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4277A - 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4277A
CN112164277A CN202010955719.6A CN202010955719A CN112164277A CN 112164277 A CN112164277 A CN 112164277A CN 202010955719 A CN202010955719 A CN 202010955719A CN 112164277 A CN112164277 A CN 112164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question
information
question inform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57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ng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ng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ng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ngy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557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42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4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427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9/00Teaching not covered by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学生客户端以及教师客户端,提问系统还包括:第一上传模块,被配置为学生上传提问信息,提问信息的内容为完整的问题;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学生上传的提问信息;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授课课件并分析课件中的知识点;分类模块,被配置为将各问题对应至其所属的知识点,并按照知识点对各问题进行归类;第一排序模块,被配置为将各知识点按照对应问题的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得到关于各知识点的第一序列;第二排序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序列中,分别将各问题按照其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得到关于各问题的第二序列;第二上传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上传至教师客户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学生在上课时,可以就教师讲课内容以及书本内容对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再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这是非常正常的课堂问答方式,但是当大部分学生都有疑问且有不同的疑问时,教师对学生提供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时,极有可能拖缓课堂进程,从而影响教学进度;此外,教师在允许学生提问之前,并不清楚学生的问题是什么,这样就难以避免地将时间浪费在低质量问题上。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所述提问系统应用于教学任务,包括学生客户端以及教师客户端,所述学生客户端用于向教师客户端发送提问信息,所述教师客户端用于接收所述提问信息;所述提问系统包括:
第一上传模块,被配置为学生上传提问信息,所述提问信息的内容为完整的问题,所述提问信息包括的问题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提问信息包括文字信息以及图片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学生上传的提问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提取出所述提问信息中包括的各问题并判断所述问题是否完整,若是,则保留所述提问信息,若否,则删除不完整的问题;
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授课课件并分析所述课件中的知识点;
分类模块,被配置为将各问题对应至其所属的知识点,并按照知识点对各问题进行归类;
第一排序模块,被配置为将各知识点按照对应问题的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得到关于各知识点的第一序列;
第二排序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序列中,分别将各问题按照其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并且将相同的问题进行合并,得到关于各问题的第二序列,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建立对应关系;
第二上传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上传至教师客户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更新模块,被配置为当学生上传新的提问信息后,对所述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进行更新;
第二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第一序列或第二序列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上传更新后的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教师上传的答案信息;
第一提取模块,被配置为提取出教师作答的提问信息;
第二提取模块,被配置为提取出上传所述提问信息的学生客户端,将所述答案信息发送至所述学生客户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删除模块,被配置为当教师对问题作答后,删除所述第二序列中包括所述问题的提问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记录模块,被配置为记录删除的提问信息;
第三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当学生上传新的提问信息后,判断所述提问信息与删除记录中的提问信息是否相同,若是,则不保留所述提问信息,若否,则保留所述提问信息。
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S101:获取学生上传的提问信息;
S102:取出所述提问信息中包括的各问题并判断所述问题是否完整;
S103:若是,保留所述提问信息,并获取授课课件并分析所述课件中的知识点;
S104:将各问题对应至其所属的知识点,并按照知识点对各问题进行归类;
S105:将各知识点按照对应问题的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得到关于各知识点的第一序列;
S106:在所述第一序列中,分别将各问题按照其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并且将相同的问题进行合并,得到关于各问题的第二序列,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建立对应关系;
S107:将所述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上传至教师客户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当学生上传新的提问信息后,对所述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进行更新;
判断所述第一序列或第二序列是否发生变化;
若是,上传更新后的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获取教师上传的答案信息;
提取出教师作答的提问信息;
提取出上传所述提问信息的学生客户端,将所述答案信息发送至所述学生客户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当教师对问题作答后,删除所述第二序列中包括所述问题的提问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
记录删除的提问信息;
当学生上传新的提问信息后,判断所述提问信息与删除记录中的提问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不保留所述提问信息,若否,则保留所述提问信息。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获取学生上传的提问信息,所述提问信息的内容为完整的问题,获取授课课件并分析其中的知识点,所述知识点也可由教师进行设定;将学生的各个问题对应至知识点并按照知识点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类,将各知识点按照对应问题的数量降序排列得出关于知识点的第一序列,再在所述第一序列中,按照各问题出现的次数对各问题降序排列得出关于问题的第二序列,建立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上传至教师客户端,教师再选择性地对各问题进行作答,本发明能够帮助教师快速分析各问题的重要程度,能够提高课堂问答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工作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更新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作答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提问信息删除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删除记录比对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提问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S101:获取学生上传的提问信息;
S102:取出所述提问信息中包括的各问题并判断所述问题是否完整;
S103:若是,保留所述提问信息,并获取授课课件并分析所述课件中的知识点;
S104:将各问题对应至其所属的知识点,并按照知识点对各问题进行归类;
S105:将各知识点按照对应问题的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得到关于各知识点的第一序列;
S106:在所述第一序列中,分别将各问题按照其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并且将相同的问题进行合并,得到关于各问题的第二序列,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建立对应关系;
S107:将所述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上传至教师客户端。
具体地,在S101中,本实施例应用于数字化教学系统,每个学生配备有学生客户端,教师配备有教师客户端。
在课堂上,若是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则使用所述学生客户端编辑提问信息,所述提问信息的内容为完整的问题,若问题不完整,则系统无法识别出问题。
上传的提问信息可以为文字信息,也可为图片信息,系统具有自动识别功能。
在S102中,系统接收到提问信息后,从中提取出问题,判断所述问题是否完整。
在S103中,若问题完整,则保留包括问题的提问信息;若问题不完整,则不接收包括问题的提问信息。
获取与课程相关的授课课件,并提取出所述课件中的知识点,所述知识点可以由教师进行设定,不同教师可设定不同的知识点,根据授课教师来选择对应的知识点。
在S104中,对所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此处可包括相同的问题,将各问题对应至知识点,将所有问题按照知识点进行归类。
在S105中,先对存在问题的知识点进行处理,计算与各知识点对应的问题的数量,再将各知识点按照对应的问题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得到关于各知识点的第一序列。
在S106中,再对各问题进行处理,在各第一序列中,将各问题按照出现的次数进行降序排列,同时将相同问题进行合并,得到关于各问题的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序列与第一序列的关系就是问题与知识点的关系,将第二序列与第一序列合并。
在S107中,将合并后的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上传至教师客户端。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当学生上传新的提问信息后,对所述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进行更新;
判断所述第一序列或第二序列是否发生变化;
若是,上传更新后的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
具体地,当学生上传成功新的提问信息后,再对所述新的提问信息进行处理,提取出所述提问信息包括的问题,再将所述问题对应至知识点,提取出所述知识点所在的第一序列,重新计算所述知识点对应的问题数量,再重新排列知识点的序列,即更新第一序列。
再在与所述第一序列对应的第二序列中,提取出所述知识点包含的问题,重新计算该问题出现的次数,并重新排列问题的序列,即更新第二序列。
更新完毕后,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可能发生变化,也有可能不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将更新后的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上传至教师客户端,并在教师客户端中替换原先的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获取教师上传的答案信息;
提取出教师作答的提问信息;
提取出上传所述提问信息的学生客户端,将所述答案信息发送至所述学生客户端。
如图4所示,当教师对问题作答后,删除所述第二序列中包括所述问题的提问信息。
如图5所示,记录删除的提问信息;
当学生上传新的提问信息后,判断所述提问信息与删除记录中的提问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不保留所述提问信息,若否,则保留所述提问信息。
具体地,教师通过教师客户端查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具有两种作答方式:口答作答与书面作答。教师在选择书面作答时,通过教师客户端编辑问题的答案,编辑完毕后,上传答案信息,系统获取所述答案信息,并提取出教师作答的提问信息,提取出上传所述提问信息的学生客户端,并将所述答案信息发送至所述学生客户端。
当教师选择书面作答时,答案信息上传完毕后,系统自动删除第二序列中的问题;当教师选择口头作答时,需要教师在口答完毕后,手动删除第二序列中的问题。
无论是自动删除的问题还是手动删除的问题,系统均为进行记录,记录中包括删除问题的时间,当学生上传成功新的提问信息后,系统判断新的提问信息与删除记录中的提问信息是否相同,若相同,则不接收新的提问信息,教师不再对其进行作答;若不相同,则更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
删除记录仅限于当堂课有效,当当堂课结束时,清空删除记录。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包括:
第一上传模块401,被配置为学生上传提问信息,所述提问信息的内容为完整的问题,所述提问信息包括的问题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提问信息包括文字信息以及图片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402,被配置为获取学生上传的提问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403,被配置为提取出所述提问信息中包括的各问题并判断所述问题是否完整,若是,则保留所述提问信息,若否,则删除不完整的问题;
第二获取模块404,被配置为获取授课课件并分析所述课件中的知识点;
分类模块405,被配置为将各问题对应至其所属的知识点,并按照知识点对各问题进行归类;
第一排序模块406,被配置为将各知识点按照对应问题的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得到关于各知识点的第一序列;
第二排序模块407,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序列中,分别将各问题按照其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并且将相同的问题进行合并,得到关于各问题的第二序列,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建立对应关系;
第二上传模块408,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上传至教师客户端。
更新模块409,被配置为当学生上传新的提问信息后,对所述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进行更新;
第二判断模块410,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第一序列或第二序列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上传更新后的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
第三获取模块411,被配置为获取教师上传的答案信息;
第一提取模块412,被配置为提取出教师作答的提问信息;
第二提取模块413,被配置为提取出上传所述提问信息的学生客户端,将所述答案信息发送至所述学生客户端。
删除模块414,被配置为当教师对问题作答后,删除所述第二序列中包括所述问题的提问信息。
记录模块415,被配置为记录删除的提问信息;
第三判断模块416,被配置为当学生上传新的提问信息后,判断所述提问信息与删除记录中的提问信息是否相同,若是,则不保留所述提问信息,若否,则保留所述提问信息。
上述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所述提问系统应用于教学任务,包括学生客户端以及教师客户端,所述学生客户端用于向教师客户端发送提问信息,所述教师客户端用于接收所述提问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问系统包括:
第一上传模块,被配置为学生上传提问信息,所述提问信息的内容为完整的问题,所述提问信息包括的问题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提问信息包括文字信息以及图片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学生上传的提问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提取出所述提问信息中包括的各问题并判断所述问题是否完整,若是,则保留所述提问信息,若否,则删除不完整的问题;
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授课课件并分析所述课件中的知识点;
分类模块,被配置为将各问题对应至其所属的知识点,并按照知识点对各问题进行归类;
第一排序模块,被配置为将各知识点按照对应问题的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得到关于各知识点的第一序列;
第二排序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序列中,分别将各问题按照其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并且将相同的问题进行合并,得到关于各问题的第二序列,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建立对应关系;
第二上传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上传至教师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更新模块,被配置为当学生上传新的提问信息后,对所述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进行更新;
第二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第一序列或第二序列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上传更新后的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教师上传的答案信息;
第一提取模块,被配置为提取出教师作答的提问信息;
第二提取模块,被配置为提取出上传所述提问信息的学生客户端,将所述答案信息发送至所述学生客户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删除模块,被配置为当教师对问题作答后,删除所述第二序列中包括所述问题的提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记录模块,被配置为记录删除的提问信息;
第三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当学生上传新的提问信息后,判断所述提问信息与删除记录中的提问信息是否相同,若是,则不保留所述提问信息,若否,则保留所述提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S101:获取学生上传的提问信息;
S102:取出所述提问信息中包括的各问题并判断所述问题是否完整;
S103:若是,保留所述提问信息,并获取授课课件并分析所述课件中的知识点;
S104:将各问题对应至其所属的知识点,并按照知识点对各问题进行归类;
S105:将各知识点按照对应问题的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得到关于各知识点的第一序列;
S106:在所述第一序列中,分别将各问题按照其数量进行降序排列,并且将相同的问题进行合并,得到关于各问题的第二序列,所述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建立对应关系;
S107:将所述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上传至教师客户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当学生上传新的提问信息后,对所述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进行更新;
判断所述第一序列或第二序列是否发生变化;
若是,上传更新后的第一序列以及第二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教师上传的答案信息;
提取出教师作答的提问信息;
提取出上传所述提问信息的学生客户端,将所述答案信息发送至所述学生客户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教师对问题作答后,删除所述第二序列中包括所述问题的提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记录删除的提问信息;
当学生上传新的提问信息后,判断所述提问信息与删除记录中的提问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不保留所述提问信息,若否,则保留所述提问信息。
CN202010955719.6A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Withdrawn CN1121642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5719.6A CN112164277A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5719.6A CN112164277A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4277A true CN112164277A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57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5719.6A Withdrawn CN112164277A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42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1853A (zh) * 2021-08-23 2021-12-10 安徽教育出版社 基于终端的师生远程互动教育平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0145A1 (en) * 2009-01-28 2010-07-29 Time To Know Lt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CN107193872A (zh) * 2017-04-14 2017-09-22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问答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680426A (zh) * 2017-06-30 2018-02-09 绿源美味(天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教学方法
CN107742451A (zh) * 2017-11-03 2018-02-27 合肥亚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在线课堂的互动提问解答系统
CN109885661A (zh) * 2019-02-27 2019-06-14 上海优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教育场景下的问答系统
CN110457448A (zh) * 2019-07-04 2019-11-15 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问题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0145A1 (en) * 2009-01-28 2010-07-29 Time To Know Lt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CN107193872A (zh) * 2017-04-14 2017-09-22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问答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680426A (zh) * 2017-06-30 2018-02-09 绿源美味(天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教学方法
CN107742451A (zh) * 2017-11-03 2018-02-27 合肥亚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在线课堂的互动提问解答系统
CN109885661A (zh) * 2019-02-27 2019-06-14 上海优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教育场景下的问答系统
CN110457448A (zh) * 2019-07-04 2019-11-15 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问题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1853A (zh) * 2021-08-23 2021-12-10 安徽教育出版社 基于终端的师生远程互动教育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9272B (zh) 交互式教学方法及系统
JP3731868B2 (ja) 学習システム
CN108648757A (zh) 一种基于多维度课堂信息的分析方法
CN108154304A (zh) 具有教学质量评估功能的服务器
CA208409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cell analysis
CN112164277A (zh) 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提问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1724908A (zh) 基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的疫情排查方法和装置
CN111444391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频学习成效评估方法
CN106254113A (zh) 通过无线客户端上传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13781853A (zh) 基于终端的师生远程互动教育平台
CN114120731A (zh) 一种智慧课堂答疑交互系统
DE202022101131U1 (de) Intelligentes Verwaltungssystem für technisches Online-Lernen und Fortbildung auf der Grundlage von Informationskompetenz
CN117112769B (zh)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故障维修智能问答系统及方法
CN102571621B (zh) 即时通讯中汇集目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JPH11202749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該画像処理装置を用いた振分方式及び方法
CN115731753A (zh) 一种具有互动功能的智慧白板系统及互动方法
CN114119307B (zh) 一种智能云外语多媒体基于考核结果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计算机及存储介质
CN115278356A (zh) 一种智能化的课程视频剪辑控制方法
CN112419816A (zh) 一种通过手写设备直接采集答题信息进行评卷的方法
CN112203037B (zh) 一种基于流媒体的网络教研方法
CN111626902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线上教育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034938A (zh) 一种实验教学监测及评价的系统及方法
CN106127642A (zh) 幼儿成长档案的电子化收集、分类和归档系统及方法
CN112687139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在线教育平台
CN113869569A (zh) 一种基于决策树的学习成绩预测及个性化干预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