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3061A - 用户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户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3061A
CN112163061A CN202011079918.1A CN202011079918A CN112163061A CN 112163061 A CN112163061 A CN 112163061A CN 202011079918 A CN202011079918 A CN 202011079918A CN 112163061 A CN112163061 A CN 112163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antenna
positioning
identified
targe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99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秀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991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30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3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30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户定位方法、用户定位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涉及定位技术领域。该用户定位方法包括:若检测到定位功能开启,则通过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向处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距离范围内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发送定位信号,以将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结合所述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主动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用户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户定位方法、用户定位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用户群体中每个用户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对用户进行精确定位,以便于及时了解每个用户的位置,从而实现精确社交。
相关技术中,都是利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到用户的大概实际位置,然后将每个用户的实际位置上传到服务器中,通过时间设置显示不同用户何时到达过某一区域。这种方式中,可以使用的场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定位结果的精准度较差,不能精准地获取到所有用户所在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户定位方法、用户定位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出现位置获取准确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户定位方法,包括:若检测到定位功能开启,则通过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向处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距离范围内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发送定位信号,以将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具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结合所述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主动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以在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上进行展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户定位装置,包括:信号发送模块,用于若检测到定位功能开启,则通过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向处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距离范围内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发送定位信号,以将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具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响应信号获取模块,用于结合所述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主动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以在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上进行展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定位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定位方法。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中,一方面,通过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发送自身位置,并结合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以及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接收来自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进而通过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具有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在任何场景中均可以基于收到的来自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主动确定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避免了相关技术中使用场景的局限性,增加了应用范围,且能够应用于更多的场景,提高了通用性。另一方面,通过将目标用户自身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且能够确定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能够准确地确定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提高定位的准确性以及精准度,实现双方精准交互。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定位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信号传输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获取响应信号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实时位置信息的流程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单向测距的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双边双向测距的示意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角度的示意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展示实时位置信息的界面图。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定位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步骤。例如,有的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另外,下面所有的术语“第一”、“第二”仅是为了区分的目的,不应作为本公开内容的限制。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定位方法或用户定位装置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该用户定位方法可以应用于群体定位的场景中,例如群体活动中用户的位置获取场景,或者是也可以应用于非群体活动的用户定位场景。参考图1中所示,可以使用第一终端101对其对应的目标用户A进行定位,并将目标用户的实时位置发送至待识别用户B对应的第二终端102以及待识别用户C对应的第三终端103,以便于其他待识别用户能够获取到目标用户的实时位置。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用于获取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并且,第一终端的显示界面上也可以显示除目标用户之外的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其中,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第三终端103的类型可以相同,均可以为能够用于定位的终端,例如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设备。具体地,UWB设备可以为UWB手机、UWB手环、UWB眼镜等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定位方法可以完全由终端来执行。相应地,用户定位装置可设置于终端中。
图2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可以实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户定位方法。
具体的,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1、外部存储器接口222、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230、充电管理模块240、电源管理模块241、电池2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1、受话器272、麦克风273、耳机接口274、传感器模块280、显示屏290、摄像模组291、指示器292、马达293、按键2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Module,SIM)卡接口2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280可以包括深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及骨传导传感器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2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另外,处理器2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USB接口2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USB接口,MicroUSB接口,USBTypeC接口等。USB接口2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电子设备200充电,也可以用于电子设备2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等。
充电管理模块2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电源管理模块241用于连接电池242、充电管理模块240与处理器210。电源管理模块241接收电池2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240的输入,为处理器210、内部存储器221、显示屏290、摄像模组291和无线通信模块260等供电。
电子设备2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移动通信模块2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2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模块2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2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电子设备200通过GPU、显示屏290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虚化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290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2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ISP、摄像模组291、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290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模组291,N为大于1的正整数,若电子设备200包括N个摄像头,N个摄像头中有一个是主摄像头,其他可以为副摄像头,例如长焦摄像头。
内部存储器2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2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外部存储器接口222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200的存储能力。
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1、受话器272、麦克风273、耳机接口274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2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2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2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210中,或将音频模块2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210中。
扬声器271,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扬声器271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受话器272,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电子设备200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272靠近人耳接听语音。麦克风273,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273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273。电子设备2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273。耳机接口274用于连接有线耳机。
针对电子设备200包括的传感器,深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景物的深度信息。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陀螺仪传感器可以用于确定电子设备200的运动姿态。气压传感器用于测量气压。磁传感器包括霍尔传感器。电子设备200可以利用磁传感器检测翻盖皮套的开合。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电子设备2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距离。接近光传感器可以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指纹传感器用于采集指纹。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触摸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290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骨传导传感器可以获取振动信号。
按键294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294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马达293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293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指示器2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SIM卡接口295用于连接SIM卡。电子设备2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如下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了一种用户定位方法。图3中示意性示出了该用户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3中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10中,若检测到定位功能开启,则通过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向处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距离范围内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发送定位信号,以将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具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本公开实施例中,定位设备可以为超宽带定位设备。举例而言,UWB设备可以为UWB手机、UWB手环、UWB眼镜等设备,本公开实施例中以定位设备为UWB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UWB技术是一种使用1GHz以上频率带宽的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冲激脉冲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采用UWB技术,很容易将定位与通信合一。UWB技术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可在室内和地下进行精确定位,超宽带无线电定位器可以给出相对位置,其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
UWB测距原理与GNSS室外定位,蓝牙室内定位一样,利用无线电信号的飞行时间一样,利用无线电信号的飞行时间测算距离。TDOA因此想要实现室内物体的定位,室内需要至少有三个标签(固定坐标)对物体的距离进行测算得到三个圆交点,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定位。PDOA,如果物体有两根以上的天线,可以根据两根天线接收同样信号的相位的差值来判断识别物距离自身的角度和距离。
定位设备中的定位功能,可以响应于对定位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而开启,当然也可以在检测到用户处于合适的场景环境中自动开启。定位功能可以用于表示精确社交功能。每个用户均需要携带定位设备,以实现精确社交定位。定位设备可以具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两个天线,具体可以用ANT1和ANT2来表示。对于每个定位设备而言,既需要做发射端又需要做接收端。
目标用户指的是作为发送端的当前用户,即当前定位设备对应的用户。待识别用户指的是当前定位设备之外的其他定位设备对应的用户,待识别用户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是多个,具体可以根据是否接收到用户的点击操作而确定。对于目标用户和待识别用户而言,其之间具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具体地,待识别用户需处于目标用户的距离范围内,该距离范围可以根据信号接收情况而确定,例如可以为几公里或者是几十公里等等,只要能够保证与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之间进行信号发送和信号接收即可。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可以与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类型相同,且具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具体而言,通过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将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所述第一天线处于发射信号状态,则定时将定位信号进行发送,以将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
图4中示意性示出了信号传输的示意图。参考图4中所示,在第一预设时长t1内,目标用户的第一天线ANT1处于发射信号状态,因此第一天线可以通过将定位信号发送至待识别用户(待识别用户B和待识别用户C)的定位设备,实现定时将目标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的功能。
即,开启精确社交功能后,第一天线ANT1会周期性发送目标用户本身的定位信号,以实现发送目标用户自身的位置信息。在第一预设时长t1时间内,第一天线只能发射信号而无法进行接收工作,剩余时间则可用来进行接收工作。并且,发射信号不存在信号堵塞,只要周期性发射即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可以互换,且只需要两个天线中的任意一个进行发射信号即可,但是接收信号时需要两个同时工作。发送目标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的过程是根据第一天线的发射信号状态来确定,不会受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的影响,因此能够保证信号的准确发送。并且,打开精准社交功能后,UWB发射信号开启定时发送功能,以便于附近的用户能够获取到自己的位置。
在步骤S320中,结合所述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
本公开实施例中,设备状态指的是定位设备是否可用的状态,例如休眠状态或者是未休眠状态。具体根据设备熄屏、定位功能进行后台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而确定。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均可以包括发射信号状态以及接收信号状态。并且,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不同,且在第二预设时长内不同。具体地,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第一天线为发射信号状态,第二天线为接收信号状态;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第一天线为接收信号状态,第二天线为接收信号状态。在此基础上,当UWB手机屏幕熄屏或者精确社交界面(定位功能)进入后台时,主动接收功能暂停,以节省定位设备的功耗,此时只有发射功能。即,目标用户A的第一天线ANT1在第一预设时长以及第三预设时长发送信号即可,第二预设时长休眠。第二天线ANT2停止接收信号。
在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内,均可以接收来自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响应信号可以为对于第一天线发射的定位信号的回复信号。具体而言,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所述第二天线处于接收信号状态,且所述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为未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或,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若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均处于接收信号状态,且所述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为未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
参考图4中所示,在第一预设时长t1阶段,目标用户A的第一天线ANT1始终处于发射信号状态,用户B、C…等部分待识别用户会获取第一天线发送的定位信号;第二天线ANT2处于接收信号状态,获取来自用户B、C…等部分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在第二预设时长t2阶段,第一天线ANT1以及第二天线ANT2均处于接收信号状态,获取来自用户B、C…等部分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在第三预设时长t3阶段,重复第一预设时长t1阶段的过程。如此重复即可。
在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为未处于休眠状态,且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满足状态条件时,可以获取来自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通过这种方式,合理切换定位设备的收发状态(即切换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并且调整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可以从两个维度来降低系统功耗,延长定位设备的使用时间,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获取来自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时,每个天线每个时刻只能接收一个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以提高准确性。为了避免多个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的获取过程存在冲突,可以通过在UWB环境中设置监听排序方式来获取来自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
图5中示意性示出了获取响应信号的流程图,参考图5中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510中,根据当前存在的序列号确定目标待识别用户,并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
本步骤中,当前存在的序列号指的是当前存在于空中的序列号,该序列号用于表示可被接收的用户。为了对每个用户进行区分,可以为每个用户设置一个序列号,以通过该序列号唯一标识一个用户。不同用户对应的序列号不同。例如,用户B的序列号为A123,用户C的序列号为B234等等。
在确定空中存在的序列号后,可以根据该序列号从多个待识别用户中确定一个对应的目标待识别用户,以便于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第二天线处于接收信号状态时,或者是,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处于接收信号状态时,接收来自当前存在的序列号对应的目标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
在步骤S520中,判断是否获取到目标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若是,则转至步骤S530。若否,则转至步骤S540。
本步骤中,获取结果可以为获取成功或者是获取失败,可以根据对目标待识别用户的获取结果来进行不同的操作。
在步骤S530中,通过其他待识别用户的序列号进行自动填补来更新当前存在的序列号,并根据更新后的当前存在的序列号获取响应信号。
本步骤中,如果获取成功,则可以通过其他待识别用户的序列号进行自动补位,以重新更新当前存在的序列号。具体地,可以根据响应信号最强的序列号来更新当前存在的序列号,或者是根据其他方式更新当前存在的序列号。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更新后的当前存在的序列号来获取对应的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以实现按照序列号周期性的响应信号。
举例而言,用户之间需要相互监听此时空中存在的序列号,并自动进行补位。例如目标用户A在响应信号前需要监听空中存在的序列号,如果用户B的响应信号被接收,它所占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其他序列号就要自动进行填补,以便于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获取对应的响应信号。
在步骤S540中,提供一个提示信息。本步骤中,如果获取失败,则可以提供一个用于提示获取失败的提示信息,以便于进行异常处理。例如,可以将其序列号重新进行排列,以便于重新接收该响应信号。或者是一直接收该序列号对应的响应信号,直至接收成功为止。
在步骤S330中,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所述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所述响应信号主动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以在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上进行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发送的目标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能够准确地确定每一个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其中,实时位置信息可以包括待识别用户到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以及角度两种情况。
对于用户A的第一天线ANT1而言,信号传输顺序为:发、收、发…;对于第二天线ANT2而言,信号传输顺序为:收、收、收…。依据第一天线ANT1及第二天线ANT2的收发状态,目标用户A可完成主动发现其他待识别用户的角度和距离。
图6中示意性示出了确定实时位置信息的流程图,参考图6中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610中,根据所述第一天线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位置信号的发送时间以及所述第一天线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响应信号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到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
本步骤中,可以通过SS-TWR(Single-sided Two-way Ranging,单边双向测距)或者是DS-TWR(Double-sided Two-way Ranging,双边双向测距)来确定二者之间的距离。
参考图7中所示,单侧双向测距是对单个往返消息时间上的简单测量,定位设备A(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主动发送位置信号到定位设备B(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定位设备B返回数据(响应信号)响应定位设备A。
测距流程: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主动发送TX数据,同时记录发送时间戳,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接收到响应信号RX之后记录接收时间戳。延时时间Treply之后,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设备B)发送TX数据,同时记录发送时间戳,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设备A)接收响应信号RX,同时记录接收时间戳。基于此,可以得到设备A的时间差Tround和设备B的时间差Treply,最终得到无线信号的飞行时间Tprop为两个时间差之差的一半。
参考图8所示,双边双向测距(Double-sided Two-way Ranging)是单边双向测距的一种扩展测距方法,记录了两个往返的时间戳,最后得到飞行时间。双边双向测距根据发送消息个数不同,分为4消息方式或3消息方式,以3消息方式为例进行说明。设备A主动发起第一次测距消息,设备B响应,得到4个时间戳;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当设备A收到数据之后,立刻返回数据。最终可以得到得到设备A的第一时间差Tround1和设备B的第一时间差Treply1、设备A的第二时间差Tround2和设备B的第二时间差Treply2。进而可以根据公式(1)得到飞行时间Tprop
Figure BDA0002718192770000141
结合图4中而言,用户A与用户B完成一次收发即可计算出距离。由于用户A和用户B完成一次收发,只需第一天线发送,第一天线接收即可,因此利用第一天线ANT1在第一预设时长t1的发送时间以及在第二预设时长t2的接收时间即可计算得到待识别用户到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步骤S620中,根据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接收来自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天线发送的位置信号的相位的差值,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距离所述目标用户的角度。
测角方法可以为PDOA(Phase Difference of Arrival:PDOA到达相位差),可以根据接收端(待识别用户)的两根天线,接收相同信号的相位的差值来判断待识别用户到目标用户的角度。参考图9中所示,待识别用户B的第三天线ANT3及第四天线ANT4接收来自目标用户A的第一天线ANT1的位置信号,根据二者接收到位置信号的相位差值来确定切斜角a。具体地,切斜角a可以由用户B的第三天线ANT3及第四天线ANT4之间的间距d和位置信号到达第三天线ANT3及第四天线ANT4的距离差p获得。其中,r为发送端的第一天线将位置信号发送至第三天线的距离,r-p为发送端的第一天线将位置信号发送至第四天线的距离。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之间的间距固定不变。基于此,可以根据第二预设时长内,某一个作为接收端的用户(例如目标用户或者是待识别用户)的两个天线,接收相同信号的相位的差值来确定二者之间的角度。其中,可以认为角度a和角度b近似相等。x为第三天线到第一天线之间的横坐标差值,y为第三天线到第一天线之间的纵坐标差值。
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在得到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后,即可实现主动确定每一个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的精准定位功能。与此同时,可以在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上显示每一个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参考图10中所示,可以用一个头像标识来代表每一个待识别用户,并显示附近用户(所有待识别用户)的精确角度和方向,另外可自行设置探测待识别用户到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由于每个用户之间的所有方位均基于相对位置,因此在该显示界面会直接调用手机地磁传感器方位信息,用以便捷判断待识别用户的实际方位和实时位置信息,实现精确社交。
需要补充的是,当进入单人定位功能(例如陌生人功能)时,可主动点击坐标图上的待识别用户的头像标识,以选择候选待识别用户。点击头像标识后,UWB设备的系统默认只接收该被点击的头像标识对应的候选待识别用户的序列号的定位信息,由于只显示一个用户的定位信息,因此可提高更新频率。因为当环境内的人数较多时,由于用户UWB系统只能单对单定位,因此会造成较大延时,因此选定目标后,则屏蔽其它信号。即,单选一个待识别用户时,可通过序列号停止对其他待识别用户发射信号。通过从其中选择一个用户,能够实现精准的独立定位,避免了其他用户对独立定位的影响。减少了延时,提高了定位更新频率。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切换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来实现定位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响应信号,进而可以根据定位信号和响应信号来使得一个携带定位设备的目标用户,从自身出发主动确定处于距离范围内的任意一个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任意一种应用场景中,因此不再受到场景的局限性。另外,由于定位设备能够准确地获取到每个用户的位置,因此提高了定位结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由于能够获取多个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也可以响应于用户的选择操作,只显示一个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因此能够实现独立定位或者是群体定位,提高定位的应用范围。通过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群体活动中,实现目标用户自身位置的实时分享的同时,能够获取到目标用户附近的每一个待识别用户的坐标位置,准确查看每一个成员的位置,实现了寻找功能,除此之外,也可以查看其他用户(例如陌生人)的位置,从而为不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关系提供了便捷性和可实施性,能够增加不同用户之间的沟通途径。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户定位装置的方框图。参考图11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户定位装置1100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信号发送模块1101,用于若检测到定位功能开启,则通过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向处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距离范围内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发送定位信号,以将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具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响应信号获取模块1102,用于结合所述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
位置确定模块1103,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主动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以在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上进行展示。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且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所述第一天线处于发射信号状态时,定时对所述定位信号进行发送,以将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响应信号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所述第二天线处于接收信号状态,且所述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为未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或,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若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均处于接收信号状态,且所述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为未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响应信号获取模块包括:序列号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存在的序列号确定目标待识别用户,并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序列号更新模块,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目标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后,通过其他待识别用户的序列号进行自动填补来更新当前存在的序列号,并根据更新后的当前存在的序列号获取对应的响应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所述使用状态不同,且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所述使用状态相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待识别用户到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以及角度;位置确定模块包括:距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天线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的发送时间以及所述第一天线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响应信号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到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角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接收来自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天线发送的位置信号的相位的差值,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距离所述目标用户的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用户定位装置的各个功能模块与上述用户定位方法的实施方式中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内容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10)

1.一种用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检测到定位功能开启,则通过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向处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距离范围内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发送定位信号,以将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具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结合所述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所述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所述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所述响应信号主动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以在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上进行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向处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距离范围内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发送定位信号,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且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所述第一天线处于发射信号状态时,定时发送所述定位信号,以将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所述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若所述第二天线处于接收信号状态,且所述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为未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或,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若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均处于接收信号状态,且所述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为未处于休眠状态时,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包括:
根据当前存在的序列号确定目标待识别用户,并接收来自所述目标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获取到所述目标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后,通过其他待识别用户的序列号进行自动填补来更新当前存在的序列号,并根据更新后的当前存在的序列号获取对应的响应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在第一预设时长的所述使用状态不同,且在第二预设时长的所述使用状态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待识别用户到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以及角度;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所述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所述响应信号主动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天线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当前位置信息的发送时间以及所述第一天线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响应信号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到所述目标用户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接收来自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一天线发送的位置信号的相位的差值,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距离所述目标用户的角度。
8.一种用户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若检测到定位功能开启,则通过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向处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距离范围内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发送定位信号,以将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定位设备;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具有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响应信号获取模块,用于结合所述定位设备的设备状态,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所述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使用状态,获取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响应信号;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的所述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的所述使用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以及来自所述待识别用户的所述响应信号主动确定所述待识别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以在所述目标用户的定位设备上进行展示。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定位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定位方法。
CN202011079918.1A 2020-10-10 2020-10-10 用户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1630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9918.1A CN112163061A (zh) 2020-10-10 2020-10-10 用户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9918.1A CN112163061A (zh) 2020-10-10 2020-10-10 用户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3061A true CN112163061A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68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9918.1A Pending CN112163061A (zh) 2020-10-10 2020-10-10 用户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306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9820A (zh) * 2021-02-07 2021-06-0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位检测方法、定位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55873A (zh) * 2021-03-11 2021-06-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间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8066A (zh) * 2017-06-13 2017-11-21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207473082U (zh) * 2017-11-01 2018-06-08 北京全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装置
CN109239662A (zh) * 2018-09-30 2019-01-18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及定位系统
CN109661029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通信设备位置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753309A (zh) * 2019-10-29 2020-02-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定位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0781983A (zh) * 2018-07-30 2020-02-11 手持产品公司 用于定位rfid标签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8066A (zh) * 2017-06-13 2017-11-21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661029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通信设备位置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207473082U (zh) * 2017-11-01 2018-06-08 北京全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装置
CN110781983A (zh) * 2018-07-30 2020-02-11 手持产品公司 用于定位rfid标签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9239662A (zh) * 2018-09-30 2019-01-18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及定位系统
CN110753309A (zh) * 2019-10-29 2020-02-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定位系统、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9820A (zh) * 2021-02-07 2021-06-0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位检测方法、定位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29820B (zh) * 2021-02-07 2023-05-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位检测方法、定位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55873A (zh) * 2021-03-11 2021-06-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间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436275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891934B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EP3962119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6054773A1 (zh) 目标设备的定位方法和移动终端
KR101759912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180152840A1 (en) Wearable apparatus, inform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9068227B (zh) 一种耳机定位方法及耳机
KR20130124530A (ko) 네비게이션을 위한 카메라 인에이블 헤드셋
CN111132101B (zh) 定位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2637758B (zh) 一种设备定位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3194531B (zh) 定位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2134995A (zh) 一种查找应用对象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63061A (zh) 用户定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EP4113961A1 (en) Voice call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6476609B2 (ja) 測位システム、測位装置、記憶装置及び測位方法
KR20150025930A (ko) 오디오 채널 설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22037575A1 (zh) 一种低功耗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KR20150069928A (ko) 실내 측위 시스템 및 방법
CA2776890C (en) Geographical localization system
CN108036795B (zh) 路径获取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JP2008306676A (ja) 携帯通信端末および近距離内通信相手探索方法
CN110095792B (zh) 定位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024795A2 (ko) 휴대폰 분실 방지 시스템
US11864117B2 (en) Progra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4945640U (zh) 一种智能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