104588851A (zh) | 一种3mm以下厚度钢板材的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