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1460A - 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1460A
CN112161460A CN202010876141.5A CN202010876141A CN112161460A CN 112161460 A CN112161460 A CN 112161460A CN 202010876141 A CN202010876141 A CN 202010876141A CN 112161460 A CN112161460 A CN 112161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mechanism
parts
conveying
air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61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兵
彭培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hilaier Automobil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hilaier Automobil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hilaier Automobil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hilaier Automobil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761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14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1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146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5/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 F26B15/1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path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straight lines, e.g. compound, the movement being in alter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 F26B15/1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path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straight lines, e.g. compound, the movement being in alter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the lines being all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F26B15/18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path composed of one or more straight lines, e.g. compound, the movement being in altern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the lines being all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the objects or batches of materials being carried by endless bel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3Supply-air or gas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2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 F26B21/04Circulating air or gases in closed cycles, e.g. wholly within the drying enclosure partly outside the drying enclo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0Temperatur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4Agitating, stirring, or scrap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6Chambers,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汽车零部件烘干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汽车零部件烘干设备在烘干零部件之后,无法降低零部件表面温度,导致烘干后的零部件不方便工作人员拿取的问题。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烘干室和降温室,所述烘干室的顶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降温室后端的内壁设置有集风口,所述降温室前端的内壁安装有引风扇,所述引风扇的前方安装有空气过滤罩,所述机壳的后方安装有加热箱和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入端与集风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与加热箱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加热箱的上端与进风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代步工具,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或特殊用途。一辆汽车的组装离不了各式各样的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在加工制作完成后,汽车零部件外表面及内腔表面上经常会附着油污,所以在汽车配件加工制作完成后通常会进行清洗。汽车零部件在清洗完成后,为提高了汽车零部件的干燥速度,又会将汽车零部件放入烘干设备进行干燥,以快速去除汽车零部件表面的水分,进而提高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效率。
但是,现有的汽车零部件烘干设备在烘干零部件之后,无法降低零部件表面温度,导致烘干后的零部件不方便工作人员拿取,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汽车零部件烘干设备在烘干零部件之后,无法降低零部件表面温度,导致烘干后的零部件不方便工作人员拿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烘干室和降温室,且降温室位于烘干室的下方,所述烘干室的顶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降温室后端的内壁设置有集风口,所述降温室前端的内壁安装有引风扇,所述引风扇的前方安装有空气过滤罩,所述引风扇和空气过滤罩与机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机壳的后方安装有加热箱和鼓风机,且鼓风机位于加热箱的下方,所述鼓风机的输入端与集风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与加热箱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加热箱的上端与进风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
优选的,所述烘干室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且第二输送机构位于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方,所述降温室的内部安装有第三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一端的下方以及另一端的上方均安装有导料机构,且位于第二输送机构下方的导料机构的一端延伸至降温室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防掉挡板、缓冲垫和导料板,所述缓冲垫和导料板设置于防掉挡板的内侧,所述缓冲垫设置于导料板的底端,且缓冲垫与防掉挡板和导料板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烘干室内部的顶端安装有送风机,且送风机安装有两个,两个所述送风机的下方均安装有加热板,所述烘干室的内壁安装有测温探头,所述机壳的前方安装有温控器,且温控器与测温探头和加热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控器的型号为OHR-A300。
优选的,所述烘干室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且第一输送机构的一端穿过进料口并延伸至烘干室的外部,所述降温室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且第三输送机构的一端穿过出料口并延伸至降温室的外部,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内侧均安装有挡风帘,且挡风帘与机壳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三输送机构均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和网式输送带,所述从动辊设置于主动辊的一侧,所述网式输送带设置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外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的主动辊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机壳的后方安装有第二输送电机,且第二输送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机构的主动辊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输送机构的主动辊与第一固定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出料口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三输送机构的主动辊与第二固定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与机壳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输送电机,且第一输送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三输送机构的主动辊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
一种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第二输送电机,第二输送电机的输出端驱动第一输送机构的主动辊进行旋转,通过传动作用使第一输送机构上的从动辊和网式输送带跟随旋转,由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主动辊与第一输送机构的主动辊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使得第二输送机构也会启动,达到输送效果,将待烘干的零部件摆放在第一输送机构的网式输送带上,通过进料口由网式输送带输送至烘干室内部;
步骤二:烘干室内部的加热板通电产生热量,送风机其扇叶高速旋转产生的气流将加热板的产生热量向下吹,进而对第一输送机构上的零部件进行烘干,零部件跟随第一输送机构继续运动至其末端,在重力作用下零部件自然下落,并通过其一侧导料机构的作用使零部件翻滚一百八十度后滑落至第二输送机构的网式输送带上,通过热气对零部件的另一面进行烘干;
步骤三:在加热板加热过程中,温控器上设置适宜烘干温度指数,测温探头实时监测烘干室内部的温度,并将信息传递至温控器,由温控器控制加热板的启停,由此实现对烘干温度的把控;
步骤四:零部件跟随第二输送机构继续运动至其末端,在重力作用下零部件自然下落,并通过其一侧导料机构的作用翻滚一百八十度滑落至第三输送机构的网式输送带上;
步骤五:第三输送机构由第一输送电机代为驱动,实现对零部件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引风扇和鼓风机启动,加热箱内部的电热丝通电加热,通过引风扇的作用向降温室引进冷空气,鼓风机将零部件带来的热空气通过集风口抽出降温室,并经过电热丝加热后通过进风口送入烘干室内部;
步骤六:烘干并降温的零部件由第三输送机构通过出料口输送至该设备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烘干室的下方设置降温室,烘干的零部件可由第二输送机构以及其一端下方的导料机构的作用滑动至第三输送机构上,在降温室内部移动,引风扇将外部冷空气引入降温室内部,鼓风机通过集风口抽取降温室内部由零部件带来的热空气,由此提高降温室内部空气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降温效果,缩短零部件的冷却时间,方便烘干后的零部件被工作人员拿取。同时鼓风机抽取的空气经电热丝加热后又被送入烘干室内部使用,由此实现空气的循环使用,可减少热能的消耗,更环保经济。
2、本发明通过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第三输送机构以及两个导料机构的使用,实现了零部件的自动输送,通过安装温控器,温控器与测温探头和加热板电性连接,实现对烘干温度的自动控制,由此可提高该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可实现批量烘干,节约企业生产成本。
3、本发明通过引风扇的外部安装空气过滤罩,空气过滤罩可过滤空气中的杂质,提高空气的纯净度,进而保护零部件不受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加热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导料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1、机壳;2、烘干室;3、降温室;4、进料口;5、第一固定板;6、出料口;7、第二固定板;8、挡风帘;9、第一输送机构;10、第二输送机构;11、第三输送机构;12、送风机;13、加热板;14、进风口;15、测温探头;16、集风口;17、导料机构;171、防掉挡板;172、缓冲垫;173、导料板;18、引风扇;19、空气过滤罩;20、温控器;21、第一输送电机;22、加热箱;221、电热丝;23、鼓风机;24、第二输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包括机壳1,机壳1的内部设置有烘干室2和降温室3,且降温室3位于烘干室2的下方,烘干室2的顶端设置有进风口14,降温室3后端的内壁设置有集风口16,降温室3前端的内壁安装有引风扇18,向降温室3内部引入冷空气,引风扇18的前方安装有空气过滤罩19,过滤引入空气,去除空气中的杂质,引风扇18和空气过滤罩19与机壳1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安装技术含量低,机壳1的后方安装有加热箱22和鼓风机23,且鼓风机23位于加热箱22的下方,鼓风机23的输入端与集风口16通过管道连接,鼓风机23的输出端与加热箱22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加热箱22的上端与进风口14通过管道连接,加热箱22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221,鼓风机23将降温室3内部热空气再排入烘干室2中,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减小热能的消耗,同时在该装置不使用时,电热丝221和加热板13不加热,可实现冷空气在该设备内部的循环,进而实现该设备整体的降温冷却。
进一步,烘干室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输送机构9和第二输送机构10,且第二输送机构10位于第一输送机构9的下方,降温室3的内部安装有第三输送机构11,第二输送机构10一端的下方以及另一端的上方均安装有导料机构17,且位于第二输送机构10下方的导料机构17的一端延伸至降温室3的内部,由此实现零部件的自动输送,工作效率更高。
进一步,导料机构17包括防掉挡板171、缓冲垫172和导料板173,缓冲垫172和导料板173设置于防掉挡板171的内侧,防掉挡板171防止零部件从其两侧滑落,缓冲垫172设置于导料板173的底端,缓冲垫172采用橡胶材质,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进而可对零部件掉落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和,保证零部件滑落的稳定性,且缓冲垫172与防掉挡板171和导料板173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烘干室2内部的顶端安装有送风机12,且送风机12安装有两个,两个送风机12的下方均安装有加热板13,烘干室2的内壁安装有测温探头15,机壳1的前方安装有温控器20,且温控器20与测温探头15和加热板13电性连接,实现对烘干温度的自动把控。
进一步,温控器20的型号为OHR-A300,控制精度高,工作稳定,可自动或手动控制。
进一步,烘干室2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4,且第一输送机构9的一端穿过进料口4并延伸至烘干室2的外部,降温室3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6,且第三输送机构11的一端穿过出料口6并延伸至降温室3的外部,进料口4和出料口6的内侧均安装有挡风帘8,减少机壳1内部空气的外泄,且挡风帘8与机壳1通过螺钉连接,安装牢固。
进一步,第一输送机构9、第二输送机构10和第三输送机构11均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和网式输送带,从动辊设置于主动辊的一侧,网式输送带设置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外部,第一输送机构9和第二输送机构10的主动辊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实现远距离传动,传动效率高,机壳1的后方安装有第二输送电机24,且第二输送电机24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机构9的主动辊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使之共同旋转并传递扭矩。
进一步,进料口4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板5,且第一输送机构9的主动辊与第一固定板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出料口6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7,且第三输送机构11的主动辊与第二固定板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使得主动辊可灵活旋转,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7与机壳1焊接连接,第二固定板7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输送电机21,且第一输送电机21的输出端与第三输送机构11的主动辊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使之共同旋转并传递扭矩。
一种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第二输送电机24,第二输送电机24的输出端驱动第一输送机构9的主动辊进行旋转,通过传动作用使第一输送机构9上的从动辊和网式输送带跟随旋转,由于第二输送机构10的主动辊与第一输送机构9的主动辊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使得第二输送机构10也会启动,达到输送效果,将待烘干的零部件摆放在第一输送机构9的网式输送带上,通过进料口4由网式输送带输送至烘干室2内部;
步骤二:烘干室2内部的加热板13通电产生热量,送风机12其扇叶高速旋转产生的气流将加热板13的产生热量向下吹,进而对第一输送机构9上的零部件进行烘干,零部件跟随第一输送机构9继续运动至其末端,在重力作用下零部件自然下落,并通过其一侧导料机构17的作用使零部件翻滚一百八十度后滑落至第二输送机构10的网式输送带上,通过热气对零部件的另一面进行烘干;
步骤三:在加热板13加热过程中,温控器20上设置适宜烘干温度指数,测温探头15实时监测烘干室2内部的温度,并将信息传递至温控器20,由温控器20控制加热板13的启停,由此实现对烘干温度的把控;
步骤四:零部件跟随第二输送机构10继续运动至其末端,在重力作用下零部件自然下落,并通过其一侧导料机构17的作用翻滚一百八十度滑落至第三输送机构11的网式输送带上;
步骤五:第三输送机构11由第一输送电机21代为驱动,实现对零部件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引风扇18和鼓风机23启动,加热箱22内部的电热丝221通电加热,通过引风扇18的作用向降温室3引进冷空气,鼓风机23将零部件带来的热空气通过集风口16抽出降温室3,并经过电热丝221加热后通过进风口14送入烘干室2内部;
步骤六:烘干并降温的零部件由第三输送机构11通过出料口6输送至该设备的外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设置有烘干室(2)和降温室(3),且降温室(3)位于烘干室(2)的下方,所述烘干室(2)的顶端设置有进风口(14),所述降温室(3)后端的内壁设置有集风口(16),所述降温室(3)前端的内壁安装有引风扇(18),所述引风扇(18)的前方安装有空气过滤罩(19),所述引风扇(18)和空气过滤罩(19)与机壳(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机壳(1)的后方安装有加热箱(22)和鼓风机(23),且鼓风机(23)位于加热箱(22)的下方,所述鼓风机(23)的输入端与集风口(16)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鼓风机(23)的输出端与加热箱(22)的下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加热箱(22)的上端与进风口(14)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加热箱(22)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输送机构(9)和第二输送机构(10),且第二输送机构(10)位于第一输送机构(9)的下方,所述降温室(3)的内部安装有第三输送机构(11),所述第二输送机构(10)一端的下方以及另一端的上方均安装有导料机构(17),且位于第二输送机构(10)下方的导料机构(17)的一端延伸至降温室(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机构(17)包括防掉挡板(171)、缓冲垫(172)和导料板(173),所述缓冲垫(172)和导料板(173)设置于防掉挡板(171)的内侧,所述缓冲垫(172)设置于导料板(173)的底端,且缓冲垫(172)与防掉挡板(171)和导料板(173)通过螺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2)内部的顶端安装有送风机(12),且送风机(12)安装有两个,两个所述送风机(12)的下方均安装有加热板(13),所述烘干室(2)的内壁安装有测温探头(15),所述机壳(1)的前方安装有温控器(20),且温控器(20)与测温探头(15)和加热板(13)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20)的型号为OHR-A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2)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4),且第一输送机构(9)的一端穿过进料口(4)并延伸至烘干室(2)的外部,所述降温室(3)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6),且第三输送机构(11)的一端穿过出料口(6)并延伸至降温室(3)的外部,所述进料口(4)和出料口(6)的内侧均安装有挡风帘(8),且挡风帘(8)与机壳(1)通过螺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9)、第二输送机构(10)和第三输送机构(11)均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和网式输送带,所述从动辊设置于主动辊的一侧,所述网式输送带设置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外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9)和第二输送机构(10)的主动辊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机壳(1)的后方安装有第二输送电机(24),且第二输送电机(24)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机构(9)的主动辊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4)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板(5),且第一输送机构(9)的主动辊与第一固定板(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出料口(6)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板(7),且第三输送机构(11)的主动辊与第二固定板(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7)与机壳(1)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7)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输送电机(21),且第一输送电机(21)的输出端与第三输送机构(11)的主动辊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
9.一种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的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第二输送电机(24),第二输送电机(24)的输出端驱动第一输送机构(9)的主动辊进行旋转,通过传动作用使第一输送机构(9)上的从动辊和网式输送带跟随旋转,由于第二输送机构(10)的主动辊与第一输送机构(9)的主动辊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使得第二输送机构(10)也会启动,达到输送效果,将待烘干的零部件摆放在第一输送机构(9)的网式输送带上,通过进料口(4)由网式输送带输送至烘干室(2)内部;
步骤二:烘干室(2)内部的加热板(13)通电产生热量,送风机(12)其扇叶高速旋转产生的气流将加热板(13)的产生热量向下吹,进而对第一输送机构(9)上的零部件进行烘干,零部件跟随第一输送机构(9)继续运动至其末端,在重力作用下零部件自然下落,并通过其一侧导料机构(17)的作用使零部件翻滚一百八十度后滑落至第二输送机构(10)的网式输送带上,通过热气对零部件的另一面进行烘干;
步骤三:在加热板(13)加热过程中,温控器(20)上设置适宜烘干温度指数,测温探头(15)实时监测烘干室(2)内部的温度,并将信息传递至温控器(20),由温控器(20)控制加热板(13)的启停,由此实现对烘干温度的把控;
步骤四:零部件跟随第二输送机构(10)继续运动至其末端,在重力作用下零部件自然下落,并通过其一侧导料机构(17)的作用翻滚一百八十度滑落至第三输送机构(11)的网式输送带上;
步骤五:第三输送机构(11)由第一输送电机(21)代为驱动,实现对零部件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引风扇(18)和鼓风机(23)启动,加热箱(22)内部的电热丝(221)通电加热,通过引风扇(18)的作用向降温室(3)引进冷空气,鼓风机(23)将零部件带来的热空气通过集风口(16)抽出降温室(3),并经过电热丝(221)加热后通过进风口(14)送入烘干室(2)内部;
步骤六:烘干并降温的零部件由第三输送机构(11)通过出料口(6)输送至该设备的外部。
CN202010876141.5A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121614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6141.5A CN112161460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6141.5A CN112161460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1460A true CN112161460A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60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6141.5A Withdrawn CN112161460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14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7457A (zh) * 2021-06-20 2022-07-22 威海汇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热裂解炭黑造粒烘干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7457A (zh) * 2021-06-20 2022-07-22 威海汇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热裂解炭黑造粒烘干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68210U (zh) 一种纸箱回收用烘干装置
CN210663792U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烘干机
CN112161460A (zh) 一种汽车制造用零部件自动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6994349U (zh) 一种车辆检修调车安全监控系统
CN215809684U (zh) 一种具有回收利用功能的汽车零件冷却装置
CN216307826U (zh) 一种干渣机冷却设备
CN114434959A (zh) 一种胶带印刷机的烘干装置
CN213363269U (zh) 一种节能型粮食输送专用干燥风机
CN210759333U (zh) 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固化装置
CN110873535B (zh) 一种光伏板加工用烧结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3931933U (zh) 一种矿石空气能烘干机
CN214720325U (zh) 一种铸钢件生产用型砂冷却装置
CN215878272U (zh) 一种纳米涂料研磨装置
CN111516188A (zh) 一种扎胶车间胶片自动冷却装置
CN214600533U (zh) 一种铸造抛丸流程用灰尘收集装置
CN220808870U (zh) 一种玻璃加工表面印花装置
CN212697630U (zh) 一种滚筒类烟草加工的设备
CN217817684U (zh) 一种侧风道吸风式冷却机
CN215855911U (zh) 一种顶装煤焦炉的上料小车
CN214086156U (zh) 一种方便对出料进行收集的纸箱印刷用覆膜机
CN212134649U (zh) 一种应用于食品检测的食品调温装置
CN213002642U (zh) 一种金属陶瓷粉末干燥制粒设备
CN212422527U (zh) 一种多印刷工序的烘干一体印刷机
CN219686315U (zh) 一种全伺服制杯机
CN210315070U (zh) 一种离型纸加工用除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