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3875A - 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3875A
CN112163875A CN202010827801.0A CN202010827801A CN112163875A CN 112163875 A CN112163875 A CN 112163875A CN 202010827801 A CN202010827801 A CN 202010827801A CN 112163875 A CN112163875 A CN 112163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type
bag
rat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78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天义
李昕
陈亚明
肖诚斌
王文俊
吴凯
赵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278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38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3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38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65F1/148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relating to the adaptation of receptacles to carry identification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判断垃圾袋中的垃圾是否为非可回收垃圾,如果垃圾袋中的垃圾均为非可回收垃圾,基于垃圾袋上的标识获取用户信息,并判断垃圾袋中的每个垃圾是否正确分类到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如果分类正确,则按照第一类费率计算垃圾的费用;如果分类不正确,则按照第二类费率计算垃圾的费用,第一类费率小于第二类费率;基于分类正确的垃圾的第一重量和分类不正确的垃圾的第二重量计算垃圾费用;根据用户信息和计费周期,将计费周期内的垃圾费用发送至用户。根据本发明,不仅促进用户自适应地收集再生垃圾集中投放,减少不可循环利用的垃圾产生,也使垃圾处理费透明、公开、公平、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可追溯的垃圾付费。
背景技术
在推动“无废城市”建设中,要倡导一种绿色生活方式,推进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并建立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产力增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垃圾产生量随之增多。目前,我国垃圾清运及处理收费模式是每户每月缴纳,收费名目为垃圾清运费或垃圾处理费,不同地区收费标准不同,一般按照当地物价局发布的价格为指导价。基本上,各地采取定额征收的模式,每月每户收取费用,由物业公司、燃气公司或供水企业收取,如重庆由燃气公司收取,约8元/户·月;北京由物业公司收取,约5元/户·月;厦门由供水单位收取,约10元/户·月。如此,居民或单位付出的费用没有和垃圾产生量有实质性的对应关系,居民/单位无法感受到分类的实质性变化,不利于垃圾分类的推进,无法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目标。而且,国内垃圾采用定时定点投放,现场检查,无法实现垃圾的可追溯,使得垃圾分类无法推进,导致环境差,且人力成本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及其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包括:
判断垃圾袋中的垃圾是否为非可回收垃圾,所述垃圾袋上具有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标识;
如果所述垃圾袋中的垃圾均为非可回收垃圾,基于所述垃圾袋上的标识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并判断所述垃圾袋中的每个垃圾是否正确分类到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
如果分类正确,则按照第一类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费用;如果分类不正确,则按照第二类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费用,所述第一类费率小于第二类费率;
基于分类正确的垃圾的第一重量和分类不正确的垃圾的第二重量计算所述垃圾的垃圾费用;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以及选择的计费周期,将该计费周期内总垃圾费用发送至用户费。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垃圾袋中的每个垃圾是否正确分类到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包括:
识别所述垃圾袋中每个垃圾的垃圾类型;
判断每个垃圾的所述垃圾类型是否与即将去往的垃圾处理设备所处理的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相匹配。
可选地,如果所述垃圾类型与即将去往的垃圾处理设备所处理的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相同,则确定所述垃圾的分类正确;如果所述垃圾类型与即将去往的垃圾处理设备与即将去往的垃圾处理设备所处理的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不一致,则确定所述垃圾的分类不正确。
可选地,所述基于分类正确的垃圾的第一重量和分类不正确的垃圾的第二重量计算所述垃圾的垃圾费用,包括:
所述垃圾的垃圾费用包括所述第一类费率与所述第一重量的第一乘积以及第二类费率与所述第二重量的第二乘积之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垃圾袋中的垃圾均为可回收垃圾,则根据可回收垃圾的类型及对应的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价值,作为奖励费用;
将所述奖励费用发送至所述用户。
可选地,根据可回收垃圾的类型及对应的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价值,作为奖励费用,包括:
基于可回收垃圾的不同类型对所述垃圾袋中的垃圾分类;
检测每类可回收垃圾的重量;
计算每类可回收垃圾的重量及对应的费率的乘积之和,得到所述垃圾的价值,作为奖励费用。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将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垃圾袋的标识相关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装置,包括:
追溯模块,用于当垃圾袋中的垃圾均为非可回收垃圾时,基于所述垃圾袋上的标识获取用户信息,所述垃圾袋上具有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标识;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垃圾袋中的每个垃圾是否正确分类到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
计算模块,用于如果分类正确,则按照第一类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费用;如果分类不正确,则按照第二类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费用,所述第一类费率小于第二类费率;基于分类正确的垃圾的第一重量和分类不正确的垃圾的第二重量计算所述垃圾的垃圾费用;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预设的计费周期,将所述计费周期内的所述垃圾费用发送至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且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根据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基于垃圾可追溯技术,通过将垃圾的投放量、分类是否正确、垃圾的类型相结合来计算投放垃圾的费用,不仅对用户是否正确分类起到约束和监管的作用,促进用户自适应地收集再生垃圾集中投放,减少不可循环利用的垃圾产生,也使垃圾处理费透明、公开、公平、合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的示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日常生活中用户投放垃圾的习惯一般是出门或者是顺路投放垃圾,现有技术中的垃圾可追溯技术,一般需要改变用户的垃圾投放习惯,如在投放时,垃圾桶需要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之后才能打开垃圾桶进行投放,这在使用上不仅耗费时间而且增加垃圾投放步骤,降低了垃圾投放效率,也容易使用户产生抵触情绪。
基于上述考虑,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参见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100,包括:
步骤S110,判断垃圾袋中的垃圾是否为非可回收垃圾,所述垃圾袋上具有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标识;
步骤S120,如果所述垃圾袋中的垃圾均为非可回收垃圾,基于所述垃圾袋上的标识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并判断所述垃圾袋中的每个垃圾是否正确分类到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
步骤S130,如果分类正确,则按照第一类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费用;如果分类不正确,则按照第二类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费用,所述第一类费率小于第二类费率;
步骤S140,基于分类正确的垃圾的第一重量和分类不正确的垃圾的第二重量计算所述垃圾的垃圾费用;
步骤S150,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预设的计费周期,将所述计费周期内的所述垃圾费用发送至用户。
其中,对垃圾袋中的垃圾进行分类正确判断和称重,将分类正确和分类不正确的垃圾以不同的费率计费,并通过垃圾袋上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标识,实现对投放垃圾的用户的追溯,将用户投放垃圾所需付出的费用发送至用户,使用户和垃圾处理产生实质上的绑定,促使用户自适应地收集再生垃圾集中投放,减少不可循环利用的垃圾产生,实现产利者得利,产废者付费。相比于传统的付费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无需在垃圾袋上记录垃圾种类,也不会改变用户的垃圾投放习惯,简化用户操作,用户只需将垃圾按照当地标准分类后,采用带有身份信息的垃圾袋投放至相应的垃圾桶内即可。后续过程中,统一按照垃圾种类分类清运,统一并称重计费,用户使用移动端APP等进行付费,并根据预设的计费周期发送垃圾投放明细,实现垃圾付费的可追溯,可以建立健全监管和约束体系,促进垃圾管理全流程系统化、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帮助垃圾分类建立长效机制。
可选地,在步骤S110中,所述标识可以包括如下一种:条形码、二维码、RFID电子标签、或其它形式的可识别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印制或粘贴于所述垃圾袋上。
可选地,所述标识可以是表示垃圾袋的唯一标识。
可选地,在步骤S120中,基于所述垃圾袋上的标识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可以包括:
扫描所述垃圾袋上的标识,获取与所述标识相关联的所述用户信息。
可选地,在步骤S120中,所述判断所述垃圾袋中的每个垃圾是否正确分类到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包括:
识别所述垃圾袋中每个垃圾的垃圾类型;
判断每个垃圾的所述垃圾类型是否与即将去往的垃圾处理设备所处理的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相匹配。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类型的垃圾将分开去往相应类型的垃圾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那么将垃圾分往相应类型的垃圾处理设备的过程中,可以对垃圾袋中的垃圾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垃圾袋中的垃圾与即将去往的垃圾处理设备所处理的垃圾类型不一致的情况,则说明该垃圾出现分类错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垃圾类型与即将去往的垃圾处理设备所处理的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相同,则确定所述垃圾的分类正确;如果所述垃圾类型与即将去往的垃圾处理设备与即将去往的垃圾处理设备所处理的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不一致,则确定所述垃圾的分类不正确。
可选地,所述方法100还包括:向用户发送所述垃圾袋的分类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类结果包括:分类错误记录,包括所述垃圾袋的标识信息以及分类错误的垃圾信息,其中,所述分类错误的垃圾信息包括分类错误的垃圾的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类结果还可以包括:针对所述分类错误记录的正确分类指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垃圾均分类正确时,生成包括所述垃圾袋的标识信息的分类正确记录作为所述分类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类结果还可以以推送信息的方式发送计费详单给用户,并提供详细垃圾投放信息列表,供用户查阅各类垃圾的投放重量,垃圾是否分类正确,以及统计图表,对产废量有清晰的概念。
进一步地,可以所述将所述分类结果上传至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垃圾袋的标识,获取与其关联的用户信息;
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将所述分类结果发送至所述用户。
可选地,在步骤S140中,所述基于分类正确的垃圾的第一重量和分类不正确的垃圾的第二重量计算所述垃圾的垃圾费用,包括:
所述垃圾的垃圾费用包括所述第一类费率与所述第一重量的第一乘积以及第二类费率与所述第二重量的第二乘积之和。
其中,可以根据非可回收垃圾的处理难度,结合市场处理成本制定费率。不同的非可回收垃圾在不同的垃圾中转中心对垃圾进行识别、判断分类正误、称重、计算处理费用。并将结果上传至服务器中。在与用户信息相关的账户下记录每次垃圾投放的垃圾种类、垃圾重量、应付的垃圾处理费。相比于传统方法中每月收取固定的垃圾处理费用,用户的垃圾投放量并不参与计算。而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区别于现有的定额征收垃圾费模式,根据垃圾种类和需要处理的垃圾体量计费,合理公平,自适应引导垃圾分类和减少浪费,达到垃圾处理费用公平合理,以垃圾追溯提供可行性基础,实现垃圾投放者付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垃圾正确分类上也起到监管作用。
垃圾中转中心对垃圾进行识别,若存在错分类,则可以将结果拍照,存储在数据库中,颜色标记误分类物品,上传至服务器中。作为惩罚,错分类用户需要支付更多的垃圾处理费用。每包垃圾的识别、称重作为一次有效投放,在该用户账户下生成一条投放明细,若正确分类,则显示投放种类和重量,若投放错分类,则显示投放种类、重量和错分类标记图片,可供用户查看参考。
可选地,在步骤S150中,所述预设的计费周期可以包括默认的计费周期,或用户设置的计费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计费周期可以是实时计费。其中,实时计费时,只要有垃圾费用的产生,则将该次垃圾费用发送至用户,这样可以方便用户实时核对,如果发生错投则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更正,避免下次仍然发生类似的错投,进一步促进用户正确地对垃圾进行分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计费周期可以是一天、两天、一周、一个月等等。应了解,所述预设的计费周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或设置,如,可以是提供若干个计费周期由用户选择,也可以是用户直接输入计费周期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在步骤S150中,所述计费周期内的所述垃圾费用可以包括所述计费周期内每个垃圾袋中垃圾的垃圾费用,和/或,所述计费周期内中所有垃圾的总垃圾费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费周期内每个垃圾袋中垃圾的垃圾费用还可以包括所述计费周期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和/或,每个垃圾袋的投放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费周期内每个垃圾袋中垃圾的垃圾费用还可以包括所述计费周期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计费周期内每个垃圾袋中垃圾的垃圾费用,以及这些垃圾费用对应的总垃圾费用一起发送至用户;还可以只发送所述计费周期内中所有垃圾的总垃圾费用给用户,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所述方法100还包括:
如果所述垃圾袋子中的垃圾均为可回收垃圾,则根据可回收垃圾的类型及对应的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价值,作为奖励费用;
将所述奖励费用发送至所述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可回收垃圾的类型及对应的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价值,作为奖励费用,包括:
基于可回收垃圾的不同类型对所述垃圾袋中的垃圾分类;
检测每类可回收垃圾的重量;
计算每类可回收垃圾的重量及对应的费率的乘积之和,得到所述垃圾的价值,作为奖励费用。
其中,可回收垃圾根据投放重量和可回收垃圾类别,按照市场单价计费。计算出可回收垃圾的奖励费用后,以现金返还到该用户的注册账户中。用户可通过当初的注册渠道,实时查看自己投放的可回收垃圾返现情况,根据注册时建立的支付渠道,实时提现至微信账户/支付宝账户/银行卡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将垃圾分类和付费模式结合起来,以技术手段为支撑,识别用户投放垃圾种类,采取奖惩结合的手段。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通过积分奖励,让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保留可回收部分,集中投放返现。对非可回收垃圾,按照不同分类要求分别正确分类后,通过支付不一样的处理费用,潜移默化倡导垃圾正确分类,趋利避害的减少产废。
可选地,在步骤S110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所述用户将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垃圾袋的标识相关联。
可选地,所述方法100还包括:在投放所述垃圾袋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垃圾箱对所述垃圾袋进行认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垃圾箱对所述垃圾袋进行认证,可以包括:
垃圾箱扫描所述垃圾袋上的标识信息,并判断所述标识信息是否与用户信息相关联;
如果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则解锁垃圾桶,以供用户投放垃圾。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标识信息没有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则不解锁垃圾桶。
其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在投放垃圾之前(如购买时)就可以与垃圾袋形成了绑定,用户去投放垃圾时时用的已经含有用户信息的垃圾袋,所以投放时无需在垃圾箱上登陆个人信息,或者使用手机扫码登陆等方式配合垃圾箱,减少的垃圾投放时间,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与现有的垃圾投放习惯区别不大,只需将垃圾袋的标识对准垃圾箱上的识别装置(如扫码器),开启垃圾箱门,完成投放,用户无需多余操作。同时,通过垃圾袋上的标识和用户信息相关联,用户和其投放的垃圾已经建立了绑定,实现了垃圾的可追溯,并通过在后续过程中支付垃圾处理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用户更容易接受,仅需用户配合垃圾箱扫描垃圾袋的标识获取用户身份的操作,为用户生活提供便利,使用流程短,用户参与度高,无需携带手机、IC等设备,实现垃圾投放的无负担。
可选地,在步骤S150之后,所述方法100还包括:所述用户支付所述总垃圾费用。
其中,用户可按次支付,每次垃圾投放后计算出费用就推送并支付;也可按周推送,按周结算,推送一周所有投放垃圾列表详单,最后计算垃圾处理费的总额。也可按月推送,按月结算,每月推送垃圾投放详细列表,包括称重的重量和费率,并计算结果。每个月底生成账单推送,微信注册用户可直接在微信推送账单中点击支付;支付宝注册用户可直接在支付宝推送账单中点击支付;APP注册用户可在APP里支付,支付手段可选择微信、支付宝、银行卡、信用卡的方式结算。可回收垃圾的返现金额存储在账户余额中,可随时提现,也可以在支付垃圾处理费用时,作为现金抵扣。
可选地,所述方法100还包括:提醒所述用户支付所述总垃圾费用。例如,支付宝绑定用户通过支付宝订阅号或者支付宝小程序发放账单提醒,微信注册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小程序发放账单提醒,APP注册用户通过APP通知推送提醒,提醒他们及时缴纳相应的垃圾处理费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100还包括:当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未支付所述垃圾费用时,再次向所述用户发送提醒,或标识所述用户信息异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向用户发送提醒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或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支付所述总垃圾费用,则标识所述用户信息异常。
其中,如果用户不按时缴纳或提醒次数过多但仍然为付费时,可以使得用户的账户将进入异常状态,扫码将无法打开垃圾箱,直至补全所有的拖欠费用后,方可正常投放垃圾。若拖欠费用超过一个月,微信和支付宝注册用户直接扣费,账户若没有余额,则遍历绑定的银行卡和信用卡扣费;手机APP注册用户将按照上次支付渠道优先扣费,该支付渠道若没有余额,则遍历绑定的银行卡和信用卡扣费。如所有卡都没有足够的金额支付,则该账户异常,无法使用垃圾箱投放垃圾,至用户付清账户欠款,方可继续使用垃圾箱。
应了解,可以采用专用的应用程序(APP)扫描垃圾袋的标识,完成用户信息与垃圾袋的标识信息的关联,以及后续支付垃圾费用,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进行关联以及后续支付垃圾费用,在此不做限制。
参见图2,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的示例。所述方法包括:
首先,用户可以事先开通账户,并将自身的用户信息与所述账户绑定,例如用户通过手机APP、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扫二维码跳转微信公众号/支付宝订阅号开户,并进行实名认证;要求提供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扣款授权,或者绑定银行卡,建立支付渠道,完成账户和个人身份绑定。用户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商户或单位等;
然后,通过与所述账户相关联的APP扫描垃圾袋上的标识,将所述垃圾袋与所述用户信息相关联(即将垃圾袋与所述用户信息绑定),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超市、社区物业和垃圾袋售卖机等多种渠道购买带有身份识别信息的垃圾袋,用户使用手机APP、小程序、公众号扫描垃圾袋上二维码,实现身份绑定;也可通过手机APP、小程序、公众号/订阅号扫码购买具有身份信息的垃圾袋完成绑定;还可以自备垃圾袋,投放时扫描二维码打印机,获取具有身份信息的二维码贴纸,贴在垃圾袋上完成绑定;
接着,完成垃圾袋和身份绑定后,垃圾桶上带有的二维码扫码枪,扫描垃圾袋上二维码后,数据平台会在数据库中搜索此垃圾袋是否完成用户绑定,若绑定了,则能搜索到用户账户,对应类别的垃圾桶开门;若垃圾袋没有扫码绑定,将无法打开垃圾桶,无法投放。用户和垃圾形成绑定,为后面的追溯提供前提条件;
接着,用户分类投放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在投放进垃圾桶时识别可回收的种类、分别称重,可回收以外的垃圾按照当地的分类要求投入不同的垃圾桶,送入不同的中转中心,包括:
当用户投放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时,扫描垃圾袋的标识获取所述垃圾袋的用户信息;同时,可以基于可回收垃圾的不同类型对所述垃圾袋中的垃圾分类;检测每类可回收垃圾的重量;计算每类可回收垃圾的重量及对应的费率的乘积之和,得到所述垃圾的价值,作为奖励费用;并将所述奖励费用发送至所述用户,用户的账户余额增加;
当用户投放的垃圾是非可回收垃圾时,将所述垃圾投放至收集非可回收垃圾的垃圾箱。
接着,收集非可回收垃圾的垃圾箱定期运送至垃圾转运中心;
接着,垃圾转运中心扫描垃圾袋的标识获取所述垃圾袋的用户信息;
接着,所述垃圾转运中心识别所述垃圾袋中每个垃圾的垃圾类型并称重,判断每个垃圾的所述垃圾类型是否与即将去往垃圾处理设备所处理的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相匹配;如果所述垃圾类型与即将去往垃圾处理设备所处理的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相同,则确定所述垃圾的分类正确;如果所述垃圾类型与即将去往垃圾处理设备所处理的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不一致,则确定所述垃圾的分类不正确;
接着,统计分类正确的垃圾重量为第一重量,统计分类不正确的垃圾重量为第二重量;
接着,将分类正确的垃圾按照第一类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费用;将分类不正确的垃圾按照第二类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费用,所述第一类费率小于第二类费率;
接着,基于分类正确的垃圾的第一重量和分类不正确的垃圾的第二重量计算总垃圾费用,所述总垃圾费用包括所述第一类费率与所述第一重量的第一乘积以及第二类费率与所述第二重量的第二乘积之和;
接着,根据之前获取的所述用户信息,以及预设的计费周期,将所述计费周期内的总垃圾费用(可以包括所述计费周期内每个垃圾袋中垃圾的垃圾费用明细)发送至用户;
接着,所述用户可以在与所述账户相关联的所述APP中查询、并支付所述总垃圾费用。
参见图3,图3示出了根据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300包括:
追溯模块310,用于当垃圾袋中的垃圾均为非可回收垃圾时,基于所述垃圾袋上的标识获取用户信息,所述垃圾袋上具有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标识;
判断模块320,用于判断所述垃圾袋中的每个垃圾是否正确分类到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
计算模块330,用于如果分类正确,则按照第一类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费用;如果分类不正确,则按照第二类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费用,所述第一类费率小于第二类费率;基于分类正确的垃圾的第一重量和分类不正确的垃圾的第二重量计算所述垃圾的垃圾费用;
发送模块340,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预设的计费周期,将所述计费周期内的所述垃圾费用发送至用户。
在此仅对可追溯的垃圾付费装置300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装置300用于实现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重复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系统,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中的相应步骤的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以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的相应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以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述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的相应步骤。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了程序指令,在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或处理器运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的相应步骤,并且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系统。
示例性地,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任意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计算机运行时可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述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基于垃圾可追溯技术,通过将垃圾的投放量、分类是否正确、垃圾的类型相结合来计算投放垃圾的费用,不仅对垃圾用户是否正确分类起到约束和监管的作用,促进用户自适应地收集再生垃圾集中投放,减少不可循环利用的垃圾产生,也使垃圾处理费透明、公开、公平、合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垃圾袋中的垃圾是否为非可回收垃圾,所述垃圾袋上具有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标识;
如果所述垃圾袋中的垃圾均为非可回收垃圾,基于所述垃圾袋上的标识获取所述用户信息,并判断所述垃圾袋中的每个垃圾是否正确分类到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
如果分类正确,则按照第一类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费用;如果分类不正确,则按照第二类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费用,所述第一类费率小于第二类费率;
基于分类正确的垃圾的第一重量和分类不正确的垃圾的第二重量计算所述垃圾的垃圾费用;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预设的计费周期,将所述计费周期内的所述垃圾费用发送至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垃圾袋中的每个垃圾是否正确分类到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包括:
识别所述垃圾袋中每个垃圾的垃圾类型;
判断每个垃圾的所述垃圾类型是否与即将去往的垃圾处理设备所处理的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垃圾类型与即将去往的垃圾处理设备所处理的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相同,则确定所述垃圾的分类正确;如果所述垃圾类型与即将去往的垃圾处理设备与即将去往的垃圾处理设备所处理的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不一致,则确定所述垃圾的分类不正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分类正确的垃圾的第一重量和分类不正确的垃圾的第二重量计算所述垃圾的垃圾费用,包括:
所述垃圾的垃圾费用包括所述第一类费率与所述第一重量的第一乘积以及第二类费率与所述第二重量的第二乘积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垃圾袋中的垃圾均为可回收垃圾,则根据可回收垃圾的类型及对应的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价值,作为奖励费用;
将所述奖励费用发送至所述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可回收垃圾的类型及对应的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价值,作为奖励费用,包括:
基于可回收垃圾的不同类型对所述垃圾袋中的垃圾分类;
检测每类可回收垃圾的重量;
计算每类可回收垃圾的重量及对应的费率的乘积之和,得到所述垃圾的价值,作为奖励费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将所述用户信息与所述垃圾袋的标识相关联。
8.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追溯模块,用于当垃圾袋中的垃圾均为非可回收垃圾时,基于所述垃圾袋上的标识获取用户信息,所述垃圾袋上具有与用户信息相关联的标识;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垃圾袋中的每个垃圾是否正确分类到非可回收垃圾的子类;
计算模块,用于如果分类正确,则按照第一类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费用;如果分类不正确,则按照第二类费率计算所述垃圾的费用,所述第一类费率小于第二类费率;基于分类正确的垃圾的第一重量和分类不正确的垃圾的第二重量计算所述垃圾的垃圾费用;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和预设的计费周期,将所述计费周期内的所述垃圾费用发送至用户。
9.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且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827801.0A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1638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7801.0A CN112163875A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7801.0A CN112163875A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3875A true CN112163875A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59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7801.0A Pending CN112163875A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387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9870A (zh) * 2021-09-29 2022-01-11 杭州越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处理计费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4348487A (zh) * 2022-01-17 2022-04-15 东营小蓝桶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1599B1 (en) * 2011-07-08 2016-04-12 Integral Ad Science,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identifying errors in predictive models using annotators
CN106927164A (zh) * 2017-04-17 2017-07-07 崔稷宁 垃圾收集方法及其装置
CN108082775A (zh) * 2018-01-24 2018-05-29 湖南酷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230040A (zh) * 2018-09-06 2019-01-18 徐承柬 一种分类垃圾的溯源系统和方法
CN109703939A (zh) * 2018-12-30 2019-05-03 广东拜登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垃圾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1153070A (zh) * 2020-01-20 2020-05-15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1340443A (zh) * 2020-02-21 2020-06-26 北京亦联科技有限公司 精细化垃圾分类全流程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1599B1 (en) * 2011-07-08 2016-04-12 Integral Ad Science,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identifying errors in predictive models using annotators
CN106927164A (zh) * 2017-04-17 2017-07-07 崔稷宁 垃圾收集方法及其装置
CN108082775A (zh) * 2018-01-24 2018-05-29 湖南酷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230040A (zh) * 2018-09-06 2019-01-18 徐承柬 一种分类垃圾的溯源系统和方法
CN109703939A (zh) * 2018-12-30 2019-05-03 广东拜登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垃圾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1153070A (zh) * 2020-01-20 2020-05-15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1340443A (zh) * 2020-02-21 2020-06-26 北京亦联科技有限公司 精细化垃圾分类全流程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9870A (zh) * 2021-09-29 2022-01-11 杭州越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处理计费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4348487A (zh) * 2022-01-17 2022-04-15 东营小蓝桶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5572B (zh) 一种智慧社区垃圾分类系统及方法
CN104495139B (zh) 垃圾投放箱及垃圾分类投放方法
CN206097165U (zh) 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垃圾分类终端机
CN204433513U (zh) 垃圾投放箱
WO2013187686A1 (ko) 모바일 단말기를 통한 재활용품 수거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6295965A (zh) 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系统及垃圾分类终端机
WO2021085961A2 (ko) 재활용 폐기물 수거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280686B (zh) 垃圾分类回收信息管理系统
CN105416918B (zh) 一种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153070A (zh) 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9178722B (zh) 垃圾投放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163875A (zh) 一种可追溯的垃圾付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4637161A (zh) 一种智能饮料瓶回收终端
CN109178724A (zh) 分类回收客户端、回收箱、验收装置、回收系统和方法
CN106651679A (zh) 一种物业管理系统
CN111583507A (zh) 一种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系统
CN107341907A (zh) 一种城市垃圾智能回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10123882A (ko) 음식물 쓰레기 수거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2101982A (zh) 一种垃圾处理计费方法
KR20100131247A (ko) 알에프아이디를 이용한 재활용품 회수 처리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 위한 기록매체
KR101871309B1 (ko) 선불제 쓰레기 종량제에서의 회원 등록 및 정산 방법
KR101378943B1 (ko) 음식물 처리기 미납요금 관리시스템 및 관리방법
EP3851212A1 (en) Method for individualised waste segregation
JP2004269150A (ja) ごみ収集システム
KR20170123799A (ko) 음식물 쓰레기 종량제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관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