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3057B - 杆塔高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杆塔高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3057B
CN112163057B CN202010942865.5A CN202010942865A CN112163057B CN 112163057 B CN112163057 B CN 112163057B CN 202010942865 A CN202010942865 A CN 202010942865A CN 112163057 B CN112163057 B CN 1121630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current
current lead
position information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28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3057A (zh
Inventor
孔祥金
杨德培
程建刚
余秋辰
田贵川
李恒
张龙
汪铁霖
张松云
鲁闯
杨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henruitonghua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henrui Tong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henrui Tong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henrui Tong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428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30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3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3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3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3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4Power grid distribu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基础设施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塔高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获取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根据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和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判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是否在安全间距范围内,如是,则输出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并将当前杆塔更新为起始杆塔,直到输出所有杆塔的高度数据;如否,则更新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本发明可快速准确地确定杆塔的高度规格,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杆塔高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基础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杆塔高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杆塔是支承架空配电线路导线和架空地线并使它们之间以及与地、穿跨物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杆形或塔形构筑物。
配电线路杆塔选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定杆塔的高度,该工作内容的依据是导线需满足对地、对穿跨物的安全距离要求。目前,设计人员在杆塔选型中确定杆塔高度时,是根据经验进行多次尝试选择杆塔的高度,以满足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导线对地、对穿跨物的安全距离要求,造成设计人员工作效率低,同时准确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杆塔高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杆塔高度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获取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
根据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
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和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根据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和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
判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是否在安全间距范围内,如是,则输出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并将当前杆塔更新为起始杆塔,然后重新获取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直到输出所有杆塔的高度数据;如否,则更新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然后重新根据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
优选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获取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优选地,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和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时,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得到当前导线的路径;
根据当前导线的路径和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进一步优选地,根据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和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时,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得到当前导线预定点的高度数据;
根据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预定点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根据当前导线预定点的高度数据和当前导线预定点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其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当前导线预定点的高度数据-当前导线预定点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优选地,所述安全间距范围为[a,b],其中a为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最小间距,b为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最大间距;判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是否在安全间距范围内时,
如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a,b],判断结果为是;
如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a或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b时,判断结果为否;其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a时,则增加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b时,则减小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
进一步优选地,增加或减小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时的调整步长为1。
优选地,根据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时,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起始杆塔和当前杆塔之间的水平距离;
根据起始杆塔和当前杆塔之间的水平距离、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杆塔高度确定装置,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的杆塔高度确定方法,杆塔高度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和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和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第三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是否在安全间距范围内。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完成上述任一所述的杆塔高度确定方法的操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杆塔高度确定方法的操作。
本发明中杆塔高度确定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可快速准确地确定杆塔的高度规格,中间过程无需设计人员手动操作,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具体地,本发明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等具备数据处理和存储的智能设备实现杆塔的高度确定,避免了人工手动操作。在进行杆塔的高度确定时,在获取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后,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然后判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是否在安全间距范围内,若是则输出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若否则调整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直到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满足“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是否在安全间距范围内”的要求,从而避免了人工手动操作造成的工作量大、处理过程出现误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杆塔高度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电子设备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应当理解,还应当注意到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所出现的功能/动作可能与附图出现的顺序不同。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实际上可以实质上并发地执行,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来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图。
应当理解,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例如可以在框图中示出系统,以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得示例不清楚。在其他实例中,可以不以不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杆塔高度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具体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获取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具体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可加载高精度的数字高程图,用户可由数字高程图中读取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获取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
根据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
具体地,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起始杆塔和当前杆塔之间的水平距离;
根据起始杆塔和当前杆塔之间的水平距离、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其中,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如下:
Figure BDA0002674225390000061
l为档距(起始杆塔O和当前杆塔A之间的水平距离);y为导线各点到横坐标轴的垂直高度;σ0为导线各点的水平应力;γ为导线的比载,即单位长度截面上的载荷。
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和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根据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和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
判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是否在安全间距范围内,如是,则输出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并将当前杆塔更新为起始杆塔,然后重新获取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直到输出所有杆塔的高度数据;如否,则更新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然后重新根据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
本实施例可快速准确地确定杆塔的高度规格,中间过程无需设计人员手动操作,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本实施例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等具备数据处理和存储的智能设备实现杆塔的高度确定,避免了人工手动操作。在进行杆塔的高度确定时,在获取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后,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然后判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是否在安全间距范围内,若是则输出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若否则调整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直到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满足“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是否在安全间距范围内”的要求,从而避免了人工手动操作造成的工作量大、处理过程出现误差等问题。
具体地,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和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时,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得到当前导线的路径;
根据当前导线的路径和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所述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为当前导线的路径上的地形高程数据。
具体地,根据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和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时,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得到当前导线预定点的高度数据;
根据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预定点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根据当前导线预定点的高度数据和当前导线预定点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其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当前导线预定点的高度数据-当前导线预定点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全间距范围为[a,b],其中a为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最小间距,b为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最大间距;判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是否在安全间距范围内时,
如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a,b],判断结果为是;
如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a或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b时,判断结果为否;其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a时,则增加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b时,则减小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
进一步地,增加或减小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时的调整步长为1。在调整杆塔的高度数据时,每次的调整长度为1m,避免调整长度过大造成的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也可避免调整长度过小造成的运算量过大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杆塔高度确定装置,用于实现实施例1中的杆塔高度确定方法,杆塔高度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和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和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第三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是否在安全间距范围内,如是,则输出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并将当前杆塔更新为起始杆塔,然后第二获取模块重新获取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直到输出所有杆塔的高度数据;如否,则更新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然后第一处理模块重新根据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等。电子设备可能被称为用于终端、便携式终端、台式终端等,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完成如实施例1中任一所述的杆塔选型方法的操作。
具体地,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3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3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处理器3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使得图神经网络的节点编码模型可以自主训练学习,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存储器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3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3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8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神经网络的节点编码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还可选包括有:通信接口3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通信接口3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通信接口3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304、显示屏305和电源306中的至少一种。
通信接口3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通信接口3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通信接口3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射频电路3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3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显示屏3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
电源306用于为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至3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运行时执行如实施例1所述的杆塔选型方法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多个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若涉及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若涉及到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7)

1.一种杆塔高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获取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
根据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
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和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根据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和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
判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是否在安全间距范围内,如是,则输出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并将当前杆塔更新为起始杆塔,然后重新获取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直到输出所有杆塔的高度数据;如否,则更新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然后重新根据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和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时,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得到当前导线的路径;
根据当前导线的路径和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根据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和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时,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得到当前导线预定点的高度数据;
根据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预定点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根据当前导线预定点的高度数据和当前导线预定点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其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当前导线预定点的高度数据-当前导线预定点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所述安全间距范围为[a,b],其中a为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最小间距,b为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最大间距;判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是否在安全间距范围内时,
如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a,b],判断结果为是;
如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a或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b时,判断结果为否;其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a时,则增加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b时,则减小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塔高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获取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塔高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加或减小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时的调整步长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塔高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时,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起始杆塔和当前杆塔之间的水平距离;
根据起始杆塔和当前杆塔之间的水平距离、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
5.一种杆塔高度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杆塔高度确定方法,杆塔高度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起始杆塔的高度数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高度数据和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起始杆塔的位置信息、当前杆塔的位置信息和杆塔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导线的形状曲线方程和当前导线对应的地形高程数据得到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第三处理模块还用于判断当前导线与地面或穿跨物的垂直间距是否在安全间距范围内。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完成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杆塔高度确定方法的操作。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杆塔高度确定方法的操作。
CN202010942865.5A 2020-09-09 2020-09-09 杆塔高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21630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2865.5A CN112163057B (zh) 2020-09-09 2020-09-09 杆塔高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2865.5A CN112163057B (zh) 2020-09-09 2020-09-09 杆塔高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3057A CN112163057A (zh) 2021-01-01
CN112163057B true CN112163057B (zh) 2023-06-27

Family

ID=73857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2865.5A Active CN112163057B (zh) 2020-09-09 2020-09-09 杆塔高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305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9360A (zh) * 2013-11-13 2014-02-05 云南电网公司昭通供电局 一种三维架空电力线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3791894A (zh) * 2014-02-18 2014-05-14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杆塔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6156883A (zh) * 2016-06-21 2016-11-23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工程前期杆塔规划方法
CN108961455A (zh) * 2018-04-28 2018-12-07 国家电网公司 线路杆塔巡检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8984973A (zh) * 2018-08-24 2018-12-11 三峡大学 一种基于vr技术的输电线路设计教学仿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8809B2 (en) * 2003-02-18 2006-08-2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Display methodology for encoding simultaneous absolute and relative altitude terrain data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9360A (zh) * 2013-11-13 2014-02-05 云南电网公司昭通供电局 一种三维架空电力线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3791894A (zh) * 2014-02-18 2014-05-14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杆塔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6156883A (zh) * 2016-06-21 2016-11-23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工程前期杆塔规划方法
CN108961455A (zh) * 2018-04-28 2018-12-07 国家电网公司 线路杆塔巡检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8984973A (zh) * 2018-08-24 2018-12-11 三峡大学 一种基于vr技术的输电线路设计教学仿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3057A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61548B (zh) 自然语言生成及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85493B (zh) 模型的训练方法、风格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26200A (zh) 任务负载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12163057B (zh) 杆塔高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880337A (zh) 地图数据一体化更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580645A (zh) 随机量子测量的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4060B (zh) 一种pcb差分高速信号线的走线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746125A (zh) 图像处理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55242A (zh) 老旧杆塔抗风能力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11511A1 (en) Intersection vertex height value acqui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063758B (zh) 一种获取电流值方法、装置以及介质
CN112163058B (zh) 杆塔选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935909A (zh) 一种文件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918002A (zh) 调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987791A (zh) 零件属性信息的获得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829019B (zh) 一种矢量数据的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7236522B (zh) 一种电力能耗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470143B (zh) 电子地图绘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自动驾驶车辆
CN114942817B (zh) 设计界面的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1753391B (zh) 基于分裂导线表面最大场强的输电线路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6229214B (zh) 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611761B (zh) 一种用于cad图纸的地图要素绘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US20220383626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model training method, relevant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7252859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521396A (zh) 一种母排图纸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7

Address after: 610000 No. 63, Wanghu South Street, East New Area, Chengdu, Sichuan

Applicant after: Chengdu shenruitonghua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1st floor, building 13, No.87, Moxiang Road, Ji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Changyuan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YG SUNRI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6, 6th Floor, Unit 1, Building 6, No. 399, West Section of Fucheng Avenue, High-tech Zone, Chengdu 610000,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engdu Shenrui Tonghu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 63, Wanghu South Street, East New Area, Chengdu, Sichuan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shenruitonghua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medium for determining tower he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627

Pledgee: Chengdu SME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Chengdu Shenrui Tonghua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286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